昆曲的形成与京剧的发展(继续教育专业课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清代戏剧文化(继续教育专业课答案)单选题----------------------------------------------------------------------------------------------------2.王先谦出生于()年。
正确答案:D.18423.()年昆曲清朝入关后首次隆重而大规模的演出。
正确答案:B.16834.()年魏长生进京。
正确答案:A.1779多选题----------------------------------------------------------------------------------------------------1.在宣南这块地方,()这些地区逐渐形成了新的居住圈。
正确答案:A.韩家胡同 B.陕西巷 C.百顺胡同 D.铁树斜街2.三藩之乱是清朝康熙年间()三藩王发动的叛乱。
正确答案:A.平西 C.靖南 D.平南3.程长庚是()。
正确答案:A.京剧表演艺术家 B.戏曲活动家 C.徽班领袖 D.京剧鼻祖4.清朝入关的三大弊政是()。
正确答案:A.圈地 B.投充 C.逃人法判断题----------------------------------------------------------------------------------------------------1.谭鑫培和王瑶卿的革命精神是不一样的。
正确答案:错4.魏长生是清朝康熙时期著名的秦腔旦角演员。
正确答案:错6.清代宣南戏剧文化从清朝中期就已经开始出现。
正确答案:错7.刘赶三是清末京剧旦行演员。
正确答案:错。
昆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昆曲,又称昆腔等的名称,他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昆曲原是民间小调,后来逐渐的流传扩散于长江以南地区等,最后成为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剧种。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昆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昆曲文化的起源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
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
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
昆曲文化的地位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文化的作品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中之一。
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他们相互影响,并接受昆区和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就是在这样的融合、演变和发展中京剧逐渐形成。
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
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下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等等,可谓①.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二十世纪初,京剧京剧繁荣期,出现了②的繁盛局面。
旦行有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有余(叔岩)派、马(连良)派,净行有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堪称“国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他创立了“梅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强造诣。
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
梅兰芳的念白,是艺术化的生活语言,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
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清晰动听和情感真实。
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步法,丰富了京剧的舞台表现力。
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美的舞台形象。
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
过去老一辈的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
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
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
梅兰芳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中国戏曲.昆曲》章节模拟答案中国戏曲•昆曲(江苏省昆剧院)1.1昆曲的历史1、【单选题】下列剧作家中,属于明代的是()。
A、孔尚任B、洪昇C、汤显祖D、李渔我的答案:C2、【单选题】目前演唱的昆曲剧本中除明清传奇外,还有元杂剧,如()OA、《单刀会》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我的答案:A3、【单选题】下列关于昆曲、昆腔和昆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昆腔是指戏曲音乐而言B、昆曲既包括音乐又包括文学C、昆剧与昆曲没太大差别D、1949年以后昆曲改名叫昆剧4、【判断题】昆曲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我的答案:X5、【判断题】魏良辅的《浣纱记》是根据新创的昆山腔而创作的昆曲剧木。
()我的答案:X1.2昆曲的特色1、【单选题】南曲五音的工尺谱中,“凡”是对应的简谱中()。
