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地质剖面与填图记录格式-样板

数字地质剖面与填图记录格式-样板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 e s e a r c h;n o t 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

(五号字空,空二行,单倍行距)

(五号字空,单倍行距)

新疆1∶5万×等×幅区调(左对齐,黑体,小三,单倍行距)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省×县×地×系(或×岩体等,居中)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二号楷体,1.5倍行距)(空一行,小二字号,段前后为“0”,1.25行距)剖面编号(宋体三号,加粗,1.25行距):PM101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工作地区

图幅编号

单位

院长总工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记录

日期

用表格化表示。

表内左对齐,单倍行距,仿宋小三。

表格居中,在表格属性栏中选“居中”、“无文字环绕”,在行编辑指定高度中输入“0.84cm”,边

框选“无”。

在首页中做如下页面编辑:

纸张为“A4”,

页边距上2.54cm,下2.54 cm,

页码范围选“多页”,并在其编辑下栏条中选“对称页边距”

之后在页边距栏中选左2.5 cm,右2.5 cm,装订线1 cm。(注意:等同于左3.5cm,但无法实现“对称页边距”)。

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不选首页显示页码(封面无页码标记),在页码格式中选起始页码为“1”,确保装订线在本页的左侧。

×省×县×地×实测地质剖面PM101记录(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

均选1行,1.25倍行距)

剖面编号:PM101(左列全为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全部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剖面名称:×省×县×地×实测地质剖面(右列为宋体五号)

目的任务:(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行距设为1.25倍,悬挂缩进5字符)。

剖面方位:××°()

起点坐标:X=×××××××(7位);Y=××××××××(8位)(公里网坐标,要写全)

终点坐标:X=×××××××(7位);Y=××××××××(8位)(公里网坐标,要写全)

测制日期:20××年×月×日到×月×号

图编编号:L45E012005

剖面长度:14.509km

分层:张一(姓名2字时,间空一字)

记录:×××

掌图:×××

前测:×××

后测:×××

照相:×××

表格:×××

制图:×××

采样:×××、×××(两个人名间用“、”)

比例尺:1︰5000

其他说明:本剖面中主要样品代号说明如下:B—标本;b—薄片;HT—基岩化探;HX—化学分析;DT—电子探针;G—光片;BT—包体测温;ZP-照片;SM-素描图,(可

据本剖面加和减少说明内容)

(以下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

在正式剖面记录第一页再次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选“√”首页显示页码,在页码格式中再次选起始页码为“1”,这样剖面记录仍从第一页开始。

因本页再次从第一页开始,所以前页可能有空页是正常情况。

导线号:0-1导;方位=151°;坡角=-3°;斜距=155m(段前“1”行,行距1.25倍)

层号:1(左列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数字全用Time New Roman,段前“1”行)

分层位置:0-1导0m(右列为宋体五号)

层岩性:×××××(只有每一导线和每一层号的段前“1”行,余段前和段后均为“0”)

层描述:××××××。

层号:2

分层位置:0-1导××m

层岩性:×××××××××××

层描述:(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悬挂缩进5字符)。

样品:PM101B2-1,PM101b2-1,PM101Gp2-1,(××××岩,0-1导10m).

PM101B2-2,同一点处的样品同一段列之。同一层另一采样点另行列之。多于2

行时,在格式→段落中设左缩进设为“5”,右缩进设为“0”,在格式→段落→特殊

格式中选“无”(即首行不缩进,悬挂不缩进)

样品批注:PM101b2-1,野外名称:××岩;鉴定名称:××岩;采用名称:××岩。样品批注中注意三个名称均要注释(查各样的相关资料,如剖面薄片鉴定采用名、路线薄片

鉴定采用名或是薄片鉴定报告等)。有些重要采用名称与鉴定名称不一致时,可稍

详细注明,如下一样品的“因玻屑达25%”

PM101b2-2,野外名称:硅质粉砂岩;鉴定名称:中酸性岩屑凝灰岩;采用名称:

中酸性玻屑凝灰岩(因玻屑达25%)。

野外名称、鉴定名称、采用名称三者一致时,可简注为野外名称、鉴定名称、采

用名称:×××岩。

产状:148°∠40°(0-1导61m);

照片:2-1-zp(0201)钙质粉砂岩中层理,镜头方位148°,61m;

2-2-zp(0202)宏观露头,上两组节理,镜头方位168°,65m;

2-3-zp(0203)硅质粉砂岩中走向为158°的石英脉,镜头方位172°,70m;

2-4-zp(0204)石英细脉,镜头方位210°,100m;

