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基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42.79 KB
- 文档页数:20
无人侦察机基本知识无人侦察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是一种不需要人员操控的飞行器,它可以通过预设的路径自主飞行,并且能够携带各种传感器和设备,用于侦察、监视、勘察、目标定位等任务。
无人侦察机在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军事和民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一、无人侦察机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无人侦察机主要由飞行平台、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组成。
飞行平台通常采用固定翼、旋翼或混合翼结构,以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
电子设备包括导航系统、通信系统、传感器等,用于实现飞行控制和信息获取。
控制系统通过地面指挥站或自主控制软件,控制无人侦察机的飞行路径和任务执行。
二、无人侦察机的分类根据飞行平台和任务需求的不同,无人侦察机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等。
固定翼无人机具有长航时、高速飞行的特点,适合大范围侦察和目标搜索;多旋翼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适合低空侦察和近距离观察;垂直起降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飞行的能力,综合了两者的优点,适合复杂环境下的任务执行。
三、无人侦察机的应用领域无人侦察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军事方面,无人侦察机可以用于敌情侦查、目标定位、战场监视等任务,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支持。
在民用领域,无人侦察机可以用于环境监测、资源勘察、灾害应急等任务,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和风险。
四、无人侦察机的优势和挑战相比传统的有人侦察飞机,无人侦察机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首先,无人侦察机不需要携带人员,可以减少飞机的结构和重量,提高飞行性能和续航能力;其次,无人侦察机可以在危险环境下执行任务,保护人员的安全;再次,无人侦察机可以通过自主飞行和编程控制,实现更加灵活和精准的任务执行。
然而,无人侦察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无人侦察机的飞行控制和导航系统需要高度可靠和精确,以保证飞行安全和任务完成的准确性;其次,无人侦察机在空域管理和隐私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法律和伦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无人机航线飞行知识点
无人机航线飞行是指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自动飞行的过程。
以下是与无人机航线飞行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1. 航线规划:无人机航线飞行前需要进行航线规划,确定起飞点、目标点和航迹,考虑飞行任务的需求和飞行环境的因素。
2. 自动导航系统:无人机航线飞行依赖于搭载的自动导航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GPS、惯性导航等技术来识别飞行位置和方向,并计算出正确的航线飞行路径。
3. 飞行姿态控制:无人机航线飞行中,飞行姿态控制是关键。
无人机通过调整姿态、推力和舵面等来实现稳定的飞行,确保沿着预定的航线飞行。
4. 避障与避让:在航线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需要识别并避免障碍物,例如建筑物、树木、电线等。
一些先进的无人机配备了避障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能够实现自动避障和避让。
5. 航线监控和调整:无人机需要实时监控航线飞行的情况,如飞行高度、速度、航向等参数,以及飞行器状态和电池容量等信息。
如果航线飞行出现偏差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调整航线或采取措施。
6. 飞行区域管理:无人机航线飞行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飞行区域管理规定。
在飞行前需要了解飞行区域的限制和规定,并获得相应的飞行许可。
这些知识点是无人机航线飞行的基本内容,对于安全和有效的飞行至关重要。
无人机基础知识(一)一、无人机任务高度划分1. 超低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0~100m之间;2. 低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100~1000m之间;3. 中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1000~7000m之间;4. 高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6000~12000m之间;5. 超高空无人机任务高度一般在12000m 以上;二、无人机活动半径1. 超近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在15kM以内以内;2. 近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为15kM~50 kM以内;3. 短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为50kM~200 kM以内;3. 中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为200kM~800 kM以内;4. 远程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为800 kM以上;三.无人机按照质量分类第Ⅰ类无人机包含空机小于0.25kg(包含0.25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Ⅱ类无人机包含空机大于0.25kg小于4kg(包含4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Ⅲ类包含空机大于4kg小于15kg(包含15kg),起飞全重大于7kg小于25kg(包含25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Ⅲ类包含空机大于4kg小于15kg(包含15kg),起飞全重大于7kg小于25kg(包含25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Ⅳ类包含空机大于15kg小于116kg(包含116kg),起飞全重大于25kg小于150kg(包含150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Ⅴ类无人机包括所有植保类无人机。
第Ⅵ类包含空机大于116kg小于5700kg(包含5700kg),起飞全重大于150kg小于5700kg(包含5700kg)的所有无人机。
第Ⅶ类无人机大于5700kg一律归为第Ⅶ类。
四、载荷控制站与无人机控制站类似,但只能控制无人机机载任务设备,不能进行无人机飞行控制;五、无人机地面站显示系统能显示飞行器状态及链路、载荷状态;六、无人机的发动机采用动力供油系统,但装有增压泵,主要是为了保证爬升、下降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正常供油。
七、指挥处理中心主要是制定无人机飞行任务、完成无人机载荷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指挥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一般都是通过无人机控制站等间接的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和数据接收。
