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案 (附作业设计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9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青山不老

课文详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教具准备

与本课相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在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植树造林,在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2)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暗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展开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第1~5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1)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可以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2)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4.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1)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川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这段话。

(3)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

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儿什么吗?

课后反思

1.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要准确而不单调,引导语表达力求准确,过渡语也应饱含感情。

2.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教师若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表示环境的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可以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

3.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必要的有感情的导读,指导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地方( )的小院( )的老人( )的设想

( )的波光( )的杨柳

2.扩写下面的句子。

(1)李晓华是学生。在所有的人当中,李晓华是大家公认的优秀学生。

(2)能力惊人。鸟儿飞行的能力实在惊人。

3.文章最后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有同学不这么看,假如老人去世了,有人为了眼前利益,砍伐森林怎么办?你怎么看呢?如何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4.以老人的女儿的口气叙述故事,写篇习作。

备课资料

晋西北晋西北在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它们隶属于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

晋西北的老人晋西北地处吕梁山脉的黄土高原,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顽强地生存着。这里的老人中有的曾经当过纤夫,有的远走他乡以唱戏为生,更多的则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养家,刻满皱纹的脸和长满厚茧的手都是他

们饱经沧桑的印证。

晋西北风沙防治刻不容缓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而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季风,经大同、朔州地区后会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区。

绿色生态治理工程晋西北地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1700多万亩,近300万亩草地因风沙危害逐渐退化,成为风沙侵袭北京的主要通道和三大风沙源之一。2000年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山西省各级政府组织以部门为实施单位,发动30多万户农户在大同、朔州、忻州3个市、13个县(区)和两个国有林业局展开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