2-5-zp(0205)硅质粉砂岩中层理,镜头方位150°,140m

照片注释中一号一注,另一照片编排时另起行。

部分照片可用Photoshop等软件裁剪选用局部重要的信息。

如另一照片是前一照片的局部时,可在注释中注明,如“2-3zp是2-2zp的局部”。

部分照片可在Coreldraw等软件中进行详细编辑,便于更好说明问题。

原则上同一行编排2张照片。有时为了编排需要可将前后两张照片就近放在一行。

0201 0202 尽可能不借用表格编排照片(除非只有一张照片且大小<1/2版心并要文字环绕时,如下例)。 层 岩 性:灰色薄层状硅质粉砂岩夹灰黑色薄

层硅质岩。

层 描 述:从0-155m 岩性稳定,仍为灰色薄

层状硅质粉砂岩夹黑色薄层状硅

质粉砂岩。

样 品:PM101Gp8-4(26m ),PM101Gp8-5

(126m );

照 片:8-1-zp (0801)沿70°节理破碎的

岩石,镜头方位162°,133m ;

尽可能不借用表格编排照片(除非只有一张照片且大小<1/2版心并要文字环绕时,如下例)。 部分照片示需要拉大图片,以更清晰显示内容。此时可占满行(不能文字环绕)

每页尽可能满页排版,有时借住拉大和缩小部图片等方式。

终点坐标:x=5102886

y=

0801

×省×县×地×系实测地质剖面PM101剖面小结(小三仿宋居中,段

前后设为0.5)

剖面小结与前文间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

正文部分全为宋体五号,1.25倍行距,首行空2字符。主要总结内容如下:

概述

××剖面主要是为了查明…(或(控制)…,… ),始于××地于终××,概述剖面主要目的任务等,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

一、主要工作量及人员配置(宋体五号加粗)

①剖面长度××km , ②导线数,③分层×层,④素描×幅、地质照片×幅,主要样品:标本薄片×,…全岩稀土微量×,…。

二、主要在成果与认识

(一)剖面主要地质构造格架

剖面主要控制地质体为×× , 自××向××,主体为一(单斜、背斜、向斜、复式单斜、复式背斜、复式向斜…),建议用剖面缩略图示出

(二)主要地质填图单位及可填图性介绍

剖面所控制和可划分的主要填图单位有① …、② …。

① …:简要介绍本填图单位在剖面上见于×-×层,主要填图标志、主要代表性岩石学特征、地层学及沉积学等特征,与相邻填图单位的区别标志,接触关系,主要依据。最好选用部分照片和素描,或注明在剖面记录中的照片和素描编号等。

② …。同① …介绍。

(三)构造特征

①断裂、②褶皱、③节理。④ … 。

××断裂,是分割×层与×层的断裂或是见于或层内,控制×地质体的分布,造成×地质体的重复或是缺失…,断裂要素、对地质体的作用、或矿化蚀变

(四)沉积环境分析或岩体的就位机制及脉岩或的分布特征、意义…

(五)矿化蚀变

(六)新发现(如无可不写)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1. 因…,××填图单位与××填图单位接触关系(或××构造产状)不清,或新发现××岩类、××构造、××脉岩…因…控制不够,预计在本路线之西(或其他方向)可能延伸通过,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

其他…

地质剖面建议在小结后附剖面薄片批注表,便于查对。地化剖面附主要矿产样品数据。

附录:×省×县×地×系实测PM101地质剖面薄片批注表

表内宋体小五,行距固定13磅。左对齐,上下居中。批注一栏的内容主要是确定或是对鉴定名称有异义时增加的薄片鉴定报告或是野外证据充分但薄片未切到的重要信息。或是花岗岩类经QAP重新投图等提供的修改鉴定名称的重要证据。注意表内末尾不能有“。”

表格另起一页时要新加表名。

附录:×省×县×地×系实测DH101化探剖面化学样批注表

表内宋体小五,所有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元素较少时可做两列或是多列。

表格另起一页时要新加表名。

L××E××××××幅地质填图L××路线记录(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均选1行,1.25倍行距)

路线编号:仅在每条路线开始填写。(由项目统一定)左列加粗

路线描述:(按路线起止点地名,或高程点等)。

目的任务:(多于一行时,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行距设为1.25倍,悬挂缩进5字符)。

图幅名称:

图幅编号:

记录者:

同行者:

日期:

地质点号:D×××(以下每个新点号与前点至少空一行,视排版需要可空多行,但不宜多于5行)

点位:X=.60;Y=5113699.50(公里网坐标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位于方位米处(地理位置)(首行悬空5字符)

露头信息:

点性:岩性分界点、岩性控制点、构造点等

微地貌:

风化程度:

地质点:点南:××××。(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悬挂缩进5字符)。

点北:××××××××××××。多于2行时,在格式→段落中设左缩进设为“5”,

右缩进设为“0”,在格式→段落→特殊格式中选“无”(即首行不缩进,悬挂不缩进)点间路线:

样品:××b×(××××岩,采自×××位置)

批注:××b×,野外定名:××岩;镜下定名:××岩;采用名称××岩(参照剖面要求)

产状:××°∠××°(一定要注明位置,是地层?断层带?或是断层某一盘的状,是导层理?

