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案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写本课生字,理解“秀丽、陡峭、奇形怪状”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一说。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学习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览一座名山——黄山。

2.播放视频《黄山》。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一会儿说说你从视频中都知道了些什么?

3.看了黄山四绝,你们最喜欢黄山的哪一绝?谁愿意说一说?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黄山四绝之一——黄山奇石,看看它到底奇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动画课文《黄山奇石》,让学生给课文标上段落序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请学生谈谈看完动画课文后的感受,小组内交流感受。

3.小组派代表谈感受。(教师相机引导评价)

4.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都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请用“——”画出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奇石,全班交流。

(2)课文中介绍的黄山奇石,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相机介绍详写、略写的含义:详写——描写的较为详细,用笔墨较多;略写——描写的较为简单,有的只是一笔带过,简单提及。)

5.课堂交流,展示预设。

课件出示: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详写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略写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小组内识字读词。

3.检查自学:同学们都胸有成竹地坐好了,我可要考一考大家了,看看你们有多棒!(1)课件出示需认读的生字:

闻(wén)名(míng)景(jǐng)区(qū)

省(shěng)部(bù)秀(xiù)

尤(yóu) 其(qí) 仙(xiān) 巨(jù)

位(wèi)著(zhù)形(xíng) 状(zh uàng)

①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

②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③形近字辨析。

区(景区)尤(尤其)其(其实)山(山上)立(直立)开(开会)巨(巨石)龙(龙凤)棋(下棋)仙(仙人)位(座位)形(形状)(2)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

①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小组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

②小组汇报。

③教师重点指导“南、每、升、闪、狗”五个字的写法。

④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4.书写练习。

(1)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先描红,再抄写到田字格中。

(2)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练写字词。

(3)展示学生书写作品,相机评议、指导。

5.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秀丽神奇奇形怪状一动不动中外闻名金光闪闪

尤其胳膊形状安徽翻滚陡峭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中外闻名”,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程度要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从我们学习的这些词语中已经能初步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了,下节课我们再去课文中细细体会。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有关黄山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谁收集的多,了解的多。

第二课时

一、介绍资料,导入课文

1.请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黄山的资料。

2.同学们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有关黄山的资料。今天我们继续跟随课文,欣赏黄山奇石到底“奇”在哪。(板书:黄山奇石)

二、精读课文,探究石“奇”

(一)初探黄山,感受神奇。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学生齐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预设:告诉了我们黄山的地点;黄山景色很神奇,尤其是怪石。

2.课文中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黄山的神奇?

预设:中外闻名、景色秀丽神奇、有趣极了。

3.请同学们再次读这一自然段,指导重读词语“尤其”。。

(二)近观黄山,感受“石”奇。

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描写了很多种黄山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等,你最喜欢哪一个奇石呢?(生交流)

1.今天,就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板书:仙桃石)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

(2)【课件出示“仙桃石”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仙桃石”的图片,你们觉得它像桃子吗?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

(3)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自然段,读后小组交流。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

2.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又是什么样子?它在干什么?(板书:猴子观海)

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指名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猴子的样子,学一学猴子的动作(如孙悟空)。

(2)【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想一想:这只小猴子“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它会在想什么呢?学生交流,指生回答。

(3)是的!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寥寥几笔,就把石头写活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猴子啊,谁能说一说?(奇特、有趣、可爱)

(4)哪位同学可以再来读一读,注意要读出“猴子观海”的奇特、有趣。(生练读,指名读,互评。)

3.“猴子观海”真有趣,“仙人指路”怎么样呢?(板书:仙人指路)

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

手臂指向前方。

(1)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谁来学着做一下这个仙人的样子?(生模仿)(3)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么样?(神奇、前去看个究竟)

(4)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5)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读出来。(生齐读)

(三)展开想象,学习说“奇”。

1.作者通过观察,抓住黄山奇石的外形特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下面,我们也试着运用这种方法,给大屏幕上的这块石头起一个名字,抓住它的样子来说一说它吧。【课件出示“金鸡叫天都”的图片】

2.学生小组交流,指名说。

3.同学们说得真棒,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块石头的呢?

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4.指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分别评价课文的写法与同学们的描述。

5.看来,你们已经知道怎么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

(四)感叹“奇”石,学习练写。

1.黄山的奇石还有哪些?(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

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课件出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图片】

2.通过看图,写一写你所喜欢的一种奇石。

3.我是小导游

让学生扮演小导游,把自己喜欢的石头介绍给大家。

三、总结拓展

1.小结:黄山奇石作为黄山四绝之一,果然名副其实!最后,让我们用徐霞客的一句话来抒发我们对黄山奇景的赞叹吧——“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

2.资料拓展。

播放视频《黄山鲫鱼背》和《黄山莲花峰》。

3.黄山风景这么美丽,你能为黄山风景区写一句广告语,让更多的游客去黄山游玩吗?

