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几十年原油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09.63 KB
- 文档页数:4
石油市场的国际价格分析石油作为全球能源消耗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其价格波动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石油市场的国际价格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一、石油市场概述石油市场是指以原油和石油制品为主要交易对象的市场。
其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因素、货币政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二、石油价格趋势分析1. 长期趋势在过去几十年中,石油价格经历了多次波动。
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价格飙升,而20世纪90年代的石油价格持续低迷。
近年来,石油价格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但总体趋势呈现上涨态势。
2. 季节因素石油市场的价格还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例如,冬季需求增加,暖季需求减少,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波动。
3. 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增长与石油需求密切相关。
当经济增长加速时,对石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进而推高石油价格。
相反,经济增长放缓则会导致石油需求下降。
三、石油市场的影响因素1. OPEC政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石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
该组织通过调整石油产量,来控制供给与价格。
OPEC的决策对国际石油价格有较大影响。
2. 地缘政治冲突地缘政治因素对石油价格有直接影响。
例如,中东地区的冲突可能导致石油供应受阻,引发石油价格上涨。
与此相伴随的是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进一步推高石油价格。
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石油价格有间接影响。
当货币贬值时,石油价格通常上涨。
原因在于油价以美元计价,当美元贬值,购买石油所需的美元额度增加,从而推高石油价格。
四、石油市场的价格指标1. 布伦特原油价格布伦特原油被视为国际石油市场的参考价格。
其价格波动被广泛关注和引用。
2. 美国WTI原油价格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的价格也是石油市场的重要参考指标。
3. OPEC篮子价格OPEC篮子价格是OPEC成员国出口的一揽子原油价格的加权平均值。
它反映了OPEC成员国原油价格的整体情况。
五、石油价格对经济的影响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一.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
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
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
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
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
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
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
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
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
来源百度文库丁2年后丁 f團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初涨期” 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 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 冲高期”丁 1年后丁 f丁 9年后丁 f (小幅度)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丁1年后丁 f丁9年后丁 f丁 2月后丁 f年8月,飓风 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 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90年代的 1970 年, 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1974 年, 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I10美元。
1979 年, 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980 年, 油价首次突可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1990 2003 年3 月,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2004 年9 月, 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2005 年6 月, 油价突破60美元。
20052007 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 a 0r 美5月16日,美国纽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 127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丁1天后丁 f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
次日,油价突厂 96美元。
丁5天后丁 f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 97美元。
次日,油价突破 98美元。
「半月后丁 f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丁 1月内丁 fJ12月28日,受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 布托遇袭身亡消息影响,油价回升可 97美元。
丁5天后丁 f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盘中价格突反 100美元。
5月5日,纽约市场油价在盘中突破 120美元。
石油价格波动状况及原因分析2010095106 盖超群一、石油价格波动状况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
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
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
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
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
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深入探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1)稀缺性。
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
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
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
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
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石油开采资源的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原油价格定量分析报告
原油价格定量分析报告
本次分析报告旨在对原油价格进行定量分析,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原油市场的动态和趋势。
为了进行定量分析,我们收集了过去十年的原油价格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分析结果:
首先,我们计算了过去十年原油价格的平均值。
根据我们的数据,过去十年的平均原油价格约为每桶60美元。
其次,我们对原油价格进行了季节性分析。
结果显示,原油价格在春季和夏季通常会出现上涨的趋势,而在秋季和冬季则更容易出现下跌。
这一季节性趋势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
第三,我们还分析了原油价格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原油价格与全球经济增长率、石油需求量以及政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当全球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原油价格通常会上涨。
而当政治环境不稳定时,原油价格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
最后,我们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原油价格进行了预测。
使用ARIMA模型,我们根据过去几年的数据进行了建模,并对未来一年的原油价格进行了预测。
结果显示,原油价格有可能在未来一年内继续上涨,但具体的涨幅将取决于全球经济发展和
供需关系等因素。
综上所述,通过对原油价格的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原油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季节性趋势、宏观经济变量以及政治环境等。
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并降低投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任何预测都存在不确定性,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可能受到其他未被考虑的因素影响。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慎重对待预测结果。
