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理论分析(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09 KB
- 文档页数:2
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货币的供给、需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上。
1、股票市场影响货币需求。
(一) 交易效应股票是金融商品,所以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在交易时需要货币作为媒介物,这一性质决定了股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性。
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交易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股票市场对于货币的需求量也会随之上升。
二、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大量的资金会进入场内进行交易,因此成交量增加,从而增加了货币需求量。
(二)财富效应股票价格上涨意味着财富增加,从而支出扩大引起货币需求量增加,所以股价变动引起的财富变动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同时这种货币需求是由支出扩大产生的,属于凯恩斯的交易需求,所以股价变动所引起的货币需求量的变化主要是针对M0和M1需求的变动。
(三)风险抵补股票是一种风险性资产,股票价格的上涨导致资产组合中资产的风险程度提高。
在人们风险偏好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资产组合中相对低风险资产比例从而达到释放风险的目的。
货币正是这样一种相对安全的资产。
所以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可以通过减少股票同时增加货币的持有量来控制风险,这会使货币的需求量增加。
由于在货币市场中M2的收益明显高于M1,同时它们的风险是相同的,所以在资产组合效应中,股票价格的上涨通过增加M2的需求量来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这种手段要优于增加M1的需求量。
(四)替代效应股票的预期收益会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而上升,同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从而会引起资产组合中股票持有比重的上升,同时导致货币持有量的下降。
所以根据替代效应,当股票价格上涨时,会减少货币的需求量。
2、股票市场影响货币供给股票市场影响货币供给结构与供给总量(一)根据替代效应和交易效应,股价上涨会使一部分货币流入股市,或导致M1/M2上升,从而引起货币结构发生变动。
同时股市上涨使居民的储蓄存款转入证券公司的保证金账户,引起货币转移,为此银行需要保持较高的准备金水平。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走势对银行存款影响的分析一、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走势上证指数从100点走到5000点,走了将近17年,平均每年指数的升幅为25%左右,尽管17年间经历了四次牛市、四次熊市,经历了许多沟沟坎坎,但从历史的长河看,中国股市17年的发展速度还是跑赢了17年中国经济GDP的增长速度,实践证明,中国股市是一个投资者的乐园。
上证指数从2005年5月的1000点爆涨到今年5000点,走出了一波史无前例的大牛市行情。
大盘已经进入了后5000点时代,5000点相对于10000点是“半万”,这个“半万”是一个里程碑,既是对过往历史的一种总结,也是新时代的起点。
有道是:盘得实才能走得稳。
应该看到,上证指数从100点走到如今的5000点,在平均年升幅25%中,这两年的大牛市贡献的比重最大,两年中4倍的升幅几乎占据了17年增幅的80%,如果没有这两年的大牛市,尽管指数总体趋势仍然是向上的,但市场依然会在熊气弥漫中徘徊。
因此,如今在5000点之后,无论是技术面上的要求还是基本面上的要求,夯实股价是一个主要的任务。
二、我国股票市场与银行存款的相互关系巨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股票市场这两个相关联的经济现象,引起了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这两者对于经济增长这一目标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国内外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并且这些研究通常都依赖于这样一个前提: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储蓄有较大的影响并且有助于改进和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股票市场的许多功能都与储蓄相关。
另一方面,储蓄资金的积累为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储蓄的增长成为股票市场发展的潜在因素。
这意味着,若没有充足的储蓄资源,股票市场发展与银行信贷扩张就可能出现较强的“替代”,其结果必然是抑制股票市场的发展。
作为佐证,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采用“金融约束”或“金融抑制”政策,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储蓄资源不足、资金短缺,最终限制了利率的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的发展。
投资学试题库第一章试题一、判断题1.投资股票等证券产品相比房地产、艺术投资品等,其优势是投资简单。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体现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思想。
3.风险厌恶型投资人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只投资无风险产品。
4.牛市是投资人都赚钱的市场。
5.股市上涨会推动经济发展,这被称为股市财富效应。
6.股市泡沫表示股价迅速上涨。
7.投资者信心涨跌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8.牛熊市交替运行告诉我们,在熊市中不要悲观绝望,牛市中不要盲目乐观。
9.在牛市中应该做“空头”,在熊市中应该做“多头”。
10.牛熊市周而复始不适用于房地产投资。
二、选择题1.长期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投资产品是:A股票B债券C黄金D房地产2.下面描述投资市场运行态势的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牛市B猴市C虎市D熊市3.模拟炒股和实战投资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
A投资环境不同B分析方法不同C投资心理不同D操作方法不同4.认识市场、适应市场的投资策略不包括______。
A发现市场趋势B研究市场趋势变化原因C判断市场走向的合理性D不逆市场趋势而行动5.“如果你爱他,把他送到股市,因为那儿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送到股市,因为那儿是地狱”。
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基本原理是:A尊重市场、适应市场B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形影相随C牛熊市周而复始D分散投资降低风险6.“风水轮流转”和投资学四大准则中内涵最接近的是:A尊重市场、适应市场B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形影相随C牛熊市周而复始D分散投资降低风险7.“识时务者为俊杰”和投资学四大准则中内涵最接近的是:A尊重市场、适应市场B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形影相随C牛熊市周而复始D分散投资降低风险8.《新闻晚报》有一则新闻报道“理财教育急功近利父母教小学生炒股”。
根据该报道,你认为当时的股票市场可能是:A熊市B牛市C不清楚D猴市9.投资风格稳健,愿意并且能够承担资产价格的短期波动,期望以承受一定的投资风险来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
这种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属于______。
摘要:上市公司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回购自身二级市场上的流通股,这会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并产生一定的财务效应。
