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说史 复习资料 大纲

西方经济学说史 复习资料 大纲

西方经济学说史 复习资料 大纲
西方经济学说史 复习资料 大纲

简答

1.经济学的世界性与国别性以及中国经济学的建构。

世界性与国别性:

(1)经济学不仅具有“世界性”,而且具有“国别性”,体现了二者的统一。

(2)在人类社会一般经济规律的认识方面,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世界性”

的科学,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对为此做过贡献。

(3)然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其国别性也就由此而生。这个国别性是历史形成的,是国家这个政治形式在长期发展过

程中,与经济及其他社会因素相互制约造成的特殊国情的集中体现。任何国家,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必然使其经济发展具有许多特殊性,即国

别性。

(4)当然,强调经济学的国别性,并不排斥他的世界性,相反,只有承认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才能对经济问题得出全面认识。随着数理经济学的出现与发展,

国别性特点有所减弱。

中国经济学的建构:

(1)首先,因为经济学具有“世界性”,可以借鉴前人已经完备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可以使自身理论体系完善,符合经济学的一般分析框架。

(2)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国别性”,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经济学,而是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以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核心,

综合西方演化经济学流派中有价值的、合理的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予以

创新。中国经济学必须要掌握自己的话语权,更要体现中国利益。

2.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有怎样的特征?

(1)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反映了奴隶主的经济要求

(2)反映了早期基督教的思想

(3)重视农业,反映了农业中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生产关系

(4)推崇劳动

(5)轻视商业

(6)没有重要的分析进步,也没有系统的理论框架,而是对生活中经济的朴素思辨,充满了经验性和朴素性,思想内容都来自于生活实践

(7)罗马法制定了完备的关于经济关系的规则,是更为重要的经济重要性的学说,为后来经济学提供了发展的框架,产生了重要作用

3.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有怎样的不同:

(1)关于获取货币财富方式的差别:

早期货币平衡/差额论:主张国家以法律、行政手段禁止货币金银出口,以及在

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鼓励使本国货币增加并贮藏国内,即调节货币的运动达

到积累货币的目的

晚期贸易平衡/差额论:主张国家允许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

之后通过出超和顺差把更多货币运回国内。他们认为把货币贮藏起来并不能增

加货币,必须投入流通领域,调节商品的运动来达到积累目的(2)关于生产认识的差别:

早期忽视生产,可以出口原料;

晚期重视生产,禁止或限制原料出口,对外国货物购买多买原料少买成品,强

调发展本国生产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3)关于货币认识的差别:

早期把货币看作贮藏手段,坚持G-W-G’货币运动公式,每一次对外贸易都要出

超,把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财富

晚期把货币爱资本运动中增值手段,坚持G-W···P···W’-G’货币运动公式,

把货币投入流通领域进行增值,减少贮藏,一定情况下允许出现外贸逆差。

(4)关于商业资本管制政策的差别:

早期严禁输出货币:1. 关于本国商人的管制,禁止输出货币,输出的商品应全

部换为货币,为便于管制,只能在指定地点经营,2. 关于外国商人的管制,一

方面规定外商在英国收到的货款必须全部用于购买英国商品,一方面指定专人

审核外商是否把货币带出国外

晚期西欧各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规定高额进口税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退

还税款等方式鼓励商品输出、特许证、垄断权等。

4.为什么把威廉·配第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之父”?

虽然配第没有提出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却仍不失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因为:(1)配第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论述了如何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他的研究已经由流通领域转

移到生产领域。

(2)配第的研究方法与重商主义者不同,是要透过现象探究本质,寻找经济现象的“自然基础”和“自然规律”。

(3)配第的经济理论虽不系统,但也有其内在联系,劳动价值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地租论则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配第最先克服了重商主义的影响。

虽然他的初期作品还有重商主义的烙印,但后期完全没有了,这是重商主义向

古典学派过渡时期的经济学家共有的特点

总之,配第的理论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5.英国古典经济学与法国古典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怎样的差别?两国经济理论的逻

辑起点又有怎样的差别?

历史条件

(1)英国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实在重商主义的渐变过程中产生的,法国是在重商主义的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2)英国是为了适应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而产生,法国是为了科尔贝尔主义下衰败的经济,为振兴国民经济寻找出路而产生。

(3)英国资本主义届时已经发展壮大,而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十分薄弱,封建农业在国民经济占优势。

逻辑起点

英国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工业为重点的整个国民经济

而法国是农业,并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6.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与发展理论主要内容有哪些?

经济自由理论:

(1)把充满利己主义精神的经济人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在当时表现为追逐私利的

资产者。

(2)把实行经济自由和完全的自由竞争视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途径。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实现了社会公共利益。

(3)他坚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这是他歌颂个人利己动机的基本依据。而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一致的实现,是由于自由竞争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它使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4)他认为市场力量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只有在充分自由竞争中才能实现。竞争越是充分展开,竞争规律越是能充分发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就越有可能协调。,反之,限制竞争,保护独占,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对立必将加剧,国民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增进受到阻碍。

经济发展理论:

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动力与运行机制,还阐述了基本主张是“自由放任”。

(1)财富的增长以商品形式存在的劳动产品实物量的增加及其价值的增殖,实际上就是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的增长。

(2)斯密把生产性劳动视为国民财富、国民收入即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始基性因素。

