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ace0

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ace0

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ace0
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ace0

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易读错的字。

登(d ēng )上 观众(zh òng ) 掌(zh ǎng )声

落(l ào )下 调(di ào )来 胸脯(p ú)

男(n án )孩 宁(n íng )静 寒冷(l ěng )

诚(ch éng )实 冻(d òng )死 面包渣(zh ā)

战斗(d òu ) 撤(ch è)退 白求恩(ēn )

血(xu è)丝 弹(d àn )片 迅

(x ùn )速

二、易写错的字。

登: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面的笔顺是:横撇、点、撇、撇、捺。

腿:左右结构,第十笔是点。注意右边部分先写上面的“艮”,再写走之。 投:第五笔是横折弯。

勇:第四笔是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短: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第五笔是点。

秀:下面是“乃”,笔顺是:横折折折钩、撇。。

三、会写词语。

司马光 庭院 登上 跌倒 观众 放弃 坚持 掌声 全班 沉默 腿脚 投向 调来 摇晃

热烈 勇气 轮流 文静 讲台 一齐 角落

慢吞吞 刚刚 泪水 持久 平息 动听 面对

灰雀 粉红 冻死 郊外 养病 跳动 欢快

谷粒 男孩 或者 严寒 本来 可惜 肯定

诚实

四、多音字。

落???(lào )(落下)( luò)(落叶)( là)(丢三落四)

斗???(dòu )(战斗)( d ǒu)(一斗) 大???(dài )(大夫)( dà)(大人) 调???(diào )(调动)( tiáo )(调节)

五、形近字。

???司(司机)同(同学) ???庭(家庭)挺(挺好) ?

??持(坚持)诗(诗人) ???掌(掌声)常(经常) ???没(没有)投(投入) ???通(通过)痛(痛快)

???诚(诚实)城(城市) ???班(班级)斑(斑纹) ???默(沉默)墨(墨汁)

六、近义词。

轮流—轮换 立刻—立即 热烈—强烈

讲述—讲解 动听—好听 忧郁—忧虑

鼓励—鼓舞 监督—监视 欢迎—迎接

果然—果真 喜爱—喜欢 可惜—惋惜

诚实—老实 激烈—猛烈 敏捷—敏锐

沉思—思索 恳求—请求 迅速—快速

七、反义词。

犹豫—果断 热烈—冷清 忧郁—开朗

欢迎—拒绝 喜爱—讨厌 仰望—俯视

欢快—忧伤 镇定—慌张 敏捷—缓慢

危险—安全 胜利—失败

八、词语搭配。

【形容词搭配】(热烈的)掌声 (诚实的)男孩

【量词】 三(只)麻雀 一(个)男孩

一(座)小庙 一(块)弹片 一(名)战士

九、词语归类。

【ABCC 式词语】硝烟滚滚 凉风习习

【AABC 式词语】耿耿于怀 落落大方

【含“不”字的成语】经久不息 坚持不懈

十、句子积累。

1.拟人句: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反问句: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十一、考点提示。

1.背诵:《司马光》和“日积月累”的内容。

2.借助注释讲一讲《司马光》的故事。

3.会用“陆续”“继续”“连续”造句。

4.和同学交流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跟他们分享你的快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七章 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温暖多雨,一月份平均温度0度以上,降雨量1500mm左右。, 3经济特区:(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建),海南省(1988), 4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区位优势: 5发展优势:人文优势: 政策优势: 6资金来源:港澳地区为主74% 7发展途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利用其紧临港澳的优越的地理位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引进大量外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 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 8支柱产业:加工制造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 9销售地区: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渠道:港澳渠道 10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店:港澳厂,珠江三角洲 11意义:20世纪末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12 城镇的发展:加工制造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3土地利用: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相互交错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1.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14城镇发展的表现 2.城镇数目不断增多 3.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4.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 1.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5城镇发展的原因 2.工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3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了非农业用地的扩大 16出现的问题:社会问题(住房紧张、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差),环境问题(三废污染严重) 解决措施: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注重环保,适当引进外来人口,搞好宣传教育,协调人地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双版纳 位置:云南省,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 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为雨季(5—10月),旱季(11—4月)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 旅游资源:独特的雨林景观(望天树、板状跟、独木成林、绞杀植物),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独特的民族风情(13个少数民族、佛教建筑群、竹楼、 泼水节、竹筒饭、孔雀舞)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1.政策支持2. 位置优势 3.资源优势 本区国家级的旅游景区: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支柱产业:旅游业 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 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2.景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3.不法商贩影响了西双版纳的声誉 西 双 版 纳

