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参考)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参考)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参考)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参考)

攀枝花学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散列表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刘攀学号: 201510803044 所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二班

指导教师:蒋斌职称:副教授

2017年6 月28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附件2: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散列表的设计与实现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各种基本抽象数据类型的逻辑结构、存

储结构和操作实现算法,以及它们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进行规范化软件设

计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使用各种计算机资料和有关参考资料,提高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问题描述】

设计散列表实现电话号码查找系统。

【基本要求】

1) 设每个记录有下列数据项:电话号码、用户名、地址;

2) 从键盘输入各记录,分别以电话号码和用户名为关键字建立散列表;

3) 采用一定的方法解决冲突;

4) 查找并显示给定电话号码的记录;

5) 查找并显示给定用户名的记录。

【进一步完成内容】

1) 系统功能的完善;

2) 设计不同的散列函数,比较冲突率;

3) 在散列函数确定的前提下,尝试各种不同类型处理冲突的方法,考察平均查找长度的变化。

3、主要参考文献

[1]刘大有等,《数据结构》(C语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严蔚敏等,《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William Ford,William Topp,《Data Structure with C++》清华大学出版社

[4]苏仕华等,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1)分析题目,查阅相关资料:1天;

2)算法设计、数据结构设计:1天

3)编写代码并调试:1天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2天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年月日

学生(签字):

接受任务时间:年月日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附件3: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题目名称

评分项目分

评价内涵

工作表现20% 01 学习态度 6 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

工作态度。

02 科学实践、调研7 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

道获取与课程设计有关的材料。

03 课题工作量7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

能力水平35% 04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

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5 应用文献的能力 5

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

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

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06

设计(实验)能力,方案

的设计能力

5

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

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研究思路清

晰、完整。

07 计算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5 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能运用计算机

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

08 对计算或实验结果的分析

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技

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

成果质量45% 09

插图(或图纸)质量、篇

幅、设计(论文)规范化

程度

5 符合本专业相关规范或规定要求;规范化符合本

文件第五条要求。

10 设计说明书(论文)质量30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

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

11 创新10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信息社会的高科技,商品经济化的高效益,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虽然与人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还有人由于计算机操作不方便继续用手工劳动。散列表的设计与实现所涉及到的操作算法都是以链表或顺序表的基本运算作为基础的,此程序通过通讯录实现,包括建立通讯录,添加记录,查询记录,删除记录,显示记录,修改记录。通过顺序表存储结构实现数据的输入,实现各子程序过程的演示,对异常输入信息报错。

关键字:新建通讯录,散列表,散列函数,处理冲突

目录

摘要 ........................................................................................................................... V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1)

2 需求分析 (2)

2.1 需求概述 (2)

2.2 需求环境 (2)

2.3 功能描述 (2)

3 整体设计(方案设计) (3)

3.1 系统功能设计 (3)

3.2 处理功能设计 (3)

3.3 主要模块 (5)

3.4 算法模块设计 (5)

3.4.1 哈希算法 (5)

3.5 二次探测再散列 (6)

4 程序结构及源代码说明 (6)

4.1程序结构说明 (6)

4.1.1 哈希函数 (6)

4.1.2 冲突处理函数 (7)

4.2程序源码及说明 (7)

5 程序测试及运行结果说明 (17)

5.1 主菜单运行界面 (17)

5.2 各项功能测试 (17)

5.2.1用户信息录入 (17)

5.2.2 冲突解决 (18)

5.2.3 用户查找 (18)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数据结构》主要介绍一些最常用的数据结构,阐明各种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讨论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以及在其上进行各种运算时的实现算法,并对算法的效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人工智能等的重要基础,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各种领域。

学习数据结构是为了将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对它们进行处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2)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5)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编写代码,到调试程序,再到运行程序,这是设计的最重要环节,它需要我们用逻辑思维将我们所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并在对方案的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所创新,从而使运行方案更严谨更简洁。培养好良好的思维,便要将这种思维赋予实践,即动手操作能力。目前,市场上关于计算机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人才辈出,但毕业生在走进企业公司政府机构或研究单位之后,感觉到缺乏实际开发设计项目的经验,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能够多训练,提高我们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6)培养我们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认清自己学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管是编写代码,调试代码,还是运行代码,需要我们严谨的思维和态度去对待,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此设计的作用。我们也能够在设计中认识到自己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学习的欠缺,对以后我们的学习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帮助。学习课程设计,编写程序,将数据结构和算法相结合,了解到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之间的关系,更学习到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最佳定位

2 需求分析

2.1 需求概述

在各个领域,不同的通讯录其功能都是为用户储存信息,查找信息提供方便的有效工具。一个内容全面、功能先进的通讯录对每个用户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助手。现在,我们通过对散列表和基本操作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在掌握线性表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实现对线性表操作。这里我们所做的通讯录则是在数据结构学习之后,利用计算机c程序语言编写的,可以实现数据的新建通讯录,添加记录,查询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显示记录功能的可执行程序。通过它可以进行对联系对象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的记录与查找。当然,该程序设计也有不足之处,我们一定会不断地努力去更正完善。

很多涉及通讯录的操作的算法都是以顺序表操作为基础,通过顺序表的建立,初始化,结点添加、查询与删除的演示,方便在学习中更好的理解顺序表结点的添加、查询、删除的过程

2.2 需求环境

本课程设计需要的设备为硬件要求和软件配置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硬件要求:一台计算机。

②软件配置:WINDOWS、C/VC++6.0。

2.3 功能描述

本次课题是的散列表设计与实现。主要是通过C++语言和数据结构算法实现,主要有以下功能:

1.每个记录需要有存储的数据:姓名、电话、地址;

2.从键盘输入各记录,分别以电话号码和用户名为关键字建立散列表;