从生产劳动理论出发,提出两个影响国民财富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一个是决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分工,一个是决定劳动者人数或生产劳动量的资本。

(3)后来斯密又认为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资本,资本不仅是从量上扩大生产性劳动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从质上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4)斯密认为,一国财富增加最好的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一方面,人类特有的交换倾向引起专业分工,只要政府不妄加干预,就会促进生产,加速经济增长,使底层人民普遍富裕。另一方面,在政府不干涉的条件下,个人资本可以找到合理的利用途径,整个社会资源就会得到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本就会增加。

(5)人口的增长促进财富的增长,而财富的增长对人口增长也有影响。一方面,国民财富的增长会促进人口增长,另一方面财富的增长会给人口的发展规定一个限度。斯密不但注意人口的数量,还注意质量,注意教育对开发智力、提高人口质量的作用,从而为国民财富的增长提供良好环境。

7.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又称为比价成本学说是李嘉图的国际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他在古典经济学的国际自由贸易理论方面最杰出的贡献。

(2)学说认为,每个国家应该根据国内各种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专门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商品来出口,而在生产中成本比较高的商品,即使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也应该以从国外进口为有利。

(3)斯密的地域分工理论,又被称为“绝对成本学说”,是李嘉图成本比较学说的直接前提和基础。李嘉图认为该理论的前提不存在且不能适应产业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向外扩张的需求,因此作出了修正。

(4)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即使在生产成本方面一个国家处于绝对劣势,另一个国家处于绝对优势,依然存在这有利于双方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只要两国各自生产在比较成本上相对有利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可以节约劳动,获得利用。(5)李嘉图认为,不等价的交换在国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在资本难以流动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的交换关系有利于促进各国贸易和分工的现实可行的关系

(6)李嘉图主张根据各国具体情况,通过比较成本找出相对优势,使生产力得到合理布局,以增加更多效益。

现代意义:

(1)这一学说服从于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和交换关系推广到全世界,建立国际分工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的目的,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推崇。

(2)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高还是低的国家,只要在各自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按自己的生产优势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比不参加能获得更多的产品和物质财富。

(3)比较成本学说还揭示如何有效地、经济地分配劳动和自然资源以形成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对现代国家如何有效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与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8.西斯蒙第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和基本问题”的主要观点。

(1)研究对象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或财富同国民享受或国民消费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增加人的物质福利。政治经济学应以收入或分配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

主张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来实现目的和要求,给最大多数人以最大的物质福利。

基本问题:

(1)因为消费是生产的界限,消费决定着生产,基本问题是消费和生产平衡;

(2)对于消费,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生产会超过消费,从而产生社会产品实现的困难,产生经济危机,因此在分析国民消费水平和国民人数关系时,他以消费

为出发点;

(3)他还研究了如何实现消费或收入与生产的平衡以及收入与人口的平衡,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发来带来的危机,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4)人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为研究的首要地位。

9.西尼尔的生产、节欲理论的内容。

(1)西尼尔的生产论是对萨伊生产三要素的继承和发挥,但在生产手段上,不同于以往的分为劳动、土地和资本,他提出应该用“自然要素”替换土地,用“节

欲”替换“资本”,这也是西尼尔生产理论的最具特色的地方。

(2)劳动和自然要素创造出来财富,其所有者可以分享相应的报酬,而资本本身是由劳动和自然要素创造,就不应该分享报酬。

(3)“节欲”虽然不创造财富,但它却有利于财富的积累;“节欲”和“劳动”一样都是一种牺牲,所以应该的到相应的报酬。

10.为什么说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是一个折中主义的理论体系?

(1)约翰·穆勒生活在英法两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时代,为了适应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不仅继承了斯密、李嘉图等人额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

包容了萨伊、马尔萨斯、詹·穆勒、西尼尔、巴师夏的辩护经济理论,还汲取

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某些观点。

(2)对于政治经济学,穆勒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规律的科学。

(3)对于生产理论,在劳动方面,穆勒和萨伊一样认为劳动不创造价值,只创造效用。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问题,穆勒的观点是对斯密以来流行观

点的综合继承,他认为只有生产效用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关于生产增加的

规律,他接受了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认为生产增加依存于劳动。

(4)对于分配理论,关于工资,穆勒接受了詹姆斯·穆勒的观点后又放弃了该理论,关于地租,接受了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但说明地租决定时又是用土地供求

竞争说明的。

(5)对于价值与货币理论,他的价值理论是此前一切价值理论的折中调和的价值量,他认为价值问题是一个交换领域的问题,因此价值只与分配有关。而他的货币

理论则是对通货学派和银行学派两种立场的折中,他认为就通常情况而言,银

行学派的主张可取,而金融投机高涨的时期,通货学派的主张才是适当的政策。

(6)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穆勒将商品交换的范围从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运用需求弹性原理,在供求论基础上进行分析,这是他对古

典经济学的一大贡献。

(7)对于经济发展理论,实际上就是斯密的财富生产论、李嘉图的财富分配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的综合和发展。

11.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主要内容

(1)生产力理论是李斯特经济理论的核心,是第一个对生产力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说。

(2)财富是来自生产力的,财富的生产力不仅可以使原有的价值得到保存,而且可以使已经消耗掉的价值的得到补偿;

