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死胎原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6.43 KB
- 文档页数:1
535例高危妊娠监测分析【摘要】目的做好高危妊娠筛查、监测、管理对降低母亲、胎儿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方法根据高危妊娠评分标准(此评分表参照冯国银主编《妇幼保健学》、广东省梅县高危妊娠管理办法),对2010——2012年到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535例孕妇,进行筛查、登记、监测,并追踪管理。
结果使近3年来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0。
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测与管理可降低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关键词】高危妊娠;筛查;监测;管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98-02高危妊娠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所以做好对高危妊娠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出现高危妊娠是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关系的,一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减少高危妊娠,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为了判断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我们通过对500多例的高危妊娠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做好孕期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孕期做好了相应的保健,我们就会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本院产前检查的孕妇2954例,产前检查筛出高危妊娠妇女535例。
高危孕妇筛查率为1811%,其中一种高危因素492例,占9196%;两种高危因素36例,占673%;三种高危因素5例,占093%,四种高危因素2例,占037%。
前5位高因危素依次是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胎位不正、巨大儿、不良孕产史。
高危因素分类与构成:有的孕产妇存在一种以上高危因素,累计高危因素为986个。
12进行手术的控制,我们要联合当地的力量,设定科学的流程,并且通过医师的技术加强对孕妇的指导,并且进行跟踪诊断,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严格执行相应的高危妊娠的规范和指标,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13由于在孕期不及时检查,高危的妊娠孕妇由于不正常的骨盆,并且体内出现的胎儿特别大,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在平时就要加强孕期间的检查和保护。
中期妊娠(简称中孕)引产(包括瘢痕子宫引产)通常采用羊膜腔内利凡诺(依沙吖啶)注射引产(部分使用水囊引产),注射药物后等待其自然分娩,在临产至胎儿娩出期间通常不进行干预,但中孕时宫颈质地较硬,不易扩张,使软产道损伤发生概率增加;缩宫素受体不足,对缩宫素不敏感,致产程过长,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且延长患者疼痛时间,若在产程中使用气囊助产,则可大大缩短产程,减少软产道损伤及产后出血,减少产妇的疼痛时间,减轻痛苦[1-3]。
本文探讨了气囊助产在48例中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中孕引产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中分别有8例瘢痕子宫(约术后8个月至10年)。
观察组中初产妇15例(其中死胎2例),经产妇9例;对照组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10例。
平均年龄18~40岁。
患者均无内科并发症。
1.2研究方法观察组: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后临产,行双扩法为宫口开大2cm时,于阴道穹隆部及阴道中段各扩张1~2次,气囊根据孕周大小扩至6~8cm,持续时间约3~5min。
对照组:未用气囊助产,其余方法均与观察组相同。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中孕引产患者产程比较观察组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最长510min,最短150min,平均(356±114)min,对照组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最长800min,最短260min,平均(547±157)min;观察组总产程平均时间(423±106)min,对照组总产程平均时间(615±170)min;观察组总产程最长600min,最短170min,对照组总产程最长910min,最短300min。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HELLP综合征148例临床分析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对母儿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2年1月~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1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Ⅰ型HELLP综合征和Ⅱ型HELLP综合征对比临床表现、母儿并发症和分娩结局。