3.采用一定的方法解决冲突;

4.查找并显示给定电话号码的记录;

5.查找并显示给定用户名的记录。

3 整体设计(方案设计)

3.1 系统功能设计

定义电话本记录数量(MAXSIZE )、表长(HASHSIZE )、姓名长度(MAX_SIZE)以及结构体typedef struct 的内容,构造两个哈希函数hash1和hash2。 功能示意图:

3.2 处理功能设计

增加系统功能如下: 添加用户信息; 读取所有用户信息; 以姓名建立哈希表;以电话号码建立哈希表; 查找并显示给定用户名的记录; 查找并显示给定电话号码的记录; 清屏以及保存功能; 处理流程示意图:

录入子系统 查询子系统

地址

号码

姓名查找

号码查询

电话号码管理

图3.1功能示意图

开始

进入录入系统

获得关键字key

用Hash1(key)计算地址

比较nam_2(d)的

值是否和关键字

相等

输出记录用探查序列d+i*hash2(key)计算(寻找)散列地址

结束

比较nam_Ht(d)的

值是否和关键字

相等

未找到记录

图3.2 处理流程图

3.3 主要模块

键盘输入各人的信息:void getin();

显示输入的用户信息:void ShowInformation() ;

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int Hash1();

构造把字符串转换成整型数哈希函数:int Hash2();冲突处理函数:Status collision();

以姓名为关键字建表:void CreateHash1();

以姓名为关键字查表:void SearchHash1();

以电话号码为关键字建表:void CreateHash2();

以电话号码为关键字查表:void SearchHash2();

输出菜单函数:int main()。

3.4 算法模块设计

3.4.1 哈希算法

输入待查找的值即key,即可查找到其对应的值即可。int Hash1(NA str){

long n;

int m;

n=fold(str);

m=n%HASHSIZE;

return m;

}

int Hash2(NA str){

long n;

int m;

n = atoi(str);.

m=n%HASHSIZE;

return m;

}

3.5 二次探测再散列

冲突发生时,使用某种探查(亦称探测)技术在散列表中形成一个探查(测)序列。沿此序列逐个单元地查找,直到找到给定的关键字,或者碰到一个开放的地址(即该地址单元为空)为止(若要插入,在探查到开放的地址,则可将待插入的新结点存人该地址单元)。查找时探查到开放的地址则表明表中无待查的关键字,即查找失败。

int i,q;

i=c/2+1;

while(i

if(c%2==0){

c++;

q=(p+i*i)%HASHSIZE;

if(q>=0) return q;

else i=c/2+1;

}

else{

q=(p-i*i)%HASHSIZE;

c++;

if(q>=0) return q;

else i=c/2+1;}

4 程序结构及源代码说明

4.1程序结构说明

4.1.1 哈希函数

将用户名折叠处理,折叠处理后的数,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

建立,代码如下:

int Hash1(NA str){

long n;

int m;

n=fold(str);

m=n%HASHSIZE;

return m;

}

int Hash2(NA str){

long n;

int m;

n = atoi(str);.

m=n%HASHSIZE;

return m;

}

4.1.2 冲突处理函数

建立冲突处理函数,采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代码如下:tatus collision(int p,int &c){

int i,q;

i=c/2+1;

while(i

if(c%2==0){

c++;

q=(p+i*i)%HASHSIZE;

if(q>=0) return q;

else i=c/2+1;

}

else{

q=(p-i*i)%HASHSIZE;

c++;

if(q>=0) return q;

else i=c/2+1;

}

}

return UNSUCCESS;

}

4.2程序源码及说明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20 //电话薄记录数量

#define MAX_SIZE 20 //人名的最大长度

#define HASHSIZE 53 //定义表长

#define SUCCESS 1

#define UNSUCCESS -1

#define LEN sizeof(HashTabl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char NA[MAX_SIZE];

typedef struct{//记录

NA name;

NA tel;

NA add;

}Record;

typedef struct{//哈希表

Record *elem[HASHSIZE]; //数据元素存储基址

int count; //当前数据元素个数

int size; //当前容量

}HashTable;

Status eq(NA x,NA y){//关键字比较,相等返回SUCCESS;否则返回UNSUCCESS if(strcmp(x,y)==0)

return SUCCESS;

else return UNSUCCESS;

}

Status NUM_BER; //记录的个数

void getin(Record* a){//键盘输入各人的信息

cout<<"输入要添加的个数:\n";

cin>>NUM_BER;

int i;

for(i=0;i

cout<<"请输入第"<

cin>>a[i].name;

cout<<"请输入第"<

cin>>a[i].tel;

cout<<"请输入第"<

cin>>a[i].add; //gets(str2);??????

}

}

void ShowInformation(Record* a)//显示输入的用户信息

{

int i;

for( i=0;i

cout<<"\n第"<

}

void Cls(Record* a){

cout<<"*";

system("cls");

}

long fold(NA s){//人名的折叠处理

char *p;

long sum=0;

NA ss;

strcpy(ss,s);//复制字符串,不改变原字符串的大小写

strupr(ss);//将字符串ss转换为大写形式

p=ss;

while(*p!='\0')

sum+=*p++;

cout<<"\nsum===================="<

return sum;

}

int Hash1(NA str){//哈希函数

long n;

int m;

n=fold(str);//先将用户名进行折叠处理

m=n%HASHSIZE; //折叠处理后的数,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

return m; //并返回模值

}

int Hash2(NA str){//哈希函数

long n;

int m;

n = atoi(str);//把字符串转换成整型数.

m=n%HASHSIZE; //用除留余数法构造哈希函数

return m; //并返回模值

}

Status collision(int p,int &c){//冲突处理函数,采用二次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

int i,q;

i=c/2+1;

while(i

if(c%2==0){

c++;

q=(p+i*i)%HASHSIZE;

if(q>=0) return q;

else i=c/2+1;

