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试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热力学基础测试题(一)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1) 表示CO2(2)下列情况中属于封闭体系的是………………………(A) 用水壶烧开水(B)氯气在盛有氯气的密闭绝热容器中燃烧(C) 氢氧化钠与盐酸在烧杯里反(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应(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恒压下ΔH=Q p及ΔH=H2-H1。
因为H2和H1均为状态函数,故Qp也为状态函数。
(B) 反应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该反应的焓变(C) 某一物质的燃烧焓愈大,其生成焓就愈小(D) 在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4) 按通常规定,标准生成焓为零的物质有…………………(A) C(石墨)(B) Br2(g) (C) N2(g)(D) 红磷(p)(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由于反应焓变的常用单位是KJ/mol,故下列两个反应的焓变相等:(B) 由于CaCO3的分解是吸热的,故它的生成焓为负值(C) 反应的热效应就是该反应的焓变(D) 石墨的焓不为零(6)CO2(g)的生成焓等于…………………(A) CO2(g)燃烧焓的负值(B) CO(g)的燃烧焓(C) 金刚石的燃烧焓(D) 石墨的燃烧焓(7)由下列数据确定键N-F的键能为…………………………(A) 833.4KJ/mol(B) 277.8 KJ/mol(C) 103.2 KJ/mol(D) 261.9 KJ/mol(8)由下列数据确定水分子中键O-H的键能应为………………………(A) 121KJ/mol(B) 231.3 KJ/mol(C) 464 KJ/mol (D) 589 KJ/mol(9)由下列数据确定 CH4(g)的为…………(A) 211 KJ /mol(B) -74.8KJ/mol(C) 890.3KJ/mol(D) 缺条件,无法算。
(10)已知结晶态硅和无定形硅(Si)的燃烧热各为-850.6KJ/mol 和-867.3KJ/mol 则由无定形硅转化为结晶态硅的热效应为…………(A) 吸热(B) 放热(C) 16.7KJ/mol(D) 不能判断正确答案:1:(D)、2:(D)、3:(B)、4:(A)、5:(D)6:(D)、7:(B)、8:(C)、9:(B)、10:(B)热力学基础测试题(二)(1) 由下列数据确定 NH4Cl(s)溶解成NH4Cl(aq)的热效应应为(A) -6.1KJ/mol (B) +6.1 KJ/mol(C) -108.8 KJ/mol(D) +108.8 KJ/mol(2) 下列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 由于熵是体系内部微粒混乱程度的量度,所以盐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过程总是个熵减过程。
热学模拟试题一一、 填空题1.l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1atm 的恒定压强下,从0℃加热到100℃, 则气体的内能改变了_____J .(普适气体常量R=8.31J ·mol -1·k -1)。
2.右图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其中MT 为等温线,MQ 为绝热线,在AM,BM,CM 三种准静态过程中: (1) 温度升高的是___ 过程; (2) 气体吸热的是______ 过程. 3.所谓第二类永动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于平衡状态下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kT 23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 为玻尔兹曼常量).5.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 时氦(原子量 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其中:曲线(a)是______ 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曲线(b)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曲线(c)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6.处于平衡态A 的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经准静态等体过程变到平衡态B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416 J ,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与平衡态B 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582J ,所以,从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C 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200J .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_____________J 。
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p —T 图上经历一个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c→d→a),其中a→b,c→d 两个过程是绝热过程,则该循环的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对的,括号内填“是”;不对的,括号内填“非”。
)热力学系统一旦达到了其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它就必定处于平衡态。
建立任何温标时,都必须规定用来标志温度的物理量随温度作线性变化。
在理想气体温标所能确定的温度范围内,理想气体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测得值相等。
( 不论N 个粒子的速率如何分布,其方均根速率总小于其平均速率。
(非)(11)在常温常压下,摩尔内能等于 3.40 103 J mol -1的气体,必定是单原子分子气体。
(是)二、填空题(括号内填正确答案,能算出数字结果的不要填公式。
)(2)水的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等于 273.16 K ,即其摄氏温度等于(0.01⑷ 某混合气体在压强为1.00 105 Pa 温度为28 C 时,其密度为1.60 kg 4.00的氦占此混合气体质量的1.00 %,则另一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6)在标准状态下,体积为3.72 10-3 m 3的气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等于( (7)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135 kgm -3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3.02 率等于(1.50 103)ms -1,此气体是( 氦-3(3He ))气。
a 等于(1/(8v o ),(8)设有N 个粒子,其速率分布如图,当V > 4V 0时,粒子数为零。
则常量 速率分布在2V 0 ~ 3V 0区间内的粒子数等于(5/16 ) N ,速率恰为V 0的粒子数等于(0子的平均速率等于(15/8) V 0,速率分布在3V 0 ~ 4V 0区间内的粒子的平均速率等于(10/3速率分布在V 0 ~ 2V 0区间内的粒子的方均根速率等于( 厉/3;), )N ,粒 )V 0,)V 0。
(1) (9)(10) 若f (V )是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则在平衡态下的气体中那些速率分布在V 2 Vf (V )dVVI ' 。