无人机维修方面知识点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航空领域的热门话题。
然而,随着无人机数量的快速增长,维修与保养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无人机维修方面的知识点。
一、无人机的构成无人机由机体、发动机、电源、遥控系统以及传感器组成。
机体是无人机的基本框架,通常由轻质材料如碳纤维等制成。
发动机提供无人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是内燃机或电动机。
电源通常采用锂电池或燃料电池。
遥控系统包括遥控器和接收器,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
传感器则用于采集环境数据和飞行参数。
二、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1. 电池故障:电池是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电池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常见的电池故障包括过充、过放和短路等。
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池的充电状态,根据电池的类型和规格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机翼损坏:机翼是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机翼出现损坏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性能。
修复机翼损坏的方法包括使用胶水进行粘贴,更换损坏的部位等。
3. 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是无人机实现自主飞行的关键部件,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将导致无人机失去自主飞行能力。
解决方法是检查传感器的电路连接和数据传输,重新校准传感器等。
4. 遥控系统故障:遥控系统是控制无人机飞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遥控系统出现故障将无法控制无人机飞行。
修复遥控系统故障的方法包括更换遥控器电池、检查信号接收情况等。
三、无人机维修的注意事项1. 安全为先:在进行无人机维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切勿在电池未拔除的情况下进行机身的拆卸和维修,避免短路和意外发生。
同时,也要注意维修工具的使用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2. 定期保养:无人机的定期保养非常重要。
保养包括对电池的检查和充放电,对机体的清洁和检查,对传感器和遥控系统的校准等。
定期保养可以确保无人机的正常飞行性能,延长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故障,应尽快寻求专业的无人机维修服务。
专业的维修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工具设备,可以更好地解决无人机的故障问题。
无人机操作基础知识无人机近年来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流行的飞行工具。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科研以及救灾等领域。
作为无人机操作员,了解并掌握无人机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无人机操作的基础要点。
一、无人机的种类及构造无人机主要分为多旋翼和固定翼两种类型。
多旋翼无人机通常具有四个或更多的旋翼,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和悬停的能力。
固定翼无人机则类似于传统的飞机,需要一定的滑行距离才能起飞。
了解无人机的种类及其构造对正确操作至关重要。
二、飞行前的准备工作在飞行前,无人机操作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无人机的电池电量和连接情况,确保无人机能够正常供电。
同时,还需要检查遥控器电量和与无人机之间的信号连接情况。
此外,还需选择适当的起飞场地,确保没有高楼、电线杆或其他障碍物。
飞行前准备工作的仔细与周详将确保飞行的安全性。
三、基本操控技巧无人机的基本操控技巧包括上升、下降、平稳飞行、转弯以及悬停。
在实际操作中,遵循以下几点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操纵技巧:1. 操作手要稳定,避免突然的操作或抖动。
2. 在操作方向时,要轻轻地推动遥控器杆,避免过度操作。
3. 注意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以免发生失控或失视情况。
4. 熟悉遥控器上各个按钮和开关的功能,以备不时之需。
四、飞行安全与法规无人机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在飞行过程中,操作员必须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人机飞行法规:1. 遵守飞行禁区规定,不得在机场、政府重要部门或人口密集区域附近飞行。
2. 不得进行夜间飞行,必须在光线良好的白天进行飞行。
3. 飞行高度通常应在120米以下,以避免与其他飞行器相碰撞。
4. 擅自飞行于他人私人领地是不被允许的,要确保取得相关许可。
5. 在飞行过程中要保持视线联系,不得盲飞或飞行超出可视范围。
五、飞行技巧的提高成为一名优秀的无人机操作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飞行技巧。
以下是一些提高飞行技能的建议:1. 多进行模拟飞行训练,熟悉各种飞行场景和操作要点。
无人机理论知识考核题库一、概论1.1 什么是无人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不需要人驾驶的飞行器,又称为无人驾驶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机。
1.2 无人机的发展历史无人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无人机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
1.3 无人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点,无人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等。
二、无人机的基本原理2.1 无人机的结构组成无人机通常由机翼、机身、发动机、传感器、飞控系统等组成,在飞行中起到各种作用。
2.2 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无人机通过飞行控制系统控制飞行姿态,包括升降舵、副翼、方向舵等控制飞机姿态的零部件。
三、无人机的相关知识3.1 无人机的飞行规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无人机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飞行前应了解相关规定。
3.2 无人机的安全注意事项无人机飞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飞行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飞行计划,确保安全飞行。
3.3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无人机在农业、环保、物流、安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相关行业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四、无人机的故障排除与维护4.1 无人机的常见故障无人机在飞行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包括电池故障、通信故障、传感器故障等,需及时排除。
