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0kV变电电气设备定期维护及预防性试验技术规范书

110kV变电电气设备定期维护及预防性试验技术规范书

110kV变电电气设备定期维护及预防性试验技术规范书
110kV变电电气设备定期维护及预防性试验技术规范书

110k V变电电气设备定期维护及预防性试验

技术规范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附件六:技术规范书

110kV变电站电气设备定期维护及预防性试验

技术规范书

一、变电站电气设备(包括箱变)预防性试验及定期维护防腐方案

1、定期维护、清洁防腐工作:

变电站站内电气设备的维护:每年安排设备清洁、构架防腐维护一次。本项工作配合预防性试验进行。

项目包括:站内电气设备、绝缘子、瓷瓶、主变、构架的清污;全站户外构架、设备底座、避雷针等金属部分防腐除锈补漆工作;各色相重新上色工作;各接线端子及接线盒防锈工作;各转动、传动部件加注润滑油;各气压、密闭部位检漏工作等。具体项目见附下表。

变电站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

设备设施预防预见性维护规范

1.目的 1.1对公司的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实现科学管理,为生产顺利进行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 1.2 加强设备零备件的管理,满足设备维修、检修的需要,确保设备的优良性能。 1.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所有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相关零备件的管理和控制。 3. 职责 3.1 市场部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采购及结算工作。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安装、维修、定期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3.3 各使用部门负责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生产设备,对有关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4.工作流程图 流程图见下页。 5.工作内容和要求 5.1 建立设备档案 5.1.1?设备验收合格后开始建立档案,到设备报废为止,实行全过程控制。每台设备都要建立起独立的档案,并编制统一的编号,以备管理,具体设备一览表建立《生产设备台帐》。 5.1.2 对于设备上的附属设备不再另作单独的档案,其相关的资料与其母设备共同存储归档。 5.1.3 设备相关资料及文件分别相应责任部门管理、保存;资料可能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软件光盘等等,根据实际处理。 5.1.4设备档案内容有生产设备档案、设备验收报告、设备维修单等。 5.2 设备标识: 对公司所有生产设备按加工设备、钎焊设备、空压机及“其它”四类进行分类编

号管理。编号形式为: 设备编号为: 设备字母代号 类型 排列序号 工作流程图: 5.3设备分类 5.3.1?根据设备价值、精密程度、设备的可替代性以及设备本身的性质、用途

工业企业电气设备可靠性诊断和维修

工业企业电气设备可靠性诊断和维修 在工業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随着电气设备数量增加,设备类型的多样性,就会给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增加相关的难度。为了防止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安全隐患以及质量事故,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可靠性诊断措施以及维护方法。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为我国工业企业电气设备的合理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工业企业;电气设备;可靠性诊断;维修 引言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构成比较复杂,有些元件设计得较精密,如果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元器件不符合规范标准,就会影响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对设备的维修养护不到位,或者出现人为误操作等现象,都会影响到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进而威胁到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1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作用分析 1.1利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作为企业品牌树立和命脉生存的基础,产品质量对于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企业提供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应用人工进行产品生产工作,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导致产品生产出现一定的错误和误差,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会对机械化大生产的发展造成影响。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促进对机械化的自动控制和检测工作,对误差进行有效降低,对产品质量进行提升。 1.2利于对生产环境改善 在机械操作和机械生产工作中应用传统人工进行生产,受繁重流水线的影响,工人所处的生产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较差的环境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情况,甚至会增加疾病隐患的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对人力负担进行有效解放,能够按照相关的程序和计划,完成对产品的检测和生产工作,对事故和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降低,对工人生产环境进行优化,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相关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充分的发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1]。 1.3可靠性能够加强产品的质量

电气设备春季预防性试验安全措施及计划

织金县华荣煤业集团赣贵煤矿 2013年春季预防性电气试验计划及 安全措施

2013年2月1日 2013年春季预防性电气试验计划及安全措施试验工作负责人:英昌府、张福礼 试验工作人员:姜山、张福礼、杜敦祥、徐小磊、桑木文、陈兆文、柏叶山 一、安全组织措施: 1、由英昌府负责全部安全工作。 2、由工作负责人英昌府办理工作票。 3、工作负责人英昌府,高压、继保监护人张福礼。 4、工作前,由英昌府对参加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贯彻。 5、试验人员进入工作现场,由工作负责人按工作票宣读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编号)、工作内容。 6、工作中设专人监护,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成员说明现场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作监护人(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监护,必须按规程进行作业,并及时纠正违反安全规程的动作。 7、认真遵守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工作间断时,工作成员撤出现场、所有试验保护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由工作负责人执存,需要恢复

