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1998)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1998)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1998)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1998)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文件

教技厅 [1998]1号

关于印发《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通知

有关高等学校及委属有关单位:

1993年1月,国家教委印发《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试行)》(教技司[1993]10号)试行以来,在高校学报和其他期刊社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受到有关部门和出版单位的重视,1997年被收入到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司和中国标准出版社联合编的《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一书。

根据国家的新标准,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规范》广泛征求了意见,进行了修订,现将《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己的实际,参照执行。若《规范》中的内容与国家标准不一致时,应按国家标准执行。

附件: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七日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下称学报)的管理,进一步推动学报编排规范化,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术交流,在 1993 年制定并实施的《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新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结合学报编辑实践,特制定本规范。

1 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学报的基本项目、结构和编排格式,适用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也可供其他科技期刊参考。

2 引用标准与法规

GB 6447 — 86 文摘编写规则

GB 788 — 87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GB 7713 — 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4 — 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 9999 — 88 中国标准刊号

GB 11668 — 89 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

GB / T 3179 — 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GB / T 13417 — 92 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

GB 3259 — 92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GB / T 1.1 —93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 1 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GB 3100 ~ 3102 — 93 量和单位

GB / T 7408 — 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 3860 — 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GB / T 15834 — 1995 标点符号用法

GB / T 15835 — 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GB/T 16159 — 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令第 12 号: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 1991-06-05

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 1992-07-07

3 版式

1 )每种学报的版式应力求统一和稳定。

2 )学报的开本采用 16 开,标准的幅面尺寸为210 mm × 297 mm ,但在过渡阶段即 2000 年以前,仍可使用 188 mm × 260 mm 非标准开本。 2 种开本尺寸的误差均为± 1 mm 。

4 封页

1 )封页包括封一(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封底)和书脊。

2 )封面、封底的设计要反映学报的特征,著录必要的信息。

3 )封页上各标识项(刊名除外)中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竖排书脊中的数字可采用汉字数字。

4.1 封面

1 )封面设计应庄重、简朴、美观,力求稳定。

2 )封面应标明:

a. 中文刊名及其汉语拼音。中文刊名必须用规范的汉字;汉语拼音刊名也可标在封底或目次页。

b. 国际通用文种(如英文等)刊名。

c. 出版年份、卷次、期次。卷末期应注明“卷终”字样,也可将“卷终”置于目次页或版权页。

d. 国际标准刊号。用不小于新 5 号字印在右上角,也可同时标明 CODEN 码。

e. 主办单位全称(刊名已反映主办单位全称者可不标)。

f. 条形码(也可印在封底)。

g. “增刊”、“××××特刊”或“××××专辑”。

4.2 封底和版权标识

l )学报的封底一般作为版权页。版权页标识内容如下

a. 刊名。

b. 刊期和创刊年份,发行范围。

c. 卷次或年份、期次(也可标出总期次)、出版年月。

d. 主办单位,主编姓名,出版者及其地址和邮政编码。

e. 印刷单位。

f. 发行者及邮发代号。

ISSN ××××-××××

g. 中国标准刊号。其通常格式为———————————,用不小于新 5 号字排印。

CN ××-××××∕××

h. 增刊批准号。

i. 定价。

j.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2 )公开发行的学报,其版权页还应以英文标明刊名及上述有关项目。

4.3 书脊

1 )平装本书脊上应标明刊名、卷次、期号和出版年份。

2 )对于边缘书脊,本条 1 )中的内容应印在封底紧挨订口不大于 15 mm 处。

3 )书脊各项标识一般纵排。

5 目次页

1 )目次页包含版头和目次表两部分。

2 )每期学报应有中文目次页,公开发行的学报还应有英文目次页。

3 )目次页的版头应标明刊名、出版年月、卷次、期次或同时标明总期次。

4 )中文目次表应列出该期全部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和起始或起止页码;英文目次表可只列出主要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和页码。作者超过 3 人时也可只列前 3 人,后面加“等”字。

5 )目次表中的各条目,可按学报中文章的顺序排列,也可分专栏排列。

6 )分期连载的文章,应在目次表中的题名后加注“待续”、“续1 ”或“续前”或“续完”等字样。

7 )简报、快报、消息报道等次要条目的编排,应与主要条目有所区别,可集中编排在主要条目之后。

8 )中、英文目次页一般紧接封二专页编排,不编入正文页码;也可以编排在封二或封三上。目次页所在位置各期应相同,如必要变更,应从新一卷(年)的第 1 期开始。

6 学报的主体

学报中各篇文章的总汇称为学报主体(即除封页、目次页、总目次页或索引,以及与文章无关的广告、插页等之外的部分)。

6.1 页码和页眉

1 )每卷或每期学报主体的页码,应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每期页数应基本稳定,每期的首页和翻开的右页都应为单数页码。

2 )每篇文章应尽可能编排成连续页码;必须转页时,应在中断处加注“下转第×页”,在接页上注明“上接第×页”。每篇文章只宜转页 1 次,且不得逆转,也不允许由转页而导致接页上的文章产生再转页。

3 )每篇论文篇首页的页眉应标明中、英文刊名(英文刊名过长者可按规定缩写),卷次、期号,出版年、月,其页次可用暗码。

4 )非篇首页的页眉一般为:双页标明页码、中文刊名、出版年份或卷次;单页标明期次、作者(多于 1 人可略为第一作者,后加“等”)、题名(副题名可略去)和页码。

6.2 收稿日期

1 )收槁日期指编辑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时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2 )收稿日期可排在篇首页的地脚,并用正线与正文分开;也可排在文末。

