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新区智慧港口建设任务书
- 格式:docx
- 大小:25.82 KB
- 文档页数:22
智慧港湾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港口物流的日益复杂化,智慧港湾建设已成为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港湾建设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安全性和服务水平,推动港口物流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优化港口作业流程,降低作业成本,提高货物周转效率。
2. 提升港口安全水平。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港口设施、设备和货物的监控,提高港口安全防范能力。
3. 提升港口服务水平。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港口的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三、建设内容。
1. 建设智能码头。
引入自动化装卸设备,实现集装箱等货物的智能化操作,提高装卸效率。
2. 建设智能监控系统。
通过视频监控、智能感知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港口设施、设备和货物的全方位监控,提升港口安全水平。
3. 建设智能物流管理系统。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港口物流作业流程,提高货物周转效率。
4. 建设智能客户服务系统。
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港口的客户服务水平,实现智能预约、智能查询等服务功能。
5. 建设智能环保系统。
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港口的环保水平,实现智能监测、智能治理等功能。
四、建设步骤。
1. 确定建设规划。
制定智慧港湾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时间节点。
2. 技术选型和采购。
根据建设规划,选择适合的智能化技术和设备,进行采购和引进。
3. 建设实施。
按照规划和采购方案,组织实施智慧港湾建设项目。
4. 系统集成和调试。
对建设完成的智慧港湾系统进行集成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 运营管理。
建设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不断优化和提升系统性能。
五、建设效果。
1. 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智慧港湾建设将大大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货物周转效率。
2. 提升港口安全水平。
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的建设,提高对港口设施、设备和货物的监控能力,提升港口安全水平。
智慧港口业务系统建设方案一、背景概述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港口运输业的不断壮大,港口管理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满足业务需求。
智慧港口应运而生,是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海洋物流管理系统,是港口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体现。
二、建设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智慧港口业务系统,实现港口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控制,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港口服务效率。
通过系统化管理和自动化流程,减少人为出错的机率,确保港口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
(2)确保港口安全。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港口设施和货物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优化港口资源管理。
通过对港口各项资源的实时监测及预测分析,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
(4)提升客户满意度。
客户在港口操作中可实现自助化,大大缩短等待时间,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系统架构智慧港口业务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港口信息采集模块: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港口设施、货物、集装箱等信息;(2)数据处理模块: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数据可视化和业务预测;(3)港口管理模块:包括港口作业计划管理、设备状态监测、货物跟踪等功能;(4)交易管理模块:提供货物收发货人、物流公司及其他港口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易管理服务。
四、技术实现(1)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港口的各类数据,并通过云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数据化的管理模式。
(2)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港口资源和物流动态,为港口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港口客户提供智能化的交易服务。
(4)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五、建设进度项目建设可分为前期调研、架构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行四个阶段。
前期调研:通过对港口现状和业务流程的调研,确定系统建设目标和需求。
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架构、业务逻辑,确定技术路线和开发方案。
智慧港航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案智慧港⼝信息化平台建设⽅案智慧港航信息化建设⽅案智慧港⼝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案⽬录1.总体⽅案设计 (1)1.1设计⽬标 (1)1.2设计思路 (3)1.3设计原则 (3)1.4平台整体架构 (6)2.