使用自有资金、债务资金或者权益资金等3种不同资金来源进行股份回购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和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有差异的,上市公司在制定回购筹资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差异,防止不可控财务风险发生。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资金结构财务效应1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概念界定及原因分析1.1股份回购的概念界定。
一般来讲,股份回购又称之为股票回购,主要是股份公司通过对其发行在二级市场的流通股进行注销或回购,以减少公司普通股数的一种财务运作方式。
股份回购减少了公司的实际流通股数,也是对投资者权益资本的返还,这种情况一般是发生在公司规模收缩阶段。
1.2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相关原因分析。
①稳定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提升公司形象。
在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大幅下挫,公司高层管理团队认为股票价格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偏离公司的合理价值时,就会通过回购股票的方式向外界传递公司高层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公司高管或股东回购股份都会被二级市场当做利好消息来解读,促使股价合理回升,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②通过回购股份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回购公司流通在二级市场上的普通股,可以减少分红,提高每股收益,整体上提升净资产的投资收益。
在公司有充沛的现金流而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比较低时,回购公司股份不仅可以提高每股收益,还可以实现对公司流动资金的再投资,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理财手段。
③公司用回购回来的股份,实行股权激励。
公司对员工的长期激励计划,可以通过分配给员工股票期权的形式进行,员工持有自身所在公司的股票期权后,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时,一般不会发行新股,因为发行新股会稀释老股东的收益,更多的是通过回购二级市场的股票,用回购回来的股票当做股权激励股票的来源。
这样既不会稀释老股东的收益,也能够保证有足够的股票来实行股权激励。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有答案)《宏观经济学》思考题第⼀章国民收⼊核算1、简要说明GNP与GDP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现在许多国家都选择使⽤GDP这⼀指标?国内⽣产总值(GDP)和国民⽣产总值(GNP)均指⼀个国家⼀定时期内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区别在于,GDP是以地域划分的,是⽣产的概念;⽽GNP以⼈⼝划分,是收⼊的概念。
西⽅宏观经济学将国内⽣产总值(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指标,原因在于,GDP确实代表⼀国或⼀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在⼀定时期内全部⽣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可以对⼀国总体经济运⾏表现作出概括性衡量,反映出⼀国(或地区)的经济实⼒,便于国际间和地区间作⽐较,为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运⾏状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2、为什么说个⼈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不同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出,即建造新⼚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产经营活动。
⼈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种产权转移活动,因⽽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GDP。
公司从⼈们⼿⾥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再去购买⼚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3、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GNP之中?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GNP是指某个特定国家⼀定时期内⽣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N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不是⽣产额。
4、为什么转移⽀付不计⼊GNP之中?因为政府转移⽀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从⼀个⼈或⼀个组织转移到另⼀个⼈或另⼀个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
5、为什么GNP中只计⼊净出⼝?进⼝应从本国购买中减去,因为进⼝表⽰收⼊流⼊到国外,不是⽤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出;出⼝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表⽰收⼊从国外流⼊,是⽤于购买本国产品的⽀出。
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引言股市的波动对整个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股市是资本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关键机制。
股市的波动不仅会直接影响股票投资者的财富,还会对其他资产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溢出效应。
本文旨在探讨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一、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定义和机理股市波动溢出效应是指股市的波动会通过多种渠道传导到其他资产市场和实体经济,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具体而言,股市波动会对其他市场的价格、利率和风险溢价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消费和就业等方面。
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股市是反映宏观经济状况和市场预期的重要指标,波动会引起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从而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
其次,股市的波动会改变股票市值和股价,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成本,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活动。
此外,股市波动还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股民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渠道和传导机制股市波动溢出效应通过多种渠道传导到其他资产市场和实体经济。
主要的传导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股市的波动会对债券市场产生影响。
当股市出现波动时,投资者会寻求避险资产,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下跌。
其次,股市波动对房地产市场也具有重要影响。
高波动的股市会降低股票投资者的房地产购买意愿,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
此外,股市的波动还会对外汇市场产生溢出效应,影响汇率的走势,对外贸出口和进口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股市的波动会对公司估值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行为。
三、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状况是影响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
