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研究(杜金鹏主编)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4.13 KB
- 文档页数:1
妇好墓略考引子自从十九世纪末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以来,怀疑商代及中华文明三千年历史的呼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甲骨文的研究和对商朝社会内部关系的探索!尤其《史记殷本纪》有关商代各王世系,基本得到甲骨文的印证,是比较令人鼓舞的!但是,对《夏本纪》有关各王世系却迟迟没有着落…根据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分析,怀疑夏代历史可能不存在…尤其是甲骨文这堵墙横亘面前,让人无法透视里边的真实情况!以致出现各种凭空猜测,盲目吹嘘,逐渐形成各种奇谈怪论,不是止步于三千七百年范围中,就是超出五千年时间范畴外…而建国后的1976年,殷墟妇好墓的突然发现,似乎让问题风回路转…尤其还随墓出土了一万多片甲骨卜辞,让人产生巨大期望!所以郭老亲自出马,结合史料及文物,推断出此墓是商代22王武丁的贵妃之墓,名叫妇好!并且发现她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巾帼英雄…一时之间,妇好女将军闻名遐迩,妇孺皆知…①妇好女将军疑云然而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个巨大的迷团,逐渐产生了!因为根据甲骨卜辞判断,武丁贵妃妇好是一位十分出色的伐巴平蜀名将,又十分擅长祭祀,为武丁中兴立下赫赫战功,本应彪炳史册,可是为什么《史记》对此却没有记载?甚至连先秦诸史也集体缄默,不很奇怪?如果说,是因为司马迁不知道先秦诸史细节,那么《史记殷本纪》,对武丁中兴及商代各王世系记载却了如指掌,描写甚微…甚至对傅说和甘盘等武丁辅宰都不吝笔墨,可为什么偏偏对大名鼎鼎的武丁自己的贵妃却一字不提?是何用意?如果真如有人所讲的那样,是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造成了史料的缺失和断绝,那么躲过此劫的《古本竹书纪年》同样对此一字不提,不知又是为什么呢?至于妇好死后冥嫁三帝的“乱伦”行为,入葬规制反超武丁及各位先王,而且祭祀时间长达数百年,祭品甚多,甚至出现多位武丁先王的“穿越”礼器,就更匪夷所思,不知所云了!尤其郁闷的是,虽然这些疑问越来越多,却没有一位专家出来解答,五十多年过去至今如斯,岂不是咄咄怪事?如果不是二里头申请夏都事件爆雷,及三星堆一声炮响,仿佛人们还在做着春秋大梦,醉生梦死呢!②三星堆疑问当三星堆一声炮响,一件件奇形怪状的文物忽然出现在眼前之时,竟然没有一位专家认得!仿佛一夜之间,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所有人士都是一脸懵逼,不知三星堆是何来路!甚至让青年人当成“外星文明”“星外来客”,岂有此理?尤其是三星堆二里头挖掘以来,没有发现甲骨文,《史记》也没有相应记载,无法进行断代!寄以厚望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表》,竟然也因没有考古文物支持,采用史料“背书”,让人嘲笑垢病,无疾而终!如下图:所有问题都聚焦在没有文字情况下,我反复思考:为什么二里头三星堆没有甲骨文?为什么史记没有相应记载?甲骨文为什么只有殷商记录?为什么没有夏记录?是没有夏还是我们不认识夏?目前我们对甲骨文的解读正确吗?除了甲骨文之外有没有其它断代方法?…我苦思冥想两年多,方案和研究反复碰壁,最后认为殷墟妇好墓距夏代最近,且规模巨大,铭文众多,可以作为夏代纪年参考…自然郭沫若对妇好墓的鉴定引起我格外关注,尤其郭老依据《说文解字》对司母戊鼎的鉴定遭遇改名风波后,我认为妇好墓也可能存在文字解读问题,所以开始全神贯注研究妇好墓了…③《说文解字》疑问妇好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境内。
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终于重现人间!妇好墓_【今日爆点】妇好,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
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
2016年,是妇好墓成功发掘40周年。
整整40年前的1976年,随着妇好墓的发现,这位之前只存在于甲骨文记载中的传奇女性,终于得到考古证实。
安阳殷墟妇好墓墓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殷墟考古发现中,影响最大、成果最多的考古发现;也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能够与甲骨文联系断定墓主身份与墓葬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在中国考古史与殷商史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鲜为人知的是,发现并主持挖掘妇好墓的考古学家,是一位来自河北东光的女性--2016年3月8日,《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
