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虫害图片
- 格式:ppt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44
有图有真相,史上最全烟草病害本周为大家带来的是烟草病害合集。
烟草黑胫病根部危害症状茎基部危害症状危害特征烟草黑胫病以侵染茎基部和根为主。
幼苗发病:先在烟株基部或底叶开始形成黑斑向上扩展,导致幼苗变黑褐色而死亡。
潮湿时形成白色霉层,可迅速传染附近烟苗,使烟苗成片死亡;气候干燥时,病株则干缩变黑枯死。
成株发病:从根颈部茎秆开始变黑,叶片从下往上变黄,严重时全株突然萎蔫死亡;向下可使主根变黑,皮层腐烂,细根死亡;病菌向内侵入,造成髓部变褐并干缩成碟片状,其中有棉絮状的菌丝。
防治方法①选栽抗病品种;选种无病壮苗;实行水旱轮作;适时早栽,使感染阶段避开雨季;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除掉病株、病叶,减少病源。
②预防: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g/m2,拌10~12kg干细土,播种时1/3撒在苗床表面,播种后其余2/3覆盖在种子上。
移栽植前可用:14%络氨铜水剂2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浇灌1次,15天后再浇灌l次,防效较好。
③病害初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烯酰吗啉;精甲霜·锰锌;或噁霜·锰锌,隔15天再喷1次。
烟草根黑腐病烟草根黑腐病危害症状危害特征主要发生于烟株根系,使根呈黑色腐烂。
苗期染病:病菌从幼苗土表部分侵入,病斑环绕茎部,向上侵至子叶,引起“猝倒”,但根部发黑腐烂,别于猝倒病。
大田期发病:初期植株生长迟缓,易于萎蔫,叶片变黄、变薄,根尖变褐腐烂;严重时整株根系变黑褐、坏死,根系往往难拔出,残留在土中。
防治方法①选栽抗病品种;选种无病壮苗;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避免和豆科、茄科轮作;加强肥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除掉病株、病叶,减少病源。
②预防: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g/m2消毒床土。
③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或福美双,每株l00~200ml浇灌防治。
有图有真相,史上最全烟草虫害资料烟草潜叶蛾为害特征幼虫潜入叶内,沿叶脉蛀食叶肉,出现线形遂道或受害处出现亮泡状。
苗期为害顶芽,致全株枯死。
也有的蛀入叶柄和烟株的茎内。
也侵害烟苗及晚烟的生长点,受害叶片烤制后,潜痕呈黑褐或灰褐色,造成烟叶杂色、破裂,从而降低商品等级。
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彻底清除烟草残枝落叶及烟地附近的茄科植物残体,集中烧毁;选用无虫烟苗;加强田间管理结合中耕除草,摘除底层脚叶,集中处理。
②在成虫盛发期,可喷洒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均匀喷雾,间隔7~10天,连喷2~3次。
烟蚜为害特征烟蚜在田间的为害分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种形式,直接为害是以刺吸式口器插入叶肉、嫩茎、嫩蕾、花果吸食汁液,使烟株生长缓慢,叶片变薄。
为害严重时,叶片卷缩、变形,内含物减少。
烤后叶片呈褐色,品质低劣,而且难于回潮,极易破碎。
蚜虫分泌的“蜜露”,常诱发煤烟病,使烟叶表面变黑,造成烟叶品质下降;间接为害是传播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毒病害。
有翅蚜是传播的主要媒介。
防治方法①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株败叶;苗床应远离菜地及村庄,集约化育苗;及时人工打顶抹杈,将打下的顶叶和烟杈连同其上的蚜虫一同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设置银灰色地膜避蚜防病;利用黄板诱杀;保护和利用田间蚜虫天敌,如在蚜虫初发期释放烟蚜茧蜂。
②可选用下列药剂:50%吡蚜酮乳油3000~5000倍液,或10%啶虫脒4000~6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2000倍液。
烟蓟马为害特征以成虫、若虫直接为害叶片、生长点。
叶片受害:出现银灰色斑点或下凹的小斑,重者叶片变形。
生长点受害:造成无头烟或多头烟,叶片出现肥大、皱缩变形、变色、变脆。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落叶;调整播种期,春季适期早播、早育苗,避开为害高峰期;注意防治韭菜、葱、蒜等作物上的蓟马,以减少栽烟后转入烟田的虫源;采用营养钵育苗,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生长;采用地膜覆盖;蓝板诱杀成虫。
烟草炭疽病(真菌病害)的识别与防治症状如左图症状特点:在烟草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尤其在低温多雨年份、烟田湿度较大时发病较重。
发病部位以叶为主,茎、叶柄、花、蒴果均可发病。
烟苗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内可扩展成直径2-5mm的近圆型病斑。