片理?等产状)

××°∠××°(不同位置和不同地质体不同性质的产状另起一行记录)

照片:编排同剖面记录格式和要求,编号按规定。

素描:

点间界线:

点间路线:

样品:××b×(××××岩,采自×××位置)

批注:××b×,野外定名:××岩;镜下定名:××岩;采用名称××岩(参照剖面要求)

产状:××°∠××°(一定要注明位置,是地层?断层带?或是断层某一盘的状,是导层理?

片理?等产状)

××°∠××°(不同位置和不同地质体不同性质的产状另起一行记录)

照片:编排同剖面记录格式和要求,编号按规定。

点间界线:

地质点号:D×××(以下每个新点号与前点至少空一行,视排版需要可空多行,但不宜多于5行)

点位:X=;Y=(公里网坐标)

露头信息:

点性:岩性分界点、岩性控制点、构造点等

微地貌:

风化程度:

地质点:点南:××××。(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悬挂缩进5字符)。

点北:××××××××××××。多于2行时,在格式→段落中设左缩进设为“5”,

右缩进设为“0”,在格式→段落→特殊格式中选“无”(即首行不缩进,悬挂不缩进)

依次列述。注意,所有的产状、照片、样品等均在相应的点间路线之后描述。

点间路线和点间界线的描述要以相应的编号开始,如:

点间路线描述:(2)2:208.55+94.70米,方位322.87度:303.25米……

点间界线描述:(1)点北(C1b)硅质粉砂岩

点南(C1b)灰色中薄层状细砂岩

点位仅路线起点有“位于方位米处(地理位置)”其余

地质点没有该项,仅填写相应的X、Y值。

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选“√”首页显示页码,在页码格式中选起始页码为“1”,这样剖面记录仍从第一页开始。

××幅地质填图L××路线小结(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均选1行,

1.25倍行距)

路线小结与前文间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

正文部分全为宋体五号,1.25倍行距,首行空2字符。主要总结内容如下:

本路线主要是为了查明…(或(控制)…,追索…,圈闭… ),始于D ××于终D ××。

一、主要工作量(一级标题加粗)

①路线长度××km , ②定地质点×个,③照片×张,素描×幅,④主要样品:标本薄片×,…全岩稀土微量×,…。

二、主要在成果与认识(一级标题加粗)

(一)主要地质填图单元

路线所控制的主要填图单位有① …、② …。

①…:简要介绍本填图单位的主要特征,与其他填图单位的区别标志,接触关系,主要依据。

② …。同① …介绍。

(二)构造特征

①断裂、②褶皱、③节理。④ … 。

(三)沉积环境或矿化蚀变或脉岩或…

(四)新发现(如无可不写)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一级标题加粗)

1. 因…,××填图单位与××填图单位接触关系(或××构造产状)不清,或新发现××岩类、××构造、××脉岩…因…控制不够,预计在本路线之西(或其他方向)可能延伸通过,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

其他…

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

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 (一)目的任务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三)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四)区域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 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1∶1000000、1∶500000、1∶250000、1∶20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异。 本次只讨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一)目的任务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三)地质填图方法 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 (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的要求下进行。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 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 1.沉积岩区 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D-岩层真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层真倾角 β-地层坡度角 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 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内容为: (1)前言 a.剖面测制的目的; b.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测制1—2条,比例1:1000,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和构造; 2、剖面线垂直地层走向,选择地层层序齐全,地层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 清楚,基岩出露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3、实测剖面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观察进行细致描述;层位地段采集标本,在 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采用半仪器法测制,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 露宽度在1米以上的在图上表示,小于1米的有特殊代表性的地质体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作上标记。 6、地质内容记录:全面、正确、地质体产状;各种样品按公司统一格式标注剖面相应位 置,做到文字记录。 7、地质剖面图和工作范围内的地质工资料建立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地层岩性、岩石组 合,物质成分,岩相组合;分析地层、岩石的含矿性,选定标志层,划分单元。 8、图的内容:采用展开法,导线、导线点、产状、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性、断层、 主要地物等。 9、10、当日室内整理野外填图的工作内容。 10、编写地质工作小结其内容 (1)、前言剖面测制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长度、测制方法;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公司名称、工作人员;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a、简述剖面测制矿区地层构造特征; b、地层描述; 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 d、构造 e、详细描述矿产 f、新的见解

