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科技框架计划欧盟科技框架计划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官方科技
- 格式:pdf
- 大小:31.36 KB
- 文档页数:1
附:欧盟第七科技框架计划有关领域、参与要求及申请指南一、欧盟第七科技框架计划的合作领域:十个优先主题领域1 健康2 食品、农业以及生物工程3 信息和传媒工程4 纳米科学、纳米工程,材料和新产品技艺5 能源6 环境(包括大气改变)7 运输(包括航空)8 社会经济学和人文学科9 安全10 空间二、参与框架计划基本要求:1.至少有三个不同欧盟成员国或协约国的合作伙伴(独立法人机构)2.合作者有互补性,例如,有以下成员组成:a.研究提供方(大学、研究机构等)b.公司企业c.其他有关部门或联合机构3.其中一个合作方为协调人三、申请框架计划指南(FP6指南):1.目标: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招标,确定要通过所申请项目预计达到的研究“目标”。
2.构思:基于所要达到的目标,形成项目申请书草案或提纲,进而构思成相关项目。
3.寻找欧洲合作伙伴:参与欧盟第六科技框架计划,中方机构需要与至少三个不同欧盟成员国或协约国的合作伙伴共同申请。
相对于绝大多数的中方机构而言,欧洲机构对FP6及其申请程序等比较熟悉,可由欧方机构担任项目协调人。
4.准备项目申请书:详述该项目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和经费预算内,通过对风险的控制,获得具体的成果。
注意所申请项目应与欧盟有关标书所述目标的相关性、潜在影响及科技先进性。
5.递交项目申请书:在认真校对项目申请书后,按时递交欧盟。
6.通知科技部:项目获得欧盟批准后,请向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或中欧办备案,以便中方了解项目申请和批准情况。
联系人:任世平女士李宁先生李捷先生中国-欧盟科技合作促进办公室电话:(010)6852 2283,(010)6858 6133,传真:(010)6851 5808中欧办网站,提供中文信息欧盟框架计划网站http://www.cordis.lu。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与希腊科技创新措施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与希腊科技创新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欧洲联盟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自不用说,早在2007年,欧盟就推出了第七框架计划,旨在通过推动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欧洲的竞争力和创新实力。
而希腊作为欧盟的一个成员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积极措施和努力。
一、欧盟第七框架计划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是欧洲联盟自2007年至2013年间推行的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旨在通过投入资金和发展计划,推进欧洲科学技术、创新和竞争力。
这个计划是支持欧盟的战略目标:1.推进欧盟的竞争力和发展;2.增强欧洲国家和行业的科技能力;3.构建欧洲区域创新系统。
FP7受到欧盟成员国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资金总额达到了500亿欧元,是欧盟迄今为止最大的科技创新计划,涵盖了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研究、革新领域在内的多种领域。
FP7的组成部分涉及应用研究、小型企业开发、前沿科技研究和科技创新合作。
其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主要致力于解决欧盟面临的大型社会问题,包括改善环境和保护资源,改善生命质量和生活健康,支持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小型企业开发计划则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培训、技术支持、融资和国际化机会等;前沿科技研究计划致力于开发和探索科学技术的新未知领域,包括空间技术、纳米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等。
此外,FP7还推进了欧洲科技创新合作,并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对欧盟每个成员国而言,FP7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借助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各自国家和行业的科技能力提升。
同时,FP7也为欧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为欧洲各国之间的合作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生态系统。
二、希腊科技创新措施作为欧盟成员国,希腊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积极措施和努力。
希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为希腊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希腊政府推行的科技创新措施主要包括:1.鼓励小型企业发展,推动创业希腊政府非常重视小型企业的发展,认为小型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的关键因素。
欧盟未来框架计划将加大前瞻性预测工作张翼燕【期刊名称】《科技中国》【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2页(P87-88)【作者】张翼燕【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2017年9月,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与创新政策的战略性预测”专家小组发布报告《欧盟研究与创新政策中的战略性预测——更广的使用,更大的影响》,提出了欧盟下一代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的前瞻性预测需求和机制。
报告指出,欧盟当前已经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前瞻性预测活动,未来应开展三种类型的核心活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包容性预测、建设战略性前瞻预测网络。
一、前瞻性预测是未来框架计划制定的重要先决条件欧盟框架计划自上世纪80年代实施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主题延续性,这限制了框架计划对新出现的或者长远的危机和机遇作出积极的负责任的响应。
下一个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是未来和问题导向的。
与以往时刻相比,近期频发的意想不到的危机,以及由他们引发的政策挑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使得前瞻性预测成为更为重要的主动、知情和集体行动的先决条件。