工作时,工作负责人应会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查看安全措施无误后方可恢复工作。 8、现场工作一切听从工作负责人的安排,没有工作负责人的许可不得做其它任何工作。 9、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二、技术措施: 1、由英昌府会同工作许可人对停电设备检查无误后,办理工作许可手续,方可进入工作现场。 2、试验设备接线完毕,由工作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方可送试验电源。 3、耐压试验前,由陈松林设警戒线,并通知无关人员撤离试验区域。试验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接线、表计倍率、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均正确无误,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并设好“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后方可加压,加压过程中操作人应呼唱。 4、耐压试验时升压在40%试验电压内可快速进行,接近试验电压时应均匀缓慢进行,一般掌握在20s完成全试验电压的过程。 5、高压试验工作人员在全部试验过程中,应精力集中,不得与他人闲谈,随时警戒异常现象发生,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 6、试验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终止试验并断开试验电源,经接地放电后方可进行检查。 7、在试验中的高压设备,其接地线或短路线应认为已有电压,严禁接近。 8、氧化锌避雷器试验时,在泄露达到200uA时,应放慢速度,因其电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第一章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 GB 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 1094.11—2007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GB 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 1208—1996 电流互感器 GB 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GB 1985—200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 7330—2008 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 GB/T 8287.1-2008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盒户外支柱绝缘子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 GB 12022—2006 工业六氟化硫 GB/T 20876.2 标称电压大于1000V的架空线路用悬浮式复合绝缘子原件

第2部分:尺寸和电气特性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 DL/T 475—2006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导则 DL/T 555—200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试验导则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7—2004 绝缘子常用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 864—2003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T 911—2004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DL/T 1048—2007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DL/T 1093—2008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 Q/GDW 168—200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 407—2010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现场检测导则 Q/GDW 415—2010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用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技术规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在我国已有40年的使用经验。1985年由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33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规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设备品种、参数和技术性能有较大的发展,需要对1985年颁布的规程进行补充和修改。1991年电力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该规程进行了修订,同时把电压等级扩大到500kV,并更名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凡其它规程、规定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规程有抵触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乃庆、王火昆明、冯复生、凌愍、陈英、曹荣江、白健群、樊力、盛国钊、孙桂兰、孟玉婵、周慧娟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094.1~5—85电力变压器 GB5583—85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 GB6450—86干式电力变压器 GB11022—89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1023—8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导则GB7595—87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DL/T459—92镉镍蓄电池直流屏定货技术条件 DL/T593—1996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定货技术导则 3定义、符号 3.1预防性试验 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

6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重大编号: □一般 6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制:管吉聪 审核: 审批:

目录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 互感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5) 真空断路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8) 母线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3)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LNG接收站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工作。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三、试验设备、仪器及有关专用工具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及公司相关安 全规定。 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3.作业前需按照技术交底规定进行交底,见表附录2 4.作业过程及管控见表附录1:青岛LNG电动机小修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采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 1.4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 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图 1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 1.4.2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然后将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屏蔽连接线接到被试品测量部位。 1.4.4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1.4.5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连接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 1.4.6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1.4.7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1.5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1.5.1试品温度一般应在10℃~40℃之间。 1.5.2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固定换算公式。温度换算系数最好以实测决定。例如正常状态下,当设备自运行中停下,在自行冷却过程中,可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绝缘电阻值,从而求出其温度换算系数。 1.6测量结果的判断 氧化锌避雷器35kV 以上不小于2500 MΩ,35kV 及以下不小于1000M Ω。底座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 Ω。

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食品厂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1.0目的 将本公司设备的故障率和实际折旧率降至最低,使整个设备在使用周期中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增至最高。 2.0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 3.0 内容 3.1预防性维护保养体系 3.1.1生产部负责制定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安排各时期工作任务并在有异议的情况下进行协调,达成一致,以保证预防性维修保养工作有效地进行。 3.1.2生产部负责添加、取消或延迟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表格的更新,添加、取消或延迟设备的维护计划需经过生产相关负责人协调一致。 3.1.3生产部负责将新的设备加入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中,同时负责确定设备最适当的预防性维护时间,以及对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所作的任何更改。 3.1.4设备维修依维修难度和工作量分:小修、中修、大修

