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印,丝印,喷油问题及改善方法

移印,丝印,喷油问题及改善方法

喷涂常见次品描述

一、喷漆

1. 飞油因套模不正或胶件变形导致油从套缝中飞出

2. 流油因喷漆末干而流动的油层

3. 积油喷漆不均匀积成油块

4. 油渍胶件上粘有油质而导致喷时不上漆

5. 油污胶件被油漆污染

6. 上色不足喷漆时颜色没有签板深

7. 砂孔反映在制品表面象砂子大小的孔,打磨后可再加工

8. 走位涂层处理位置不正确,同样板有偏差,调整相应机械或工具可改善

9. 起牙边涂层处理后其边参差不齐,调整丝印网版,移印胶头或喷漆模可改善

10. 甩油涂层处理后,表面一块块脱掉,可改变盛放方法及等涂层全干后投入生产

11. 反底因胶件或油漆的原因令油层遮盖不到胶件的颜色

12. 漏喷漆应喷漆而没有喷漆的位置

13. 刮花胶件或喷漆层由于外界碰擦而刮花的痕迹

14. 色差涂层颜色不一致,异于样板,常见于配套配色胶件

15. 哑色或称无光泽,由油漆质量或喷涂层厚薄所致。

16. 拉丝由于涂层太浓,而致使移开网版,胶头或模具时而留下的丝状物

17. 油面末干油面接触到硬物件时,其硬度不够凹下

二、移印

1. 漏印规定移印的位置末有移印

2. 重印移印过多次,图案上易有叠影

3. 印错位没有将图案印在规定的位置

4. 移位移印的图案位置与规定的位置有误差

5. 变形移印的图案的形状与签板规定的形状不完全相同

6. 油起毛因油干,机头回转时有油层

7. 油不清晰因油调得太稀而导致移印在啤件上的图案颜色不明显

8. 油不均匀油还没调和,致使移印图案清晰程度不完全相同

9. 不对色移印图案的颜色与签板的颜色不完全相同

10. 套色偏移套色移印时位置发生误差

11. 断线字体或图案自某一部分断开来,看上去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三、丝印

1. 飞油字体、图案边缘出现不规则的图形,比原来印出的图案浅色

2. 尘埃字体或图案边缘有多出的小点,小孔或图形缺损

3. 漏油在不需要印刷的部位多了一些油点,严重的出现大面积油污

4. 干网字体或图案边角位变得圆滑、无棱角或图案变小

5. 起泡印刷面上出现一粒粒的凹凸不光滑图形,如橙皮一样皱纹

6. 粘网在图案上出现厚薄不均匀现象,有时印出的油很薄,干后出现砂孔,有时印出的油很厚

,干后出现爆裂

7. 起丝图案边缘出现一条条的细丝或相连小点

软胶和硬胶

软胶和硬胶相应使用软胶油和硬胶油。

a. 软胶是指PVC等和搪胶类;

软胶油主要是聚氯乙稀树脂漆,软胶开油水含环已酮成份。

b. 硬胶是指ABS,GPPS(聚苯已烯),HIPS(改性聚苯已烯),PC(防弹胶),POM(CELON)即赛钢等;

硬胶油主要是由丙烯酸,醇酸树脂,织维素漆组成,硬胶开油水含MEK(丁酮)成份。

开油水一般配方(具体比例一般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软胶开油水成份:二甲苯(树脂溶剂)

丁酮(助挥发溶剂)

环已酮(湿润胶件表面,改善平流性,

移印时均用此溶剂作开油水)

丙酮(去油作用)

硬胶开油水成份:甲苯(树脂溶剂)

MEK+防潮剂(湿润剂)

醋酸丁脂(挥发慢树脂溶剂)

常用溶液的认识

溶液名称用途

白火酒用于清洁胶件表面污渍、消毒,使用时避免接触金属。

白电油用于清洁胶件和金属表面污渍、油渍,对某种胶件产生脱水作用(与HI.ABS起化学作用)202药水溶解HI类胶件,用于粘合HI类胶件稀释万能胶。

207药水溶解ABS类胶件,用于粘合ABS类胶件(对PP.HDPE类不起化学作用)

化白水去除油污、污渍,但对多数胶件结构组织有破坏作用,产生龟裂(对PP类不起化学作用)303天拿水用于硬胶油稀释。

333天拿水用于软胶油稀释(PVC水),溶解PVC料。

哥罗芳溶解亚加力料,挥发性强,有麻醉作用。

环已酮高沸点溶液,溶解力特强,慢干,具防潮作用。

喷漆间常用溶剂

溶济名称用途留意事项

环已铜(C.Y.C)高沸点溶济,溶解力特强,慢干,具防潮作用,辅助开油可防止漆油发白、油漆与胶件分离,开油时不能放得太多,以免漆油难干,颜色清色化(不上色)及损坏胶件。丙硐(亚司通)快干溶解力强,辅助开油可使漆油快干,防止因漆油本身含难于油料太多而起牙边,开油时应根据天气考虑是否该加入,下雨、南风等潮湿时不得加入,以免发白。丁硐(M.E.K)快干溶解力强,辅助开油可使漆油快干,适合搪胶工件,橡胶质之类漆油辅助开油。不能加得太多,以免漆油变脆(尘大)发白。

414#化白水慢干、防潮,当天气潮湿时辅助开油可防止漆油发白,或漆油因加入溶解力迥强的开油水致使漆膜烧损(局部发白)有中和作用,不能加入太多,免致难干、甩油、不上色。扩油剂(去油剂)可去除油漆本身微量油渍和工件表面油渍,能防止泻油,起粗粒。如

过分底面油二层以上漆,不能放得太多,以免使漆膜油化。

甲苯单元素溶剂快干,溶解力强,可用来稀释烤漆亦可作合金工件表面清洁。如用在

ABS漆油上会有烧胶现象,可用作合金油稀释。

PVC开油水(天那水)用于稀释PVC油漆,亦可稀释其它漆油(根据需要)

ABS开油水(硬胶水)不能稀释PVC油漆不能稀释PVC油漆

白电油清洁水亦可作电镀油稀释不能用於清洗HI之类胶件以免脆化

白火酒单元素溶剂快干,可用于各类胶件清洁。不能涂反动派在烤漆、ABS

漆膜上,以免溶化、抹伤漆膜。

喷印胶件前胶件的表面处理

(1 清洁胶件:用洗洁精或洗衣粉水;

(2 硬胶胶件的表面处理:喷砂,磨砂,喷强性溶剂使表面软化(现时生产已将该组成成份加入油漆中)增强附作力,如用丙酮与醋酸丁溶剂或用热的三氯已烯或甲苯处理。

软胶胶件的表面处理:在丁三氯已烯溶液中浸数秒,取出擦干,或用硫酸:水:铬酸钾=300:24:150的水溶液在30摄氏度条下浸8-10分钟,取出水洗干凈及干燥。

质量问题及改善方法

1. 油漆之颜色/粘度/研细度/干燥速度决定喷漆质量

2. 喷漆质量的影响因素

①油漆及溶剂须与塑胶底层相配。

②表面质地弯曲及清洁度影响颜料粘性,省光时砂磨平直及喷漆改善粘着性。

③不同供应商有着不同的化学配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喷色质量。

④CYC,MEK,IPA(异丙醇),丙酮等溶剂的不纯导致一些SG值不同。

⑤多层颜料层很有可爆裂。

⑥压缩气体系统里湿气及过滤影响干燥速度

⑦省光后工作环境温度、湿度及通风环境。

⑧操作过程中,好的通风环境可促进稀释剂挥发,最好用铁架子。

3.漆膜的成膜质量与下述因素有关

1.漆膜颜色、漆表面光泽及遮盖力影响表观效果。

2.漆膜的遮盖力和附着力影响界油、粘油结果。

3.冲砂、擦油测试结果取决于漆膜的硬度和耐磨性。

4.耐候性----耐水、耐热、耐老化、耐酸、耐碱等。

5.耐冲击----震箱、投箱

6.柔韧性-----对PVC、搪胶等胶件和适应性

4.甩油

原因:A.胶件与油漆没有充分接触和良好湿润。

B.油漆和胶件之间没有足够的键介结合力。

解决方案:

A.清洗胶件脱模剂、油污会影响到油漆与胶件表面的接触,使油漆和胶件表面分子不能发生反应

,形成良好的附着力,一般来说,ABS胶件用ABS抹面水或白电油清洁,PVC胶件用白电油95%加亚司通5%清洗。

B.选择溶解力较强挥发较慢的开油水,或在开油水中加入溶解力较强、但挥发慢的溶剂,如PVC开油水中加入环已酮,ABS开油水中加入防白水或丁酯,橡胶油漆中加入二甲苯,移印油中加入异佛尔酮。

