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晨读对韵

1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2

弦对管,鼓对锣,淅沥对滂沱。

观光对借鉴,浊浪对清波。

须奋斗,莫蹉跎,北海对东坡。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气似长虹贯玉宇,心如皓月映澄波。

3

勤对懒,俭对奢,琐碎对繁苛。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行踽踽,笑呵呵,欣赏对吟哦。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生有光辉昭日月,死留正气壮山河。

4

行对止,善对慈,本性对天资。

粗心对大胆,益友对良师。

孙行者,祖冲之,鲁迅对徐迟。

笔扫龙蛇字,胸藏锦绣词。

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真情不悔痴。

5

来对往,密对稀,来日对往昔。

眼明对手快,心旷对神怡。

千里马,五更鸡,暮蔼对晨曦。

高谈惊左右,博学贯中西。

天上月悬千古镜,池中星照一盘棋。

6

偏对正,眼对眉,欣喜对伤悲。

青山对绿水,草舍对柴扉。

山突兀,水潆洄,雨打对风吹。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傲骨虚心真力量,热肠冷眼大慈悲。

7

忧对喜,乐对哀,信任对疑猜。

风餐对露宿,部署对安排。

诗遣兴,酒开怀,红叶对绿苔。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波浑未辨鱼龙迹,岁寒方识栋梁材。

8

生对死,笑对哭,美玉对明珠。

人情对世故,困境对通途。

三都赋,八阵图,果断对踌躇。

琴书为伴侣,天地作蓬庐。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9

人对己,智对愚,地势对时局。

欢声对笑语,长久对须臾。

鹰捕兔,鹭窥鱼,并驾对齐驱。

履险心尤静,临危志不渝。

但求文字传青简,愿借扶摇上碧虚。

10

荣对辱,喜对忧,皓齿对明眸。

天文对地理,四海对九州。

风雅颂,夏商周,玉宇对琼楼。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

11

难对易,贬对褒,有趣对无聊。

雷声对电影,火箭对雪橇。

交谊舞,健身操,舞剑对挥刀。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英雄自古披肝胆,志士何尝惜羽毛?

12

中对外,圣对贤,举止对观瞻。

枝繁对叶茂,规矩对方圆。

长亭外,古道边,雨幕对云烟。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13

眉对目,心对口,锦瑟对瑶琴。

流光对逝水,壮志对雄心。

五彩路,七弦琴,缭乱对纷纭。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4

高对下,短对长,晋宋对隋唐。

嘉宾对好友,呐喊对彷徨。

池边柳,陌上桑,橘绿对橙黄。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5

昏对旦,晦对明,久别对重逢。

批评对赞许,模范对典型。

杏花雨,杨柳风,有影对无声。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6

浓对淡,异对同,卓越对平庸。

高歌对痛饮,慷慨对从容。

三尺剑,六钧弓,湖北对山东。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水如碧玉山如黛,

古诗

1.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

桥”和“枫桥”的名称。

姑苏:苏州的别称。

寒山寺: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传

说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住过而得

名。

【诗的大意】

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

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像一层薄薄

的秋霜朦朦胧胧,再去看江村桥和枫桥,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地名。在今江苏常州。

(2)苍山:青黑色的山。

(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吠:狗叫。

(5)夜归:夜晚归来。

(6)贫:在这里指少。

【诗的大意】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觉得路途远,

天气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贫困。

柴门外忽然传来了狗叫的声音,

夜晚来,风刮雪下我只好投宿。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的想到。

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诗的大意】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4.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注释】

(1)鹿柴(zhài):养鹿的地方,“柴”同“寨”。(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古时同“影”。

【诗的大意】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

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5.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诗的大意】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

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

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

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6.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诗的大意】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二月的鲜花。

7.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

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诗的大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

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

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8.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尔:你们。