(3)存在的问题 (二)、工作质量 1、记录 (1)、记录格式、描述内容、顺序、记量、单位等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地层分明、突出重点、语言精、概念清、字迹明; (3)、分层及层间合理、清楚; (4)、岩石定性及岩性描述; (5)、其他与矿体有关的特征添加描述; (6)、岩(矿)层产状记明、正确、与剖面吻合。 2、剖面图 (1)、标明比例尺和图例:按有关标准; (2)、剖面起点,界线终点及工作位置,地质等数据正确; (3)、柱状图按照有关规范内容齐全; 3、实地控制程度 尽量把地质点布置的密度与相应的矿区有关的地质图件比例尺相应; 4、采样 (1)、代表性取样适用的矿种、数量符合要求; (2)、方法和样品重量达到要求; (3)、规范要求采样,位置、编号、文字等清晰标记,图表一致; 5、室内资料整理 (1)、野外现场编录的内容清晰,做到不漏; (2)、联系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标注、补充相关资料等内容; (3)、有关文字、图件每一项完成应提交,做到妥善保管; 二、地质填图 (一)、工作方法 1、用原1:10000地质地形磁测图裁集1:2000磁异常C3、C4,C5图做勘探首靶区,采用穿越法加追踪进行; 2、观测点用半仪器、Gps结合丁点交汇手图,室内电子上图; 3、在填图中有难于弄别的岩性做好素描、拍照等后定性,再填补; 4、填图中发现重要的地质体进行追踪;

地质填图规范

地质填图规范 篇一:地质填图规范 地质填图规范 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和实物准备,前者就是组织野外工作人员学习相关规范、堆积和经过批准的工作设计,了解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收集工作区已有的各类资料,后者准备工作主要有:有野外用地形手图及清图准备;实测地质剖面及进行野外踏勘;组织野外工作人员;准备工具用品及各种记录表格。 收集或专业人员实测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图供填图使用;当没有合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在勘查早期,可用小比例尺图放大使用,如1∶1万精测图放大为1∶5千简测图或1∶2000草测图使用。 填图精度及地质点密度主要考虑勘查阶段及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预查阶段:一般草测,地质界线上的点距40至100米,岩性内部点点距100米左右。普查阶段:一般简测,地质界线上的点距35至70米,岩性内部点点距70米左右。 如某铁矿区1∶2000地质简测图中,沿铁矿层及正长岩界线上的点距一般在40米左右,而辉长岩体内部点距一般在70米左右。 对于宽度小于1米的矿体,有意义的地质体或标志层均需放大表示。 1.1 填图工具用品有

主要有挎包、讲义夹、相机、手持GPS、罗盘、放大镜、地质锤、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文具盒、钢卷尺、符号笔、棉纸、样品袋、基点木(竹)桩。 1.2 填图用表格主要有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地表及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矿区标本登记表、音相记录表、标本签、样品签 2 填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观察路线的布置是从实测地质剖面展开的。首先将实测地质剖面及确定的填图单元界线,断层线,侵入体界线,矿层顶、底板界线,产状等的位置,绘到野外用手图上。再从实测剖面两侧逐渐布置观察路线。 填图组一般由2—3人组成,组长全面负责填图工作,具体观察、记录、布样,组员主要负责定位、作图、取样等工作。 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中,对那些重要地质体,如标志层、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主要断裂等,应沿其走向进行追索控制。 2.1 穿越法填图 穿越法填图在中小比例尺填图中是主要方法。具体作法是:自实测剖面线为起点,按设计填图精度要求的路线距离,大致垂直岩层走向布置地质观察路线,线距既要考虑填图精度要求,也要考虑岩层出露情况。本方法主要适用于矿床地质条件较简单,岩(矿)层层位比较稳定的矿床或相变不大的矿床。 2.2 追索法填图 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中也常配合追索填图使用。具体作法是: 选择标志层、含矿层或矿体、蚀变带、主要断层(或断裂带)等,采用沿走向追索填图。观察路线一般采用“之”字形迂回布置,以控制其顶底界线和了解变化情况。 2.3 地质填图工作要点

地质填图细则(1:1万)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一、1:1000地质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D-岩层真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层真倾角 β-地层坡度角 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内容为: (1)前言 a.剖面测制的目的; b.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a.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地层、构造特征; b.地层描述; 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 d.构造; e.矿产(应详述); f.新进展、新发现和新见解。 (3)存在问题。 (二)质量要求 1.文字记录质量 (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楚。 (3)分层合理,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叙述清楚。