}

else{

q=(p-i*i)%HASHSIZE;

c++;

if(q>=0) return q;

else i=c/2+1;

}

}

return UNSUCCESS;

}

void benGetTime();

void CreateHash1(HashTable* H,Record* a){//建表,以人的姓名为关键字,建立相应的散列表benGetTime();

int i,p=-1,c,pp;

for(i=0;i

c=0;

p=Hash1(a[i].name);

pp=p;

while(H->elem[pp]!=NULL) {

pp=collision(p,c);

if(pp<0){

cout<<"第"<

continue;

}//无法解决冲突,跳入下一循环

}

H->elem[pp]=&(a[i]); //求得哈希地址,将信息存入

H->count++;

cout<<"第"<

}

cout<<"\n建表完成!\n此哈希表容量为"<count<<".\n";

benGetTime();

}

void SearchHash1(HashTable* H,int &c){//在通讯录里查找姓名关键字,若查找成功,显示信息

benGetTime();

NA str;

cout<<"\n请输入要查找记录的姓名:\n";

cin>>str;

int p,pp;

p=Hash1(str);

pp=p;

while((H->elem[pp]!=NULL)&&(eq(str,H->elem[pp]->name)==-1))

pp=collision(p,c);

if(H->elem[pp]!=NULL&&eq(str,H->elem[pp]->name)==1){

cout<<"\n查找成功!\n查找过程冲突次数为"<

cout<<"姓名:"<elem[pp]->name<<"\n电话号码:

"<elem[pp]->tel<<"\n联系地址:"<elem[pp]->add<<"\n";

}

else cout<<"\n此人不存在,查找不成功!\n";

benGetTime();

}

void benGetTime(){

SYSTEMTIME sys;

GetLocalTime( &sys );

cout<

}

void CreateHash2(HashTable* H,Record* a){//建表,以电话号码为关键字,benGetTime();

int i,p=-1,c,pp;

for(i=0;i

c=0;

p=Hash2(a[i].tel);

pp=p;

while(H->elem[pp]!=NULL) {

pp=collision(p,c);

if(pp<0){

cout<<"第"<

continue;

}//无法解决冲突,跳入下一循环

}

H->elem[pp]=&(a[i]); //求得哈希地址,将信息存入

H->count++;

cout<<"第"<

}

cout<<"\n建表完成!\n此哈希表容量为"<count<<".\n";

benGetTime();

}

void SearchHash2(HashTable* H,int &c){//在通讯录里查找电话号码关键字,若查找成功,显示信息

benGetTime();

NA tele;

cout<<"\n请输入要查找记录的电话号码:\n";

cin>>tele;

int p,pp;

p=Hash2(tele);

pp=p;

while((H->elem[pp]!=NULL)&&(eq(tele,H->elem[pp]->tel)==-1))

pp=collision(p,c);

if(H->elem[pp]!=NULL&&eq(tele,H->elem[pp]->tel)==1){

cout<<"\n查找成功!\n查找过程冲突次数为"<

cout<<"姓名:"<elem[pp]->name<<"\n电话号码:"<elem[pp]->tel<<"\n联系地址:"<elem[pp]->add<<"\n";

}

else cout<<"\n此人不存在,查找不成功!\n";

benGetTime();

}

void Save(){

FILE *fp;

if((fp=fopen("c:\test.txt", "w"))==NULL){

printf("\nERROR opening customet file");

}

fclose(fp);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c,flag=1;

HashTable *H;

H=(HashTable*)malloc(LEN);

for(int i=0;i

H->elem[i]=NULL;

H->size=HASHSIZE;

H->count=0;

Record a[MAXSIZE];

while (1){

cout<<"\n ┏━━━━━━━━━━━━━━━━━━━

━━┓ ";

cout<<"\n ┃欢迎使用电话号码查找系统┃

";

cout<<"\n ┏〒〒〒〒〒〒〒〒〒〒〒〒〒〒〒〒〒〒〒〒〒〒〒〒〒

〒〒〒〒┓";

cout<<"\n ┃★★★★★★★哈希表的设计与实现★★★★

★★★┃";

cout<<"\n ┃【1】. 添加用户信息┃

";

cout<<"\n ┃【2】. 读取所有用户信息┃

";

cout<<"\n ┃【3】. 以姓名建立哈希表(再哈希法解决冲突)

┃";

cout<<"\n ┃【4】. 以电话号码建立哈希表(再哈希法解决冲

突) ┃";

cout<<"\n ┃【5】. 查找并显示给定用户名的记录

┃";

cout<<"\n ┃【6】. 查找并显示给定电话号码的记录

┃";

cout<<"\n ┃【7】. 清屏┃

";

cout<<"\n ┃【8】. 保存┃

";

cout<<"\n ┃【9】. 退出程序┃

";

cout<<"\n ┃温馨提示:┃

";

cout<<"\n ┃Ⅰ.进行5操作前请先输出 3 ┃";