一位87岁的老人不仅亲自为展览校阅了有关文稿,还应邀来到首展现场。
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她亲自为观众讲解了其中一款文物的“前世今生”。
她,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妇好墓的发现者郑振香。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她的名字,注定将与3000多年前另一位不凡的女性--妇好永远联系在一起。
郑振香一座险些与今人失之交臂的古墓安阳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更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有人说,提起殷墟考古,就不能不提到妇好墓;提到妇好墓,就不能不说起它的发现者--郑振香。
2016年早春,在位于北京方庄的家里,与记者聊起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郑振香却说,最令自己心仪的一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人物:“我从小就喜欢穆桂英,觉得她有魄力。
我的性格也是这样的,做事有决心,坚持到底。
只要我认为这个事是正确的,我就尽量完成,而且尽量争取完成得最好。
”“如果没有郑老师40年前的坚持钻探,妇好墓的发现说不定还要再推迟多少年,也许至今、甚至永远不会为人所知--那样的话,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妇好,可能就会像穆桂英一样,只能更多地存在于传说之中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商朝美女妇好古尸容貌的复原图妇好墓在哪里
导语:商朝妇好商朝是夏朝之后的王朝,为奴隶主时期。
早期的时候几次迁都,最后在河南安阳的国都才稳定下来,因此也称为殷商。
商朝主要是它的考
商朝妇好
商朝是夏朝之后的王朝,为奴隶主时期。
早期的时候几次迁都,最后在河南安阳的国都才稳定下来,因此也称为殷商。
商朝主要是它的考古资料比较丰富,是最早的可以找到的同时期记载资料的王朝。
夏朝的记载还没有发现。
妇好墓的出土也是考古界一重要成就。
妇好墓就在殷商遗址里,墓的埋葬地点在商城国度附近。
妇好是商朝的一代王后。
妇好是部落首领出生,嫁给武丁后,她曾多次辅助商王平定战乱,抵御外敌入侵。
特别是古代印欧原始蛮人对中国的侵入。
她的陵墓出土了一个青铜大铜钺,是她所使用的武器,还有一个玉扳指,上面留下的磨痕也真实的反映了妇好勤兵善用,拉弓射箭,本领不凡。
有资料记载,妇好带领上万士兵,神勇无敌,打败了西方的入侵。
因此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得以保存下来发展至今的唯一一个。
妇好作为古代女性的一个代表,还得到了主持国家重要祭礼的职位。
这说明古代的原始王朝仍然有母系氏族的影响。
妇好死去后被安葬在都城旁边,陵墓里出现的祭礼痕迹,表明死后常常商王仍然常常祭拜,又被赐为辛,成后母辛或者辛母,辛是商祖先高辛氏的字,被赐这个辛号,代表妇好得到的荣誉极高。
妇好是武丁的第一个王后,儿子为祖己引,可惜妇好英雄短命,年至三十多岁就死了。
妇好为夫君武丁开创的武丁盛世的局面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生活常识分享。
大象中原——河南博物院05仔细观察,除了鸮尊本身是猫头鹰外,身上还藏有两只猫头鹰。
一只躲在大猫头鹰耳朵后面,一只是其后背上的鸱鸮(chī xiāo)纹。
妇好鸮尊出土于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今年1月份有幸参观了殷墟,在这里可以与大家分享几张妇好墓的图片。
妇好妇好墓中发现带有“妇好”字样的甲骨就有200多片,而甲骨在古代占卜活动中的地位极为重要,由此可见商王对妇好的重视程度。
根据甲骨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第一任王后,三位正式王后之一,祖己引的母亲。
她名“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称谓,死后庙号“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
妇好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巾帼女英雄,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大量出土的甲骨卜辞表明,妇好曾多次受命征战沙场,平叛了许多周边的国家及外族侵略,为商王朝开辟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
