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成考《大学语文》考前复习题集(共70套)第 (14)

精选成考《大学语文》考前复习题集(共70套)第 (14)

精选成考《大学语文》考前复习题集(共70套)第 (14)
精选成考《大学语文》考前复习题集(共70套)第 (14)

最新成考《大学语文》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是谁提出的?()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A、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

B、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C、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D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下面不是茅盾的著名短篇小说集的是()

A、《春蚕》

B、《沉落集》

C、《泡沫》

D、《烟云集》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4.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A、《陌上桑》

B、《氓》

C、《短歌行》

D、《杜陵叟》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5.老舍最成功的话剧作品是()

A、《月牙儿》

B、《茶馆》

C、《二马》

D、《日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6.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白居易

B、刘禹锡

C、柳宗元

D、李白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7.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

A、李密

B、侯方域

C、马致远

D、宗臣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D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8.《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A、慷慨悲凉

B、沉郁顿挫

C、明白晓畅

D、优美雅致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D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9.《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0.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刘禹锡

B、韩愈

C、李贺

D、孟郊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1.下面不属于《论学问》一文提出的读书四种方法是()

A、精读

B、快速阅读

C、选读

D、全读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2.《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

B、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C、教人学会休息

D、洗涤灵魂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3.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4.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盘庚之迁”的典故,主要是为了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的()

A、侵官

B、拒谏

C、致怨

D、征利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5.唐代诗歌流传下来最多的诗人是()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6.《再别康桥》是一首()

A、咏物诗

B、借景抒发个人情怀的抒情诗

C、政治抒情诗

D、散文诗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7.郁达夫所创作的散文名篇有()

A、《故都的秋》

B、《荷塘夜色》

C、《白杨礼赞》

D、《故乡的野菜》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8.《季氏将伐颛臾》中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说理,其论证方法属于()

A、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B、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C、由个别到一般

D、由一般到个别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19.《马伶传》本文是一篇()

B、叙事散文

C、抒情散文

D、说理散文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0.中国文学史上的“小李杜”是指()

A、李白杜甫

B、李商隐杜牧

C、李白杜牧

D、李商隐杜甫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1.苏轼的《前赤壁赋》作于()

A、杭州

B、密州

C、黄州

D、惠州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2.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刘一丈书》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3.在《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象征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4.《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古诗

D、五言绝句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5.五四以后,郁达夫是哪个社团的发起人之一()

A、创造社

B、文学研究会

C、新月诗社

D、左联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6.《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复古主义思潮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7.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A、鼓励生育

B、发展教育

C、军事扩张

D、实行仁政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D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8.《季氏将伐颛臾》本文中,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批驳冉有,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比喻

C、比拟

D、夸张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29.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0.艾青曾被谁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A、胡风

B、臧克家

C、闻一多

D、郭沫若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1.“文章的通病总不外两种,一是不知选择,二是不知安排”,此句话出自()

A、鲁迅的《灯下漫笔》

B、钱锺书的《论快乐》

C、梁实秋的《谈时间》

D、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D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2.下列诗句中化用了《诗经》中诗句的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出自()

A、富兰克林

B、培根

C、拉封丹

D、伏尔泰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4.“亟请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

A、迅速

B、急忙

C、屡次

D、竭力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5.下列诗句运用“赋”法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6.欧·亨利是19世纪()

A、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B、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C、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D、德国著名的小说家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7.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A、《日出》

B、《原野》

D、《北京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8.《炉中煤》一诗中诗人用“炉中煤”来自喻,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排比

B、比喻、拟人

C、象征

D、对比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39.下列句子中,运用侧面描写渲染演出效果的是()

A、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B、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

C、我闻今相国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D、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B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40.《山居秋暝》是一首()