各业务⼦系统设计 (8)2.1⼀张图(即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8)2.1.1概述 (8)2.1.1.1⼀张图建设需求 (8)2.1.1.2建设⽬标 (13)2.1.2系统设计原则 (14)2.1.2.1科学性原则 (14)2.1.2.2可靠性原则 (15)2.1.2.3合理性原则 (15)2.1.2.4可扩展性原则 (16)2.1.2.5易⽤性原则 (16)2.1.2.6安全性原则 (16)2.1.2.7功能性原则 (17)2.1.3建设⽅案 (17)2.1.3.1建设思路 (17)2.1.3.2技术路线 (17)2.1.3.3总体结构设计 (18)2.1.3.4数据结构设计 (20)2.1.3.5电⼦地图设计 (25)2.1.3.6系统解决⽅案设计 (30)2.1.4功能设计 (33)2.1.4.1空间数据采集、转换、⼊库 (33) 2.1.4.2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 (36) 2.1.4.3基础功能 (37)2.1.4.4基础数据图层展⽰ (49)2.1.4.5业务数据图层展⽰ (56)2.1.4.6动态感知数据图层展⽰ (66) 2.1.4.7统计数据图层展⽰ (68)2.1.4.8系统管理模块 (68)2.2现场执法监管系统 (71)2.2.1概述 (71)2.2.2系统设计原则 (72)2.2.2.1科学性原则 (72)2.2.2.2可靠性原则 (73)2.2.2.3合理性原则 (73)2.2.2.4可扩展性原则 (74)2.2.2.5易⽤性原则 (74)2.2.2.6安全性原则 (75)2.2.2.7功能性原则 (76)2.2.3建设⽅案 (76)2.2.4功能设计 (77)2.2.4.1执法⼈员管理 (77)2.2.4.2执法基地管理 (79)2.2.4.3锚地监控管理 (80)2.2.4.4码头监控管理 (81)2.2.4.5预警通告 (82)2.2.4.6⾏政执法管理 (82)2.2.4.7法规管理 (84)2.2.4.8统计分析 (84)2.2.4.9移动式现场执法监管系统 (85) 2.3运⾏监测和辅助决策系统 (88)2.3.1概述 (88)2.3.2.1科学性原则 (90)2.3.2.2可靠性原则 (91)2.3.2.3合理性原则 (91)2.3.2.4可扩展性原则 (91)2.3.2.5易⽤性原则 (92)2.3.2.6安全性原则 (92)2.3.2.7功能性原则 (92)2.3.3建设⽅案 (93)2.3.4功能设计 (94)2.3.4.1⽇常监测和决策辅助 (94)2.3.4.2重点主题的监测分析功能 (95) 2.4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98)2.4.1系统设计原则 (98)2.4.1.1科学性原则 (98)2.4.1.2稳定性原则 (99)2.4.1.3合理性原则 (99)2.4.1.4前瞻性原则 (100)2.4.1.5易⽤性原则 (100)2.4.1.6安全性原则 (101)2.4.1.7功能性原则 (101)2.4.1.8易维护性原则 (101)2.4.1.9系统设计⽬标 (102)2.4.2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总体设计 (103) 2.4.3综合指挥调度系统接⼊功能 (104) 2.4.3.1语⾳接⼊功能 (104)2.4.3.2视频监控接⼊功能 (106)2.4.3.3单兵终端接⼊管理功能 (107) 2.4.3.4数据业务接⼊说明 (108)2.4.4业务功能介绍 (108)2.4.4.2语⾳会议功能模块 (111)2.4.4.3回⾳消除功能 (113)2.4.4.4多业务的融合功能 (113)2.4.4.5通讯录管理模块 (114)2.4.4.6数字录⾳模块 (115)2.4.4.7视频上墙功能 (115)2.4.4.8短信调度模块 (116)2.4.4.9多业务联动功能 (117)2.4.4.10视频调度模块 (118)2.4.4.11⼿机可视对讲调度模块 (119)1.总体⽅案设计1.1设计⽬标在现有省、市港⼝信息化系统进⾏有效整合基础上,借鉴新⼀代的感知-传输-应⽤技术体系,实现对码头、船舶、货物、重⼤危险源、危险货物装卸过程、航管航运等管理要素的全⾯感知、有效传输和按需定制服务,为⾏政管理⼈员和相关单位及⼈员提供⾼效的管理辅助,并为公众提供便捷、实时的⽔运信息服务。
智慧港口小镇建设方案设计智慧港口小镇建设方案设计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建造智慧港口小镇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文设计智慧港口小镇的建设方案,旨在提高港口的自动化水平,加强与外界系统的信息交互,提升港口的物流效率。
1. 总体规划智慧港口小镇的总体规划包括港口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环保节能、交通配套等方面。
1.1 港口自动化建设利用现代化技术,建造具有智能感应、智能回收、智能分拣等先进技术的自动化码头装备。
包括自动化集装箱吊机系统、货物输送系统和辅料自动化配送系统等。
具备自动化和无人化作业能力,提高装卸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1.2 信息化建设建设与外部系统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与海关、口岸、库存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实时监测货物的信息并且提供信息服务。
建造智能系统,监测码头、物流拥堵情况,对进出港船只进行智能识别管理。
同时提供货品预约、追踪系统,广泛应用于物流中的信息化和物联网方面。
1.3 环保节能引入新的清洁能源设施,逐步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应用。
对废水、废气等进行净化处理,降低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1.4 交通配套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公交等为主的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体系,优化交通拥堵问题。
2. 主要设施项目2.1 自动化码头设施利用自主设计生产的自动化集装箱吊机系统,机器人卸箱系统等一系列自动化、节能、安全的设备,大大提升港口的装卸效率和操作效率。
2.2 物流中心建造一个智能化的物流中心,将多种物流服务集合于一处,为货主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包括快递、物流、仓储等多项服务。
2.3 智能化仓库在港务中心附近建造智能化仓库,通过实时监测货物信息、库存监管和智能分拣等技术,在物流与管理方面达到最优状态。
2.4 港口大楼港口大楼是港口的标志性建筑,这里将设置港口管理部门及其他公司的营业部,包括商业、餐饮等各类配套服务设施,提供一系列优质服务。
徐圩新区智汇湾商务中心(一期工程)智能化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徐圩新区智汇湾商务中心(一期工程)智能化设计。
2、项目背景◆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南京路与云河路交叉口南侧地块。
◆主要概况:拟建项目总用地面积24646㎡,总建筑面积36690㎡,建筑占地面积9200㎡,分期建设。
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4610㎡,建筑占地面积6200㎡,主要建设中央厨房、配套商业及餐饮;二期建筑面积22080㎡(含地下建筑面积4200㎡),建筑占地面积3000㎡,主要建设商务办公及配套。
本次招标范围为一期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本次设计的内容应符合以下规范:GB/T18112-2000房屋建筑CAD制图统一规则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311-2007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3-2000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73-2006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Y5045-2006 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代替GYJ45-92)GBl2060-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T 15859 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5644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DB11/Z 384.1-384.7-2006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YD/T 5032-200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YD/T 5033-200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计量设计规定二、项目设计内容本设计旨在为智汇湾商务中心(一期工程)提供相适应的可实施的智能化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智能化方案设计、智能化施工图设计两个层次,具体如下:方案设计:对下面提出的设计项目进行研究规划,根据商务中心(一期工程)的功能确定建设项目布局。