(完整版)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doc

临床免疫学检验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 B 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 Fc 受体、补体受体、EB 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 B 细胞: CD19、CD20、 CD21、 CD22 (成熟 B 细胞的 mIg 主要为 mIgM和 mIgD)同时检测 CD5分子,可分为 B1 细胞和 B2 细胞。 B 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 CD3(多链糖蛋白);辅助 T 细胞的标志是 CD4;杀伤 T 细胞的标志是 CD8; T 细胞受体 =TCR。 T 细胞和 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 CD4+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3+ CD4-CD8+ =细胞毒性T 细胞( Tc 或 CTL)( T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 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 PHA)刀豆素( CONA)刺激 T 细胞增殖。增殖试验有:形态 法、核素法。 T 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 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 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 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 CD16( ADCC)、 CD56。 测定人 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 细胞株,而测定小鼠胞株。NK细胞活性则常采 用 YAC-1 细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 - 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表达 MHCⅡ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 sIg ,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 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 B 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IgA>IgM>IgD>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12、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抗体分子上VH和 VL(高变区)是抗原结合部位。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八章知识点独家总结

第七章力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 )说明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或者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对”前面的是施力物体,“对”后面的是受力物体。书是__________ 。又如受书到桌面的支持力,书是 (2)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两个相互相互靠近的磁铁。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2.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如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或出现“加速”或“减速”字眼的,即运动快慢的改变。或匀速转弯,做匀速圆周运动等(2)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就是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还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同时发生改变。 (3)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1 )这3个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画示意图时候要体现力的3个要素。作图时候要注意题目要求画出几个力的。 4.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1)发生条件接触并挤压或拉伸 (2)平时所说的推力、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3)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不一定是弹力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到 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作用在挂钩上拉力的大小 5.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符号G,单位N (1)大小G=mg因g=kg,所以m的单位要化为kg (2)方向竖直向下 (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找重心 ** 6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合=R+F2,方向与这两个力同向 (2)同一直线上,方向不相同的两个力R、F2的合力F合=F1-F2 (假设F1>F2)方向与F1同向 第八章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合力为0 (或者说收到平衡力)时候, 等效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2)实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如果物体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之一,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反过来 说,物体如果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并且也没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说明它一定收到不 平衡力的作用。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2016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MS_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基础知识总结

选择题汇总 1.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中引进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 2.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3.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数值计算 4.英文缩写CAD的中文意思是:计算机辅助设计 5.办公自动化OA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的分类,它属于:数据处理 6.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活动 7.国际通用的ASCII 码的码长是:7 8.在计算机中,20GB的硬盘可以存放的汉子数是:10*1024*1024 KB 9.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储都采用:二进制 10.大写字母B的ASCII码值是:66 11.汉子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处理、和传输都使用汉子的:机内码 12.存储24*24点阵的一个汉子信息,需要的字节数是:72 13.组成中央处理器的主要部件是:运算器和控制器 14.操作系统对磁盘进行读/写的物理单位是:扇区 15.计算机能够直接进行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16.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完成这种翻译过程的程序是:编译程序 17.多媒体处理的是:数字信号 18.所有计算机的字长都是固定不变的,都是8位 19.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侵入计算机并在计算机系统中潜伏和传播、破坏系统正常工作的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 特殊程序 20.将发送端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21.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的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22.Internet 中完成从域名到IP地址或者从IP地址到域名转换服务的是:DNS