当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时,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可能更加显著,因为投资者对未来盈利预期的不确定性会增加。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也会对股市波动溢出效应产生影响。
我国债券市场时变财富效应研究--基于TVP-SV-VAR模型的一个经验分析周德才;张慧;江云;何宜庆【摘要】At present, the study of the wealth effect focuses more on the stock market than on the bond market, and a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whole bond market is rare. Based on the monthly data that can reflect the whole bond market and applying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TVP-SV-VAR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ong-term static and short-term time-varying wealth effect of China's bond marke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y both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wealth effects, and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 short-term time-varying wealth effect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dimensional chang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a unified bond market should be de-veloped in China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wealth effect on the basis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big data.%目前对财富效应的研究,股市较多,而债市较少,且整个债市的动态分析鲜见。
货币政策的几种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研究1 托宾的q 理论托宾的q 理论提供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 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2资本的重置价值。
如果q 高, 那么企业的市场价值要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 新厂房设备的资本要低于企业的市场价值。
这种情况下, 公司可发行较少的股而买到较多的投资品, 投资支出便会增加。
如果 q低, 即公司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 厂商将不会购买新的投资品。
如果公司想获得资本, 它将购买其他较便宜的企业而获得旧的资本品, 这样投资支出将会降低。
反映在货币政策上的影响就是: 当货币供应量上升, 股票价格上升, 托宾的q 上升, 企业投资扩张, 从而国民收入也扩张。
根据托宾q 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货币供应↑→股票价格↑→ q↑→投资支出↑→总产出↑2 财富效应渠道佛朗哥·莫迪格亚尼 , 1971利用生命周期模型的研究中, 得出如下结论: 决定消费支出的是由消费者毕生的资财决定的。
消费者毕生资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财富, 而金融财富的一个主要部分是普通股。
扩张性货币政策可导致股票价格上升, 持有者的金融财富价值上升, 消费随之增加,其传导机制为货币供应→股票价格→财富→消费支出↑→产出↑3 流动性效应渠道根据流动性效应的观点, 汽车、住宅等属耐用品具有不流动性。
如果消费者急需现金而被迫卖掉耐用品来筹措资金, 必定会受很大损失。
因为耐用品缺乏流动性, 被迫出卖时, 这些资产将贬值; 相反。
如果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较多如银行存款、股票或债券 , 就能很容易地按完全的市场价值将其迅速脱手变现。
由此可知, 如果消费者对自己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预期较高, 他将减少较有缺乏流动性的耐用品, 多持有具有流动性的资产。
消费者的资产负债状况, 对消费者评价自己是否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比债务多时, 对财务困难的可能性预期会很低, 因而更愿意购买耐用品。
股票市场均衡分析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内容提要:近几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的表现出现较大差别,与传统理论(如财富效应、Q效应)相违背。
本文认为传统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没有考虑货币市场的影响。
为此,本文引入一个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在考察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分析股票市场对实体总量经济的影响。
文章还着重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或滞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有效需求明显减弱。
虽然从1998年开始,国家就采取强有力的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和扩大内需,但物价水平仍然不断趋于下降,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依然十分低迷。
2000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长有所回升,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回升主要是靠外需来拉动的,而作为内需基础的消费和投资两大支柱仍然没起色,经济增长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
与实体经济的这种衰退和脆弱相比较,金融领域主要是证券市场却显得异常活跃。
从1996年到2000年,上证指数由550点涨到2000点左右,上涨2倍多,市值和成交量也增长迅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明显显得冷热不均(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1)。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投活跃,应该反映国民经济将整体向好。
同时从理论上讲,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也会通过财富效应、q效应等途径影响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从而拉动实体经济也相应增长。
然而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事实似乎表明并没有出现这种良性互动的局面。
一些学者也注意到这一特殊现象,有人通过分析认为其中原因在于整个经济系统缺乏金融效率,使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武剑,2000),甚至有人还通过相关分析,认为我国股票市值与CNP的比值和GNP增长率严重负相关,证券市场明显缺乏理性,股票价格晴雨表的作用在中国经济中根本不存在(赵志君,2000)。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①货币材料货币制度基础,区别于另一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②货币单位1.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2.确定货币单位的“值”: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含金、银量纸币流通条件下:对内:比价;对外:汇率③货币种类、铸造发行、流通程序一国货币通常可以分为本位币和辅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和辅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辅币各国存在差异。