【诗的大意】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

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

必读书目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卜算子·咏梅 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经典注释: 1、冰:形容极度寒冷。 2、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3、犹:还,仍然。 4、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5、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共同欣赏: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知识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呢?请写几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 (宋) - 《雪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 (元) - 《墨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隐 (唐) - 《忆梅》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 律然 (清) - 《落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 (唐) - 《杂诗》 妙笔生花: 你能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吗?试一试。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 践 “经典教育,精彩人生”的国学教育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 的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通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促进学 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开发特色课程的重要体现。本文将从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设的现状、开展经典诵读课程教学的策略、开发当 地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途径探索、经典诵读课程开设的意义和教育功能等方面进 行论述,以求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设的现状 (一)教师对经典诵读认识不够 当前农村小学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观念等因素的限制,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开设,但是对于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经典诵读课 成为单一的古诗词背诵课或者朗读课,教学方法单一,年轻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年老教师直接不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学过的诗词经典篇目,没有延伸 和拓展,经典诵读课程教学毫无创新点,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经典诵读课程教学 的效率,而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经典诵读的内涵,编制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课程除了受到师资的限制,更重要的是缺少一套 适合农村学生的经典诵读教材,这也使得经典诵读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 校领导在参观各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情况中发现,很多学校的诵读教材五花八门,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传统内容,甚至很多教师狭隘地认为必背古诗、必读书目就是 经典诵读教材,学生的诵读选择面比较狭窄,也忽视了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学 生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农村学生的经典修养与城市学生相比整体较为落后。农村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分析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育中,经典 诵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操和文学素养。开发和实施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 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1. 增进语言表达能力 经典诵读是指学生通过朗读古代或者现代的文学名篇佳作,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 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语言的内在力量,提高语言的韵律感和音韵感,从而 增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审美情操 经典诵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美的力量,领悟美的意义。在诵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解作品的内容,还能体会诗意、意境、画面等。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传承文化遗产 经典诵读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教育方式,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 豪感。 4. 塑造良好品格 经典诵读也是一种品格教育,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修身养性,塑造良好的品格。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 1. 教材编写 开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需要编写相应的教材。教材编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认知水平,选取适合小学生诵读的优秀经典文学作品。教材内容要丰富多彩,涵盖古 代诗词、文言文、现代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内容要有代表性,结构要合理,语言要优美,情节要生动,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具有文学品质。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目录 1、咏鹅 2、春晓 3、梅花 4、小儿垂钓 5、登鹳雀楼 6、鹿柴 7、静夜思 8、古朗月行 9、望庐山瀑布 10、早发白帝城 11、绝句 12、春夜喜雨 13、绝句 14、枫桥夜泊 15、游子吟 16、江雪 17、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池上 19、忆江南 20、悯农 21、悯农 22、寻隐者不遇 23、山行 24、清明 25、小池 26、夜宿山寺 27、江南春 28、村居 29、所见30、江上渔者 31、梅花 32、惠崇春江晓景 33、晚春 34、望洞庭 35、浪淘沙 36、渔歌子 37、送元二使安西 38、39、别董大 40、蚕妇 41、陶者 42、乐游原 43、蜂 44、元日 45、泊船瓜州 46、泊船瓜州 47、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48、题西林壁 49、夏日绝句 50、示儿 5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3、凉州词 54、宿新市徐公店 55、出塞 56、芙蓉楼送辛渐 5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8、赠注伦 5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0、望天门山 6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2、春日 63、题临安邸 64、游园不值 65、乡村四月 66、墨梅 67、石灰吟 68、竹石 69、己亥杂诗 70、三衢道中 71、约客 72、兰溪棹歌 73、长歌行 74、七步诗 75、回乡偶书 76、过故人庄 77、鸟鸣涧 78、秋浦歌 79、早春 80、晚春 81、劝学诗 82、画眉鸟 83、金缕衣 84、清平乐·村居 85、归田园居 86、登幽州台歌 87、山居秋暝 88、滁州西涧 89、观书有感 90、马诗 91、乌衣巷 92、登飞来峰 93、相思 9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5、过分水岭 96、鹿柴 97、冬景 98、冬夜读收示子聿 9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0、浪淘沙 101、西江月 102、寄扬韩绰判官 103、琵琶行 104、小儿垂钓 105、房兵曹胡马 106、送灵澈上人 107、从军行 108、江畔独步寻花 109、入京 110、华山 111、易水送别 112、鸟 113、秋夕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作为学校的一份重要课程,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优秀的品德素养,同时也 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本文将以一所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和 实践为例,分析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及其实施效果。 