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5
封闭式苗前除草剂,实用技术指导
封闭式苗前除草剂是一种用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等作物栽培中的化学品。
其主要作用是在种子萌芽前防止有害草药生长,保证农作物的健康茁壮。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封闭式苗前除草剂的实用技术指导。
一、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封闭式苗前除草剂之前,应该提前清除地面上的残余物、陷阱和草皮等,以免影响喷洒效果。
此外,种植区域必须被划分,种子应该均匀地分布在这些区域中。
二、选择合适的除草药剂
常见的封闭式苗前除草剂包括草甘膦、速灭快、呋喃妥等。
在选择药品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其化学特性、毒性、喷洒方法等。
如果当地没有官方机构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多咨询植物保护专家,并参考药品的说明书。
三、喷洒方式
封闭式苗前除草剂的使用需要按照具体的喷洒方式来进行。
通常,喷洒盘必须离地面20-30厘米,并将药品溶解在适量的水中进行喷洒。
喷洒的时候应该使喷雾均匀,尽可能覆盖每个种子的周围。
当喷洒完成时,应注意清洗喷洒器具和操作人员的衣服和皮肤。
四、注意事项
封闭式苗前除草剂在使用中要注意安全,注意保护好皮肤和呼吸道。
如果出现意外,应迅速将患处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此外,种植区域在使用药剂之后不能立即浇水,也不要在药剂干燥之前进入田间。
总之,封闭式苗前除草剂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使用中要注意喷洒方式和安全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益。
⽲耐斯(⼄草胺)使⽤技术⽲耐斯使⽤技术通⽤名称⼄草胺(acetochlor)商品名称⽲耐斯(Harness)化学名称 2'-⼄基-6’-甲基-N-(⼄氧甲基)-2-氯代⼄酰替苯胺理化性质原药外观为淡黄⾊⾄紫⾊液体,含⼄草胺93%,25℃时⽐重1.123,沸点162℃,熔点⼩于0℃。
⽔中溶解度230毫克/升(25℃),易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醇、三氯甲烷(氯仿)和甲苯。
不易光解和挥发,性质稳定。
制剂外观为蓝⾊⾄紫⾊液体。
含⼄草胺81.8%,⽐重1.117(20℃),pH5.4,⽔分含量⼩于1%,闪点⼤于93℃,常温贮存有效期2年。
毒性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耐斯属低毒除草剂。
原药⼤⿏急性经⼝LD502148毫克/千克,兔急性经⽪LD50 4166毫克/千克,⼤⿏急性吸⼊LC50⼤于3毫克/升。
原药对兔眼睛有可逆的刺激性,对兔⽪肤⽆刺激性。
对豚⿏⽪肤有潜在致敏作⽤。
亚慢性⼝服⽆作⽤剂量:⼤⿏800毫克/千克(91天),⼩⿏2000毫克/千克(90天),狗480毫克/千克(119天)。
经⽪⽆作⽤剂量,兔400毫克/千克(21天)。
吸⼊⽆作⽤剂量⼤⿏10毫克/⽶3(4周);慢性毒性⼝服⽆作⽤剂量,⼤⿏200毫克/千克(2年),狗480毫克/千克。
对⼤⿏两代繁殖的⽆作⽤剂量500毫克/千克。
该药吸收、代谢、排出均较快,⽆畜积作⽤;原药对⼤⿏、⼩⿏均有致肿瘤作⽤。
90%乳油⼤⿏急性经⼝LD50⼤于1488毫克/千克,兔急性经⽪LD50⼤于2000毫克/千克,⼤⿏急性吸⼊LC50 6.7克/⽶3,鹌鹑急性经⼝LD50 1260毫克/千克,蜜蜂LD50 1715毫克/头。
(鱼⼯)鳟鱼和太阳鱼LC50 0.5毫克/升和1.3毫克/升(96⼩时),⽔蚤LC50 16毫克/升。
慢性性毒性⼤⿏两年⽆作⽤剂量每⽇≤1毫克/千克。
⼈每⽇允许摄⼊量(ADI)在美国官⽅标准为0.01毫克/千克。
制剂 90%⽲耐斯乳油(每升含有效成分900克)作⽤特点⼄草胺可被植物的幼芽吸收,如单⼦叶植物的胚芽鞘,双⼦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后向上传导。
玉米苗期除草剂的使用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2-08-03T09:23:32.63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月第6期作者:阿依努尔克里木[导读] 玉米夏播以“贴茬播种”为主,造成田间杂草多,遗留麦茬高,阿依努尔克里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839000摘要:玉米夏播以“贴茬播种”为主,造成田间杂草多,遗留麦茬高,玉米苗前封闭除草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并且春播玉米苗前使用的除草剂剂量大,下茬作物容易出现农药残留问题。
为提高民权县玉米产量和保护田间生态环境,现多采用玉米出苗后除草的方式,可选用的除草剂种类多,施药期较长,除草效果稳定。
关键词:玉米苗期;除草剂;使用技术要点引言除草剂是我们作物中经常使用的农药,主要用于防治田间杂草,或用于非主要作物,主要作物除外,这些作物阻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
我们都知道,杂草对田地有害,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首先,杂草生长在土壤中,可以与作物竞争肥料和养分;其次,它可以通过降低透明度、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安装寄生虫和疾病、增加虫害和疾病对作物的影响以及最终降低作物质量来阻碍实地的空间。
使用除草剂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更有效地预防了某些杂草,不仅减少了我们的人力和财政资源,而且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但是,必须注意合理应用和科学利用。
