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护理操作

ICU护理操作

ICU护理操作
ICU护理操作

ICU护理操作

一、口腔护理

目的:1保持口腔牙齿清洁,消除口臭。

2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

3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有无异常,便于了解病情变化。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备有18 个生理盐水棉球)弯血管钳2把,压舌板,治疗巾,润滑油,棉签, 根据病人需要选用适宜的药液,开口器,手电筒,舌钳,吸管,水杯等。

操作流程:

备齐用物、清点棉球→查对床号姓名并解释→ 移治疗盘于床旁桌→ 摆体位、铺治疗巾、放弯盘→ 检查口腔、漱口→ 依次擦上唇→ 下唇→牙齿的左外侧面→ 右外侧面→ 左上内面→ 左上咬合面→ 左下内面→ 左下咬合面→ 左侧颊部→ 右上内面→ 右上咬合面→ 右下内面→ 右下咬合面→ 右侧颊部→ 硬腭→ 舌面(前2/3)→擦嘴角→ 再次检查→润唇→ 清点棉球撤物→ 协助病人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擦洗过程中,动作应轻柔,特别是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防止碰伤

粘膜及牙龈。

2、昏迷病人需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使其张

口,以免造成损伤。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加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

留在口腔内。棉球不可过湿,以防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3、有义齿者,应取下,用冷水刷洗干净,病人漱口后戴好。暂时不用时,可

浸泡于清水中,每日更换清水。义齿禁用热水或消毒液浸泡。

4、常用漱口溶液:

a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等渗盐水,2℅~3℅的硼酸液,0.02℅呋喃西林液

b轻度口腔感染:朵贝氏溶液

c口腔感染口臭:1℅~3℅过氧化氢溶液

d白色念珠菌感染:1℅~4℅碳酸氢钠溶液

e铜绿假单胞菌感染:0.1℅醋酸溶液

二、背部护理法

目的:

1、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减轻肌肉紧张,促进休息和睡眠。

用物准备:

润肤用品,红花酒精,脸盆,温热水,必要时备屏风,小毛巾、浴巾各一条

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核对病人姓名并做好解释→ 用屏风遮挡病人→协助病人脱衣侧卧→铺浴巾→ 将毛巾手套式缠绕从上往下清洁背部→ 倒红花酒精按摩(以双手的大小鱼际沿脊柱两侧从上往下做环形按摩,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用拇指沿脊柱做环形按摩。时间约3~5分钟。)→涂润肤霜→ 叩背(右手呈背隆掌空状,自上而下,由外向内,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限)→ 穿衣→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卧位→ 撤物。

注意事项:

1、按摩由骶尾部开始旋转向上至双肩,再沿脊柱两侧指捏至骶尾部。

2、按摩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力度适当,避免造成皮肤损伤。对瘦弱的病人

不能使用叩击法。

3、按摩时应注意病人的反应,骨突部尤其需要按摩。

4、按摩时间一般为3~5分钟。

5、不能直接在裸露的皮肤上叩背。

6、不能在皮肤发红区按摩。

目的:

1、促进头皮血液循环。

2、除去污垢和头屑,使病人头发清洁,舒适,美观,预防头虱及头皮感染.

用物准备:

1、治疗车,洗头器,水壶内盛40~45摄氏度的温水,水桶。

2、治疗盘内置小橡胶单,大毛巾,中毛巾,眼罩或纱布,安全别针,棉球

2个,纸袋,洗发液,梳子,小镜子,必要时备吹风机。

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向病人解释,移开床旁桌椅,根据季节关闭门窗。

2、置小橡胶单,大毛巾于枕上,松开病人衣领向内返折,将中毛巾围于颈部,

以安全别针固定。

3、协助病人仰卧,头移至床边,移枕于肩下,屈膝,使病人安全,舒适。

将洗头器垫于病人后颈部,头部置于槽中,开口朝外,接污水桶。

4、用棉球塞两耳,用眼罩或纱布遮盖双眼,先用温水洗头发,再均匀涂上

洗发液,反复揉搓后用温水冲洗至干净为止。

5、洗发毕,用毛巾包住头发,取出耳内棉球,取下眼罩,协助病人恢复舒

适卧位。

6、擦干病人面部,将头发梳理整齐,吹干。

7、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注意事项:

1、洗发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变化应停止操作。体质衰弱的病人

不宜洗发。

2、注意室温,水温,及时擦干头发,防止病人受凉。

3、防止水流入耳内,眼内,避免沾湿衣服及床单。

目的:

1、保持皮肤清洁,使病人舒适。

2、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皮脂腺、汗腺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