首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 以提出以下观点: 一、经典文本选择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要选取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的经典文本来进行诵读。这里的“经典文本”包括了诗歌、歌谣、童话、寓言等各种文学形式,既有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经典作品,也有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这些文本应具有良好的审美品质和积极的精 神内涵。 针对所选取的经典文本,小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诵读效果。因此,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当包括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文本精神内涵分析等教 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 三、诵读实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中,诵读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多次的诵读 实践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因此,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 当注重多次反复练习,鼓励学生表现出个性化的诵读风格,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诵读过程 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接着,本文将重点探讨一所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和实践。该小学的经典 诵读校本课程包括了李白的《将进酒》、陆游的《秋夜长怀》、汉乐府的《长恨歌》等经 典文本。 该小学通过对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进行综合考虑,选取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 并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经典文本。这些文本在语言、文化和精神内涵上都与学生本身的文 化背景紧密相连,比如《秋夜长怀》展现了江南特有的秋夜景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 认识中国文化。 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该小学注重将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文本内涵。在《将进酒》的课堂教学中,该小学为学生们讲授了李白的生平和作品写 作背景,剖析了《将进酒》的诗歌艺术特色,让学生们对文本精神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 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 ------------------------4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5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6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7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8 子z ǐ 不b ù学xu é------------------------9 玉y ù 不b ù琢zhu ó------------------------10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11 香xi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12 融r ón ɡ四s ì岁su ì------------------------13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二单元 弟子规(节选)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弟d ì子z ǐ规ɡu ī ------------------------15 父f ù母m ǔ呼h ū ------------------------16 冬d ōng 则z é温w ēn ------------------------17 事s h ì虽s u ī小xi ǎo ------------------------18 亲q īn 所s u ǒ好h ǎo ------------------------19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优秀案例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是十个优秀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案例。 1.《红楼梦》诵读课程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诵读《红楼梦》,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才情横溢,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西游记》诵读课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诵读《西游记》,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佛教文化,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水浒传》诵读课程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诵读《水浒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英雄文化和忠诚精神,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4.《三国演义》诵读课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诵读《三国演义》,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5.《论语》诵读课程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之一,通过诵读《论语》,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念。 6.《古诗词》诵读课程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诵读古诗词,学生能够欣赏到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7.《弟子规》诵读课程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通过诵读《弟子规》,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8.《国学经典》诵读课程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9.《古文观止》诵读课程 《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的文言文选集,通过诵读《古文观止》,学生能够熟悉古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培养学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1.学校情况分析: 2019年9月我县成立了XX小学,新建工程是我县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学校按照6轨制36个教学班设计建设,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于去年9月全面启动建设, 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短短一个学期,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校有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各类专用室29口,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有2万余册,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借阅方便。目前各班都安装了多媒体。学校设施先进,其硬件达到县城区一流水准。不到百天的学校顺利通过了XX省现代化实验学校的验收,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 2.学校的办学理念:以爱为源,生命自觉,打造学习的“乐园”。 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教育以爱为源,顺其天性而为,启发生命自觉。我们从关怀生命出发,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关注的中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是否幸福,让学生不仅仅活在未来,更活在当下。学生接受教育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构建独立完整的人格。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学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和创造,让教育点化和润泽生命,关怀并完善生命,提升生命的内存活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面临的挑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适度强