4.2 无人机的维护保养定期对无人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更换零部件等,确保飞行安全和稳定。
五、无人机的未来发展5.1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无人机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识别、长续航等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
5.2 无人机行业的挑战和机遇无人机行业在发展中会面临政策监管、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
以上是关于无人机理论知识的考核题库,请考生认真学习和准备,祝您顺利通过考核!。
无人机专业知识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可以自主或远程控制飞行。
无人机专业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中动力学:了解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包括气动力学和控制理论,以及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2. 无人机设计与构造:熟悉无人机的结构和构造,包括机身、机翼、舵面、螺旋桨等,以及相应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3. 传感器与导航系统:了解无人机常用的传感器技术,如GPS、IMU(惯性测量单元)、气压计、雷达等,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导航算法。
4. 飞行控制系统:熟悉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飞行控制器、遥控器、数据传输设备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编程和调试技术。
5. 摄像与影像处理:了解无人机摄像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包括图像采集、稳定和处理等,以及相应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方法。
6. 电力系统与动力装置:熟悉无人机的电力系统,包括电池、电机、电调和电子速控等,以及相应的电路设计和能量管理技术。
7. 无人机应用领域:了解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航拍摄
影、农业植保、物流快递、科学研究、消防监测等,以及相应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除了以上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飞行操控和操作技巧,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飞行安全知识,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大一无人机知识点归纳总结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行器,是一种通过遥控或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飞行的飞行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无人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一些无人机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无人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定义和分类无人机是指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可以按照其结构和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科研无人机等。
无人机的分类决定了其适用场景和功能。
二、组成和原理无人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机身、动力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等。
机身是无人机的外壳,内部装载着各种电子设备;动力系统提供动力源,可以是电池、燃料等;传感器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包括GPS、摄像头等;控制系统负责操控无人机的飞行;通信系统用于与地面站进行数据传输。
无人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自动驾驶、遥控和预设轨迹飞行。
自动驾驶是利用导航系统和传感器实现的无人飞行,无需人为干预;遥控是通过遥控器对无人机进行远程操控;预设轨迹飞行是事先设定好的航线,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轨迹进行飞行。
三、应用领域无人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农作物的喷洒施药、农田的巡查等。
在环境监测方面,无人机可以用于空气质量检测、水质监测等。
在物流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快递配送,实现快速、高效的送货服务。
在娱乐领域,无人机可以进行航拍和航行比赛等。
四、安全和法律问题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其安全和法律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无人机的不当操作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操作无人机时需要注意安全规范和飞行限制。
此外,无人机的使用也受到相关法律的限制,需要遵守航空局规定的飞行规则,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和安全。
五、发展趋势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无人机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任务需求。
导读●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30分)●五、开放题(每题10分,共20分)无人机低空飞行安全知识考题一、选择题(20个)1. 无人机低空飞行的最低安全飞行高度是:A. 50米B. 120米C. 300米D. 500米答案:B2. 在人口密集区域飞行无人机时,应避免:A. 低速飞行B. 使用摄像功能C. 飞行高度低于地面建筑物D. 夜间飞行答案:D3. 无人机飞行前,检查设备状态的首要任务是:A. 检查电池电量B. 查看天气状况C. 确认飞行区域限制D. 校准飞行器的传感器答案:A4. 无人机的“禁飞区”包括以下哪种区域?A. 河流和湖泊区域B. 农田区域C. 机场及其周边区域D. 工业区答案:C5. 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如失控),最正确的操作是:A. 尽快返回起飞点B. 手动调整高度C. 立即关闭动力系统D. 触发一键返航功能答案:D6. 无人机在飞行前需完成的法律要求包括:A. 获取操作员许可证B. 在当地派出所登记C. 将无人机涂成白色D. 必须配备摄像头答案:A7. 无人机在飞行中受到强风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A. 提高飞行高度以避开风力B. 降低飞行速度并返回起飞点C. 关闭GPS辅助功能D. 手动操作快速下降答案:B8. 以下哪种天气最适合无人机飞行?A. 风速小于5级的晴朗天气B. 雾霾天气C. 小雨天气D. 强风天气答案:A9. 无人机飞行时,电池电量低于多少时需返航?A. 20%B. 30%C. 50%D. 10%答案:B10. 使用无人机时,不建议飞行的时间段是:A. 日出前和日落后B. 中午C. 下午D. 傍晚答案:A11. 无人机操作人员必须始终保持对无人机的:A. 