23.IE浏览器收藏夹的作用是:收集感兴趣的页面地址 24.关于电子邮件:发件人必须有自己的E-MAIL账户/必须知道收件人的E-MAIL账户/可以使用OUTLOOK管理联系人的信息 25.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1)1946-1959,电子管 2)1959-1964 晶体管 3)1964-1972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1972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6.计算机的特点: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3)强大的存储能力 4)自动功能 5)网络与通信能力 27.计算机网络功能的重要意义: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方式和信息获取的途径 29.网格计算的三要素:任务管理、任务调度、资源管理 30.云计算的构成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 31.云计算的特点:超大规模、分布式、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价廉 3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33.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芯片 34.电子商务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络上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业技术的结合体 35.信息技术包含三个层次: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 3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 37.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位,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 1Byte=8bit 39.计算机由输入、存储、运算、控制和输出五个部分组成 40.运算器(ALU)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形成信息的加工厂,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计算机的心脏,指挥全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控制区和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 1. 免疫的概念 2.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比较。 3.免疫的三大功能防御、自稳、监视,相应的病理反应为超敏及免疫缺陷、自身 免疫病、恶性肿瘤。 4.免疫系统的组成 5.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 6.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7.主要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有哪些。 8.克隆选择学说 第二章抗原 1. 抗原的定义 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定义及特点 3.抗原表位的分类(线性表位-T细胞和构象表位-B细胞)、抗原结合价 4.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交叉抗原的生物学意义。 5.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理化因素、宿主因素、免疫途径及方法) 6.抗原的种类: 1)抗体产生是否对T细胞依赖:TD抗原、TI抗原 2)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3)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7.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免疫佐剂、超抗原、丝裂原第三章抗体 1.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定义。 2.抗体的基本结构: 重链(H链)和轻链(L链); 可变区(V区):超变区(CD1-3)和骨架区(FR1-4) 恒定区(C区):C H1-4;C L 铰链区:CH1与CH2之间。 结构域和功能区:VH和VL抗原结合位点;CH1和CL为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所

在;CH2和CH3为补体C1q结合位点;CH3和CH4能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效应。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2个Fab(抗原结合片段), 1个Fc (可结晶片段) 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个Fab'段,多个pFc段 4.抗体的类型:根据重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IgG、IgA、IgM、IgD、Ig巳 型:根据轻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入和K 5.抗体三类不同的抗原决定基: 同种型: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 分子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存在于Ig C区和V区。 独特型:同一个针对不同抗原所产生的Ig分子V区所特有的抗原表位。存在于Ig重链和轻链的V区。 6.抗体的主要功能 V区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C区,与具有Fc受体的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发挥溶解细胞的活性; 介导免疫细胞活性(ADCC调理作用、超敏反应、激活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7.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IgG: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血清含量最高,占总量的75-80%,半衰期长,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参与II、III 型超敏反应。 IgM: 五聚体,分子量最大,其激活补体、结合抗原、免疫调理作用比IgG 强,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5-10%。 IgM 的特点:个体发育中最早产生的抗体;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是BCR的主要成分;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IgA:分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

Office知识点的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三大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Word文档知识点 第一章 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功能 一、Word2016操作界面: 由“文件”按钮、快速访问工具栏、标题栏、功能区(选项卡和命令组)、标尺、共享、页面区域、滚动条、状态栏等组成。 Word2016的默认后缀名是:.docx 二、word的基本操作: 1.文件的基本操作 1)不同输入法之间的切换:Ctrl+Shift键; 2)CapsLook=大、小写字母切换 3)NumLook=控制数字小键盘打开与关闭 2.输入日期和时间; 1)插入当前日期:Alt+Shift+D;2019/12/18 星期三 2)插入当前时间:Alt+Shift+T;19时31分 3.选定文本的作用:选定文本后,才能编辑和修改文本。 4.输入文档时,直接按“Enter”键可对文档内容进行换段;按“Shift+Enter”组 合键可对内容进行换行,并出现一个手动换行符“↓”。 5.选定文本的方法; 1)选择整个文档:在文档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三次。 2)选择整个段落:在段落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两次。 3)选择一行:在一行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单击鼠标左键。 4)可以使光标插入点快速移到第一页页头的组合键是Ctrl+home。