1出苗障碍表现第一个是种子率低,导致玉米田的种子率低于80%,缺乏措施影响正常生产。
二是变形种子较多,表明种子周期过长,种子没有得到治疗;玉米种子薄弱、过于僵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变形的种子较多,表现为叶片变形、叶片颜色异常、叶片数量异常、根数少、发育不良。
第三种是种子死亡,其表现是在播种期间玉米种子死亡,导致种子短缺。
2%以上的总死亡率可能影响产量。
2除草剂的选择性作用 2.1生化选择性作物和杂草吸收除草剂后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表明,除草剂杀死或丧失了其致命作用,我们称之为除草剂的生化选择性。
玉米田杂草种类及特点我国是世界上玉米主要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约3亿亩左右。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夏播玉米种植区。
栽培方式多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形式大部分为套种或铁茬播种。
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全国玉米田杂草有22科、38属、43种,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田旋花、藜、画眉草、绿狗尾、香附子、铁苋草、龙葵等。
一般年份,杂草危害可使玉米减产1~2成,严重时减产3~5成。
玉米田杂草生命力极其旺盛,一些种子埋在土壤中20年仍可发芽,如香附子、藜、蓼、马齿苋、旋花等。
一般杂草具有成熟早、不整齐、分段出苗等特点,不利于防治,并且很多杂草能死而复生,尤其是多年生杂草,如马齿苋在人工拔除后在田间晒3天,遇雨仍可恢复生长。
此外,杂草还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杂草的结实数是作物的几倍、几百倍甚至上万倍。
据调查,一株马唐约有22万粒种子,可见其繁殖能力有多强。
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造成苗瘦、苗弱,影响产量达10—30%,因此,必须进行化学除草。
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所以杂草的化学防治应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
玉米田主要除草剂种类1.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1)酰胺类除草剂: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为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该类除草剂品质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试验证明,在同等有效剂量下除草活性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根据其有效用量,除草活性的量化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为1:0.9:0.8:0.7;该类除草剂受土壤墒情影响很大,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
因此若土壤干旱的情况下,可适当浇水后再施药。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为杂草茎叶少量吸收。
河南农业年第8期N NNONGY 近年来,夏玉米田化学除草防除效果差的问题普遍存在,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宁陵县农技站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二是除草剂选用不当和使用方法不当。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采取了相应的增效措施,提高了除草防草效果。
一、影响除草效果的因素(一)麦茬麦秸麦糠的影响。
目前,95%以上的麦田采用大型机械收割,麦秸麦糠全部散落在田内,麦茬高度一般在20~25厘米左右,不灭茬就顺垅播种玉米,喷施的除草剂药液多黏附在麦茬、麦秸和麦糠上,土壤表面和杂草接收到的药液较少,起不到封闭地面和杀草的作用。
(二)干旱因素影响。
黄淮夏玉米区播种期正处于高温干旱少雨天气,空气干燥,土壤失墒快,喷施除草剂后药液挥发快,难以在地表形成药膜。
此外,高温干旱也阻碍药剂在杂草体内输送和传导,影响了药效的正常发挥。
(三)用药不准确。
许多农民对杂草的种类和除草剂的杀草对象缺乏了解,不能对草下药,造成部分杂草防效差或根本没有防除效果。
还有部分农民分不清封闭型除草剂和触杀型除草剂,错用药、误用药,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
(四)喷水量过少。
部分农户、特别是地多人少的农户,为省工省力省时,在喷施除草剂时加水量过少,一般每667m 2仅用水15kg 左右,在地面根本形不成药膜,从而影响了药效的发挥,降低了除草效果。
(五)用药偏晚。
目前推广的多数玉米田除草剂在杂草4叶期以前使用防治最好,但部分农户用药不及时,错过了防治时期,致使杂草长大,抗耐药能力增强,导致防除效果差。
(六)麦田遗留大草多。
部分麦田杂草防治不彻底,致使杂草长大留在玉米田中,一般玉米田专用除草剂对麦田遗留杂草根本没有防除效果,造成麦田大草多。
(七)使用方法不当。
一是对悬浮剂类除草剂在没有充分摇匀的情况下使用,影响了除草效果。
二是配药不科学,每桶水兑药量有多有少,除草效果不均衡。
三是采用前进式喷药法,使刚刚喷到地表的药液在还没有形成药膜时就被脚踩坏或粘走,致使脚踩部位继续长草。
