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写题解题技巧[1]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仿写题型方法归纳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各类考试的题型也逐渐丰富多样。
在应对各种考试中,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仿写题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备考。
一、说明文仿写题型说明文仿写题是考查考生对说明文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并通过仿写来检验其运用。
在应对该题型时,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熟悉说明文的结构特点:一个完整的说明文通常包括引入、细节展开和总结三个部分,考生可以通过模板和例句来掌握典型的说明文结构。
2. 抓住关键词和提纲要点:在读完所给说明文后,考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词和提纲要点,并能准确理解其含义和关系。
3. 合理运用过渡词和连接词:仿写说明文时,考生应该运用适当的过渡词和连接词,使文章的结构更连贯、紧密。
二、议论文仿写题型议论文仿写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论证结构和论点表达的掌握。
在应对该题型时,考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分析论点和论证结构:在阅读所给议论文时,考生应仔细分析文中的论点和论证结构,明确作者所持立场和论据的组织方式。
2. 留意段落结构和句子结构:仿写议论文时,考生可以借鉴原文的段落结构和句子结构,如递进、转折、对比等,使文章更有层次感和说服力。
3. 运用论证手法:仿写议论文时,考生可以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如引用权威观点、举例说明、分析对比等,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三、记叙文仿写题型记叙文仿写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故事结构和情节表达方式的把握。
在应对该题型时,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理解故事结构:阅读所给的记叙文后,考生应仔细理解故事的结构,包括起承转合、高潮、结尾等,明确情节的发展脉络。
2. 把握时间顺序和人物关系:仿写记叙文时,考生应该准确把握时间顺序和人物关系,避免在仿写过程中出现混乱的情节和角色。
3. 运用描写手法:仿写记叙文时,考生可以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如对景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等,以增强文章的读者体验和感染力。
四、应用文仿写题型应用文仿写题是应对报告、公告、邀请函等应用文体裁的考查。
比喻仿写题答题技巧近年高考的比喻类仿写题,涉及的比喻类型,不仅包括比较常见的明喻、暗喻、借喻,而且出现了对博喻、联喻等并不常见的比喻类型的语言运用实践。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比喻仿写题答题技巧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比喻仿写题答题技巧第一步,横向联系,确立本体。
前几年,仿造比喻不仅有规定的语境,还有规定的“本体”,而2002年高考题“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这样就更接近古代的“对对子”了。
考场上,许多考生为找不到合适的“本体”而犯愁。
其实,只要我们学一学古代“对子王”纪晓岚,将思维的镜头对准包罗万象的自然界,对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再作横向的、纵向的、反向的联想,日月星辰、阴晴风雨、江湖河海、群山大漠、花木虫鱼、飞禽走兽,风俗民情、名胜古迹等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任你选择,那又何愁找不到合适的“本体”呢?第二步,分析本体,确认特征。
所谓分析本体,就是多角度分析事物的特征,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心理感受或事物的原理、构造、功能上寻找属性特征。
朱自清的《春》从视觉上抓住春雨的“密、亮、细”的特征,营造出一组新奇的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给读者留下了具体可感的印象。
1998年高考题要求以“时间”这个概念进行剖析:“时间”具有“漫长、短暂、缓慢、飞逝而过、一去不复返、可以挤出来”等特征。
常言说,时间如白驹过隙,指的是时间的“飞逝而过”;时间如滚滚东去的江水一样,指的是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时间如海绵里的水,指的是时间“可以挤出来”。
2001年仿句题:“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该题要求考生从“悲观者”的反面,即“乐观者”的角度,仿造比喻。
同样,我们也应该先分析“希望”的特征;从模态来看,“希望”应为“能够实现的”;从时态来看,应是“指向未来的”。
第三步,根据特征,确定喻体。
高考仿写句子知识点在高考中,作为语文科目的重要内容之一,仿写句子是考生们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仿写句子的目的是通过模仿既定的句子结构、句式和表达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常见的高考仿写句子的知识点。
