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接触到的

信息越来越多,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影响力。高校思政教育模块化改革势在必行。

模块化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将思政教育内容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通过学生自主选择

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模块化改革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刻板和死板,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每个模块可以涵盖不同的主题,如科学思维、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模块化改革还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传统的思政教育通常在课堂上进行,但是学生在繁忙的学业和社交生活中很难专心听讲,也容易感到压力过大。通过模块

化改革,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可以选择在线学习的方式,更好地

把握学习进度和自我调控,同时也可以更方便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

模块化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如何确定模块内容和设计课程评价标准是一个重

要的问题。模块化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但也要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

严谨性。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模块化改革需要引入有效的

评估机制和监督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实

际效果。

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要注重教师的

培训和发展。教师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养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

质量和效果。要通过培训和研讨会等方式,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要注

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学生是思政教育的受益者和主体,他们对教学模式和内容有着直接

的感受和需求。要积极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注重与社会和企业的对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过程,还应

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改革方向。模块化的思维和

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和学习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我们

也要认识到模块化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进和完善。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注重学生参与和反馈以及与社会对接,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走上更

加稳健和有效的道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2019年教育文档

高校思想政治教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1 高校思想政治教化内容存在的问题 1.1 教化内容与生活脱节 目前,在校高校生多为90后,求新、猎奇、关注时事、注意人际交往是他们普遍的心理特点。加上现代社会信息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来接收各方面的信息。他们没有充分的甄别实力,难以认清是非曲直,大量错综困难、相互冲突的信息涌进来,简单造成思想的混乱。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始终沿袭传统的教化模式,内容大多是书本上那些“高大上”的“说教式”学问,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生动性、鲜活性。课堂教学是单调地从理论到理论的逻辑推理和演绎,显得空洞抽象,在现实面前难有劝服力,不能满意学生的求知欲、不能解答学生的困惑,无法满意学生的须要。 另外,思想政治教化过多强调的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须要服务,其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在教化过程中多注意对受教化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灌输,忽视了受教化者的个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须要,忽视了思想政治教化在塑造个体、健全人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在把雄伟目标与个人成长有机结合、形成内在逻辑方面做得不甚志向。当代高校生面临着自身的经济、就业、恋爱、交友等一系列问题,思想政治教化很少有覆盖到这些方面,不能贴近学生个体的日常生活。学生感到无法用所学学问来充分解决个体在人格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系

列问题,就会对教学产生距离感和排斥感,只是机械被动地去接受老师的灌输。 1.2 家庭教化、社会教化与学校教化脱节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化的主阵地,始终主动发挥育人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走出学校之后就一劳永逸,进入社会就无需思想政治教化。社会环境与学校相比要困难的多,它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智分析和应对纷繁杂乱的生活、工作局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光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化是不够的,社会教化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是社会的思想政治教化环节特别薄弱,未能形成一个卓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化体系。并且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信息,如过分的物质化、功利化、享乐主义、奢侈之风等负面东西渗透到学生头脑中,与学校教化发生了冲突和反差,从某些方面反而弱化了学校教化。社会教化与学校教化的脱节,影响了高校生思想政治教化合力的有效形成。 家庭教化也存在与学校教化脱节的状况。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部分父母对子女过度宽容和溺爱,对子女千依百顺,对他们在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行包办,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也不进行严格指责和教化,简单造成子女骄纵、浮躁的性格,家庭教化就不能和学校教化协调一样。尤其是农村农夫工进城打工家庭的隔代教化和家庭教化“缺位”等带来的子女不健全成长问题更 值得广泛的关注。 1.3 教学的阶段连接脱节 通过对小学到高校的德育教材稍加考察,就会发觉这样的事实: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接触到的 信息越来越多,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影响力。高校思政教育模块化改革势在必行。 模块化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将思政教育内容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通过学生自主选择 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模块化改革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刻板和死板,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每个模块可以涵盖不同的主题,如科学思维、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模块化改革还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传统的思政教育通常在课堂上进行,但是学生在繁忙的学业和社交生活中很难专心听讲,也容易感到压力过大。通过模块 化改革,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可以选择在线学习的方式,更好地 把握学习进度和自我调控,同时也可以更方便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 模块化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如何确定模块内容和设计课程评价标准是一个重 要的问题。模块化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但也要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 严谨性。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模块化改革需要引入有效的 评估机制和监督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实 际效果。 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要注重教师的 培训和发展。教师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养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 质量和效果。要通过培训和研讨会等方式,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要注 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学生是思政教育的受益者和主体,他们对教学模式和内容有着直接 的感受和需求。要积极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注重与社会和企业的对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过程,还应 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改革方向。模块化的思维和 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和学习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我们 也要认识到模块化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进和完善。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注重学生参与和反馈以及与社会对接,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走上更 加稳健和有效的道路。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思考与实践探索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思考与实践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思考与实践探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的普及与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进行现实思考与实践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灌输理论知识,更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和创新能力。 首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注重理论知识和相关内容的学习,但这种单向度的灌输并不能完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培养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民主意识。 其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化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自己的特点、兴趣和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应该一刀切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可以通过开设多样化的思政课程,或者推行小班化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再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高校已经成为了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社区,那么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适应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辩论赛、主题活动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同时,也应该与