课程论文格式模板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大气环境学 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授课教师裴世鑫 成绩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 2 - 课程论文撰写说明: 1、 题目布置。大气环境学是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的分支学科,是从人类环境的角度研 究地球大气,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组成大气的气体和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气象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大气环境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它包括大气环境的监测技术、理论和模式研究以及应用,主要涉及大气环境状态及其演化规律,大气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大气环境中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大气坏境评价和管理,大气环境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请根据大气环境学的研究内容,请围绕“此处填写我们布置的论文内容”,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课程论文。(打印时,此段文字要保留,但括号内的内容要删掉) 2、 评分标准。本课程论文将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分,一是论文的撰写是否与围绕布置 的题目进行,二是撰写论文的态度是否端正,三是文中是否有、有多少作者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以上三个方面分别占总分的40%,30%和30%。 3、 论文要同时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直接将文件名以“学号姓名”格式命名,发送 到邮箱peishixin@https://www.doczj.com/doc/ca12501702.html, 或peishixin@https://www.doczj.com/doc/ca12501702.html, 中。 4、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12年1月6日。 标题(居中,二号黑体,一般在20字以内) 英文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除各部分标题、插图和表格外,一律用五号宋体,正文为1.25倍行距。 0 引言(四号,黑体) 应简要回顾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研究目的,一般400~600字,不超过800字。 1 一级标题(同上)(参考文献出处及注释序号不可标注在文中题目、摘要及一二三 级标题上) 1.1 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科技论文一般用至三级标题,个别有的用至四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图表名称的格式:图片名称标注在下方,表格名称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黑体,数字英文用Time New Roman , 罗马字用Symbol ,字号小五。 表1 名称……表格要求见注4 Tab. 1 …… 表格以序号、名称的格式标注,居中,中英文对照,表格为三线表(表格套用格式为简明型1)。 x /cm I /mA v /(m s -1) h /m p /MPa 10 30 2.5 4 110 12 34 3.0 5 111 注:表注和图注用小五号宋体,表注左对齐,图注居中。 1.1.2 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 050 100 1 2 3 4 t /s m /k g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I》三级项目报告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电子工程系 ××××年××月

三级项目报告注意事项 1. 按照项目要求书写项目报告,条理清晰,数据准确; 2. 项目报告严禁抄袭,如发现抄袭的情况,则抄袭者与被抄袭者均 以0分计; 3. 课程结束后报告上交教师,并进行考核与存档。 三级项目报告格式规范 1. 正文: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段前段后 各0行; 2. 图表:居中,图名用五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位于图表下方,须全文统一。

目录 一项目设计方案 (3) 二项目设计分析 (4) 三项目设计成果 (4) 四项目创新创业 (5) 五项目展望 (6) 附录一:项目成员 (6) 附录二:相关代码、电路图等 (6)

一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名称: 垃圾回收 2、项目要求及系统基本功能: 1)利用数据结构的知识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系统设计 2)程序正常运行,能够实现基本的数据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3)体现程序实现算法复杂度优化 4)体现程序的健壮性 二项目设计分析 1、系统预期实现基本功能: (结合本系统预期具体实现,描述出对应基本要求(增、删、改、查等)的具体功能) 1. 2. 3. 4. 5. 6. 7. 2、项目模块功能描述 (基本分为组织实施组织、程序功能模块编写、系统说明撰写等。其中程序功能子模块实现) 模块一: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模块二: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模块n: 主要任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系统设计报告模板

CRM系统设计 1. 功能模块划分及描述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系统功能模块描述 2. 系统配置设计 3.系统流程图设计 4. 代码设计 5. 数据库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设计 6. 系统模块设计

1. 功能模块划分及描述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由客户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服务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email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组成,系统功能模块及描述如下。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图1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系统功能模块描述 1、客户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客户信息、客户联系人信息、合同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操作。 2、库存管理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入库、出库信息、产品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对库存信息、产品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操作。 3、服务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客户反馈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操作。

4、报表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通过查询条件,对各种信息进行查询,并将得到的结果导出Excel表、进行打印报表等操作(其中信息包括: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反馈客户信息、库存信息)。 5、邮件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管理客户联系人email地址信息,对企业客户之间的email文件进行管理,向客户发送邮件。 6、用户管理 该模块主要管理用户信息的添加、删除等操作,并设置用户的使用权限。 2. 系统配置设计 硬件平台: CPU:P4 ; 内存:2GB以上。 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ndows 7/ Windows 2003; 数据库:SQL Server 2000; 浏览器:,推荐使用; Web服务器:; 分辨率:最佳效果1024*768。 3.系统流程图设计 系统流程图又叫事务流程图,是在计算机事务处理应用进行系统分析时常用的一种描述方法(另一个是数据流图),它描述了计算机事务处理中从数据输入开始到获得输出为止,各个处理工序的逻辑过程。 根据需求分析的要求对系统进行设计,系统流程图如图2: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完成日期:年月日

任务书 题目:黑白棋系统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课程设计任务内容 通过玩家与电脑双方的交替下棋,在一个8行8列的方格中,进行棋子的相互交替翻转。反复循环下棋,最后让双方的棋子填满整个方格。再根据循环遍历方格程序,判断玩家与电脑双方的棋子数。进行大小判断,最红给出胜负的一方。并根据y/n选项,判断是否要进行下一局的游戏。 2.课程设计要求 实现黑白两色棋子的对峙 开发环境:vc++6.0 实现目标: (1)熟悉的运用c语言程序编写代码。 (2)能够理清整个程序的运行过程并绘画流程图 (3)了解如何定义局部变量和整体变量; (4)学会上机调试程序,发现问题,并解决 (5)学习使用C++程序来了解游戏原理。 (6)学习用文档书写程序说明

摘要 本文的研究工作在于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下黑白棋,计算机下棋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多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下棋的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该程序的最终胜负是由棋盘上岗双方的棋子的个数来判断的,多的一方为胜,少的一方为负。所以该程序主要运用的战术有削弱对手行动战术、四角优先战术、在游戏开局和中局时,程序采用削弱对手行动力战术,即尽量减少对手能够落子的位置;在游戏终局时则采用最大贪吃战术,即尽可能多的吃掉对手的棋子;而四角优先战术则是贯穿游戏的始终,棋盘的四角围稳定角,不会被对手吃掉,所以这里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阻止对手进角的同时,自己却又要努力的进角。 关键词:黑白棋;编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报告 学号: 班级序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系 2011年12 月