A、五律

B、七律

C、五古

D、七古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答案】:A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环境化学》(A ) 评阅人 复查人签名 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 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 排放 和过度开发 资源 ;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力 ;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垂直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水平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传输 。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 光 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 多环芳烃 ;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 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 自由基氧化 NO 、 链终止 ;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 吸收紫外线 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光化学烟雾 。 11.伦敦烟雾也称为 硫酸型烟雾 。 12.当降水的pH 值 5.0 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 ﹤10um 的颗粒物; 14.PAN 是指大气中的 过氧乙酰硝酸酯 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 自养生物 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 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甲基汞 。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为CO2、H2CO3、HCO3-;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 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1.已知某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某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为K ow=4×105,则该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分配系数K 为 1.26×104 (不考虑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p 2.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3.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CFCs。 4.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5.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6.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 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专科起点本科)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是() A、《论语》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 ) A、胆小的逃兵 B、自己慢却要嘲笑别人的人 C、不行仁政的梁惠王 D、不行仁政的邻国国君 3、“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 A、《大同》 B、《秋水》 C、《谏逐客书》 D、《寡人之于国也》 4、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刘一丈书》 5、下面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A、李白 B、辛弃疾 C、杜甫 D、王安石

6、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 A、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B、戊戌变法之前 C、五四运动之时 D、五四运动之后 7、“其正身,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于()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韩非子》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国别体断代史 9、《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A、张巡、张籍、南霁云 B、许远、张巡、南霁云 C、张巡、许远、于嵩 D、张巡、许远、雷万春 10、《氓》选自《诗经》中的()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1、下边划线词翻译中错误的是() A.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吃掉它,像门下的客人一样。

B.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他们的考虑是十分周到的。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以为没有谁比得了自己。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 12、冰心著名的散文集有() A、《繁星》 B、《寄小读者》 C、《春水》 D、《虹》 13、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 B、“文学研究会” C、“创造社” D、“左翼作家联盟” 14、《故都的秋》一文是一篇() A、抒情散文 B、游记散文 C、记事散文 D、议论散文 15、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A、《雾》 B、《灭亡》 C、《家》 D、《春》 16、《箱子岩》一文叙述的是()

远程教育学院《大学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

远程教育学院《大学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 ---仅适用于专升本层次(大专起点本科)A型题 说明:每道习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A.论语 B.礼记 C.周易 D.论衡 2.“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列子 3.出自《秋水》的成语有 A.庖丁解牛 B.狐假虎威 C.贻笑大方 D.守株待兔 4.《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 A.秦始皇 B.秦王嬴政 C.汉高祖 D.梁惠王 5.《陈情表》的作者是: A.诸葛亮 B.王粲 C.李密 D.李商隐 6.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A.政教清明、人民安乐的局面 B.政治民主、人民富裕的局面 C.政教多元、人民安乐的局面 D.政教统一、人民富裕的局面 7.匪我愆期,: A.人生几何? B.君子好逑。 C.子无良媒。 D.秋以为期。 8.出不入兮往不反,。 A.魂魄毅兮为鬼雄 B.首身离兮心不惩 C.平原忽兮路超远 D.终刚强兮不可凌 9.在“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中,“见于”指: A.拜见 B.鉴于 C.接见 D.被见 10.在“邻国之民不加.少”中,“加”之义是: A.增加 B.施加 C.更加 D.加倍 11.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中,“颠”之义是: A.跌倒 B.颠倒 C.癫痫 D.头顶 12.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中,“椟”之义是: A.山中 B.屋子 C.笼子 D.匣子 13.《庄子·秋水》中的人物是: A.庄子和河伯 B.庄子和海神 C.河伯和海神 D.惠施和河伯