新媒体相结合,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思想政治知识,让学生更加容易接触和理解这方面的内容。 最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与师资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思政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也应该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培养他们的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以提高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行现实思考与实践探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续写内容】 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式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探索创新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首先,可以借鉴学生兴趣和需求,开设多样化的思政课程。例如,可以开设关于创业与创新、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等实用类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实际运用的知识与技能。此外,还可以引入游戏化教学元素,通过故事化、竞赛化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育效果。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提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 发展和变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思考: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找准教育的 方向,强调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他 们积极、健康、全面地成长。可以通过开展各类讲座、讨论、研讨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理解和 消化。 二、推行创新的教育方式。新时代要求我们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 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力量,在线教育、移动教育、社 交媒体等新的教育方式和平台可以成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组织学生参加 各类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 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队伍的素质密切相关。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还应加强对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强化制度建设。新时代要求我们建立起一套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确 保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条条框框,使其更加灵活和富有创 新性。还要建立起健全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注重个性发展。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也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尊重每 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广泛多样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 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高校思政课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高校思政课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观念。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也日益得到重视,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研究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的现状 1、课程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高校思政课程的形式单一,大多数课程都采用讲座、课堂讨论等传统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设置枯燥无味。同时,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很难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启发和收获。 2、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切合当下需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多数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这种课程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态的理解,但同时很难适应新时代,不能满足当下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实用性知识和技能。 3、学科设置单一,缺乏跨学科联动

高校思政课程多数采用单一的学科教学,例如分别设置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各方面的思 政课程,缺乏跨学科的精细联动。而现实生态涉及的多方面问题 和综合性需求,需要多学科融合联动的思政学科架构。 二、高校思政课的改革研究方向 1、开展研究,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高校思政课需要研发新型的教学方式,比如言语互动、音乐互动、文艺互动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学生学习习 惯和审美情趣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知识、思想、文化、场景、行动等多向度的互动。 2、深化课程设置,增强现实感和实用性 高校思政课程设置需要以当地现实情况为背景,结合实际需求 设定课程内容,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中西部农村地区, 可以设置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等课程;在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设置跨文化交流、商务礼仪等课程。降低抽象理论和单 一传统的学科知识,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3、深化学科融合,实现综合性思政学科 高校思政课需要实现学科融合,培养基础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能力,实现思政学科的综合性。例如,在文艺、音乐、电影、历史、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张文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在实际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缺乏针对性;对教学对象认知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教学阶段的连续性不足。因此,要体现高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必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者应积极推进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当前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针对性需要加强 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在安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时,只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而没有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教学。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实际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高职院校的教育方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体现其教育价值。 (二)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对象 首先,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些通病,基础知识不靠谱,学习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高职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受到社会上一些价值观的影响,导致学习心态不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用人单位片面