1.需求规格说明 【问题描述】 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对已有文件进行重新编码可以大大提高减小文件大小,减少存储空间。但是,这要求在首先对一个现有文件进行编码行成新的文件,也就是压缩。在文件使用时,再对压缩文件进行解压缩,也就是译码,复原原有文件。试为完成此功能,写一个压缩/解压缩软件。 【基本要求】 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压缩准备。读取指定被压缩文件,对文件进行分析,建立哈夫曼树,并给出分析结果(包括数据集大小,每个数据的权值,压缩前后文件的大小),在屏幕上输出。 (2)压缩。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对文件进行编码,并将哈夫曼编码及文件编码后的数据一起写入文件中,形成压缩文件(*.Haf)。 (3)解压缩。打开已有压缩文件(*.Haf),读取其中的哈夫曼编码,构建哈夫曼树,读取其中的数据,进行译码后,写入文件,完成解压缩。 (4)程序使用命令行方式运行 压缩命令:SZip A Test.Haf 1.doc 解压缩命令:SZip X Test.Haf 2.doc或SZip X Test.Haf 用户输入的命令不正确时,给出提示。 (5)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编程,压缩/解压缩、哈夫曼构建功能分别构建类实现。 2.总体分析与设计 (1)设计思想: 1、压缩准备:1> 读文件,逐个读取字符,统计频率 2> 建立哈夫曼树 3> 获得哈弗曼编码 2、压缩过程: 1> 建立一个新文件,将储存权值和字符的对象数组取存储在文件头

系统设计报告模板范文

系统设计报告模板

CRM系统设计 1. 功能模块划分及描述 1.1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1.2系统功能模块描述 2. 系统配置设计 3.系统流程图设计 4. 代码设计 5. 数据库设计 5.1概念结构设计 5.2逻辑设计 6. 系统模块设计

1. 功能模块划分及描述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由客户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服务管理模块、报表管理模块、email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组成,系统功能模块及描述如下。 1.1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图1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1.2系统功能模块描述 1、客户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客户信息、客户联系人信息、合同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操作。

2、库存管理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入库、出库信息、产品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对库存信息、产品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操作。 3、服务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对客户反馈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操作。 4、报表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经过查询条件,对各种信息进行查询,并将得到的结果导出Excel表、进行打印报表等操作(其中信息包括: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反馈客户信息、库存信息)。 5、邮件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管理客户联系人email地址信息,对企业客户之间的email文件进行管理,向客户发送邮件。 6、用户管理 该模块主要管理用户信息的添加、删除等操作,并设置用户的使用权限。 2. 系统配置设计 硬件平台: CPU:P4 2.8GHz; 内存:2GB以上。 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ndows 7/ Windows ; 数据库:SQL Server ; 浏览器:IE6.0,推荐使用IE8.0; Web服务器:IIS5.0; 分辨率:最佳效果1024*768。 3.系统流程图设计 系统流程图又叫事务流程图,是在计算机事务处理应用进行系统分析时常见的一种描述方法(另一个是数据流图),它描述了计算机事务处理中从数据输入开始到获得输出为止,各个处理工序的逻辑过程。 根据需求分析的要求对系统进行设计,系统流程图如图2: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专业、学号授课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题目: Ⅱ、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2、……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 目录空一行。空一个中文字符行。“目录”,分页,居中,加黑宋体二号。前言………………………………………………………………………………………………1 第一章系统设计………………………………………………………………

…………………2 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2 ……………… 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倍行距。第二节…………………………….. …………………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5) ……………… 第三章结论 (10) ……………… 心得体会 (42)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1、移动台 MS 二级标题“1、”,左对齐,加黑宋体小三号。移动台是公用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 NMCDPPSPCSSEMC OSSOMCMBTSSBTSBSCHLR/ MSC/VLRAUC BSSEIR NSSPSTNISDNPDN 图 GSM系统

组成 2、基站子系统 BSS 图编号及图名“图”,位于图下,居中。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通信,进行无线发送、无线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它通过与网络子系统NSS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⑴、基站收发信台 BTS 三级标题“⑴、”,左对齐,加黑宋体四号。基站收发信台BTS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①收发信台组成四级标题“①”,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 BTS包含有若干个收发信息单元TRX,而一个TRX有八个时隙,………………。●收发信息单元 五级标题“●”,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收发信息单元是………………。●其它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包括………………。②收发信台作用 收发信台的主要作用有………………。 ⑵、基站控制器 BSC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 3、网络交换子系统 NSS - 4 -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完成日期:年月日

任务书 题目:黑白棋系统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课程设计任务内容 通过玩家与电脑双方的交替下棋,在一个8行8列的方格中,进行棋子的相互交替翻转。反复循环下棋,最后让双方的棋子填满整个方格。再根据循环遍历方格程序,判断玩家与电脑双方的棋子数。进行大小判断,最红给出胜负的一方。并根据y/n选项,判断是否要进行下一局的游戏。 2.课程设计要求 实现黑白两色棋子的对峙 开发环境:vc++6.0 实现目标: (1)熟悉的运用c语言程序编写代码。 (2)能够理清整个程序的运行过程并绘画流程图 (3)了解如何定义局部变量和整体变量; (4)学会上机调试程序,发现问题,并解决 (5)学习使用C++程序来了解游戏原理。 (6)学习用文档书写程序说明

目录 1.引言 (1) 2.课题分析 (4) 3.具体设计过程 (5) 3.1设计思路 (5) 3.2程序设计流程图 (5) 3.3.函数实现说明 (10) 4.程序运行结果 (12) 5.软件使用说明 (16) 6.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源代码 (21)