目视范围内控制B. 自动飞行模式控制C. 高度限制控制D. 距离限制控制答案:A12. 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不应该超过的飞行距离为:A. 1公里B. 500米C. 3公里D. 2公里答案:B13. 无人机低空飞行中,避免撞击鸟类的最佳方法是:A. 飞离树木和水面区域B. 提高飞行高度C. 使用警示灯D. 在夜间飞行答案:A14. 无人机在飞行时,为什么需要保持足够的缓冲空间?A. 避免电磁干扰B. 防止紧急情况下碰撞障碍物C. 提高电池续航能力D. 降低操作难度答案:B15. 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以下哪种操作是禁止的?A. 在空旷地区使用智能返航功能B. 超视距飞行无人机C. 调整飞行速度D. 更换飞行路径答案:B16. 无人机飞行时,下列哪种区域允许飞行?A. 机场范围内B. 高压电塔周边区域C. 偏远农田区域D. 国家敏感设施附近答案:C17. 无人机起飞前,必须校准的部件是:A. 螺旋桨B. GPSC. 电池D. 罗盘(指南针)答案:D18. 无人机飞行中,遇到突发障碍物,最优先的操作是:A. 降低飞行高度B. 停止飞行并悬停C. 增加飞行速度避开D. 关闭动力系统答案:B19. 无人机低空飞行对地面设施的安全距离应保持:A. 2米以上B. 5米以上C. 10米以上D. 15米以上答案:C20. 无人机操作时,以下哪种行为最容易导致设备失控?A. 电池电量充足情况下长时间悬停B. 在强电磁干扰区域飞行C. 选择自动飞行模式D. 定期维护无人机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1. 无人机飞行时,保持目视范围内操作是安全飞行的重要要求之一。
无人机基本知识原理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commonly known as drones, have gained immense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无人机(UAVs),通常被称为无人机,近年来已经获得了巨大的 popularity. These aircraft operate without a human pilot on board and are controlled remotely or autonomously. 这些飞行器在没有人类飞行员的情况下运行,并且被远程或自主控制.One of the key principles behind the operation of UAVs is their ability to navigate and perform tasks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无人机运作背后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它们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导航和执行任务. This is made possible through advanced technology such as GP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and obstacle avoidance sensors. 这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的,例如GPS,惯性导航系统和障碍物避障传感器. These systems allow UAVs to fly safely and accurately, 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这些系统使得无人机能够安全准确地飞行,使它们适用于广泛的应用领域.Another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UAVs is their aerodynamic design, which enables them to fly efficiently and maneuver effectively. 无人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它们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这使得它们能够高效飞行,并有效操纵. The aerodynamic properties of a UAV are carefully engineered to ensure stability,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during flight. 无人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确保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性和性能. These designs often involve a combination of wings, propellers, and control surfac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flying characteristics. 这些设计通常涉及翼,螺旋桨和控制表面的组合,以实现所需的飞行特性.In addition to their technical principles, UAVs also raise important ethical and societal considerations. 除了技术原理外,无人机还引发了重要的伦理和社会考虑.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issues is privacy, as UAVs equipped with cameras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vade personal space and capture sensitive information. 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隐私问题,因为配备摄像头的无人机有可能侵犯个人空间并捕捉敏感信息.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debates and regulation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UAVs in private and public spaces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围绕在私人和公共空间使用无人机的诸多辩论和规定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Moreover, the use of UAVs in military operations has sparked global discussions on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autonomous weaponssystems. 此外,无人机在军事行动中的使用已经引发了关于自主武器系统伦理影响的全球讨论.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UAVs continue to expand, with industries such as 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logistics embracing the technology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无人机的潜在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如农业,建筑和物流等行业正在积极应用这项技术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Furthermore, UAVs have proven invaluable in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search and rescue operations, where their ability to access remote or hazardous areas is unmatched by traditional aircraft. 此外,无人机在灾难管理和搜索救援行动中已被证明是无价的,在这些领域它们能够进入传统飞行器无法及的偏远或危险地区.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UAVs into everyday life present both opportunitiesand challenges, thereby necessitating ongoing dialogue and regulation to ensure their safe and responsible use. 无人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和整合都呈现出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不断的对话和监管来确保它们的安全和负责任使用。