关注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他们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而忽视了道德品质。根据用人单位的这些特点,高职院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种教学理念最终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缺乏深刻的理解,助长了学生的功利主义。 (三)教学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数实行分工责任制开展管理工作,这种制度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现“懒政”现象,多数部门只注重本部门的实际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这样的教学方针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资源的配置,不仅难以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时难以拥有充分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也是不利的。 三、创新实践教学内容 (一)树立身边典型 思政课程教育过程中教育工可以为学生树立典型人物,利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在校友或师生等平凡人物中,选取思政和德育方面较为典型的突出者作为专题实践教学资源,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来自身边的榜样,感悟榜样的魅力和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我院可以充分发挥传媒专业学生的优势,组织学生通过“随手拍”、“dv大赛”等活动充分挖掘校园内思政典型人物。 (二)建设校园文化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资源库,这个资源库既包括校园内的硬件、也包括一系列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例如可以在校园内打造文化广场、文化路线、搭建文化桥梁,团委的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思考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块化改革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拟从模块化改革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的改革思路等方面进行思考,旨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让我们来聊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思政课程设置的单一化和僵化化也限制了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的提升。而模块化改革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模块化改革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模块化改革还可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必要性在于满足学生需求、拓展教学内容,并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模块化改革需要高校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课程设计和研发,并进行教师培训和改革实施等工作。这对高校而言无疑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模块化改革需要高校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而这需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由于高校之间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差异性,一些高校在模块化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需要高校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克服。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我们需要有明确的改革思路。高校需深入调研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思政教育模块化改革经验,汲取经验,总结经验。需要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和学科研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竞争力。高校还要加强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及时调整完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为模块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 经过上述的思考,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必要性,正视其面临的挑战,并明确改革方向和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块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改革才能真正取得进步,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 高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自身发展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需要。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要结合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发展,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摸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2004年10月15日,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6年的时间过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提到的新形势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适应和薄弱环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既反映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同时也要求我们还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结合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发展,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摸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下面,笔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角,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是关键 高校做好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是关键。高校要拥有重视和善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校领导班子。首先,学校领导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有充分的认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一个思想政治素质好的领导班子,才会重视和想办法搞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备优秀的人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同时,一个思想政治素质好的领导班子,本身能够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在全校师生面前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样,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也才能做到坚强有力。 同时,还要有一套让学校领导不得不重视并且能有效地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不管学校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校长都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学校都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

新工科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思考

新工科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 思考 摘要: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专题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普通本 科高校共1267所,工科院校占本科高校总数的31.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的工 科院校更占到了49.61%,工科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思政 一、新工科视域下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必要性分析 (一)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必然要求 课程思政教育是影响和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是培养思想道德的 主阵地。一方面,新工科建设更强调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工程伦理、社会 意识、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和系统思维等,这与“新思政”的目标一致,两者相辅相成。本科阶段是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 的成型期,加大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引入,立足于“人的构建”, 着眼于“怎样成为人”和“成为怎样的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让“新思政”搭上“新工科”建设快车,促进新时代大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体会科学家 的批判和创新精神,懂得新时代的历史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懂得把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实现 拥有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因此,加大新工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高等 教育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新时代信息化、全球化背景 下工科大学生容易受某些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思政、文化等软科学缺乏足够 的重视,甚至在所谓“技术中性论”的影响下错误地认可“工程无善恶”“工程 师无责任”等谬论,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唤醒工科大学生对工程建设中 所涉及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问题的敏感性,使大学生具备内在的 自制、自律能力,为“可不可以做”“应不应该做”的道德思量构建判断准绳,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强 调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本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对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研究,探讨如何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以期为高 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 展和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三全育人;理念;教育模式 引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传 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方面面临挑战。为 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三全育人”这一理念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校学生。 1“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1.1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应具备较高的政治 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 值观。在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 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全 面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政教育课程要注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社会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 战和机遇。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探讨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上。过去,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然而,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强调 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这需要教师摒弃简单的 灌输模式,而是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 思辨和创新能力。 二、教育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还表现在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授,显 得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多元化,教 育内容需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热点。因此,在改革与创新 过程中,我们应该将更多的实践案例、社会问题引入课堂,并引导学 生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三、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然而, 这种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我们需要采用 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团队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和 趣味性。 四、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还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往往局限于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中,我们需 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科竞赛、项目评估、实践能力考核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更 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我们可 以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 成为具有全面素养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人才。只有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为培养更 多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目标导向和模块化设计”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1】导言 目标导向和模块化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 将就该课程在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该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2】目标导向的重要性 目标导向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设定目标的教育理念。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 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效果。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中,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模块化设计的重要性 模块化设计是指将课程内容按照不同的模块进行划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逐步学习,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中,模块化设 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 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4】目标导向和模块化设计的结合 目标导向和模块化设计是相辅相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方法。结合两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设定目标,有利于帮助学生更