的发生。

3、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满足其身心需要。

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置面盆2个、水桶,并准备适量温水。

2、治疗盘内置毛巾2条、浴巾、肥皂、梳子、小剪刀、50%乙醇、碘(安

尔碘)、棉签。

3、必要时备便盆、爽身粉、清洁衣裤、被服、屏风。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治疗车至病人床旁,将用物放在便于操作处。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调节室温为24℃±2℃,水温40~45℃,用屏风遮挡病人,放平床尾、床头支

架,按需要给予便盆

3、取一个面盆放在床旁椅上,倒入温水2/3盆。

4、擦洗步骤:

(1)以浴巾围在病人颈下,用湿毛巾擦洗眼部,由内眦到外眦,然后擦拭脸、颈部、耳后。

(2)为病人脱下上衣,在擦洗部位下面铺上浴巾,按顺序擦洗上肢、胸腹部。

协助病人侧卧,背向护士,依次擦洗后颈、背、臀部。护士洗手后,为病人

换上清洁上衣。病人平卧,脱下裤子,擦洗下肢,泡脚。更换面盆、水及毛

巾后擦洗会阴,为病人换上清洁裤子。

5、擦洗方法为先用涂肥皂的毛巾擦洗,再用湿毛巾擦去皂液,清洗毛巾后再

擦洗,最后用浴巾边擦干边按摩。

6、擦洗毕,可在骨突处用50%乙醇做按摩。

7、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记录。

注意事项:

1、擦洗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病情变化,应立即停止擦洗,

给予适当处理。

2、擦洗时要保护病人自尊,动作敏捷、轻柔,减少翻动次数和暴露,防止

受凉。

3、操作中注意节力。

五、会阴冲洗法

目的:

1、保持病人局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2、去除分泌物及异味,使病人舒适。

3、促进会阴部伤口愈合。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放弯盘,治疗碗内置肥皂水棉球数个及持物钳、纱布、橡胶布、

尿垫。

2、冲洗壶内盛38温水,并备好便器。

3、治疗车。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用屏风遮挡病人。

2、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分开。将尿垫垫于臀下,脱裤至膝部,以被单盖

病人腹部。

3、便器放于病人臀下,弯盘和治疗碗置于两腿之间,持持物钳夹肥皂水棉球,

擦洗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至肛门,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

棉球限用一次,将污棉球放于弯盘内。

4、用清水冲洗,方法同上。

5、擦干,顺序由内向外,由上向下。

6、撤去用物,协助病人穿好裤子。

7、整理床铺,记录。

注意事项

1遮挡好病人,注意保暖。

2 避免浸湿被服。

六、冰袋、冰囊使用法

目的:

降温,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用物准备:

冰袋或冰囊及布套、冰块和盆。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了解病情,检查冰袋、冰囊有无破损。

2 将打碎的冰块放入盆中,用水冲去棱角后装入冰袋或冰囊内约2/3满,排

净空气,加紧袋口,擦干倒提检查有无漏水,然后套上布套。

3 将用物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将冰袋置于所需部位,高热降

温时,冰袋置于前额、头顶部或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观察局部皮肤情况,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 冰袋、冰囊使用结束,将水倒净,清洁后倒挂,晾干后吹风,旋紧塞子备用。注意事项:

1、注意随时观察冰袋、冰囊有无漏水,布套湿后应立即更换。冰融化后,应

及时更换。

2、如病人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有麻木感,需立即停止使用。

3、用时间一般为10-30min或遵医嘱执行。

4、冰袋压力不易过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如用以降温,冰袋使用后30min需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6、禁用部位为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处。

七、冰枕、冰帽使用法

目的:

用于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其需要量,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脑受性

用物准备:

冰帽或冰枕及布套、冰块和盆、木缒、冰槽、不脱脂棉、肛表、凡士林油纱布。操作方法及程序:

1、了解病情,检查冰帽、冰枕有无破损。

2、将打碎的冰块放入盆中,用水冲去棱角后装入冰帽或冰槽内约2/3满,排

净空气,夹紧帽口,擦干倒提检查无漏水,然后套上布套。

3、将用物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将棉球塞于外耳道,油纱布

遮盖双眼,冰帽戴在病人头部。观察局部皮肤情况,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使用结束,撤去塞耳棉球、遮眼油纱布。

5、将水倒净,清洁后倒挂,晾干后吹气,系紧带子备用。

注意事项:

1、注意随时观察冰帽、冰枕有无漏水,布套湿后应立即更换。冰融化后,应

及时更换。

2、如病人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有麻木感,须立即停止使用。

3、如用以降温,冰帽使用后30分需测体温,并做好记录。如为防止脑水肿应

对体温进行监测,体温维持在33℃,不能低于30℃。

八、冰毯使用法

目的:

高热病人的降温

用物准备:

降温毯、稳压电源。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将贮水槽内加满蒸馏水。

2接通电源及传感器。

3选择并调节降温毯预制温度。

4接通电源,打开降温毯开关,进入工作状态。

5检查降温毯工作状态正常后,将降温毯面上覆盖一中单及床垫,并置于病人身下。

6关机时先关闭总电源开关,后拔下传感器插头。

7撤下降温毯,按规定进行消毒。

注意事项:

1开机30分后,应检查降温毯贮水槽的水温是否在设定范围,并检查毯面温度。

2护士要经常观察降温毯工作情况,如出现报警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撤下降温毯。

3每班护士接班时,要检查病人背部皮肤情况,以防冻疮,必要时予以理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定期清洁降温毯。

九、病人翻身侧卧法

目的:1协助不能起床的病人更换卧位,增进舒适。

2减轻病人局部组织受压,防止褥疮发生。

3减轻并发症,如坠积机性肺炎等。

4适应治疗护理的需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一人协助病人翻身法

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1)先将病人两下肢移向护士一侧的床缘,再将病人肩部外移。

(2)一手扶肩,一手扶膝,轻轻将病人推向对侧,使病人背向护士。

(3)按侧卧位法,用枕头将病人背部和肢体垫好,使病人舒适安全。

2、两人协助病人翻身法

(1)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对躁动病人注意适当约束双手),两腿屈曲。

(2)护士两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病人颈,肩及腰部,另一人托住病人臂部和腘窝,两人同时将病人抬起移向自己

(3)分别扶托肩腰臀和膝部轻推病人转向对侧。

(4)按侧卧位法,用枕头将病人背部和肢体垫好,使病人舒适安全。

注意事项:

1、协助病人翻身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

2、移动体位后,须用软枕垫好,以维持舒适位置。

3、两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

4、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做好交班。

较大的病人,翻身以后应将患处放于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

十、输液泵使用法

[目的]

控制输液的滴速,按需要提供病人所需要的输液量。

[用物准备]

1 微量输液泵用物微量输液泵、泵用注射器或普通注射器、基础消

毒盘、药液。

2 静脉输液泵用物输液泵、泵管、基础消毒盘、液体。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微量输液泵

(1)洗手、戴口罩。

(2)配制药液,用注射器吸准备好,注明药液名称和药物浓度。

(3)连接注射器与输液泵泵管,排尽空气。

(4)将注射器安装在输液泵上。

(5)连接电源,打开泵开关。

(6)携用物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和姓名。

(7)根据医嘱要求,设定输液液量和速度.

(8)连结输液泵及常规输液管.

(9)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2 静脉输液泵

(1)洗手、戴口罩

(2)检查泵管的完整性、有效期.

(3) 按输液法连接液体与泵管,将输液泵管充满液体,排尽气体.

(4)将输液泵管安装在输液泵上.

(5)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6)打开输液泵的开关,遵照医嘱设定输液量、速度及所需其它参数.

(7)将输液泵与常规输液器连接,并固定妥当.

(8)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 经常巡视,注意输液泵的工作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泵的故障.

2 严密观察液体输入情况,防止空气栓塞的发生.

3 应规范使用输液泵,做好输液泵的维护和保养.

十一动脉血标本采集法

[目的]

1 动脉血气分析

2采血做细菌培养

[用物准备]

基础消毒盘,0.5ml肝素(125U),5ml注射器、橡胶塞各1个(或血气针),无菌纱布。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查对床号、姓名等。

2、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3、先抽取少量肝素湿润注射器后排尽。

4、选取穿刺动脉,常用穿刺部位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5、消毒皮肤,术者消毒示、中指,以两指固定动脉,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

动脉走向成40度角刺入,抽取需要血量。

6、按压穿刺点,加压止血5~10min,另一手拔出针头后,迅速刺入橡胶塞内,以隔

绝空气,立即送检。

7、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穿刺部位应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

3、若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min后再取血,避免影响结果。

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5、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十二、双囊三腔管的操作配合

[目的]

应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病人的压迫止血。

[用物准备]

双囊三腔管、止血钳3把、无菌手套、弯盘1个、治疗碗1个、注射器(5ml、20ml、50ml各1支)、纱布、液状石蜡、棉签、线绳、蝶形胶布、垫巾、0.5kg重物1个、滑轮牵引固定架、血压计等。

[操作方法及配合]

1.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操作前检查胃囊、食囊充分气情况,如有无漏气和充气气囊有无偏移,检查合格后抽尽气囊气体。

3.协助病人取侧卧位,颌下垫一垫巾,用棉签清洁鼻腔。

4.用液状石腊润滑双囊三腔管前端和双气囊。

5.操作方法见<内科临床操作规范>。

6.插管成功后自胃管抽尽胃液后,将胃囊注气200ml~300ml,测量压力50~70mmHg,拉紧后用蝶形胶布将管固定在病人面部,协助病人平卧后,用线绳将双囊三腔管通过滑轮支架和重物牵拉至床尾。

