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3.49 KB
- 文档页数:3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规范。
其目的是确保医用气体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供应医疗设备和患者的需要,同时保障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设计原则1. 根据医院规模和需求确定医用气体系统的规模和布置。
2. 各类医用气体系统应独立设置,且互不干扰。
3. 设计应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扩展。
4. 确保医用气体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安全要求1. 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 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具备防爆、防火、防腐蚀等功能。
3. 系统应具备漏气报警、自动关断等安全设备。
4. 储气设备应具备超压报警和自动放空功能。
三、设计要求1. 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医疗设备和护理对象对气体的各项功能要求。
2. 管道的材质和连接方式应满足医用气体的要求,且易于清洁和维护。
3. 设备应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确保气体稳定可靠供应。
4. 设计应满足系统的节能要求,减少资源浪费。
四、安装要求1. 医用气体系统的安装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并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2. 管道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管道安全规范,确保不泄露、不腐蚀、不堵塞。
3. 设备和管道的布局应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
五、使用和维护1. 医用气体系统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正确使用和安全。
2. 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正常工作。
3. 定期对设备的操作和报警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其可靠性。
4. 监测气体的质量和纯度,确保医用气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对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旨在保障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医用气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各科室医用气体用气要求一、医院各科室用气种类参考医院的医用气体系统是指向病人和医疗设备提供医用气体或抽排废气、废液的一整套装置。
常用的供气系统有氧气、压缩空气、二氧化碳、氮气、氧化亚氮等系统;常用的抽排系统有负压吸引系统、麻醉废气排放系统等。
1、氧气也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医疗上用来给缺氧病人补充氧气。
直接吸入高纯氧对人体有害,长期使用的氧气浓度一般不超过30~40%。
普通病人通过湿化瓶吸氧;危重病人通过呼吸机吸氧。
氧气还用于高压仓治疗潜水病、煤气中毒以及用于药物雾化等。
2、压缩空气主要用于为口腔手术器械、骨科器械、呼吸机等传递动力。
3、负压吸引主要用于收集、处理治疗中产生的液体废物有痰、脓血、腹水、清洗污水等。
4、二氧化碳主要用于腹腔和结肠充气,以便进行腹腔镜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此外,它还用于试验室培养细菌(厌氧菌)。
高压二氧化碳还可用于冷冻疗法,用来治疗白内障、血管病等。
5、氮气主要用来驱动医疗设备和工具,氮常用于外科、口腔科、妇科、眼科的冷冻疗法,治疗血管瘤、皮肤癌、痤疮、痔疮、直肠癌、各种息肉、白内障、青光眼以及人工受精等。
6、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好闻、有甜味的气体,人少量吸入后,面部肌肉会发生痉挛,出现笑的表情,故俗称笑气(laugh-gas)。
人少量吸入笑气后,有麻醉止痛作用,医疗上用笑气和氧气的混合气(混合比为:65%N2O+35%O2)作麻醉剂。
7、麻醉废气排放系统用来将病人呼出的麻醉废气收集处理或稀释后排出楼外。
下表为医院各科室常用气体种类参考,具体以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需求为准:二、医用气体品质及参数要求1、部分医用空气的品质要求2、医用气体终端组件处参数要求医用二氧化碳手术室、造影室、腹腔检查用点400620医用二氧化碳/氧气混合气重症病房400(350)6~1520医用氦/氧混合气重症病房400(350)40100麻醉或呼吸废气排放手术室/麻醉室重症监护室1550~8050~803、口腔科气体参数。
医用气体安全管理条例
本条例旨在规范医用气体的使用、存储和运输,确保医疗机构
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质量。
1. 定义
- 医用气体:指在医疗过程中使用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气体。
- 医疗机构:指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等。
- 医务人员:指从事临床和医疗技术工作的医生、护士、技术
人员等。
2. 医用气体的采购和存储
- 医用气体的采购应经过合法渠道,确保气体的质量安全和供