1.引言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界至今没有标准的定义。个人根据各自的理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Sartaj Sahni在他的《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一书中称:“数据结构是数据对象,以及存在于该对象的实例和组成实例的数据元素之间的各种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定义相关的函数来给出。”他将数据对象(data object)定义为“一个数据对象是实例或值的集合”。Clifford A.Shaffer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一书中的定义是:“数据结构是ADT(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的物理实现。” Lobert L.Kruse在《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一书中,将一个数据结构的设计过程分成抽象层、数据结构层和实现层。其中,抽象层是指抽象数据类型层,它讨论数据的逻辑结构及其运算,数据结构层和实现层讨论一个数据结构的表示和在计算机内的存储细节以及运算的实现。数据结构具体指同一类数据元素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组成成分,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运算结构。 1.1. 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数据元素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对数据元素间逻辑关系的描述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必须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的实现形式,是其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此外讨论一个数据结构必须同时讨论在该类数据上执行的运算才有意义。 在许多类型的程序的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许多大型系统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数据结构。许多时候,确定了数据结构后,算法就容易得到了。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构与之适应。不论哪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了数据结构,算法也随之确定,是数据而不是算法是系统构造的关键因素。这种洞见导致了许多种软件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就是其中之一。 1.2. 研究内容

数字电子系统设计报告模板

宁波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系统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科12-X 学生姓名:XXX 学号:13401090XXX 指导教师:苏树兵 起讫时间:2016年06月20日至2016年06月29日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1.1 基本要求 1.2 发挥部分 第二章整体方案设计 2.1 基本原理及整体系统框图 2.2 算法设计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按模块)3.1 XX电路设计(有几个写几个) 3.2 整体电路图 3.3 整机元件清单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流程图 4.2 子程序流程图(有几个写几个) 第五章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XX电路的调测 5.2 整体指标测试(有数据的需要附上)5.3 结果分析 第六章设计小结 6.1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6.2 问题及改进 6.3心得体会 第七章任务分配及自评分 附录1 系统程序 附录2 实物图 参考文献

第一章技术指标 1.整体功能要求 频率计主要用于测量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和尖脉冲等周期信号的频率值。其扩展功能可以测量信号的周期和脉冲宽度。 2.系统结构要求 数字频率计的整体结构要求如图所示。图中被测信号为外部信号,送入测量电路进行处理、测量,档位转换用于选择测试的项目------频率、周期或脉宽,若测量频率则进一步选择档位。 数字频率计整体方案结构方框图 3.电气指标 3.1被测信号波形: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 3.2 测量频率范围:分三档: 1Hz~999Hz 0.01kHz~9.99kHz 0.1kHz~99.9kHz 3.3 测量周期范围:1ms~1s。 3.4 测量脉宽范围:1ms~1s。 3.5测量精度:显示3位有效数字(要求分析1Hz、1kHz和999kHz的测量误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2013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专业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为了配合《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更深刻的领会《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特开设此课程设计;编写一些在特定数据结构上的算法,通过上机调试,更好的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选定课程设计题目,并认真进行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2)上机调试之前要认真准备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测试数据; (3)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严禁抄袭,调试过程要规范,认真记录调试结果; (4)上机结束后认真规范撰写课设报告,对设计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任务书、目录、绪论、正文、总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数据的存储结构、设计的求解算法、算法的实现、调试分析与测试结果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考勤和态度; (2)任务的难易程度及设计思路;

(3)动手调试能力; (4)论文撰写的水平、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 严蔚敏, 吴伟民. 数据结构(C语言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 严蔚敏, 吴伟民. 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 谭浩强. C语言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程序设计与调试3计算机房 撰写论文1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此处填写任务书中自已所选题目的要求) 学生签名:亲笔签名 年月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考勤和态度:优()、良()、中()、一般()、差()(2)任务难易及设计思路:优()、良()、中()、一般()、差()(3)动手调试能力评价:优()、良()、中()、一般()、差()(4)论文撰写水平及规范性评价:优()、良()、中()、一般()、差() 评阅人:职称:讲师 年月日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编号 课程设计 题目 1、一元稀疏多项式计算器 2、模拟浏览器操作程序 3、背包问题的求解 4、八皇后问题 二级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2011级 37-3班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评阅教师 时间 1、一元稀疏多项式计算器 【实验内容】 一元稀疏多项式计算器。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一元稀疏多项式简单计算器。 【需求分析】 其基本功能包括: (1)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2)输出多项式,输出形式为整数序列为:n,c1,e1,c2,e2,……,cn,en,其中n 是多项式的项数,ci,ei分别是第i项的系数和指数,序列按指数降序排序;(3)多项式a和b相减,建立多项a+b; (4)多项式a和b相减,建立多项式a-b; (5)计算多项式在x处的值; (6)计算器的仿真界面(选做); 【概要设计】 -=ADT=- { void input(Jd *ha,Jd *hb); void sort(dnode *h)

dnode *operate(dnode *a,dnode *b) float qiuzhi(int x,dnode *h) f",sum); printf("\n"); } 【运行结果及分析】 (1)输入多项式:

(2)输出多项式(多项式格式为:c1x^e1+c2x^e2+…+cnx^en): (3)实现多项式a和b相加: (4)实现多项式a和b相减: (5)计算多项式在x处的值:

2、模拟浏览器操作程序 【实验内容】 模拟浏览器操作程序 【问题描述】 标准Web浏览器具有在最近访问的网页间后退和前进的功能。实现这些功能的一个方法是:使用两个栈,追踪可以后退和前进而能够到达的网页。在本题中,要求模拟实现这一功能。 【需求分析】 需要支持以下指令: BACK:将当前页推到“前进栈”的顶部。取出“后退栈”中顶端的页面,使它成为当前页。若“后退栈”是空的,忽略该命令。 FORWARD:将当前页推到“后退栈”的顶部。取出“前进栈”中顶部的页面,使它成为当前页。如果“前进栈”是空的,忽略该命令。 VISIT:将当前页推到“后退栈”的顶部。使URL特指当前页。清空“前进栈”。 QUIT:退出浏览器。 假设浏览器首先加载的网页URL是:http: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