C.换用另一种油漆,ABS和PVC油漆都有很多种类,可选用多家厂商的不同油漆测试。

D.如金、银或金属色油漆甩油,有时是由于油漆中色粉太多引起,可加入相同类型的光油20%测试。

5.烧胶

原因:由于溶剂对胶件表面过度腐蚀,使胶件表面产生凹凸不平而引起的。

解决方案:选择溶解力较弱、挥发速度较快的开油水,或在开油水中加入快干、溶解力弱的溶剂,如ABS 开油水中加入异丙醇(IPA)、白电油;PVC开油水中加入甲苯或亚司通;橡胶开油水中加入白电油。

6.油裂

原因:A.油漆树脂和胶件树脂不具备相同的韧性或延展性;

B.由于溶剂可能会腐蚀胶件,导致胶件龟裂或油漆本身不合格。

解决方案:首先要分清楚到底是油裂还是胶件龟裂。可以在玻璃板上喷涂油漆试样,如有龟裂现象,一般

是油漆问题,如果没有,则认为是胶件问题。

A.油漆问题:

①改用溶解力强和挥发速度慢的溶剂,确保油漆树脂和胶件树脂的分子链更有效的缠绕和结合。如PVC开油水中加入环已酮,ABS开油水中加入丁酯或防白水(防白水不可超过10%。

②如果是因为油漆树脂和胶件树脂的柔韧性不同,那就必须换用一种韧性和延展性更好的油漆来代替,或加入磷苯二甲酸酯(D2NP)类相容性良好的增塑剂。

③油质太脆,检查开油水配方。

B.胶件问题:

尽可能采用溶解力相对较弱快干燥的油水,减少强烈溶剂的用量,以减弱对胶件内应力的影响。

移印中常有问题及改善方法

印色困难,油墨胶落

原因及改善:(1)胶件印刷面粘有脱模剂类油污,应清洁干凈胶件;

(2)胶件注塑时有银纹类癖病,印刷后应力作用易剥落(甩油);

(3)油水问题,须重新较油;

(4)某些塑料如PS,PVC不需经表面处理即可移印/丝印,但聚烯(PE, PP)及聚甲醛(POM)等高结晶度塑料,其表面必须经过处理(如静电处理使表面极性化)方可移印,否则印刷牢固性很差或根本印不水油。

漏印问题(也可叫“不上油”)

原因及改善:

(1)检查印机胶头,钢板是否能得到完整的图案(可用纸试印),或丝印纲本有质量问题;

(2)油墨是否太浓太干,加稀薄水调稀;

(3)检查胶件外观是否有缩水致下陷(这常为漏印的主要原因),须从注塑环节控制。

喷漆质量问题及改善方法一览表

缺陷现象原因分析改善方法

漆雾强烈气压过大,输出漆不足调压,增加输漆量

压力过小,出漆孔塞升漆添漆,通孔罐内漆量小

喷漆飞沫喷枪顶针末经调整取顶针,调末端螺帽

漆料末经气道喷时先开气道后顶针

喷时滴漆漆罐太满

喷嘴末紧操作时注意相应改善

喷射角过于倾斜

出气不出漆压力太低,漆粘度太大增加压力,加开油水稀释

颗粒突起压力过高调低压力

漆末过滤,有杂物油漆过滤干净

喷具不洁清洁喷具

渗色喷叠色时,底漆末干就喷面漆开油水挥发及干燥时间控制

露底色油漆遮盖力差换漆

漆膜太薄适当喷厚漆层

泛白环境空气潮湿配漆时注意防水,加抗油剂

油漆含水,压缩空气中含水加大潮湿剂用量

选用溶剂蒸发太快,力架突然冷却调整开油水溶剂成分

不对色较色对办或PANTONE问题重新较油

压缩空气中油份影响局部有油斑将压缩空气油份过滤干净

光泽度不合要求选取光油不当重喷

桔皮溶剂选择不当,挥发速度不匀, 调换开油水溶剂成份

产生涡流选成

喷枪距离工件太远或太近,溶剂很快干燥所致调整喷枪与工件距离

空气压力太低,油漆雾化不良,平流性差保证足够空气压力

针孔稀释剂质量差,挥发不均衡,产生气泡后调整开油水(加入慢挥发溶剂) 干燥形成针孔

压缩空气中水份所致充分保证清洁压缩空气中水份

光泽弱漆料稀(稀释剂加入太多),膜薄保证正常粘度

涂面潮湿,油漆光泽度差加光油重调油

天气湿度影响加入防白水

飞油喷漆模与胶件贴合不佳修喷漆模

喷漆距离不当注意施工要求

喷漆模洗洁不干净严格洗模频率

发光天气温度影响加入哑浆/哑粉

挂流油漆太稀调漆,减少开油水份量

喷枪手势(移动过慢或距离过近喷枪保持平稳移动,以均匀速度越

过表面,调整喷枪与工件表面距离

皱纹喷涂量过大控制喷漆量,保持喷薄涂层

喷枪距离太近提高喷枪与工件表面距离

碰花/污糟工人操作不当指导工人拿货/放货要小心,留意清洁干净

回粘溶剂挥发过慢,干燥不完全使用快干油漆

油漆硬度太底换油/调油,试加入交联剂

环境温度过低相应调整

外观粗糙涂面不干净清洁涂面

喷枪\喷漆模清洁不好勤洗模和喷枪

施工环境污染改善环境清洁

漆太稠末平流就已干燥稀释油漆

涂层发脆涂层配置不合理,底漆与面漆

硬度差异大重新较油

涂料配制不当,固化剂过多

不耐热底漆末干时喷面漆,底漆溶剂

难挥发或底漆潮气太大,水份针对相应改善

隔离油漆层,受热水分蒸发鼓泡

界油甩油开油水配制不当配好开油水

油漆本身质量差换油

胶件表面不洁净将胶件清洁干净

擦油甩油漆膜硬度过低换油

漆膜末干透足够时间令漆膜干透

冲沙甩油漆膜太薄喷厚

漆膜硬度,耐磨性不够换油

老化/温差变色颜料稳定性差换油

裂纹(龟裂) 胶件内应力在开油水作用下释胶件需退火处理

产生开裂采用快速干燥油漆及开油水

移印常见问题、原因及改善方法

问题表现可能原因改善方法

颜色偏差油漆色调配不当重调油

底色影响反差太大印底色减少反差

油浓度不合理调油

移印次数影响确定合适的移印次数

皱纹钢板图案蚀刻过深重做钢板

溶剂挥发增加慢挥发溶剂成份

胶头过硬更换胶头

粘油甩油移印油与底漆不相配改换移印油(用同类系列油)

开油水溶解力太弱加入强溶剂

冲砂甩油油膜太薄重复印厚

油硬度、耐磨性不够调换油溱(增加交联剂)

沙孔油漆过稠加开油水调稀

胶头过软更换胶头

钢板蚀刻不良重做钢板

油丝油漆过稠加开油水调稀

胶头过硬更换胶头

油污胶头烂避空胶头油污处

钢板花重做钢板

重影胶头过硬更换软胶头

压力过大、下落程度过深调节移印机参数

露底色钢板蚀刻图案过浅重蚀刻钢板

胶头过软换较硬胶头

胶件凹凸不平,印不到位改变移印件局部构造

丝印件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法

缺陷缺陷描述原因分析处理方法

飞油字体、图案边缘出现不规则的和图形,比原来印出的图案浅色丝印网拉得过紧,而网底与被印物件距离过大调低丝网与被印件之间的距离

油稀加进浓一点的油墨并调均匀

胶刮变形,变软更换胶刮

丝印件表面凹凸不平改用移印或用浓度大的油墨丝印

印件有一处凸起可从凸起处先刮落,拉网时拉松一点,若凸起处超过3mm,要用

边网印,若凸起处超过3cm,只能改作移印

尘埃字体或图案边缘有多出的小点,图形,小孔或图形破损等丝印件表面不洁,而没有

抹掉灰尘将印件表面处理清洁丝印网底面粘上灰尘或杂物等将网底灰尘及杂物除去(严重时用布沾718水洗网再印漏油在不需要印刷图案的部位多了一些油点,严重的出现大面积油污网浆药膜经长期丝印擦抹而变薄,脱落用封网浆修补