A^ doB、reC、miD、fa我的答案:D2、【单选题】昆曲程式中的“唱、念、做、打”,“做”是指()oA、舞蹈B、武打C、表演D、杂耍我的答案:C3、【单选题】昆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手、眼、身、法、步”,其中“法” 是指()。
A、甩发技术B、表演技术的法则C、身法D、把式4、【多选题】下列关于昆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音乐伴奏以曲笛为主B、文本主要来自元杂剧和明清传奇C、曲谱为工尺谱D、4/4节拍对应的昆曲板眼是一板一眼5、【判断题】《长生殿•小宴》的曲牌是一套典型的南曲。
()我的答案:X6、【判断题】昆曲的舞台程式是“一桌两椅”,但实际上并非一定是两把椅子。
()我的答案:V1.3《浣纱记•泛湖》赏析1、【单选题】昆曲中的演员服装是以()服装为基础进行的艺术美化加工。
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我的答案:C2、【单选题】《浣纱记》中的“纱”是剧中主人公西施和()的定情信物。
A、勾践B、夫差C、女狐D、氾蠡我的答案:D3、【判断题】《浣纱记》是第一部搬上舞台的传奇。
戏曲唱腔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京剧的主要唱腔是()A. 西皮和二黄B. 高腔C. 昆腔D. 梆子腔答案:A2. 以下哪种不是昆曲的唱腔特点()A. 字少腔多B. 节奏缓慢C. 旋律激昂D. 婉转细腻答案:C3. 豫剧的唱腔风格通常是()A. 高亢激昂B. 委婉深沉C. 清新秀丽D. 诙谐幽默答案:A4. 黄梅戏的唱腔以()为主。
A. 高腔B. 平词C. 花腔D. 吹腔答案:C5. 评剧的唱腔属于()A. 板腔体B. 曲牌体C. 综合体D. 歌谣体答案:A6. 越剧的唱腔特点是()A. 刚劲有力B. 优美抒情C. 粗犷豪放D. 诙谐风趣答案:B7. 川剧的高腔具有()的特点。
A. 一唱众和B. 字正腔圆C. 节奏明快D. 以上都是答案:D8. 戏曲唱腔中的“板眼”指的是()A. 节奏B. 旋律C. 歌词D. 表演动作答案:A9. 京剧西皮唱腔的节奏特点通常是()A. 紧凑B. 舒缓C. 平稳D. 自由答案:A10. 二黄唱腔在情绪表达上多为()A. 欢快B. 悲伤C. 愤怒D. 喜悦答案:B11. 以下哪种不是戏曲唱腔的发声方法()A. 真声B. 假声C. 混合声D. 美声答案:D12. 戏曲唱腔中的“拖腔”作用是()A. 强调情感B. 增加旋律性C. 延长节奏D. 以上都是答案:D13. 昆曲中的“水磨腔”特点是()A. 细腻婉转B. 豪放粗犷C. 快速激烈D. 简洁明快答案:A14. 豫剧《花木兰》中的经典唱段常运用的唱腔是()A. 二八板B. 流水板C. 慢板D. 以上都是答案:D15. 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唱腔多为()A. 花腔B. 平词C. 彩腔D. 以上都是答案:D16. 评剧《刘巧儿》中的唱腔以()为主。
A. 慢板B. 快板C. 反调D. 正调答案:D17.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运用的唱腔是()A. 尺调B. 弦下调C. 四工调D. 以上都是答案:D18. 川剧唱腔中的“帮腔”由()演唱。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0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一、单选题1.歌曲《说唱脸谱》中唱道:“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是()A. 南戏B. 杂剧C. 昆曲D. 京剧2.“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落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若委实冤枉,如今是三伏天道,下尺瑞雪遮了窦娥尸首。
看这楚州亢旱三年。
”这种文学的表达形式,在何时最盛行()A. 魏晋B. 唐C. 宋D. 元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的描述()A. 魔术B. 绘画C. 戏剧D. 诗歌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手抄报,标题准确的是()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5.“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 汉赋B. 宋词C. 京剧D. 小说6.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A. 元杂剧的产生B. 昆曲艺术的产生C. 京剧的形成D. 明代传奇的兴盛7.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A. 清朝时期B. 明朝时期C. 明朝中后期D. 元朝末年8.元杂剧的奠基人,成就最高的戏曲家是()A. 郑光祖B. 马致远C. 白朴D. 关汉卿9.京剧发展史上,“徽汉合流”的局面出现在()A. 乾隆年间B. 道光年间C. 咸丰年间D. 同治年间10.“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
”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A. 唐诗B. 写意画C. 京剧D. 草书11.京剧脸谱在中国戏剧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曹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