除了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妇好也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种大型祭祀活动,又任占卜官。
从妇好出任的官职来看,其在商王朝的地位举足轻重。
特别强调,网上所谓关于妇好的复原图是错误的。
因为年代太久,棺椁都腐蚀殆尽,出土时妇好尸骨腐蚀掉了,所以无法科学复原妇好的相貌。
在这里要强烈安利安阳殷墟,它是甲骨文发现地。
盘庚迁都于此,它是商代后期都城。
殷墟是中国考古史的里程碑,殷墟的考古发掘位列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位列名单的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兵马俑、三星堆、莫高窟、明定陵等等。
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景区现已开放成熟,它是5A级景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特别推荐,《百家讲坛》有《考古殷墟》4集专题,就连殷墟的游客中心都在播放它,基本上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百家讲坛》 20150606 考古殷墟 1 甲骨之谜_百家讲坛《博物馆之旅》_视频_央视网《百家讲坛》 20150607 考古殷墟 2 发掘往事_百家讲坛_视频_央视网《百家讲坛》 20150608 考古殷墟 3 国之重器《百家讲坛》 20150609 考古殷墟 4 考古笔记_百家讲坛《博物馆之旅》_视频_央视网饕餮乳钉纹铜方鼎(杜岭二号青铜方鼎)国之重器一一鼎。
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3期妇好墓七件玉雕新解尤仁德妇好墓出土755件玉雕,其中有的明显地不属于商殷玉雕风格体系;有的造型奇特罕见,其定名、内涵及其学术价值等,需进一步研讨、求是。
今举七例,作如下新解。
一标本964,黄玉刀形珮(图一,4),《殷虚妇好墓》专刊(以下简称《妇好》)名为“玉柄形器”,见图版一六四,1。
图一1.青玉人凤合体珮2.青玉龙鱼形珮3.黄玉凤4.黄玉刀形珮5.黄玉龙凤合体珮6.绿晶侏儒7.青玉阴阳人形珮厚片雕。
黄绿色。
前段为弯形两面刃,其中间部分,随器形磨出底部呈凹弧状沟槽。
刃部与柄部相接处为二道凸棱,棱间夹沟槽。
柄部一穿孔。
此器不是商代作品,当属红山文化玉雕。
从迄今考古发掘所获红山文化玉雕的玉质上看,相当数量属于岫岩玉。
因该文化故址,距今辽宁省岫岩县(岫岩玉产地)较近,故多用此地所产玉材。
这种情形,正符合原始社会玉雕多“就地取材”这一重要工艺特征。
岫岩玉属蛇纹石软玉。
常见者有三种:一是呈黄绿色(旧谓为葵黄玉);二是呈正黄色,又称“黄岫玉”;三是呈青色或青绿色。
此刀形珮玉质属第一种。
红山文化一些玉雕的造型与工艺有两个基本特点,即:随器形用手工推磨法,磨出器地上呈凹弧形的沟槽。
这种独特的工艺技法,见诸于考古发掘品者,如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M1所出的勾云形珮(1)和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子村、内蒙古巴林右旗出土的勾云形珮(2)。
妇好墓刀形珮的沟槽与上述三器者相同。
另外,上述三件考古发掘品的边缘,皆呈两面钝刃状,这一造型特征,刀形珮也与之相同。
定此器为红山文化遗物的直接证据,是内蒙古巴林右旗出土的青玉刀形珮(3),《妇好》刀形珮,除玉质有别外,其它均相同。
此刀形珮之定名并非孤证,传世品中亦不乏其例。
1982年笔者参加全国玉器研究班时,曾见到辽宁省文物商店所藏黄玉刀形珮,其玉质、造型、尺寸、工艺特征等均与妇好墓刀形珮相同。
此器系该店从内蒙古昭乌达盟征集的,而该盟原恰属红山文化故址范围之内。
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傅大卣先生,曾赠我一红山文化刀形珮拓本,除尺寸稍大外,其它皆与妇好墓刀形珮相类。
殷墟妇好墓的4件逆天文物,件件堪称国宝,商朝远比你想象的强大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被商朝的后人尊称为“母辛”或“后母辛”,是华夏历史中最早的女英雄。
妇好拥有男子才能拥有的封国,主持女子禁止参加的祭祀,率领1万3千人进行商朝最大规模的远征,还让一代贤王武丁对她既爱慕又尊敬......殷墟妇好墓现场有关妇好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妇好墓是1976年才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