目前,我国玉米田主要有马唐、稗、虎尾草、野黍、野糜子等代表性抗性杂草,为害严重、防除困难,抗性杂草的防除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亟需创制绿色、高效、低风险玉米田除草剂新品种。
苯唑氟草酮是青岛清原自主创制的新型吡唑酮类除草剂,是玉米田第3代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苯唑氟草酮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创制的玉米田绿色除草剂,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仅有几个获得正式登记的自主创制除草剂品种之一。
本文将对苯唑氟草酮优势进行分析。
1、作用机理独特,抗性风险低苯唑氟草酮作为第3代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可以通过切断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切断维生素合成、破坏叶绿素保护3个途径导致杂草死亡,作用机理复杂,杂草很难产生抗性,除草剂使用生命周期长;与烟嘧磺隆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无交互抗性,能够有效防除对烟嘧磺隆产生严重抗性的恶性杂草;得益于其独特的含氟化学结构,除草更彻底,且不易返青。
2、杀草谱广,施药成本低苯唑氟草酮对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虎尾草、野糜子、野稷、止血马唐等常见禾本科杂草高效,对藜、苘麻、反枝苋、马齿苋、苍耳、龙葵等一年生阔叶杂草也有优异的防除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施药次数及用量,在保证防效的同时,降低施药成本。
3、对作物安全,环境影响小苯唑氟草酮在水中易光解,土壤、水-沉积物中易降解,对蜂、鸟、鱼、蚕、蚯蚓、土壤微生物均低毒,在鱼体内富集性低,且对非靶标植物安全。
应用于玉米田后,玉米籽粒、秸秆、土壤中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对环境影响小,安全风险低。
我国玉米田常用禾阔双防的除草剂有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等,平均上市时间已超20年,部分杂草已经产生严重抗药性。
苯唑氟草酮作为玉米田全新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与目前国内市场主流玉米田除草剂无交互抗性,对玉米田稗草、马唐、狗尾草、野黍、野糜子、虎尾草等杂草防除效果达80%以上,能够高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
地洁玉米除草剂说明简介地洁玉米除草剂是一种用于除草的化学产品,特别适用于玉米田。
它具有高效、方便、安全等特点,可以帮助农民有效地控制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使用方法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确定使用时机地洁玉米除草剂应在玉米拔节期到抽雄期之间使用,这个时候杂草生长较快且对玉米的竞争性较大。
最佳使用时机可以通过观察玉米生长情况、杂草种类和密度来确定。
步骤二:准备工作在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准备工作:1.确保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的环境中没有人或动物,避免对人体和动物造成伤害。
2.准备好所需的装备,如防护服、手套、防护面罩等。
3.阅读并遵守地洁玉米除草剂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警示,确保正确使用。
步骤三:稀释地洁玉米除草剂根据地洁玉米除草剂的使用说明,将适量的除草剂倒入喷雾器中,并按照比例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
注意不要超过建议的稀释比例,以免影响产品的效果。
步骤四:喷洒地洁玉米除草剂使用准备好的喷雾器,将稀释后的地洁玉米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在玉米植株周围的杂草上。
注意避免喷洒在玉米植株上,以免对玉米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注意事项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阅读并严格遵守地洁玉米除草剂的使用说明,确保正确使用。
2.在使用过程中配戴好防护服、手套、防护面罩等装备,防止接触到皮肤和呼吸道。
3.确保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的环境中没有人或动物,避免对人体和动物造成伤害。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避免喷洒在玉米植株上,以免对玉米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2.避免喷洒过量的地洁玉米除草剂,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在喷洒地洁玉米除草剂时,注意喷雾器与地面的高度,确保喷洒均匀而不过度聚集。
使用后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之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避免接触到除草剂残留物,特别是眼睛、口腔和鼻腔等易受伤的部位。