6.3 题名

l )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2 )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20 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3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4 )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6.4 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1 )文章都应有作者署名,它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

2 )作者姓名署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地脚或文末,简讯等短文的作者可标注于文末。

3 )英文摘要中的中国人名和地名应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的有关规定:人名姓前名后分写,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名字中间不加连字符;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

4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如“××大学物理学系”)、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建议在作者单位项后面或篇首页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的年龄、性别、职称等信息。

6.5 摘要

l )论文都应有摘要( 3 000 字以下的文章可以略去)。摘要的编写应符合 GB 6447 —86 的规定。

2 )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

3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4 )中文摘要的篇幅:报道性的以 300 字左右,指示性的以 100 字左右,报道—指示性的以 200 字左右为宜。

5 )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6.6 关键词

1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文章标注 3 ~ 8 个。

2 )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叙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3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6.7 分类号

1 )为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建议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每篇论文编印分类号。

2 )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 1 位。

6.8 引言

l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

2 )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也可以编为“ 0 ”,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以省略。

6.9 论文的正文部分

论文的正文部分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应按 GB 7713 — 87 的规定格式编写。

6.9.1 层次标题

l )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2 )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 1 ”,“ 2.1 ”,“ 3.1.2 ”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 1 个字距接排标题。

3 )各层次标题要醒目,其字体与非标题要有区别。

6.9.2 图

1 )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2 )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缩尺后字的大小以处于 6 号至新 5 号之间为宜。

3 )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顶左底右。坐标图右侧的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法同左侧。

4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5 )图若卧排,应顶左底右,即双页图顶向切口,单页图顶向订口。

6 )图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图旁空白较大时,可串排文字。

7 )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且须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的题名和所在页码。

8 )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 1 个图,图序可定名为“图 1 ”)和简明的图题。图序和图题间空 1 个字距,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6.9.3 表

1 )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2 )表应精心设计,为使表的结构简洁,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3 )项目栏中各栏标注应齐全。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

4 )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5 )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应重复示出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

6 )表一般随文排,先见相应文字后见表。表旁空白较大时,可串排文字。

7 )表若卧排,应顶左底右,即双页表顶向切口,单页表顶向订口。表若跨页,一般排为双页跨单页。需要转页排的表,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续表的表头应重复排出。

8 )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 1 个表,表序可定名为“表 1 ”)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 1 个字距,居中排于表的上方。

6.9.4 数学式和反应式

l )文章中重要的或后文要重新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行起排,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 2 )数学式需断开,用 2 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 , ? ,× ,· ,/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符号。

3 )反应式需断开,用 2 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 ,=, ? ,+

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符号。式中的反应条件应用比正文小 1 号的字符标注于反应关系符号的上下方。

4 )化学实验式、分子式、离子式、电子式、反应式、结构式和数学式等的编排,应遵守有关规定;结构式中键的符号与数学符号应严格区别,如单键“ —”与减号“-”,双键“═”与等号“=”等不应混淆。

6.9.5 量和单位

1 )应严格执行 GB 3100 ~ 310

2 — 9

3 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

2 )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 pH 例外)。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

3 )在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适当间隙。

4 )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角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号,等等。

5 )在插图和表格中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应当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l ∕ m ,m / kg ,c B /(mol · dm — 3 ) 。

6 )指数、对数和三角函数中的变量等,都是数、数值或量纲一的量的组合,如 exp

(W /kT ), lg (p / kPa ), sin ω t 。

7 )不能把 ppm , pphm , ppb , ppt , rpm 等缩写字作单位使用。

8 )词头不得独立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如μm ,不用μ; pF ,不用μμF 。

9 )组合单位的分母中一般不加词头,一般也不在分子分母同时加词头。如 kJ / mol 不写成 J / mmol , MV / m 不写成 kV / mm 。

6.9.6 数字用法

l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2 )日期和时刻的表示。

a.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 1997 年不能写成 97 年。

b. 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 1993-02-18 或 1993 02 18 或 19930218 。

c. 日的时刻表示采用 GB / T 7408 —94 的规定写法,如 15 时 9 分 38.5 秒写成 15 :

09 : 38.5 或 150938.5 。

3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规则。

a. 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应采用阿拉伯数字。

b. 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

c. 对于计量和计数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若超过 4 位数(含 4 位),应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 3 位空出适当间隙,不用千分撇“,”。

d. 阿拉伯数字不能与除万、亿和 SI 词头中文名称以外的数词连用。如 1 800 000 可写成180 万; 142 500 可写成 14.25 万,不能写成 14 万 2 千 5 百; 5 000 元不能写为 5 千元。

e. 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 0 ”。

f. 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 1.500 , 1.750 ,2.000 ”不能写成“ 1.5 , 1.75 ,

2 ”

4 )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

a. 数值范围:五至十可写为 5 ~ 10 ; 3 × 10 3 ~8 × 10 3 ,不能写成 3 ~8 ×

10 3 。

b. 百分数范围: 20 %~ 30 %不能写成 20 ~ 30 %。

c. 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 1.5 ~ 3.6 mA 不必写成 1.5 mA ~ 3.6 mA 。

d. 偏差范围:(25 ± 1 )℃不写成25 ± 1 ℃;(85 ± 2 )%不写成85 ± 2 %。

5 )附带尺寸单位的量值相乘写为:50 cm × 80 cm × 100 cm ,不能写成50 × 80 × 100 cm 或50 × 80 × 100 cm 3 。

6 )汉字数字的使用。

a. 数字作为语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用汉字书写,如二倍体、一元二次方程、四氧化三铁、十二指肠、十字接头、“九五”计划等。

b. 相邻 2 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数字间不加点号,如七八公里、五十二三岁等。

c. 非公历的历史纪年和日期要用汉字数字,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1860 年 11 月 2 日)、日本庆应三年( 1867 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等。