无人机摄影测量知识点
无人机摄影测量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无人机摄影测量是指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通过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获取高清晰度的地面影像,再利用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形测量、建模等。
2. 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关键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关键技术包括相机校准、像片控制、空中三角测量、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制作等。
这些技术是实现无人机摄影测量的重要支撑。
3. 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无人机摄影测量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地形测量、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环境保护等领域。
其优势在于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各行业的决策和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4. 无人机摄影测量的限制因素:虽然无人机摄影测量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如天气、空域、飞行控制技术等。
此外,无人机的载荷能力、续航能力、飞行稳定性等方面也会影响其应用效果。
5. 无人机摄影测量的未来发展: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创新,无人机摄影测量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测量和建模。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以上是无人机摄影测量的主要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效率。
大一无人机知识点汇总总结无人机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热门产物,已经广泛应用于航拍、物流运输、农业等领域。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初步了解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可以带来很多益处。
下面将对无人机相关的知识进行汇总总结。
一、无人机的种类和分类无人机按照用途和功能可以分为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和专业级无人机。
民用无人机主要用于航拍和娱乐,军用无人机用于军事侦察和攻击任务,专业级无人机应用于测绘、植保等领域。
按照机翼形态可以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和翼旋组合无人机。
固定翼无人机适合长时间飞行和大范围搜索,多旋翼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翼旋组合无人机融合了两者的优点,适用于多样化任务。
二、无人机的主要构成部分无人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飞行器本体、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载荷系统。
飞行器本体即机身,由机翼、机身和尾翼构成,用于提供升力和稳定性。
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蓄电池、发动机等,提供飞行所需的动力。
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飞行控制器和遥控设备,用于实现无人机飞行和操作,确保平稳安全。
载荷系统用于安装摄像机、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各种应用需求。
三、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无人机的飞行原理与普通飞行器相似,包括升力、重力、推力和阻力四个力的平衡。
升力通过机翼产生,使得无人机向上飞行;重力是无人机受到的下拉力,与升力抵消;推力由动力系统提供,推动无人机向前飞行;阻力是空气阻碍无人机前进的力。
四、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无人机有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两种飞行模式。
手动模式需要驾驶员通过遥控器实时操控无人机,对操控技术要求较高;自动模式下,无人机可以根据预设的任务和路径自动飞行,通过GPS和传感器实现定点飞行、航迹飞行等。
五、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无人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航拍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利用无人机可以获得更好的拍摄角度和视角。
农业领域,无人机可以进行植保、种植监测等任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物流运输方面,无人机可以用于快递配送和救援任务,节省人力物力。
无人机专业知识技能无人机专业涉及一系列知识和技能,从飞行操作到数据处理,以下是一些与无人机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飞行操作:遥控飞行:了解和熟练掌握遥控器的使用,包括飞行、悬停、转弯等基本飞行动作。
飞行计划:能够进行飞行计划,选择适当的起降点、航线和高度,确保飞行的安全和合规性。
飞行模式:了解不同的飞行模式,如手动飞行、定点悬停、自动返航等。
2.机载设备:相机和传感器:熟悉和操作各种机载相机和传感器,如RGB相机、红外相机、激光雷达等。
电池管理:了解无人机电池的性能、充电和更换,确保飞行时间和安全。
3.导航和定位:GPS技术: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以确保准确的导航和定位。
导航软件:使用无人机导航软件进行飞行计划、航迹记录和数据分析。
4.法规和合规性:航空法规:熟悉并遵守无人机的相关法规,如飞行高度限制、禁飞区域等。
飞行许可:了解并取得必要的飞行许可和执照。
5.数据处理和分析:图像处理:学会处理和分析通过相机获取的图像数据,包括图像校正、拼接、特征提取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使用GIS工具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生成地图和空间分析报告。
6.应用领域专业知识:农业:了解农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如农田监测、植保喷洒等。
环境监测:熟悉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大气质量、水质监测等。