一、仿写句式和结构在搜集和积累素材的基础上,考生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句式和结构来实现仿写的目的。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倒装句、插入语、省略句等句式来丰富文章的表达。
二、增加修辞手法写作中,修辞手法是提升文章感染力和艺术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考生可以通过仿写来学习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三、运用词语替换和改写除了结构和修辞手法之外,考生还需对用词进行灵活地替换和改写。
通过替换或改写部分词语,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准确,并避免重复使用。
这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词语储备和语言敏感度。
四、注意语言的精练和简洁在仿写句子时,考生要注意语言的精练和简洁。
通过删减冗余的词语和修饰语,保持句子结构的简洁,能使表达更直接、更有力。
同时,考生也要注重句子的连贯性和流畅度,使得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而顺畅。
五、积累和练习除了掌握以上的知识点之外,考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积累和练习。
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和生活实践,考生可以不断地积累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词语的用法。
同时,考生还可以通过仿写练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仿写水平。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把握好仿写句子这一技巧对于提升语文水平和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练习,掌握仿写句子的知识点,考生可以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从高考试题看仿句题的解题技巧等仿句,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相同,但写作技法、风格与例句一致的句子。
仿句题短小精悍而又灵活,考查面广,可涉及语法、修辞、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
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解答仿句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题干中的显性规定题干中的显性规定,是指题干明确提出的仿写要求。
这些要求是我们答题时思考的方向,只有注意了这些规定,才能避免无谓的丢分。
请看2005年高考广东卷: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此题,题干明确作出了如下规定:①仿照上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②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③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这就是“显性规定”。
对于这些解题要求,仿写时应该严格遵守。
二、注意题中的隐性规定仿句时最容易忽视的是题中的隐性规定。
题中的隐性要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1.形式上的隐性规定仿句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有的题虽然没有明确的在题干中提出形式上的要求,但所仿对象中却隐含着形式上的相应规定。
解题时应弄清例句的句式、修辞特点,与所仿句子保持高度一致。
例如,2005高考江苏卷: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流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是你欢快的旋律。
本题从句式上看,用了“没有……,也没有……,但……是……”的格式;从短语上看,后四句用的都是偏正短语。
注意到了这些形式上的隐性规定,才能正确仿写。
2.内容上的隐性规定(1)逻辑关系上的规定仿句时,要弄清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是转折还是递进,是因果还是假设,是总分还是并列,仿写时必须符合规定。
高考语文形神兼备巧仿写仿写是高考语言表达部分中的传统题型,因富于联想、文学味浓厚而为命题者和考生所喜爱。
对于这种题型,二轮复习的关键是练,在练中积累,在积累中感悟,以便在临场时真正达到形神兼备。
一、强化审题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中,仿写题的审题最为重要。
因为只有审准了,才能仿得像。
针对不同的题型,审题有不同的要求。
1.话题式仿写,重在审例句。
①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注意关联词的使用。
有时,例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
②注意例句的修辞方法,有的例句(或例句间)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不可忽视。
③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④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等,仿句要一致。