框架计划需要对未来趋势和不确定性提供更具影响力的响应,要将重点放在解决破坏性和突发性挑战,实现科技的转变和进步,以及资助那些对政策、社会、市场和基础设施具有较强影响的项目。
前瞻性预测是实现欧盟未来研究与创新卓越的必要条件之一。
欧盟要确保通过适当的程序,在下一个框架计划确定研究重点和制定决策之前,系统地整合前瞻性预测成果。
二、对开展前瞻性预测的三个要求下一个框架计划需要与公民和当地社区携手合作,发挥前瞻性预测在塑造和实现政策变革过程中的战略性作用。
在一些成员国以及多国联合行动中,正在开展实验,以更有效地利用研究成果开展政策实践,在研究与创新计划的执行乃至设计阶段,加强与公民和利益攸关方的联系。
当前研发创新项目正在每一处进行改革,下一个框架计划很可能是这许多实验和结果的汇集点。
前瞻性应驱动欧盟、全球和国家层面决策的广泛转移,包括政策视角从短期转向长期,政策选择把纵向轴(不同治理层面)和横向轴(政策领域和决策机构之间)的参与者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欧盟第六框架计划(FP6)2002-2006中国-欧盟科研合作平台(2005年4月)欧盟第六框架计划(6th Framework Programme)是为加强欧盟国与国之间的科研合作而专门制订的。
《中国-欧盟科技合作协议》签订后,欧盟框架计划向中国全面开放。
在第六框架计划中的中方单位应当和欧洲合作伙伴一起向欧盟申请研究经费。
除研究项目之外,欧盟还提供居里奖学金项目,支持长期的科技人员交流。
第六框架项目的特点:FP6 项目是合作性项目。
在一个项目中,各个合作伙伴承担不同的任务,如:实验、测量、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应用测试、用户调研、生产方法等等。
好的项目总是能把公司、大学、科研院所、公共服务部门等不同力量联合起来。
每个项目有一位项目负责人,一般是项目的发起和组织者,他负责撰写项目申请书。
FP6 项目是多国项目。
一个项目要求至少有 3 个不同的欧盟成员国或协约国参与。
常见项目有如下特征:合作者 6-12 名,职能上具有互补性,至少由 4 个国家组成总体规模 2 百万-1 千万欧元,有一些更大项目周期一般 3-5 年FP6 项目种类分为:专门项目(STREP ):常见项目;卓越中心网络(NE):合作伙伴多达 5 0 个以上的项目;和综合项目(IP):大型综合项目。
具体信息可以在网上查阅:http://www.cordis.lu第六框架项目的研究领域:FP6 支持一个广阔的多课题的研究领域,它主要解决公众需求或提供政策支持。
主要的研究领域及资金分配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生命科学,基因和有关健康的生物技术22.55信息社会技术(IST,即信息化)36.25钠米技术、智能材料和新的生产方法13.00航空航天10.75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6.85可持续发展(能源 8.10, 地面交通 6.10, 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 7.00) 21.20知识社会的公民与政府 2.25政策支持和可预见的科技需求 5.55国际合作计划(支持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包括中国) 3.15欧盟用于支持非欧盟成员国的经费除了国际合作计划中的 3.15 亿欧元外,还有 2.85 亿欧元用于上述其它主题领域下的研究。
我国电动飞机发展现状及建议范振伟; 杨凤田; 项松; 赵为平【期刊名称】《《航空科学技术》》【年(卷),期】2019(030)011【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电动飞机; 通用航空; 发展; 分析; 建议【作者】范振伟; 杨凤田; 项松; 赵为平【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通航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136;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1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72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形势的日益严峻,人们在发展绿色航空方面达成基本共识[1]。
因此,各国对电推进飞机的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电动飞机已成为世界航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2]。
电动飞机零排放、低噪声、几乎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电动飞机从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理念出发,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的环保性和舒适性,为绿色航空提供一条光明的技术途径,是绿色航空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认为,电动飞机可实现节能超过60%、减排超过90%、降噪超过65%。
欧盟认为电动飞机是实现欧洲航空2050年碳排放目标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第三航空”时代的重要标志。
电动飞机开启了航空领域新一轮创新与变革热潮,引领航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航空发展,将对世界航空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发展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3]。
但我国电动飞机的研发工作,几乎与欧美等航空强国同步,并且取得了锐翔系列电动飞机的适航证。
因此,目前开展电动飞机研发与应用,是我国整个航空工业以及通用航空工业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电动汽车技术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是,人们对电动飞机如何发展还存在诸多的怀疑,这些将影响我国对电动飞机发展的预期和决策。
通用航空工业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走新能源电动飞机这条新道路。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电动飞机发展政策和研究热点,结合国内的研究工作,分析了我国电动飞机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科技观察】欧盟科研资助体系概览本文由《科技导报》(STReview)授权转载,本文发表在《科技导报》2016年第7期,作者:田恬卓越的研究和创新令人们获得更加健康、完善和美好的生活。
欧洲是世界级研究的汇集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与欧洲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欧洲的科学基础设施来进行他们的研究。
欧洲的科研环境是复杂的,欧盟和欧洲各国都分别资助各种研究项目,地区、国家和国际行为在多个层次上相互作用,研究人员也同时开展欧洲内和国际间的合作,而欧盟(EU)是众多欧洲科研资助者中的一个。