网架与丝网布接口处漏油对网架与丝网布接口处重新处理,严重者更换丝印网另:在丝印途中,有沙粒尘埃在印刷面上,而操作工末有发现而继续丝印,当胶刮压过沙粒时,网布容易被刺破,但因沙粒很小而末有感觉到,而印出后的货品有漏油现象。另外,货品有边沿位置或某些凸起,都会因长期丝印而令丝网在这种位置容易破损,造成漏油。

干网字体或图案边角位变得圆滑,无棱角或图案变小用了末经处理或处理时间不够的油墨将油墨放于风扇前吹

油墨过浓将油墨调稀或更换油墨

起泡印刷面上出现一粒粒的凹凸不光滑图形,如橙皮一样皱纹油墨太浓把油用783开油水稀湿或加进ST-1

粘网把网调高

颜色不均匀在图案上出现深色或浅色丝印途中,加783时与油墨末调好加783之前,先行盖油,再小心调好

油墨中有杂质防碍油墨顺利通过

印刷件表面有油污用白电油或去油剂把印件表面的油污去除

狗牙字体边沿出现锯齿状条纹晒网爆光时间不够,洗水时把图案边沿冲成一级级把晒网时间加长

用了100T以下网布晒网而晒薄浆用120T或以上网布或晒网时多刮一二次

丝网经长时间使用,字体的药膜被擦去重新晒一个丝网

走位图案不在指定的位置上出现网架或底板松脱调网后记住把网架及底板固定好,并经常去检查

经长时间使用至管位被磨损重新修理管位

有大粒杂物在管位旁边经常留意把杂物去除

网纱破烂重新晒网

注:为防止走位情形发生而不自知,最好在用胶纸贴一个位办,并每印50个左右对位一次

字体粗肥油稀加进浓油墨并调均匀

刮花被印表面有一些条纹出现管位粗糙用皱纹胶纸把管位包住

底板粗糙用大胶纸或柔软的布垫底

粘网在图案上出现厚薄不均匀现象,有时印出的油很薄,干后出现沙孔,有时印出的油很厚,干后出现爆裂油太浓把油调稀

丝网调得太低调高丝网

丝网拉得不紧,太松,太软用胶纸把丝网拉紧

胶纸溶化把胶纸撕去并用718清洗网底,重新拉胶纸

抽风机问题拆开抽风机,清洁扇叶,如不能修理则改用双面纸

吸风隔板被堵塞用针把隔板上小孔挑通

气管松或扭曲丝印时经常留意气管情况

起丝图案边缘出现一条一条的细丝或相连小点新油把新油吹几天或放入烘烤炉中用70度烘烤1至两天,使油墨内的快干剂挥发,再用783稀释

天气潮湿,产生静电丝印时带上布手套抹净印件表面

洗模水、洗枪水、洗网水、天那水、脱漆剂、去渍油、洗板水、香蕉水、甲苯、丙酮、丁酮、工业酒精、溶剂油、A剂、B剂、无水乙醇、异丙醇、环已酮、异氟尔酮、防白水、抹字水、中干水、慢干水、洗面水、去污水、开油水、环保型清洗剂、三氯乙稀、磷酸、超声波清洗剂、稀释剂、氢氧化钾等常用溶剂以及化工产品。润滑油类如:切削油、黄油、机油、切削液、齿轮油、导轨油、抗磨液压油、火花机油、白油、拉伸油、防锈油、无味煤油等等。

移印丝印喷码简述及各自优缺点对比

移印丝印喷码简述及各自优缺点对比 移印----移印是丝印的一种,移印主要是通过胶头完成转移过程,固印刷过程中受限于胶头的性能和形状。原则上可以这样说:只要胶头形变能到达的地方都可以印刷。因此移印适用面非常广,基本上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电器及生活用品,上面的字符,都是移印机的杰作!但是移印的印刷范围从胶头的特征判断已有大概的轮廓,不可以印刷大面积的图案。移印是直接印刷,在专用移印机上利用移印胶头将平面凹版上的油墨图文蘸印上,再由移印胶头将油墨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 丝印----丝印工艺是油墨透过网版的部分网孔后漏印在承印物上,网版其余部分网孔被堵塞,油墨透不过来。这部分更在承印物上开成空白。印刷时油墨倒在网版上,在无外力作用下油墨不会自行通过网孔漏到承印物上,而当刮板以一定的压力和倾斜角度刮动油墨时,它便透过网版转移到下面的承印物上从而实现图象的复制。 丝印墨层较薄,移印墨层较厚,移印丝网印刷速度较慢,印刷成本较高。 喷码----喷码是指用喷码机喷码设备在产品上喷印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批号,企业名称,Logo,条码,二维码等。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优点在于不接触产品,喷印内容灵活可变,字符大小可以调节,以及可以和计算机连接进行复杂数据库喷印;喷码的速度快,节约人工及成本。 喷码对比丝印移印的优点有以下5点。1、丝印移印机必须制作钢板样板,更换印刷内容麻烦,印刷内容不能编辑。标识自动化设备无需制作样板,直接编辑内容。2、丝印移印机必须接触产品才能印刷,标识自动化设备采用非接触式喷码。3、丝印移印机文字清晰度较差,标识自动化设备一般在300DPI,达印刷效果。4、丝印移印机费时不省力,生产效率,成本较高,喷码设备、激光打标机价格成本不高,特别是小型喷码机,标识自动化设备流水线喷码生产,速度快。5、丝印移印机因印刷质量效果不好而导致次品率相对较高,不方便检测。标识自动化设备喷码效果稳定,有保证,可加装检测设备,方便实用。 咨询:400-6686-088 Qq:2851656035

丝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丝印印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的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这里为大家收集了100条在丝网印刷、移印以及其他特种印刷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信息来自慧聪网论坛、合作客户以及行业人士等,希望能够为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提供帮助。 检索目录 基础知识 1丝网印刷有哪五个变量? 2何为光的三原色,何为色料的三原色? 3什么是热转印?有什么特点?其用途是什么? 4溶剂性油墨组成成份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5溶剂性油墨中的溶剂是起什么作用? 丝网版制作 6选网时如何计算再现线条的宽度? 7如何计算,12034(T)丝网应该能丝印出多细的线条? 8绷网的张力不均匀会造成什么后果? 9网版张力与网距如何确定? 10正常张力下网距的大小会影响什么? 11绷网后在网版制作前丝网为什么要进行网前处理?网前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2网版涂感光胶后为什么一定要彻底干透? 13怎么选择网版的曝光时间? 14网版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头会产生哪些后果? 15经过前处理的网版与涂胶网版在同一烘箱中干燥会产生什么质量问题?如何解决? 16四色网点印刷对网版和印刷过程有哪些要求? 17何谓糊版?产生糊版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 18如何清洗印版? 19装版及印刷机如何调整? 印刷工艺 20多色套印如何定位? 21何谓叠印不良?如何补救? 22网目调网版中刮板如何掌握? 23在丝网印刷中有哪些因素决定下墨量(即墨迹颜色的深浅)? 24印刷墨膜边缘出现锯齿状毛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25如何避免墨膜厚度不匀导致堵网和着墨不匀? 26什么是针孔现象?如何避免和解决? 27承印物在印刷后墨迹上为什么会出现气泡?如何解决? 28如何解决丝网印刷品的墨膜表面有时会出现丝网痕

喷油QC培训讲义

喷油QC培训讲义 Part 1 喷油 一,喷油工艺简介 1,原理简述:喷油是一种通过喷油枪在高气压下,将油漆化成雾状,均匀地覆盖在工件表面, 经过干化过程,在其表面形成预定颜色和形状的图案的装饰工艺. 2,喷油工具和相关材料: a,喷油枪 b,喷油模 c,油漆 d,相关化学试剂,溶液(清洗剂,开油水等) e,待喷油胶件 3,喷油基本类型: a,模喷(夹模,边模) b,散枪 c,大枪 二,常见喷油缺陷及其可能成因分析: 1,飞油:油漆从模具与胶件之间的间隙,飞到非喷油(该种油)区域. a,工人操作失误,套位不正,导致胶件与模具之间出现间隙. b,胶件变形,导致间隙 c,喷油模变形,或者磨损,或者设计制造得不够精密. d,喷油距离不当,或喷油手势不对。 2,超边:油漆超出预定喷油区域的边界 a,合模不到位.模具边缘向非喷油区域内收. b,喷油模边缘缺损. 3,积油:漆膜表面油漆(局部或全部)积聚,形成较厚的膜层. a,工人操作失误,喷油过多. b,油漆太浓,过于粘稠.. c,喷油枪气压太低,枪嘴处油漆雾化不良. 4,油污:非喷油区域有油漆沾附 a, 操作失误,白件碰到油漆 b,摆放不当,油漆未干就碰到非喷油区域. 5,不到边(位):喷油位置未达到预定区域. a,操作失误,套位不正,模具边缘向喷油区域方向超出. b,模具设计与制造不够精密. c,胶件变形,导致套位移位. d,工人洗模频率低,模具边缘积油,变相减少喷油区域. 6,油薄,不够油(露底色,反底) a,工人操作误差,贪快,少喷油 b,油漆过稀. c,油漆过于透明,遮盖力差。