连云开发区融入徐圩新区发展规划修编设计任务书连云开发区融入徐圩新区发展规划修编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连云开发区融入徐圩新区发展规划修编二、规划背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东部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东部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理顺江苏连云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连云开发区”,产业规划和环评与区域规划环评的关系~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连云开发区融入徐圩新区发展。
市委、市政府《意见》明确提出~将城市功能与临港产业相分离~连云区重点提升城市为港口和产业园区发展的服务功能~集中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连云开发区融入徐圩新区~统一产业布局规划~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连云开发区的发展,连云开发区融入徐圩新区发展~充分发挥徐圩新区在东中西区域产业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推动产业整合重组、分工协作、专业化生产~着力打造江苏沿海开放新的增长极。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修编面积约330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原连云开发区除去烧香河南岸5200亩土地纳入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规划使用~原徐圩片区以及东辛农场、海军农场242省道以东区域~具体区域为:北至烧香河~西至烧香支河-徐圩大道-海军农场段-242省道~南至善后河-埒子河口~东至徐圩港区-海堤路,见附图,。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14年~规划近期至2020年,衔接“十三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现状描述与分析,,2,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分析,,6,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的整合与落实。
,8,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环境评价分析。
智慧绿色高效港口建设方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港口不仅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枢纽,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交通和经济作用。
为适应现代化物流需求,智慧绿色高效港口建设方案成为必要的选项。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智慧绿色高效港口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方案。
一、智慧港口建设智慧港口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的新型港口业态。
这种智慧港口可以在货物和信息管理、运力调度、安全监管等方面实现全链条覆盖,实现卓越的综合效益。
为了构建智慧港口,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
通过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构建,将物流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接入物联网,实现可视化、信息化与数字化。
其次,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价值。
积累港口信息、流量情况、天气预测、商品走势等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制定实时优化方案,提高港口运行效率,为船舶、货车、集装箱等实现智能调度和监管。
最后还需提高港口平台整合能力,将各个流程、环节、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物流公司、货主等各个参与方产生互联互通、协同共赢的业务流程。
二、绿色港口建设绿色港口建设是指在港口工业运营中,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措施,致力于保护周边环境和资源,展现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
为了实现绿色港口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首先,重视环境保护。
采取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推进垃圾分类、废弃物回收处理、废气废水治理等环保措施,实现港口生态环境更加友好和谐。
其次,加强港口物流的绿色管理。
对港口中的货物运输、仓储、装卸等各个方面,实行简化包装和再利用废弃物品,减少废弃物、噪音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对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提高绿色港口管理水平。
制定绿色港口认证标准体系,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社会责任倡议、主动履行环保义务等措施,促进绿色港口建设的不断完善。
三、高效港口建设高效港口建设是指集成集装箱物流、国际贸易、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物流流程管理、贸易、信息交流、金融结算等全场景高效运营的发展方向。
智慧港口建设规划设计方案随着全球物流业务和港口贸易的不断增长,智慧港口的建设已成为未来发展之路的必要条件。
智慧港口,有利于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安全性,缩短船舶停留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方面介绍智慧港口建设的基础。
第一步:确定规划设计目标在智慧港口建设规划设计之初,需要对港口的地理环境、交通设施、业务模式和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调研,了解港口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便进行准确的规划。
同时,还需要与港口代表或业界专家展开深入讨论,明确建设目标和标准,确保规划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性。
第二步:设计物流与信息流体系智慧港口的核心是信息系统,必须建立与实际业务运作密切结合的物流与信息流体系,确保全港各区域的信息互通和协调一致。
例如,可以设计先进的货物追踪系统、智能设备监控系统、天气条件分析系统、交通预测与管理系统等。
这将提高港口业务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增强港口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第三步:实施数字化转型智慧港口建设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将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数字平台,实现数据集成、共享和分析。