《地质填图记录格式》

《地质填图记录格式》 人员分工:路线目的: 路线号:i—l(组号—线号)点号:d00l 位置。位于×××高程点(或明显的地物)××方向××米。 gps数值:经距纬距高程 性质:分界点(控制点) 描述。内容包括岩性、地(岩)层或岩体产状、地质构造特征、矿化及矿产特征、目测矿石品位、围岩蚀变特征、地质界面产状、标本及样品编号以及主要的素描图、路线信手剖面和照片。岩性分界点应对观察点两侧的岩性特点分别进行描述。 点间地质:要求观察和记录连续,自本点至下点之间不同的岩性分层要有方向、米距。如:自本点向北,××米为×××岩。 每条路线结束后,应有简明扼要的路线小结。 第二篇:填图记录与小结格式×幅地质填图l××路线小结(另起页,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5行, 1.25倍行距) 路线小结与前文间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正文部分全为宋体五号, 1.25倍行距,首行空2字符。主要总结内容如下。 本路线主要是为了查明…(或(控制)…,追索…,圈闭…),始于d××于终d××。 一、主要工作量(一级标题加粗)

①路线长度××km,②定地质点×个,③照片×张,素描×幅,④主要样品:标本薄片×,…全岩稀土微量×,…。 二、主要在成果与认识(一级标题加粗) (一)主要地质填图单元 路线所控制的主要填图单位有①…、②…。 ①…。简要介绍本填图单位的主要特征,与其他填图单位的区别标志,接触关系,主要依据。 ②…。同①…介绍。 (二)构造特征 ①断裂、②褶皱、③节理。④…。 (三)沉积环境或矿化蚀变或脉岩或… (四)新发现(如无可不写)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一级标题加粗) 1.因…,××填图单位与××填图单位接触关系(或××构造产状)不清,或新发现××岩类、××构造、××脉岩…因…控制不够,预计在本路线之西(或其他方向)可能延伸通过,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 2.本条路线上d××处××岩性发现了孔雀石化/辉铜矿转石/蓝铜矿转石,填图小组对其延伸走向上进行了追索,因地形条件困难,仅控制矿化延长约××米,未能控制全面,建议建议相邻路线予以重视。 l×e×幅地质填图l××路线记录(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1

地质调研野外原始记录簿格式及内容

1.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容 1. 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经至) 手图号:航片号: 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 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 点号:(如:0066) 座标:X: Y: GPS: (经度纬度高程 )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 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 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 点间:(如: (1) NO0066SE+650m 650m: 沿途为………

(2) 650m s+850m1500m: 沿途为……… (3) 1500m ssw+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 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 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摄影资料记在相应地质观察记录之后,应注意数码照相编号或底片编号、摄像对象和容及方位,凡图上有路线通过的地点必须有文字记录。 ④工作小结应另起一页。记录本不得记与野外地质调查无关的容。 ⑤产状标记方法(记录或信手剖面):层理140°∠30°;次生面理50°∠40°,可在产状前注明S0、S1、S2或糜棱片理等;断层120°∠45°;节理320°∠70°;轴面A40°∠50°;枢纽Fh30°∠60°;线理L3000∠10°等。 3. 野外工作手图勾绘容 野外工作手图必需标记和勾绘如下容: ①地质点(直径1mm的小圆)及点号(一般标记在地质点的右下方); ②地质点上所观测到的岩层产状和各种面理产状; ③地质界线(地层单位之间的分界线、断层线、岩性岩相分界线、侵入体侵入界线、含矿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最终稿)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 一、通过剖面测统一地质填图单元 在开展地质填图之前,必需建立统一的地质填图单元。此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实测地质剖面研究建立地质填图单元。测制能控制全测区各时代地层的地层剖面、岩浆岩剖面变质岩剖面及构造地质剖面,划分出可供填图使用岩石地层单位(含火山岩)及岩浆岩单元和变质岩单元和构造单元(断裂和褶皱)。剖面必须部署在地质体露头良好和具有代表性的剖位测制。剖面测线尽可能垂直地层走向,夹角一般不要小于30º(特殊情况例外)。 (一)地层剖面 在无明显变质或浅变质沉积岩区,按1:5000精度测制主干地层剖面和辅助地层剖面。建立起工作区基本地层层序,尽可能开展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层序地层的划分及沉积岩相和沉积盆地演化及地层含矿性的综合研究,并采集相关测试样品和古生物样品。研究区内至少有一条比较完整的地层剖面能对测区出露地层达到基本控制。当测区内剖面不能满足研究要求时,即应在相邻图幅补充测制剖面进行完善。辅助剖面测制重点主干补救主干剖面尚未很好解决的地质问题和控制岩相变化。 (二)岩浆岩剖面 岩浆岩剖面包括火山岩剖面和侵入岩剖面两部分。 火山岩剖面:具有岩浆岩剖面和地层剖面的双重特性,一般在地层剖面中部署,按岩浆岩研究要求观察研究并采集相应测试样品。由于火山岩的岩相变化较大,应尽可能性能部署辅助剖面控制。 侵入岩剖面:剖面部署一般垂直于岩体长轴和面理(或线理)方向测制。正确划分不同期次(或序次)侵入体,并进行相带划分,采集必要的岩矿标本、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稀土和同位素年龄样品。对岩体侵入接触变质带要作重点研究。重点研究岩体含矿性及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剖面比例尺大小据岩体大小和岩石和岩相复杂程度而定。大型岩体(大岩株和岩基)的剖面测制可用高精度GPS仪测量数据定位成图。 (三)变质岩剖面 变质岩剖面包括有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三个部分。在各条地质剖面测制过程中,均应有变质岩剖面的研究内容。 1. 区域变质岩部份:由沉积岩形成的低级区域变质岩不设置单一的变质岩剖面,变质岩研究随地层剖面测制进行;由沉积岩形成的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在难于恢复原始地层层序时,应加强变质岩的叠加变质作用和多期变质作用、变质相带划分及含矿性研究;由岩浆岩组成变质岩部份:浅变质岩原则上在岩浆岩剖面测制过程进行;中深变质程度的岩浆岩应设置变质岩剖面作变质岩的深入研究。 2. 接触变质岩部份:剖面研究随岩浆岩剖面测制一次性完成(含内、外接触带),据岩