结果Ⅰ型HELLP综合征组的重度者占92.8%,明显高于Ⅱ型HELLP综合征组(43.7%)(P<0.05);Ⅰ型HELLP综合征组出现特殊表现者占66.7%,高于Ⅱ型HELLP综合征组(31.2%)(P<0.05);Ⅰ型HELLP综合征组围生儿死亡率42.8%,Ⅱ型HELLP 综合征组2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两组间产妇并发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两者血小板1 w内可恢复正常。
结论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标签:HELLP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征是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产科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围生期疾病之一。
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及产后数日,在国外资料表明,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中HELLP综合征的发病率约占所有妊娠的4%~16%,国内仅占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2.7%,可能跟对HELLP综合征认识不足有关。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2年1月~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 综合征148例,孕妇的年龄16~48岁,平均32岁,孕周24+4~42+5w,平均33+3w,148例中早产65例,过期妊娠3例,初产妇83例,经产妇65例,轻度子痫前期5例,重度子痫前期85例,子痫58例,产前发病136例,产后发病12例。
死亡11例。
1.2诊断妊娠期高血疾病的诊断根据丰有吉、沈铿主编的《妇产科学》为标准。
HELLP综合征根据Mississppi等分类的诊断标准:Ⅰ型HELLP综合征血小板≤50×109/L,Ⅱ型HELLP综合征血小板﹥50×109/L~100×109/L,除血小板计数异常,合并溶血和肝酶异常,AST或ALT≥40U/L,LDH≥600U/L。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李 新,刁伟霞(广东省佛山职工医学院医学系,佛山 528000)摘 要 目的:探索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胚胎停育的关系。
方法:对胚胎停育妇女48例(观察组)及早孕人流妇女50例(对照组)行宫颈分泌物UU培养(UUC),并对其宫内刮出物行病理检查。
结果:观察组UUC 阳性率41 7%,对照组1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
随着胚胎停育次数的增加,UUC阳性率分别为27 6%,50%,80%,差异有显著性(P<0 05)。
对宫内刮出物病理检查,UUC(+)组宫内感染率为92 6%,UUC(-)组仅23 9%,差异有显著性(P<0 01)。
结论:UU感染与胚胎停育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感染;胚胎停育中图分类号 R6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669(2000)06-0482-02解脲支原体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之一,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
在女性可引起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和盆腔炎等;在男性可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以及直肠炎,是不孕和不育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近年来文献报道其感染率呈上升趋势,UU感染是否可导致流产、早产等并发症?是否可以作为胚胎停育的病因指标?为了探索UU感染与胚胎停育的关系,现将我院1998年6月~12月妇产科门诊48例胚胎停育患者UU的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将原因不明的胚胎停育妇女4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7 8岁,曾有自然流产史者19例,占41 7%。
另随机抽出早孕人工流产妇女50例为对照组,年龄21~40岁,平均25 1岁。
两组孕妇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未发现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亦无心、肝、肾等器官及内分泌病史。
两组取宫颈分泌物作涂片及病原学检查,无滴虫、真菌、淋菌、衣原体及其他致病菌感染。
1 2 方法1)两组孕妇经常规暴露宫颈后,以消毒棉试子伸入宫颈管内约2cm,旋转两周后取出,置无菌试管中送检。
摘要加菲猫独特的外表和憨厚的性格使其成为猫舍追逐繁育的大热品种,因其下颌短粗、咬合较差、鼻腔短且狭小、心肺功能差,很多猫舍在繁育该品种过程中常遇到胎儿成活率不高、死胎多等问题。
本文分析了加菲猫妊娠期死胎率高的原因,简述了猫舍繁育加菲猫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提升母猫胎儿成活率的措施,以期为科学繁育加菲猫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菲猫;胎儿成活率;原因;提升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23-0169-02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23.06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加菲猫妊娠期胎儿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提升措施蒋珊珊狄和双刘静刘忠慧袁华根翟晓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加菲猫是异国短毛猫中黄色虎斑纹猫类的统称,是非常受欢迎的猫种,在宠物家庭中广泛饲养。