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坚不可摧的。而现行的小学语文课程中,除了少得可怜的几篇古诗之外,文言文荡然无存。因为小学的文言文教学缺失,母语学习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孩子进入高一级学校语文学习的拖累。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意味着课程必须个性化,让课程适应学生。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面对每一个孩子,必须全员参与。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教学过程如何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如何实现“教师即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二、课程目标 1.培养目标: 具备深厚的人文功底、语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基础;“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既怀民族情感,又有国际视野”。 2.课程总目标: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通城各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课程名称:书香满校园、经典伴童年 二、课程类型:校本选修课程 三、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一)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区都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四)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手段,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同时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文科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程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在儿童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 (四)让学生在诵读高品位典范性的古今文学作品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积累。同时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目标:

小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 经 典 诵 读 小学

第一篇美文驿站 1、第一百个客人 (2) 2、爱痕 (3) 3、不肯死去的心 (4) 4、平分生命 (5) 5、一杯牛奶的温暖 (6) 第二篇宋词赏析 1、青玉案元夕 (8) 2、蝶恋花 (8) 3、鹊桥仙 (9) 4、相见欢 (9) 5、虞美人 (10) 6、诉衷情 (10) 7、满江红 (11) 8、江城子 (12) 第三篇古文名篇 1、醉翁亭记 (14) 2、岳阳楼记 (16)

第一篇美文驿站 不用华丽的语言,不用巧妙的表达,不用花俏的形武,只需真情,便可以直击心灵深处,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最伟大的亲情,最善良的爱心,最无私的师魂……人间广袤,真情无限,人间自有真情在! 当我们置身于这书的海洋中,徜徉于那文学艺术宝库中,你是否会感受到一种思想的灵动,一丝人生的惬意和精神的升华?而这一切都源于书——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感受,品味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感动……

1、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营业高峰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到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奶奶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会儿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您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着。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与标准

南郊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与标准 一、开设宗旨 1、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 传统的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熟背这些古典诗文,能强化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为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对人的训练又是多方面的。文以载道,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大课。融汇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是中国优秀人文精神的基因,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2、启迪心智,用传统文化充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专家研究结果表明,0-13岁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期,孩子13岁以前背诵能力强,称为“语言模仿期”,13岁以后接受能力强,是“理性理解期”。一个人在13岁以前记忆的东西,可以一辈子不忘记。只要读熟背诵,不要求理解,这是符合儿童学习天性、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法则。熟读背诵经典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强时记住经典,长大后就逐渐会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