14.孟子属于: A.先秦法家 B.先秦道家 C.先秦农家 D.先秦儒家 1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说明王朝的兴衰不在天命,而在: A.文化 B.军事 C.人事 D.经济 16.王安石字介甫,号: A.东篱 B.太白 C.半山 D.南山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 A.沉默是金 B.实至名归 C.门生遍布 D.四通八达 18.屈原的代表作是: A.离骚 B.怀沙 C.送别 D.关雎 19.《杜工部集》作者是: A.杜审言 B.杜牧 C.杜荀鹤 D.杜甫 20.在“弃甲曳兵而走”中,“曳兵”之义是: A.拖着兵器 B.拉住士兵 C.丢掉士兵 D.失去兵器 21.在“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中,“绝”之义是: A.揭开 B.穿越 C.到达 D.进入 22.在“.渐.车帷裳”中,“渐”之义是: A.逐渐 B.漫漫 C.流入 D.浸湿 23.在“首身离兮心不惩.”中,“惩”之义是: A.惩罚 B.甘心 C.改变 D.后悔 24.在“既来之,则安之”中,“来”之义是: A.来到 B.送来 C.召来 D.来往 25.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中,“吊”之义是: A.吊唁 B.伴随 C.悬挂 D.安慰 26.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中,“时”之义是: A.时时 B.时候 C.生日 D.季节 27.在“满招损,谦得益”中,“损”之义是: A.减少 B.损失 C.创伤 D.害处 28.《论语》的核心思想是 A.仁爱 B.兼爱 C.博爱 D.慈爱 29.孔子名丘,字: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备考题库(适用于纸考)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 (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备考试题题库 2016年 一.单项选择题1-5. CDAAB 1. 下列作家中,被列为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是(c ) A.冯梦龙 B.侯方域 C.宗臣 D.顾秉谦 2.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d)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 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 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3. 《马伶传》的“马伶”在《鸣凤记》中扮演的是(a ) A.严嵩 B.杨继盛 C.夏言 D.顾秉谦 4. 《马伶传》在叙述“马伶和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a) A.倒叙 B.顺序 C.插叙 D.分叙 5. 《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b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d )6-10. DDCAB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7. “宝玉挨打”的多种因素中,最终激怒贾政痛打宝玉的直接原因是(d ) A.贾环的进谗 B.金钏儿投井 C.贾雨村的挑唆 D.忠顺王府索人 8. 《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c) A.刘一丈 B.宗臣 C.顾秉谦 D.严嵩 9. 苏轼《前赤壁赋》行文叙述的外显过程是(a )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10.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b)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014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解答

2014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漱玉词》的作者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的知识。 【应试指导】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第2题单选《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多数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第3题单选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A.鲁迅、沈雁冰、冰心 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 C.鲁迅、郁达夫、冰心

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不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排除A、B、C三项,选D项。 第4题单选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 A.五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杂言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体裁。

【应试指导】王昌龄以擅长七言绝句著称,人称“七绝圣手”。《从军行》(其四)通过描写边地艰苦生活与激烈的战况,表现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是王昌龄七绝代表作之一。 第5题单选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曰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曰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年,当时曰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第6题单选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叹人生几何,去曰苦多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 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 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 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 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一句中“属”字通()字。 A.阻B.嘱C.祝D.助 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 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 A.孟子 B.王维 C.白居易 D.陶渊明 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 A.血溅白练 B.六月飞雪 C.三年亢旱 D.诛杀奸人 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 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 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 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 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 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 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 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 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A.《土地》B.《泪水》C.《我爱这土地》D.《祖国》 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A.哈姆莱特B.威尼斯商人C.亨利四世D.浮士德 19.《变形记》的作者是:() A.格里高尔B.尤奈斯库C.卡夫卡D.海明威 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雪莱C.柯勒律治D.骚塞 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 2.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共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 1.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 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精选三

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精选三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个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 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本答题卡中的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6.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含义相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 B .雪融为水 C .折叠纸人 D .菠萝榨汁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Zn B .Mg C .Fe D .Cu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铝元素 B .氧元素 C .硅元素 D .铁元素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调和油B.沙拉酱C.蒸馏水D.食用醋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 + O2 CO2B.C + O2CO2↑ C.C + O2 CO2D.2C + O2 2CO2 7.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2B.H2O C.H+ D.2H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红磷C.硫粉D.铁丝 9.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B.量取液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10.“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中子数B.质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精彩试题(1)

