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服务组织及人员
- 格式:xls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全国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管理办法(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2.09.30•【文号】[1992]农[机]字8号•【施行日期】1992.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农业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13年12月31日,实施日期:2013年12月31日)废止全国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管理办法(试行)(1992年9月30日[1992]农(机)字8号农业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以下简称农机站)的管理,健全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根据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机站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乡镇政府行使农机管理职权的职能部门,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接受县(市、区)农机管理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双重领导。
第三条农机站以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建设提供综合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以农为主、综合经营、有偿服务、增强活力"的办站方针,实行管理、服务、经营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机制。
农机站要加强计划管理、经营管理、劳动管理和设备管理。
勤俭办站,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充分发挥农机效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机构人员第四条乡镇设立农机站由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会同乡镇政府研究提出,报县(市、区)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第五条乡镇农机站依照国家确定的编制标准配备国家专业技术人员。
经测算,达到3人及3人以上的乡镇,原则上应建立农机站。
根据工作需要和经费条件,乡镇农机站可以自行招用服务人员。
第六条农机站实行站长负责制。
任免站长必须经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同意,报有关部门批准。
第七条农机站开展业务活动及编内人员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列支。
不足部分可从经营服务创收等渠道解决。
第八条农机站应具备以下条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有为农机化配套的服务项目和相应的设施。
·10·农 机 合 作 组 织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0期农机服务组织的完善与发展,要在研究其系统构成以及构成主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行。
在了解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的背景下,在充分了解当前农机服务组织构成主体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条件下微观组织的运行方式及发展状;找出服务主体的合理发展方向,并通过重构农机服务组织体系,指出其创新发展的思路。
多年来,农机作业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从有机户互助代耕作业,发展到联户经营、股份合作经营、跨区作业、合作社,从根本上解决了家庭承包经营与机械化作业之间的矛盾。
特别是1996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的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获得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得到迅速发展。
农机作业服务范围正逐步从产中扩展到产前、产后,从种植业发展到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标准化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增强了优势农产品竞争力。
对于农机服务组织的具体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提法。
但已有学者对农机服务社会化及农机服务社会化体系给出了探索性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包括服务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指通过一定服务组织,利用外部组织的资金、技术、设备等,获得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各种要素的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
农机服务社会化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生产、推广、销售、培训、维修等实行产业化整合运营,通过市场配置农机资源,实现对农业机械要素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有研究认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随着农机服务提供过程各个环节的分工细致化和服务(或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形式和结构的完善、成熟,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政府服务的保障所建立起来的整体利益一致、功能全面强大、运行协调高效,能以较低交易成本获取农业机械化高效发展的组织体系。
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农机的高昂价格和维护成本,许多小农户无法购买和使用农机设备,这限制了农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
为此,农机服务合作社的形成为农机化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设农机服务合作社,为农村地区提供农机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内容及方案1.设立农机服务合作社,招募合作社成员,包括农民和其他农机服务提供者。
2.购买和租赁一批适用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农机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等。
3.建设农机维修和保养站,负责农机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
4.开展农机设备的出租服务,提供给社员和周边农户使用。
5.提供农机作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机的使用技术。
6.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争取农机补贴政策和贷款支持,为合作社成员提供资金支持。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农村地区农机化服务需求大,但农民普遍购买农机设备的能力有限,合作社提供农机设备的出租服务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经济效益分析:农机设备的投资成本高,但通过出租服务可以实现回收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可行性分析:该项目的前期投资相对较高,但通过农机设备的出租服务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实现资金的回收和盈利。
并且,随着农机设备的使用量逐渐增多,成本会逐渐降低,经营效益会进一步提高。
四、项目风险及对策1.市场风险:农民对农机化服务的接受程度不确定,合作社在招募成员和推广服务方面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推广工作,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2.技术风险:农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合作社需要建设专业的维修和保养站,并招聘有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经营风险:合作社的运营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怀宁县地处丘陵地处,全县耕地面积60余万亩,土地流转面积达45万亩以上,土地流转率75%,主要生产水稻等粮食作物。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的流转,怀宁县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业水平达83.14%。
为充分利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更好做好农机社会化托管服务,怀宁县农业农村部门切实做好农机化工作,进一步推进农机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县农机部门、植保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农机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强化农机安全监管。