7.双腔三囊管固定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抽吸胃液,医生酌情将食囊充盈,一般注气80ml~120ml,压力30~40mmHg。

8.压管期间,每2小时1次抽吸胃管,每4小时1次测量气囊压力,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9、出血停止后,遵医嘱放松牵引或放去气囊气体,继续观察,无继续出血后由医生决定拔管时间。

10.拔管前,将气囊内余气抽净,给病人口服液状石腊20~30ml,慢慢拔出双囊三腔管。

[注意事项]

1.使用双囊三腔管前应检查管和囊的质量,橡胶老化或充盈的气囊形状偏移不成球形着不宜使用。

2.压管期间注意观察病人鼻子部位双囊三腔管的刻度,一般成人置管深度为55-65cm,但一般进口管上标记的刻度自胃囊部位开始,则病人鼻子部位刻度应为40-50cm。因此,插管前务必检查双囊三腔管上的刻度标记,并记录好插管深度。

3.气囊压迫期间必须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胃囊充气不足,漏气或牵拉过大,会出现双囊三腔管向外滑脱,气囊压迫咽喉部,会导致病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紧急处理。

十三、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入数

[目的]

用于5d以上的中、长期输液治疗和(或)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粘稠性液体以保护病人外周静脉,减轻痛苦。

[用物准备]

1、物品准备基础治疗盘1套、无菌穿刺包一个、无菌手套1副、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导管一套、无菌治疗巾1包、10ml注射器1支、20 ml 注射器2支、无菌透明贴膜、垫巾1块、止血带1根、胶贴1包、胶布1卷、卷尺1个。

2、药品准备生理盐水100ml.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洗手戴口罩戴圆帽,推车至病人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常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用以输注液体。

3.病人预防穿刺侧手臂与身体成90度角,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3肋间。

4.在治疗车上铺无菌治疗巾,打开PICC套件,注射器,带无菌手套,抽取生理盐水,在病人手臂下铺无菌治疗巾。

5.将注射器连接到导管支撑导丝的路厄孔头,预冲导管连接器,肝素帽并连接穿刺针,排气,备用。

6.用碘伏,乙醇各3次对皮肤进行消毒,待干2min.范围是穿刺点上下各10cm(直径20cm),两侧到臂缘。

7.扎止血带,打开无菌穿刺包,术者戴无菌手套,铺孔巾。静脉穿刺见回血后,保持针芯位置,向前推进插管鞘,松开止血带,轻压入点处血管的上方以止血,从插管鞘内撤出穿刺针。

8.以左手固定插管鞘,右手将导管插入插管鞘,缓慢、匀速地推进导管。当导管头部到达病人肩部时,嘱病人将头向穿刺侧转90度并低头(用下颌贴近肩部,以避免将导管误插至颈静脉)。当插入预测长度后,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在穿刺点的远程轻压住静脉以保持导管的位置,缓慢地将支撑导丝撤出。

9.保留体外5cm导管,同时使用无菌剪,以90度角剪断导管,并检查导管断端是否平整。

10.将减压套筒上的沟槽与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倒钩对齐锁定。

11.用注射器抽吸至有回血,在用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管,正压封管,最后连接肝素帽。

12.将导管出皮肤处逆血管方向盘绕一流畅的S弯,在穿刺点处垫以纱布,其上用透明贴膜固定。透明贴膜覆盖到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一半,然后用胶布以蝶形交叉固定连接器和肝素帽。

13.整理用物。

14.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穿刺部位感染。

2.操作中保持病人穿刺侧手臂与身体成90度角。

3.当导管在推进过程中遇有阻力时,可冲一些生理盐水,使导管末端漂浮起来,易于推进,禁止用暴力。

4.术后24h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或2次。5.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况。

6.每周用生理盐水10ml冲管,并以脉冲方式进行,在注射最后0.5ml时,边推活塞边撤注射器,以达正压封管。在使用和维护导管的过程中,请勿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

7.当导管发生阻塞时,可试用尿激酶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凝块,严禁将血块推进血管。

8.病人置入PICC导管侧手臂不提重物、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并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

9.治疗间歇期每7d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贴膜、肝素帽等,不要遗忘。

10.嘱病人注意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渗出。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

十四、轴线翻身法

[目的]

1.协助脊椎损伤和脊椎手术后病人在床上翻身。

2.保持脊椎平直,预防脊椎再损伤。

3.预防褥疮,改善病人的舒适感。

[用物准备]

大单、翻身枕。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向病人解释翻身目的。

2.移去枕头,送开被尾。

3.两位操作者站于病人同侧,将病人平移至操作者同侧床旁。

4.一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肩、腰部,另一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腰、臀部,使躯干保持在水平位,翻转至侧卧位。