2.处理好使用过的喷雾器和剩余的地洁玉米除草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常见作物除草剂使用配方汇总玉米地杂草的化学防治技术1.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a. 48%地乐胺乳油 180-250毫升b. 43%拉索乳油 200--250毫升c. 72%都尔乳油 100-150毫升d. 50%乙草胺乳油 100-150毫升e. 50%西玛津可湿粉剂 200-300克f. 40%阿特拉津悬浮剂 200-300毫升g. 50%氰草津悬浮剂 200-300毫升h. 乙阿悬乳剂(乙草胺阿特拉津) 150-300 毫升.i. 都阿悬乳剂(都尔阿特拉津) 60-120 克(a.i./亩)j. 丁阿悬乳剂(丁草胺阿特拉津)60-120 克(a.i./亩)a、b、c、d、e、f、g土壤封闭处理,主要防治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土壤湿润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e、f、g属长残效除草剂,在小麦玉米连作地区,施用量不要超过80 g( a.i./亩),而且施药期不宜太晚,以免造成下茬小麦药害。
在生产中,多以阿特拉津与酰胺类除草剂混用,以便扩大杀草谱,降低残留量。
乙阿、都阿、丁阿对玉米地大多数杂草均有效。
丁阿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所以不宜用在干燥的春玉米地。
阿特拉津、西玛津和氰草津还可作茎叶处理剂,在苗后早期使用。
夏玉米田用低量,可免后茬受害。
2.苗后茎叶处理k. 4%玉农乐(烟嘧磺隆)乳油 75-100毫升l. 75% 噻吩磺隆干悬浮剂 1-2 克/亩;m. 48%苯达松水剂 100-200毫升n. 48%百草敌水剂 25-40毫升o. 72%2,4-D丁酯乳油 50-75毫升p. 20%2甲4氯水剂 200-300毫升q. 22.5%伴地农乳油 100毫升r. 20%使它隆乳油 40-50毫升s. 10%草甘膦水剂200-350毫升t. 20%百草枯水剂 100-150毫升l、m、n、o、p、q、r、s防治阔叶杂草,在玉米4~6叶期,杂草2~6叶期施用为佳,施药过早或过迟易产生药害。
另外,其中的激素型除草剂还须注意防止雾滴漂移到邻近的棉花等敏感作物上,以免产生药害。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规程一、前期准备1.选择适宜的大豆和玉米品种:在带状复合种植中,选择既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对病虫草害抵抗力较强的大豆和玉米品种至关重要。
应尽量选择高产、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好的品种进行种植。
2.合理施肥:根据大豆和玉米的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
建议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模式,合理调配各类养分,避免产生肥料过剩或缺乏的问题。
3.田间准备: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排水等处理,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害幼虫,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病虫草害防控1.病害防控(1)复合病害防控:大豆和玉米在带状复合种植中,常常存在某些病菌共同侵染的问题。
采取复合防控手段,如合理轮作、间作、套作等,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2)生物防治:适当引入一些对大豆和玉米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防治剂和生物农药,在发生病害时进行喷施,有效抑制病害的发展。
(3)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选择环保型、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开作物生长的敏感期,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2.虫害防控(1)害虫监测:在种植前和生长期进行害虫监测,及时了解害虫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
(2)生物防治:可以采用引入捕食性天敌或寄生性昆虫类等生物防治方式,将害虫天敌引入到农田中,通过天敌控制害虫数量,减轻害虫对大豆和玉米的危害。
(3)化学防治:在害虫数量超过防治经济阈值时,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3.草害防控(1)选择适宜的除草剂:采用试用效果好、对大豆和玉米无伤害的除草剂,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适时适量的喷施,有效控制草害。
(2)机械除草:在大豆和玉米生长过程中,采用机械锄草、覆盖膜等方式,对田间杂草进行定期除去,减轻杂草对作物的竞争。
三、后期管理1.合理灌溉: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情况,科学制定灌溉方案,保证作物生长的需水需肥。
玉米除草剂的知识三、玉米常用除草剂除草谱与除草效果比较玉米苗后除草剂最佳喷药时间由于玉米苗后除草剂喷施后需要2-6个小时的吸收过程,在这2-6个小时中,药效发挥好不好(也就是除草效果是否理想)与气温和空气湿度关系十分密切。
在气温高、天气旱的上午、中午或下午喷药,由于温度高,光照强,药液挥发快,喷药后一会儿药液就会蒸发,使除草剂进入杂草体内的量受到限制,吸收量明显不足,从而影响了除草效果;同时在高温干旱时喷药,玉米苗也易发生药害。
最佳喷药时间是傍晚六点以后,因为这时喷药,施药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药液在杂草叶面上呆的时间较长,杂草能充分地吸收除草剂成分,保证了除草效果,傍晚用药也可显着提高玉米苗安全性,不易发生药害。
玉米苗几个叶子可以喷打玉米苗后除草剂玉米3一5片叶,杂草2一4叶期为最佳,尤其是玉农乐与2,4—D丁酯混用不能在玉米5叶期之后施药。
田间杂草基本出齐,多数杂草2~4叶期喷雾。
施药期过晚,杂草抗性增强,除草效果受影响。