根据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2019年全县参加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82家,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达42家,全县农作物耕、种、防、收托管服务面积总计达到12万亩以上(按照系数折算,其中耕=0.36×服务面积;种=0.27×服务面积;防=0.1×服务面积;收=0.27×服务面积),范围范围也扩大到产前的育秧、产后的粮食烘干、粮食仓储等多环节。
由于小农户耕地少,农机投入少,农机化作业水平低,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服务县内更多小农户,帮助小农户全面实现农机化作业,是以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方向。
如何做好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谈谈几点看法:一、健全农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深入推进乡镇公共服务站点建设。
全面推进乡镇农业站条件建设,强化基层服务场所和检验试验、培训、办公等仪器设备配置。
健全农机服务、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经管理、农村能源等“多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二要扶持服务型合作组织。
扶持20个以上(每乡镇1个以上)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联合社及其它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农机化农业生产等专业服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多种形式的对接服务平台,发挥政、银、担、企多方积极性,稳妥推进农业融资基金贷款试点工作;以土地股份合作为纽带,以绿色种养、生态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农业循环经济服务组织,带动我县农业绿色产业发展。
一、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机服务管理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农机服务管理水平,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农机服务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农机服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一支专业、高效的农机服务管理队伍。
2. 优化农机服务管理流程,提高农机服务效率,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
3.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4. 推广应用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工作内容1. 加强农机服务管理人员培训(1)组织农机服务管理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2)开展农机服务管理知识竞赛,激发农机服务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
2. 优化农机服务管理流程(1)简化农机服务审批流程,提高农机服务效率。
(2)建立健全农机服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机服务行为。
3.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1)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2)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机驾驶员安全意识。
4. 推广应用先进农机技术(1)引进、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机驾驶员操作技能。
5. 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1)设立农机维修服务网点,为农机用户提供便捷的维修服务。
(2)开展农机维修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
6. 建立农机信息服务平台(1)搭建农机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机用户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
(2)加强农机信息数据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工作措施1. 制定农机服务管理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农机服务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2. 开展农机服务管理知识竞赛,激发农机服务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
3. 优化农机服务管理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
4. 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5. 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机驾驶员操作技能。
6. 设立农机维修服务网点,为农机用户提供便捷的维修服务。
7. 搭建农机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机用户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田艳平摘要:分析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和建L。
关键词: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对策;建议DOI:10.3969/J.ISSN.1673—32X.2021.02.002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
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求。
1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农机社会化服务手段落后目前,农机社会化服务存在设施简陋、经济基础薄弱、经营管理水平低、服务项目少、投入不足、公共积累少、服务范围窄、经济困难、农机服务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社会化服务体系属于松散型的社会组织,内部组织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得不到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与市场结合不够好,难以形成预想的规模经营、设施配备、服务功能、技术资源。
1.2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资金短缺1.2.1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政府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基本无投入。
县一级农机服务机构是公益性业,为,推业经为缺。
乡一级投入大多也很少。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投入大多是农民自筹。
1.2.2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融资难《中华人民共和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业社,在,农机业社难、公务机,即便同意机具担保,也要求质押。
同时,贷款金额也是,农机业社,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普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业务的做强做大Z1.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人员缺乏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成员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管理者也大多是由合作社内部人员担任,知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聘请职业经理人的很少,市场竞争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如何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机械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我国当前的农机管理模式,特别是乡镇农机管理模式远远落于机械化发展的步伐,存在着很多问题,不适应目前的管理需求。
如果我们不进行相应的改革,这将最终成为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我国农机管理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改革落后的管理模式,为农机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准的农机管理。
所以本文着重分析乡镇农机的管理服务工作,探讨在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
1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的作用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机手的入户办证和安全生产,为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具维修、作业经营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务。