好地规划未来和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效果。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中,应该充分结合目标导向和模块化设计的理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 点和能够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课程模式。 【5】实施方法 在实施“目标导向和模块化设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时,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1)明确教学目标: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应该明确课程教学 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 (2)模块化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划分课 程内容,设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模块,有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和 吸收知识; (3)引导学生设定个人目标:鼓励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和个人兴趣 设定学习目标,并督促学生不断调整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 (4)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有利于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果。 【6】效果评估 课程的效果评估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目标导向和模块化设计”课程建设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效果评估:(1)考核学生的学习目标实现情况: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 考核,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

浅谈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浅谈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日益兴起,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加强“一线教师”队伍建设 “一线教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直接面向学生,开展各类教育活动,职责重大。因此,加强“一线教师”的队伍建设对于思政课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线教师”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这一方面,重点是提升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大力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同时,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化演练,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2.加强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可以让每个教师从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经验和教学方法,并在生产、学习、教育等方面树立表率,树立起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 当今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加倾向于多样化和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适应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 1.以“多元化”为主题全面开展教育活动 “多元化”旨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开拓多元发展的教育体系。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拓展训练、竞赛、辩论等,让学生在欢乐中收获知识,增强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无界课堂” “无界课堂”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开放性、网络化的课堂学习,创造全新的课堂学习环境。可利用在线视频播放等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化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下线上课程的无缝衔接。这种方式更能够创造出全新的教育学习体验,更好地实现课堂与现实结合的目的。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 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益深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 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进行几点思考。 一、立足实际,突出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中等职业学校,他们具有特定的年龄、文化水平和背景特点。在进行“课程思政”工作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学 习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思政”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只有在深刻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专业特色,做到融会贯通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会花在学 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在进行“课程思政”工作时,需要注重专业特色,将“课程思政” 工作融入到专业课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也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 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地将“课程思政”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能 够真正地起到作用。 三、提高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思政”工作不仅仅只是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更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课程思政”工作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也能够具备应 对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水平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师资队伍的支持和保障,需要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水平。要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 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要注重加强教师的 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工作融入 到专业教学中,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水平。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真正地推动高 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与社会联系,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共3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 究共3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成为必修课程。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听讲解和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积极性降低,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政课程教育缺乏实践内容,使得学生很难把抽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如何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思路 1.引入案例分析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并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在

案例分析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概念、明确问题、寻找证据、归纳总结,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2.开展小组讨论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们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并通过讨论完成任务,锻炼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大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政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现实,发现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社会实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效果评估 教育教学是一个反复验证不断完善的过程,针对上述解决思路,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以检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具体来说,评估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问卷调查:在教学结束后,给学生们分发问卷,让他们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知识传授、引导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和方法非常丰富,它不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方法、载体、渠道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情境导学—探究释疑—感悟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及教师的导提供了较大的创新与实践的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操作平台。“情境导学—探究释疑—感悟提升”教学模式的建立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和方法非常丰富,它不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方法、载体、渠道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提出的模块化的教育思想是将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为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组织实施,将教育内容相对程式化、模块化,并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出教育的层次模块,体现出同样的教育内容有不同的实施途径、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重点的特点,从而加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独立性、层次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建立一套相对稳定和长效的体系。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对社会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知识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带来了高中生思想观

念、道德判断的多样化,以及生活方式、情感评价的多样化,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高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注意到这样一个社会形势的变化。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在高校中仍有一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相对较为空洞、形式化、见效期比较长的工作,没有什么抓手可以做到立竿见影,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其实,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起到效果。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教育工作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执行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并且,仅仅依靠课堂内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创设一种氛围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建立一套相对稳定的建设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才能巩固和促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以高中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2006年3月4日)

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

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也越来越受到。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充分释放课堂活力、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三个方面,论述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全面落实课程思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领域中,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应该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人物,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例如,可以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会等活动,让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方法,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完善评价体系,增加思政考核内容。高校应该完善评价体系,增加思政考核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例如,可以采取论文、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表现。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必须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充分释放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加强实践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社会中,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文化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等技术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拓展教学空间,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