欧盟有哪些科研资助项目呢?欧盟通过一些相互关联的项目来支持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这些项目包括结构性资助、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计划和行业研发项目。
据估计,2014—2020年,这些项目共为支持研发和创新活动提供了1200亿欧元。
此外,欧盟还通过一些特定的项目给研发创新活动提供间接支持,包括企业和中小企业竞争力计划(Competitiveness for Enterprises and Small andMedium Size Enterprises, COSME)、Erasmus+计划、健康计划、生命计划、连接欧洲设施(The 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计划和欧洲战略投资基金项目等。
框架计划——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FP)是欧盟资助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的主要机制。
当前的框架计划称为地平线2020(图1)。
地平线2020是由欧盟科研与创新总司(DG RTD)管理。
其他8个管理不同研究方向的总司(能源,交通,农业,教育,以及文化,发展,民政事务和联合研究中心(JRC))共同负责制定总司的研究计划。
图1 地平线2020计划框架计划自1984年建立以来,其预算和覆盖范围已经大大增加。
地平线2020在2014—2020年间的预算为748亿欧元。
欧盟成员国的大学、研究组织、小型和大型企业、慈善机构和个人研究者均有资格接受框架计划的资助。
欧盟创新合作政策对成员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一直致力于推动欧洲成员国的科技创新和竞争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创新合作政策,并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等手段,促进成员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欧盟创新合作政策对成员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和贡献。
一、资金投入促进科技研发作为欧盟创新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投入被广泛用于支持成员国的科技研发活动。
欧盟设立了众多科技创新基金,如欧洲创新和技术协作计划(Horizon Europe),旨在鼓励和资助成员国的创新研究项目。
这些基金为成员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可观的财务支持,为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
通过资金的投入,欧盟创新合作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科技研发的开展,为成员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政策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除了资金投入,欧盟创新合作政策还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典型的例子是欧洲研究委员会所设立的“研究和创新框架计划”(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ramework Programme),通过支持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鼓励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成员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
此外,欧盟还通过制定专业化的科技创新政策,如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创业支持政策等,为成员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和环境上的支持,增强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效益。
三、国际合作促进经验交流与创新共享欧盟创新合作政策还鼓励成员国之间及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和科技交流活动,成员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共享科技资源与经验,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欧盟还设立了一系列的跨国创新合作平台,如欧盟创新伙伴关系(European Innovation Partnership)等,为成员国建立了开放的创新合作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与合作的有效结合。
2020·04在研发领域,欧洲具有传统优势,但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欧盟地区作为整体在创新能力上一直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并被中、韩等国家快速追赶,而在内部,欧盟还面临着成员国经济增长不平衡、人口老龄化、能源安全等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欧盟认识到单靠任何一个成员国的力量都无法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必须要整合欧盟各国的研究和创新力量,协调各国的资源和政策,推进欧盟地区的创新协作,提高欧盟整体的创新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
鉴于各成员国在创新能力、科技制度等方面差距较大,要实现各国间广泛的创新合作,需要超国家层面的机构进行有力推动。
多年来,欧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推进成员国之间的创新合作。
如今,基于协同的欧盟科技一体化政策框架总体可以分为基金资助、成立合作平台、促进科研人员跨国自由流动三大类举措。
建立基金,资助成员国科技创新及合作为整合成员国的科技力量,推进各成员国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提高整体的科研和创新水平,欧盟对成员国创新主体的跨国、跨部门合作进行资助。
如欧盟的“研究、技术开发及示范框架计划”(简称“框架计划”),是欧盟最重要的公共财政科研资助计划,支持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科技合作,还支持欧洲高校、企业、研究中心和公共管理者之间的合作。
“框架计划”现已经历八个阶段,其预算不断增加,对于促进欧洲各国科技合作及欧洲研究网络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在创新能力差距较小的主体之间较易形成科技创新合作,因此缩小成员国之间创新能力的差距是推进成员国间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条件。
欧盟设立的结构基金(Structural Fund ),其主要任务就是支持落后地区或产业衰退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近些年,结构基金在支持地区创新方面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在缩小成员国之间创新能力差距方面起到推进作用。