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港口可以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优化港口运营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降低运营成本。
第四步:综合考虑安全与环保智慧港口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综合考虑安全与环保问题。
港口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环保问题的重要性,采用现代化防灾减灾技术和设备,降低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及其危害程度,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同时,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和生态环保问题,减少废气、废水和噪声的排放,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五步:加强协同合作智慧港口建设需要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和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例如,与船舶企业合作,定期共同维护各船舶的位置、状态和货物信息,并且与各运输企业互相协同,共同管理整个港口物流业务。
总之,智慧港口建设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需要切实考虑港口的实际情况与业务需求,并将数字化技术与管理经验有机结合。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任务书为使连云港港徐圩港区能更好地配合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及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的实施,连云港市将进行新一轮徐圩港区规划修编。
现拟委托环评咨询机构针对修编的徐圩港区总体规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一、规划背景连云港港由海湾内的连云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一体两翼”的总体格局。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位于连云港市南部小丁港至灌河口之间,是连云港目前大力发展的临港工业港区。
港区后方陆域宽阔,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并可通过灌河、盐河等后方水网与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相连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已于2010年3月经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确定了徐圩港区外设双堤环抱、内设突堤港池的总体布置方案。
二、规划概况(一)规划范围。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确定的港区水陆域,即连云港市南部小丁港至灌河口之间港口岸线相关水陆域,重点是张圩港至埒子口段岸线及相应水陆域。
(二)功能定位。
徐圩港区是连云港港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江苏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江苏沿海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苏北地区及周边部分省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
徐圩港区将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腹地经济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件杂货运输为主,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
三、编制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相关文件的要求,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徐圩港区的科学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招标人启动连云港港徐圩港区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四、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1、根据甲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徐圩港区规划环评的重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风险评价、污染防治措施论证,具体是:(1)识别徐圩港区建设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港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智慧港口整体规划设计实施方案V4智慧港口是一个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为一体的港口生态系统,是未来港口的发展方向。
为了推动智慧港口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实施,以下是“智慧港口整体规划设计实施方案V4”的步骤。
第一步: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制定智慧港口整体规划方案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所在,需要合理规划各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需明确智慧港口的发展愿景和定位,以及基础设施、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具体规划。
第二步:开展前期工作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开展前期工作并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港口现状调查、需求分析、技术选型、方案论证等。
这些工作对整个项目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步:确定技术路线和方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的广泛应用,采取正确的技术路线和方案是建设智慧港口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轻量级、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强的系统框架,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智能决策。
第四步:建设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智慧港口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持。
其中,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是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同时,需要建设港口内部的网络设施、安全设备和配套设施。