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戏曲鉴赏(尔雅)》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30题,60分1、“昆曲”是以我国哪个地区的腔调为基准建立的戏曲?A昆扎西的B昆仑山C昆明D昆山【南开大学】答案:?2、关汉卿共创作了多少部元杂剧?A77部B67部C57部D47部【南开大学】答案:?3、《凰求凤》《玉搔头》是谁的作品?A李玉B李煜C李宇D李渔【南开大学】答案:?4、昆山腔又称为什么腔?A水磨腔B老生腔C青衣腔D棉柔腔【南开大学】答案:?5、中国戏曲发展过程经历了几次高潮?A三次B四次C五次D六次【南开大学】答案:?6、南安是我国哪个省份的城市?A江苏B湖北C湖南D福建【南开大学】答案:?7、剧本出现在哪个戏种中?A优B杂戏C南戏D北戏【南开大学】答案:?8、《王粲登楼》是谁的作品?A马致远B关汉卿C郑光祖D王实甫【南开大学】答案:?9、代言体的“剧诗”具有什么特征?A性格化B平庸化C通俗化D拗口化【南开大学】答案:?10、宋世杰是哪部戏曲中的人物?A《邯郸记》B《打渔杀家》C《五状元》D《四状元》【南开大学】答案:?11、《汉宫秋》是谁的作品?A马致远B关汉卿C郑光祖D王实甫【南开大学】答案:?12、包公使用什么铡将陈世美铡死?A猪头铡B狗头铡C虎头铡D龙头铡【南开大学】答案:?13、被誉为传奇之祖的是哪部戏剧?A《琵琶记》B《西游记》C《封神演义》D《窦娥冤》【南开大学】答案:?14、”剧诗“在哪种文体出现后有了萌动与发展的契机?A诗B词C剧D曲【南开大学】答案:?15、表现孙叔敖的戏曲中不包括下列哪种表现手段?B唱歌C跳舞D模拟人物【南开大学】答案:?16、《秋江》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地方戏?A山东B河南C上海D四川【南开大学】答案:?17、新编古代戏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什么样的手法,来求得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协调?A不同B相同C单一D多样【南开大学】答案:?18、不属于中国戏曲的构成部分是?A唱B做C念D喝【南开大学】答案:?19、《白蛇传》中哪个人物代表着封建传统的压迫?A青蛇B白蛇C许仙D法海【南开大学】答案:?20、元代社会中不属于最低三个等级的是哪种人?A娼B儒C丐D兵【南开大学】答案:?21、《牡丹亭》表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A元代B明代C南宋D北宋【南开大学】答案:?22、林冲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A西游记C水浒D三国【南开大学】答案:?23、京剧中普通的对白叫做什么?A京白B对白C旁白D韵白【南开大学】答案:?24、元杂剧吸收了什么艺术的技巧,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表演艺术?A滑稽表演B说唱C歌舞D诗歌【南开大学】答案:?25、《朝阳沟》是描写我国哪个时期的生活?A大跃进B土地改革C新民主主义革命D改革开放【南开大学】答案:?26、对传统喜剧的改编不包括下列哪种改变?A人物增减B语言风格C剧情发展D音乐风格【南开大学】答案:?27、人物形象由性格和下列哪个方面共同构成?A行动B语言C舞蹈D韵白【南开大学】答案:?28、《女起解》中的女主人公是下列哪位人物?A窦娥B崔莹莹C杜丽娘D苏三【南开大学】答案:?29、《白蛇传》中哪个人物代表用于反抗,决不妥协?A青蛇B白蛇C许仙【南开大学】答案:?30、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是哪个剧种?A昆曲B京剧C元杂剧D南戏【南开大学】答案:?二、判断题共20题,40分1、昆曲又被称为百戏之祖。
历史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6章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单元整合(六)含答案一、昆曲的兴盛与衰落1.兴盛: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
(1)新剧作不断涌现,精品层出不穷。
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等。
(2)角色分工越来越细,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的分工,有利于演员的表演技艺的提高。
(3)折子戏出现,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髓,获得观众的欢迎。
这种折子戏的演出一直流传到今天。
2.衰落(1)昆曲一登上戏剧舞台就成为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的掌中玩物,造成脱离人民群众,这是它走向衰落的根源。
(2)三次“花雅之争”,其中以京腔、秦腔和以四大徽班为主的京戏成为北京剧坛的新盟主。
(3)花部戏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唱诗通俗易懂,这是“花雅之争”中花部取胜的根本原因。
(4)清朝的文字狱对昆曲的创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昆曲独特的艺术特色及价值1.昆曲的曲文和曲牌: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昆曲的诗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2.昆曲的音乐和唱腔:昆曲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弦乐和打击乐,而这也为后来其他戏曲继承。
3.昆曲的舞台表演(1)脚色:中国戏曲艺术的人物分类,即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
(2)严格的程式化:昆曲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稳定的“合—离—合,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
(3)昆曲的脸谱和戏装也都有严格的规定。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1.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对后世中国戏曲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2.昆曲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的代表品种,它的脚色制、戏剧结构、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
题型6 原因类试题【解题技巧】原因类试题解答技巧回答原因类问题时,可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引起历史事物变化的重大方面去理解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质等。