5)选择文档中竖块文本的方法,可以按住Alt键选择。 6)小区域选择:按住鼠标左键,从开始位置拖动到结束位置,松开鼠标左键。 三、文本和段落的基本格式 设置文字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字体、字号、字形、下划线、边框、底纹、颜色等; 设置段落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对齐、缩进、行间距、段间距以及边框和底纹等; 设置页面格式的操作有设置纸张、页边距、页眉和页脚、页边框等。 1、字体的安装: 1)选中字体文件,鼠标右键“安装”; 2)开始/控制面板/字体 2、段落文本的对齐方式包括:左对齐Ctrl+L、居中Ctrl+E、右对齐Ctrl+R、两端对齐Ctrl+J、分散对齐Ctrl+Shift+J(调整字符宽度) 3、按组合键【Ctrl+D】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文本格式。 4、在文档中插入的分页符,为什么有的时候看不到? 分页符属于编辑标记,如果看不到文档中的分页符,那么它可能处在隐藏状态。此时, 单击“开始”选项卡,在“段落”组中单击“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按钮 5、要删除文档中重复的文字/空行/空格可以通过“查找和替换”来实现。 查找替换空行,“^p”代表一行。 6、制表位的作用:方便光标快速定位。 1)制表位的类型: 默认制表位(两个字符):一般用在正文段落中,按Tab键使用;即首行缩进2个字符 手动设置制表位:一般用在特定的排版,可以快速定位在页面制定位置; 2)通过标尺设置制表位 左对齐式制表位;居中式制表位;右对齐式制表位;小数点式制表位 ;竖线对齐式制表位(不定位文本,只在位置上显示插入的竖线); 7、插入_页面_分页【或执行“Ctrl+Enter”】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 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一一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一一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一一铁(铁>铝>铜)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一一银(银〉铜>金>铝) 熔点最高的金属一一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硬度最大的金属一一铬 密度最大的金属 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 锂 金属的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1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 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 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铜、铝一一电线一一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钨——灯丝——熔点高 铬一一电镀一一硬度大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汞——体温计液柱 银一一保温瓶内胆 铝一一“银粉”、锡箔纸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 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可用来造人造骨。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 抗腐蚀性能好。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0 2一- 2MgO 4AI+3O 2=2AI 2O3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 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铁、铜 在常温下、干燥的环境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铁、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Fe+2O< Fe3O4 2CU+O2 — 2CuO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酸T盐+ H2f 描述现象时,需要注意:①如果有铁、铜元素参加反应,一定要注意溶液颜色的 变化;②反应放热,但是只有镁和酸反应时放热现象明显。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 换反应。 当铁单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物中的铁元素呈+2价。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 和硝酸)中的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它们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和盐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盐T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 反应先发生。一个置换反应结束后,另一个置换反 应才会发生。如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会先和硫酸铜反应,反

Word知识点总结.doc

2. 刺进横线的几种办法 (5) 3. 在 WORD 中,窗体的运用 (5) 4. WORD 中,能够在页眉页脚中设置页面左边的相关装饰物 (5) 5. WORD 中表格内数据的核算 (5) 6. WORD 中,分栏时能够钩选“分隔线”选项 (5) 7. WORD 中,已刺进“ (5) 8. 有关“试卷排版”中的一些技巧 (6) 9. 有关“ Math Type 5.2 数学公式修正器”的介绍 (6) 10. 在 WODE 中,铲除页眉里那条横线的办法 (6) 11. 在 WODE 中,将布景图片设置成水印的办法 (6) 12. 在 WODE 中,躲藏答案的办法 (6) 13. 在 WODE 中,把艺术字打散的办法 (6) 14. 字符输入办法 (6) 15. 符号的输入的办法 (7) 16. 改写 (7) 17. 便利键 1 (7) 18. 便利键 2 (7) 19. “重复”与“康复”的差异 (7) 20. 主动更正 (8) 21. 便利键 3 (8) 22. 阶段对齐办法 (8) 23. 设置制表位 (8) 24. 纵横混排 (9) 25. 兼并字符(最多 6 个汉字) (9) 26. 双行兼并 (9) 27. 在 WORD 中,能够刺进的图片文件格局有 (9) 28. 图形暗影效果 (9) 29. 比照 (10)

31. 表格的修正 (10) (1)手动拖动改动行高或列 宽: (10) (2)标题行重复。 (10) (3) 使用“自动调整”命令调整行高或列宽。 (10) ○1 右键表格的便利办法中(主动调整)○2 “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11) 32. 表格的排序与核算 (11) ○1 排序 (11) ○2 核 算 ............................................................................................... (11) (1)单元格参数与单元格的值 (11) (2)用公式命令计算。 (12) 33. 将文本转化为表格 (12) 34. 款式在排版中的运用 (12) (1)检查款 式。 .................................................................................................. (12) (2)替换款 式。 .................................................................................................. (12) (3)仿制款 式 .................................................................................................... (12) (4)从头套用款 式 .................................................................................................... (13) (5)加载模板。 (13) (6)文档模板 (14) 35. 宏的妙用 (14) 1.宏的基础常识 (14) (1)宏的举例阐 明 ............................................................................................... .. 14 (2)宏的界 说 ............................................................................................... (15)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免疫学知识点归纳-终版