由于该品种下颌短粗、咬合较差、鼻孔狭小,心肺功能较其他品种更为脆弱,在怀孕生产过程中容易诱发很多问题,胎儿出生存活率低。
因此,对于新入行的猫舍繁育者而言,繁育加菲猫极具挑战。
1加菲猫妊娠期胎儿成活率低的原因加菲猫在繁育过程中常发生不孕、产出死胎或胎儿发育不良、胎儿不能正常存活等情况,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1遗传缺陷猫繁育存在相当数量的遗传缺陷,其中很多是致死类型。
有些仔猫在妊娠期已经在子宫内死亡并被母体吸收,一部分未到预产期即流产,而另一部分仔猫变成死胎被产出。
例如,死胎常被发现上腭裂、头骨发育不全、出生时大肠和小肠均在体外、没有发育完全,还有心脏畸形、肾脏畸形、泌尿道畸形、骨骼肌肉畸形等情况。
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种公或者种母基因中存在遗传缺陷,或者种公、种母近交导致后代发生了遗传变异等。
1.2营养缺失妊娠期母猫需要大量营养供养自身和胎儿,蛋白摄取不足会导致母体营养不良,使胎儿缺乏母体的血液供应而引发营养不良。
不适当的食物也会造成母猫产出虚弱或者有疾病的仔猫。
产后出血64例临床分析一、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探讨其发生原因、防治措施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对我院2004-2010年间收治的64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二、临床资料我院自2004年7月-2010年12月分娩总数3800例,其中阴道分娩2100例,剖宫产1700例,共发生产后出血64例,年龄21~40岁,孕周35~43周,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44例,有人流史50例,无人流史14例,系统产前检查25例,未做过产前检查39例,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48例,包括前置胎盘、妊高症、巨大儿、双胎妊娠、子宫畸形、胎位异常、急产、多胎经产、多次人流史、子宫肌瘤、贫血等。
三、分析方法胎儿娩出24小时内阴道出血达到或超过500ml,诊断为产后出血。
阴道分娩者,胎儿娩出后立即放聚血器于产妇臀部,剖宫产者计量吸引器负压瓶内的血量,估计浸染纱布、敷料的血量。
分析数据如下:剖宫产阴道产合计宫缩乏力 24 16 40胎盘因素 10 6 16软产道裂伤 2 7 9组别例数百分比平均出血量有高危因素42 65.625% 960ml无高危因素22 34.375% 550ml合计64 100% 819ml组别例数百分比平均出血量有人流史 46 71.875% 795ml无人流史 18 28.1255 655ml合计64 100% 755ml四、讨论1.产后出血病因分析: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任何影响产后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子宫不能有效的收缩,致胎盘剥离后创面的血窦开放,引起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所致的出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2h内,表现为间歇性出血,可混有血块。
触诊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或注射宫缩剂后出血减少或停止。
可能与产前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分娩,临产后休息不好过度疲倦,进食少或临产时使用镇静剂过多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巨大儿及多胎妊娠的发生有增加趋势。
巨大儿发生主要与孕妇肥胖,营养过度体重增加过多,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增加等有关,多胎发生率提高要是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及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胎盘早剥86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胎盘早剥诊断处理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61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胎盘早剥患者8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3年7月~2008年l2月收治住院分娩孕妇7410例,其中妊娠晚期胎盘早剥82例(1.16%);孕妇年龄21~42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50例;孕龄≥37周者61例,28~36周者21例。
临床表现及合并症86例胎盘早剥中,有腹痛合并阴道出血者64例,其中典型板状腹9例,仅有阴道出血而无腹痛9例,有休克表现者1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者5例,在分娩后常规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早剥。
死胎6例,胎儿窘迫25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例。
本组合并子痫前期12例,慢性高血压7例。
86例患者均行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
其中9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小板均<10×109/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值>3秒;29例纤维蛋白原<1.5l;50例行d-二聚体测定者均为阳性。
86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67例患者提示胎盘早剥,12例患者可疑。
阳性检出率为75.2%,其中ⅱ度以上的胎盘早剥36例,9例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术前均由b超提示胎盘早剥。