一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中国戏曲艺术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它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形成与发展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一、形成:京剧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的皮影戏、魔术戏、散曲等。
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戏曲传统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京剧的雏形。
它汲取了曲艺、杂剧、花果山戏、秣陵戏等多个地方戏曲剧种的特点,并经过多次改进和提升,最终形成了现在所称的京剧。
二、发展:京剧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1.清初阶段:清初,皇室的封建统治强调武功和儒家思想,京剧成为表达这些理念的工具。
此时的京剧主要演员以男性为主,流派以花脸派为主导,他们的表演风格高亢奔放,强调外在形象和活力。
2.清末民初阶段:此时的京剧受到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的影响,开始逐渐融合西方戏剧元素。
在编剧、演出技巧方面进行了重大。
同时,女性演员逐渐进入舞台,京剧的变脸和京胡等技巧也逐渐发展成熟。
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如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等,为京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在戏剧政策的引导下进一步发展。
京剧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扶持。
同时,京剧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
四、发展的原因:1.社会需求:京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紧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在它的发展初期,它以皇室的宫廷演出为主,表达封建统治者强盛的武功儒家思想。
而在近代,京剧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传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京剧在反映社会现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2.创新和:京剧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的创新和。
在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的特点和表演方式之外,京剧艺术家还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推动了京剧的发展。
他们不仅改变了剧本结构、角色形象的传统范式,还通过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使得京剧更加大胆、形式多样。
3.国家保护与扶持: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扶持。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参考答案】D【解题必备】全面认识京剧的形成1.形成因素(1)封建政府的促进作用。
乾隆帝时,徽班进京,为京剧形成创造了条件。
(2)北京的中心作用。
清代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其形成提供了舞台。
(3)广大艺人们的努力。
在他们的努力下,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1900年之前,戏曲抄本是清代南北传统市集庙会上销售的一种主要商品,抄本经营盛极一时,但进入20世纪后,一大批京剧、戏曲、鼓词等民间需求旺盛的抄本日益减少。
材料所述现象A.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体现了文学改良运动的诉求C.折射出民众崇尚西学的心理D.推动了出版行业的技术革新梅兰芳在晚年写的《五十年来的国剧》一文中说:“现在的观众对于国剧(按:台湾人对京剧的叫法)只重视其艺术,对于剧本之意义,则不甚注意,这对于用戏剧推行社会教育,有点损伤。
”他意在强调A.京剧艺术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B.京剧艺术应该重视社会教化的功能C.京剧剧本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代表D.京剧艺术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古典戏曲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成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 梁辰鱼写成《浣纱记》图2 徽班进京材料二全社会痴迷昆曲的拐点出现在康熙年间,昆曲与康乾盛世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不相吻合。
文字狱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有多少文人敢于冒本人与亲人被杀头的风险搞昆曲创作?道光之后,人们因亡国灭种的危险而焦躁不安,这样的心境又如何会喜欢哀婉缠绵的昆曲?乾隆、嘉庆年间,戏剧舞台上出现了花部、雅部的区分,花部为京腔、秦腔、梆子腔等,雅部专指昆曲。
昆曲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昆曲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C解析: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