6.9.7 外文字母的编排规则

应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和上下角标的表示。

l )外文正体的常用场合。

a. 计量单位和 SI 词头符号。

b. 数学式中的运算符号和缩写号,如微分号 d ,偏微分号 ? ,有限增量符号Δ,变分号δ,极限 lim ,行列式 det ,最大值 max 等。

c. 其值不变的数学常数符号:圆周率π,自然对数的底 e ,虚数单位 i (电工中常用 j )。

d. 量符号中为区别其他量而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非量符号和非变动性数字符号角标,如势能E P ,宏观总截面Σtot ;转置矩阵A T 等。

e. 仪器、元件、样品等的型号、代号。

f. 生物学中表示拉丁文学名的定名人和亚族以上(含亚族)的拉丁文学名。

g. 用作序号的拉丁字母,如: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

2 )外文斜体的常用场合。

a. 用字母代表的数、一般函数以及统计学符号等,如:x ,y ;△ ABC ;f (x );概率P ,均数x 。

b. 量符号和量符号中代表量或变动性数字或坐标符号的角标字母,如体积V ,雷诺数Re ,能谱角截面砌σΩ, E ,能量E i (i =1 , 2 , 3 ),力的x 方向分量F x 。

c. 矢量和张量符号用黑斜体。

d. 生物学中属以下(含属)的拉丁文学名。

e. 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如左旋l - ,外消旋d l - ,邻位o - ,对位p - ,顺叠构象sp - ,双键的顺异构Z - ,反式trans - 等。

6.9. 8 化学元素与核素的符号

1 )化学元素符号均为正体,且首字母大写。

2 )核素的核子数(质量数)必须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如 14 N 不宜写成 14 氮或

N14 。

3 )分子中核素的原子数应标注在核素符号的右下角,如 1

4 N 2 。

4 )质子数(原子序数)可在左下角注明,如 82 Pb 。

5 )对于离子态,应将离子价数和符号“ + ”或“ –”标于右上角,如 Mg 2+ 和 PO 4 3 -,不应写成 Mg +2 和 PO 4 –3 或 Mg ++ 和PO 4 ――― 。

6 )对于电子受激态和核受激态,可用星号“ * ”表示于右上角,如 NO * 和 110 Ag * 。

6.10 结论

1 )结论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

2 )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解决的问题。

6.11 致谢

1 )致谢是作者对该文章的形成作过贡献的组织或个人予以感谢的文字记载,内容要实在,语言要诚恳、恰当、简短。

2 )致谢文字的字号或字体通常与论文的正文有所区别,并编排在参考文献表之前。

6.12 参考文献

6.12. 1 著录原则和方法

1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应在论文的结论(无致谢段时)或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

2 )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当页的地脚。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 GB 771

4 — 87 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

4 )建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著录要求如下。

a. 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如:“…… 张×× [1] 、王×× [2,3] 和李××等 [4 ~ 6] 对这一现象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 7 ]。”

b. 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按在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列,一般采用小于论文正文的字号编排。

c. 参考文献表中的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对相同的项目不得用“同上”或“ ibid ”等表示。

d. 参考文献表中,文献的作者不超过 3 位时,全部列出;超过 3 位时,只列前 3 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作者姓名之间不用“和”或“ and ”,而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西文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

6.12. 2 连续出版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应大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或起止页码

示例:

1 高景德,王祥珩.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 27 ( 1 ):

1 ~ 8

2 Nadkarni M A , Nair C K K , Pandey V N , et al . Characterzation of

alpha-galactosidase from corynebacterium murisepticum and mechanism of its induction. J Gen App Microbiol , 1992 , 38 : 223 ~ 234

3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Ⅰ).中国科学, 1973 (

4 ):339 ~ 357

6.12. 3 专著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 1 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应注明起止页码)

示例:

4 竺可桢.物候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3

5 霍夫斯塔主编.禽病学:下册.第 7 版.胡祥壁译.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1 . 798 ~799

6 Timoshenko S P . 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s . 2nd ed . New York : McGraw-Hil1 ,1959 . 1

7 ~ 36

6.12. 4 论文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 In ):主编 . 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7 张全福,王里青.“百家争鸣”与理工科学报编辑工作.见:郑福寿主编.学报编辑论丛:第 2 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1 : 1 ~4

8 Dupont B .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c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 . In : White H J , Smith R , eds .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Houston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1974 . 44 ~ 46

6.12. 5 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 1983

2 Cairns R B .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dissertation] . Berkeley : Univ of California , 1965

6.12. 6 专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示例:

3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 881056073 . 1989-07-26

6.12. 7 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也可略去起草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

示例:

4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 GB 6447 — 86 文摘编写规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6

5 GB 6447 — 8

6 文摘编写规则

6.13 附录

1 )有些材料编入文章主体会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或有碍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突出主题思想等,可将这些材料作为附录编排于全文的末尾。

2 )附录的序号用 A , B , C …系列,如附录 A ,附录B …。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 A1 ),( A2 )…系列;图 A1 ,图A2 …系列;表 A1 ,表A2 …系列。

6.14 注释

l )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内容,均可使用注释。

2 )能在文章内用括号注释的,尽量不单独列出;不随文列出的注释,标注符号应注在需要注释的词、词组或语句的右上角。标注符号可用加半个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 1 ), 2 ),…或剑号“ ? ”。注释内容应置于该页地脚,并用正线与正文隔开。

3 )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的论文,应在篇首页的地脚注明基金项目的名称和代号。