地质填图记录格式及各类样品采集技术要求

1. 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经至) 手图号:航片号: 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 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 点号:(如:0066) 座标: X: Y: GPS: (经度纬度高程 )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 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 照相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 点间:(如: (1) NO0066SE 650m 650m: 沿途为……… (2) 650ms 850m1500m: 沿途为……… (3) 1500mssw 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 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 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1:2000地质填图

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向西部倾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满足其要求,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细则。 1:2000(或1:1000)地质草测的目的在于扩大矿床储量,圈定矿化带及矿体,查明岩相、构造与矿化体的关系,发现新的矿产地等问题。 一. 地质剖面 (一)剖面的测制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5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地质填图服务。 2.在注意收集以往的地质资料,并对工区进行了踏勘,了解了地层分布层序,矿体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上选择剖面位置。即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剖面总方向与地层主要走向应大致垂直,其间夹角应大于60°,长度视工作范围而定。 4.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5.剖面端点用木桩留作标记。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分层位置从皮尺上直接读取并标于剖面上和记录于记录表中。 6.在测制剖面过程中,必须按比例尺要求详细分层,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0.5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0.5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如矿化层、标志层)应放大表示。 7.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8.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在作文字记录时,首先注明时间、地点、剖面编号、参加人员及分工,然后逐项填写表格内容:导线号、方位、导线长、坡角、产状等,逐层对岩石或地质体特征进行观察描述。格式如下: (导线号)0-1导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 (—)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 ,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 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 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估攵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 岩相组合等。硏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 •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l o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

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1 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 = L ( sin a-cosp-siny士cosoesinR ) 式中:D■岩层真厚度; L・斜坡距 a・岩层真倾角 P・地层坡度角 Y•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 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内容为: (1)前言 a・剖面测制的目的; b・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地质调查路线记录内容及记录格式的基本表达格式示例

新疆区调路线记录内容及记录格式 路线编号:L1007 目的任务:1:50000路线地质调查(或矿产路线调查) 人员分工:记录:掌图: 手图编号: 路线方向: (空三行) 点号:D0001(居中) 点位:X=16566550 Y=4255660 Z=2249 点性:地层分界点(岩性分界点、岩性控制点、侵入体界线点、构造点、矿化点、化石点) 地质描述: 点北:岩性名称 具体描述需另起一行,注意微观与宏观(构造、岩石的分布状态、完整性、成层性等等,及地层单元的划分依据)现象的描述 首先描述露头类型:(天然、人工),(好、良好、较好,一般、差),沿(水沟、小路、陡坎、采石场等)出露。 另起一行,描述岩石: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面、风化面),风化程度(强中弱),赋存状态(致密坚硬、松散、破碎),结构、构造,结晶程度(岩浆岩、变质岩),矿物成分(含量)、颗粒大小、形状(沉积岩颗粒磨圆度、变质岩与岩浆岩的等粒不等粒结晶或重结晶程度等)、矿物特征。岩层组合特征(岩层组合、层厚/板理/片理等厚度,各层比例)产状。 空一行 点南:岩性名称 具体描述需另起一行,描述要点同点北 空一行 首先注明该点两侧产状,或将产状放在岩性描述之后。(注意产状不能空缺,分界点两侧产状必须都要测量。断层点要测量断层产状,如断层120°∠45°)另起一行,描述接触关系:侵入、整合、角度不整合、断层(注意:接触不能空缺,特殊接触关系要说明其依据) 空一行 围岩蚀变: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分布范围、蚀变强弱、重叠关系;蚀变与构造、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等。 空一行 矿化:分布范围、产状(产出形态)、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物组合关系、粒度变化、矿化强度,矿化与岩性、蚀变、构造间的关系。(有矿化现象的要重点描述并取样)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采样要求