2.填空式仿写,重在审语段主旨,审所要填写句子的上下文语境。
在掌握语段主旨的前提下看上句或下句在句式、修辞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二、贵在打开思路1.用相似、相关联想打开思路,先粗后细完善思路。
要抓住例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尤其是描述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相关或相对联想。
在确定好要仿写的对象后,可先粗后细地仿写,先搭架子,再填材料,先句子主干,后局部枝叶,不能求一步到位,应逐步打磨。
2.用好词语的“留”与“换”。
分析例句或语境,看看哪些词语需要保留,哪些词语需要更换。
留住不变的词语,重点考虑要换掉哪些词语,该换上哪些词语。
例题:仿照下面的例句,以“光荣/虚荣”或者“赞美/奉承”为话题写一组句子。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与例句相同。
理想/幻想:理想是合理的设想,幻想是空洞的梦想。
理想像海上的灯塔,让人明确方向;幻想像空中的楼阁,让人沉醉迷失。
[答案示例]光荣/虚荣:光荣是本质上的荣耀,虚荣是表面上的光彩。
光荣像五彩的花环,催人上进;虚荣像自织的绳索,使人止步。
赞美/奉承:赞美是真情的流露,奉承是虚伪的表达。
赞美像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奉承像温柔的陷阱,令人难以自拔。
【高中语文】比喻仿写题的五步解题法第一步,横向联系,确立本体。
几年前,模仿隐喻不仅有特定的语境,而且有特定的“本体”,而2002年高考题“要求选择一个新的本体和隐喻”,更接近于古代的“对”。
考场上,许多考生为找不到合适的“本体”而犯愁。
其实,只要我们学一学古代“对子王”纪晓岚,将思维的镜头对准包罗万象的自然界,对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再作横向的、纵向的、反向的联想,日月星辰、阴晴风雨、江湖河海、群山大漠、花木虫鱼、飞禽走兽,风俗民情、名胜古迹等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任你选择,那又何愁找不到合适的“本体”呢?第二步是分析本体并确认特征。
所谓分析本体,就是多角度分析事物的特征,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心理感受或事物的原理、构造、功能上寻找属性特征。
朱自清的《春》从视觉上抓住春雨的“密、亮、细”的特征,营造出一组新奇的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给读者留下了具体可感的印象。
1998年高考要求对“时间”的概念进行分析:“时间”具有“长、短、慢、转瞬即逝、永不回头、可挤出”的特点。
俗话说,时间就像一匹白马穿过一个缺口,它指的是时间的“飞逝”;时间,就像滚滚向东的河流,指的是时间的“永远逝去”;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这意味着时间“可以被挤出”。
悲观主义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即使能看见,也永远达不到;乐观主义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要求候选人从“悲观主义者”的反面,也就是从“乐观主义者”的角度去模仿这个比喻。
同样,我们应该首先分析“希望”的特征;从模式的角度来看,“希望”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从时态来看,应该是“指向未来”。
第三步,根据特征,确定喻体。
事物的特点是修辞中本体与隐喻的“相似性”。
在分析了本体论的特点之后,我们应该根据本体论的特点来观察和发现隐喻,这是模仿隐喻的关键。
学生可以按照“第一步”中介绍的查找本体的方法查找隐喻。
然而,应该强调的是,本体论和比喻体有一些共同点(相似性)。
仿写句子的解题技巧仿写句子的解题技巧我们做什么的事,都会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仿写句子的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仿写句子是目前语文考试的一大热点。
由于此种试题要求考生针对提供的新语境仿造句式,进行创造性发挥,思维力度大,符合当今培养创新思维的方向,是一种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题观。
答好仿写句至少需要三方面的能力:一、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汉语语法修辞运用能力;三、较强的联想能力。
还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形式的束缚性,即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不可另起炉灶;二是内容上的创造性,内容上不能再去重复原来的内容,要尽量开拓境界。
在这诸多项要求中,至关重要的是敏捷而丰富的联想能力。
只有联想丰富,思维发散面广,答题方能得心应手;否则思路阻塞,笔下干枯,甚至无从下手。
可以这样说:仿写句子“形式为仿,关键在想”。
(一)从形似角度联想。
[例1]:模仿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例句:O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O是一只漂流圈,让弱者随波逐流;仿句:O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O与镜子、漂流圈形状相似,因此答者要调动生活积累从形似的角度展开广泛的联想跟O形状相似的物体如满月、太阳、车轮……再从句子形式看,“让你认识自己”“让弱者随波逐流”是根据镜子能成像,漂流圈能漂浮水面的特点而成句的;最后从语法修辞角度看,例句用的是比喻手法。