6.15 文句和术语

1 )文句要通顺、精练,符合语法规范。

2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各学科的名词和 GB 3102 — 9

3 规定的量名称。新兴学科的术语及尚无通用汉译名的术语,应在第 1 次出现时加以注释或附原文。

3 )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应在第 1 次出现时注明全词。

6.16 文字和标点符号

1 )汉字的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除特殊需要外,不得使用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

2 )标点符号的用法应该以 GB/T 15834 —1995 《标点符号用法》为准。根据科技书刊的习惯,建议:

a. 句号用小圆点“.”表示。

b. 省略号用 2 个三连点,其后不写“等”字;对外文字符只用 1 个三连点。

c. 浪纹号“~”用于表示数值范围。

d. 一字线“—”用于表示地域范围、走向、相关、递进等。

e. 半字线“ –”用于表示复合名词等。

f. 外文中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3 )外文的缩写和转行应遵循有关规则。

7 总目次和索引

1 )每卷(或年)最后一期的末尾应有全卷(或全年)的总目次表。其版头应标明刊名、卷次及出版年。

2 )中、外文总目次表可按每期目次先后排列,最好按学科分类编排。

3 )有条件的编辑部应按 GB/T 3179 — 92 规定在每卷(或年)终期编印一两种索引,如分类索引、主题索引和作者索引等。

4 )总目次或索引一般编印在卷(或年)终期的最后,应另编页码(不编入学报主体的连续页码)。

8 增刊和特刊

1 )增刊是指正常刊次以外经期刊管理部门批准出版的出版物,其宗旨、开本、发行范围应同正刊一致。应在规定位置标明“增刊”字样。

2 )特刊或专辑是指为了某种特殊需要或按照某一专题而编辑出版的学报,它可以是学报正刊,也可以是增刊。应在规定位置标注特刊或专辑名称。

3 )增刊可以编入总目次和索引。

9 更改刊名

l )刊名应稳定,需要更改时应在本刊发出预告。

2 )更改刊名,一般应从一卷(或年)的第 1 期开始,并在新刊出版的第 1 年内,于每期封面上标示原刊名。

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2)

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为了满足规范本公司设施设备的维护、验证及检定的要求,严格设施设备验证盒校准的管理,保证设施设备能安全、有效、规范进行,根据《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 (1) 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包括货架、托盘等; (2)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 (3)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 (4)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 (5)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的相应设施设备。 二、库房温度、湿度应当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要求。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有效调控及检测温湿度的设备或者仪器。 三、计量仪器校正 1、常使用中的设备(温湿度计)每一定周期都要进行相关的检定和校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而未到检定周期的设备尽快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质量管理部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器具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2、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行政部归档交质量管理部保管。

五、设备的验证 1、所有设备购进后投入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检定、校准,并进行有效验证(冷库温度监测仪、仓库温湿度计)。且每一定周期都要进行一次验证。 2、验证是指对冷库以及冷藏、保温等运输设施设备进行使用前验证、定期验证,并形成验证控制文件,包括验证方案、报告、评价和预防措施等,相关设施设备停用重新使用时应当进行验证。 3、当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长时间停用后重新启用)时,应重新进行验证。 4、验证工作由验证小组进行实施,验证小组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结合公司相关部门组成,一般对使用操作方法和检测效果进行验证,以最适合的方法使用和操作。 5、验证前必须按使用检测效果、目的和设备的相关技术参数为基础,由验证小组负责制订详细的验证方案、偏差处理和预防应急预案,交验证领导小组批准,并严格按照所制订的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6、验证结束后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确定一个最适合质量保证目的的验证结果,验证小组按此验证结果生成验证分析评估报告,并在报告中签名,交由验证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并出具验证合格报告,已验证的项目及相应的文件方可交付正常使用,并由验证小组对相关文件组织培训。验证文件资料按要求留档保存。 7、根据验证确定的参数及条件,正确、合理使用相关设施设备。

(完整版)实验室用计算机系统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YZ-YQ026 实验室用 计算机系统 验 证 方 案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版本 起草、审核、批准 生效

项目小组名单

目录 1. 概述 (5) 1.1 基本情况介绍 (5) 1.2 验证目的 (5) 1.3 验证范围 (5) 2. 验证类型 (5) 3. 验证依据 (6) 4. 验证时间 (6) 5. 培训确认 (6) 6.验证前风险评估 (6) 7. 计算机系统确认 (7) 7.1安装确认 (7) 7.1.1硬件配置及安装确认 (7) 7.1.2外部设备配置及安装确认 (8) 7.1.3软件配置安装确认 (9) 7.2启动运行及外部数据链确认 (9) 7.3安全权限确认 (10) 7.3.1登录方式确认 (10) 7.3.2使用权限确认 (11) 7.3.2.1计算机管理员使用权限确认 (11) 7.3.2.2用户使用权限确认 (12) 7.3.3仪器工作站使用权限确认 (13) 7.3.3.1仪器工作站登录方式确认 (13) 7.3.3.2工作站用户权限验证确认 (14) 7.3.3.2.1管理员权限验证 (14) 7.3.3.2.2分析员权限验证 (15) 7.3.4工作站审计追踪确认 (16) 7.3.5灾难恢复确认 (17) 7.4 性能确认 (18)

8. 偏差及异常处理 (19) 9. 再验证周期 (19) 10. 审核批准 (19) 11. 附录 (20) 11.1 方案中使用的仪器清单 (20) 11.2 附图 (20)