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原油价格逐渐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间,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多次波动,其中不乏一些价格大幅度波动的事件,例如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等,这些事件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研究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究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构建模型预测国际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1. 国际原油价格的定义和特征通过梳理国际原油价格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原油价格的范畴和特征,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2.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分析基于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数据,探究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包括供需因素、政治、环境和自然因素等,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这些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和趋势。
3. 国际原油价格的预测模型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构建适用于预测国际原油价格的数学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并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和验证。
4. 案例分析和应用展望选取一段时间内的国际原油价格数据,利用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实证预测,同时探讨其应用于相关政策和企业决策的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分析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并构建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其中,采用SPSS、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MATLAB、Python等编程语言构建预测模型。
四、预期成果1. 对国际原油价格形成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可靠的分析报告。
2. 构建适用于预测国际原油价格的数学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和优化,达到相对较高的预测精度。
3. 探讨应用于相关政策和企业决策的意义和价值,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五、研究计划第一年:梳理国际原油价格相关概念、探究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原因及趋势作者:王晴汪洋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03期摘要:石油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商品,它内涵丰富的金融因素,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波及方方面面,在金融领域中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导致经济的震荡。
本文在对近年国际油价走势回顾的基础上,对从2014年年中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背后的原因开展初步探析,并基于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现状,对未来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原油价格;下跌;原因;趋势一、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回顾石油在经济运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经济运转的血液同时也是一种战略资源,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原油价格的波动将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样,石油产业也充满了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
20世纪70年代的首次石油危机之后,国际原油价格进入起伏跌宕的时期,其中波动幅度最大的一段时间是第二次海湾战争到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
2003年海湾战争后,原油价格从每桶大约为25美元直线攀升到最高每桶140美元,其增长幅度高达480%。
然而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原油市场受到重挫,仅仅过了四个月的时间,国际原油价格跌至每捅30美元。
2009年初,受原油产地国纷纷缩减原油供给、美元不断贬值,世界经济明朗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吹响了复苏的号角。
到2011年5月,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到了120美元/桶。
下图为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图。
自2014年6月初,由于美元的走强和中国经济的放缓,国际原油价格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下跌趋势,在过去5年里,获利丰厚的石油公司的收益也开始大幅下降,石油公司不得不停止运转其部分油井,削减对新项目的投资,取消对新油田的勘探。
同时产油国的外汇收入和财政收入也大幅下降,财政赤字开始出现,甚至部分经济比较脆弱的国家开始出现内部治理危机,出现内部政治动荡。
二、此轮油价大跌的原因对于此轮国际原油价格大跌的背后原因,我们可将时钟回拨到2014年初,回顾一下石油价格暴跌之初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状况。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
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0.3%。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06期)(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及原因张泽之 10119042 理学院 10信息与计算科学(2)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
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
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
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2004年初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
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 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
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
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
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
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
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
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
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
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
原油市场的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分析在金融市场中,原油市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商品市场之一,其价格波动一直备受关注。
原油价格的波动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受到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影响。
本文将从季节性和周期性两个角度对原油市场的波动进行深入分析。
一、季节性波动原油市场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受到供需因素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中,原油市场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
一方面,夏季是全球能源消耗的旺季,而冬季则是需求相对较低的淡季。
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季需求的增加引发了原油价格的上涨;反之,冬季需求的下降则导致了价格的下跌。
这种供需变化引起的季节性波动被投资者广泛关注和运用,用于进行交易策略的制定。
此外,全球政治与地缘经济事件也对原油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中东地区在夏季的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会导致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增加,价格上涨。
而在寒冷的冬季,北半球国家需求增加,因此地缘政治事件对原油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
二、周期性波动原油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主要反映了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
经济周期由衰退期、复苏期、繁荣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组成。
