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几十年原油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培训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96.06 KB
- 文档页数:4
石油价格波动状况及原因分析2010095106 盖超群一、石油价格波动状况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
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
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
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
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
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深入探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1)稀缺性。
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
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
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
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
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石油开采资源的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
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
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十年,已经是值得回顾的一段时光。
十年后,国际原油(40.24, 0.04, 0.10%)价格徘徊在55-65美元/桶的区间。
那么十年前,国际原油的价格表现如何?十年之间,国际原油走势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今天,隆众带您全景回顾,国际原油市场的十年。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石油价格历经了数次暴涨暴跌,但在90年代大部分时期,其波动幅度并不大。
根据历史经验,各个时期的油价上涨无一例外地同中东局势密切相关。
(1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石油产量从每天580 万桶滑落至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原油市场上的供求平衡,油价在1979 开始暴涨,导致了1979年至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
(2)90年海湾战争之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基本上维持在每桶15到20美元之间。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原油价格猛然从7月份平均价17美元附近上涨到10月份的40美元。
随着中东形势逐渐走向缓和,1991年2月份,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标志着战争结束,石油价格回落到18 美元附近,并且基本上恢复了战争前水平。
(3)1996年,一方面由于伊拉克武装分子袭击库尔德人地区,美国向伊拉克南部发射了巡航导弹,海湾形势再次紧张起来;另一方面由于美国以及欧洲的冬季特别寒冷,油价在年底上升到25美元,但危机很快得到缓解,伊拉克根据联合国安理会986 号决定实施了以石油换食品计划,油价很快回落到20美元以下。
1998年以来的情况比较特殊,中东地区的形势虽然不能用风平浪静来形容,至少也是波澜不兴,而布伦特原油价格在1998年初从15美元一路下滑到年底最低点10 美元附近收盘,1999年4月份反弹至15美元,随后在2000年10 月份疯狂上涨至最高点35美元,近期回落到32美元附近盘整,变动幅度之剧烈为人们始料不及,1997年以来油价变动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1、1997年金融危机使原油供应发生逆转。
世界经济自90年代初期逐渐走出谷底,1994年加速上升。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4年至1997年全球GDP增长率分别达到3.7%,3.6%4.1%和4.1%,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更是达到6.5%的高水平,发展中国家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主导力量。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署(IEA)的统计,1996 年亚洲国家占全球石油新增需求的47%。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
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
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十年,已经是值得回顾的一段时光。
十年后,国际原油(40.24, 0.04, 0.10%)价格徘徊在55-65美元/桶的区间。
那么十年前,国际原油的价格表现如何?十年之间,国际原油走势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今天,隆众带您全景回顾,国际原油市场的十年。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表示,从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国际原油的走势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最高时曾一度冲至147美元/桶的超级高位,最低时也曾一度重挫至33美元/桶的罕见低位。
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表现不可谓不精彩,而从上图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十年后的今天、油价居然再度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颇有种"繁华看尽、重温初心"的感觉。
第一阶段"风平浪静"(2005.6-2007.10):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原油价格走势总体平稳,且最高点也没有超过80美元/桶。
纵观十年,其实80美元/桶可以认为是高油价和低油价的分界线。
这个阶段,50-80美元/桶的油价,其实也可以认为是国际原油价格的理性区间。
第二阶段"疯狂过山车"(2007.11-2008.12):
从2007年11月开始,油价开始一路向上冲刺,上升势头之猛极其罕见,并且在2008年7月到达顶峰。
油价如此疯狂的表现背后,有三大因素支撑:1、OPEC决定减产2、当时恰逢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国原油需求强劲3、美联储大幅降息,美元贬值,投机商炒涨情绪显著。
可以看出供需两端均现利好,加之疲软美元的支撑,油价一举冲至十年间的高
点。
不过正所谓盛极必衰,暴涨随后就迎来了暴跌,2008年10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引爆了高能利空,油价急速下坠至30-40美元/桶的区间。
一年多的时间内油价大起大落,市场可谓冷暖自知。
第三阶段"冲高之路"(2009.1-2014.6):
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摆脱,油价再现攀高之路,且在2011-2013年间稳定在90-120美元/桶的高位区间。
油价在坠入低谷后迅速反弹、并升至高位区间,其主要利好支撑有两点:1、这个阶段,正是美联储QE1-QE3火力全开的时代,美元汇率趋低,对油价的支撑明显2、供应趋紧的忧虑层出不穷,比如OPEC限产、2011年的利比亚战乱和2012年的伊朗石油禁运。
第四阶段"跳水回归"(2014.7-2015.6):
2014年下半年开始,油价自高位转头跳水,市场为之大跌眼镜,7-12月半年的时间,长达3年多的高油价盛世灰飞烟灭。
2015年,油价再度跌回50-70美元的区间,一跌回到解放前,十年前的油价水平再现。
去年这次让人记忆犹新的暴跌,主要是拜四大利空所赐:
1、供应充裕、需求疲软,引发多头仓皇逃离、交易商看空情绪不断增强(2014.6-2014.9)
2、沙特及OPEC组织坚持不减产的立场(2014.10-2015.1)
3、美元强势上扬,"牛市"特征显现(美联储2014.10结束QE,2015欧元区QE启动)
4、全球经济减速,中欧均复苏缓慢,美国经济独木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