论文格式要求 (《文献检索》课程写作格式请在该课程题目要求中查看) 1.论文开本及版芯 论文开本大小:A4纸; 正文页面设置: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 2.层次和标题 一级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 课程论文;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课程论文; 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左对齐、单列一行; 如:1.1.1课程论文; 3.摘要 摘要标题:宋体、三号,加粗。摘要内容:段前段后间距为一行、居中、单列一行宋体、小四号; 4.关键词 3~5个,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 5.目录 目录标题格式要求同摘要标题,目录内容中一级标题、后记、参考文献和附录为宋体、四号,二级标题为宋体、小四。 6.正文 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 (1)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 (2)图、表、公式:图形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形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形中不同曲线的图标应采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连线。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中表述一致。图序、标题、图例说明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表序、标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 图、表应与说明文字相配合,图形不能跨页显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页内显示。 公式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节(或连续)编号,例:如图1-1,表2-2,公式(3-10)等。 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图表单位要统一为国际单位制(SI)。 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加粗;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3)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山东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成果报告 题目: 1.数组实现两个矩阵的相乘运算 2.成绩分析问题 课程:数据结构A课程设计 院(部):管理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6年12月29日

目录 目录 (2) 一、课程设计概述 (3) 二、课程设计题目一 (3) 用数组实现两个矩阵的相乘运算 (3) 2.1[问题描述] (3) 2.2[要求及提示]: (3) 2.3[详细设计] (4) 2.4[调试分析] (5) 2.5[运行结果及分析] (5) 三、课程设计题目二 (6) 成绩分析问题 (6) 3.1[问题描述] (6) 3.2[概要设计] (6) 3.3[存储结构] (7) 3.4[流程图] (7) 3.5[详细设计] (8) 3.6[调试分析] (8) 3.7[运行结果及分析] (22) 四、参考文献: (25)

一、课程设计概述 本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共完成两个题:用数组实现两个矩阵相乘运算、成绩分析问题。使用语言:C 编译环境:vc6.0 二、课程设计题目一 用数组实现两个矩阵的相乘运算 2.1[问题描述] #include “stdio.h” int r[6][6]; void mult(int a[6][6] , int b[6][6]){ } main(){ int i,j; int num1[6][6],num2[6][6]; printf(“请输入第一个矩阵的值:”,); for(i=1;i<=6;i++) for(j=1;j<=6;j++) scanf(“%d”,&num1[i][j]); printf(“请输入第二个矩阵的值:”,); for(i=1;i<=6;i++) for(j=1;j<=6;j++) scanf(“%d”,&num2[i][j]); mult(num1,num2); printf(“\n两个矩阵相乘后的结果为:”); for(i=1;i<=6;i++) {for(j=1;j<=6;j++) printf(“%4d”,r[i][j]); printf(“\n”); } } 2.2[要求及提示]: 1、要求完善函数mult(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TSP 问题 起止日期:2016 年 6 月27 日至2016 年7 月 1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签字) 2016 年7 月 1 日

目录 第1 章需求分析.................................................................................1... 1.1 简介 (1) 1.2 系统的开发背景 (1) 1.3 研究现状 (1) 第2 章概要设计.................................................................................2... 2.1 系统开发环境和技术介绍 (2) 2.2 系统需求分析 (2) 2.2.1 总体功能分析 (2) 2.2.2 核心功能分析 (3) 第3 章详细设计...................................................................................4... 3.1 系统开发流程 (4) 3.2 系统模块设计 (4) 3.3 系统结构 (6) 3.2 系统流程图 (6) 第4 章调试分析...................................................................................7... 4.1 程序逻辑调试 (7) 4.2 系统界面调试 (8) 第5 章测试结果...................................................................................9... 5.1 测试环境 (9) 5.2 输入输出测试项目 (9) 5.3 测试结果 (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模板

2018—2019学年第2学期《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2019年6月15日

说明 1.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就感兴趣的某个领域数据进行获取、分析,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将分析结果展示出来。因此,课程报告主要包括任务要求、数据获取、分析、可视化展示等数据处理过程的容。 2.课程结束后,需要提交课程报告(电子及打印版)、相应数据文件和程序源代码。未提交相关资料者不能参加成绩评定。 3.课程报告要求参考本报告模板撰写,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文档结构要完整、格式排版美观、条理清晰、论述准确。 4.文档撰写不符合要求,或者抄袭他人作品,记零分。

(自己拟定题目)爱奇艺犯罪电影数据处理分析 一、任务描述 (说明数据来源,获取什么样的数据,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或方法,准备对数据如何处理分析,展示,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或目标。) 使用python编写爬虫程序获取爱奇艺犯罪电影信息,容包括…,并将获取数据保存到Excel文件中使用excel工具对获取的电影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按照热度进行排序,分类、统计……等等使用excel的图表工具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包括爱奇艺犯罪电影评分分段占比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等 二、数据获取 (描述数据的来源,获取哪些数据,获取数据的工具介绍、方法、步骤、存储等 可根据实际需要附加程序代码、图、表等) 1数据描述 数据来源:爱奇艺犯罪电影URL以及想爬取的页面 数据获取:爱奇艺犯罪电影的(名称、时长、评分)并将获这些信息(名称、、时长、评分以及主演)写入Excel表格。 2使用工具(或方法) (对工具或方法的介绍) python是一种功能丰富的语言,它拥有一个强大的基本类库和数量众多的第三方扩展。…. 3数据获取步骤 第一步:从网页上获取HTML容。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成绩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班级 10 级1班 学生姓名刘远远 学生学号 2010025707 设计起止时间: 2012年12月17日至 2012年12月2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线性表的应用(大数运算) 二、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1)对数据结构中线性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2)熟练掌握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有关知识和方法; (3)深入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4) 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编程思想和编程方法; (5)将数据结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后续知识的学习 做好准备。 2、课程设计要求 (1) 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实现大数存储; (2) 设计算法,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完成大数的阶乘运算; (3) 设计算法,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完成大数的加法运算; (4) 设计算法,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完成大数的乘法运算;