农机最后是运用到农业上的,所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是农机管理服务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它承担乡镇农机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安全监理、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人员培训等社会化服务。
乡镇农机服务组织以农为主,广开农机服务领域,兴办经营服务实体,促进了我国农机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他具有稳定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为农业安全生产、作业和经营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务。
2 当前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2.1 乡镇农机服务资金不足,保障机制不全资金是一切行动的先行条件,农机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些农机管理服务难以到位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资金。
地方政府对乡镇农机组织的扶持专项资金极少,没有与发展乡镇农机服务相配套工作经费,一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难以及时推广应用,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困难重重。
农业机械服务运营方案范本农业机械服务运营方案一、背景描绘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生产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幅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力,还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农机化水平相对滞后,很多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维修困难、技术不熟悉等。
因此,建立一套农业机械服务运营机制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1. 提供农业机械维修和技术培训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机维修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促进农业机械设备的共享利用,减少闲置资源,降低农民的投资成本。
3. 构建一个信息化平台,实现机械服务的互联互通,提高服务效率。
三、运营模式1. 建立农村农机维修中心:通过建立维修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农机维修服务。
中心可以通过政府支持和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
2. 开展农机培训活动: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农机培训课程,包括操作技术、维修知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可以通过开设农机学校、培训班等形式进行。
3. 发展农业机械合作社:建立农业机械合作社,通过集体经济的方式,共同购买农机设备,共享利润和成本。
合作社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方式进行资金支持。
4. 建设信息平台:建立一个农机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维修中心、培训机构、合作社的互联互通。
通过该平台,农民可以查询农机维修情况、报修、预约培训等。
四、组织架构1. 农机维修中心:设立维修主管、技术人员和维修工人等岗位,负责农机维修和维护工作。
2. 农机培训机构:设立校长、教师和培训员等职位,负责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3. 农业机械合作社:设立理事会和经理等组织,负责组织合作社的运营和管理。
4. 信息平台管理员:负责信息平台的搭建和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和流畅。
五、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三个月):- 成立农机维修中心,招聘技术人员和维修工人。
- 开展农机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 发展农机合作社,进行机械设备的共享利用。
农机合作社经营范围农机合作社是一种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其经营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农作物种植:农机合作社可以为农作物种植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包括耕种、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等环节。
合作社拥有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械等,可以满足不同种植作物的需求。
土地耕整:农机合作社提供土地耕整服务,包括耕地、整地、松土、除草等。
通过机械化的耕整,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产品加工:农机合作社可以提供农产品的加工和储藏服务,如粮食烘干、果蔬冷藏等。
这些加工和储藏设备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帮助农民增加收益。
农业技术培训:农机合作社可以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包括机械操作技能、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农业科技。
农业金融服务:农机合作社可以提供农业金融服务,如小额贷款、保险等。
这些金融服务可以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满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机合作社可以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如种子、化肥、农药等。
通过合作社的统一采购和供应,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农业信息咨询:农机合作社可以向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如市场行情、政策法规、技术指导等。
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动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机合作社经营范围广泛,可以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机械服务和支持,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通过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和资源整合,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农机合作社在各个方面的经营与服务:农作物种植:农机合作社可以提供从耕种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服务。
例如,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合作社可以提供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进行播种,同时进行施肥和镇压作业。
在收割环节,合作社可以利用收割机进行高效收割,并将收割后的麦粒进行晾晒和储存。
填报单位:
表 号:
制表机关:
批准机关:
批准文号:
有 效 期:
农机化管年2
表
农业部
国家统计局
国统制
[2008] 号
2年
指标名称代码
年末机构数(个)年末人数
(人)
一、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户1**
1.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2
(1)其中:拥有农机原值20-50万元(含20万元)的3
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4
(2)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5
2.农机户6
(1)其中:拥有农机原值20-50万元(含20万元)的7
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8
(2)其中: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9
二、农机化中介服务组织1000
三、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1100
其中:1.一级维修点12
2.二级维修点13
3.三级维修点14
4.专项维修点15
四、农机经销机构16**
1.农机经销企业17
2.农机经销点18
五、农机供油站(点)19
六、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20
七、团场农机从业人员21*
1.其中: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2*
2.其中:高中(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3*
3.其中:拖拉机驾驶从业人员24*
4.其中:联合收获机驾驶从业人员25*
5.其中:农用运输车驾驶从业人员26*
6.其中:农机维修人员27*
7.其中:获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人员28*
其中:修理工29*
(二)农机化服务组织及人员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指标平衡关系:2≥3+4;2≥5;6≥7+8;6≥9;11≥12+13+14+15;21≥22;21≥23;21
≥24;21≥25;21≥26;21≥27;21≥2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