因此仿句可以这样表达:O是一面战鼓,催强者奋勇前进;O是一只车轮,使勇士滚滚向前。
(二)从神似角度联想[例2]: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再在后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
如果你是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题快速答题技巧一、解题思路:1、抓住词头,迅速联想仿想语句,重在一个“仿”字,因此必须扣紧原句的句式去仿造。
写什么题材,往往是考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找不到切入口,就无从下手。
其实,你可以根据原句的词头展开联想,迅速找出自己要写的话题。
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例1、仿照下列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欧是海的文字。
原句词头是“海”,我们就抓住“海”去作联想:海——山、河、沙漠、森林……(从自然界景物的角度作顺向联想)海——火、光、电……(从性质相反的角度作反向联想)又如2002年北京高考题:例2 、仿写。
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顺向联想:墙角的花——路边的草、河边的柳、田野的稻……反向联想:墙角的花——飞舞的蜂、罪恶的手、参天的树……至此,就可以迅速从中选出其中一项作为你仿写的词头了。
可见,选取仿写题材并非难事。
2、理顺关系,克隆句式选定了仿写句子的词头,紧接着,就分析原句前后的关系,依照原句的关系,克隆出自己的句子。
如例1,不难看出,这首短诗的四个句子都是比喻句(题干已作了说明),第一句和其它各句构成了一种领属的关系。
依照顺向联想法,我们可以克隆出这样一个句子:山是大自然是部翻不完的大书,绿树是封面,清晨的鸟语是序言,坡上的鲜花是山的诗行。
由“字典”联想到书,克隆出第一行诗,由书联想到它的构成:封面、序言、诗行,依次克隆出2—4句。
依照反向联想法,则可以这样仿写:火是光的母亲,火苗是慈祥的笑脸,火芯是温暖的内心,热量是火付出的爱。
由海和水的关系联想到火与光的关系,首先克隆出第一句,抓住其内在结构关系,可依次写出其它三句。
例2题,审视原句的前后关系,它是表达一种哲理(或一个道理),可按顺向联想法克隆:路边的草!你旁若无人时,注定受人践踏。
反向联想法克隆:飞舞的蜂,你辛勤采花后,甜蜜就诞生了。
高考仿写题解题技巧
仿写,就是给出一个例子,要考生根据要求,仿照例子创作一句或一段文
字。
一、仿写句的题型大致有如下三种。
1.提供范例式
这类题型是先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例句句式
仿写。这类题型要讲究语言的锤炼,句子的意蕴。不注意语言的推敲是仿
写中常见的毛病。仿写时要在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功夫,力求所写的内容新
颖独特。
例一:仿照下面哲理性的比喻,以“奋斗”和“希望”开头,各写一个句
式相同的比喻句。
例句 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参考答案 奋斗就是一支搏击风浪的船桨。 希望就是一座亮在前方的
灯塔。
例二:请另选一事物进行仿写,要求形式相似,意思相近。
例句 月亮缺了,是形的消隐,还是韵的升华。
参考答案 太阳落了,是日的收获,还是夜的沉思。
2.嵌入式
这类题往往要求考生把所写的句子嵌在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表达的
思维空间,不仅要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还要注意仿写内容与语境
的一致性,还包括用语的特点,情感基调和文体风格等。
例一:(2007年海南宁夏卷)22、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
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
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6分)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
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参考答案: 没有蓝天的深邃博大,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悠然;没有牡
丹的富丽典雅,可以有小草的清秀刚毅。
简析:要求所仿句形神兼备。仿写的两个句子,既要运用比拟的修辞
方法与开头一句话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式,又要使文段语意完整,也就
是都能表现一种坦然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果我们无法伟大辉煌,也不惧怕
平凡普通,热爱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续写式
这类题型和嵌入式相似,只不过一般要求在句末写一句话和整个语段
风格要一致,这样就要注意审题,精心选材,才不至于偏题。
例一:按照前半句的形式续写句子(注意句式和修辞)
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
畅, , 。
简析:前两个句式都是判断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语部分是
大自然存在的实体“繁花”和“阳光”,宾语部分是个偏正短语,用的是
拟人的修辞手法,且出现了时令“春天”和“夏日”,春天修饰中心词笑
脸,夏日修饰中心词欢畅,我们自然会想到秋天和冬天。再看物象“繁花”
──春天──笑脸;“阳光”──夏日──欢畅,我们会想到“落叶”─
─秋天──叹息;“飞雪”──冬天──舞步。