诊断:①轻型:有间歇性腰腹痛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以外出血为主,或无任何症状、体征,子宫软,宫缩有间歇,胎心音正常,腹部压痛不明显,应激试验正常,无明显贫血,血常规正常,产后发现胎盘后血肿及胎盘早剥不超过总面积的1/3。
②重型:有阴道出血,出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不相符,或伴持续性腹痛,子宫硬如板状,宫底升高,休克,而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于宫缩间歇时不能松弛,胎位扪不清,胎心消失。
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属ⅲa,有凝血功能障碍属ⅲb。
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且胎盘剥离面积超过1/3,胎心监护异常或胎死宫内。
本组产前b超确诊36例,全组病例均经产后常规检查胎盘,有血块压迹。
绒毛膜羊膜炎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产科收治的分娩后行胎盘病理检测50例孕妇资料及20例确诊为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孕妇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找出绒毛膜羊膜炎的致病影响因素,并且总结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能够引发绒毛膜羊膜炎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了:胎膜早破、贫血、羊水过少以及分娩前CRP过高因素。
结论:当分娩前有高危因素的出现,就应当引起重视。
实行对应的护理对策,减少绒毛膜羊膜炎对新生儿结局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结局;影响因素;护理对策前言: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进入至羊膜腔,从而导致孕妇羊水、胎膜以及胎盘都受到感染,严重的甚至还会感染至子宫。
从临床医学角度来看,绒毛膜羊膜炎可以划分为两类:临床型绒毛膜羊膜炎、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其中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由于其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表现,因此在产前极不容易被发现。
而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病对于孕妇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容易致使孕妇出现产褥感染以及败血症,在临床上其发病率与致死率都非常高。
同时,绒毛膜羊膜炎对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存在严重威胁,很容易导致死胎、早产、新生儿败血症、慢性肺疾病以及脑损伤等一系列严重病症的发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率与疾病病高发的重要影响因素[1-2]。
本文针对绒毛膜羊膜炎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从而有效的得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现具体报告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本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分娩后行胎盘病理检测50例孕妇资料及20例确诊为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孕妇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孕妇年龄在25至38岁,平均年龄(30.22±3.57)岁,所有孕妇均孕周>34周。
1.2方法针对所有产妇在分娩后实施绒毛膜羊膜炎的检测工作,取样脐带、胎盘、胎膜,逐层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高倍镜下观察炎症细胞浸润超过25%,那么就可以判定为绒毛膜羊膜炎症状[3]。
48例死胎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30T09:45:26.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9期供稿作者:马秋波 (黑龙江省明水县妇幼保健院黑龙江明水 151
[导读] 探讨死胎原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摘要】目的探讨死胎原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方法总结2004年1月-2009年1月间的48例死胎病例,对与死胎有关的母婴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自2004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住院分娩孕妇4987例,其中≥孕28周的死胎共48例,占0.96%,死因主要集中于胎儿因素(35.42%),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或分娩期并发症(29.17%),脐带因素(25.00%),胎盘因素(18.75%)等。
结论加强产前保健、产期监护,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分娩期并发症,有助于减少死胎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死胎死因围产儿死亡率
为了探讨死胎的原因,我们将近5年28周以后胎死宫内的病例做回顾性的分析,分析总结围产期保健中值得注意和必须加强监测的内宫,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1资料来源
1.1一般资料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共收治产妇4987例,其中≥28周的死胎48例,占0.96%,本组孕妇孕周为28-43周,平均为35+1周,年龄17-42岁,平均27.3岁,实嫌妇41例(85.42%),经产妇7例(14.58%),16例有人工流产史(33.33%),4例自然流产加清宫史(8.33%)。