(3)生产力是有诸多要素构成的,他把自由权利正义感、道德观念、宪政等通过列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主要并不是取决于他所蓄积

的财富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他按照生产力理论的逻辑,提出了重视科学技术和充分估计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观点,对科技技术的前景表现乐观的态度,不同意李嘉图等人

的“报酬渐减规律”;

(5)精神资本的概念也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的构成很大程度上在于个人的智力和社会条件而不应局限于物质资本。因此他重视教育,认为教育

是使一国精神资本得以延续的主要手段。精神资本接近于当代的“人力资本”

(6)生产力的协作与综合也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观点。认为分工是各种动作、智力和力量为了共同的生产目的而进行的联合或协作。

特征重视经济学的民族性(国家经济学);历史主义方法:归纳与实证的方法。

12.新历史学派国民经济学是什么含义?

(1)这里的国民经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某个国家组织的经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基于自由的交换和贸易关系,使个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不可分割的国家,在这

里,国家权力是一切权力的中心,并以各种制度和法律统辖社会各个单位。

(2)新历史学派的国民经济学反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的假设,反对古典经济学强调客观经济规律的“世界主义”

(3)反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历史-伦理”方法并不是宣扬某种主观的价值判断,但明显地与“经济人”假设相对立,因为此方法强调了人类动机的多

样性,其中包含了人的偏好等是不断变化的看法。

(4)反对古典经济学的“世界主义”:在德国历史学派看来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的和地理的科学,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特定性,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制度、文化、历史环境都对经济有重要作用,因此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间

的经济研究是不能用一种静态的封闭的学说加以正确说明的,不同国家应当采

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国家政策。

13.边际主义革命和特征是什么

革命兴起的原因:

(1)学术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日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很多大学开始开设经济学专业,边际学派采取数学分析的方法和表达方式,更能迎合大

众的胃口;

(2)哲学背景:19世纪后半期发展并流行起来的人本主义哲学背景。受这种哲学思维的影响,经济学开始将人作为研究主题;

(3)社会环境因素:一些国家面临着巨大的财政问题,而边际主义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到传播和发展;

(4)政治环境: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压制了边际注意学说的发展,但边际效用价值论成为了对抗社会主义有利的思想

武器。

(5)特殊的经济学背景:

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丧失了其正统地位,杰文斯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对古典

经济学的一场革命;

德国历史主义流行,门格尔是对于德国19世纪中期经济学发展的发展和延伸;

法国流行效用价值论,瓦尔拉斯的父亲主张效用价值论,瓦尔拉斯是对父亲理

论的完善和发展。

(6)知识结构:三位都出生与中等富裕家庭,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且三人微积分很好,是他们能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必要条件;

特点:

1.三个国家三位经济学家几乎是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2.公开否定劳动价值论,宣告了古典经济时代的结束,认为价值是人的主观评价形成的一

种心理范畴,主观价值是物主对财货的心理评价,与人类有关的财货的稀缺性才是财货经济性质和价值性质的来源,而因此经济财货才有价值的判断。

3.研究的内容:边际主义认为关于人类欲望和满足欲望的物品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根本问

题,研究的核心是价格理论,为供给量固定的生产要素规定价格和分配资源是唯一的经济问题,把生产性资源由于时间关系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变化的一切问题置之不顾。4.研究方法:引入最优分析与微积分,为怎样分配一定数量的资料以获取最大效果这个一

般问题提供了框架

5.价值论以及价值论与分配论的一致性:价值的来源是物质的有用性和稀缺性,是消费者

的需求的判断决定了价值。

6.边际革命的伪变革性:从价值观角度,特别是在经济政策上,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古典理

论学说更多的是继承而不是决裂

14.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益价值论

内容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核心,是体现全部理论体系和贯穿在他们全部经济学说中的基本原理

(1)边际效用价值论

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是主观估价,客观价值是使用价值,而价值理论的双重任务就是解释主观价值和客观交换价值的规律,前者价值论,后者价格论。

价值的来源与性质将财货的稀缺性视为财货的经济性质和价值性质的来源

即一件物品具有价值必须满足有用性和稀缺性,

价值具有主观性,不是自身可以存在于意识之外的(2)价值量的确定价值量决定于最后单位物品能够满足人的最不重要的欲望即边际欲望的大小

而边际效用价值量由需要和供给的关系决定

物品的有用性和稀缺性是决定物品价值的最终因素,有用性表示可能达到的高度,稀缺性表示实际达到的点,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变化(3)关于价值决定的几种复杂情况

一物品有两种以上的完全不同的用途:用途中最高的边际效用

物品不足而可以用较低边际效用的物品代替的条件下,该物品的价值决定于用做替代品的另一类物品的较小的边际效用。

补全物品:若干物品必须以某种形式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经济效用的情况, a: 如果物品组中各个成分除了联合使用外,都无其他用途,而且也没有代替品,那么,其中一个成分就具有物品组的全部价值,而其他成分没有价值。

b:物品组中个别成分在联合使用之外,还能提供别的比较小的效用且无代替品时,其价值的决定,以其单独使用时的边际效用量为最低限度,以全组联合使用时的边际效用量减去其他成分单独使用时的边际效用量的差数为最高限度。

c:物品组中某些个别成分不仅可用于其他用途,而且可以由同一类其他物品代替。可替代的成分并不能得到比替代品单独使用时的价值更高的价值。把物品组总价值分配给每一个成分时,可替代的成分只具有这一固定价值,其余价值则归于不可替代的成分,作为它们的独立价值。