建筑和基础设施:了解在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应用,如建筑测绘、工程监测等。
7.故障诊断和维护:飞机结构:了解无人机的结构和组件,能够进行常规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无人机专业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涵盖航空、电子、地理信息等多个领域。
因此,无人机专业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无人机基本常识1.如何定义微型、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是指空机重量小于0.25千克,最大飞行真高不超过50米,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40千米/小时,无线电发射设备符合微功率短距离技术要求,全程可以随时人工介入操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是指空机重量不超过4千克且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千克,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100千米/小时,具备符合空域管理要求的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监视能力,全程可以随时人工介入操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但不包括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
2.什么是空机重量、最大起飞重量?空机重量是指无人驾驶航空器机体、电池、燃料容器等固态装置重量总和,不含填充燃料和任务载荷的重量。
最大起飞重量是指根据设计或者运行限制,无人驾驶航空器正常起飞所容许的最大重量。
3.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是否需要取得相关执照?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熟练掌握有关机型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
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取得局方规定的相应有效操控员执照,并且在行使相应权利时随身携带该执照。
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由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生产者按照民航局、农业农村部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证书。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可以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操控微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操控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应当由熟练掌握有关机型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现场指导。
5.什么情况下,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需要购买责任保险?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飞行活动,应当依法投保责任保险。
无人机考核科目
无人机考核通常包括以下科目:
1. 法规知识:考生需要了解与无人机飞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空域规定、飞行许可证要求、安全操作准则等。
2. 飞行原理:掌握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如气动学、飞行控制系统、导航原理等。
3. 飞行器操作:熟练掌握无人机的起飞、降落、悬停、飞行航线等基本操作技能。
4. 飞行规划与任务执行:能够进行飞行任务的规划,包括航线设计、目标定位、数据收集等,并准确执行任务。
5. 应急处理:了解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如飞行器故障、信号丢失、恶劣天气等,以及相应的紧急措施。
6. 飞行安全:重视飞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包括避免与其他航空器或障碍物碰撞、遵守飞行限制区域等。
7. 技术维护:掌握无人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操作。
8. 气象知识:了解气象条件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如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以及如何根据气象条件进行飞行决策。
9. 遥控器操作:熟练掌握遥控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摇杆控制、通道设置、飞行模式切换等。
10. 数据分析与报告:能够对飞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撰写准确的飞行报告。
11. 团队协作:在多人操作或团队作业中,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12. 模拟飞行训练:通过模拟飞行软件进行大量的练习,熟悉各种飞行场景和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无人机考核科目,具体科目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无人机应用领域和考核机构而有所差异。
这些科目旨在确保无人机操作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安全、有效地操作无人机完成各种任务。
通过考核的人员将获得相应的证书或资质,证明其具备一定水平的无人机操作能力。
目录1目录第一章数学基础 (4)1.1坐标变换 (4)1.2矢量的叉乘 (4)1.3哥氏定理 (5)1.4刚体动力学 (5)1.4.1刚体定点运动的运动学 (5)1.4.2达朗贝尔-欧拉定理 (6)1.4.3定点运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6)1.4.4定点运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7)1.5刚体定点运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 (8)1.5.1定点运动刚体的动量矩 (8)1.5.2定点运动刚体的欧拉动力学方程 (8)1.6刚体一般运动的运动学 (9)1.6.1刚体一般运动的运动方程 (9)1.6.2一般运动刚体上任意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10)1.7非惯性参考系 (10)1.7.1不同参考系之间加速度和加速度的变换 (10)第二章M4R运动建模与控制律设计 (11)2.1M4R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1)2.1.1M4R工作原理 (11)2.1.2M4R组成 (11)2.2M4R的数学模型 (11)2.2.1坐标系定义 (11)第三章捷联式惯导系统 (14)3.1姿态更新计算的四元数算法 (14)3.1.1四元数 (14)3.1.2四元数与姿态阵间的关系 (15)3.1.3四元数微分方程 (18)3.1.4四元数微分方程的毕卡求解法 (19)3.1.5四元数的初值确定和规范化处理 (21)3.2惯导系统中常用的坐标系 (22)3.2.1惯性坐标系(简称i系) (22)3.2.2地球坐标系(简称e系) (22)3.2.3载体坐标系(简称b系) (22)3.2.4地理坐标系(简称t系) (23)3.2.5目标方位坐标系(简称d系) (23)3.2.6导航坐标系 (23)3.2.7平台坐标系(简称P系) (23)圇Page2目录3.3惯导系统的组成 (24)3.4姿态角传感器与力矩电机 (24)3.5初始对准的基本概念 (24)3.5.1导航前的准备 (24)3.5.2初始对准的指标与分类 (25)3.6平台的表观运动 (25)3.6.1地球自转引起的表观运动 (25)3.6.2地理位置变化引起的表观运动 (25)3.7控制指令角速率与表观运动的补偿 (26)3.8载体的运动加速度 (26)3.8.1载体空间运动的描述 (26)3.8.2载体空间运动的加速度 (27)第四章四旋翼无人机建模 (29)4.1飞行原理 (29)4.2动力学分析及数学建模 (29)第五章PID控制 (32)5.1PID控制的通俗解释 (32)5.1.1比例控制 (32)5.1.2积分控制 (32)5.1.3PI控制 (33)5.1.4微分作用 (33)5.1.5采样周期 (33)5.1.6PID参数的调整方法 (34)5.2PID调节器的数学模型 (34)5.2.1模拟PID控制规律的离散化 (34)5.2.2数字PID控制器的差分方程 (34)5.2.3PID算法的两种类型 (34)第六章经典滤波算法 (35)6.1限幅滤波算法 (35)6.1.1限幅滤波算法原理 (35)6.1.2限幅滤波算法的C语言编程 (35)6.2中位值滤波法 (35)6.2.1中位值滤波算法原理 (35)6.2.2中位值滤波算法C语言程序 (35)6.3算数平均滤波法 (36)6.3.1算数平均滤波法原理 (36)6.3.2算数平均滤波法C语言程序 (36)6.4递推平均滤波法 (36)6.4.1递推平均滤波法原理 (36)6.4.2递推平均滤波法原理C语言程序 (36)6.5中位值平均滤波法 (36)6.5.1中位值平均滤波法原理 (37)6.5.2中位值平均滤波法C语言程序 (37)目录圇Page36.6限幅平均滤波法 (37)6.6.1限幅平均滤波法原理 (37)6.6.2限幅平均滤波法C语言程序 (37)6.7一阶滞后滤波法 (38)6.7.1一阶滞后滤波法原理 (38)6.7.2一阶滞后滤波法C语言程序 (38)6.8加权递推平均滤波法 (39)6.8.1加权递推平均滤波法原理 (39)6.8.2加权递推平均滤波法C语言程序 (39)6.9消抖滤波法 (39)6.9.1消抖滤波法原理 (39)6.9.2消抖滤波法C语言程序 (39)6.10限幅消抖滤波法 (39)6.10.1限幅消抖滤波法原理 (39)6.11IIR数字滤波器 (40)6.11.1IIR数字滤波器原理 (40)6.12数字陷波器 (40)6.12.1数字陷波器算法 (40)6.12.2数字陷波器算法C语言程序 (40)6.13一种常见的四轴飞行器姿态解算方法 (41)第七章四轴飞行器 (43)7.1四轴飞行器原理 (43)7.2姿态解算 (43)7.2.1陀螺仪标定 (43)7.2.2加速度标定 (43)7.2.3电子罗盘 (45)7.2.4误差计算 (46)7.2.5PID方法修正角速度漂移 (46)7.2.6高度计算 (46)7.3无人机双闭环控制 (46)4第一章数学基础第一章数学基础本章节主要内容是坐标变换,矢量,哥氏定理,数字积分等内容。
无人机维修专业知识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近年来飞行器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农业、物流、拍摄等领域。
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无人机维修专业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无人机维修专业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无人机维修。
一、基础知识在进行无人机维修之前,掌握无人机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了解无人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无人机的外壳、传感器、电子设备等。
其次,了解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遥控器、飞控系统等。
此外,了解无人机的电池类型和使用方法,以及常用的无人机飞行模式。
二、故障排除和维修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包括飞行不稳定、传感器故障、电池电量不足等。
因此,掌握故障排除和维修技巧是无人机维修专业的关键。
首先,要学会通过诊断和排查来确定故障原因。
其次,掌握无人机的软件和硬件维修方法,包括更新固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等。
此外,了解无人机的调参方法,以便优化飞行性能。
三、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无人机维修过程中,有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了解无人机传感器的校准方法,以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其次,学习处理无人机电池的方法,包括充电、存储和使用注意事项。
此外,了解无人机的飞行数据记录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维护保养无人机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首先,了解无人机的清洁方法,包括外壳、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清洁。
其次,学会无人机存储和运输的注意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坏。
此外,定期检查无人机的固件更新和零部件磨损情况,及时维护和更换。
五、安全意识在进行无人机维修时,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首先,要了解无人机的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遵守规定的飞行区域和高度限制,确保飞行安全。
其次,掌握无人机维修操作的安全技巧和注意事项,避免戴着手套操作、碰触高压电等危险动作。
此外,了解应急处理的方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东方恒基集团 无人机基础知识 一、无人机是什么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Unmanned Aerial Vehicle),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的不载人飞机,包括无人直升机、固定翼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广义地看也包括临近空间飞行器(20-100 公里空域),如平流层飞艇、高空气球、太阳能无人机等。从某种角度来看,无人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完成复杂空中飞行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 按照不同平台构型来分类,无人机可主要有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和多旋翼无人机三大平台,其它小种类无人机平台还包括伞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和无人飞船等。固定翼无人机是军用和多数民用无人机的主流平台,最大特点是飞行速度较快;无人直升机是灵活性最强的无人机平台,可以原地垂直起飞和悬停;多旋翼(多轴)无人机是消费级和部分民用用途的首选平台,灵活性介于固定翼和直升机中间(起降需要推力),但操纵简单、成本较低。 按不同使用领域来划分,无人机可分为军用、民用和消费级三大类,对于无人机的性能要求各有偏重: 1)军用无人机对于灵敏度、飞行高度速度、智能化等有着更高的要求,是技术水平最高的无人机,包括侦察、诱饵、电子对抗、通信中继、靶机和无人战斗机等机型; 2)民用无人机一般对于速度、升限和航程等要求都较低,但对于人员操作培训、综合成本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提供尽可能低廉的零部件和支持服务,目前来看民用无人机最大的市场在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如警用、消防、气象等,占到总需求的约 70%,而我们认为未来无人机潜力最大的东方恒基集团 市场可能就在民用,新增市场需求可能出现在农业植保、货物速度、空中无线网络、数据获取等领域; 3)消费级无人机一般采用成本较低的多旋翼平台,用于航拍、游戏等休闲用途。 