在我院产前检查≥5次者6例(1
2.5%),≤4次者30例(62.5%),12例(25%)未行产前检查。
入院前胎动异常者共19例(39.58%),其中胎动减少者4例,胎动消失者15例。
1.2死胎的有关因素有些死胎合并2种以上有关因素。
1.2.1母体因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或分娩期并发症14例,占29.17%。
其中8例为中、重度妊高征者,肝内胆汁淤积症者1例,糖尿病患者1例,过期妊娠者1例,双胎中第一胎分娩后发生的第二胎忽略性肩先露1例,不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和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
8例妊高征孕妇中合并/并发泌尿系感染,重度胎盘早剥,中央性前置胎盘,脐带膨出,脐带、胎盘严重水肿及胎盘部分血管扭转者各1例。
1.2.2胎儿因素 48例中胎儿因素17例,占35.42%。
其中胎儿先天性畸形者14例,占死胎总数的29.17%,主要为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内脏膨出、泌尿道畸形、手足内翻、四肢短小和联体儿。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例(其母亲均患重度姓高征)和胎儿宫内窘迫1例。
1.2.3脐带因素 48例死胎中脐带因素有12例,占24%,包括脐带绕颈6例,脐带打结1例,脐带过短3例,脐带脱垂1例。
1.2.4胎盘因素胎盘因素致死者9例,占18.75%,包括胎盘早剥5例,中央性前置胎盘1例,胎盘部分血管扭转1例,胎盘老化3例。
5例胎盘早剥中1例患重度妊高征。
1.2.5其他其他不明者7例。
2讨论
2.1本资料说明,胎儿因素中因胎儿畸形致死胎者占29.17%。
胎儿畸形与遗传达室、胎儿宫内各种病原体感染、营养缺乏、内科合并症等有关,属难免因素。
但孕20周前常规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做到及早终止妊娠,从而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同时,孕早期适当补充叶酸,有助于减少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
对高危孕妇应行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脐血实验室检查等,对发生畸形和异常作出早期诊断。
必须做好婚前、孕前咨询,进行有关的检查,选择最好的生理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受孕,避免有遗传病、先天畸形的再发风险。
2.2死胎与脐带因素有关,其中以脐带绕颈为主(6例),1例为脐带扭转。
脐带绕颈、扭转是导致脐血流受阻而引起死胎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可能与脐带过长及胎动频繁有关。
超声对脐带绕颈诊断的阳性率很高,对阳性病例应加强监护,注意胎动情况。
若胎动异常或发现胎心异常,经改变体位,给氧等处理不见好转,提示胎儿缺氧和脐带受压。
估计胎儿成熟,应尽早结束分娩,对胎动频繁者可及时进行彩超并协同胎儿电子监护以便早期发现脐带扭转或缠绕。
本研究还发现3例患者有脐带过短情况,是不容忽视的脐带因素,对围产儿的质量影响明显,但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产前难以明确诊断。
孕产期观察或处理不当,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增加围产儿死亡率。
故尖采取多项检测指标结合临床情况及早发现及适当处理。
48例死胎中1例是臀位、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入院的。
因此,对臀位应警惕脐带脱出,尽早分娩。
2.3胎盘因素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或分娩期并发症。
本组研究中发现胎盘早剥为胎盘因素中的主要死胎原因。
胎盘早剥直接影响胎儿血氧供应,早剥面积≥2/3可致胎死宫内。
因此,妊娠晚期限阴道出血伴腹痛,应高度警惕胎盘早剥。
一旦确诊后应迅速终止妊娠,争取胎儿存活。
妊娠中、晚期须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胎盘位置,若发现异常加强对孕妇的监护工作,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占孕产期并发症第1位,因全身小动脉痉挛影响母体血流对胎儿的供应,损害胎盘功能,严重时导致痉挛影响母体血流对胎儿的供应,损害胎盘功能,严重时导致胎盘早剥,可致死胎。
对妊高征在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应适时终止妊娠。
功能下降的胎盘经不起宫缩时缺血缺氧的负荷,有的在分娩初期即可受到致命打击而胎死宫内。
对临床上合并姓高征、胆汁淤积症、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除畸形以外的羊水过少,警惕胎盘功能低下,及早行超声观察胎盘成熟度,同时行脐血流监测。
E3、HPL的检测,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
应该考虑到在不良的宫内环境中,胎儿有提早成熟的倾向。
而且目前早产儿护理条件的不断改善致使35周左右的早产儿成活率大大提高。
故严密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死胎发生。
本组病例有1例子宫破裂,因催产素应用不当所致,故产前使用催产素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及剂量。
总之,为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需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和监测,推广孕妇学校,使孕妇了解孕期保健及自我监护的重要性。
指导孕妇进行自我胎动计数监测,定期行超声检查、胎儿电子监护等检查;加强对高危孕妇进行筛选取及重点监护工作,积极治疗各种母体合并症,定期监测胎盘功能,适时终止妊娠,减少胎死宫内,降低围产儿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