野簿的记录格式 野外记录簿(简称野簿)是专门用来记录野外地质现象的观测结果。这些观测结果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性资料,是同学们每天辛勤劳作的汗水结晶。因此,要分外爱惜野外记录簿,注意保存,不要随意丢失,也不要随意撕页。 野簿记录的格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范,但是应该简明扼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楚,方便自己和他人阅读。一般要求用铅笔记录野簿,而不是用钢笔或圆珠笔。这是考虑到野外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造成野簿受潮或被水浸泡,铅笔的字迹或线条不容易散开,从而便于及时补救。 翻开野外记录本,右页是划线页,记录文字描述的内容;左页是方格网页,记录的则是图件,也可带少量说明文字(图6-7-1)。每次出队前要求事先在划线页上用铅笔画两条竖线,分别距划线末端约1-1.5厘米。这样,划线页被划分成左侧、中间(主体)和右侧三部分,每部分都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内容。 野簿的记录是随着野外地质观测路线的开展,记录下路线上每个观察点上的观测内容。每条路线的开始都要求单独另起一页记录,在该页上面写清楚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和工作地点。每个观察点要填写和描述的内容包括点号、点位和点性三方面。 点号:所有的观察点都要连续编号,采用“TS”或“No.”等为前缀的阿拉伯数字,如“TS05”或“No. 23”。 点位:每个观察点位置可以根据地质图或附近标志明显的地貌或人工参照物来确定,象山峰、垭口、沟口、小路分岔、路标、桥梁等等都可以用来做参照物。例如,图6-7-1的TS02号点的位置是“羊山东沟沟口水库西岸公路拐弯处”。每个观察点的位置和编号都需要在地质图上表示出来。 点性:观察点的布置一般选择重要的地质界线,如地层单元内部或彼此之间的接触界线、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侵入体内部的岩相分界、断层等等,也可以是构造如褶皱转折端和节理统计处、化石、矿化点等等。观察点上,要尽可能地详细观察和描述地质现象,内容包括地质现象的组成、岩石学特征、地质时代、形状和规模等多方面。此外,还要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和尺度,画地质素描图或照相,采集岩石或化石标本。所采集的岩石和化石标本也要分别统一编号,将编号登记在每个观察点描述的后面,并且用记号笔或红蓝铅笔在标本表示出来。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采样要求

野簿记录格式 野外记录簿〔简称野簿〕是特地用来记录野外地质现象观测结果。这些观测结果是特别宝贵第一性资料,是同学们每天辛勤劳作汗水结晶。因此,要特别疼惜野外记录簿,留意保存,不要随意丧失,也不要随意撕页。 野簿记录格式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是应当简明扼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晰,便利自己和他人阅读。一般要求用铅笔记录野簿,而不是用钢笔或圆珠笔。这是考虑到野外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务造成野簿受潮或被水浸泡,铅笔字迹或线条不简洁散开,从而便于刚好补救。 翻开野外记录本,右页是划线页,记录文字描述内容;左页是方格网页,记录那么是图件,也可带少量说明文字〔图6-7-1〕。每次出队前要求事先在划线页上用铅笔画两条竖线,分别距划线末端约1-1.5厘米。这样,划线页被划分成左侧、中间〔主体〕和右侧三局部,每局部都记录着各自不同内容。 野簿记录是随着野外地质观测路途开展,记录下路途上每个视察点上观测内容。每条路途起先都要求单独另起一页记录,在该页上面写清晰当天日期、星期、天气和工作地点。每个视察点要填写和描述内容包括点号、点位和点性三方面。

点号:全部视察点都要连续编号,采纳“TS”或“No.”等为前缀阿拉伯数字,如“TS05”或“No. 23”。 点位:每个视察点位置可以依据地质图或旁边标记明显地貌或人工参照物来确定,象山峰、垭口、沟口、小路分岔、路标、桥梁等等都可以用来做参照物。例如,图6-7-1TS02号点位置是“羊山东沟沟口水库西岸马路拐弯处”。每个视察点位置和编号都须要在地质图上表示出来。 点性:视察点布置一般选择重要地质界限,如地层单元内部或彼此之间接触界限、侵入体与围岩接触界限、侵入体内部岩相分界、断层等等,也可以是构造如褶皱转折端和节理统计处、化石、矿化点等等。视察点上,要尽可能地具体视察和描述地质现象,内容包括地质现象组成、岩石学特征、地质时代、形态和规模等多方面。此外,还要测量地质体产状和尺度,画地质素描图或照相,采集岩石或化石标本。所采集岩石和化石标本也要分别统一编号,将编号登记在每个视察点描述后面,并且用记号笔或红蓝铅笔在标本表示出来。 视察点上全部描述都记录在划线页中间即两条竖线之间,地层代号写在左侧,标本编号写在右侧。每个视察点描述完毕后,要空一行再接着描述下一个视察点。