7,牙边(锯齿边,起狗牙)喷油区域边缘不整齐,呈锯齿或波浪形 a,喷油模不干净,工人懒洗模. b,油太干,易粘附在模具边缘结成块. 8,色差:颜色与样板对不到. a,用错油漆 b,油没调好,油漆色差. c,工人操作误差,喷油过多(色深)或者过少(色浅). 9,水影:油膜表面呈现水点状无油或者油薄的现象. a,压缩空气中有水分(应放掉) b,胶件表面有水分. 10,阴阳色(鸳鸯色,深浅色)同一视野范围出现两种有明显对比的颜色.(多指装配后效果) a,喷油过多或者过少,不均匀. b,不同的工人操作,喷出来的效果不能匹配. c,新旧件对比.(现在生产的货与存货的对比) 11,桔子皮 a,溶剂选择不当,挥发速度不均匀,产生涡流。 b,喷枪距离太远或者太近,溶剂很快干燥。 c,空气压力太低,油漆雾化不良,平流性差。 12,烧胶:漆膜表面起皱. a,开油水过浓,对胶件表面腐蚀. b,胶件有缺陷,如气纹等.(橡胶件多见) 13,光哑色.(哑色,反光)漆模表面,光泽度跟样板不一致. a,油没调好。(力架,哑浆用量过多或者过少) b,喷油枪放气过大或着过小. c,天气潮湿. 14,沾花,擦花,刮花.漆膜表面有点状,或线状或片状伤痕. a,油漆未干,油件之间相互粘连,油漆干后,分开胶件,漆膜破损. b,油漆干后,油件之间摩擦,或者油件与其他物品(桌面,盛装器皿等)之间摩擦,损伤漆膜15,掉油(甩油)做油漆附着力测试时,漆膜不同程度脱落. a,用错油漆 b,胶件表面有油渍,污渍等. c,漏打PP水,或PP水擦不到位. d,胶件配方问题. e,油漆未完全干透. 16,针孔 a,稀释溶剂挥发太快,油膜来不及补充,干燥后形成针孔。 b,压缩空气中有水分。 ......... Part 2移印 一,移印工艺简介 1,移印是一种利用胶头将移印钢板特定图案凹槽的油墨转印到需加工件的预定位置的工艺.

移印中常见问题

1、移印应注意哪些关键点?移印是通过硅胶头作为中间体,把钢板上的图文转移到工件表面的一种特种印刷方式。移印最主要应注意工件、钢板、胶头、油墨四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例如钢板的深度、胶头软硬、形状、大小、油墨的挥发速度、油墨的特性、工件表面特征、工件的支撑、外界的环境控制等,只要能够处理好上述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加以调整,就能基本上了解移印的基本规律。以上只是谈谈简单的看法,具体操作必须依实际变化而应用, 并在应用中学习掌握。 2、丝印和移印稀释剂有什么区别?移印和丝印稀释剂的区别最大体现在组成成分和挥发快慢上。其中因生产厂商不同稀释剂组成分有所区别,形成品质不同,不在这里讨论,主要讨论移印丝印稀释剂挥发速度。移印要求开油水快干,避免胶头不能很好的实现油墨转移,丝印则要求慢干,以避免丝网堵网。但是在一定场合下,丝印开油水可以用于移印上(必须为同一性质的开油水),例如在干燥温度高的情况下,可以通用丝印开油水来调剂挥发速度。一般情况下,快干开油水不用于丝网印刷上,但可以用洗网。 3、怎么判断钢板的深浅是否合适? 一般常规移印钢板的深度卩m左右。如细小文字、线条2卩m即可。实体图文,贝U 3卩m以上也适合,网点图文卩m可能偏深了,所以具体的钢板深浅依图案以及对墨层的要求而定。又如同一种图文,若所印刷工件表面粗糙,麻面或光洁面,所要求钢板深度又有区别,要判断钢板的深浅,有两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①依数据,用深度计测量钢板的深度,这方面要求有良好的数据管理才能对应。 ②依实际印刷结果,这方面需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经验,举例说明:如出现回油、图文模糊,较大的可能性为钢板太深。如出现气泡(砂眼),可能太浅。如果移印胶头在未印刷到工件时,胶头上油墨已偏向干固,贝钢板太浅;如果胶头上油墨呈现不平整状,贝钢板太深。 4、红、白、淡黄、兰色胶头有什么区别?胶头颜色多样化,主要是由于制胶头原材料颜色而决定的。从移印角度看胶头,颜色并不能对胶头的转移作用造成影响,影响胶头性能的因素主要是制胶头的材料和工艺,就是对胶头沾油和脱油的影响。所以从根本上讲红、白、淡黄、兰色胶头本质是相同,不同的只有颜色和实现移印印刷功能效果上细微的区别。 5、移印时,印刷后图案为什么常和版图对不上? 因为移印过程是通过有弧度、有弹性的硅胶头在平整的钢板上转移图案到各种不同形状的工件上。在转移过程中,因胶头压力和作用面不相同而影响胶头的变形程度,最终影响实际图案和菲林设计图案的差别。控制变形应控制胶头形状、胶头软硬、胶头大小、工件外形、工件固定、工件支撑力、胶头压力等相关国素。如确实偏差太大,可修改菲林以适应胶头的变形量达到理想效果。 6、怎么判断移印稀释剂的挥发速度是否合适? 要判断稀释剂挥发是否适合于正常移印印刷,主要通过胶头上油墨和印刷完成后工件表面图案的效果判断。举例说明如下: ①胶头在未印刷到工件上时,判断胶头上油墨的状态,干固,稀释剂太快干。 ②印刷完成后,工件上图案出现起毛、拉丝现象,太快干;回油模糊;贝太慢干。已成碎状,无粘附力,太快干;印刷不上,贝太快干。 7、为什么印刷时常出现气泡(砂眼)现象? 印刷出现气泡(砂眼)现象的原因多样化,但最主要集中在胶头、钢板、油墨三个方面。下面举出几个最可能产生气泡(砂眼)的原因:

使用弹性橡胶油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使用弹性橡胶油常遇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发白 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油漆容易发白,另外,喷漆施工中常碰到所谓“发白现象,这层白膜是由于水分与漆混合造成的,当水分不能全溶挥发成分时就与成膜物构成一层白色的乳状体。水分逐步的挥发如乳状体被残留的溶剂所溶解则白色漆膜层消失。如果溶剂不足以消除白膜,则漆膜的连续相被破坏出现“发白”现象。因此,挥发溶剂应适应控制。勿使用挥发过快的溶剂。减少表面降温水分凝结,而当稍有“发白”现象发生时,又可在挥发后期重新溶解于存留的溶剂中,消除白膜,增加光泽。 2、烧底基本上,发生烧胶现象原因非常多,包括设计,注塑条件。橡胶油配方(溶剂选料及用量)喷涂设备(使静电枪较易烧胶)等,所以处理的方法也无单一准则,要按个别情况通过试验来找出最合适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议。 2.1治本方法 此方法主要在塑胶工件上做工夫,改良工件本身分子组织。在喷涂条件不变的状况下,避免烧胶情况发生。 a、调整注塑条件,改用较高流速HIGH FLOW RAFE的塑胶原材料,及调注温度。 b、用退火方法消解塑胶分子组织内的压力,将工件加热70℃/2小时,PC素材可预先加热80-110℃/30分钟。 2.2治标方法 此类方法主要在喷涂方面做工夫,配合不同的溶剂或加喷底,在不改变注塑条件下,阻止烧胶情况的发生。 a、改用有颜色的橡胶底漆,例如BA-503黑色橡胶底漆。 b、如遇PP、PBT、PE、PA、纤维等特殊材质,则用相对应之底漆喷涂再喷HAH 系列橡胶弹性漆。 2.3其它方法