其墓葬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仅青铜器就有400多件,玉器有200多件,大部分是国宝级文物。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妇好墓出土的4件逆天文物。
1.妇好玉扳指下面这件文物是妇好玉扳指,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玉扳指是中国玉文化中的重要器物,最初是拉弓射箭时保护手指的用具。
明清时期,玉扳指成为装饰品,流行于皇室和贵族阶层。
妇好玉扳指这枚妇好玉扳指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枚,具有3个划时代意义。
一是将玉扳指的历史由春秋前推到了商朝晚期。
二是改变了玉扳指为男子专用的传统观念,再一次证明了妇好在商朝的崇高地位。
三是妇好玉扳指使用新疆青玉,距离安阳殷墟千里之遥。
说明商朝的国力强大,商朝人的地理认知先进,与西亚地区的交流远比我们想象的密切。
2.妇好三联甗下面这件文物是妇好三联甗(yan),收藏于国家博物馆,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
三联甗是商朝流行的青铜灶台,类似于现代的燃气灶。
它能同时烹煮3种食物,根据需要分别调节火候,并且可移动位置。
妇好三联甗这种先进的炊具居然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说明商朝先祖和我们一样追求舌尖上的体验。
你还认为商朝是原始落后的面貌吗?3.妇好青铜箕形器下面这件文物是妇好青铜箕形器,收藏于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它的外型和现代家庭中的铲斗一模一样,用途就不必介绍了。
它是清洁工具的远祖,商朝时它就长这样了,意外不意外?这件随葬品说明,我们的妇好不仅是美丽的女神,能征惯战的战神,还是一位勤劳的家庭妇女。
妇好青铜箕形器4.妇好玉凤凰下面这件文物是妇好玉凤凰,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文物。
古代玉器中龙纹的演变(商周)(二)古代玉器中龙纹的演变(二)图1 商代玉龙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图2 商代玉龙河南安阳花园庄54号墓出土图3 商代玉龙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图4 商代玉龙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图5 商代玉龙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图6 西周玉龙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图7 西周人龙佩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图8 西周龙纹玉璧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念亲说玉吴念亲: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鉴宝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二、商代商代冶金技术发展,青铜工具开始运用于制玉行业,从而促进了制玉工艺的发展。
商代的玉龙无论是数量、质量、图案装饰,还是工艺技术等,都较史前玉龙的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简单趋向繁复,由质朴变为华美,且造型风格从史前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龙,逐渐演变为一种符合奴隶社会礼制造型的龙。
但是商代玉龙在造型上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史前玉龙之影响,即皆为蜷体玉龙,其基本形态与商代甲骨文之“龙”字极其接近。
此期玉龙虽数量较多,但造型、纹饰相对趋于程式化,共性特征不难察之:整器多作扁片状,基本造型可分三类:玦形(图1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环形(图2河南安阳花园庄54号墓出土)和扁平形(图3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其中以蜷曲成玦形者居多;还有圆雕的龙,一种圆雕龙前足着地,长尾盘卷(图4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一种近似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图5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从雕工纹饰上看,龙体较短近似蛇身,玉龙头部长有蘑菇形兕角,眼睛多为“臣”字眼,还有圆形眼和菱形眼,且多雕成张口露齿状,以表示凶猛,大多仅雕一足,尾部细而勾卷,有的龙脊上开始出现扉棱形的脊齿纹,玉龙之器表多以双勾线即两条平行的细阴线琢出菱形纹、三角形纹、云雷纹等表现动物凶狠的纹饰,纹饰的浮雕感较强。