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撑,才能为智慧港口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五步:实施运营管理建设好智慧港口后,需要进一步实施运营管理。
主要工作包括智能调度、自动化作业、智能仓储、智能监控等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平衡运营效益与社会效益,以提高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和地位。
总之,构建智慧港口是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需要在技术、政策、管理等方面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对于港口来说,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向自动化、信息化转型并非易事,但是这是智慧港口建设的必经之路。
未来,智慧港口必将成为物流科技的新突破和新高地。
构建港产联动智慧物流体系设计方案项目任务书一、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智能徐圩”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智能徐圩”建设步伐,徐圩新区已率先启动了“智慧港口”建设项目,而物流服务作为港产联动的枢纽,对于打造高效、畅通的现代化港口尤为重要。
因此结合国际的物流业务发展方向,建设集成度更高、覆盖面更广、安全性更好、实用性更强的智能化物流示范工程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建设意义构建港产联动智慧物流体系,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集成物流各环节的信息,促进信息共享,提升和巩固徐圩新区物流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出海通道功能,同时推动产业发展,为政府部门的监管、为供应链的运作提供全面的基础性支撑。
项目建设意义包括以下几点:1.有利于提升出海通道功能。
2.有利于区域物流中心的形成。
3.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4.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和决策能力。
5.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三)建设目标构建港产联动智慧物流体系旨在打造立足徐圩港口、依托陆桥经济带、服务中西部的智能化物流信息交换中枢网络,提升信息整合,资源共享、供应链优化和自动跟踪的物流环节服务能力。
开展工商、税务、海关、口岸、检验检疫等跨部门物流协同管理,推动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加强港口、公路、铁路等物流运输系统“一站式”信息建设,完善物流对制造、商贸、消费、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徐圩新区物流服务能力的综合提升。
(四)编制依据1.《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2.《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3.《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4.《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5.《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物流布局规划》6.《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发展战略规划》7.《连云港徐圩新区控规编制单元划分》8.《连云港市南翼分区规划》9.《连云港市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10.《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控规编制单元划分》11.《连云港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30)》二、研究内容构建港产联动智慧物流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为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中心搭建智能物流园区综合平台、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多式联运服务云平台。
徐圩新区“智慧港口”项目建设任务书 1 徐圩新区“智慧港口”解决 方案 设 计 任 务 书
徐圩新区智能促进中心 连云港徐圩港口发展有限公司 徐圩新区“智慧港口”项目建设任务书 2 2014 年 9 月 目录 一、 项目概况 ................................................................. 3 (一)建设背景 ............................................................ 3 (二)建设目标 ............................................................ 3 (三)建设原则 ............................................................ 4 (四)建设成效 ............................................................ 4 (五)设计依据 ............................................................ 5 二、 主要任务 ................................................................. 6 (一)总体规划设计 ........................................................ 6 (二)感知层和传感网基础设施建设 .......................................... 7 (三)云计算中心建设 ...................................................... 7 (四)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 7 (五)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 7 (六)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 8 (七)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 .................................................. 11 (八)指挥控制中心建设 .................................................... 11 (九)统一服务门户建设 .................................................... 11 (十)可持续发展战略 ...................................................... 12 三、 实施步骤 ................................................................. 12 (一)近期( 2014-2015 年) .............................................. 13 (二)中期( 2016-2018 年) .............................................. 14 (三)远期( 2019-2030 年) .............................................. 15 徐圩新区“智慧港口”项目建设任务书 3 四、 投资预算 ................................................................. 15 一、项目概况