评价:

(1)为分配理论做准备

(2)理论特点是排除了供给方面的要素

(3)离开了生产成本,单独从需求方面无法正确地说明价值。重视事物的表面而忽略问题的本质。

15.杰文斯的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

(1)在交换论中,杰文斯首先就价值等概念进行了说明。使用价值就是总和效用,估价就是最后效用程度,交换率是购买力,那么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最后效用程度

的估价,价格或交换价值就是两个东西交换时的比率

(2)其次,他提出了无差异法则,阐述了在任一时间任一开放自由市场中,同一种(同质)的商品价格一致的原理,由于商品同质,因此可以无差异替代。

(3)根据以上两个条件,杰文斯得出了结论:在完全知识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两种物品的交换率在同一时间具有相同的交换比率,也就是dx/dy=x/y (4)提出了交换论的基本原理:商品的交换率是交换后诸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的比例的反数。他认为交换者决定交换时,总是要求交换的结果达到最大效用,达

到交换的均衡,必须两种商品的增量的交换比率恰使这两个商品的效用对双方

都相等,

dx

dy

y

x

a

=

ψ

-

Φ

1

1

)

(

)

(

2

2

y

b

x

-

ψ

Φ

=

和奥地利学派对比,如何在市场上发挥作用?

奥地利学派的交换论将交换完全取决于市场上的竞争行为,而这种竞争发生在具有主观估价的基础上的,因此交换等式的成立条件无法解决,也无法在市场上发挥作用。

而杰文斯的交换论将价值与交换价值混为一谈,认为价值是物品间的交换率,“成功”解决了物品价值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决定于最后效用程度,形成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这一交换论使主观价值论披上了客观的外衣,指出了消费者在既定交换价值下满足收益最大化的条件,即在均衡点上,两种商品的增量的交换比率恰使两种商品的效用对双方都相等,从而能够在市场上起作用

意义

(1)将价值与交换价值混为一谈,解决了商品价值决定于最后效用程度,使得主观价值披上了客观的外衣,形成了“最后效用价值”理论

(2)交换论指出了消费者通过交换满足收益最大化的条件,这也是现代经济学消费者均衡的思想。

(3)交换总是趋向均衡,在均衡点上,双方都达到最大效用

问题

(1)贸易体比较模糊,贸易体由两个人以上组成时就会产生矛盾

(2)交换价值由什么决定、供求关系等问题并没有解答

16.马歇尔的垄断观点

(1)关于垄断:垄断是一种商品只有一个供给者的情况,这个独立的单独供给者具有自由确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量的力量。垄断者限制其产品的产量、提高价格,目的在

于获得生产费用的补偿后还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纯收入,即垄断收入。商品的生产费

用+垄断收入,就是垄断条件下的垄断价格。

(2)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认为垄断存在不一定是坏事,产品价格不会因为垄断的存在而提高,产品的产量也不会因为垄断的存在而减少。实际上垄断者的平均成本低,

消费者并不会支付高的价格,原因在于:

第一,垄断企业可以减少在广告费上的开支

第二,垄断企业比小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改进生产方法、增加机器设备,

而且垄断企业可以取得任何生产上的改进所带来的全部利益。(3)垄断与竞争:垄断不排斥竞争,虽然垄断和自由竞争在理论上是完全分开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相互贯穿渗透。如果他们忽视了直接和间接的竞争者,他们很快就会

失去垄断的权力。因此垄断者为了企业未来发展,或出于对消费者福利的直接关心,会牺牲一些垄断利益,降低价格,因此垄断者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是可以调和的。(4)评价:

马歇尔对不完全竞争理论进行认真研究的首位经济学家,虽然其理论还不完整和不精确,但是其首创的地位不容忽视。

马歇尔正确地分析了垄断在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创新、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上的优势与优越性。这些关于垄断的观点已经被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证明是正确

的。

马歇尔对垄断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说明垄断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调和利益”,政府不应该对垄断采取抑制政策。可见马歇尔的理论和经济政策都是为了当时的经

济发展服务的。

论述

1.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演进及其现代意义。

演进

经济学说前史

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都重视劳动和农业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经济学说前史

古典政治经济学

威廉·配第

?是以其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工资理论为前提,以地租理论为中心展开的

?为古典分配理论奠定了基础。

亚当·斯密

?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是斯密经济学说的核心。

?斯密认为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民的收入,而这三大阶级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和基本阶级。

李嘉图

?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核心

?侧重研究收入的决定因素和数量比例关系。

?级差地租理论是李嘉图分配理论的中心

萨伊

?萨伊的分配论是以其生产三要素和价值论为基础的

?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即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分别得到工资、利息和地租,