3.1. 4.1小修是指设备某点或某个部件发生损坏或故障,不影响设备整体效能而进行的定点维修,一般在1—3个工时内完成。 3.1. 4.2中修是指设备部分功能发生故障或丧失,需对设备部分部件进行维修,一般在1—3个工作日能完成。 3.1. 4.3大修是指设备整体性能下降,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必须对整机进行系统维修,以恢复设备的使用价值和性能,一般委托专业维修公司进行,周期大约1—2个月。 3.1. 4.4设备小修按设备维修规程进行,中修按设备维修计划进行专项维修,大修应建立相应的维修计划、委修合同、验收报告等,确保大修工作按期保质的完成。 3.1.5设备三级保养制度,包括: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3.1.5.1 日常维护保养主要以操作工为主,对设备进行点检并填写设备点检表,并对设备进 行清洁和润滑,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并注意设备的运转状况,发现有小故障应及时排 除,及时调整紧固松动部件,下班前对设备进行清洁,对各部件进行擦拭和注油润滑等,并详细记录于《机器设备保养记录表》。

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措施

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措施 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措施 怎样合理安排电气设备的检修,节省检修费用、降低检修成本, 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对系统运行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那么要怎么合理的运用电气设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 目前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大多采用的计划检修体制,存在着 严重缺陷,如临时性维修频繁、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盲目维修等, 这使世界各国每年在设备维修方面耗资巨大。怎样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检修,节省检修费用、降低检修成本,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对系统运行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介电气设备维护的安全要求,并提出电气设备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1)保护接地 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 连接。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 不大于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 于4Ω。

(2)保护接零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可将TN供电系统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 不管采用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必须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3)设置漏电保护器 1)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2)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3)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 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程序(含表格)

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确保产品生产的需要,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防止不必要的损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机器/设备的管理。 3.0职责 3.1生产技术部是设备预防性维护的管理部门。 3.2其他部门是配合部门。 4.0工作程序 4.1生产技术部应建立机器/设备台账,进行编号、标识,关键设备的标识牌上必须写有“关键设备”字样。 4.2对机器/设备的管理,按《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定》执行。 4.3设备的操作,操作人员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操作人员须经培训,未经培训和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操作,按《员工培训控制程序》执行。 4.5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对设备维护、保养、包装和防护,同时定期由操作人员为主,会同机修人员对其检查并维护保养,每一年一次由机修人员会同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并维护保养。 4.6对机器/设备的检查,操作人员应在生产前进行试运转检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巡回检查,生产结束后应对其维护保养。

4.7对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生产技术部应查明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排除故障,并填写《设备故障报告》。 4.8当维护保养计划与生产计划不符时,车间应进行计划调整。交于生产技术部经理确认。 4.9对设备、工艺控制,使过程中涉及到主要设备、工艺受控,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4.10生产技术部制定关键设备的《备件清单》,并在清单中明确最少库存量。 4.11当生产技术部领用备件后,应及时采购备件,确保规定的备件数量。 4.12设备预测性维护的要求: 生产技术部对主要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靠建立备件计划通过分析设备的精度、噪音/振动、工装、刀具、磨损等主要因素,同时对CMK值进行监控,建立《生产设备预测计划表》。生产技术部每季度进行统计提出改进的要求同时记录于《预测性设备维护统计表》。 4.12每年年底,生产技术部应在年度工作报告中对非计划停车时间进行评价分析,并提交管理评审。 5.0相关/支持性文件 5.1《过程控制程序》 5.2《设备管理工作的规定》 5.3《生产操作规程》 6.0质量记录 《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