地质调研野外原始记录簿格式及内容

1. 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经至 ) 手图号:航片号: 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 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 点号:〔如:0066〕 座标: X: Y: GPS: (经度纬度高程)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限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 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 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展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限与其两侧影像特征与解译标志〕 点间:(如: (1) NO0066SE+650m 650m: 沿途为……… (2) 650m s+850m1500m: 沿途为……… (3) 1500m ssw+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完毕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根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与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 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 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摄影资料记在相应地质观察记录之后,应注意数码照相编号或底片编号、摄像对象和内容与方位,凡图上有路线通过的地点必须有文字记录。 ④工作小结应另起一页。记录本内不得记与野外地质调查无关的内容。 ⑤产状标记方法〔记录或信手剖面〕:层理140°∠30°;次生面理50°∠40°,可在产状前注明S0、S1、S2或糜棱片理等;断层120°∠45°;节理320°∠70°;轴面A40°∠50°;枢纽Fh30°∠60°;线理L3000∠10°等。 3. 野外工作手图勾绘内容 野外工作手图必需标记和勾绘如下内容: ①地质点〔直径1mm的小圆〕与点号〔一般标记在地质点的右下方〕; ②地质点上所观测到的岩层产状和各种面理产状; ③地质界限〔地层单位之间的分界限、断层线、岩性岩相分界限、侵入体侵入界限、含矿层界限、地貌单元之间分界限等,勾绘时需遵循“V形法如此〞与野外实际展布情况〕; ④地质体填图单位〔各种正式和各种非正式填图单位〕代号与岩性岩相代号或花纹; ⑤各类样品采集点与编号; ⑥地质路线〔用绿色虚线标绘〕和实测剖面线〔用黑色实线标绘〕与剖面代号。

地质调研野外原始记录簿格式及内容

1.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与内容 1.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经至 ) 手图号:航片号: 任务:(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 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 点号:〔如:0066〕 座标: X:Y: GPS: (经度纬度高程) 位置:(如: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限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 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 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展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限与其两侧影像特征与解译标志〕 点间:(如: (1) NO0066SE+650m650m: 沿途为……… (2) 650m s+850m1500m: 沿途为……… (3) 1500m ssw+900m2400m NO0067: 沿途为……… )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完毕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根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与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

2020年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原始记录表格参照模板可编辑

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实测地层(地质)剖面记录表编号:dz-1-01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第页/共页 导线累计产状导线 与走 向间 夹角 (γ) 真 厚 度 (D) 分层 地质描述 样品 备注 导线号方 位 角 斜 距 (L) 坡 角 +(β) 平 距 (M) 高 差 (m) 平 距 (m) 高 差 + (h) 倾向/ 倾角 (α) 代 号 厚 度 编号/ 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注:M=Lcosβ;h=Lsinβ;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观测者:记录者:审核者:年月日

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地质剖面数据计算表编号:dz-1-02项目名称:四川省米易县白马钒钛磁铁矿区及及坪-夏家坪矿段延伸详查剖面编号:第页/共页 导线方向导 线 编 号 斜 距 (m) (L) 岩 层 倾 角 (α) 坡 度 角 (β) 岩层倾向 与剖面线 夹角(γ) Y= 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地形累计 高差h= L·sinβ 平距 M=L ·cos β 真厚度 D=L·y 分 层 代 号 分层 累计 厚度 备 注sinαcosβcosγ积±cosαsinβ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Sichuan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 实测地质剖面质量检查记录表编号:dz-1-03 项目剖 面 线 选 择 正 确 比 例 尺 选 择 合 理 ( 顶 底 齐 全 ) 剖 面 完 整 剖 面 线 露 头 情 况 分 层 合 理 性 分 层 描 述 详 尽 正 确 质 查 明 描 述 齐 全 地 层 单 位 接 触 性 确 构 造 清 楚 层 序 划 分 正 填 图 单 位 划 分 合 理 地 层 厚 度 计 算 正 确 图 方 法 正 确 剖 面 测 制 及 作 与 地 形 图 吻 合 剖 面 长 度 高 程 内 容 吻 合 剖 面 图 与 描 述 岩 性 综 述 重 点 突 出 柱 状 图 要 素 齐 全 面 图 吻 合 柱 状 图 与 剖 述 内 容 吻 合 柱 状 图 与 描 标 本 采 集 样 品 采 集 化 石 采 集 齐 全 程 度 剖 面 小 结 内 容 自检互检抽检 自检: 签字: 日期:存在问题: 互检人: 日期: 存在问题: 检查人: 日期:修改情况: 签字: 日期: 修改情况: 签字: 日期: 注:正确者打“√”,错者打“×”,缺项打“0”,错误填写在存在问题栏内。质量级别评定按《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原始资料检查暂行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