不同阶段的宏观经济环境对原油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引发价格的波动。
在经济复苏期和繁荣期,全球经济活动增加,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带动原油价格上涨。
而在经济衰退期,需求下降,原油价格受到压力而下跌。
因此,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往往与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关。
此外,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也会引发原油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投资者往往通过基本面和技术分析手段对原油市场进行预测,并利用价格波动赚取利润。
这种投机行为不断地在市场中进行,促使了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综上所述,原油市场的季节性与周期性波动是由供需因素、地缘政治事件以及宏观经济周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以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
同时,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原油市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波动规律也有助于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市场的波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一定要做好风险管理,避免因波动过大而导致的投资损失。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
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
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
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
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
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来源百度文库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4年后┳↑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5年后┳↑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年后┳↑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9年后┳↑(小幅度)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13年间┳↓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1年后┳↑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9年后┳↑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月后┳↑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年后┳↑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月后┳↑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周后┳↑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2天后┳↑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天后┳↑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
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5天后┳↑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
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半月后┳↑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
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一、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回顾(一)油价整体态势及演变历程2020年国际油价上半年大幅涨跌,下半年震荡上行,油价波动幅度较2019年更为剧烈。
Brent原油(Brent Crude Oil)年均价为41.96美元/桶,WTI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 Crude Oil)年均价为39.16美元/桶,同比下降了34.74%和31.28%。
整体来看,虽然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原油需求持续疲软,但OPEC+减产协议有效执行、中印经济快速复苏、疫苗利好消息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油价下跌。
具体分析如下:1-3月,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原油需求造成严重冲击。
全球原油需求下降605万桶/日[1],3月初OPEC+未能继续达成减产协议,原油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油价在3月暴跌,创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单月最大跌幅,Brent原油价格下跌了37.67美元/桶,跌幅达71.73%。
4月份,油价小起大落。
由于沙特与俄罗斯达成史无前例的减产协议,油价在月初短暂攀升,之后由于疫情在全球迅速传播和感染人数急剧增长,世界各国采取封锁等限制措施,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而OPEC+减产计划还未有效实施,需求与供给的双重冲击导致油价大幅下跌到全年最低值。
全球石油市场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导致美国原油库存迅速增长,4月20日,在美国石油市场供应过剩、期货合约到期和德克萨斯州强制减产政策不明确等因素共同作用下,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报-37.63美元/桶,历史首次收于负值。
5月份,OPEC+大规模减产以及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地区产量降低,全球供应收紧,石油日产量环比下降1180万桶。
而需求端,中国、印度石油需求快速复苏,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得以改善,油价开始反弹。
月末Brent原油价格上升至近35美元/桶,现货价格上涨15.66美元/桶,涨幅高达84.69%。
6-8月,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动荡的上半年后,原油价格趋于平稳。
油价波动十年从十年间的这两次油价大波动里,石油公司和业界人士得到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在面临新的能源结构和能源产业时,石油行业准备好了吗?文 | 罗佐县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油价出现过两次“断崖式下跌”,一次发生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时期,一次发生在2014年7月。
十年前的2008年,国际油价由140美元/桶跌至37美元/桶谷底之后,旋即出现爬坡上行,用了两年时间重新破百。
之后油价延续了3年的百美元/桶以上的高位运行。
2014年油价再次大幅下跌之后,有不少机构基于惯性思维对下跌之后的油价进行预测,认为油价依然会延续之前的“V”字型走势。
但这一次的油价出现了“L”型走势,且持续至今。
就目前形势看,国际油价保持高位运行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低油价下的应对油价大幅下跌且低位运行之后,石油行业的业绩遭受重创。
以五大石油公司为例,低油价下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
已占用资本回报率由20%左右降至3%甚至更低,个别公司在一些特殊时段跌至负数。
分析这些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的财务指标可以发现,他们的业绩其实在2012年的高油价时期就已经开始下滑了。
这一现象说明3年的高油价有虚高成分在其中。
油价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是经济的晴雨表,在当时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增长乏力及需求不旺的形势下,油价高位运行多少有些不正常。
因此,本轮的油价下行可以视为油价“去泡沫化”。
面对低油价,石油行业采取了系列措施予以应对,采用的手段大体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降薪、裁员、削减投资及资产优化组合、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就实施情况看,降薪和裁员具有短期效应,属于应急手段,削减投资、资产优化组合和技术创新应用成为常态化手段。
2014年伴随油价下跌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显著下降,2014年投资额7000亿美元,2015和2016年降至5000亿美元和3800亿美元。
2008年全球油气勘探投资总额大约在700亿美元,到2010年降至640亿美元。
之后随着油价的上扬,油气勘探投资重新出现增长,2014年增长至950亿美元。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图国际石油价格走势是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的重要指标,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政策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自石油成为主要能源来源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一直是经济和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综合分析过去几十年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和国际石油市场的紧张情况,国际石油价格出现了急剧上涨。