企业电气设备可靠性和维护

企业电气设备可靠性和维护 发表时间:2016-11-09T15:11:27.28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作者:曾祥雄 [导读] 如果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轻者影响生汽重者将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将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身份证号码:44162419681018XXXX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生产能否良好开展,如果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轻者影响生汽重者将会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将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在企业生产中将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并且在维护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将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避免因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因此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对企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维护人员巡检内容为切入点,对企业生产中电气设备中最为常见的故障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给予一定的维护策略。 【关键词】电气设备;可靠性;维护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也逐渐朝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电气设备在企业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企业生产过程之中,电气相关的设备占工厂之中总设备的比例逐渐上升。所以工厂之中的维护人员要对电气设备进行一定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并且对于电气设备之中出现的故障,应当有充分的重视,对所有可能产生这种状况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予维护性的解决,避免其因故障给人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1.电气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人们对电力企业的需求逐渐增加,然而在竞争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小大,盲目的节能成本,对于设备的运行情况并没有进行定期检修,导致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从而大大影响到了企业生产的效率,并减缓了企业生产的进度。 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高低与工作环境、施工方法以及后期维护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电气设备使用环境多样化,因此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也有许多种,如气候条件、机械作用力以及电磁干扰等。这些因此都会给电气设备的性能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会导致电气设备出现性能下降、温度升高、运行灵活性交叉等问题,进而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元器件生产厂家众多,质量有好有坏,因此控制设备可靠性指标偏低,在小企业中,管理体系缺陷,零部件进厂检查不能得到有效实行,同时,市场中的恶性竞争,导致元器件价格相对低廉,企业不顾质量的采购,使得控制设备可靠性指标偏低,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2.维护人员巡检内容 对于电气设备的故障,维护人员应该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根据检查制定出一系列的解决方式,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因电气设备故障而带来的风险。使员工的健康安全的环境之中工作,也使企业在此环境中持续发展。所以维护人员的巡检工作,对于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便承担着一定的压力。在巡视过程中主要着重对以下内容进行巡检。 2.1仔细观察 在巡检过程中,维护人员必须要对设备进行详细的观察,并着重观察设备是否有以下异样:磨损、火花、设备松动、断线、破裂、有异物、产生腐蚀、冒烟等现象。 2.2听、闻 电气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在交流电的作用之下,与地面产生摩擦并且产生震动的现象,并且在震动的过程中较容易出现一些声音,其声音有一定的特点,其声音与震动之间将会产生一种线性规律,维护人员在巡检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设备所发出的声音进行仔细倾听,并且能够熟悉设备所发出声音的规律。 2.3触摸 在维护人员巡检的过程之中,可以用手触摸设备,通过感受设备的发热程度以及温度等状况,对设备是否存在异常进行判断。 2.4了解运行状况 维护人员对设备不仅为维护和巡检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状况,其设备发生故障时的主要表现,致使设备发生故障的主要因素以及设备运行时的基本参数等情况。 3.企业生产中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3.1电动机故障 当设备与电源接通之后,如果电动机停止工作并且在通电之后并没有发生声音,其主要产生的原因是:第一,可能是电动机中的内部器件或者是软启动器出现了故障。面对此种状况,首先应当对软启动器的代码进行检测,看是否是软启动器的代码出现乱码的状态,检查软启动器电路中的电子元器件是否出现故障,这些因素出现故障都将影响电动机无法工作,然后再检查外部设施。第二,可能是电动机内部电源烧毁或者是出现绕组短路,使局部的电路呈现瘫痪的状态,进而造成电动机无法正常工作,在巡检的过程中只要发现电动机停止工作,并且能够确认其原因是自身故障,维修过程中使用的较为简单的手段,便是使用万用表对电路板进行测量。 3.2变频器故障 谐波问题将会导致变频器无法正常工作,同时发热问题以及负载匹配问题都将致使变频器发生故障。因此在巡检或者是维护的过程之中,需要着重关注此类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煤矿和相关部门中得到了极度的重视,并且根据此类问题,制定了巡检和维护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4.企业生产中电气设备维护 4.1电动机维护 对于电动机的维护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电动机设备必须处在经常通风且较为干燥的位置,并且在运作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发动机表面的清洁,在设备的进风口位置应收纤维等手段进行遮盖。第二,当电动机连续产生发热情况时,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查明发动机发热的真实情况,找出发动机发热所产生故障的原因,在排除设备之中所有的故障之后,设备便可以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之中。第三,应经常为电动机运转部位润滑,在设备运行过程如果润滑油出现变质的现象,应该及时更换。第四,发动机中轴承无法承受发动机正常工作的负荷时,电动机在运作的过程中,其声音会有明显的变化,并且噪声加剧。面对此种状况,应该对轴承的参数进行检查,并且更换轴承。第五,维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通知 (85)水电电生字第05 号 《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自1977 年颁发以来,对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起 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试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标准》中的一些规定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改名为《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现正式颁发执行,原《标准》同时作废。在执行中如发现有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告我部生产司。 1985 年1 月15 日 1 总则 1.1 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是判断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预防设备损坏及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凡电力系统的设备,应根据本规程的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工业企业及农业用电气设备,除与电力系统直接连接者外,其他可根据使用特点,参照本规程进行。 1.2 本规程的各项规定,是作为检查设备的基本要求,应认真执行。在维护、检修工作中,有关人员还应执行部颁检修、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质量,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改进设备,使设备能长期、安全、经济运行。 1.3 坚持科学态度。对试验结果必须全面地、历史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要加强技术管理,健全资料档案,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1.4 在执行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项目、周期或标准时,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综合分析,提出意见;对主要设备需经上一级主管局审查批准后执行;对其他设备可由本局、厂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 1.5 对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以及SF6 全封闭电器、阻波器等的检查试验,应分别根据相应的专用规程进行,在本规程内不作规定。