a、如果烧胶情况严重,建议同时配合两个或以上方法,多管齐下。 b、如果用BA系列底漆或底水,施工顺序如下: (1)先喷底漆 (2)炉温60℃/15-30分钟 (3)再喷YD系列弹性橡胶油 (4) 炉温70℃/30分钟至干透,尤其在底漆未干时(但不能太干,70%为宜)决不可喷上YD系列弹性橡胶油。 3、手感不够 a、操作调油时,配比不正确; b、喷油时,雾化不够,工件表面流平不好; c、漆膜的膜厚不够厚; d、稀释剂的配比过多。 4、龟裂 涂料施涂后,在未进入烤炉之前,出现裂纹,有如乌龟壳面,也有一条一条的细小裂纹,此病态导致了涂膜丧失了保护底材的能力。其原因是、涂料里的粉料过多,二是溶剂挥发过快导致而成。 5、针孔 在弹性橡胶油中,涂膜干燥后,有时在涂膜表面形成针状小孔,严重时小孔更大,原因主要是湿膜中溶剂挥发过快,以及涂膜中空气泡溢出,湿膜不能流平,导致涂膜干燥后留下针孔。这种针孔的排除主要是严格选用稀释剂,控制施工粘度,按照规定配比,在施工中注意防止水分及其他杂物混入,严格检查压缩机空气的洁净度及被涂物面的污染程度。在弹性橡胶油配好后,请静置10分钟以上使漆料里的气泡溢出。

丝印知识

A:移印是一种通过可凹的胶头作中间体,把钢板上的图案转印到物体上的印刷技术。 B:移印时,钢板的深浅、胶头的软硬、大小、形状、油墨的特性,挥发速度、被印刷物体表面特征(光滑或粗糙,弧度大小等),工作环境的控制(例如温度,颜色,湿度,防尘等)。必须处理好上述相关参数的变化,并加以调整,才能成功的移印。 C:钢板的深浅判断是否合适。1,用深度计测量,常规移印钢板深度在2.4微米左右。如细小文字,线条2微米即可。实体图文,则3微米以下也适合,网点1.6微米可能偏深了。具体的钢板深浅区别。2,用实际依图案以及墨层的要求而定。又如同一种图文,若印刷工作表面粗糙,麻面或光滑,所要求钢板深度又有印刷效果。例如:如出现回油,图文模糊,较大的可能性为钢板太深,如出现回气泡(沙眼),可能太浅。如果移印胶头在未印到物体上时,胶头上油墨已偏向干涸,则钢板太浅。如果胶头上油墨呈现不平整(桔子皮纹),则钢板太深。由于胶头仅能沾起钢板图案区小部分的油墨,所以蚀刻深度过大不会有任何益处。蚀刻深度为25微米时,胶头也只能沾起12微米的墨膜,其余部分则留在了钢板上。由于墨膜包含了至少40%的稀释剂,这部分稀释剂在油墨转移及干燥中完全蒸发掉,所以最后留在被印物上的墨层约为7微米。 D:胶头的选用。1,有弹性。2,有弧度。3,不可无限大。意即移印不可以印刷大面积的图案,但对不规则形状,凸凹不平的工件印刷则非常适用。目前胶头颜色多样化(红、白、黄、兰)主要是由于制胶头原材料颜色而决定的。从移印角度看胶头,颜色并不能对胶头的转移作用(沾墨和脱墨是否完全)造成影响,而制胶头的材料和工艺,才是最重要的。可艺制作的100多款胶头全部采用水晶模,真空抽气制作出来的。不但外观光洁平整,即使再精细图线文字也能清晰转移。而且胶头内无气泡,沙眼,更加持久耐用。胶头的硬度影响到印品图案的质量及胶头本身的耐用性。硬胶头能很好的转移图案且耐用性好,但被印物弧形较大时,则采用软胶头,因为它更易于接触到弧形的各个部分胶头必须比图案大一些,因为这样胶头变形量越小,则印刷图案越精确,清晰。新胶头的沾墨效果并不理想,可先试印多次或用酒精或中性溶剂擦试表面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烈性溶剂如油墨稀释剂拭,虽然很快会使胶头上墨,但转印图案的效果会较差,且加速胶头老化。胶头的印刷质量会逐渐下降,

丝网印刷技术教程

丝网印刷的曝光时间的长短之经验谈: 由于丝网疏密、感光胶的品牌、光源等方面的原因,曝光时间会不一致,这要透过时间来累积经验。 这里,我们推荐一个试验的方法︰ 1、准备一块上好感光胶的网板,还准备一张底片(上面最好有大图案,也有细线条),将底片的左端与网板用透明胶布黏牢(避免底片与网版之间的位置移动) 2、用一张红纸(红色或黑色蜡光纸,或红膜--特点是薄且遮光效果好)放在底片与网版之间,遮住图案部分的右边四分之三,左边的四分之一露出来,用平常的方法曝光五分钟之后,关掉电源 3、将红纸往右边挪动四分之一,即底片有一半被遮住,一半露出来,用平常的方法再曝光五分钟之后,关掉电源;……依此类推,曝光四次,则网版上从左到右的四个部分分别被曝光20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 4、用平常的方法将网版清洗出来,仔细观察,哪一个部分的效果好,就用哪个时间。 注意︰ 1、也可以选择将红纸从右往左移动 2、你也可以选择每次曝光1秒钟、180秒钟、300秒钟…… 移印中的印刷故障解决 在移印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印刷故障,不知道各位是怎样解决的,下面我谈一个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各位谈论一下,有不同意见的大虾可以发表: 1.印刷品上出现明显的针孔状 假若小针孔较大,而且出现在印刷品上的同一位置,那么要检查移印头和凹版上的图象。如果需要,更换移印头和凹版。 可能的原因为:移印头表面受到损害,更换移印头,或者调节移印头的位置,让受到损害的部位不会影响移印图象 移印头表面过于平整换一个形状稍微尖一点的移印头移印头硬度不够换一个硬度较硬的移印头 腐蚀凹版曝光时操作不当或灰尘影响,使凹版腐蚀效果不理想重新制版 油墨太粘稠往油墨中添加一些稀释剂 承印材料油墨受到硅橡胶或油脂污染(换新墨)。 2.印刷品的线条和文字不清楚,出现模糊现象。 移印头太软用一个稍微硬一点的移印头 移印头的形状选择不当用另外形状的移印头试一试 腐蚀凹版凹版腐蚀不精确重新制作一块凹版 凹版腐蚀深度太深重新腐蚀一块深度适中的凹版 凹版材料类型选择不当选用合适的凹版类型(例如用钢版取代聚酯版) 网屏选用不当选用另外的网屏试一试

丝印与移印

丝印与移印 1、絲網印刷原理 絲網印刷,是4大類印刷的一種,可稱為特殊印刷, 其歷史最早, 實為灟印之改良, 它是利用一塊絲網訂牢或黏貼在網框上進行印刷, 早期是使用中國之繡花框.。 網版的製法 網版的製法是將絲網或金屬網等擴張在木架或金屬架上,在制好之網框上塗上一層感光晒網漿或菲林膜, 代幹燥後便可晒制, 現今採用之晒網方式晒制網版,其精密度已可晒出精細如柯色網點. 絲網印刷的用途 絲網印刷稱為特殊印刷, 印刷機不能印刷之物料均可用絲網印刷印出, 如立體之物件, 所需的設備很簡單, 而且又不受場地的限制, 同時成本也底, 因此, 只要用有限的資金, 便可以成立一個"絲網印刷"部門來印製相當精良的成品了。所以一般產業製造商都會在其式產品上採用絲網印刷加印上圖案或商標 . 應用這門技術的行業有五金製品、塑膠製品、布疋印花、玻璃製品.錶面印製、電子線路版印製、金屬腐蝕前之防蝕油印刷、木工印製、美術品複印、紙張及廣告等,絲網印刷比一般印刷用途更廣。 2、晒網漿晒網程序 1)選擇一個網框及網紗,用拉網機拉好,用黏網膠黏住,代乾後便可應用. 2)先用UL3除油劑清除網紗上之油脂,(會令網版更耐用)再用(粗化劑)對網紗作輕度物理與化學性的磨蝕粗化,而不損網紗壽命.其網版之耐 用時間更長,代水份乾後便可應用. 3)網版乾後便可上漿,按圖之方法用晒網漿上內二至底三次,水油兩用晒網漿特別適合潮濕天氣防油防水.置放黑暗處代乾後便可晒網應用, 不可用熱夙吹乾,否則晒網漿會硬化. 4)網漿乾後,便可曝光,用125W之PHILIPS晒網燈約18吋距離晒大約5-10分鐘,便可拿去沖水(顯影),最好用水槍沖洗.直至能清晰看見所有 圖案. 5)所有圖案完成後,需用吸水器將水份吸乾,否則會出現部份圖案不清晰. 6)代水份完全乾後,用硬網水輕輕在其上下塗上一層將網版硬化,其使用壽命特長. 7)完成後,需用BLUE FILLER(封網漿)可作綱板針孔修補和填充框邊用,可用刮刀或硬咭紙將封網漿在綱板針孔或框邊輕輕在其上塗上一層, 代乾後網版便算完成. 間接菲林(紅菲林)晒網程序 FIVE STAR(五星紅菲林)間接菲林,簡單易控,線條幼細,對所有網紗有優良黏附力.使用紅菲林通常網紗選用165s-200s, (1)網框-首先制造一個網框(照上列1),拉好網後,(照上列2)清洗網版,無需代乾,保持網版濕潤代用. (2)晒前準備-顯影液(A 粉+B 粉)開約一公升水代用.或雙養水. (3)沖洗菲林用之熱水,最好用沖涼之花灑熱水. (4)爆光-將間接菲林(紅菲林)及你需晒制之圖案菲林并在一起晒大約3-5分鍾. (5)顯影-爆光後菲林放於顯影液內約一分鐘,用花灑熱水沖洗直至圖案完全清晰顯現出來. (6)上網-將顯影後之紅菲林輕輕放於網版上,然後用吸水器吸乾水份.代乾後將身其上之透明膠片撕去便完成. (7)封網-照上列7.