参考答案:落叶是秋天的叹息。飞雪是冬天的舞步。
二、仿写题解题技巧
这类考题题型灵活、设计精巧、考点繁多、综合性强、考生发挥空间
极大、区分度好,所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下面从“形神理美”
四个方面谈谈做好仿写题的方法技巧。
一、形似
试题往往给出一个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句式相同。这样,句式的
一致性成了首先要达到的要求。有的题目明确要求与例句形成对偶,那就
必须字数一致,相应位置词性相同,整句结构、句中短语结构都要一致才
行。有的题目,虽未明确要对偶,但我们在仿写时,应尽量做到结构一致、
句式工整、字数相近,有时关键词语还可以保留。总之,要与原例句“差
不多”形成对偶。
例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联对出下联。(2004年高
考题)
①春晖盈大地 ②科学能致富
③扫千年旧习 ④祖国江山好
【简析】要写成工整的对偶句,平仄不限。
【参考答案】①正气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③树一代新风④家乡气象新。
例2:依据给出的句子,再仿写两个句子,句式要大体相同。
记忆没有重量,它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
间飞翔。
记忆
记忆
【解析】例句为三个分句。“没有”、“它既可以”、“又可以”这些关
键词可以保留;三句结构依次是动宾、动补、兼语句;要求句式“大体相
同”,仿写时字数可以增减两三个。
【参考答案】记忆没有体积,它既可以挤得人无处容身,又可以容纳
人在温馨的家园徜徉。
记忆没有棱角,它既可以刺得人体无完肤,又可以激励人在难测的旅
途前行。
二、神似
仿写,不是僵化的模仿,更不是小学时的造句练习,除了“形似”之
外,更要注意内在的一致性。这是做好仿写题的关键。高考中,绝大多数
考生都能填满答案,但得分寥寥,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个环节。所谓的“神
似”,应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1、修辞手法一致。有时题干明确要求使用哪几种修辞,有时需要从
原句分析得出。近年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修辞有八种,常考修辞有:
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仿句要与原句修辞相同,不能有所遗漏。
2、内在逻辑一致。要深刻理解例句的内容,分析句子的“隐含信息”,
要把握好例句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关联词语作提醒,
有时标点符号作暗示,如分号常表示并列关系,冒号表示总领下文或总括
上文。
3、感情风格一致。要注意原句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
快。语言风格有典雅与通俗、华丽与质朴、含蓄隽永与清新明快等区别。
还要注意语体色彩的特点。仿句要尽可能与原句越像越好,否则就会显得
不协调、不和谐、不连贯。
例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
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2002年高考题)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
字。
【简析】仿写对象中连用四个比喻句,首句与后三句构成总分关系(冒
号提示),后三句又构成并列关系的排比。每个比喻都要贴切得体,还要
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语言富含诗意。
【参考答案】①春天是四季的一个乐章:春风是旋律,春雨是歌词,
春花、春草都是跳动的音符。②事业是人生的一座大厦:追求是支柱,奋
斗是砖瓦,热情、汗水是人生成功的脚手架。
三、合理
仿写也如“戴着镣铐跳舞”,考生既要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又要敢于
放开手脚大胆思考。要充分展开合理的想像与联想,调动自己的人文积累
和生活积累。同时,所写内容要符合事物的个性特征,要符合人之常情。
要遒循生活的逻辑。不能写出逆情悖理、令人啼笑皆非的东西,流露出思
想的幼稚和认识的错误。
例4:仿照示例,改写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而不失原意。(2003年
高考题)
示例:(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⑴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⑵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误例】⑴要骂人请到政教处,要打架请到保卫科
⑵书中自有黄金屋,岂可打闹;书中自有颜如玉,何忍喧哗?
【简析】⑴句很不友善,更不合常理。政教处是骂人打架的场所吗?
⑵句封建思想浓重,价值取向失当,格调不高。
【参考答案】
⑴练习嗓音,请到音乐教室;锻炼身体,请到操场。
⑵除了知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文明,什么也别留下。
四、优美
语言要反复推敲,不能出现语法错误,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
有时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照应,和谐一致。讲究一定的藻饰,尽量做到
用语生动、文笔优美、含蓄隽永、启人心智。
当然,以上四点,并非每道仿写题都要如此繁琐复杂。考生要根据题
目的具体要求,仔细分析例句的特点,灵活变通运用,既不能信马由缰、
无章可循,也不能作茧自缚、放不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