(学生先说后写。)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

2.用上本文的词语夸一夸某处的景物。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纸船和风筝》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学会辨别同音字漂和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默读课文。

3.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默读;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放纸船与放风筝的经历吗?谁愿意说一说?(指生回答)

2.今天,在我们学习的新课里,天上飞的风筝与小溪里漂的纸船一起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

3.板书课题《纸船和风筝》,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三个任务:

(1)给课文标段;

(2)将课后带拼音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并注音;

(3)画出田字格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有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也标出来。

2.播放动画课文《纸船和风筝》,学生相机正音。

(1)课件出示:飘漂

①你注意到这两个字了吗?谁来读一读。

②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读音相同,字形相似。)

③【课件出示风筝和纸船的图片】指生填空。

风筝_____哇_____

纸船_____哇_____

④为什么风筝用“飘”,纸船是“漂”呢?引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可适时播放

微课视频《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漂—飘》)

(2)课件出示: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漂到了松鼠家门口。

指生读,全班齐读。

3.【课件出示大山、松鼠与小熊的图片】,你们知道松鼠和小熊住在哪儿吗?

(一生读第一自然段,一生回答,教师将小熊与松鼠放置在正确位置)

4.谁能说一说,小熊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指生回答)

预设:小熊和松鼠通过放风筝、放纸船,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小松鼠主动和好,小熊接受,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三、再读课文,细读感悟

1.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你能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吗?(指生读)

2.品读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

面写着:“祝你快乐

....!”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

着:“祝你幸福

....!”

(1)你能画出表现松鼠和小熊心情的词语吗?(乐坏了、也乐坏了)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高兴的词语?

(2)松鼠和小熊为什么这么高兴?(它们分别收到了对方的礼物: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

(3)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吧!(同桌互相扮演小熊和松鼠,对彼此说说纸条上的话。指生读。全班齐读。)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将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

筝鼠折漂扎抓幸但愿哭取

(1)全班齐读生字。

(2)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去拼音读生字。

2.“一字开花”游戏。

袋鼠

3.小熊和松鼠成为了好朋友,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两个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他们以后还能做好朋友吗?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再读课文,细读体会

1.课件出示课文第7自然段,指生朗读: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

..的风筝,

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

..的纸船了。”(课件标红吵架原因,后标红加点字)(1)曾经,“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但是,现在: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比较句子:

①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纸船了。

②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请同学们说说句子之间的不同,哪一句更好,师表扬后再归纳。)

师过渡:代表着小熊与松鼠友谊的纸船与风筝就这样不见了,小熊和松鼠的心里都很——(难过)

2.课件出示课文第8、9自然段,指生分角色朗读: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1)如果你是一个小记者,相继来到了小熊与松鼠家,看到他们都闷闷不乐的,你会问什么问题?小熊和小松鼠又会怎样回答呢?

四人小组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随意设计对话,共同探究此问题。

(2)四人小组表演,教师相机评价与指导。

(3)将全班分为“小熊队”与“松鼠队”,教师总结问题,并出示,学生回答:

①小熊/小松鼠,你跟小松鼠/小熊吵架后,心情怎么样啊?(很难过/也很难过)

②小熊,我看见你每天在家扎风筝,却没把风筝给放起来,为什么呀?

预设:我想放风筝与松鼠和好,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我怕它不理我。

③小松鼠,你和小熊吵架后心情怎么样呢?我听说你每天在家折一只纸船,但没有把它们放到小溪里。为什么?

预设:我的心情也很难过,每天都给小熊折一只纸船,想和他和好,但不好意思放,怕小熊不理我。

④小熊/小松鼠,你还想跟小松鼠/小熊做朋友吗?光不好意思可不行,你准备怎样和好呢?(生自由回答)

(三)体会友谊重建的欣喜。

1.小熊和松鼠和好了吗?他们是怎样和好的?(指生回答)

2.品读句子,体悟情感。

课件出示: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指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松鼠为什么会“高兴得哭了”?

(3)想一想:当小熊看到一只折好的纸船漂来,小熊会是怎样的心情?

(4)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过了几天,小熊再也受不了啦。当他刚准备把扎好的风筝放飞,就看到一只纸船漂过来。小熊拿起纸船,发现纸条上写着:“__________________!”小熊

____________。他连忙爬上树枝,__________________。

(5)纸船又漂流在水上,风筝又飘荡在山顶,松鼠和小熊还会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些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随机进行激励性评价)

(6)播放儿歌《找朋友》。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你们替他们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庆祝一下吧!

3.想一想:当你和好朋友闹别扭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法和好的?在小熊和松鼠身上,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吗?

三、识字学词,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折纸张祝扎抓但哭

1.指生读。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占格位置及笔顺。

3.小组合作探究识记生字的办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4.按结构分类后,学生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相机评议。

左右结构:“折、纸、张、祝、扎、抓、但”;

上下结构:“哭”。

5.学生描红并书空,教师巡视并指导。

四、布置作业

1.将课后生字(会写、会读)抄写三遍。

2.完成同步试题二。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松鼠山顶纸船

小熊山脚风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