喷药时要求气温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风速4米/秒以下时进行。
按要求选好喷雾器械和喷嘴并按喷药作业操作规范施药。
玉米苗后除草剂怎么打效果好给大家说一个实际打药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方法,在药量足够的前提下,水越多越好(当然不是说无限制的加水,相对来说),比如,购买了除草剂,建议是1瓶1桶水1亩地,也就是兑水15公斤左右,喷在一亩地里,但是,如果你兑20-25公斤水,同样喷在了一亩地里,效果就比15公斤水的好些。
在俗点说,1瓶1桶水1亩地变成1瓶2桶水1亩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不过注意,喷量一定要均匀,千万不可一片多一片少的情况。
看草大小喷药在喷玉米苗后除草剂时,好多农民有个误区,认为杂草越小,抗性越小,草越易杀死。
其实不然,因为草太小了没有着药面积,除草效果也不理想。
最佳的草龄是2叶1心至4叶1心期,这时杂草有了一定的着药面积,杂草抗性也不大,除草效果显着。
玉米田除草使用2.4D-丁酯的利与弊2.4D-丁酯在玉米田化学除草中的应用在辽南地区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是用来控制玉米田的恶性杂草—鸭趾草,并且由于其除草效果好、成本低、省工、省力,已经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目前在辽南地区的使用面积也逐年扩大,使用面积达150万亩之多。
近年来,随着除草剂的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2.4D-丁酯类除草剂飘移面积也不断加大,一些敏感农作物和林木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已经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同时2.4D-丁酯对其他作物所造成的药害,还涉及到苹果树、桃树、梨树、葡萄、五味子以及一些阔叶农作物,此前在大连时有发生,已经引起农技部门的重视。
2.4D-丁酯,它既属于一种生长调节剂,同时也是一种除草剂,它在低浓度(10—20ppm)时对作物有保花保果的调节作用,在农业上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但当浓度大于100ppm时,可阻碍作物生长,干扰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破坏植物输导组织,抑制光和作用,在农业上作为除草剂使用。
2.4D-丁酯对抗性较强的禾本科植物安全,但对很多非禾本科植物十分敏感。
2.4D-丁酯或含有2.4D-丁酯除草剂的复配制剂的挥发性极强,在喷洒时形成的微小雾滴可直接随风飘移1000-2000米的距离,很容易对非禾本科植物产生药害。
同时由于2.4D-丁酯在土壤中残留后,还可以随着尘土飞扬到其他农作物上,引起二次中毒。
受到药害的农作物和林木茎叶畸形、卷曲、萎缩、叶柄弯曲下垂,轻者影响作物生长、林木发育停滞,重者导致作物和林木死亡。
2.4D-丁酯类除草剂应用时间很长,但以前很少造成药害,主要是由于应用面积小、剂量少,对其他作物没有造成危害或极轻,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之所以除草剂药害逐年加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受气候影响,在2.4D-丁脂使用期间往往都会刮风,农民在使用除草剂时不注意风向、风速而造成相邻作物受害;二是除草剂应用面积逐年加大;三是农民为了增强除草效果,使用剂量也不断加大(以前每亩地推广使用1两,现在多者使用2两),使空气中的除草剂浓度也随之加大,因此危害面积和程度也逐渐加重。
夏玉米除草剂安全使用时间和技术作者:杨勇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年第04期摘要:夏玉米是秋粮作物,玉米生产对我国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但在夏玉米生长期间,温度高、湿度大,田间杂草发生量大,加上小麦收获后的自生麦苗较多,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的危害。
正确合理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除草及时、效果好,对玉米生产十分有利。
但应注意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时间和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药害,严重时造成绝收。
所以,夏玉米除草剂的使用应掌握其安全的使用时间及方法。
关键词:夏玉米;杂草;除草剂;安全使用一、生产状况种植玉米简单快捷,收入又相对稳定,近几年玉米播种与收获在很大程度实现了机械化,用工少、用时短、费用低,因此机械使用程度高、投入人工少的特点,玉米更受到农民欢迎。
但夏玉米在生长期间,温度高、湿度大,田间杂草发生量大,加上小麦收获后的自生麦苗较多,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的危害,导致玉米植株矮小、秆细叶黄,且易受病虫害的危害。
采用化学除草,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除草及时、效果好,减轻了杂草对玉米生产的危害,但应正确掌握安全使用除草剂的关键技术,即安全的使药时间、剂量、使用方法、除草剂的种类等,使用不当会发生药害,造成减产,严重时造成绝收,损失严重。
二、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夏玉米一般在小麦收获后于6月上中旬播种,最晚一般不迟于6月15日,此时气温较高,玉米和杂草生长较快。
据观察,土壤墒情好时,杂草生长快而集中,玉米播种后10d左右,杂草出苗达到高峰,15d出苗率达90%左右。
如遇降雨或浇水,4d就出现出苗小高峰。
禾本科杂草出苗快,阔叶杂草出苗慢。
干旱时出苗慢,时间长。