移印机

移印机是通过移印钢板和移印胶头通过盖章式的方法将图案LOGO商标转移到产品上的仿版利用显像原理,将要印刷的图案晒蚀在钢板上﹐然后在移印机上利用软性胶垫(硅橡胶头把油墨从钢板上转移到被印刷的对象上。移印机能够适于多种工件,形状,位置的印刷且高速印刷极为方便,而且所装饰图案的效果比丝印﹐喷油﹐熨金﹐贴纸等方法更细致美观。 二移印机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油墨刮刀将油墨涂敷到蚀刻之凹处﹐然后再回程时刀片将钢板上的油墨刮回油墨容器中﹐留在蚀刻之油墨蒸发后可增加其表面粘度。 2、印刷头向下移动与印刷之蚀刻接触。 3 、印刷头上升时将蚀刻内的油墨吸在胶头上。

4 、在印刷头处钢板上移动到印刷件之过程中﹐附着之油墨溶剂逐渐挥发 ﹐使油墨之粘度再度提高﹐印头会停留印刷物上方之水平位置。 5 、印刷头向印刷件压下﹐使其附着之油墨转移到印刷物之表面。 6、印刷头再度上升回到印刷板之原来位置。 三应用范围 适用于日用品﹐电器产品﹐光学制品﹐塑料﹐玩具﹐电子﹐玻璃及金属等 行业。 四移印机 是移印生产的核心,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原始动力,用电信号控制胶头 运动和移印动作(如印刷次数)程序来印刷单色或套印双色至多色图案,可进行 1-3次流动印刷,1-2色转盘印刷及2-6色推盘印刷。(注:移印大图案面积需分段印,但需留意印搭错位问题。)根据印刷物件的面积及体积大小选定移印机,根据需要选择单色,双色或滚动式印刷等功能,而依照k机器之操作说明书来 选择表盘、按键,确定相应功能及设定工艺参数。 五钢板﹐移印胶头和油墨的选择 (一) 刻蚀钢板的选择

1 印刷板有钢板﹐尼龙板和快速印刷板。钢质印刷板最为耐用﹐几乎可供无限期长久使用﹐而尼龙板及快速印刷板使用寿命只能印五千次至一万次﹐而钢板的成本高出尼龙板及快速印刷板许多。 2 印刷板的蚀刻深度为0.015MM-0.035MM,移印油墨薄膜厚度为0.004-0.008MM,视印刷板型态蚀刻深度及印刷头的硬度及外形而定﹐其它诸如气温﹐湿度﹐及环境亦可能使油墨薄膜厚度发生差异。 3 印刷板的尺寸是以印刷图案的面积来衡量﹐通常印刷板的面积不须太大﹐否则很难将钢板固定在油盘上。因此不同尺寸的钢板需配合相当的油盘﹐刀片和油刮。 (二) 移印胶的选择 1 硬度 一般移印胶可分为三种硬度﹕软S(30°A)﹐中M(35°A)﹐及硬H(40°A)﹐比较精细的印刷图案可选用较硬的移印胶﹐如被印件凹凸不平﹐最好选用较为软性的移印胶﹐减少损耗。如油墨和调薄水对移印胶头起侵蚀作用﹐应该选择另类性质的油墨或改变移印胶的成份。 2 体积 移印胶的体积大小比较图案,以恰好足够为最好,胶头体积过大会浪费﹐不同形状的被印件需用不同型号移印胶。 3 形状

生产喷印员工培训教材

生产部培训教材 一、培训对象: 生产部全体丝印工、移印工、喷油工、包装工。 二、岗位职责: A、服从安排,对当日生产目标的达成负责。 B、不断学习,追求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及技术水平。 C、对所用的工具、设备的完好性及良好的使用状态负责。 D、对工作岗位的环境卫生负责。 三、操作指引: 3.1丝印操作指导(先把机台周边整理清洁好) 3.1.1架机台:把网板的边角及不需印刷的图形用透明胶纸贴好,以免油流到外面或新的图形 沾到油墨而导致不能用。 3.1.2装治具:先检查治具与印刷件紧贴的位臵是否粗糙或刮手,如有则用砂纸或刀片刮平, 再检查治具的是否平整,如不平,则用牛皮胶或皱纹胶纸垫平,以免造成印刷时有重影,或字体模糊的现象。 3.1.3调整网板与印刷件的高度。一般为0.5-1mm。机台的边上要用柱子顶出,以免造成网板高 低而印出来的的产品出现错位现象。 3.1.4对位:按照图纸的要求或对位样进行对位,并锁紧机台上的螺丝。 3.1.5印刷:左手往下按稳网版,右手拿刮刀以60°的角度刮下,力量为0.5kg 3.2移印操作指引(先把机台周边整理清洁好) 3.2.1开机前检查: A、机器各电器部分是否安全,气路是否畅通。 B、机器各部分是否装配牢靠,钢板是否稳固在机械台上,胶头是否装稳。 C、机器周围环境清洁,工作桌椅与物料箱是否依动作经济原则合理放臵。 D、钢板上是否有杂物需要清洁干净,油墨剂量是否足够,正常剂量为低于钢板高度2-3mm。 3.2.2开机时的检查: A、检查气压工作压力是否正常。检查刀片是否磨损,磨损要更换。刀片磨损现象为:刮不 干净油,钢板呈油雾状,一般使用寿命为18-24h。 C、检查机器来回运转是否平稳,如太快则为压力太大,易造成夹具移位,太慢则为压力太 小,影响生产进度。 D、胶头须移至初始位臵,方可手动开滑阀,整机供气。 3.2.3开机时注意事项: A、油墨保持均匀,稀释度为加783开油水10%-15%。 B、身体任何部位不可放在移印机可滑动的位臵。 C、装机台时,先减小整机气压,胶头垂直下落限位以及刮刀行程撞板,必须锁紧油盘、刮 刀、胶头支承板及升降台。 D、油盘油墨与钢板高度相平或略低于钢板高度(注意:必须谨防,稀释剂、油墨飞溅到人 身上。) E、搅拌油墨是不可将任何硬件触及钢板,以防划伤钢板。 F、不可将沾有油墨及溶剂的手去触摸电脑按键,以保持移印机按键清晰。 G、在进行印刷期间,若发现机台异常,应及时告知领班或技术员。