西尼尔

?继承萨伊生产三要素理论

?用节欲代替资本,因为资本本就是劳动和自然要素的产物

?强调资本家在分配中的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马歇尔

?国民收入是一国全部生产要素的纯生产总额,也是全部生产要素所得的唯一源泉。

?国民收入被分割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息,土地得到地租,企业主得到利润

?生产要素的分配是按照人们对它们各项用途的边际需要程度而定

?是三位一体的扩大化

克拉克

?理论核心是分配理论

?研究在静态条件下的工资、地租和利润

?加入了边际生产力论的概念

现代意义

?为中国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格局提供解释和解决办法,避免两极分化。

?有利于提高劳动力技术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进而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竞争力?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经济最大化目标

?为转移支付提供理论基础,以增加社会总福利,维护社会公平

2.西方人口经济理论的演进及其现代意义。

演进

鼓励人口增长的阶段

威廉·配第

?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土地和人口的素质以及人口构成与密度

?重视人口的价值和质量,人口的价值不在于人口的自然数量,而在于社会数量?劳动者不仅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者,而且是价值的创造者,是财富的增长的源泉?鼓励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则对经济发展有利

?区分生产人口与非生产人口,主张减少非生产性人口、多余人口的数量,增加生产性人口的数量

魁奈

?人口不是一国的财富,而是从属于财富的增长

?人口数量和财富数量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

?人口的增加最终决定于人口与财富的使用方法

亚当·斯密

?人口的增长能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而且国民财富的增长对人口的增长也会产生影响,会给人口发展规定一个限度,同时强调了要增加有用劳动者的人数?不仅注意到人口的数量,还注意到人口的质量,注意到教育对于开发智力、提高人口质量的作用

?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广泛地实行分工;只有广阔的市场上,专业化分工才能越来越细;而市场的广狭,又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意识到人口增长可能导致危害,同时也鼓励人口增长的阶段

李嘉图

?当土地相对于人口和资本较多时,人口增长有利于资本积累,从而促进工资的提高,对人口的增长起到刺激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满足对粮食的需要,品质低劣的土地投入耕种,资本增加的趋势成比例降低,利润率趋于下跌,土地的生产力和资本积累率最终赶不上人口增长率,导致资本积累衰退

西斯蒙第

?认为财富和人口之间保持正确比例关系是国家繁荣的标志

?认为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积累固有的矛盾,是相对人口过剩不是绝对过剩

节制人口增长的阶段

马尔萨斯:

?两个公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两个级数:人口以指数增长,食物以算数增长。

?三个自然法则:

?人口增长受到食物的限制。

?只要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就会无限制的增加下去,除非受到有力和显著的限制。

?这些抑制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马歇尔

?在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上人口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人口如果没有生活资料的遏制,就会继续增长。主张节制人口发展

凯恩斯

?凯恩斯认为人口减少要比人口过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人口缩减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后果是慢性失业和经济长期停滞,所以又会引发马尔萨斯“已失

业资源的魔鬼”,并且会产生日益严重的影响。

现代意义

?加速城市化进程, 稳定低生育率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人口的有效调节机制

?制定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经济政策

?促进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机结合

?解决好人口结构引发的问题以促进经济现代化的实现

?确立经济发展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依托的人口经济战略

?巩固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长期不动摇的地位

3.西方供给学派是怎样演进的?怎样认识当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学派演进

?19世纪,萨伊提出萨伊定律,强调供给在财富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是供应学派的理论先导。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其理论学说与萨伊定律相悖,阻碍了供应学派发展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滞涨问题”,退出历史舞台,而供给学派重新肯定了萨伊定律的正确性,否定了凯恩斯在宏观调控中以“需求”作为主要视角,认为“供给侧”是更为主要的因素,主张大幅度降低税率来对经济增长进行激励,解决滞胀问题

?但供给学派主张全面减税的政策导致财政出现巨额赤字,20世纪90年代后,萨缪尔森倡导的“逆风向”而行的宏观调控指导思想成为主流,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复辟浪潮对供应学派启动了第二次否定。

?2008年美国金融系统爆发“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学界对凯恩斯主义的再次质疑。此次金融危机救市政策中,美国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调整,明确地对本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强有力的“供给管理”,标志着供应学派再次成为主流,对凯恩斯主义的第二次否定。

供给侧改革的认识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政府针对目前在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管理端的效果不明显的状况,采取合适措施。

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

1.去库存方面,促进既有企业优胜劣汰,化解过剩产能,

严格控制企业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2.去库存方面,扩大有效需求,化解房地产库存,

3.去杠杆方面,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

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

4.降成本方面,减税,减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5.补短板方面,扶贫攻坚

补齐硬软基础设施短板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培育发展新产业。

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1.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2.助力需求端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3.顺应了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4.西方经济学说发展中对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是怎样变化的?

?古希腊色诺芬政府干预市场,为市场提供良好条件,市场为国家服务

?古罗马政府为市场的兴起提供制度、法律保障

?重商主义都强调政府管控市场,但管控方式不同

?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坚持“自由放任”,认为市场有看不见的手

?萨伊和斯密一脉相承,认为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无需国家干预也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德国历史学派反对古典经济学李斯特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干预是有限的?新历史学派特别重视国家职能

?边际主义和奥地利学派都反对政府干预

?马歇尔主张市场和政府相结合

?凯恩斯主义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把政府的作用视为保护市场机制效率的必要补充,而不是把政府干预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新古典综合派把凯恩斯的政府干预和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综合起来