所以,应抓住玉米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及时进行防治。
夏玉米多采用免耕覆盖播种,并通过封闭处理防除杂草。
使用时要注意不要长期使用单一配方,长期使用单一配方极易受土壤有机质含量、覆盖物和降水等因素影响,使防治效果年度间波动较大,又容易产生抗性杂草种群。
玉米苗后除草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夏季多雨,玉米田杂草发生普遍,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香附子等。
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化学防治省时、省力,但市场上玉米田除草剂五花八门,农民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不少农户误选错用除草剂,给玉米生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所以了解除草剂的种类及正确使用是夏玉米杂草防治的关键。
玉米苗后除草剂种类
1、单剂类
①酰胺类除草剂:该类产品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被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该类除草剂品种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②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被杂草茎叶少量吸收。
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使用较多,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最高,但莠去津宜与乙草胺等混用以降低用量,提高除草效果和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③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
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2.4-d丁酯。
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但使用时期不当易产生药害。
1。
·136·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6期摘要:农田杂草的治理是整个农业生产和植保技术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农田杂草危害比较严重,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目的是建立优良的农业生态系统。
因此,农田杂草的防除就是采取综合措施,把杂草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主要介绍了农田杂草防除的综合措施,以及玉米田和水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等。
关键词:农田杂草;综合措施;防除技术农田杂草的治理是整个农业生产和植保技术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农田杂草危害比较严重,草害面积约达2 000万hm 2。
农田杂草的综合治理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生态问题。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的目的是建立优良的农业生态系统。
因此农田杂草的防除就是采取综合措施,把杂草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1 农田杂草防除的综合措施1.1 农业防除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与水淹灭草等。
1.2 机械防除采用各种农业机械,包括手工工具,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方法消灭田间不同时期的杂草。
1.3 生物防除利用生物灭草,既可减少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又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已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
1.4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防止国内外危险性杂草传播的主要手段,通过农产品检疫阻止国外危险性杂草进入我国,同时也要防止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危险性杂草的传播。
1.5 化学除草我国于1956年开始化学除草试验。
从1956—1967年,主要开展了除草剂试验,以防除水稻、小麦田杂草为主,兼顾大豆和杂粮作物。
从1967—1977年,以试验和防除稻、麦、大豆田杂草为主,兼顾棉田、花生、杂粮作物田。
1978年以后,以试验和防除水稻、小麦、大豆、棉田杂草为主,兼顾杂粮和经济作物,1990年化除面积达到1 666.7万hm 2。
2 农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2.1 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2.1.1 玉米田杂草防除适期。
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中后期玉米形成高大密闭的群体,杂草的发生与生长受到抑制,对产量的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