应可靠。
- 医用气体的存储应符合相关要求,设立专门的气体存放区域,确保气体的密闭和防护。
3. 医用气体的使用
- 医用气体的使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正确操作和使用安全。
- 医用气体的使用应遵守使用手册和操作规程,注意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4. 医用气体的运输
- 医用气体的运输应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并对其进行固定和保护,防止碰撞和损坏。
- 医用气体的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交通法规和安全操作规定。
5. 废弃医用气体的处理
- 废弃医用气体应进行合理的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 废弃医用气体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6. 监管和执法
-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用气体的监管工作,确保医用气体的安全使用。
- 违反医用气体安全管理条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执法处罚。
本条例自 promulgation 之日起正式生效。
注:本文档仅供参考,请以具体的法律法规文本为准。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1. 引言医用气体在医院的日常运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呼吸治疗、麻醉、手术室设备以及其他医疗设施中。
为了确保医用气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被制定并广泛采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的详细说明,以确保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符合高标准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和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和医疗中心。
它涵盖了医用气体系统的所有方面,包括气体源、输送管道、相关设备和安全措施。
3. 医用气体系统设计3.1 气体源3.1.1 溶氧装置•应配备足够的溶氧设备,以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
•溶氧设备应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易于操作和维护。
3.1.2 供氧装置•供氧装置应具备稳定的气压和流量,以满足呼吸系统和设备的要求。
•供氧装置应有备用装置,以确保气体供应不中断。
3.2 气体输送管道3.2.1 材料选择•气体输送管道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并适合医用气体使用的材料。
•不同气体的输送管道应有明确的标识,以避免混淆使用。
3.2.2 管道布置•管道布置应经过合理的规划,以确保气体输送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管道应与其他设备和结构物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于维护和检修。
3.3 相关设备3.3.1 压力调节器•医用气体系统应配备适当的压力调节器,以控制气体的输出压力。
•压力调节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可靠。
3.3.2 过滤器•过滤器应安装在气体输送管道中,以阻止杂质和污染物进入气体系统。
•过滤器应定期清洁和更换,以保证其过滤效果。
4. 医用气体系统安装和操作4.1 安装•医用气体系统的安装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完成。
•安装过程中应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管道连接紧固、无泄漏。
4.2 操作•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熟悉医用气体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气体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任何故障。
医院中心供氧安全操作规程为加强我院医用氧及其氧气瓶的安全管理;保证临床急救用氧的供应;避免事故;确保安全;特制定本规程..一、工作人员应熟悉氧气和氧气瓶罐的安全知识;掌握预防和急救措施.. 在供氧操作过程中;需严谨、精细、不得敲击或发生铁器碰撞;以免发生危险..二、氧气系统中的设备和附件等均应禁油..工作人员着装和手要洁净无油污;严格禁油操作;操作工具要定期进行脱脂、除油和清洗.. 氧气瓶更换前应检查气瓶嘴是否清洁;凡被油脂污染的禁止使用..三、操作阀门时;应缓慢进行;严禁快速打开阀门..操作时发现阀门处漏气;应排除故障后;再进行使用..四、排放氧气时;严禁将氧气排放在氧站内;禁止将氧气作吹扫气体使用..五、排除漏气等故障以及更换元件和气瓶时;必须在管内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严禁带压操作..六、因杜瓦罐盛装的气体液氮、液氧、液氩或液态二氧化碳最低温度可零下196度;使用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操作;避免皮肤直接与液态气体接触;防止冻伤..七、氧气管网中使用的各种阀门、密封材料、仪表和器械等;必须经专业部门认定方可用于氧气系统;并在显着部位注明“禁油”、“氧气”等标记..八、氧站内严禁吸烟和进行任何明火作业;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用电热器、燃气炉等进行取暖..