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解:本大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

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是指()。

A.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 历史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形式

C.历史发展是一步一步翻越的逐步推进过程

D.历史只能是历史的个案

答案:A

2.()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各种思想,就是指()。

A.意识形态

B. 生态思维

C.知识经验

D.历史概念

答案:A

3.()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形态分析的方法是()。

A.唯物辩证法

B. 唯物史观

C.唯物论

D. 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 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具体内容包括……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

三、论述题(共150分)

1.阶级斗争是指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请回答以下问题:

(1)阶级斗争是什么?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

(2)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3)在当代中国,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答:(1)阶级斗争是指……

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演变有哪些?

(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并阐述其内涵与作用。

(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在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1)社会形态是指……

3.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内容之一。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科学社会主义是指……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理论产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

以上就是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马原 期末试卷 马哲试卷+答案

1、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据是( B )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 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 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 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 B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3、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D、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D ) A、历史性 B、真理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7、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C )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不可知论 D、反映性 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B) A、辩证法 B、直观性 C、形而上学 D、机械性 9、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 C ) A、康德 B、费尔巴哈 C、孔德 D、黑格尔 10、现代西方哲学不论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实质都是( B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11、哲学的生命从根本上说在于( A ) A、反映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12、我党一贯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C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B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14、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 C ) A、贝克莱和休谟 B、谢林和费希特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A.实践性 B.革命性 C.科学性 D.民主性 答案:D 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包括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不包括民主性。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A.自然界的规律 B.人类社会的规律 C.思维的规律 D.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 答案:C 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思维的规律。 3、下列哪一项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2.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答案:B 解释: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而世界是可知的并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下列哪一项不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A.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B.世界是精神创造的 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D.意识决定物质 答案:C 解释: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精神创造的,而不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二、简答题 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

与社会的统一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客观性及其检验标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其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符合客观事物的真理才是正确的。 三、论述题 请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 发展。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关联的。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帮助我们认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马原期末复习试卷一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 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C 具体得分:2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O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3、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2 4、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0 5、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是() 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0 6、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 A、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0 7、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 A、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规律 C、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阶段的经济规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2 8、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A、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表明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 C、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缓和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0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 D、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2 10、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2 11、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是()。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A. 独立建构的理论体系 B. 借鉴其他学派理论的结晶 C.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D. 一种非实践的思想 正确答案:A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C. 科学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D.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正确答案:A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A. 上层建筑

B. 文化传统 C. 政治体制 D. 社会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A 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创造问题 B. 生产关系问题 C. 分配问题 D. 民主问题 正确答案:B 5.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最高追求是()。 A. 个人自由解放 B. 阶级斗争消亡 C.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D. 社会主义建设 正确答案:C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0分)

1.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 答案: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必 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价值。 2. 无产阶级() 答案:指社会生产中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 3. 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指社会上反映社会存在和人们实际生活的思想、观念、价值 观等。 4. 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 学体系。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指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吸收、创新和发展,适应中国革 命和建设的实际的过程。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0分) 请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为什么会导致社会主 义的兴起?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主 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 培根、洛克 B. 斯密、李嘉图 C. 黑格尔、费尔巴哈 D. 圣西门、傅立叶 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开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4.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底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不包括〔〕 A.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根底 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 6. 以下各项不属于哲学根本问题内容的是〔〕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7. 但凡成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一元论 8.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9.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10. 广阔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 学上的含义是〔〕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d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 )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c )。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1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得 分 评卷人 1.哲学是( A )。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c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d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c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d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大题及答案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解:本大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 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是指()。 A.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 历史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形式 C.历史发展是一步一步翻越的逐步推进过程 D.历史只能是历史的个案 答案:A 2.()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各种思想,就是指()。 A.意识形态 B. 生态思维 C.知识经验 D.历史概念 答案:A 3.()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形态分析的方法是()。 A.唯物辩证法 B. 唯物史观 C.唯物论 D. 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 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具体内容包括……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 三、论述题(共150分) 1.阶级斗争是指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请回答以下问题: (1)阶级斗争是什么?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 (2)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3)在当代中国,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答:(1)阶级斗争是指…… 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演变有哪些? (2)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并阐述其内涵与作用。 (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在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1)社会形态是指……

马原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在哪个历史条件下? a) 古希腊世界的衰败 b) 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c) 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度发展 d) 工业资本主义全面形成的历史条件下 答案:d) 工业资本主义全面形成的历史条件下 2. 以下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a) 价值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 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发展规律 答案: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发展规律 3.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一命题的基本依据是? a) 剩余价值理论 b) 矛盾运动规律

c) 帝国主义的发展 d)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 答案:d)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 4. 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决定性的飞跃都是? a) 从个体传统到集体传统的飞跃 b)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c) 从割裂到统一的飞跃 d)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飞跃 答案: b)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5. "自由的创造者"和"自由的奴隶"这两种自由的区别在于? a)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 b)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 c) 自由的创造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和方式,而"自由的奴隶"则需要按照雇主的要求进行劳动 d) 自由的创造者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自由自主进行交换的个体,而“自由的奴隶”则是受到剥削和压迫的工人

答案:a) 自由的创造者是自由支配自己与他人共同创造社会的形式,而"自由的奴隶"则是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而不受他人支配第二部分:简答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揭示和掌握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提出了质疑和改造社会的理论基础。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有何区别?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主要研究商品的价值形成和交换中的规律,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剩余价值理论则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由于受到剥削而创造出的剩余价值,强调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 3. 请简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大基本矛盾。 答: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大基本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前者指的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在生产关系上的对立,即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后者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性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第三部分: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D )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属性,物质是主体

5、时间是(A )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D )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 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7、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D )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D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1. 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2. 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C)。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13. 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D)。 A.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 B.基本上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全选择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全选择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试题的全选择题答案:第一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矛盾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 B.物质与意识的矛盾 C.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C.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第二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物质决定意识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三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国际经济关系 D.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答案: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第四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基本观点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 B.政党应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C.政党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D.政党的作用主要在于选举 答案: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 第五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 A.批判性和实践性 B.彻底性和革命性 C.实证性和历史性 D.理论性和系统性 答案:A.批判性和实践性 第六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是 A.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推广到全世界 C.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相结合 D.如何将中国历史和文化纳入马克思主义范畴 答案:A.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七题: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人民当家作主 D.共产主义思想 答案:A.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八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九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是

马原期末复习试卷六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2、在社会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力量,也是社会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O A、生产关系 B、人口因素 C^社会风气 D、生产力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0 3、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O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参考答案:A 5、政体问题说的是() 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A 具体得分:-0 6、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O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参考答案:C 考生答案:D 具体得分:-0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参考答案:D 考生答案:B 具体得分:-0 8、单个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是() A、资本积累 B、资本集中 C、资本积聚

D、资本垄断 参考答案:B 9、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参考答案:B 考生答案:C具体得分:-0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但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的矛盾 B、能够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C、通过调节社会生产,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 D、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使劳动者摆脱被剥削的地位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C具体得分:⑷ 1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垄断资本主义和非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D、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参考答案:A 考生答案:A具体得分:2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参考答案:B 13、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A、自身存在着的世界 B、精神的产物 C、没有规律的客观事物的堆积 D、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统一世界 参考答案:B

期末考试马原必考试题

期末考试马原必考试题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一,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1.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4.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6.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A.广延性 B.持续性 C.绝对性 D.规律性 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8.《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 A.朴素辩证法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 1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