(5) 其中某一算法采用两种存储结构实现。三、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12月17日,12月18日): 查阅各种数据结构相关资料书籍,整理出课程设计初步模型,并形成 课程设计的整体理论框架,理论模型 ; 第二阶段(12月19日,12月21日): 在DEV-C++5或TURBOC2相关开发语言上,进行编码、上机调试, 逐步形成完善的设计程序,使其达到上机完善演示出系统性的课程设计。 四、课程设计提交的文件: (1) 课程设计报告 (2) 课程设计可运行程序(刻录成光盘) 指导教师: 张绍兵 2012 年 12 月 1日 2 线性表有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分别是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在实际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设计要求分别利用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设计算法完成对大数的阶乘、加法、乘法的求解。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操作的学科,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定义存储结构均采用了数据结构中的抽象数据类型,而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据模型以及定义在改模型上的一组操作,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仅仅取决于它的一组逻辑特性,而与计算机内部如何表示和实现无关,即不论其内部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它的数学特性不变,都不影响其外部的使用。选择合适存储结构实现大数运算。首先需要先解释的是这里大数计算的因数和结果精度一般是少则数十位,多则几万位。在C语言中定义的类型中精度最多只有二十多位,因而在此我们采取用线性表的顺序和链表存储结构的方式来存放大数,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用C语言实现成绩统计程序的设计系名: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1121 姓名:吴涛 学号:10210412104 指导教师:司晓梅 2016年3 月20日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司晓梅班级名称:计算机1121 开课系、教研室:信息系计算机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为训练学生的数据组织能力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而设置的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目的:学习数据结构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以便选择合适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以及相应操作,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换为计算机内部的表示和处理,这就是一个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算法设计质量与程序设计素质的培养就是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 任务: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算法设计与程序实现,并按规定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设计题目:用C语言实现成绩统计程序的设计 〔问题描述〕给出n个学生的m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信息,每条信息由姓名、课程代号与分数组成,要求设计算法: (1)输入每个人的各门课程的成绩,计算每人的平均成绩; (2)按平均成绩的高低次序,打印出个人的名次,平均成绩相同的为同一名次; (3)按名次列出每个学生的姓名和各科成绩; 〔基本要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必须通过键盘输入,且需对输出进行格式控制; 〔算法提示〕可以用选择排序、冒泡排序等多种排序算法求解; 具体要完成的任务是: A. 编制完成上述问题的C语言程序、进行程序调试并能得出正确的运行结果。 B. 写出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课程设计步骤及时间进度和场地安排 时间:1周地点:现代教育中心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天:布置题目,确定任务、查找相关资料 第二天~第四天:功能分析,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行系统; 第五天上午:撰写设计报告; 第五天下午:程序验收、答辩。 四、课程设计考核及评分标准

系统软件设计报告模板

(项目名 称) 系统设计报 告 (部门名称) 文件编号:TD202 文件版次:QMS2005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记录

目录 0 报告编制要求 (5) 1 引言 (5) 1.1文档编制目的 (5) 1.2背景 (6) 1.3词汇表 (6) 1.4参考资料 (6) 2 总体设计 (6) 2.1软件体系结构 (6) 2.2系统运行体系 (6) 2.2.1运行体系图 (6) 2.2.2 程序/模块对应表 (7) 2.3系统物理结构 (7) 2.4技术路线 (7) 3 系统接口设计 (7) 3.1用户接口 (7) 3.2外部系统接口 (8) 3.3模块间接口 (8) 4 子系统/ 模块设计 (8) 4.1 子系统 /模块 1(编号 /名称) (9) 4.1.1 功能 (9) 4.1.2 性能 (9) 4.1.3模块结构 (9) 4.1.4 子模块接口设计 (9) 4.2子系统 /模块 2(编号 /名称) (9) 5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 (9) 5.1 面向对象数据的数据结构 (9) 5.2面向对象数据库设计 (10) 5.3数据安全性 (10) 5.4对象数据 /模块对应表 (10) 6 外部存储结构设计 (10) 7 故障处理说明 (10) 8 尚需解决的问题 (11) 9 附件 (11) 编写指南: 本模板力图给出系统设计阶段可能包括的基本信息,重点在于和需求分析文档相联系。描述系统整体

情况。如果某个章节在项目或当前阶段中无法描述,则可保留其标题,注明“不适用” ;如果需要对本模板的个别章节详细描述,也可将其形成单独的文档,成为本文档附件。 若文档中的某个章节已经在其他项目文档中加以描述,可保留标题,注明“参见(文档编号)(文档名称)(条款)”。 形成正式文档后须删除斜体字内容。 0 报告编制要求 这里列出本系统设计报告编制的经验性要求,须由系统设计人员参照其进行裁剪以确定本次报告编制的相关规定。 1引言 1.1文档编制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叙述系统设计阶段的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理解本报告所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 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水准 五、反思总结:存有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

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 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 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 文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 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 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水平和实践水平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 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 人文内涵,而写作是使用文字实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理解世界、 理解自我,实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水 平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 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协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理解 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 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 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注重教师 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 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升,以提 升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 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水平 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水平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 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