5.将一翻身枕放于背部支持身体,另一翻身枕放于两膝盖呈自然弯曲状。

6.整理好病人床单位,注意保暖。

[注意事项]

1.翻转病人时,应注意保持脊椎平直,以维持脊柱的正确生理弯度。

2.如果病人是颈椎手术或颈椎损伤时,应有一名护理人员负责支托病人的头部、颈部,保持颈椎平直。

3翻身时注意保护病人,防止坠床。

十五、约束带的使用

[目的]

1.控制病人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行为、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病人伤害他人或自伤。

2.意识障碍,瞻妄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3.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病人保证治疗得以实施。

[用物准备]

约束带2-4条。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向病人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争取病人的配合。

2.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约束部位。常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

3.用准备好的约束带从中间绕转,在对折成双套结。

4.必要时套结处可用病人衣袖或棉垫包裹,将套结套在约束部位并拉紧,松紧适度,以能放进1或2横指为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再打一个结使手脚不易脱出。将约束带固定于床上。

[注意事项]

1.约束病人要非常谨慎,符合约束病人的适应症。使用时必须得到主管医生、护士长或主班护士的同意方可执行。

2.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病人发生意外,确保病人安全而采取得必要手段,不论病人是否接受约束,使用前都应耐心向病人解释清楚。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易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着应定时更换约束肢体或每2h动肢体1次。

4.约束只能作为保护病人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不可作为惩罚病人的手段。

5.约束时,病人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约束带的打结处及约束带的另一端不得让病人的双手触及,也不能只约束单侧上肢或下肢,以免病人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6.做好被约束病人的生活护理,保证入量,协助病人大小便,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并及时调整。

7.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视之下,并保证被约束的病人不受其它的病人伤害,更应防止病人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险。

8.做好记录,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解除约束的时间,执行人等,并交班。

十六、除颤术

[目的]

纠正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室颤。

[用物准备]

除颤仪、导电糊、除颤电极片。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除颤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以提高室颤阈值。

2.检查及调试除颤器。

3.病人平卧于硬床板。

4.除颤电极板及病人的胸部均匀涂抹电糊,打开除颤器电源并设置到异步位置,调节除颤器能量至所需读数并开始充电。

5.将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另一个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用较大压力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保证除颤的效果。6.充电至所需能量后两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一般首次能量给予200J,若除颤无效可重复电击,并提高电击的能量,最大能量可增至360J。两次除颤之间充电约需10S,应利用此时间继续A、B、C,遵医嘱给予复苏药物及药液。

[注意事项]

1.如室颤为细颤,除颤前可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再行电除颤。

2.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病床,以免触电。

3进行心电图标波监视,观测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

卫生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技术) (一)目的及洗手指征 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二)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修剪指甲。 2、物品准备:擦手纸巾、消毒毛巾、皂液。 (三)操作程序 1、将手表摘掉,白大衣衣袖拉至距手腕10㎝。 2、流动水下、涂抹皂液、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3、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4、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8、一手握另一手腕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9、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毛巾或纸巾擦干。 (四)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得佩戴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消毒毛巾。 二、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一)准备用物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镊子筒及持物钳包一套、标签、笔。 (二)操作程序 1、检查包外灭菌日期,包皮有无破损,潮湿等。 2、遵无菌原则打开无菌钳包,检查灭菌指示卡,取出镊子筒臵于操作台面上,无菌持物钳臵于筒内,包皮放于治疗车下层。

3、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三)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到物品旁使用。 3、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 取用无菌溶液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溶液、纱布、弯盘、2%碘酊、75%酒精、储槽(内盛治疗碗)、治疗盘、瓶启子、无菌棉签。 (二)操作程序 1、取无菌溶液、擦去尘、核对药名、检查有效期、瓶盖是否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沉淀、变色、浑浊等。 2、启开瓶盖,用拇指、食指或用双手拇指翻起橡胶瓶塞并松动,常规消毒瓶颈及瓶塞,取下瓶塞。手握无菌溶液,标签向上,先倒少量溶液冲洗瓶口于弯盘内,再由所冲洗的瓶口处,倒所需浓液量于治疗碗内。 3、取用后立即塞上橡皮塞,消毒瓶塞盖好。注明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24小时。 (三)注意事项 1、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 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无菌容器使用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容器及物品。 (二)操作程序 1、查看无菌容器标识和灭菌日期,封闭情况。 2、打开无菌容器盖,内面朝上,查看灭菌指示卡。 3、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取出无菌物品,放于治疗盘内,然后将容器盖严。 4、注明打开无菌容器的日期和时间。 (三)注意事项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和内面。 2、无菌容器打开后,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 铺无菌盘法 (一)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一.流程图 操作前: 自我介绍→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评估病人(了解病情),做好解释采取有针对性的告知(告知此项操作的目的、名称、效果及采取的方法可能引起的不适及挽救措施,并 耐心解答病人的质疑)→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操作中:详见各项操作 操作后:妥善安置病人,助病人卧位→整理床单位→评价操作后效果→清理用物→返回处置间→进行分类处理→擦车→车返回原处→洗手(告知考官操作结束请提宝贵意见)