1. 概述 1.1 基本情况介绍 质量控制实验室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检测仪器与计算机连接,利用样品中各组份对检测器的响应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机系统对检测仪器进行控制,进行数据处理、保存、调取、输出等操作。本方案是针对实验室检测仪器计算机系统进行验证。 1.2 验证目的 通过对计算机及工作站进行验证,规范检验用计算机系统,保证仪器工作站的正常运行,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及检验数据的完整性。 1.3 验证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检验用计算机系统,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检验仪器连接的计算机及所安装的工作站。 2. 验证类型 回顾验证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版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为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50 号令、《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局令8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4 年第58号)的规范性文件,满足规范本公司设施设备的维护、验证及检定的要求,严格设施设备验证和校准的管理,保证设施设备能安全、有效、规范运行,制定本制度: 一、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 (1)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包括货架、托盘等; (2)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 (3)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

(4)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5)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的相应设施设备。 二、库房温度、湿度应当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要求。对有特殊温湿度贮存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有效调控及监测温湿度的设备或者仪器。 三、计量仪器校正 1、常使用中的设备(温湿度计)每一定周期都要进行相关的检定和校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而又未到检定周期的设备应尽快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质量管理部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器具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2、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行政部归档交质量管理部保管。 五、设施的维护 1、对计量量具实行标志管理,给每台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量具贴上彩色标志,以表明其状态。 2、彩色标志的种类、用途: (1)经检定、校准,证明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符合要求;或不必检定、校准,经检查功能正常(如计算机、打印机);或无法检定,校准,经比对等方式验证其性能符合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均用合格(绿色)标识。 (2)经检定、校准,证明其性能在一定量限、功能内符合要求或降级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计算机系统验证方案参考

******真空冷冻干燥机 计算机系统 验证方案 设备名称:真空冷冻干燥机 设备型号:******** 设备厂家:********

一、验证目的:对冻干机的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真空系统、在位清洗、在位灭菌、自动进出料、气动系统、冷冻系统。操作是否准确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下是否合格。 二、验证范围:本范围适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 装、确认、运行的验证、主要验证;液压系统、真空系统、在位清洗、在位灭菌、控制自动进出料系统、气动系统、冷冻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三、验证小组; 四、系统的概述:本系统是由两个电柜(一个高压电箱/一个弱电箱)控制,电柜上有一个西门子的12寸触摸屏、和一个远程、进程的开关.电柜里有西门子的PLC、固态电容器、欧姆龙的中间继电器、ABB的空气开关、usp(不间断电源)。和一个移动式电脑。他能控制,硅油的加热,制冷、压塞、抽真空、 每个阀门的开启、灭菌和清洗。 4.1;可根据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参数。 4.2:工艺流程:产品进箱箱体降温后箱降温到 达温度开始抽真空加热到达温度出 箱。 4.3组成;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4.3.1(1)硬件部分:西门子PLC、继电器、、USP(不间断电源)、温度探头、真空探头。 (2)计算机硬件;戴尔电脑、19寸显示屏 4.3.2软件部分:西门子plc阶梯图形软件、操作软件:tofflon master--4000程序 4.3.3.外围部分:压缩机、真空泵、罗茨泵、循环泵、气动阀、液压泵、清洗站、过滤器的消毒控制. 4.3.4通讯方式:计算机和控制端采用串行通讯方式。 五、安装的确认;

“两学一做”试题及答案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 1. 20XX年党中央做出在()以上的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安排。√ A 乡科级 B县处级 C 厅局级 D 省部级 正确答案: B 2. 习总书记说,()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A理想信念 B 为人民服务 C 政治信仰 D 理论水平 正确答案: A 3. 一个政党的精髓在于它的()。× A 纲领 B 理想 C 信念 D思想 正确答案: D 4. 生活纪律是指党员在()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 A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 B 工作时间之外 C 保证工作纪律的前提下 D 出境活动时

正确答案: A 5. 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是()。× A 整肃党风 B 依法治党 C从严治理 D 以党风正社风 正确答案: C 6. 在“两学一做”活动中,领导要成为活动的()。√ A 引领者 B 示范者 C 实践者 D以上说法均正确 正确答案: D 7. 开展“两学一做”,要把()贯穿学习教育的全过程。√ A 真学 B 真懂 C 真信 D以上说法均正确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8. 1942年2月的整风运动的内容是()。√ A反动主观主义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 D 进行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 A B C 9. 我党内进行“两学一做”的目标要求做到的”四个进一步“包括()。√ A坚定理想信念 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C树立清风正气 D用于担当作为 正确答案: A B C D 10. 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有()。√ A不作为 B不会为 C不善为 D逃避责任 正确答案: A B C D 判断题 11. 学习教育活动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的管理要求,面向群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12. 党的十五大决定,继续在市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党性、党风教育。×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3. 20XX年党中央做出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安排。√ 正确 错误

2010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计算机系统验证办法

精心整理Computerised System Validation 计算机系统验证 Dept. 部门: Effective Date 生效日期: 2 This SOP is fit for the validation management of computerized and PLC control system related to GMP, which apply to materi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laboratory equipment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ntrol, and utilities control. 本SOP适用于电脑,PLC控制系统的管理是否符合GMP,物料控制和管理, 实验设备控制和通信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公用设施的控制的验证。

3 Responsibilities 职责 QA is responsible for drafting, revising, reviewing, training, implementing and supervising this SOP. QA负责起草、修订、审核、培训、实施和监督本SOP。 The quality director is responsible for approving this SOP. 质量副总负责批准本SOP。 Relevant departm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reviewing and implementing this SOP。 相关部门负责审核和实施本SOP。 4 , 5 5.1 OQ investigation and alteration review. ●使用部门:负责提供书面的URS,准备验证方案和报告、实施批准 IQ,OQ协议,完成最终报告偏差并参与调查及变更验证审核。 ●Equipment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cooperating with use department to prepare URS and validation protocol, receiving system, installing system and implementing IQ, guiding use department on IQ and OQ process and participating validation devi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lteration review. ●设备部门:负责准备使用部门的合作协议,并确认你接收系统,安装系统, 实施IQ,指导使用部门关于IQ和OQ的验证过程和参与验证偏差调查