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 A 《庄子》 B 《论语》 C 《孟子》 D《韩非子》 2.《季氏将伐颛臾》中“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 A 历史事实 B 现实事例 C 名人名言 D 比喻 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 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 A 且在邦域之中矣 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 5.《伯克段于鄢》选自( D )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 A庄公 B 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 7.《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 A 迅速 B 急忙 C 屡次 D竭力 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名家学派 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 D《秋水》 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 A 孔子和孟子 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 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 A 庄子 B河伯C若 D河伯与若 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 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 A 向 B 左丘明 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 17. 《》选自( C )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 18.《》一文中孔子认为“”、“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 19.《史记》是一部( B )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

最新复习备考题库_专升本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机考备考题库 一、作家作品知识(共75题) 1. 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C ) A.王维 B.孟郊 C.王昌龄 D.贾岛 2. 《红楼梦》作者的姓名是( C ) A.曹霑 B.曹寅 C.曹雪芹 D.曹芹圃 3. 词作风格“雄劲豪迈,悲壮沉郁”、“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的词人是( C) A.苏轼 B.李煜 C.辛弃疾 D.李清照 4. 《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人物是( A) A.诸葛亮 B.关羽 C.周瑜 D.姜维 5. 《种树郭橐驼传》先写橐驼种树的技艺高超,这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是( A) A.铺垫 B.对比 C.烘托 D.暗示 6.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取的主要驳论角度是( A )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 7. 《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D ) A.张巡、于嵩、许远 B.张巡、雷万春、许远 C.张巡、张籍、许远 D.张巡、南霁云、许远 8. 《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B ) A.抒情与叙事并重 B.议论与叙事并重 C.议论与抒情并重 D.描写与抒情并重 9. 在《长亭送别》中,莺莺最深深忧虑的是( D ) A.离愁别恨

B.母亲干涉 C.金榜无名 D.婚姻悲剧 10.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 A) 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后,紧接着的是( C)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 中唐新乐运动的倡导者是( B) A.柳宗元 B.白居易 C.韩愈 D.刘禹锡 13. 白居易在《杜陵叟》诗中先写“天灾”,所用的手法是( C ) A.对比 B.类比 C.铺垫 D.象征 14. 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B ) A.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B.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15. 《答司马谏议书》所引“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一语出自( C ) A.《谏逐客书》 B.《六国论》 C.《尚书》 D.《论气节》 16. 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D ) A.欧阳修 B.辛弃疾 C.柳永 D.苏轼 17. 北宋文学家中,主张写文章要“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是( B)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轼 D.司马光 18. 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唐诗人是( A) A.王维 B.孟浩然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安徽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时间 9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 读音是 。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西绪福斯是_________的象征。 7.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 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1.《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 A .狄、卫、齐、曹 B .宋、郑、楚、秦 C .齐、曹、宋、郑 D .狄、齐、楚、秦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 .七言排律 B .七言歌行 C .古题乐府 D .新题乐府 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 .叠字 夸张 对偶 比喻 B .夸张 对偶 比喻 对比 C .反复 对偶 比喻 夸张 D .双关 比喻 对偶 夸张 5.《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 A .刘孝标 B .刘义庆 C .刘向 D .刘伶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辅导资料 A型题 说明:每道习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A.论语 B.礼记 C.周易 D.论衡 2.“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列子 3.出自《秋水》的成语有 A.庖丁解牛 B.狐假虎威 C.贻笑大方 D.守株待兔 4.《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 A.秦始皇 B.秦王嬴政 C.汉高祖 D.梁惠王 5.《陈情表》的作者是: A.诸葛亮 B.王粲 C.李密 D.李商隐 6.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A.政教清明、人民安乐的局面 B.政治民主、人民富裕的局面 C.政教多元、人民安乐的局面 D.政教统一、人民富裕的局面 7.匪我愆期, : A.人生几何? B.君子好逑。 C.子无良媒。 D.秋以为期。 8.出不入兮往不反,。 A.魂魄毅兮为鬼雄 B.首身离兮心不惩 C.平原忽兮路超远 D.终刚强兮不可凌 9.在“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中,“见于”指: A.拜见 B.鉴于 C.接见 D.被见 10.在“邻国之民不加.少”中,“加”之义是: A.增加 B.施加 C.更加 D.加倍