三.告知流程 操作前:自我介绍 告知:操作的名称、目的、所需时间、可能发生的不适及后果以及病人所采 取的配合,并取得病人的同意。 解答质疑 操作中:每项操作动作可能病人不适的,应提前告之。 操作后:评价结果及时告知病人。 四.擦车程序 1.用清洁抹布:擦拭治疗车上层、栏杆及抽屉四周,根据情况清洗抹布。 2.以干净抹布:擦拭治疗车下层(污物存放面),清洗抹布,在擦车栏杆,最后擦拭车轮。注意应保持抹布干净,以及接力的原则。 五.评价 内容:此操作的效果、病人的感受及仪器显示的客观数据。操作中注意与病人的沟通。

正确的洗手方法 一.程序 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打开水龙头,浸湿双手。 2.接取肥皂液或擦洁净的肥皂于手掌表面,双手互相摩擦。 3.双手手指交叉摩擦,并将右手掌覆盖于左手背摩擦,然后交换。 4.手指掌面与手掌摩擦。 5.左手手指屈曲于右手掌中进行摩擦,然后交换。 6.右拇指于握拳状的左手掌中摩擦,然后交换。 7.右手指尖与左手掌磨擦,然后交换。 8.以上部位充分搓洗10~15秒,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处,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 。9.流动水冲洗。 10.用纸巾或干净毛巾擦干双手。 二.图示

最全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基础护理操作常规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盖住,口罩须遮住口、鼻,并要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和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入无菌容器内。 4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放在固定的地方,以便取用。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以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的几种基本操作法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1)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02%强化戊二醛)的大口容器内,容器底部垫无菌纱布,液面需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长的1/2,每个容器只能放置 1把无菌持物钳(镊)。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应将钳(镊)齿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中。如果到远处夹取物品,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 (3)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碰未经消毒的物品,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如有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行消毒。 (4)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 2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称为无菌容器。其使用方法:①打开无菌容器盖时,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朝上,放在稳妥处,手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用毕即将容器盖盖严,避免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②从无菌容器中取物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碰容器的边缘。③手持无菌容器时(如无菌碗)应托住底部,不可用手指触及容器的边缘或内面。④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1次。 3取用无菌溶液法: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 1.洗手。 2.备齐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扳手、(中心供氧除外)、治疗盘内有弯盘、鼻导管1根、胶布、棉签、蒸馏水(或凉白开)、小水杯、污物碗、别针、湿化瓶、胶皮管。 3.核对病情,做好解释。 三、操作过程: 1.打开氧气筒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以冲净气门上的灰尘,随即迅速关好总开关。 2.装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检查有无漏气。 3.湿化瓶内装1/3—2/3蒸馏水(或白开水)与氧气装置连接。 4.用胶皮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5.将氧气筒及用物放置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 6.用棉签清洁鼻孔。 7.调节氧气流量,检查氧气是否通畅,连接鼻导管。 8.将鼻导管沾水润滑后自鼻孔轻轻插至鼻咽部,长度约是鼻尖到耳垂的2/3。9.用胶布固定鼻导管于鼻翼两侧,用别针固定胶皮管于病人肩部衣服上观察有无呛咳等情况。 10.记录吸氧时间、签全名。 11.停用氧气时,先分离鼻导管,从鼻腔中拔出,取下别针、胶布,用纱布擦拭病人鼻翼。 12.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再次开流量表,放出余气之后再关紧流量表。13.记录停氧时间,签全名。 四、操作后: 1.正确放置氧气装置。 2.整理用物,将鼻导管毁形并浸泡消毒;湿化瓶浸泡消毒;蓝芯管用75%酒精擦拭消毒。 鼻饲技术操作步骤及要求 一、素质要求: 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正。 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与患者沟通到位。 5.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 二、操作前准备: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目录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技术).......................................................................... - 1 - 二、无菌技术操作............................................................................................ - 2 -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 6 - 四、口腔护理技术.......................................................................................... - 11 - 五、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 12 - 六、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 - 14 - 七、鼻饲技术................................................................................................. - 16 - 八、导尿技术(女病人) ............................................................................... - 19 - 九、灌肠技术................................................................................................. - 23 - 十、皮内注射技术.......................................................................................... - 25 -十一、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 27 -十二、静脉留臵针输液技术............................................................................... - 29 -十三、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 30 -十四、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 .................................................................... - 32 -十五、氧气吸入技术(中心供氧装臵)............................................................. - 34 -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技术............................................................................... - 35 -十七、心电监测技术.......................................................................................... - 37 -十八、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 - 38 -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2017最新版)