(非 ) 间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等于V 1 ~V 2 区)Com -3,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44.0 )。
高二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试题1.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中的一种表述是:不可能使热量由传递到,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该定律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
【答案】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方向性【解析】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二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就改变物体内能来说做功和热传递是两种相同的方式.B.只要制造出足够小的温度计就能测出个别分子的温度.C.不通过做功的过程,内能也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D.在自然界发生的各种变化中能的总量虽然保持不变,但能量的品质在逐步降低.【答案】CD【解析】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能量转移的过程,选项A错误。
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一个分子的温度没有意义,也就无法测量,B错误。
用热传递也能实现内能的转移,选项C正确。
自然界发生的各种变化中能的总量虽然保持不变,但能量的品质在逐步降低,有些能量耗散以后无法再利用,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3.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热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其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D.热机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其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答案】AC【解析】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选项A正确;热量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但必须引起其他能量变化,选项B错误;热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其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AC【考点】考查热力学第二定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熟练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断减少B.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A、能量耗散是指能量的可利用率越来越低,由于能量守恒,故能量不会减少;错误B、根据热力学定律可知,宏观自然过程自发进行是有其方向性,能量耗散就是从能量的角度反映了这种方向性;正确C、根据热力学定律可知,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错误D、火力发电机发电时,能量转化的过程为内能--机械能--电能,因为内能--机械能的转化过程中会对外放出热量.故燃气的内能必然不能全部变为电能;错误故选B【考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点评: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另一种表述是: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二定律说明热的传导具有方向性。
物化试题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题-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思考题1.指出下列公式适用范围:(1)δs=nrlnp1/p2+cplnt2/t1=nrlnv2/v1+cvlnt2/t1答:封闭体系平衡态,不作非体积功,理想气体单纯状态变化的可逆过程。
(2)du=tds-pdv请问:共同组成维持不变的半封闭体系平衡态,不倪晓颖体积功的一切过程。
(3)dg=vdp答:组成不变的封闭体系平衡态,不作非体积功的定温过程。
2.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不可逆过程一定就是自发性的,而自发过程一定就是不可逆的。
(后者观点恰当,前者错误。
比如不可逆放大就不是自发过程)(2)凡熵增加过程都就是自发过程。
(必须就是边缘化体系。
)(3)不可逆过程的熵永不增加。
(必须就是边缘化体系。
)(4)体系超过均衡时熵值最小,吉布斯函数最轻。
(边界层体系或边缘化体系超过均衡时熵最小,定温定压不倪晓颖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超过均衡时吉布斯函数最轻)(5)某体系当内能、体积恒定时,δs<0的过程则无法出现。
(必须管制在共同组成维持不变的半封闭体系中,且不倪晓颖体积功的条件下,即为公式du=tds-pdv的适用范围。
当du=0,dv=0时,ds=0,不可能将出现ds<0的过程)(6)某体系绍代艾态经历一个边界层不可逆过程抵达终态,为了排序某些状态函数的变量,可以设计一边界层可逆过程,从同一始态启程抵达同一终态。
(根据熵减原理,边界层不可逆过程δs>0,而边界层可逆过程的δs=0。
从同一始态启程,经历边界层不可逆和边界层对称两条相同途径,不可能将达至同一终态)(7)在绝热体系中,发生一个不可逆过程从状态a到达状态b,不论用什么方法,体系再也回不到原来状态。
(在绝热体系中,发生一个不可逆过程,从状态a到状态b,δs >0,sb>sa。
仍在绝热体系中,从状态b出发,无论经历什么过程,体系熵值有增无减,所以回不到原来状态。
热学计量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在转换和转移过程中()。
A. 可以创造B. 可以消灭C. 总量保持不变D. 总量不断减少答案:C2.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A. 热能大小B. 冷热程度C. 热量多少D. 内能大小答案:B3. 绝对零度是指()。
A. 温度的最低极限B. 温度的最高极限C. 物体内能为零时的温度D. 物体内能最大的温度答案:A4.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这是()。
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C.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D. 热力学第三定律答案:B5.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PV=nRT中的R是()。
A. 普朗克常数B. 气体常数C. 理想气体常数D. 阿伏伽德罗常数答案:B6. 熵是表示系统()的物理量。
A. 有序程度B. 无序程度C. 能量大小D. 温度高低答案:B7.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是热传递的()。
A. 三种方式B. 两种方式C. 一种方式D. 四种方式答案:A8. 热机效率是指()。
A.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B.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C. 热机输出功与输入热量之比D. 热机输入热量与输出功之比答案:C9. 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完美晶体的熵()。