11.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中,“颠”之义是: A.跌倒 B.颠倒 C.癫痫 D.头顶 12.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中,“椟”之义是: A.山中 B.屋子 C.笼子 D.匣子 13.《庄子·秋水》中的人物是: A.庄子和河伯 B.庄子和海神 C.河伯和海神 D.惠施和河伯 14.孟子属于: A.先秦法家 B.先秦道家 C.先秦农家 D.先秦儒家 1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说明王朝的兴衰不在天命,而在: A.文化 B.军事 C.人事 D.经济 16.王安石字介甫,号: A.东篱 B.太白 C.半山 D.南山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 A.沉默是金 B.实至名归 C.门生遍布 D.四通八达 18.屈原的代表作是: A.离骚 B.怀沙 C.送别 D.关雎 19.《杜工部集》作者是: A.杜审言 B.杜牧 C.杜荀鹤 D.杜甫 20.在“弃甲曳兵而走”中,“曳兵”之义是: A.拖着兵器 B.拉住士兵 C.丢掉士兵 D.失去兵器 21.在“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中,“绝”之义是: A.揭开 B.穿越 C.到达 D.进入 22.在“.渐.车帷裳”中,“渐”之义是: A.逐渐 B.漫漫 C.流入 D.浸湿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K a2 =×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 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 A.《凤凰涅盘》 B.《天狗》 C.《炉中煤》 D.《地球,我的母亲》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 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 A.张勋复辟 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

D.辫子事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 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 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 A.张爱玲 B.冰心 C.萧红 D.丁玲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 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 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艾青的诗歌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 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6 题单选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大学语文复习题库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大学语文机考复习题库 2013年 一、作家作品知识(共75题) 1. 《张中丞传后叙》中“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指的是( C ) A.洛阳 B.长安 C.睢阳 D.汴州 . 2. 《八声甘州》下片的抒情着眼点是( D ) A.自然景物 B.社会事件 C.举止行为 D.心理活动 . 3. 《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D ) A.慷慨激昂 B.平易质朴 C.含蓄委婉 D.刚柔相济 . 4.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 B ) A.夸张、比喻、用典 B.夸张、比喻、对偶 C.对偶、比喻、拟人 D.用典、比喻、对偶 . 5. 李煜《虞美人》用“雕栏玉砌”指称南唐宫殿,其修辞手法是( D )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借代 .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 ) 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比喻、借代 D.夸张、拟人 . 7. 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C ) A.采用典故 B.采用口语 C.用经史语 D.化用前人诗词成句 . 8. “宝玉挨打”选自《红楼梦》( D ) A.第三十一回、三十二回 B.第三十三回、三十四回 C.第三十五回、三十六回 D.第三十六回、三十七回 . 9. 《马伶传》中的“分宜”、“昆山”依次指( B ) A.分宜人、顾秉谦 B.严嵩、昆山人 C.分宜人、昆山人 D.严嵩、顾秉谦 .

10.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A ) A.边塞诗 B.闺怨诗 C.田园诗 D.哲理诗 .1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的修辞手法是(D ) A.设问与比喻 B.反诘与夸张 C.反诘与比喻 D.设问与夸张 . 12.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发作者故乡之思的主要景物是( C ) A.晚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 . 13.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C ) 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 . 1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D ) A.东风无力百花残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呤应觉月光寒 D.青鸟殷勤为探看 . 15.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下列曲词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D )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 . 16. 王维《山居秋瞑》是一首( D )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 . 17. 杜甫的《蜀相》是一首( D ) A.山水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怀古诗 . 18.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于( B ) A.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B.吴敬梓《儒林外史》 C.蒲松龄《聊斋志异》 D.刘鹗《老残游记》 . 19. 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情感变化的过程是( B ) A.悲→乐→悲 B.乐→悲→乐 C.悲→乐→大乐 D.乐→悲→大悲 . 20. 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B ) A.屈原 B.杜甫 C.白居易 D.陆游 . 21. 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是( D ) A.曹操 B.谢灵运 C.韩愈 D.欧阳修 . 22. 辛弃疾与苏轼并称( D )