2.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以下哪种戏曲不是在昆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川剧答案:C解析:黄梅戏不是在昆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3. 昆曲的唱腔特点是()A. 高亢激昂B. 委婉细腻C. 豪放粗犷D. 欢快活泼答案:B解析:昆曲的唱腔委婉细腻。
4. 以下哪个人物不是昆曲经典剧目中的角色?()A. 杜丽娘B. 杨贵妃C. 窦娥D. 红娘答案:D解析:红娘是京剧《红娘》中的角色,不是昆曲中的。
5. 昆曲的伴奏乐器主要有()A. 二胡、笛子B. 古筝、琵琶C. 鼓、板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昆曲的伴奏乐器包括二胡、笛子、古筝、琵琶、鼓、板等。
6. 昆曲的表演形式融合了()A. 唱、念、做、打B. 说、学、逗、唱C. 歌、舞、戏、技D. 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昆曲的表演形式融合了唱、念、做、打。
7. 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流派,以下不属于昆曲流派的是()A. 苏州派B. 临川派C. 吴江派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临川派和吴江派是明代戏曲文学流派,不是昆曲流派。
8. 昆曲的曲牌有多少种?()A. 上千种B. 几百种C. 几十种D. 十几种答案:A解析:昆曲的曲牌有上千种。
9.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昆曲的代表作?()A. 《长生殿》B. 《桃花扇》C. 《窦娥冤》D. 《霸王别姬》答案:D解析:《霸王别姬》是京剧的代表剧目。
10. 昆曲演员在舞台上的步法被称为()A. 台步B. 圆场C. 云步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昆曲演员在舞台上的步法包括台步、圆场、云步等。
11. 昆曲的脸谱具有()A. 象征意义B. 装饰作用C. 两者都有D. 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昆曲的脸谱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装饰作用。
12. 昆曲的念白分为()A. 韵白和京白B. 韵白和苏白C. 苏白和京白D. 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昆曲的念白分为韵白和苏白。
戏曲艺术1.昆曲与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两座高峰。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有①昆曲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的代表品种②京剧是在昆曲和秦腔基础上,吸收徽戏和汉戏等剧种的优点和长处基础上演变而成,全面和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③昆曲名称正式产生于清初,京剧正式形成于乾隆年间④昆曲属于曲牌联套体,京剧属于板腔体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昆曲属于古代戏剧的一种,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的代表品种,①正确;京剧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②错误;京剧正式形成于道光年间,③错误;昆曲属于曲牌联套体,京剧属于板腔体,二者演唱的特点不同,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2.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
清廷的上述做法A. 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B. 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C. 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D. 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乾隆后期,京剧并未形成,且京剧艺术并不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故A 项排除;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故B项排除;据材料“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可得出清廷的上述做法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故C项正确;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与材料内容不一致,故D项排除。
3.“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
西周时出现了十分严格的乐舞制度。
祭祀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
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
”这样的变化A. 遵循血缘政治传统B. 带有鲜明等级色彩C. 强化了皇权的专制D. 顺应了儒学的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乐”成为一种制度,并且祭祀时不同等级的人用不同的制度,说明乐具有等级色彩,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简述昆曲剧种的发展历程
昆曲,又称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以福建南音为音乐
基础,以蒲剧为表演基础,形成于明代,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昆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初,福建南音与蒲剧相结合
形成了早期的昆曲。
这段时期的昆曲以歌唱为主,表演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由专业团体与演员在官府举办的场合中演出。