丝印流程及常见问题

一.移印生产的概念 移印----就是利用“显像”的原理,将要印刷的图案先蚀刻在钢板上,然后在移印机 上利用软的胶垫(硅橡胶头)把油墨转移印刷在对象上. **移印能够使用于多种工件、形状、位置的印刷,且调整印刷位置极为方便,而且所 印装饰图案的效果比喷油、丝印、烫印更显精致美观. ***移印机是移印生产的核心,它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原始动力,用电信号控制胶头 运动和移印动作(如印刷次数)程序来印刷单色或套印双色至多色图案,可进行1~3次滚动印刷,1~2色转盘印刷及2~6色推盘印刷.(注:移印大图案面积需分段印,但需留意印搭错位问题.) 二.移印操作基本原理 1.打开气阀→开电闸→按下刮刀动作按钮→再按下起动按钮→按下自动循环印刷按钮→移印机开始工作. 2.根据移印图案的要求,调节前后动作气掣及刮刀起落气掣,如是多色印刷,可通过功能读数调节所需要移印的循环次数. 3.根据环境气候、油墨、开油水、钢板图案深浅、气压大小(通常3~5BAR)等来调节移印胶头的前后运动,延时数据. 三.移印生产工艺流程图(

四.移印机各部分说明 1.移印机主机 **选择合适的移印机----要考虑印刷对象的面积及体积大小选定移印机,根据需要选择“单色”、“双色”或“滚动式”印刷等功能,而依照机器《操作说明书》来选择及使用表盘、按键,确定相应功能及设定工艺参数. 2.移印铜板 ●网板的尺寸是以印刷图案的面积来衡量,通常钢板面积不需太大,否则很难固定钢板在油盘上的位置,而不同尺寸的钢板要配合尺寸相符的油墨盘、刀夹和油扫. ●移印钢板的安装调试:首先装好钢板,必须紧贴油盘底面,固定好钢板,令其不可前后左右移动;然后按动前置气动掣,停稳后装好油扫,装好刮刀,然后调整刮刀使其刀口与钢皮面平行. 3.移印胶头 ○1有关要求 ●一般将移印胶头分为三种硬度:软(30°A),适中(35°A),硬(40°A),较精细的图案宜选用较硬的移印胶,而若印件表面凸凹不平,最好先用较为软性的移印胶以减少损耗. ●移印胶头的形状根据移印件有高低不平而选择修整,这一点很重要,由于移印胶头要把平面钢板之蚀刻图案部位的油墨带到凸凹不平的印件上,故移印胶头必须修整为适合印件的弧位、转角及凸凹位. ○2胶头制造 ●胶头由三种材料制成:a,橡胶浆 b.,硅油c,催干剂 ●将三种材料混和后的胶浆倒入选定形状胶头的吸塑罩模或镀铜模中(之前模需用机油或WD40清洁),更在胶面上附粘上一小块木块,用来在机上紧固定位),之后大约12小时便可固化. ●移印胶头的软硬度:硅(硅)油成份加入越多则胶头越软,反之硅油量加入少则胶头硬,催干剂加入量的多少只是调整胶头成形的快慢,对胶头硬度并无影响. ○3胶头清洁 生产中,移印胶头可能会沾上尘污、油渍,这时可用适量的天那水来清洁抹凈,然后把移印胶印在白纸上,吸去胶头表面多余的天那水,必要时辅以搽爽身粉保持胶头的清洁凈、干 澡,胶头保持洁凈后再进行生产. 4.刮油系统 由油墨盘、刀夹/刮刀和油扫三部分组成. 油墨盘------盛装油墨及置放(固定)移印钢板 刮刀-------刀口须与钢板平行,落下时刮去钢板表面油墨 油扫------搅匀及令油墨均匀被扫到网板上的被蚀图案部位 5.移印底模 ○1要求:能令移印件定位准确且能使印件于模上置放/取下活动自如,底模可用胶木、电木、金属材料、塑料、石膏、环气胶泥、树脂、原子灰(加硬化剂)、等材料夹制造,以实用为原则,形式不拘一格. ○2安装固定:移印模用螺丝及压板固定于机台上,为可拆卸式紧固,安装时要先确定移印模角度及其印件之间的定位,调整位置达到无变形、无重影,侧边固定印件的底模,往往需借助人手帮助,保证印件不松脱,不走位.

喷油、丝印、移印、电镀常识

喷油、丝印、移印、电镀常识 一、相关测试 1、附着力测试:5% 2、甩油测试:10% 3、擦油测试:30%(10循环) 4、耐酒精测试:30%(15循环) 5、浓度测试:20ml量杯,8.5’~10’ 二、喷油 1.1什么是手喷 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涂料(或油漆)从喷枪嘴中喷出呈漆雾状而涂表面的一种方式。 1.2手喷的优缺点 优点:油漆快干,,密着性好,高效对涂面几何结构复杂的表面大都能获得涂层。 缺点:生产效率低,耗损量大,扩散到空气中的油漆对人体有害,故施工环境要 求有良好抽风通风装置。 1.3工艺流程 工件(素材)→专用治具架或架子上→拉线→吹物→喷油→拉线(烤拉)→检查→自然风干→包装(或丝印/移印)。 1.4手喷枪及其操作 1.4.1喷枪:(Spray Gun)简称喷枪,本厂所使用喷枪属于压力型喷枪(Pressure Type Spray Gun)。 1.4.2操作的基本原理:当压缩空气从喷枪嘴吹出时,在喷嘴口处形成负压区,大气压 把油漆从漆路压到喷嘴处,从而被吹散成雾状漆,均匀地喷涂于工件上。 1.4.3操作要求 a、喷枪压力:4.0~4.5×105Pa 油漆的浓度:8.5~10.0S b、喷枪与工件的距离:20~40cm为宜 c、喷枪移动的速度:30~60cm/s 1.5什么是油漆(涂料)呢? 指含有或不含有颜料的树脂或油制成的混合液体涂于需装饰物(工件)表面经干 燥、硬化成坚韧之涂膜,起到保护、装饰作用。 1.6油漆的种类 a、硬胶漆:用来喷硬胶:如ABS、GPPS、HIPS、ect。 b、软胶漆:用来喷PVC、PC、ect。 c、含金油漆:用来喷在合金件静电油层上。 注:通常软胶油漆可喷在硬胶上,但硬胶漆则不可喷在软胶上。 电镀件喷油①真空电镀,用硬胶油漆 ②水电镀,用烘漆,加入适量固化剂。 1.7油漆对喷油件质量影响

移印,丝印,喷油问题及改善方法

喷涂常见次品描述 一、喷漆 1. 飞油因套模不正或胶件变形导致油从套缝中飞出 2. 流油因喷漆末干而流动的油层 3. 积油喷漆不均匀积成油块 4. 油渍胶件上粘有油质而导致喷时不上漆 5. 油污胶件被油漆污染 6. 上色不足喷漆时颜色没有签板深 7. 砂孔反映在制品表面象砂子大小的孔,打磨后可再加工 8. 走位涂层处理位置不正确,同样板有偏差,调整相应机械或工具可改善 9. 起牙边涂层处理后其边参差不齐,调整丝印网版,移印胶头或喷漆模可改善 10. 甩油涂层处理后,表面一块块脱掉,可改变盛放方法及等涂层全干后投入生产 11. 反底因胶件或油漆的原因令油层遮盖不到胶件的颜色 12. 漏喷漆应喷漆而没有喷漆的位置 13. 刮花胶件或喷漆层由于外界碰擦而刮花的痕迹 14. 色差涂层颜色不一致,异于样板,常见于配套配色胶件 15. 哑色或称无光泽,由油漆质量或喷涂层厚薄所致。 16. 拉丝由于涂层太浓,而致使移开网版,胶头或模具时而留下的丝状物 17. 油面末干油面接触到硬物件时,其硬度不够凹下 二、移印 1. 漏印规定移印的位置末有移印 2. 重印移印过多次,图案上易有叠影 3. 印错位没有将图案印在规定的位置 4. 移位移印的图案位置与规定的位置有误差 5. 变形移印的图案的形状与签板规定的形状不完全相同 6. 油起毛因油干,机头回转时有油层 7. 油不清晰因油调得太稀而导致移印在啤件上的图案颜色不明显 8. 油不均匀油还没调和,致使移印图案清晰程度不完全相同 9. 不对色移印图案的颜色与签板的颜色不完全相同 10. 套色偏移套色移印时位置发生误差 11. 断线字体或图案自某一部分断开来,看上去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三、丝印 1. 飞油字体、图案边缘出现不规则的图形,比原来印出的图案浅色 2. 尘埃字体或图案边缘有多出的小点,小孔或图形缺损 3. 漏油在不需要印刷的部位多了一些油点,严重的出现大面积油污 4. 干网字体或图案边角位变得圆滑、无棱角或图案变小 5. 起泡印刷面上出现一粒粒的凹凸不光滑图形,如橙皮一样皱纹 6. 粘网在图案上出现厚薄不均匀现象,有时印出的油很薄,干后出现砂孔,有时印出的油很厚 ,干后出现爆裂 7. 起丝图案边缘出现一条条的细丝或相连小点 软胶和硬胶 软胶和硬胶相应使用软胶油和硬胶油。 a. 软胶是指PVC等和搪胶类;