人的行为准则(结合奥地利学派研究什么道路是什么)两个准则

1.人的行为准则第一点是人的行为是有意义和目的的。奥地利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经济人的行为,基本问题是人类欲望与满足欲望物品的关系。因此,奥地利学派主张人类经济行为的动机就是追求享乐避免痛苦,是想要满足自己欲望而进行努力,而非“膝跳反应”之类的反射。因此人的行为准则都是主动的行为,为了达到享乐获得满足而实施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

2.人的行为准则第二点就是行为是不同特质的而非定量化的。奥地利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抽象演绎法来解释经济学的同时反对计量法,而抽象演绎法的特点之一就是唯心主义的心理分析。即人的行为是从人心里感受去定义物品的价值后而实施的,因此不可能是定量化的,更不可能是单凭价格而决定的,因为甚至价格价值都是主观定义的。所以人的行为准则之二是具有不同特质的主观欲望决定,而非定量化。

3. 人类行为是为了追求享乐,但享乐是存在递减效应的。在追求享乐的行为中,行为的效用程度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而递减。因此,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必须使生活享受最大化,通过恰当安排每一次的享乐,使得一生中的享受总量成为最大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1+1大于2的效果。

数理经济学方法论意义和评价

1.承认了数学方法不是叙述方式而是研究方法;

2.利用数理经济学解决的不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个别、局部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过程。用

一个合理的方程组表示最一般的社会的互相作用,从而说明该经济体系的特征和使用这一体系达到的均衡条件;

3.数理经济学表明了数学方法是研究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政治经济学必须用数学方法来

研究经济因素的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函数关系,这样子经济学能够和自然科学一样成为一门科学。

4.在理论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合理性/优势:数学可以把各个范畴间的数量关系精确化,

因此在量的分析上具有优势;

5.运用数学,可以减少逻辑上的错误,对分析的出发前提表述明确,对范畴定义精密,

各个概念的内容更加明确;

6.经济学理论建立在对经济现象客观理解的基础上,具有应用数学的有利条件。

7.当应用数学对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时,它的形式变得严格精确,但这也使得结果离复杂

的实际情况越远。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概论》考核题型与分章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分) 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计30分)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15分)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二、判断正误(15分) (错)1.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错)2.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3.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思考题(70分) 1.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三和四同时在教室看书,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四坐在中间位置。 A.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2、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uncle”,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一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 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二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 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 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 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 国。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 裕。 (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

《语言学纲要》试题库剖析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学 2.语言 5.文言文 6.符号 7.符号形式 8.符号的任意性 9.语言符号 10.组合关系 11.聚合关系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个阶段。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__________。 7.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________,摇头表示________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_____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________。 8.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________。 9.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用______________表示。 10.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_____。 11.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_________。 12.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3.一个符号,如果没有_______,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_______,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4.语言符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______。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斯蒙第(Sismondi,1773—1842),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也是经济浪漫主义的创始人。代表性经济著作为181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斯蒙第是经济学说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他毕生著述甚多,除历史著作和本书外,其余经济学著作主要有:《托斯卡那的农业》(1801年)、《商业财富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商业立法上的应用》(1803年,以下简称《论商业财富》、还有《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1819年,以下简称《新原理》)。 西斯蒙第的《新原理》已为我国经济学界所熟悉。其《政治经济学研究》(1838年,以下简称《研究》则鲜为人知,因为:一方面,《研究》在经济思想方面和《新原理》基本相同。非专门研究西斯蒙第的人,一般没有必要涉及它;另一方面,该书以前没有中译本,从而限制了读者的范围。不过,《研究》毕竟是西斯蒙第后期主要的经济著作之一,其内容又是《新原理》一书的补充和发展。 西斯蒙蒂处于欧洲国家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期,他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出发,在肯定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的基础上,补充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理论,增加了四条原则: 第一、一切税收应该以税收作为课税对象,不应以资本作为课税对象,对资本课税就是毁灭用于维持个人和国家生存的财富。 第二、不应该以每年的总产品作为课税标准,因为总产品中除了年收之外,还包括全部流动资本。 第三、不能对纳税人维持生活所必需的那部分收入课税。 第四、决不可以因为征税而使应纳税的财富逃到国外。 西斯蒙蒂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税收的,认为如果对资本课税,国家就会很快地陷于贫困、破产,甚至灭亡。此外,为了适应资本积累的要求,他着力倡导轻税的原则。他的第三、第四条原则,补充了亚当?斯密在经济方面的空白,是一种新的贡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By:●潘赫??? 单选题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A)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C) 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中日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 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谴责列强侵略中国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的实力 3.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 4.“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B)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天演论》D.《盛世危言》5.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帝国主义的强大B.经济技术的落后C.社会制度的腐败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差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四洲志》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D) A.富国强兵B.均贫富、等贵贱C.维新变法D.中体西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A) A.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D.工人运动 4.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C) A.民用工业B.新式学堂C.军用工业D.新式农场 5.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政治制度是(B) A.封建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议会民主制 6.提出“三纲四维之道不可变",ldquo;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的主张是nbsp; (B) 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中国国民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五五宪草》C.《中华民国约法》D.《变法通议》 3.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D)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B) A.要不要向西方学习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社会革命 5.标志着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C) A.新文化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创立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 9 1 9—1 9 4 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1919—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2.1919—1949年,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旧占优势的是(C)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封建经济D.官僚资本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