二、无人机技术难点 1、飞行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 “驾驶员” - 更精确、更清晰 飞控子系统是无人机完成起飞、空中飞行、执行任务和返场回收等整个飞行过程的核心系统,飞控对于无人机相当于驾驶员对于有人机的作用,我们认为是无人机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其中,机身大量装配的各种传感器(包括角速率、姿态、位置、加速度、高度和空速等)是飞控系统的基础,是保证飞机控制精度的关键,在不同飞行环境下、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对传感器的配置要求也不同。 2、导航系统是无人机的 “眼睛”,多技术结合是未来方向 导航系统向无人机提供参考坐标系的位置、速度、飞行姿态,引导无人机按照指定航线飞行,相当于有人机系统中的领航员。无人机载导航系统主要分非自主(GPS 等)和自主(惯性制导)两种,但分别有易受干扰和误差积累增大的缺点,而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要求障碍回避、物资或武器投放、自动进场着陆等功能,需要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因此多种导航技术结合的 “惯性 + 多传感器 +GPS+ 光电导航系统” 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3、动力系统 - 涡轮有望逐步取代活塞,新能源发动机提升续航能力 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对动力装置的要求不同,但都希望发动机体积小、成本低、工作可靠: 东方恒基集团 1)无人机目前广泛采用的动力装置为活塞式发动机,但活塞式只适用于低速低空小型无人机; 2)对于一次性使用的靶机、自杀式无人机或导弹,要求推重比高但寿命可以短(1-2h),一般使用涡喷式发动机; 3)低空无人直升机一般使用涡轴发动机,高空长航时的大型无人机一般使用涡扇发动机(美国全球鹰重达 12t); 4)消费级微型无人机(多旋翼)一般使用电池驱动的电动机,起飞质量不到 100 克、续航时间小于一小时。 随着涡轮发动机推重比、寿命不断提高、油耗降低,涡轮将取代活塞成为无人机的主力动力机型,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电动机也有望为小型无人机提供更持久的生存力。 4、数据链是 “放风筝的线” – 从独立专用系统向全球信息格栅(GIG)过渡 数据链传输系统是无人机的重要技术组成,负责完成对无人机遥控、遥测、跟踪定位和传感器传输,上行数据链实现对无人机遥控、下行数据链执行遥测、数据传输功能。普通无人机大多采用定制视距数据链,而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则都会采用视距和超视距卫通数据链。 现代数据链技术的发展推动者无人机数据链向着高速、宽带、保密、抗干扰的方向发展,无人机实用化能力将越来越强。往前看,随着机载传感器、定位的精细程度和执行任务的复杂程度不断上升,对数据链的贷款提出了很强的要求,未来随着机载高速处理器的突飞猛进,预计几年后现有射频数据链的传输速率将翻倍,未来在全天候要求低的领域可能还将出现激光通讯方式。 东方恒基集团 从美国制定的无人机通信网络发展战略上看,数据链系统从最初 IP 化的传输、多机互连网络,正在向卫星网络转换传输,以及最终的完全全球信息格栅(GIG)配置过渡,为授权用户提供无缝全球信息资源交互能力,既支持固定用户、又支持移动用户。 三、无人机发展缘起 1、军用技术溢出,成本下降引爆民用市场 战争是无人机发展的头号牵引力,20 世纪末经历三大技术发展浪潮 毫无疑问,无人机发展的初期是为了纯粹的军事用途:一战时期英国研制的世界第一款无人机被定义为 “会飞的炸弹”,二战时期德军已经开始大量应用无人驾驶轰炸机参战;二战后无人机研发的中心出现在美国和以色列,用途延伸至战地侦察和情报搜集,无人机被派往朝鲜、越南和海湾战场协助美军和以色列军队作战。正是由于无人机在侦查方面低成本、控制灵活、持续时间长的天然优势,各国军队相继投入大量经费研发无人机系统。 无人机技术在 20 世纪末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真正进入了第一个 “黄金时代”: 1)1990年 后,全球共有 30 多个国家装备了师级(大型)战术无人机系统,代表机型有美国 “猎人”、“先驱者”,以色列 “侦察兵”、“先锋” 等; 2)1993年 后,中高空长航时军用无人机得到迅速发展,以美国 “蒂尔” 无人机发展计划为代表,在波黑战争中大放异彩; 3)20 世纪末,旅团级(中小型)固定翼和旋翼战术无人机系统出现,其体积小、价格更低、机动性好,标志着无人机进入大规模应用时代。 早期的航空技术解决的是无人机能够飞行的问题,而 20 世纪 80年 代以来东方恒基集团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无人机更高的飞行性能、更好的可靠性提供了条件,其中: 1)智能化:自主飞控技术、急剧攀升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推动无人机向智能化发展,真正成为 “会思考” 的空中机器人; 2)高速带宽:高速宽带网数据链实现无人机组网和互相连通,无人机编组、空地装备联合成为可能; 3)更轻的材料和传感器:材料科学和微机电技术进一步减轻无人机平台重量、提高精确度; 4)更强的续航能力:电池续航能力的大幅上升,以及新能源技术赋予无人机更长的飞行时间。 2、 技术向民用外溢,无人机产业化进入普及时代 由于军用无人机在3D(DULL,DIRTY,DANGEROUS) 环境下执行任务的显著优势以及灵活机动的特性,民用各行各业对无人机的应用也翘首以盼。但相比军用无人机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民用无人机在上世纪 80年代军用无人机的现代系统得到大发展的基础上才开始尝试应用,各领域全面开花应用只有 10 余年时间。 日本的民用无人机开发较早:早在 1983年 雅马哈公司采用摩托车发动机,开发了一种用于喷洒农药的无人直升机,1989年 其成为实际首架成功用于试飞的无人直升机,2002年CERP 公司及发明一款 JAXA 多用途民用无人机;2003年 开始,耗时 3年,岐阜工业协会先后开发了 4 代无人机产品,主要应用于森林防火、地震灾害评估等领域; 美国 NASA 牵头成立世界级无人机应用中心:2003年 美国 NASA 成立世界级的无人机应用中心,专门研究装有高分辨率相机传感器无人机的商业应用。 近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用无人机追踪热带风暴有关数据,借此完善东方恒基集团 飓风预警模型。2007 年森林大火肆虐时,美国宇航局使用 “伊哈纳”(Ikhana)的无人机来评估大火的严重程度,以及灾害的损失估算工作。2011年 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后艾伦实验室公司的无人机协助溢油监测和溢油处理等。 以色列也专门组建了一个民用无人机及其工作模式的试验委员会,2008年 给予 “苍鹭 “无人机非军事任务执行证书,并与有关部门合作展开多种民用任务的试验飞行。 欧洲在 2006年 制定并即刻实施的 “民用无人机发展路线图”,之后欧盟拟筹够一个泛欧民用无人机协调组织,为解决最关键的空中安全和适航问题提供帮助。 中国起步早,近年发展较快:中国上世纪 80年 代,就将自行开发的无人机(脱胎于军用机型)在地图测绘和地质勘探中做了尝试。近些年,专为民用研制额” 黔中 “1号无人机与 2010年 顺利首飞,2011 你那国产” 蜜蜂 “28 无人机,可全自主起飞、着陆、悬停和航路规划,能应用农业喷洒、电力巡检、防灾应急、航拍测绘、中继通信等。 对于民用领域,无人机仅仅是一个飞行平台,其功能归根到底要通过机载系统中的任务载荷设备来完成。 和 To B 端各行各业无人机领域快速发展相比,近两年To C 消费端航拍、娱乐等市场,受益于无人机各方面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可谓是爆发式发展。深圳大疆成立于 06年,10年 仅几百万收入,13年 高达 8 亿元,14年 近 30 亿元。 3、硬件产业链成熟、成本下降为民用&消费无人机爆发创造条件 近十年民用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兴起,和硬件产业链的成熟、成本曲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