九、供氧使用的氧气应符合GB8932;禁止使用水电解法制取的氧气..十、氧站内应有防爆风扇、防爆灯等防爆措施..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十一、要保持中心供氧室通风顺畅;避免杜瓦罐向外泄压排放气体时因室内气体浓度过高而引发的危险和事故..十二、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应竖直放置;避免倾斜..防止液体从安全阀排出;引起冻伤和损坏罐体..十三、在使用杜瓦罐过程中;开启和关闭阀门时力度不能过大..因气体使用量大而在阀门和管道结冰时;可用水淋化冰过后拆卸;严禁暴力拆卸..十四、氧气管道必需按图纸要求接好地线;无地线严禁使用..十五、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氧气操作间;更不允许触动氧气系统上的任何部件..十六、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定期巡视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做好各项工作记录;严禁脱岗、溜岗..医院中心供氧管理制度为加强我院医用氧及其氧气瓶的安全管理;保证临床急救用氧的供应;避免事故;确保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一、中心供氧工作人员应牢固树立服务临床的思想;必须爱岗敬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守岗位;不脱岗;不睡岗;不溜岗..二、工作人员应具备“一懂四会”:懂设备性能;会操作;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会使用消防器材;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三、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班前、班中不得饮酒..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必须认真检查各供氧间的重要环节;确保管道畅通、仪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做好交接班记录..五、做好日常的设备保养、维修和定期检查工作..六、氧气瓶罐中氧气用完;必须立即更换;不得拖延;并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记录;及时送气、供气;确保24小时供应..七、认真做好各种气体的标签、标识工作;所有特种气体要有鲜明标记;并不得混放氧气瓶中;空、实瓶必须分开存放并且满瓶需挂“满”字样;空瓶需挂“空”字样..严防各种差错事故发生..八、经常巡视用气环境;每天定时查看一级箱氧气输出压力和汇流排输出氧气压力;若发现超压或欠压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分析原因;及时排除故障;故障难以排除的;应立即上报维修人员..九、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定期巡视和24小时值班制度;十、中心供氧室内及周边严禁烟火..十一、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中心供氧室..十二、中心供氧室不接待参观;特殊情况须通过院办批准;由总务科负责陪同..十三、中心供氧室内应使用防爆防火材料;配备合格消防设施;室外应设有禁火标志..。
为加强我院医用氧气的安全管理,确保临床急救用氧气的供应,预防氧气瓶的流失,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医用氧气使用管理规定1. 医用氧气为急救用药品,由药剂科负责管理。
2. 医用氧气瓶属设备,为我院的固定资产。
药剂科对我院医用氧气瓶的安全负责。
3. 医用氧气的质量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规定,充装压力为12.5kpa。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药剂科妥善处理解决。
4. 各用氧科室根据情况给予一定数量的氧瓶基数,每周一、五为药剂科供养日。
各科室护士长、科主任作好一周用氧计划,用空氧瓶向药剂科换取医用氧气瓶。
5. 各相关科室对本科室的医用氧的安全负责。
药剂科将对相关科室的医用氧气瓶定期或不定期清盘,发现遗失,由其科室负责赔偿。
氧气瓶每只单价为壹仟元(1000.00元/只)。
三、医用氧气安全管理规定1. 医用氧气有强烈的助燃性气体,严禁和油脂、烟火及其他易燃、易爆品接触。
2. 医用氧气的贮藏或存放,必须远离火源,并有安全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砂桶等。
3. 医用氧气的贮藏、使用、搬运、存放严禁撞击,以免发生爆炸。
4. 认真做好内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重点及要害部门的安全,加强防火、防爆炸的防范措施,并有安全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砂桶等。
杜绝事故和其他重大意外灾害事故的发生。
5. 认真做好医用氧房的管理,必须远离火源确保安全。
四、医用氧气供应与配送1. 医用氧气供应由药剂科负责,确保氧气供应充足、稳定。
2. 氧气瓶由专人负责运送,并随时检查氧气瓶储存情况,以保证夜间急诊所用。
3. 氧压压力表等附属设备,由设备科负责维修保养。
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医用氧气安全管理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氧气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药剂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医院氧气使用管理制度、职责、操作规范氧气瓶安全操作规程一、氧气瓶一定要避免受热,也不能受阳光直接曝晒,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和可燃易爆物质等,安全间距5米以上。