第一条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革命军人,引导官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 第四条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贯彻以人为本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坚持启发疏导、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军事训练等各项工作中,贯穿到完成多

样化军事任务中,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注重增强实际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质量效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教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 (五)加强实践活动培育。发挥军事训练、部队管理等实践活动具有的特殊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官兵在完成任务中培育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 (六)积极推进改进创新。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吸纳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第五条 总政治部主管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总政治部宣传部归口承办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各级政治机关主管本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司令、后勤(联勤)、装备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各级政治机关宣传部门归口承办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第六条 各级党委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议教制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原则,确定重要教育任务,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党委书记是管思想、抓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领导责任。 第七条 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处)主任应当以主要精力抓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调查研究,精心部署安排,进行授课辅导,深入实际指导,切实抓好落实。 政治协理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掌握官兵思想,认真备课施教,指导官兵讨论,组织教育活动,进行随机教育。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

语言学纲要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罗马 2、语言是 19 世纪成为独立学科,其标志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 3、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4、语言交际可分为哪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 5、印度最早的经典实用的语言是:梵语 6、中国“小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三方面: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7、语言的功能包括哪两个: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8、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两个: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9、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 10、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11、儿童语言学习得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12、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13、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4、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15、我们是通过听话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心理现实的。 16、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实现的编码。 17、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9、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20、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21、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上看是不具有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语言学纲要习题答案

导言 一,名词解释(分,每小题分) ,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二,填空题(分,每空分) .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 .历时共时历史描写 .历史比较 .《语言论》 .索绪尔 三,问答题(分,每小题分)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举例说明略,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而要学好用好语言,就必须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②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政策,制定语言规范,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③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至于个人,同样可以利用语言学的成果,比如学习一种语言或方言,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所学语言同自己母语的各方面的对应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09级《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 一、题型: 单项选择题(4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0分)、论述题(在两题中任选1题,10分) 二、名词解释的答题要求: 1、基本概念(定义); 2、简要内容陈述(代表人物); 3、基本评价。 三、简答题:答出基本内容的核心要点,不必详细解释,但内容要完整。 四、论述题:既要阐述其基本内容,又要略作评论分析。答题一般不少于300字 各章的复习要点: 第三章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 2、晚期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的主要代表人物。 3、柯尔培尔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 4、主要名词: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 第四章配第的经济学说 1、威廉·配第的主要经济理论: 包括方法论、价值论、分配论、货币论等。 第五章布阿吉尔贝尔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布阿吉尔布尔与坎蒂隆 2、重农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3、自然秩序学说及其在重农学派理论中的作用。 4、魁奈《经济表》的主要理论贡献。 5、主要名词:重农学派、自然秩序、年预付、原预付、纯产品 第六章斯密的经济学说 1、为什么说斯密经济理论思想的核心是经济自由主义? 2、斯密的价值学说的理论贡献及其庸俗观点。 3、主要名词:《国富论》、三大阶级与三种收入、“看不见的手” 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1、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贡献及其缺陷。

2、李嘉图的分配论的主要观点,及他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见解的重要意义。 3、主要名词:比较利益说 第八章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1、西斯蒙第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2、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论观点。 3、主要名词: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第九章马尔萨斯和萨伊的经济学说 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及其错误。 2、马尔萨斯价值论和危机论的基本观点。 3、萨伊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4、“萨伊定律”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5、主要名词:三分法、三位一体公式、萨伊定律 第十章西尼尔、巴斯夏和穆勒 1、西尼尔“忍欲说”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巴斯夏“经济和谐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3、约翰·穆勒关于商品的分类和各类商品的价值决定。 4、穆勒提出“两分法”的理论依据——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 5、主要名词:服务价值论、经济和谐论、忍欲说、“并连生产” 第十一章李斯特和德国历史学派 1、李斯特的主要经济学观点。 2、简评李斯特的经济理论 3、罗雪尔的历史主义观点。 4、德国旧历史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 5、主要名词:历史学派。 第十二章边际主义的兴起 1、边际效用理论的先驱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3、主要名词:戈森定律、边际效用学派、数理经济学派 第十三章奥地利学派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Microsof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封建社会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1863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加强 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制定本 大纲。 第二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 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 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革命军人,引导官兵始终 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 旺盛的战斗精神,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 第四条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 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贯彻以人为本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尊重 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坚持启发疏导、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 相统一,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 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军事训练等各项工作中,贯穿到完成多