A. 趋向于零B. 趋向于无穷大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10.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是()。
A. T(K) = t(°C) + 273.15B. T(K) = t(°C) - 273.15C. T(K) = 2t(°C) + 273.15D. T(K) = t(°C) / 2 + 273.15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题)1.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定律。
答案:能量守恒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_______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热学模拟试题一一、 填空题1.l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1atm 的恒定压强下,从0℃加热到100℃, 则气体的内能改变了_____J .(普适气体常量R=8.31J ·mol -1·k -1)。
2.右图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v 图,其中MT 为等温线,MQ 为绝热线,在AM,BM,CM 三种准静态过程中: (1) 温度升高的是___ 过程; (2) 气体吸热的是______ 过程. 3.所谓第二类永动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于平衡状态下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kT 23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 为玻尔兹曼常量).5.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 时氦(原子量 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其中:曲线(a)是______ 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曲线(b)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曲线(c)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6.处于平衡态A 的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经准静态等体过程变到平衡态B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416 J ,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与平衡态B 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 ,将从外界吸收热量582J ,所以,从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C 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200J .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_____________J 。
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p —T 图上经历一个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c→d→a),其中a→b,c→d 两个过程是绝热过程,则该循环的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
热学专项模拟测试题(参考答案)高垚骏(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新田中心初中)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3.(1)惯性小长(2)小快低
14.汽化做功
15.液化放出上水汽化吸热
16.热量沸点
17.如下表:
18.压缩体积增加吸收
19.压强(压力)摩擦力(摩擦、阻力)
20.35~42 0.1 A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或放大镜的原理21.(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上表面不相平(2)不变增大减小
(3)增大热传递
(4)水银吸收的热量5.6J
三、实验与探究
22.(1)6.72×104
(2)D
(3)继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4)①水太多了②水的初温度太低③提高水的初温度(或减少水的质量或在杯子上加盖等)
(5)温度计不准确,或当地的气压低,水的沸点不到100℃
23.(1)羽绒
(2)4.4l×105J
(3)热水与外界温差越大时,放热速度越快(或热水放热先快后慢)
四、综合解答
24.。
热学[填空题]1 在什么温度下,下列一对温标给出相同的读数:(1)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2)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3)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参考答案:[填空题]2 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其中气体的压强为50mmHg。
(1)用温度计测量300K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多少?(2)当气体的压强为68mmHg时,待测温度是多少?参考答案:[填空题]3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得冰点的理想气体温度为273.15K,试求温度计内的气体在冰点时的压强与水的三相点时压强之比的极限值。
参考答案:[填空题]4 用定容气体温度计测量某种物质的沸点。
原来测温泡在水的三相点时,其中气体的压强当测温泡浸入待测物质中时,测得的压强值为当从测温泡中抽出一些气体,使减为200mmHg时,重新测得当再抽出一些气体使减为100mmHg时,测得试确定待测沸点的理想气体温度。
参考答案:[填空题]5铂电阻温度计的测量泡浸在水的三相点槽内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35欧姆。
当温度计的测温泡与待测物体接触时,铂电阻的阻值为90.28欧姆。
试求待测物体的温度,假设温度与铂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并规定水的三相点为273.16K。
参考答案:[填空题]6 在历史上,对摄氏温标是这样规定的:假设测温属性X随温度t做线性变化即,并规定冰点为设分别表示在冰点和汽化点时X的值,试求上式中的常数a和b。
参考答案:[填空题]7 水银温度计浸在冰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温度计浸在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0cm。
(1)在室温22.0℃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2)温度计浸在某种沸腾的化学溶液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试求溶液的温度。
参考答案:[填空题]8 设一定容气体温度计是按摄氏温标刻度的,它在冰点和汽化点时,其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0.400atm和0.546atm (1)当气体的压强为0.100atm时,待测温度是多少?(2)当温度计在沸腾的硫中时(硫的沸点为444.60℃),气体的压强是多少?参考答案:[填空题]9 用L表示液体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
热⼒学第⼀、⼆定律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下述说法中,哪⼀种正确()(A)热容C 不是状态函数;(B)热容C 与途径⽆关;(C)恒压热容G 不是状态函数;(D)恒容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