二、氧气瓶应尽可能垂直立放,并设有支架固定,一般不允许水平放置,因为水平放置会把瓶中的腐蚀锈末带入减压器,使减压器受到损坏。
三、氧气瓶操作工作人员绝对不能用沾有各种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和工具等去接触气瓶及其附件,最好备用专用工具,以免引起燃烧。
四、禁止将压缩纯氧用做改善空气或通风换气,亦不得用来代替压缩空气吹扫工作服上的尘屑或作为气动工具的动力源等。
五、冬天氧气瓶出口处如有冻结现象,严禁使用明火热或用红铁烘烤,以免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氧气瓶进出处的冻结现象,是由于氧气流动吸热造成的,最好是使用热的空气流或蒸汽流化冻,或温水化冻。
1集中供氧房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有必要知道系统的规划原理,方可上岗作业。
2.连接氧气瓶时,将气桥接头对准瓶嘴,注意气瓶桥的环形,不要多次弯曲。
3、氧气瓶接通后应缓慢地逐个打开汇流控制开关。
并根据汇流排组别查询相应输入压力表的指示。
4、会流后的氧气进入中心控制台,并根据汇流排组别,调整相应一级减压器,顺时针方向调整手柄,并根据输出压力表的指示调至所需压力,一般为0.8±0.1Mpa。
5、缓慢地打开一级减压输出开关,气体将通过管道到输送到用氧科室。
6、二级减压设备设在各病区内,通过调整二级减压器,可完成本病区供氧,一般调整压力为0.35-0.5Mpa(已由工厂设备时调定)。
7、注意事项:(1)全部阀门在关闭时不要用力过猛,打开时应逆时针旋至最大。
(2)控制台的排气阀门是作为系统检修时打扫管道内气体之用,一般情况下次开关无需打开。
(3)减压器设定一次后,只需在允许范围内不要反复调节输出压力,只需控制输出开关即可。
(4)加强科室二级减压设备的处理,防止无关人员乱动。
经常查询输入输出压力表指示。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管理规范
(一)机房工作制度
(1)非经批准或有专职人员陪同,外人不得进入制氧机房。
(2)制氧机房严禁烟火,所有的氧气部分管道禁火、禁油、禁漏。
更换或添加空压机机油时,如果油污洒落地面,工作结束后要立即清除干净,不得使用带有油污的抹布擦拭氧气管道。
(3)每日用拖把拖地面1次,保持室内清洁,时刻保持走道畅通,通风、照明良好。
每周对设备做1次清洁,包括清洗空压机进风过滤网、室内进风口百叶窗和过滤纱网,用压缩空气吹洗空压机进风风隔。
(4)制氧机房内温度控制在5~49℃,室外空气不得有尘土、油烟、油雾。
(5)值班人员要学会采用听、闻、看、摸的方式熟悉系统的运行情况,如遇到某单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该设备的运行,记录好异常现象,并马上拨打售后服务电话。
(6)遇到突发事件,沉着处理,立即截断总电源,关闭氧气储罐进出口和进入医院管道的总阀门,关闭汇流出口的球阀,及时汇报,组织人员协作,保证医院氧气正常供应。
(7)工作人员要熟悉保养常识,保管好维护备件,按照维护保养准则,按时逐项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二)操作安全要求
1. 通用安全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
(1)氧气站(含制氧中心和氧气瓶存放处)所有电器设施应按防爆要求安装和管理。
(2)地面及墙面应确保具有防静电基本功能。
(3)远离高温、明火、强辐射、高压电源。
(4)远离建筑群和人员聚集处;远离气体易燃易爆物品(含气体)存放处。
(5)制氧站周围应有完善的安全隔离和防范设施,并有鲜明的安全标识、提醒;有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度和责任人并公示。
2.氧气瓶管理要求
(1)分类存放各类气瓶,不同气质气瓶不得混放,好、坏、空、实瓶应分别存放。
(2)存放气瓶时,应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出通道。
气瓶空放时,应设有防倒装置,严禁敲击、碰撞。
卧放时应防止滚动,头部朝向一方,堆放气瓶垛高,不宜超过5层。
(3)储瓶间内不宜有地沟、暗道,室内通风、干燥。
远离明火,避免阳光直射。
(4)气瓶的颜色和标记应严格执行GB7144—1999规定。
(5)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
(6)氧气瓶气阀冻结时,应用洁净水解冻,严禁用火烘烤。
3. 集中氧气存储罐要求
(1)符合通用安全要求;建立固定巡查制度和专人专管制度。
(2)氧气罐应符合压力容器特种设施管理要求,定期报专门机构有效检测并获得合格证明。
4.氧气集中传送管网安全管理要求
(1)应定期进行对集中输氧管网及中段分流、科室减压、末端快接装置等的安全巡查。
(2)确保各区域泄气报警装置的完好,保持24 h 内有效运行。
(3)保持与各使用端的有效联系,随时对供气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及时处理损坏或故障。
(三)制氧中心值班要求
(1)应建立切合现场管理的制氧中心值班管理制度,并公示。
(2)制氧中心值守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主要要求:
①值班人员应提前15min到达值班岗位,按交接班程序进行交接班。
②坚守岗位,不得串岗,严禁酒后上岗,不得做与值班无关事情。
③未经批准,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④经常保持机房环境卫生及机器设备外壳清洁无灰尘。
⑤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如遇突发事件,应按应急预案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⑥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和巡查记录,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