天气干燥,田间湿度小时,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黄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稍隆起呈赤褐色,称为'雨斑'。
病斑密集时常互相合并,叶片扭缩或枯焦,状似火烘过,称为'热瘟'。
叶脉、叶柄及茎部的病斑呈梭形,凹陷开裂,黑褐色。
病斑较多或较大时,常使幼苗折倒。
幼苗在两片真叶前后,只要有3-4个病斑,就会使幼苗枯死。
发病严重时,烟苗成片枯死。
成株期,多先从脚叶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斑症状与苗期基本相同;茎上病斑较大,呈网状纵裂条斑,凹陷,黑褐色。
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小点,在茎部病斑上尤为明显。
花、蒴果受害后,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小斑。
在大田期生长期,烟草炭疽病和气候斑点病常在同一叶片发病,症状易混淆。
二者的主要区别为①发病时间不同。
炭疽病在整个烟草生育期均可发病。
气候性斑点病主要在团棵至旺长期发病。
②发病部位不同。
炭疽病在叶片、叶柄、茎、花、果实及种子上均可发生;而气候斑仅为害叶片,不为害叶脉及叶柄。
③症状不同。
炭疽病病斑一般呈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较大,叶正面凹陷明显,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多穿孔;在潮湿条件下产生黑色小点。
而气候斑点病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密集,多而小,常集中在叶片中部、叶尖或边缘;发病初期的病斑为褐色而后期转为白色,病斑平滑。
发病规律:烟草在多雨、多雾、大水漫灌等适温条件下易于发病。
苗床排水不良,烟苗过密病害则加重。
红河、思茅等南部烟区烟草育苗期间(不用塑料薄膜覆盖),4-5月间日均温上升至12℃以上时,往往雨后数日就普遍发病。
雨量越大,下雨次数越多,则发病越重。
前茬为蔬菜、烟草的地块作苗床发病重,以生茬地作苗床发病轻;露地育苗发病重,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发病轻;苗床管理粗放发病重,苗床管理精细发病轻。
第八章烟草病虫害一、烟草病害1、烟草黑胫病烟草黑胫病又称“黑根”、“黑秆疯”、“腰烂病”。
各烟区均有发生,近年来是烟草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近几年黑胫病有上升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般发病率为10—15%,严重的达30%以上。
症状烟草黑胫病在苗床和大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大田成株期的茎基部和根部。
苗期发病,首先在茎基部或底叶发生黑斑,以后向上发展,湿度大时病斑上布满白毛,往往造成幼苗成片死亡。
成株期主要侵染茎基部和根部,受侵害部位变黑。
纵剖病株基部,髓部变成黑褐色,干缩呈碟片状后整株死亡。
多雨潮湿时,底部叶片常发生圆形大型病斑,病斑无明显边缘,有水渍状浓淡相间的轮纹,病斑可很快扩展到茎部,引起“腰烂”。
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会产生一层稀疏的白毛。
发病特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Breda de Haan)Tucker称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变种,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以厚垣孢子和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主要通过地面流水及雨水迸溅传播。
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病菌特性、烟草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
除烟草品种间的抗性不同外,同一品种随株龄的增加其抗性也增加,在现蕾期以前,茎基部组织柔嫩,为感病阶段,至现蕾后基部已木质化,即进入抗病阶段。
高温、多湿有利于此病流行,24.5~32℃为发病适温。
在适温条件下,如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连续3~5天,田间即可出现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有金星6007、编黄金、革新三号、G28、G-140、NC82、NC89、中烟15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种。
2、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
因黑胫病初侵染主要来源于带病土壤,轮作是有效的防病措施之一。
3、高垄早栽。
起垄栽植,防止田间过水、积水,及时清除病叶及病株。
4、药剂防治: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根1~2次,防效可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