④发行准备制度1.金本位制度(黄金准备):国际支付准备金、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准备金、兑换银行券准备金2.信用货币制度:现金准备(黄金、外汇)、证券准备(政府债券;商业票据)2.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以金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是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
特点: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金块),调节物价水平;2.流通中辅币和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3.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原因:1、由于币值相对稳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2、信用关系不受币值波动的影响,促进信用的发展3、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外汇市场也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
3.现代不兑现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即纸币本位制,以纸币为本位币,纸币不与黄金挂钩,且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特点:①货币由纸币和银行存款构成,都是信用货币;②货币发行不再受金准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大小取决于货币管理当局调控经济和实施货币政策需要,黄金退出国内流通领域;③国家对货币的有效管理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4.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我国的货币层次如何划分?原因:答案一:划分层次是指以流动性为标准,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分为不同的范围。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理论分析(一)
关于财富的研究涉及整个经济的基础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般认为,财富是指经济
主体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可以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资产总额。人们的传统财富观是建立在物
质基础上,认为财富的实际内容与其价格无关,无论价格为何,当物质数量不变的时候,财
富的实际数量不变。这种物质财富观正在受到挑战,其原因在于财富的本质属性实际上就是
其社会属性。原始的财富仅仅包括土地、黄金等物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囊括了生产性
资本,如厂房、机器设备等资产。由于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不可能只进行实物投资,同
时,由于生产周期投入的累积量有限,金融资产应运而生,它既是资产的累积方式又是财富
的储存方式,作为一种虚拟的财富对经济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所谓财富效应是指货币余额的变化,假如其他条件相同,将会在消费者开支方面引起变动。
这样的财富由于现代社会财富构成多样化并且比重不断调整,个人财富价值变化显然并不仅
仅取决于货币实际余额变动,其他资产价值的变动同样可以引起财富水平的变动,从而导致
消费需求的变动。现代资产选择理论假定个人在即期消费、实物资产、储蓄、债券、股票等
方面进行选择,其结论证明了这一点。在费里德曼的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货币需求函
数中,与货币并列的其他财富形式已扩大为包括债券、股票、物资资本(包括生产资料和耐
用消费品)、人力资本等。在居民的资产构成中,储蓄存款额、家庭耐用品等资产价值所占
比重越来越小,并且其资产价格变动幅度小,而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发展,居
民金融资产中股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股票的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
影响,这就是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
一、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
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理论主要研究股市财富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变动关系,其经济学原理是:消
费不仅是收入的函数,而且还是财富(包括股市财富)的函数。财富和收入变量同时进入消费
函数,使财富效应更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考虑到中国证券市场不仅有大量的个人投资者,
还有大量来自企业部门的机构投资者的特点,财富效应具有更广泛的定义。股市上涨导致资
产拥有人的财富总量增加,不仅仅带来消费的变化,而且同时影响了财富拥有者的投资行为。
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表明,从股票市场财富变化到消费变化存在五个不同的传导渠道:⑴实
现的财富效应:如果消费者股票持有价值增加,消费者实现他们的收益,那么消费将出现增
长。⑵未实现的财富效应:股票价格上升导致人们对养老金账户和其他锁定账户的股票价值
增加产生预期效应,当这些资产价值上升但这个增加并未进行兑现时,基于未来收入和财富
较高的预期将导致今天较高的消费。⑶流动性约束效应:股票市场价格上升增加投资者有价
证券组合的价值,相对这个证券组合所增加的借贷将导致消费者增加消费。⑷股票期权价值
效应:股票价格上升导致家庭股票期权价值增加,股票期权所有者将产生较高的消费,消费
的增加与收益是否兑现无关。这些传导渠道伴随着股票价格变化对消费产生正的影响,均表
现为直接财富效应。
二、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通过影响居民的资产财富总量来直接刺激消费。股票市场的价格上涨可以使投资者获得资
本的溢价收入,虽然在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中居民收入并不因此而增加,但事实上投资者的资
产财富已增加,因而扩大了投资者的消费支出,使得消费需求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2.通过影响居民收入预期来扩大消费。股票市场出现牛市状态,使得投资者看好其预期收入,
有利于扩大消费;更为重要的是,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持续的牛市会增强
投资者的信心,扩大投资支出,又使得广大居民预期收入(包括固定收入和资本溢价收入)提
高,社会总需求因此扩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了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良性互动
效应。
3.通过改善企业经济状况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股票市场的发展
加速了企业的上市进程,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是增加企业资本金的
一条重要渠道,同时促进了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资本市场存在收益分配不合理的不足之处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可以划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前者在资金实力、分析
手段、信息获得与把握上具有优势;而后者由于势单力薄,经常揣摩、打听前者的消息和行
动,作为自己决策的参考依据。在目前的中国股票市场中,虽然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在不断壮
大,但中小投资者仍在投资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的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决
定了市场的发展状况,而他们又以弱势人群的姿态出现,其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严重导致了市
场的不稳定。中小投资者是决定财富效应大小的主要力量,因为股市财富效应发挥的关键在
于使居民个人财富增加,从而刺激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