3、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1-2年级学生识字不少于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累计识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认识汉字累计3000个,会写2500个,背诵优秀诗文60片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7—9年级累计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背诵优秀诗文8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有助于快速提升儿童的语言文字功底,增加识字量,从而促进儿童记忆力开发,并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对儿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而且能让其从典籍中吸取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国学,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3)为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们能潜移默化地把那些道理应用出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些古典名句成了孩子们衡量自我的道德标杆。 二、活动内容 1、必背古诗词120首。 2、国学经典经典诵读: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中华成语千句文》,五年级《论语》。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小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学生身心健康的关 键时期。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是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全面发 展的必要举措。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要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实际教学情况,根据教材和经 典文学作品的特点,选取适合小学生口味和认知能力的经典作品。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当缩短经典作品篇幅,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其内涵和精华。 课程开发中需加强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和启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哲理和道理, 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口才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演讲、朗诵、诵读等能力,使他 们能够将诵读所学运用到实践中。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践中,需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 到美、感受到善,增强他们的正义感和人文情怀。同时,还应该适当进行互动和游戏化的 探讨,让学生通过课堂互动了解到经典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认知和理 解。 另外,学校还可以将经典诵读融入学校日常活动中,比如开展儒学广场、读经会,为 学生提供充足的诵读平台,让学生在诵读中不断地掌握技巧,提高出色表达和语言修养。 三、“经典诵读”对学生的益处 经典诵读是小学经典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经典诵读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知识,加强学生在语文、历史、优秀人物 等方面的学科素养。 另一方面,经典诵读对学生的情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理解社会及 人类之间的情感纽带,激发学生的深刻感悟和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情感智慧和道德品质,加强他们的人格塑造和修养成长。 总之,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旨在通过经典文学的选读、朗诵、解析、体会,全面提升学生的口才、语文、道德、认知和审美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 优秀人才的有效举措。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教授知识转移到了素质教育的培养上。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逐渐被各个学校所要求,并 且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以下是本文对于小学经典诵 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讨论: 首先,课程的设计。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该围绕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和 情感体验展开,选取合适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筛选,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设计不同 的模块,同时应该注意保证课程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动力。 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践。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齐诵、朗诵、唱诵、抒情朗诵等多种形式,以便能够使学生在不停地尝试中切实提高诵读表 达能力,并能够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到文化的沉淀与积淀。 再次,评价方法的建立。为了能更好地推进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时为了 能够更有效地评估学生在该领域的学习效果,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并采 用多种方法进行测评,以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诵读表达能力的改进和提高。 最后,资源建设的推进。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除了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还需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教材、字帖、PPT、音频、视频等方面,同时需要引入 一些专业机构来进行诵读训练,以便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同时可以 采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便捷性。 总之,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资源建设,只有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够实 现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分析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分析 一、指导思想 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并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目的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2、弘扬人文精神。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在背诵中提高境界、多样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力行人格、诚信品质等,使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助推学生的生命崇尚,推动人与自然发展。 3、加强思想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学生吸取不竭的精神营养。 4、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背诵开拓学生的科学知识层面,体会汉语语言的魅力,培育学生对文学的嗜好,奠定坚实的文字功底,提升自学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三、活动内容 1、背诵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为主题的中华背诵诗文或小学教材中发生及所推荐的经典古诗词、传统意义的儒家文化经典和蒙学读物;此次背诵形式不减半,须采用普通话,人数不少于2人,不少于8人(不含演奏),严禁舞者,表演时间不少于5分钟。 2、围绕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向同学们经典文学作品。每位同学选择其中一本阅读后写一篇读后感,经指导老师点评后,20xx年2月10日每班推荐3篇参评,校大队部将组织评选优秀读后感。 3、背诵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中华背诵诗文或中小学教材中发生及所推荐的经典古诗词、传统意义的儒家文化经典和蒙学读物(例如《三字经》、《论语》等)此次背诵形式不减半,须采用普通话,人数不少于2人,不少于8人(不含演奏),严禁舞者,表演时间不少于5分钟。 四、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材(同名7463)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材(同名7463)

主编刘爱国王维华 金字小学

目录 《终南望余雪》 (1) 《送灵澈》 (2) 《月夜》 (3) 《大林寺桃花》 (4) 《题金陵渡》 (5) 《杂诗》 (6) 《渡汉江》 (7) 《送崔九》 (8) 《泊秦淮》 (9) 《逢入京使》 (10) 《寄扬州韩绰判官》 (11) 《夜雨寄北》 (12) 《八阵图》 (13) 《赤壁》 (14) 《石头城》 (15) 《登幽州台歌》 (16) 《江南》 (17) 《敕勒歌》 (18) 《静夜思》 (19) 《乌衣巷》 (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 《望岳》 (23) 《夏日绝句》 (24) 《相见欢》 (25) 《小池》 (2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 《五柳先生》 (28)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①, 北斗阑干南斗斜②。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介绍】 刘方平,开元、天宝时人,隐居颖阳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传》称他“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六首。 【注释】 ①半人家:月影西斜,故月光半照。 ②“北斗”句:更深时星象。北斗、南斗俱为星名,古人以二星在空中位置计算夜时。阑干,横的意思,与“斜”字互文。 【语译】 夜已深,月偏西,清光半照人家;北斗横,南斗斜,星光已依微。今夜人不眠,偏感得,春气萌动送暖意;百虫醒,鸣声新,初透窗纱——碧如洗。【赏析】 本诗的前二句写更深景象,“半”字极佳,星光依微,月色半照,这居处半明半暗,静谧到了极处——如全明,便无如此效果。——万籁俱寂中窗外忽传来初度的虫鸣,诗人这才惊喜地感知,春,已在夜色中飘然潜回人间;后二句因果导致,因虫声而知春,却于末句写虫声,又不绝的余音。“新”、“透”、“绿”三字连用,尤宜细细品味,从中似乎可以感到诗人的喜悦之情。 【链接】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