1973年,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世界各国对阿拉伯石油的供应受到了限制,导致了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这一事件被称为“石油危机”,世界各国开始关注能源安全和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随后的几年里,国际石油价格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石油需求下降,价格出现了短期的下跌。
然而,随着经济复苏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国际石油价格再度上涨。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国际石油价格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大致维持在每桶20美元左右。
然而,从2003年起,国际石油价格再次开始上涨,并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每桶140美元。
这一轮的石油价格上涨主要受到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新兴市场需求增加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随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经济衰退,国际石油需求锐减,价格开始下跌。
2014年,国际石油价格再次迎来急剧下跌。
这一轮的石油价格下跌主要受到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影响。
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称霸全球石油市场。
此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欧洲经济危机等问题也导致国际石油需求不断下降。
2016年国际石油价格触底反弹,但并未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
尽管OECD国家对石油需求下降,但新兴市场国家对石油的需求仍然保持增长,这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此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减产协议也对国际石油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原油走势的影响因素
原油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供需关系:全球经济增长、产油国产量、石油消费需求等都会影响原油供需关系,从而对价格产生影响。
当全球经济繁荣时,石油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相反,经济衰退时,石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2.地缘政治:地缘政治事件,如战争、恐怖主义活动、政府政策等,会对原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导致价格波动。
3.货币汇率:原油是以美元计价,因此全球货币汇率变动会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
美元贬值,其他货币购买力增加,石油价格上涨;反之,石油价格下跌。
4.季节性需求:季节因素也会影响原油价格,例如在冬季,对暖气燃料需求增加,原油价格上涨。
5.技术进步和替代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替代品(如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能减少对原油的需求,导致价格下跌。
6.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如降息、刺激经济等,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原油走势的影响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由供需关系、地缘政治、货币汇率、季节性需求、技术进步和替代能源、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决定。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全球化的石油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造成了国际石油价格的复杂多变。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中的主要因素。
一、供给因素分析(一)石油储量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
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
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
(二)OPEC影响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次石油危机促使西方石油消费国纷纷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减弱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势头,从而减少了对OPEC石油的依赖。
二、需求因素分析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替代能源的发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决定。
(一)经济因素对石油需求的影响石油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经济活动的高涨一般伴随石油需求量的上升。
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虽然在增长率上有差异,但同步上升的趋势仍然比较明显。
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上涨。
(二)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对石油需求的影响除了经济发展影响石油的需求外,替代能源的成本也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
石油作为一种能源,虽然不存在一种完全替代品,但在它的各种用途上,都存在同其他能源的竞争。
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
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
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这势必将对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
三、短期因素分析(一)地缘政治事件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是造成短期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加上人们的预期行为,更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波动。
地缘政治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世界石油的价格。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
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
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十年,已经是值得回顾的一段时光。
十年后,国际原油(40.24, 0.04, 0.10%)价格徘徊在55-65美元/桶的区间。
那么十年前,国际原油的价格表现如何?十年之间,国际原油走势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今天,隆众带您全景回顾,国际原油市场的十年。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表示,从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国际原油的走势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最高时曾一度冲至147美元/桶的超级高位,最低时也曾一度重挫至33美元/桶的罕见低位。
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表现不可谓不精彩,而从上图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十年后的今天、油价居然再度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颇有种"繁华看尽、重温初心"的感觉。
第一阶段"风平浪静"(2005.6-2007.10):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原油价格走势总体平稳,且最高点也没有超过80美元/桶。
纵观十年,其实80美元/桶可以认为是高油价和低油价的分界线。
这个阶段,50-80美元/桶的油价,其实也可以认为是国际原油价格的理性区间。
第二阶段"疯狂过山车"(2007.11-2008.12):
从2007年11月开始,油价开始一路向上冲刺,上升势头之猛极其罕见,并且在2008年7月到达顶峰。
油价如此疯狂的表现背后,有三大因素支撑:1、OPEC决定减产2、当时恰逢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国原油需求强劲3、美联储大幅降息,美元贬值,投机商炒涨情绪显著。
可以看出供需两端均现利好,加之疲软美元的支撑,油价一举冲至十年间的高点。
不过正所谓盛极必衰,暴涨随后就迎来了暴跌,2008年10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引爆了高能利空,油价急速下坠至30-40美元/桶的区间。
一年多的时间内油价大起大落,市场可谓冷暖自知。
第三阶段"冲高之路"(2009.1-2014.6):
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摆脱,油价再现攀高之路,且在2011-2013年间稳定在90-120美元/桶的高位区间。
油价在坠入低谷后迅速反弹、并升至高位区间,其主要利好支撑有两点:1、这个阶段,正是美联储QE1-QE3火力全开的时代,美元汇率趋低,对油价的支撑明显2、供应趋紧的忧虑层出不穷,比如OPEC限产、2011年的利比亚战乱和2012年的伊朗石油禁运。
第四阶段"跳水回归"(2014.7-2015.6):
2014年下半年开始,油价自高位转头跳水,市场为之大跌眼镜,7-12月半年的时间,长达3年多的高油价盛世灰飞烟灭。
2015年,油价再度跌回50-70美元的区间,一跌回到解放前,十年前的油价水平再现。
去年这次让人记忆犹新的暴跌,主要是拜四大利空所赐:
1、供应充裕、需求疲软,引发多头仓皇逃离、交易商看空情绪不断增强(2014.6-2014.9)
2、沙特及OPEC组织坚持不减产的立场(2014.10-2015.1)
3、美元强势上扬,"牛市"特征显现(美联储2014.10结束QE,2015欧元区QE启动)
4、全球经济减速,中欧均复苏缓慢,美国经济独木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