口腔科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 (1) 第二节口腔科体检操作规范 (6) 第三节口腔科门诊病人的护理操作规范 (7) 第四节口腔科四手操作范 (17) 第五节口腔修复操作规程--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20)

第一节诊疗工作卫生操作流程规范 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 1.1收集 1.1.1 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科别。 1.1.2 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1.1.3 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放登记表。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致无误。 1.2 分检、毁形 1.2.1 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检,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1.2.2 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机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1.2.3 传送 a、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指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称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b、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第二步:清洗消毒 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前,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2.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2.1.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刀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2.1.2拔牙钳洗涤:首先将带血器械上的血污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再用竖刷将血迹冲洗刷掉。 2.1.3牙科车针的洗涤: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刷洗时用小牙刷或钢丝刷清洗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2.2摆放:按要求将污染手机/器械分别码放入清洗/消毒机内的手机插座、插入架、网盒及下层蓝筐内。 2.2.1摆放要求: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不同装载框码放器械。例如:玻璃板摆放需要成排、直立、有空档,并充分固定;车针放在密闭小盒内,牙钳、挺子、口腔器械直立码放,戴关节的器械要打开。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总4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护博医疗培训中心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第一节、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 一、手卫生 .................................................................. 二、无菌技术 ..............................................................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 四、血氧饱和度监测术....................................................... 五、血糖监测术.............................................................. 六、口服给药法............................................................. 七、轴线翻身法.............................................................. 八、患者搬运法................................................................ 九、物理降温法................................................................ 十、患者约束法................................................................. 十一、冷热疗法................................................................ 床上擦浴、更衣 第二节、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 一、口腔护理技术......................................................... 二、鼻饲技术 ............................................................ 三、导尿技术及护理 ....................................................... 四、......................................................... 五、灌肠技术................................................................. 六、氧气吸入技术.............................................................. 七、雾化吸入疗法............................................................... 八、经鼻/口腔吸痰法.............................................................. 九、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十、换药技术..................................................................... 十一、密闭式输液技术............................................................. 十二、静脉留置针技术............................................................. 十三、静脉注射法................................................................ 十四、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十五、肌内注射技术.............................................................. 十六、皮内注射技术............................................................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氧气吸入技术规与操作流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 2.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 3.动态评估氧疗效果。 (二)操作要点。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2.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 3.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4.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 (三)指导要点。 1.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 2.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注意用氧安全。 3.根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 (四)注意事项。 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 2.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3.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4.吸氧时先调节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 5.注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注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6.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二、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皮注射技术 1、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 (4).了解用药反应及皮试结果。 2、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 (2).消毒皮肤。 (3).绷紧皮肤,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4).迅速拔出针头,勿按压注射部位。 (5).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2名护士观察结果。 3、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皮注射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4、注意事项。 (1).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 (2).不应抽回血。 (3).判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 (4).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5).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和规范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者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 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 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 半平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 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 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 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进食。危重患者喂饮或鼻饲。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他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 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除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1)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规程:是对各科通用基本技术制定的统一规范。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定、无菌技术、各种注射采血技术,各种穿刺技术,导尿,灌肠,给氧,吸痰,标本采集等。 (2)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各不同专科的特点,制定的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如烧伤护理、糖尿病及并发症护理、产后出血护理等。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卫生部)

