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电现象的应用

静电现象的应用

静电现象的应用
静电现象的应用

§1.7 静电现象的应用导学案

制作人:倪怀轮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理解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征。

2.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上电荷的分布规律。

3.知道什么是尖端放电现象以及静电屏蔽现象的形成原因

二、知识回顾

1.静电感应现象指

2.静电感应现象的实质是

三、探究导航

探究一: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情景引入:现代战争中,通讯指挥大多要依赖电子仪器,要取得决定性胜利,首先必须破坏敌人的指挥通讯系统,使敌人陷入混乱的境地,同时也要防止敌人破坏自己的通讯设备,将通讯设备放入导体中就能有效防范外部电场的影响,要弄清楚其中原理,就要从认识导体开始。

思考:(1)金属导体的微观结构如何?

(2)导体内的自由电子怎样受力?怎样移动?

(3)自由电子会在什么地方积聚?

(4)电子的积聚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5)电子是否会永远这样定向运动下去?最终会出现怎样的

1、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上)没有电荷的状态。

2、在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的特征: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的场强。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它的表面是。

(3)导体外表面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

探究二: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书本25页演示实验《研究空腔导体内表面的电荷》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结论: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分布的特点:

(1)导体内部 ,其电荷只分布在 ,凹陷的地方几乎没有电荷. (2)在导体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密度越大,外部场强也越强

理论分析:

理论证明:中性导体带电后,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净电荷只能分布在表面

反证法:若内部有自由电荷,则内部场强 ,导体就不是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探究三:尖端放电

情景:观察周围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针可以发现,尖尖的避雷针不但安装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而且避雷针还通过导线(或金属)接地。 问题:1.尖端放电的原理是什么?

2.尖端放电的原理有何应用和危害?

3.避雷针的原理怎样的?

探究四:静电屏蔽

1.书本27页演示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静电屏蔽:导体的外壳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

四、 典例分析

例1、如图所示,长为L 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Q 的正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 处的P 点, 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O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_____,方向______. 变式训练: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A 和B ,电量分别为-Q 和+2Q ,

它们相距为L ,如果在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 处,有半径为r(2r

处产生场强为

,方向 。

例2.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空腔球壳内,小球带不带电?

五、 课堂检测

1.金属导体在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时,其内部的自由电子将( ) A .都被原子束缚 B .都集中在导体两端 C .都停止运动 D .都停止定向移动

2.一个带电金属球,当它带的电量增加后(稳定),其内部场强( ) A .一定增强 B .一定减弱 C .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D .不变

3.一个带绝缘座的空心金属球A 带有4×lO -8C 的正电荷, 有绝缘柄

的金属小球B 带有2×10-8C 的负电荷,使B 球和A 球的内壁接触, 如图所示,则A 、B 各带电荷量为 ( ) A .Q A =10-8C ,Q B =lO -8C B .Q A =2×Lo -8C, Q B =O

C .Q a =O ,Q b =2×10-8C

D .Q a =4×10-8C ,Q B =-2×10-8C

4.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在两点电荷

之间放入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棒,如图所示,当导体达到静

电平衡后,感应电荷在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 处产生的场强

大小为 ( )

A .2kQ /r 2

B .4kQ /r 2+Q

C .8kQ /r 2

D .0

5.如图所示,在一个原来不带光的金属导体壳的球心处放一带正电

的带电体, A 、B 分别是球壳内、外的两点, C 是金属内部一点,其电场分布是 ( B )

A .E A ≠O, E

B =O ,E

C =O B .E A ≠O, E B ≠O ,E C =O C .E A ≠O, E B ≠O ,E C ≠O

D .

E A =O, E B ≠O ,E C =O

6.将导体放入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经过一段很短的时间后,导体达到静电

平衡,在这段很短的时间内,感应电荷在导体内的电场强度变化情况是 ( )

A .逐渐减小,直至大小为零

B .逐渐增大,直至大小为E

C .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至零

D .始终等于零

7.如图所示,验电器A 不带电,验电器B 的上面是几乎

封闭的金属圆筒C ,并且B 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现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D ,使D 接触C 的内壁,再移出与A 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不能使A 带电,说明 ( ) A .C 是不带电的 B .C 的内部不带电 C .C 的内部场强为零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8.如图所示,将悬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A 放在不带电的 金属空心球壳C 内(不和球壁接触),另有一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小球B 向C 靠近,则( )

A .A 往左偏离竖直方向,

B 向右偏离竖直方向 B .A 的位置不变,B 向右偏离竖直方向

C .A 向左偏离竖直方向,B 的位置不变

D .A 和B 的位置均不变

9.如图所示,为一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将一个带正电的小金

属球A 放入腔中, 当静电平衡时,图中a 、b 、c 三点的场强E 和电势U 的关系是( ) A .E a >E b >E c , U a >U b >U c B .E a =E b >E c , U a =U b >U c C .E a =E b =E c , U a =U b >U c D .E a >E c >E b , U a >U b >U c 10.如图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架上的枕形导体放在正电

荷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述正确的是 ( )

A .A 、

B 两点场强相等,且都为零 B .A 、B 两点电势相等,且都小于零

C .感应电荷在A 、B 产生的附加场强大小是//A

B E =E D .当电键K 闭合时,电子从大地沿导线向导体移动

11.如图所示,在负电荷A 的电场中,导体B 处于静电平衡时 ( ) A .P 端带正电,Q 端带负电 B .P 端电势高,Q 端电势低 C .P 、Q 两端电势相等 D .在导体B 内部,场强从Q 到P

12.金箔验电器原来带有正电荷.现将某带电体靠近验电器时,金

箔张角增大.说明该带电体带有_____.

13.如图所示,一个验电器用金属网罩罩住,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场强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时,验电器的箔片 (填“张开”或“不张开”),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此时,金属网罩的感应电荷在

网罩内部空间会激发一个电场,它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为 。 14、如图所示,A 、B 都是装在绝缘柄上的导体,A 带正电后靠近B ,若取地球

的电势为零,则

A 、导体

B 上任意一点的电势为零; B 、导体B 上任意一点的电势都为正;

C 、导体B 上任意一点的电势都为负;

D 、导体B 上右端点的电势等于左端点的电势。

15、如图所示,有一金属已知导体表面上A 点附近的场强是导体表面上B 点附近的场强的10倍。现有另一导体带有正电荷。带正电的点电荷分别从导体外侧距A 、B 点足够近处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起移到无穷远处(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次移动时电荷在初位置的加速度之比为10:1 (B)两次移动过程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1 (C)移动过程中末速度之比为10:1

[答案]

四、典例分析:例1、kQ/(R+L/2)2,水平向左;变式训练:12kQ/L2,方向由A 指向B。例2、不带电

五、课堂检测:

1.D

2.D

3.B

4.C

5.B

6.B

7.C

8.B 9.D 10.AD 11.AC 12.正电13不张开;静电屏蔽;E;水平向左

14、BD 15、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