免疫学知识点归纳 一、常用名词 1.中枢免疫器官也称次级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源、发育成熟的地方。骨髓是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也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2.外周免疫器官也称初级免疫器官,是成熟T、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 答的发生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3.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 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4.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 淋巴组织或器官反复循环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意义1、增加抗原和淋巴细胞接触机会,2、充实淋巴组织 5.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 的总数 6.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体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此类抗原在细胞内加工处理为 抗原短肽,与MHC-1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可被CD8+ 细胞的TCR识别 7.外源性抗原指来源于APC之外的抗原……(参考上一个) 8.调理作用是指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 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9.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由单一B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只 作用于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均一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0.Joining chain J链是一条富含半胱氨酸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可连接Ig 单 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稳定多聚体结构,参与体内转运 1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组织不相溶引起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的基因复合物 12.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MHC分 子的双重识别…,一类、二类 13.锚定残基与MHC结合成复合物的抗原肽往往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和MHC 分 子凹槽相结合的特定部位,称锚定位,该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定残基 14.补体Complement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细胞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 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免疫调节Immunological regulation免疫调节是机体本身对免疫应答过程中作出的生理性反馈,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15.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 应答”的现象,具有抗原特异性,即抗原不能激活特异性T或B细胞完成正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16.高带耐受High-zone immunological tolerance抗原剂量太高引起的 免疫耐受。抗原剂量太高,则诱导应答细胞凋亡,或可能诱导抑制性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呈现为特异负应答状态,致高带耐受 17.低带耐受Low-zone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抗原剂量太低引起 的免疫耐受。抗原剂量太低,不足以激活T、B细胞,不能诱导免疫应答,致低带耐受

Word与Excel知识点总结

Word知识点总结 1、页面设置(包括纸张大小、纸张方向、页边距、分栏等) 设置页面格式的方法:选择菜单“文件-页面设置) 2、字体设置(包括字体、大小、颜色、下划线、斜体、粗体、阴文、阳文等) 进行字体设置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选择文字,选择菜单“格式—字体” 方法二:选择文字,在文字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 3、段落设置(包括行间距、首行缩进、段后间距、段前间距等) 方法一:选择需要设置的段落,选择菜单“格式—段落”、 方法二:选择需要设置的段落,在选择的段落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 4、插入文本框及文本框格式设置(边框颜色、填充颜色\底纹、版式、大小等) 插入:将光标定位到需要插入的位置,选择菜单“插入—文本框—横排|竖排”,(不要再给出的画布上绘制,在画布旁的位置绘制) 文本框格式设置:在文本框边框上单击鼠标右键(注意不要在其他地方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 5、插入图片及图片格式设置(大小、边框、版式等) 插入:选择菜单“插入—图片” 图片格式设置:在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 6、插入艺术字及艺术字格式设置(填充颜色、边框颜色、大小、版式等) 插入:选择菜单“插入—图片--艺术字” 艺术字格式设置:在艺术字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 7、插入表格及表格格式设置(边框与底纹、单元格对齐方式、表格对齐方式、文字环绕方式、行高、列宽等、合并单元格、添加删除行或列)

插入表格:选择菜单“表格—插入—表格” 表格属性:在表格的任意单元格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 插入表格:选择菜单“表格—插入—表格” 8、插入页码 选择菜单“插入—页码” 9、首字下沉 将光标定位到需要首字下沉的段落,选择菜单“格式—首字下沉”。 10、分栏 选择菜单“格式—分栏“ 11、条件格式 选择需要进行条件格式设置的单元格区域--选择菜单“格式--条件格式”--设置条件与格式。 12、边框与底纹 选择需要进行设置边框与底纹的对象--选择菜单“边框与底纹” 13、查找、替换 选择菜单“编辑-替换” 14、项目编号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 1.免疫的概念、特性及功能 概念: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排除“非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特性: 识别:“自己”与“非己” 特异性:能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如:同分异构体、旋光性等 免疫记忆: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快、反应更强烈如:传染病康复后或疫苗免疫后,能获得长期免疫力 功能: 免疫防御:针对外来侵入者—抗原,免疫细胞会释放一种抗体,消灭异物,起免疫保护作用----病原微生物感染 自身稳定:免疫细胞会把体内废物清除出体外。废物包括异物残渣、老死细胞、外来的杂质等----抗衰老 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或畸变的细胞,是一种生理保护功能----抗肿瘤 2.生物体的防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构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 途径 (1)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 (2)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炎症应答-----淋巴系统 (3)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抗体。 免疫系统: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法氏囊(禽类)胸腺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淋巴组织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 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分泌型: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膜型:TCR、BCR、CD、MHC等 睡眠充足、不要酗酒、保持乐观,多参加运动、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外周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的免疫作用 淋巴结: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淋巴液) 脾脏:1)、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的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4)、滤过作用(血液) 4.T、B细胞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 CD4+T(初始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 T细胞:

Word和Excel基础知识总结汇总

Word和Excel基础知识总结 Word基本知识 WORD界面可以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 二、WORD文档编辑 (一)文本的选择 1、选择任意文本 将光标定位在待选择文本的开始处,拖动鼠标指针至结束点,再释放左键,就可以选定文本,用这种方法可以选择任意大小的文本。 2、选择列 将光标定位于待选择文本的开始处,然后按住Alt 键不放,拖动鼠标指针到待选择的文本的末尾处,释放左键,这样就可以选择一个矩形文本块。

3、利用选择条快速选取 选择条是位于正文左边的一个空白区域。将鼠标指针移至编辑区的最左边,当指针变成右斜的箭头?时,表明鼠标指针已位于选择条上,此时单击,可选定光标所在的行;双击可选定光标所在的段;在选择条上拖动,可选定多行或多段文本;三击可选定整个文档。 4、选择整个文档 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A (二)文字的设置 文字的设置包括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字形、下划线、字符间距、文字效果等。 修改方法: 1、选中文字后使用菜单命令:格式→字体命令进行设置。

2、也可以选中文字后在选择的文字区域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可弹出“字体对话框”。字体对话框分为“字体”、“字符间距”、“文字效果”三个标签。在“字体”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等。在“字符间距”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缩放、间距、位置等内容。在“文字效果”标签中可以设置文字的动态效果。 (三)段落的设置 1.对齐方式 对齐方式是指段落在水平方向以何种方式对齐。Word 2003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和分散对齐。在格式工具栏中分别用四个按钮表示,从每个按钮的图标就可以看出对齐的方式。 (1)两端对齐 两端对齐是Word 2003默认的对齐方式。一般情况下,

初中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长期的热点地区 原因之一: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土耳其海峡→黑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 大西洋→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 两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洲:亚洲、欧洲和非洲 五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原因之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中东石油的主要分布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A 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 B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 C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原因之三:匮乏的水资源 1、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类型控制下,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特征——终年高温干燥少雨。 原因之四:文化差异 2、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3、中东主要民族: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国家叫做“阿拉伯国家”;犹太人—信仰犹太教—集中分布在以色列;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伊朗。 第二节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本区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本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3、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1)气候以温带海洋性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非常适合草的生长;2)地形——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草场面积广大; 4、繁荣的旅游业 英国伦敦——塔桥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 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挪威——北欧峡湾风光 西班牙——斗牛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 荷兰——风车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1、地理位置: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西临大西洋及几内亚湾,东临印度洋,最南端是好望角;本区大部分处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2、地形:主要是以高原为主,又有“高原大陆”之称。 3、气候:本区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为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分布具有南北对称的特点。 4、人口:本区90%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5、本区经济的特点:“单一商品经济”。本区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 1、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有一块完整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国土位于热带和南温带。 2、地形:主要的地形区有——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国内最长的河流是墨累河。 3、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 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 国第二大城市。 称号: 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动物:袋鼠、鸸鹋、、 考拉、鸭嘴兽等。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 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③“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上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免疫学重点知识汇总