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字体:大中小【打印】来源:监测处时间:2003-06-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史捍民 2003年6月1日 中央关怀 4至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率领调研组对我市大气质量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质量的建议。 5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工程时强调,北京要管好水、用好水,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保证首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9月17-20日,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皓若为组长的全国人大调研组,对我市落实“绿色奥运”、改善环境质量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 12月27日,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55%的工作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和慰问。 综述 2002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拓创新,努力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1998-2002年),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重点,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实现了全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3130.0亿元,总人口达到1423.2万人,能源总消耗4510.7万吨标准煤。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同时,耗煤量过大、机动车快速增加、水资源紧缺、城市建设规模扩大等因素,依然严重制约着首都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迅速改善。

2019年两学一做知识试题库附答案,两学一做知识问答

两学一做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 A、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 B、各种经验 C、提炼 正确答案A 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C 节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A、资源 B、能源 C、水资源 正确答案A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道路。 A、资本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B 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A、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 C、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安全 正确答案A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紧密相连。 A、人的努力奋斗 B、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C、经济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B 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 A、政治纪律 B、纪律 C、党章规定 正确答案A 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A、从严治党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正确答案C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的规定

为了满足规范本公司设施设备的维护、验证及检定的要求,严格设施设备验证和校准的管理,保证设施设备能安全、有效、规范运行,根据《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 (1)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包括货架、托盘等; (2)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 (3)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 (4)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 (5)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的相应设施设备。 二、库房温度、湿度应当符合所经营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要求。对有特殊温湿度贮存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配备有效调控及监测温湿度的设备或者仪器。 三、计量仪器校正 1、常使用中的设备(温湿度计)每一定周期都要进行相关的检定和校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有可能影响测定结果,而又未到检定周期的设备应尽快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质量管理部根据周期检定、校准计划,提前一个月把即将到期的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器具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 2、检定、校准有关记录、证书由行政部归档交质量管理部保管。 五、设施的维护 1、对计量量具实行标志管理,给每台检测、测量和试验设备和量具贴上彩色标志,以表明其状态。 2、彩色标志的种类、用途: (1)经检定、校准,证明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符合要求;或不必检定、校准,经检查功能正常(如计算机、打印机);或无法检定,校准,经比对等方式验证其性能符合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均用合格(绿色)标识。 (2)经检定、校准,证明其性能在一定量限、功能内符合要求或降级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准用证(黄色)标识,并明示其限用范围。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确认与验证流程样本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确认与验证流程》 文/石头968 ? 1、验证主计划( 用户提供) 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主计划能够作为《xxx企业验证主计划》或者《xxx项目验证主计划》的一个章节, 说明计算机化系统的硬件、软件的分类原则、风险管理原则、确认与验证原则、确认与验证的控制策略, 总之, 规定好企业应该怎么开展计算机化系统的确认与验证工作。 当然, 也能够单独制定《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主计划》, 不过计算机系统一般作为设备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管理类计算机系统除外) , 或者作为电气自控设备的一种, 单独对待的必要性, 也有待于商榷, 大家看着办就行了。 ? 2、用户需求说明( URS) ( 用户提供) 需要计算机帮我们做什么? ( 功能清单) 每一个功能的控制方式, 执行过程? ( 工艺流程图) 每一个功能的传感器输入、执行信号输出( 输入输出方式) 操作人员对人机接口的操作要求? ( 人机接口输入输出方式) 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 权限设置) 安装空间、位置、所处的环境?

硬件、软件的基本配置要求? 测试、验证、培训、质量控制、变更控制、文件记录要求 预算、货期、合约等商务要求 ? 3、功能说明( 供应商提供, 用户审核) 硬件及软件的系统供应商对企业URS的回复说明。 硬件配置方框图与功能说明。 软件流程方框图与功能说明。 ? 4、设计说明( 供应商提供, 用户审核) 供应商对自己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计划 硬件整体框架与系统结构图、配置清单 软件整体框架、模块化系统结构图 IO清单与详细的配置说明、功能说明 ? 5、系统工程设计( 供应商的工作) 包含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用户能够不参与 ? 6、设计审核( 供应商提供, 用户审核) 设计审核一般由用户技术人员与QA完成, 经过比较URS与FS、 DS的一致性, 检查系统是否满足需求, 针对不能满足的部分, 需要和供应商进行协商, 特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试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那么关于两做一学的知识测试题你做了吗?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是两做一学的选择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党章》规定,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民主集中制 2、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有条。(C) A、6 B、7 C、8 D、9 3、党章规定,党员享有的权利有条。(C) A、6 B、7 C、8 D、9 4、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B) A.基本国策 B.指导思想 C.根本方针

D.基本标准 5、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 A、发展 B、改革 C、开发 D、稳定 6、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是(ABD) 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有利于党的执政水平提高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促进同步发展。(ABCD)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8、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B) A、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爱国主义改革发展 D、爱国主义科学发展 9、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ABD)

A、表决权 B、选举权 C、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 D、被选举权 10、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A)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二分之一 D、四分之三