三、西周西周玉龙基本沿续了商代玉龙的造型,主要有稍薄的片状龙和稍厚的板状龙两种,圆雕龙的造型极为少见。
此时的玉龙在构图和线条处理上比前期显得更加舒展,龙身上的刻划线条基本为浅显的柔长弯弧的风格,同时在工艺上改变了商代常用的双勾线技法,大多采用阴线与阳线相互配合使用,特别是直锋细线与斜刀的艺术表现方式,双线勾勒时有的能见一线尖细,一线呈斜刀的宽阔状,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形成刚柔并济、形制规范的独特美。
42年,安阳妇好墓文物首展,曾经不懂你的美,读懂已是中年……42年前,一位3300年前的女子冲破重重迷雾穿越而来,和她第一个进行时空对话的是另一位名叫郑振香的女考古专家。
妇好,这位集王后、大祭司、大将军于一身的女性给那个金戈铁马青铜时代涂抹上了一层暖暖的温情。
那些和她一起从远古走来的精美文物,又让人们看到了残酷奴隶社会美的一面。
(《国家宝藏》郑振香唐际根刘涛)1976年,妇好墓的发觉即使在整个中国都未必激起一丝涟漪,动乱还未过去,惊魂未定的人们不会去关注豫北这个叫做小屯村的地方所发生的一切,即使上千件精美的文物在清水的冲洗下露出的惊艳。
(1976年妇好墓发掘现场)42年后,这个国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早已经从对温饱的关注中走了出来,而对美的追求则是他们变化最大而又最不易察觉的。
于是,你们回来了......42年,你们可好?回家了,全城的人都会去看你......妇好青铜钺钺是武器也是礼器,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将,曾率军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
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
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对尾鹦鹉妇好墓出土21件钩喙有冠的鹦鹉形玉饰,也有观点认为应叫玉凤鸟。
这件对尾玉鹦鹉较为罕见,可能象征神鸟,也有可能是以当时的透视法表现一只鹦鹉的两个侧面。
两尾相连处有小孔,可穿绳佩戴。
玉簋妇好墓随葬玉簋两件,一青一白,造型美观,刻纹精细,器形规矩,器壁厚薄均匀,全面体现了当时的琢玉工艺。
这件精美的白玉簋可能用于祭祀等盛大的礼仪活动,出土时内有骨勺2件、贝形铜器1件。
妇好铜圈足觥这只觥则是虎的造型,前有爪,后有翅,尾部有猫头鹰和牛的头像。
不得不赞叹商人的想象力之丰富,要知道那是个所有劳动人民都是艺术家的时代。
妇好封口铜盉用于调酒和温酒。
内刻有“妇好”字样。
“好”分体铜甗甗是蒸食器,由下半部煮水的鬲和上半部盛食物的甑组成,中间有镂空的箅流通蒸汽。
铜甗出现于商代早期,在商周时期是高中级贵族的用器。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
2001年3月,在由国内48家权威考古机构参加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评选中,殷墟以最高票数名列榜首。
安阳殷墟遗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树立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
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和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证据。
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第一次全面负责、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培养了一批批的考古学者,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
殷墟重要的文化价值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肯定。
近年来,殷墟仍不断有大量的重要发现,呈现出巨大的文化潜力。
如1999年在传统殷墟遗址东部边缘发现洹北商城,面积达4.7平方公里,丰富了人们对殷墟认识;2000年在宫殿宗庙遗址发现M54墓,成为继妇好墓之后又一座完整的贵族墓葬;2001年在洹北商城内发现宫殿基址建筑群,是对商代宫殿建筑形制的又一重大发现;2002年在小屯村南路西段发现商代甲骨窖穴,成为继1936年YH127甲骨窖穴、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和1991年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