样化军事任务中,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思 想保证。 (四)注重增强实际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质量效益,把解决 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教 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 (五)加强实践活动培育。发挥军事训练、部队管理等实践活动具 有的特殊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官兵在完成任务中培育革命精神、优良作 风和高尚品德。 (六)积极推进改进创新。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吸纳先进 文化,体现时代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 紧贴官兵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第五条 总政治部主管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 备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总政治部宣传部 归口承办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各级政治机关主管本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司令、后勤(联勤)、装备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各级政治机关宣传部门归口承办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第六条 各级党委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议教制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原则,确定重要教育任务, 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党委书记是管思想、抓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领导责任。 第七条 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处)主任应当以主要精力抓思想政治教育,认 真调查研究,精心部署安排,进行授课辅导,深入实际指导,切实抓好 落实。 政治协理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思想 政治教育,掌握官兵思想,认真备课施教,指导官兵讨论,组织教育活 动,进行随机教育。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综合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综合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 1、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配第 B、休谟 C、康潜龙 D、孟德维尔 2、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是() A、休谟 B、布阿吉尔贝尔 C、配第 D、斯密 3、奠定了康潜龙作为古典经济学先驱者地位的著作是() A、《商业性质概论》 B、《赋税论》 C、《经济表》 D、《谷物论》 4、法国重农主义先驱者中最著名的是() A、布阿吉尔贝尔 B、斯密 C、魁奈 D、李嘉图 5、马克思称()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A、李嘉图 B、斯密 C、西尼尔 D、穆勒 6、以人口论极负盛名的经济学家是() A、西斯蒙第 B、布雷 C、马尔萨斯 D、斯密 7、较为全面攻击李嘉图的价值学说和利润学说的人是() A、贝利 B、托伦斯 C、穆勒 D、麦克库洛赫 8、19世纪30—40年代公认的经济自由主义大师是() A、贝利 B、托伦斯 C、穆勒 D、麦克库洛赫 9、被称之为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的是() A、西尼尔 B、穆勒 C、斯密 D、贝利 10、第一个和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决裂的经济学家是() A、西斯蒙第 B、穆勒 C、西尼尔 D、李斯特 11、持有消费不足是导致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经济学家是() A、西斯蒙第 B、穆勒 C、西尼尔 D、李斯特 12、克拉克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理论 A、分配 B、消费 C、生产 D、资本 13、克拉克认为,全部经济学分析研究的基础和中心,就是() A、动态经济学 B、静态经济学 C、边际效应论 D、商品消费 14、提出了“时差利息论”的经济学家是() A、庞巴威克 B、克拉克 C、魁奈 D、威克赛尔 15、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方面最大的代表是() A、克拉克 B、维赛尔 C、庞巴威克 D、威克赛尔 16、提出“归算论”的经济学家是() A、克拉克 B、维赛尔 C、庞巴威克 D、威克赛尔 17、奠定了杰文斯在经济思想史上和边际效用学派的历史地位的著作是() A、《政治经济学理论》 B、《纯粹经济学要义》 C、《财富的分配》 D、《社会经济理论》 18、第一位把数学方法运用到经济学分析中的经济学家是() A、古诺 B、戈森 C、杜能 D、孟德维尔 19、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是() A、古诺 B、戈森 C、杜能 D、门格尔 20、

高一政治课程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① 课程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生活》 授课时间:35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模块目标: 1.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2.提高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3.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4.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 导语课: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内容标准】

1.1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1.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3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安排】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3课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2课时) 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2课时) 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2课时)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内容标准】 2.4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2.5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语言学纲要》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和()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对立。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 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15、()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 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和()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构成的。 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四种。 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p]

[f]-[v] [ts]-[t§] [n]-[l] [y]-[i] [y]-[u] 三、名词解释 1、语音 2、音质 3、音素 4、音标 5、半元音 6、音位 7、音位变体 8、条件变体 9、自由变体 10、典型变体 11、超音质音位 12、音高 13、音强 14、音长 15、区别性特征 16、二合元音 17、复辅音 18、语流音变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题及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和()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保育教育基础阶段 2、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和()的兴趣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参加体育活动 3、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和()卫生保健工作。生理心理 4、幼儿园应建立卫生消毒,病儿隔离制度,认真做好()和()工作。计划免疫疾病防治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与()。机会条件 6、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自由活动。动静交替愉快的有益的 7、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和( ) 设施。游戏体育活动 8、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优良者,幼儿园应按有关规定给予();对不履行职责的应给予( );情节严重的应给予();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奖励批评教育行政处分刑事责任 9、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向家长宣传()、(),共同担负教育幼儿任务。家庭教育环境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 10、幼儿园应建立()、()和其他统计表册,每年向教育行政部门报送统计表。工作人员名册幼儿名册 11、幼儿园应密切同()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教育知识,并支持()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建设。社区社区社区 12、幼儿园夏季要做好()工作,冬季要做好()工作,防止()和()。 防暑降温防寒保暖中暑冻伤 13、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14、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符合幼儿的(),注重(),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规律年龄特点个体差异 15、幼儿园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的正面教育。积极鼓励启发诱导 16、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定期召开()并接待家长的()家长会来访和咨询 17、幼儿园应配备适合幼儿特点的()、()、(),以及必要的教具玩具。 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用具 18、幼儿园园长应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并获得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19、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 )。幼儿园教师资格 20、幼儿园应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定期部署总结和报告,每学年应向()和()报告工作,必要时随时报告。行政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 2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是()领域的目标。科学 二、选择题: 22、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D )。 A.4小时 B. 3小时 C. 5小时 D.3小时半 23、幼儿园应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建立食品、药物等管理制度和幼儿接送制度,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A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 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自由与必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语言学纲要》模拟试题

语言学概论》考核题型与分章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计30 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计10 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0 分) 四、分析说明题(每小题5分,计20 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 分,计30 分)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15 分) 1. 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 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二、判断正误(15 分) (错) 1. 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错) 2. 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 3. 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思考题(70 分) 1.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 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 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 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 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2、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 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 同。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 uncle ”,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 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手+纸汉:手纸日:信汽+车汉: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