(精选)大学化学试卷

中国民航大学 大学化学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 A 、非基元反应 B 、复杂反应 C 、基元反应 D 、多步反应 2、下列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不为零是( ) A 、氮气 B 、液溴 C 、溴水 D 、氧气 3、有关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B 、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时的状态 C 、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态 D 、当某反应物的浓度瞬时减少量与生成物浓度瞬时增加量相等时的状态 4、已知某化学反应的θ m r S ?>0,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一定自发 B 、该反应体系的混乱度增大 C 、该反应不一定自发 D 、若该反应同时满足θ m r H ?<0,则反应一定自发 5、下列溶液的凝固点最低的是( ) 院名___________系名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装------------------------订------------------------线-----------------------------------------

A 、0.01 mol ﹒dm -3的HAc 溶液 B 、0.01 mol ﹒dm -3 的NaCl 溶液 C 、0.01 mol ﹒dm -3的葡萄糖溶液 D 、0.01 mol ﹒dm -3 的蔗糖 溶液 6、已知NH 3的K a =1.76×10-5,则0.10mol·dm -3 的 NH 4Cl 水溶液的pH 值为 ( )。 A 、12.45 B 、4.76 C 、5.13 D 、8.87 7、已知难溶电解质 Pb(OH)2的Ksp θ= 1.42 ×10-20 ,则其溶解度为( ) A 、7.1 ×10-10 B 、1.53 ×10-7 C 、1.19 ×10-10 D 、3.55 ×10-7 8、决定多电子原子的轨道能量高低的因素是( ) A 、n,l B 、 n,l,m C 、n,m D 、l,m, 9、某元素的最高氧化数为 +7 ,在同族元素中的它的原子半径最小,该元素是( ) A 、Cl B 、Mn C 、Cr D 、Cu 10、H 2O 的沸点是100℃,H 2Se 的沸点是-42℃, 这可用下述哪种概念解释? ( ) A 、范德华力 B 、共价键 C 、分子量 D 、氢键 11、有反应 Fe (s) + 2Ag + (aq) = Fe 2+ (aq) + 2Ag (s) 组成原电池。若仅 将Ag + 的浓度减小到原来的1/10,则电池电动势会( ) A 、增大0.059 v B 、减小0.059 v C 、减小0.118v D 、增大0.118v 12、已知θ - Cl Cl E /2 =1.36v ,+-327 2/Cr O Cr E =1.33v ,则在标准态下,反应: K 2Cr 2O 7 + 14HCl = 2CrCl 3 + 3Cl 2 + 2KCl 的方向为( ) A 、正反应自发 B 、逆反应自发 C 、平衡状态 D 、无法确定 13、在电解过程中,在阳极首先放电的是( )。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

武汉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 A 《庄子》 B 《论语》 C 《孟子》 D《韩非子》 2.《季氏将伐颛臾》中“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 A 历史事实 B 现实事例 C 名人名言 D 比喻 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 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 A 且在邦域之中矣 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 5.《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D )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郑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 A郑庄公 B 郑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 7.《郑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 A 迅速 B 急忙 C 屡次 D竭力 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名家学派 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大同》 D《秋水》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 A 孔子和孟子 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 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 A 庄子 B河伯C北海若 D河伯与北海若 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 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 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 A 刘向 B 左丘明 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 17. 《大同》选自( C )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 18.《大同》一文中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 19.《史记》是一部( B )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