喷油、移印、电镀

品检培训(七) 喷油、移印、电镀简介 一、喷油 1、定义: 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使涂料(油漆)从喷枪嘴中喷出呈雾状而涂盖于工件表面的一种涂漆方式。喷油(手喷)一般需配有喷油模具以确定喷涂位置,不要求喷到的位置被模具遮盖。手喷模可分为夹模和边模(片模)两大类。 2、工艺流程 工件(塑胶或合金件)清洁表面 喷油模(夹模或边模、喷散枪不用模) 油漆 开油水 手喷枪 喷件半成品 3、操作要求 ①、喷涂与工件距离—一般为20-40cm为宜。 ②、喷涂方向—喷出漆流方向应与工件表面垂直,否则会造成漆 膜不均匀。 ③、喷出漆量—调节喷枪顶针螺丝以控制顶针与喷嘴的间隙从而 控制出漆量。 ④、喷枪喷涂过程中移动速度— 30-60cm/s。

4、手喷油漆大体分类 ①、硬胶油漆—属于丙烯酸油漆,用来喷硬胶类,如ABS、GPPS、 HIPS等。 ②、软胶油漆—属于氯乙烯乙酸酯油漆,用来喷PVC、搪胶类(PC 料亦可用)。 ③、风干合金油漆—属于硝基漆,用来喷涂在合金件静电油层上。备注:①、原则上硬胶油漆喷硬胶件,软胶油漆喷软胶件。但软胶油漆可以用来喷硬胶件,而硬胶油漆喷软胶件则效果不好。 ②、电镀件喷油:A)真空电镀件,用硬胶油漆。 B)水电镀件,同烘漆,加入适量固化剂。 5、手喷生产质量问题及改善方法

二、移印 1、定义: 利用“显像”原理,将要印刷的图案先蚀刻在钢板上,然后在移印机上利用软的胶垫(硅橡胶头)把油墨转移印刷在物体上。2、生产工艺流程图 3、移印油及移印开油水 可分为硬胶移印油、软胶移印油和合金移印油。不同类的开油水不得混在一起,否则会导致甩油。

4、移印生产质量问题及改善方法。

塑胶喷油的技术工艺以及掉漆解决方法

-WORD格式--可编辑- 塑胶喷油的技术工艺以及掉漆解决方法(本喷油加工工艺和掉漆方法由炅盛处理剂整理发布) 塑胶喷油是其实就是对塑胶工业产品的表面涂装加工的称呼、喷油加工包括塑胶喷油、丝印、移印加工; EVA、橡胶等鞋材改色、丝印。并可通过喷油的油漆等让材质表面能够生产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耐酒精、耐汽油等特性。那么塑胶喷油的技术工艺需要注意哪些以及掉漆的解决方法是怎么样呢 ? 首先塑料喷油加工的颜色的沟泽度一般选10 以上 ,不要选低光泽亚光 , 因为其表面的硬度会比较低,在 1H 以下 ,而且同时喷油加工不耐磨,为了提高耐磨,一般都要求油漆干后硬度在2H 以上,但是当硬度太高的时候会使油漆很脆,所以一般表面硬度不要超出 4H,为了使喷油加工达到表面硬度要求,一般选择双组合的交联型的油漆 ,同时喷油加工的边缘线很难做到平直,往往有由飞油等造成的锯缺陷。 以上是简析一些相关塑料喷油工艺的技术过程,也可以从其它不同的 角度进行理解。 喷油加工其实就是工业产品的表面涂装加工的称呼、喷油加工一般专业从事于塑胶喷油、丝印、移印加工;EVA、橡胶等鞋材改色、丝印。拥有喷涂线、丝印线、移印机等设备。 加工范围:电子产品:普通喷漆、 PU 漆、橡胶漆 (手感漆 )、(如: U 盘、 MP3 、摄像头、网络周边产品及其它电子产品。 ),可喷涂注塑加工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气纹、熔接缝等,具有喷涂橡胶漆(手感漆)经验,具备手感漆返工技术。

塑胶喷油工艺的技术: 塑胶喷油加工的颜色的沟泽度一般选 10 以上 ,不要选低光泽亚光 ,因为其表面的硬度会比较低,在 1H 以下 ,而且同时喷油加工不耐磨,为了提高耐磨,一般都要求油漆干后硬度在 2H 以上,但是当硬度太高 的时候会使油漆很脆,所以一般表面硬度不要超出4H,为了使喷油 加工达到表面硬度要求,一般选择双组合的交联型的油漆 ,同时喷油加工的边缘线很难做到平直,往往有由飞油等造成的锯缺陷。 塑胶喷油工艺就是将热喷油材料经热源加热至熔化或半熔化状态 ,通过高压气流雾化并喷射到工件表面上 ,在工件表面形成特殊涂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称之为热喷油。随着塑性颗粒大量“重叠式连续沉积” ,颗粒间的结合应该大部分是机械的 ,必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孔洞。同时 ,热喷油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熔融状态的粒子会氧化 ,故涂层中应存在氧化物夹杂。 如今塑胶产品无处不在,但是如今生活中的人们对于塑胶产品的功能性要求不像以前一样只要好用就行,现在外观不仅要优美,而且要经济实惠,也就是说如今大家关注的重点逐渐聚焦到性价比上面,于是塑胶产品的塑胶喷油表面处理对于产品的品质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塑料件表面常沾有油污、手汗和脱模剂,它会使涂料附着力变差,涂 层产生龟裂、起泡和脱落。涂装前应进行除油处理。对塑料件通常用汽油或酒精清洗,然后进行化学除油化学除油后应彻底清洗工件表面

移印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移印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总 1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转移印刷的分类以及彩印油墨的印刷适性 作为一个生产大国,不论是纺织品,还是其他小商品,在中国都是大行业,量大品种多,转移印刷在我国都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转移印刷是指在某些承印物的表面呈现不规则起伏状志,或者是已经成型的物体,或者是软性材料等不便于在印刷机上进行印刷的一种印刷方法。为了在这些承印物表面上也能印上图像和文字就必须将图像和文字先印刻一种称为中间转印载体的材料上,然后再由这个载体通过某些方法,例如采用加温、润湿、施压等将它们转移到承印物上,最终形成印品。 转移印刷按转移方式分类,有直接移印和间接移印。直接移印是在专用的移印机上利用移印头将凹版面上的油墨吸上,然后再转印到承印物上,多用于表面呈现出不规则的凹凸状容器,小件装饰品、玩具和餐具等。间接移印是利用特殊的转印纸或转印薄膜先印上图案,然后再转印到承印物上,多用于陶瓷贴花印刷、纺织品印刷、商品标签印刷等。按转印技术分类有湿转印、热转印和压力转印。 转移印刷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首先是它的承印物不但形体各异,而且材料也多种多样,广泛用了某些形状不规则的已成型容器、儿童玩具、家俱、商标以及其他各种陶瓷、玻璃、塑料、纺织品、皮革等日常生活用品印刷。转移印刷几乎可以弥补许多曲面印刷所不能承印的各种材料的印刷。除了直接移印是在专用的移印机上进行印刷外,其他的转移印刷都是脱机印刷,即中间转移栽体与承印体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互相之间不影响各自的加工。因为转移印刷可适用于平面或不规测的凹凸表面,如多段面、多曲面、多角平面的各种成型物上进行印刷,并可实现多色精美印刷,因此在包装印刷领域也起着重要作用。 直接移印是利用凹版印刷的原理,即将凹版面上全部涂以印墨后,用刮刀刻去凸面空白部分的印墨,仅剩下凹面的图纹部分的印墨,再用硅橡胶制作的移印头施以压力粘出油墨,然后再转移到承印物上。移印机是移印的主要设备,其中移印头起着转印的作用,因此,移印印版、移印头和移印油墨构成了移印工艺的三大要素,移印过程是由移印机自动完成的。在移印印版、移印头确定的前提下,移印油墨的质量性能的好坏就成了移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移印油墨的性能、要求具备有以下几个印刷性: (1)合适的干燥速度。总体来说,移印油墨是一种以挥发干燥为主的快干油墨,但 相对来说,移印油墨又有慢干和快干两种,即一般印迹在2—5S内干燥者为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