到了清代,昆曲逐渐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
它不再只在官方机
构中演出,开始走向民间,并引入了京剧等多元化元素,充实了表演
内容。
同时,昆曲成为女子演出最主要的剧种,加强了它与女性文化
的联系,也为当代的女性崛起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曲的艺术形式也经过了不断的变迁和升华。
在20世纪50年代初,昆曲走向了寻求真实的发展道路,追求更多的
历史、民族和社会现实等元素。
同时,昆曲的表演形式也跟随这个时
代不断变化,出现了现代舞蹈、广告、电影等群体文化艺术形式的影
响和融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年轻观众对文化消费的不断追求,昆曲也在传承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它开始注重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传统强调的“以文会友”的特点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认可和欣赏。
同时,昆曲也在保持传统基础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创新的表演方式,让
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昆曲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总之,昆曲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
的过程。
它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浓厚而深远
的历史文化烙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智慧树知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戏曲剧种鉴赏》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戏曲界通常称,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一章1、昆曲发源地是哪里?A:北京B:昆山C:昆明正确答案:昆山2、明末沈宠绥所作的戏曲声乐著作其书名是什么?A:《度曲须知》B:《度曲刍言》C:《习曲要解》正确答案:《度曲须知》3、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什么为主?A:琵琶B:唢呐C:笛正确答案:笛4、曾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这一出是什么戏?A:《牡丹亭》B:《十五贯》C:《浣纱记》正确答案:《十五贯》5、中国昆曲被选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在哪一年?A:2001年B:2000年C:2002年正确答案:2001年6、京剧的伴奏乐器是以什么为主?A:琵琶B:胡琴C:笛D:唢呐正确答案:胡琴7、汤显祖的作品“后二梦”指的是哪两部戏曲?A:《牡丹亭》B:《邯郸记》C:《紫钗记》D:《南柯记》正确答案:《邯郸记》,《南柯记》8、昆曲《斩娥》是出于元杂剧《大刀会》的么?A:对B:错正确答案:错9、昆曲《琴挑》是出于明传奇《浣纱记》的么?A:对B:错正确答案:错10、昆曲《冥判》是出于明传奇《牡丹亭》的么?A:对B:错正确答案:对11、昆曲《夜奔》是出于明传奇《宝剑记》的么?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二章1、秦腔的发源地是哪里?A:山西C:陕西D:河南正确答案:陕西2、清乾隆中叶严长明所著戏曲研究论著其书名叫什么?A:《秦云撷英小谱》B:《清稗类钞》C:《啸亭杂录》D:花部农谭正确答案:《秦云撷英小谱》3、因“错认”一场,被曹禺先生认为“可以和莎士比亚剧作媲美”的作品是A:《游西湖》B:《五典坡》C:《三滴血》正确答案:《三滴血》4、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哪一年?A:2006B:2005C:2004正确答案:20065、《火焰驹》的作者是李芳桂吗?A:对B:错正确答案:对6、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是?B:西安三意社C:西安易俗社正确答案:民众剧团7、西京三部曲《西京故事》、《大树西迁》、《迟开的玫瑰》的作者是?A:陈彦C:党小黄正确答案:陈彦8、“西秦腔二犯”这一曲调出自?A:《秦云撷英小谱》B:《钵中莲》C:《秦腔论》正确答案:《钵中莲》9、清代著名秦腔演员魏长生以那部剧作轰动京师?A:《打金枝》B:《清风亭》C:《滚楼》D:《三娘教子》正确答案:《滚楼》10、《三滴血》的作者是?A:马健翎C:范紫东正确答案:范紫东11、《卖水》出自那部作品?A:《五典坡》B:《蝴蝶杯》C:《三滴血》D:《火焰驹》正确答案:《火焰驹》第三章1、川剧创造的绝活A:吐火B:顶灯C:变脸正确答案:C2、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大奖的川剧演员是:A:陈智林B:沈鉄梅C:陈巧茹D:田蔓莎正确答案:B3、“帮、打、唱”是川剧哪一种声腔的特色?B:高腔C:胡琴D:弹戏正确答案:B4、“保护、继承、创新、发展”是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振兴川剧的八字方针。
戏曲剧种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京剧被视为中国的国粹,其唱腔主要包括()A. 西皮、二黄B. 昆腔、高腔C. 吹腔、四平调D. 南梆子、娃娃调答案:A解析:京剧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
2. 以下哪个是昆曲发源地?()A. 北京B. 苏州C. 广州D. 成都答案:B解析: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一带。
3. 豫剧是哪个省的主要剧种?()A. 河南B. 河北C. 山东D. 山西答案:A解析: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