完整GMP新增附录确认与验证和计算机化系统培训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新兴(铁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事法规与GM踪合知识培训试卷(2015) 部门(岗位):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2分,此题占试卷内容60分): 1. 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 效控制。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 (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2. 所有的确认与验证活动都应当(事先计划)。确认与验证的关键要素都应在(验证总计划) 或同类文件中详细说明。 3?当确认或验证分阶段进行时,只有当(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报告得到批准,或者确认 或验证活动(符合预定目标)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中不能满足某项预先设定标准或偏差处理未完成,经评估对下一阶段的确 认或验证活动(无重大影响),企业可对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进行(有条件的批准)。 4. 企业应当对新的或改造的厂房、设施、设备按照预定用途和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用户需求),并经审核、批准。 5. 设计确认应当证明设计(符合)用户需求,并有相应的文件。 6. (新的或改造)的厂房、设施、设备需进行安装确认。 7. 安装和运行确认完成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性能确认)。在某些情况下,性能确认 可与(运行确认或工艺验证)结合进行。 8. 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工艺验证应当包括(首次验证)、(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变更后的验证)、(必要的再验证)以及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持续工艺确认),以确保工艺始终处于验证状 ^态。 9. 企业应当有书面文件确定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常规生产和工艺 控制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范围),并根据对产品和工艺知识的理解进行更新。 10.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应当进行(持续工艺确认),对商业化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趋势分析,以确保(工艺和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1. 在(极个别情况)下,允许进行同步验证。如因药物短缺可能增加患者健康风险、因产 品的市场需求量极小而(无法连续)进行验证批次的生产。 12. 运输确认应当对运输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挑战性测试),且应当明确规定(运输途径),包括(运输方式和路径)。长途运输还应当考虑(季节变化)的因素。除温度外还应 当考虑和评估运输过程中的其他相关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如(湿度、震动、操作、运输延误、 数据记录器故障、使用液氮储存、产品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等。 13. 清洁验证应当根据所涉及的物料,合理地确定(活性物质残留、清洁剂)和(微生物污染)的限度标准。 14. 活性物质残留限度标准应当基于(毒理试验数据)或(毒理学文献资料的评估)建立。如使用清洁剂,其(去除方法及残留量)应当进行确认。可接受标准应当考虑工艺设备链中 (多个设备)潜在的累积效应。 15. 应当在清洁验证过程中对潜在的(微生物污染)进行评价,如需要,还应当评价细菌内毒素污染。应当考虑设备使用后至清洁前的(间隔时间)以及设备清洁后的(保存时限)对清洁验证的影响。 16. 清洁验证方案应当详细描述(取样的位置)、所选取的取样位置的(理由以及可接受标准)。

北京水资源公报(2009年)

(2009) 北京市水务局

目录 一、概述 二、水资源 三、水资源利用 四、水质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编委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 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 审定: 审核: 审查: 技术负责:赵学丽、窦艳兵、黄振芳 公报编制:范庆莲 地表水资源量部分:范庆莲、白国营 地下水资源量部分:刘文光、刘翠珠 供用水量:戴岚 水质部分:焦忠志、姜体胜

一、概述 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48mm,比2008年降水量638mm少30%,比多年平均值585mm少23%。为枯水年。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7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m3,水资源总量为21.84亿m3,比多年平均37.39亿m3少42%。 全市入境水量为3.03亿m3(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段调水2.6亿m3),出境水量为8.23亿m3(其中包含污水和再生水6.2亿m3)。 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3.54亿m3,可利用来水量为3.49亿m3。 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1.58亿m3,可利用来水量为1.99亿m3(包括密云水库收白河堡水库补水0.68亿m3)。 全市平原区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4.07m,地下水位比2008年末下降 1.15m,地下水储量减少5.9亿m3,比1980年末减少86.2亿m3,比1960年减少106.9亿m3。 2009年全市总供水量35.5亿m3,比2008年的35.1亿m3增加0.4亿m3。 全市总用水量为35.5亿m3,其中生活用水14.7亿m3,环境用水3.6亿m3,工业用水5.2亿m3,农业用水12.0亿m3。 2009年监测水质总河长2545.6km,其中有水河长2323.7km。符合Ⅱ类水质标准河长943.8km;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河长134.8km;符合Ⅳ类水质标准河长159.4km;符合Ⅴ类水质标准河长21.0km;劣于Ⅴ类水质标准河长1064.7km。达标河长1072.1km。 大中型水库除官厅水库水质为Ⅳ类外,其它均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 监测湖泊面积719.6hm2。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559.6h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98.0hm2;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62.0hm2。达标面积642.6hm2。 浅层地下水水质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3308k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3030km2。 深层地下水水质明显好于浅层地下水,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2872k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563km2。 基岩水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

两学一做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两学一做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单选题 0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A、执政为民 B、依靠人民 C、加快发展 D、造福于民 0党内()是党的生命。 A、监督 B、纪律 C、民主 D、原则 0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提案制。 A、党代会代表 B、党内选举 C、全委会决策 D、党代会 0要严格党内(),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 A、民主生活 B、组织生活 C、政治生活 D、学习生活

0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A、正大光明 B、明镜高悬 C、队伍廉洁 D、政治清明 0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A、政治 B、组织 C、经济 D、群众 0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一年半两年 B、一年一年半 C、半年一年 D、一年两年 0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者依照前款规定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多选题

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并以此为主线对党的思想建设进行全面的部署,要抓好()。 A、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B、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C、反腐倡廉这个重点 D、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A、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 B、诚信风尚的引领者 C、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D、社会和谐的推动者 填空题 、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_______作用。 、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_______,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_______开展工作,促进_______全面发展。 、党必须在_______和_______的范围内活动。 、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__________,改进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 、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_______而奋斗。 【参考答案】 ACABDBBCABD.ABC .领导核心 .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经济社会