搭建平台,推进创新主体跨国、跨部门合作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创新合作既涉及到创新主体之间的跨国合作,又涉及到不同创新主体的跨部门合作,欧盟通过搭建一系列合作平台促进创新主体的跨国、跨部门合作。
欧盟第九期研发框架计划:演进与改革LIU Run-sheng【摘要】本文介绍了欧盟第九期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计划(2021—2027年)方案及其三大支柱——\"开放科学\"\"全球性挑战与产业竞争力\"\"开放创新\",分析了该框架计划的主要特点、重要变化和实施方法,最后从制定过程、制定理念和改革亮点方面对我国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科技计划编制工作提出了若干启示.【期刊名称】《全球科技经济瞭望》【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欧盟;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计划;重大任务;伙伴关系;欧洲创新理事会【作者】LIU Run-she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22.1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欧盟自1984年以来实施了8个研发框架计划,通过不断整合资源、改革管理体制,以期在欧洲层面更有效地利用研发创新资源,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欧盟真正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1] 。
为夯实科技基础,培育欧盟竞争力,落实欧盟战略要务,并应对全球性挑战,2018年6月欧盟委员会又提出了预算达976亿欧元的第九期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计划(2021—2027年)。
该计划将遵循“开放科学、开放创新和向世界开放”的总原则,通过“开放科学”“全球性挑战与产业竞争力”“开放创新”三大支柱执行,注重平衡、连贯和协同,并支持加强研发创新体系。
为产生最大影响,该计划将通过开放科学使科学更卓越、更具影响力,将通过设置重大任务(Mission)和新一代欧洲伙伴关系在“全球性挑战与产业竞争力”方面更聚焦,将通过正式设立欧洲创新理事会(EIC)促进突破性、颠覆性创新。
1 总体框架“地平线欧洲”计划(2021—2027年)总预算为976亿欧元,将是欧盟最具雄心的研发创新资助方案。
欧盟的科研与创新政策欧盟一直以来将科研和创新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
为此,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科研与创新政策,旨在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并为科研人员和创新者提供支持和资源。
本文将介绍欧盟科研与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其对欧洲科技创新环境的影响。
一、欧盟的科研政策欧盟通过《欧洲制造2020战略》等一系列计划,致力于提升欧洲在科研领域的竞争力。
该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欧洲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
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科研产出和加强研究合作。
欧盟通过各类科研项目和基金,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进行创新性研究。
其中,欧洲研究委员会(ERC)是欧盟科研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ERC致力于资助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旨在提升欧洲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此外,欧盟还倡导开放科学和开放数据政策,推动研究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通过开放科学政策,欧盟试图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研究产出的影响力和可用性。
开放数据政策则鼓励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将研究数据公开共享,以促进科学发现和创新。
二、欧盟的创新政策为了提高欧洲的创新能力和推动技术转化,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政策。
欧洲创新联盟(EIC)是欧盟创新政策的核心机构,它致力于支持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项目,并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欧洲创新联盟通过引入创新采购、开展试点项目和提供风险投资等方式,支持创新者和创业者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欧盟还推动创建跨国研发网络和创新中心,提供创新培训和咨询服务,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
除了创新支持,欧盟还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化推广。
欧盟通过知识产权政策,保护创新者和发明家的权益,并鼓励技术转让和合作。
欧盟还推动构建开放、竞争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创新和创业提供更好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欧盟科研与创新政策的影响欧盟的科研与创新政策对欧洲科技创新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欧盟科技框架计划
“欧盟科技框架计划”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官方科技计划之一,是欧盟成员国共同参与的重大科技研发计划,也是欧盟投资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全球性科研与科技开发计划,以研究国际前沿问题和科技难点为主要内容。
自1998年《中欧科学技术合作协定》签署以来,我国有关机构参与欧盟框架计划的规模呈持续扩大和迅速发展的趋势,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已经成为中欧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欧盟框架计划从1984年开始,目前正在执行欧盟第七个研发框架计划,历时六年(2007-2013),总预算为505.21亿欧元,于2006年年底分别获得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批准,并于2007年1月下旬正式生效并实施。
截止到2011年5月12日,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我国共有168个参与项目获批,欧盟资助2300多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