4. 黄梅戏的经典曲目《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源于()A. 民间传说B. 神话故事C. 历史典故D. 小说改编答案:A解析: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民间传说。
5. 越剧发源于()A. 浙江绍兴B. 浙江嵊州C. 浙江杭州D. 浙江宁波答案:B解析: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
6. 评剧的代表性演员有()A. 常香玉B. 新凤霞C. 严凤英D. 马金凤答案:B解析:新凤霞是评剧的代表性演员。
7. 以下哪个不是京剧的行当?()A. 生B. 净C. 末D. 丑答案:C解析:京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末行在京剧中已归入生行。
8. 川剧的特色表演技法是()A. 变脸B. 喷火C. 水袖D. 甩发答案:A解析:变脸是川剧的独特表演技法。
9. 粤剧的唱腔音乐以()为基础?A. 梆子B. 二黄C. 高腔D. 板腔答案:D解析:粤剧的唱腔音乐以板腔为主。
10. 河北梆子的唱腔特点是()A. 高亢激昂B. 委婉细腻C. 诙谐幽默D. 清新自然答案:A解析: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
11. 吕剧是哪个地区的地方戏?()A. 山东B. 陕西C. 安徽D. 福建答案:A解析:吕剧是山东的地方戏。
12. 沪剧的代表性剧目是()A. 《雷雨》B. 《窦娥冤》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打金枝》答案:A解析:《雷雨》是沪剧的代表性剧目。
13. 秦腔流行于()A. 陕西B. 山西C. 河南D. 河北答案:A解析:秦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地区。
备考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0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一、单选题1.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
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
……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
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
……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
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
”据此判断()①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②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③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2.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
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A. 南北朝B. 唐朝C. 北宋D. 元朝3.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 )A. 忠勇正义B. 奸诈狡猾C. 凶狠残暴D. 铁面无私4.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问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
就创作而言,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
这里的“它“应是指()A. 宋词B. 元曲C. 明清小说D. 京剧6.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
”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原因是()A. 元代城市经济繁荣B. 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C. 文人贫穷地位低下D. 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7.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昆曲的形成与京剧的发展(继续教育专业课答案)
单选题
----------------------------------------------------------------------------------------------------
1.魏良辅出生于()年。
正确答案:A.1489
2.戈阳腔诞生于()。
正确答案:B.江西
3.角抵出现在()时期。
正确答案:B.汉代
4.梁辰鱼是()文学家。
正确答案:D.明代
5.魏长生是清朝()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
正确答案:C.乾隆
6.纪君祥是()戏曲作家。
正确答案:C.元代
多选题
----------------------------------------------------------------------------------------------------
3.关汉卿的作品包括()。
正确答案:A.感天动地窦娥冤B.关大王单刀赴会C.望江亭D.智斩鲁斋郎
4.戏曲三元素不包括()。
正确答案:A.戏文B.舞台表演C.声腔艺术
6.昆曲三大经典包括()。
正确答案:A.牡丹亭B.长生殿C.桃花扇
判断题
----------------------------------------------------------------------------------------------------
1.乾隆初叶之后直至民国初年是昆曲的衰落阶段。
正确答案:错
2.新文化运动对京剧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正确答案:错
3.康熙中叶以后,昆曲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
正确答案:错
6.昆曲的舞台表演相对于京剧更加程式化。
正确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