计算机系统验证方案

Computerised System Validation 计算机系统验证 Dept. 部门: Effective Date 生效日期: Confidential Level 机密等级: □ Top-secret 绝密 □ Confidential 机密 □ Cryptical 秘密 Distribution List : 分发清单: QA 部、QC 部、OSP 固体制剂部、Lo.物控部、EN 工程部、TD 技术部、EQ 设备部 1 Objective 目的 Year/年 Month/月 QA 质量保证部 Date/日

Test and assessment should be taken for URS, design, purchase, installation, function, as well as process adaptability of computerized and PLC control system related to GMP in compliance with this SOP so as to ensure that computerized and PLC are fit for design requirement and stated technical criteria and are able to work stably for a long time. 测试、评估采取的URS、设计、采购、安装、功能以及计算机控制和PLC控制系统 符合GMP,以确保计算机和PLC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并且能够稳定工作很长时 间。 2 Scope范围 This SOP is fit for the validation management of computerized and PLC control system related to GMP, which apply to materi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laboratory equipment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process control, and utilities control. 本SOP适用于电脑,PLC控制系统的管理是否符合GMP,物料控制和管理,实验设备控 制和通信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公用设施的控制的验证。 3 Responsibilities 职责 QA is responsible for drafting, revising, reviewing, training, implementing and supervising this SOP. QA负责起草、修订、审核、培训、实施和监督本SOP。 The quality director is responsible for approving this SOP. 质量副总负责批准本SOP。 Relevant departm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reviewing and implementing this SOP。 相关部门负责审核和实施本SOP。 4 Definitions定义 Computerized or PLC control system: It composed of hardware, system software, applications, and relevant peripheral devices is a system that can implement a function and a set of functions. 无论是计算机化还是PLC控制系统:都是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及相关的周边设 备组成的一个系统,可以实现某一功能和一套功能。 Source code: It is source program of computer whose format( program language) can be read by operator, before computer execution, it should be translate to machine language whose format can be executed by computer. 源代码:它是计算机的源程序(程序语言),可以在电脑执行前被计算机识别,它应该被翻译成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机器语言。 5 Procedures 程序 5.1 5.1.1 5.1.2 Organization of Validation team and responsibility 验证机构及责任 Validation team is composed of supplier, QA, Equipment Department, use department. 验证团队由供应商,QA、工程设备部和使用部门组成。 Implementation department responsibility of system validation 系统验证实施部门的职责 Use department: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written URS, preparing validation protocol and report, implementing approved IQ and OQ protocol, completing final report and participating validation devi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lteration review.

北京水资源公报——2012年

北京水资源公报——2012年 (2012)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一、概述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编委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 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 审定:刘斌 审核:戴育华 审查:杨忠山 技术负责:黄振芳赵学丽窦艳兵周东公报编制:范庆莲 参加人员:戴岚刘文光焦忠志孙峰白国营 1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二、水资源 前言 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市水资源状况,现发布2012年度《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工作。内容包括:概述、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供用水量、水质评价。 32012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39.50亿m,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069万人计

3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91m,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为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支撑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应注重量水发展,继续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二、水资源 目录 一、概述二、水资源三、水资源利用四、水质 3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一、概述一、概述 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08mm,比2011年降水量552mm多28%,比多年平均值585mm多21%,相当于频率为20%的丰水年。 33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7.95亿m,地下水资源量为21.55亿m,水资源总量33为39.50亿m,比多年平均37.39亿m多6%。 33全市入境水量为5.82亿m(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调水2.8亿m),比 333多年平均21.08亿m,比多年平均19.54亿m少72%;出境水量为18.50亿m 少5%。 3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5.06亿m,可利用来水量为6.39 3亿m。 33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2.23亿m,可利用来水量为3.26亿m 3(包括密云水库收白河堡、遥桥峪水库补水0.63亿m)。 全市平原区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4.27m,地下水位比2011年末回升

GMP认证 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管理规程(精编文档).doc

计、安装、运行的正确性稳定性以及工艺适应性的测试和评估,以证实该计算机控制系统能达到设计要求及规定的技术指标,且能够长期稳定工作。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被确定为与GMP相关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验证管理,此类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物料控制及管理、实验室设备控制及信息管理、生产工艺及控制、生产工艺设备控制、公用设施控制。 3.职责 3.1质量保证部: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并确保按照验证方案实施,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批,并负责将验证报告归档保存,组织供应商审计。 3.2使用部门:负责制订用户需求和验证方案,参与系统的验收、安装及组织并落实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核,参与供应商审计。 3.3物料部:负责筛选供应商并参与供应商审计。

3.4工程部信息管理岗:参与URS和验证方案的制定,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核,参与供应商审计。 4.内容 4.1定义 4.1.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本文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 4.1.2源代码:以人类可阅读的形式(编程语言)表示的初始的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执行之前,需译成机器可阅读的形式(机器语言)。 4.2验证流程图:见附录。 4.3验证内容 4.3.1验证小组的组成及职责 4.3.1.1验证小组的组成由供应商、质量保证部、设备工程部、IT及使用部门所组成。 4.3.1.2系统验证各实施部门职责

组织和落实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核。 质量保证部: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并确保按照验证方案实施,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批,并负责将验证报告归档保存,组织供应商审计。 采供贮运部:负责筛选供应商并参与供应商审计。 工程部信息管理岗:参与URS和验证方案的制定,参与验证偏差调查及变更审核,参与供应商审计。 4.3.2计算机软件分类 4.3.2.1 GAMP根据系统的风险性、复杂性和创新性,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类,通过对系统进行分类来协助确定验证活动和文件范围,软件分类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