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制度一、目的: 通过建立全面完整的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加强设备有计划的维护及预测性维护,以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使设备在生产时处于完好状态,按事先制定的计划和技术要求所进行的维修活动,对工区重点设备应实行预防性维护,并遵循“紧固、润滑、冷却、过滤、检测”的设备维修十字方针。为切实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运转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 区长惠凡光:监督设备检修计划的执行 机电区长詹庆超:1、设备检修计划 2、设备检修计划的执行并归档相关维护记录 机电技术员陈小飞:1、设备检修计划的执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2、负责及时变更设备动态信息 三、相关要求 1、设备检修计划应依据设备的运行状况、状态性能等因素,由设备维护人员依据设备维护要求及设备运行状况来建立。新添加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维护保养方法来建立维护计划。 2、机电技术员在每年12月31日前制定下一年度设备检修计划。此计划应得到设备区长、机电区长、技术主管认可。经由机电区长审核,区长批准后才可生效。经过批准的年度检修计划表的原件,由机电技术员保存, 并将复印件分发给机电检修班工长。 3、预先制定的设备检修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现

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4、机电检修班的工作应当按照制定的维护计划实施,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设备清洁、维护保养实行,做到每台设备及电缆管线、保护、阀门都由维修人员专人维护保养,并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运行记录,由机电区长每月进行监督检查,每月前3个工作日维护人员将上月记录集中后交由机电技术员保存。 5、设备维护人员在执行维护计划后,及时将更换下来的旧备件回收升井。并填写好相关记录。 6、设备维护前要做好备件、时间、维护人员的准备工作。 7、检修人员必须做到科学检修,文明施工,现场要清洁,器具与零部件要摆放整齐,对工程质量要一丝不苟。 三、考核办法 1、在设备检修计划执行中,发现有未按计划执行的现象,处罚相关维护人员100分,机修工长连带50%。 2、在设备检修计划执行中,发现相关记录填写不全或弄虚造假的被视为造假现象,处罚相关维护人员100分。机修工长连带50%。 3、在设备检修计划执行后,相关维护记录丢失,处罚相关维护人员50分。 4、在设备检修计划执行中,因生产任务紧设备无法停机检修,导致不能及时执行计划时,要及时向机电区长汇报,未及时汇报的将按照未执行计划处理,处罚相关维护人员100分。机修工长连带50%。 5、各机电检修班长要根据设备检修计划的内容提前申请备件,以免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 电气设备是发电厂生产运行、正常供配电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电力设备,是电厂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必要元素。只有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保障,发电厂才能实现增加经济效益、促进自身长远发展目标,用户用电才能多一层安全保障。在家用电器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保障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日益迫切,因此发电厂必须要充分做好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标签: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1、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的现状分析 1.1电厂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 作者在对我国的几家电厂的考察工作中发现,一些电厂没有形成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管理层缺乏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的重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关电气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未形成,一些设备管理人员根本就不明确管理电气设备的具体工序和内容;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的相关工具不完全,在一些故障设备需要维修的时候缺乏维修工具;管理层过于看重发电厂带来的经济效益,从思想没有提高对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的重视,认为管理和维修造成的损失远不及电厂发电产生的效益。 1.2设备管理工作需深入 在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及维护过程中,部分管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深入了解电气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使得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流于表面,形同虚设。没有详细分析与整理相关数据,导致盲目工作与重复工作的现象普及,降低了设备管理工作效率。并且工作人员的职责内容不明确,层次不清晰,一旦出现问题,人员之间相互推诿,降低了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及维护效率。此外,与电厂设备管理及维护有关的手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例如信息收集方法相对滞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缺少统一标准,只是简单实用报表来储存信息数据,给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与检索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信息无法适时共享。此外,工作人员对电厂设备安全运行中产生的数据统计与汇总不规范,导致数据统计与实际不符,无法给相关管理人做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1.3设备检查与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 发电厂电气设备在安全运行过程中,故障制度的完善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体系统运行状态,也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检查与维护工作。因此必须将电气设备检查与维护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对电气设备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力度。然而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较低,没有严格按照具体标准要求对电气设备系统进行检查、维护,降低了设备运行效率。而且即使在檢查过程中发现故障问题,由于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做好维护工作,拖延维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范本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 验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第一章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 -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 GB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GB 1207—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 1208—1996 电流互感器 GB 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4703—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GB 1985—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 7330—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 GB/T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内盒户外支柱绝缘子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 GB 12022—工业六氟化硫 GB/T 标称电压大于1000V的架空线路用悬浮式复合绝缘子原件第2部