(一)建设背景 根据《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智能徐圩”发展规划 ( 2013-2020 年)》、《徐圩港区发展规划( 2014-2030 年)》和《智慧徐圩建设总 体解决方案》要求,为加快推进“智能徐圩”建设步伐,徐圩新区率先在徐圩港 区启动了“智慧港口”示范建设项目,力争将徐圩港区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 国际化”的大港。 徐圩港区规划面积约 74 平方公里,将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 腹地经济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 以干散货、 液体散货和件杂货运输 为主,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构建政府机关、集团公司、口岸单位、码头公司、 船货代等业务单位的一体化应用服务体系, 是整个徐圩新区产业集聚、 可持续发 展的基础和引擎。因此,急需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体系, 以科 学手段提高港口吞吐量和口岸通关效率,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港口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采用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 不断提升港区软实力,提高港口管理和决策水 平, 提高通关效率和口岸部门的服务水平,优化港口物流流程和生产组织 ,提高 港口物流服务水平,增加徐圩新区港口贸易的经济效益,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和 到 2030 年完全实现,将港区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国徐圩新区“智慧港口”项目建设任务书 4 际 化的智慧型大港口。 阶段目标: 到 2020 年将港区建设成为初具规模、年吞吐量和通关能力达 2 亿吨级的国内大港口, 成为国内信息化和智能化港口建设的示范标杆, 能为国家 顺利实施东中西区域示范合作战略;到 2030 年将港区建设成为年吞吐量和通关 能力达到 5 亿吨级的国际化大港口,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位于世界一流。 (三)建设原则 1、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做到简单、实用。运
用 国内外先进的港口管理理念和工艺流程, 并采用先进成熟现代物流技术在满足当 前管理实际的需要。 2、高效性原则 。满足 7×24 小时高负载生产作业管理的需要,确保系
统不 间断的持续高效运行性能, 无论在相对空闲还是峰值业务量下, 处理时间都满足 实际业务要求。 3、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设计开发遵循“统一设计,投资合理,预
留 发展,分步实施”的方针,设置灵活、可适应不同业务发展和变更的需要,并充 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4、可操作性 。系统安装设置简单,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
用, 符合基本操作习惯,所有内容均采用全中文界面。 5、适应性 。系统处理业务灵活,能够适应港口部分外包业务功能。
(四)建设成效 1、提高徐圩港信息化水平 为满足徐圩港区“生态、智能、高效和安全”
等建设要求,实现港区“物流 自动化、服务便捷化、调度可视化、管理高效徐圩新区“智慧港口”项目建设任务书 5 化、监控立体化、环境清洁化”功 能,需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3S 技术、智能识 别等)来完成,因此,徐圩港区的信息化水平会随着项目建设不断的提升。 2、推动徐圩港可持续发展
徐圩港区对港口作业效率和口岸通关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实现货物吞 吐量的提升,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作业平台做支撑,以提高作业效率,满足货物吞 吐量不断增长的需要。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提升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实现港口信息 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核心目标。 3、增强徐圩港软实力
纵观国内外航运市场, 来自各大港口与区域间争夺货源腹地, 发展现代物流 的竞争日益升温。 周边港口的竞争态势已经迫切需要徐圩港区从建设开始就应该 有所突破,抓住国际物流网络形成的有利时机, 进一步完善港口的物流服务功能, 使徐圩港区成为国际物流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全面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4、提升徐圩港服务水平
随着连云港经济结构调整和周边经济规划态势, 徐圩港区建设将受到深刻影 响,随着部分大型企业的落地,必将带来新的货源,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地理 信息系统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徐圩港的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成为徐圩新 区成功建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物流业务和信息系统的整合, 为供应 商和客户提供更为便捷和透明的信息, 通过对智能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进而提升 整体服务水平。 (五)设计依据 徐圩新区“智慧港口”项目建设任务书 6 《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 《江苏省信息化条例》 ;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 《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 ;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 ;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2)》; 《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 《连云港市“十二五”规划》 ; 《徐圩新区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 《连云港徐圩新区控规编制单元划分》 ; 《“智能徐圩”发展规划( 2013-2020 年)》; 《徐圩港区发展规划( 2014-2030 年)》等; 《智慧徐圩建设总体解决方案》 。 二、主要任务 “智慧港口”建设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 总体规划设计、 感知层和传感网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 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指挥中心 建设、 统一门户平台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十大任务,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