1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15.淋巴细胞归巢:指成熟淋巴细胞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其分子基础是淋巴细胞表面的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表面相应黏附分子――血管地址素的相互作用。17抗原(antigen, 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18.抗原表位(antigen epitope)或抗原决定基(antigeni c determinant)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19.抗原分子中常带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24.TCR、BC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独特的氨基酸序列所组成的抗原表位称为独特型抗原(idiotype, Id)。27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3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指抗体如IgG(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mediated-7.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ADCC)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FcR)识别包被于靶抗原(如细菌或肿瘤细胞)上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32.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K?hler和Milstein将抗原特异性B细胞与恶性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系即杂交瘤(hybridoma),既有骨髓瘤细胞大量扩增和永生的特性,又具有免疫B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每个杂交瘤细胞由一个B 细胞融合而成,而每个B细胞克隆仅识别一种抗原表位,故经筛选和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仅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是为单克隆抗体。其优点是结构均一、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制备成本低。44细胞因子(CK):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功能。53白细胞分化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的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54.分化群(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位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55.黏附分子(C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外基质间互相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59.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体内,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64.MHC多态性:是一个群体概念,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即群体中不同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HLA基因是迄今为止人体多态性最丰富的基因系统。65.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66.HLA单体型:指染色体上MHC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67.锚定残基:抗原肽往往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和HLA分子凹槽相结合的特定部位,称为锚定位,该位置的氨基酸残基称为锚定残基。73.等位基因排斥:是指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轻链或重链基因,只有其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先重排成功的基因抑制了同源染色体上另一等位基因的重排。链基因的表达。λ轻链基因的表达成功即抑制κ轻链基因之间的排斥,λ轻链和κ5.同种型排斥:种型排斥是指74.体细胞高频突变:B细胞受抗原刺激活化增殖过程中,每次细胞分裂,BCR可变区基因大约每1000bp就有一对发生突变,导致BCR的多样性及体液免疫应答中抗体的多样性。78阳性选择:在胸腺深皮质层,同胸腺上皮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以适当亲和力发生结合的D P细胞可继续分化为单阳性细胞,而不能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发生有效结合或结合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发生凋亡。此过程称为胸腺的阳性选择,T细胞获得了自身MHC限制性。79.阴性选择:SP细胞在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面自身抗原肽-MHCⅠ类或Ⅱ类分子复合物相互识别,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者发生凋亡而被删除,以保证进入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不能针对自身抗原发生强的应答,此过程称为胸腺的阴性选择,T细胞获得自身免疫耐受。80.T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TCR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CD3组成。87.抗原提呈细胞(APC):指能够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专职性APC包括DC、巨噬细胞和B细胞三种。90.抗原处理:APC将胞质内自身产生的内源性抗原或摄取入胞内的外源性抗原降解并加工处理成一定大小的多肽片段,使多肽适合与MHC 分子结合,然后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此过程统称为抗原处理。91.抗原提呈:在APC与T细胞接触的过程中,表达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被T细胞识别,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此过程统称为抗原提呈。104.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发挥清除和破坏抗原物质(如病毒感染的细胞、肿瘤细胞、移植细胞等)的效应。106.MHC限制性: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不仅识别抗原肽,还要识别自身MH C分子,称为MHC限制性。例如,巨噬细胞与Th细胞之间受MHCⅡ类分子限制,靶细胞与Tc之间受MH CI类分子限制。107体液免疫: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最终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特异性抗体,存在于体液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效应,称为体液免疫。111 Ig基因的体细胞高频突变:生发中心母细胞的重链和轻链V区基因可发生高频率的点突变,在每次细胞分裂中,IgV区基因大约每1000 bp就有一对发生突变,而一般体细胞自发突变的频率是1/107~1/1010。此称为体细胞高频突变。体细胞高频突变与Ig基因重排导致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BCR和抗体的多样性。109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免疫应答的进行,大量抗原被清除,或再次免疫应答仅有少量抗原时,只有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才能优先结合抗原,发生克隆扩增,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此为抗体亲和力成熟。113同种型转换:B淋巴细胞完成IgV基因重排后的子代细胞,在抗原的诱导和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下,其IgV基因表达不变,而C基因的表达从一种类型转变到另一种类型,进而导致Ig 类型的改变,称为Ig同种型转换,也叫做类别转换,如从IgM到IgG的转变。177固有免疫:亦称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非特异性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178模式识别受体(PRR):是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和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血液中还存在分泌型模式识别受体(sPRR),主要有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C反应蛋白等急性期蛋白。125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效应的现象,称为免疫耐受。126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与B细胞发育过程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127外周耐受:是指成熟的T及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正免疫应答。133免疫调节:是指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育完善形成的一系列反馈性上调和下调免疫系统功能,将免疫应答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