2?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A) 体系处于⼀定的状态,具有⼀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状态,内能只能有⼀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变化,内能也⼀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某⾼压容器中盛有可能的⽓体是 Q ,Ar, CO 2, NH a 中的⼀种,在298K 时由5dm3绝热可逆膨胀到6dm3 温度降低21K ,则容器中的⽓体()(A) Q 2(B) Ar (C) CO 2(D) NH 31 14. 戊烷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 -3520J ? mol ,CQ(g)和HQ(I)标准摩尔⽣成焓分别为-395 J ? mol 和-286 J ? mol ,则戊烷的标准摩尔⽣成焓为()(A) 2839 J ? mol -1(B) -2839 J ? mol -1 (C) 171 kJ ? mol -1 (D) -171 k J ? mol -115.已知反应H 2(g) -O 2(g) H 2Q(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 r H m (T),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
(A). r H m (T)是HO(g)的标准摩尔⽣成焓(B).6?在指定的条件下与物质数量⽆关的⼀组物理量是()(A) T , P, n (B) Um, C p, C /(C)△ H, △ U,(D) Vm, △ H ,m (B), △ H c,m (B)7?实际⽓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下列那⼀组的描述是正确的()(A) Q=0 △HR A P< 0 △T ^O (B) Q=0^H<0 A P> 0 ^T>0(C) Q>0△HR A P< 0 ^T<0(D) Q<0△HR A P< 0 △T ^O&已知反应H 2(g) + 1/2Q 2(g) -H 2。
1、如图10所示,常用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 ℃,此时它的示数为 ℃。
图10
2、某同学用完好的温度计正确测量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
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所示,则沸水的温度为_____℃,由此可知,当
时当地的大气压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 于”)。
3、如图12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此时它的示数为________℃。
3已知铜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把一块质量较小的铜块放入足量的沸水中较长一段时间
后,铜块的温度______水的温度。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块和水,吸收相同热量后,铜块的温
度______水的温度。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铜块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______
水吸收的热量。(本题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焦/(千克·℃),读作_______________,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后,剩下半杯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所以比热容表示物质的一 种_______________。
4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
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是( )
(A)温度不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5、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6、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热量 B 比热容 C 密度 D温度
7、下列物理量中,表示物质特性的是( )
A热量 B 比热容 C 温度 D质量
8、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B 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比热容也不会改
变。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无关,但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比热容也会改变
9、将一壶水从室温烧开,需吸收的热量约为( )
A 8×102焦 B 8×103焦 C 8×104焦 D 8×105焦
10、计算题
瓶内装有2千克、温度为100℃的水,经过一昼夜后水温降到了60℃,则在这一昼夜中
水放出了多少焦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
11、2千克的水,当它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0℃时,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水的比热
容是4.2×103焦/(千克·℃)]
二、实验题
某学校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实验,他们把水的乙醇装在相同的容器中并包裹在
保温材料和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保温盒中,放在相同的实验环境里,观察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
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物质 时间(分) 质量 温度℃ (克) 0 10 20 30 40 50 60
1 水 200 70 67 64.5 62.5 61 60 59.5
2 水 100 70 64 59 55 52 50 49
3 水 50 70 58 48 40 34 30 28
4 乙醇 200 70 65 60.5 57 54.5 52.5 51
5 乙醇 100 70 60 51 44 39 35 33
6 乙醇 50 70 50 50 18 15 15 15
分析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
1、这些同学进行实验时,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是__________。
2、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容器和保温材料都相同的
条件下,液体与外界温差越大,___________越容易发生。
3、当容器和保温盒都相同的情况下: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温度变化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可以
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中温度变化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可以得到相
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降低的快慢是不同的。
(3) 若水和乙醇在相同时间段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则进一步分析研究表格中的数
据还可以得到: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