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考核要点目录 一、手卫生 二、无菌技术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四、口腔护理技术 五、鼻饲技术 六、导尿技术及护理 七、胃肠减压技术 八、灌肠技术 九、氧气吸入技术 十、换药技术 十一、雾化吸入疗法 十二、血糖监测 十三、口服给药法 十四、密闭式输液技术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十六、静脉留臵针技术 十七、静脉采血技术 十八、静脉注射法 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 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 二十四、物理降温法 二十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二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法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二十八、心电监测技术 二十九、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三十、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 三十一、除颤技术 三十二、轴线翻身法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 三十四、患者约束法四十三、产时会阴消毒技术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法四十四、早产儿暖箱的应用 三十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四十五、光照疗法 三十七、洗胃技术四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三十八、"T"管引流护理四十七、听诊胎心音技术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四十八、患者入/出院护理 四十、膀胱冲洗的护理四十九、患者跌倒的预防 四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五十、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一、手卫生 一般洗手 (一)目的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实施要点 1.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 (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也可以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双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三)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外科手消毒 (一)目的 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二)实施要点 1.外科手消毒指征: 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 (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三)注意事项 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无菌技术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一)目的 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二)实施要点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诊断学基础 【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 一、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技能目标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五步检查的内容。 2.能规范熟练地运用上述五种方法进行体格检查。 3.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学风,反复练习触诊、叩诊的基本方法,掌握其要领。 4.熟悉视诊、听诊及嗅诊检查的内容。 (二)检查方法 1.视诊是医生通过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一种检查方法。 视诊内容 (1)全身状况:发育营养、体型、面容、体位、神志、姿势及步态。 (2)局部情况:对病人身体某一部位做更深入细致的观察。 2.触诊是医生通过手的触觉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触觉应用的范围很广泛,身体各部分都可通过触诊发现异常体征,尤其腹部的触诊最重要。 触诊方法 (1)浅部触诊法:用右手轻放在检查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协同动作,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适于浅表部位的病变,如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检查,尤其在腹部检查很重要。可判定患者腹部有无压痛、腹肌紧张、强直等体征。 (2)深部触诊法:用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人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了解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 ①深部滑行触诊法:在患者腹肌松弛和呼气时,医生用稍弯曲的二三四指末端逐渐压向腹腔脏器或包块并做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以了解其形状、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及表面情况;也可用另一手加压重叠于触诊的手背上,逐渐压向深部,并带动它滑动触摸。 ②双手触诊法: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其推向右手进行触摸。此法多用于肝、脾、肾、子宫和腹腔肿物的触诊。 ③深压触诊法(又称插入触诊法):以一个或两个手指逐渐加压以达深部,以确定腹腔脏器或组织的压痛点。 ④冲击触诊法:(又称浮沉触诊法):医生以中间并拢的三个手指,取适当的角度,置于腹壁上相应的部位进行数次急速有力的冲击。此法,一般只用于大量腹水,肝、脾或包块难触及时。 3 .叩诊手指叩击身体表面,使之振动而产生音响,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叩诊在胸、腹部检查中尤为只要。 (1)叩诊方法 ①间接叩诊法:叩诊时,左手中指第2指节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微抬起,右手指自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者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 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 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 半平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 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 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在执行治疗膳食 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进食。危重患者喂饮或鼻饲。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他标本的采集且及时

送检。 9、认真执行交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 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除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1)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规程:是对各科通用基本技术制定的统一规范。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定、无菌技术、各种注射采血技术,各种穿刺技术,导尿,灌肠,给氧,吸痰,标本采集等。 (2)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各不同专科的特点,制定的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如烧伤护理、糖尿病及并发症护理、产后出血护理等。 (3)特别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对要专门进行培训、组织专门人员从事的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如危重症监护、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试题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15年《静脉治疗》行业标准题库 一、单选题(40题) 1、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 B)。 A、12 h B、24h C、36h D、48h 2、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应至少( D )维护一次。 A、1天 B、3天 C、5天 D、7天 3、有效碘溶液浓度不低于( A )的碘伏。 A、% B、1% C、% D、2% 4、PN是由( D )在层流室/超净台内配置。 A、医生 B、护士 C、药师 D、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 5、PORT在治疗间歇间应至少每( D )维护一次。 A、3天 B、1周 C、2周 D、4周 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 C )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且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A、12h B、24h C、48 h D、72h 7、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 D )更换一次。 A、24h B、48h C、72h D、7d 8、PN宜现用现配,应在( B )内输注完毕。 A、12h B、24h C、48h D、72h 9、药物渗出指:静脉输液过程中,( B )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A、腐蚀性药物 B、非腐蚀性药物 C、刺激性药物 D、非刺激性药物 10、使用PICC输血、输蛋白、输脂肪乳等高粘滞性药物后应如何操作( B ) A、立即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B、常规冲管后,立即用10ml-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输注其他液体 C、以上都不是 D、以上都是 11、PICC常见的的并发症有哪些( D ) A、机械性静脉炎 B、导管堵塞 C、血栓形成 D、以上都是 12、对于年龄小于2个月的婴儿,我们不推荐以下哪个皮肤消毒剂:( B ) A、酒精 B、洗必泰 C、复合碘制剂 13、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因素( E) A、PH值 B、渗透压 C、刺激性 D、药物的浓度 E、以上都是 14、以下哪种是潜在与导管感染相关的病原体 ( D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念球菌 C、白喉杆菌 D、以上都是 15、渗透压( C )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A、>280mosm/L B、>340mosm/L C、>600mosm/L D、>800mosm/L 16、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 D )操作者完成。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 程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二、

(3) (2) (2)( (2) (2) (2) 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1. 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 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 急诊室环境 (1) 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2) 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3)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 入院介绍

(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2) 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 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 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3) 体温℃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 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3)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5)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 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 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 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 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4. 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5.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6.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高热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5. 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用过的体温计应消毒。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11.发现有脉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一人测心率,一人测脉搏。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14.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并计数。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16.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