分:尺寸和电气特性 GB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 DL/T 475—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导则 DL/T 555—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试验导则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7—绝缘子常见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DL/T 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 722—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DL/T 804—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 864—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T 911—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DL/T 1048—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DL/T 1093—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 Q/GDW 16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 407—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现场检测导则 Q/GDW 415—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用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技术规范 Q/GDW —交流架空线路用绝缘子使用导则第1部分、玻璃绝缘子

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包括

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日常维护保养是以“操作工”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是维修工和操作工在停产的情况下一同保养设备。三级保养制是依靠车间员工、充分发挥车间员工的积极性,实行群管群修,专群结合,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操作工在日常维护保养中主要任务是设备卫生、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保证、设备油位和设备出现故障后通知机修钳工到现场维修等。 但由于操作工专业能力和生产任务紧等问题,往往会造成在日常维护保养中设备保养不到位,而导致设备只有到出故障的时候才能去通知(机修钳工、维修电工)被动的抢修。造成了设备非正常停机,甚至直接影响到生产,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解决方法: 1、制定定时定点巡回检查制度: 我公司制定有巡检牌(如下图) a、由巡检人(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每小时一巡检,悬挂巡检牌,并在巡检过程中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督促操作工对设备进行保养,或自行对设备进行保养,以保证设备保养到位。 b、如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能立即排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协调生产部门安排时间修理,直至设备正常。 c、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2、设备的区域维护: 设备的区域维护也是(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承包制。(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承担一定生产区域内的设备维修工作,与生产操作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维护、巡回检查、定期维护、计划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并负责完成管辖域区内的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区域维修责任制是加强设备维修为生产服务、调动维修工人积极性和使生产工人主动关心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的一种好形式。 我公司(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的工作任务是: a、负责本区域内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确保完成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指标; b、认真执行设备定期点检和区域巡回检查制,指导和督促操作工人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 c、在车间领导的指导下参加设备状况普查、精度检查、调整、治漏,开展故障分析和状态监测等工作。 区域维护这种设备维护形式的优点是:在完成应急修理时有高度机动性,从而可使设备修理停歇时间最短,而且(机修钳工、维修电工)在无人召请时,也可以自主完成各项预防性作业和参与计划修理。 3、贵重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 a、定操作人员。按定人定岗制度,贵重设备操作工人应选择的是本工种中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者,并尽可能保持其工作时间的相对稳定。 b、定检修人员。贵重设备应同生产厂家多沟通,并培训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和实践

光伏电站预防性实验规程

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气设备预防性实验规程 批准: 审核: 编写: 2016-01-01发布2016-01-01 实施

目录 一、前言 0 1.范围 0 2. 引用标准 0 3.定义、符号 0 4.总则 (1) 二、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1) 三、互感器 (6) 1.电流互感器 (6) 2.电压互感器 (7) 四、开关设备 (8) 1.真空断路器 (8) 2.重合器 (10) 3.高压开关柜 (11) 五、铅酸蓄电池直流屏(柜) (12) 六、套管 (13) 七、支柱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 (14) 八、电力电缆线路 (14) 1. 一般规定 (14) 2.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 (15) 九、串联电抗器 (16) 十、放电线圈 (16) 十一、避雷器 (17) 十二、母线 (18) 1.封闭母线 (18) 2.一般母线 (19) 十三、二次回路 (19) 十四、接地装置 (19) 十五、高压直流电缆 (22)

一、前言 本标准根据金塔粤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标准化工作要求,为适应电站现代化管理和发展的需要,规范金塔粤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电站生产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特制定《金塔粤水电光伏电站电气设备预防性实验规程》。 本标准由金塔粤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金塔粤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初审: 审核: 审定: 批准: 本标准的设备参数及实际设备有出入时以实际设备及设备出厂铭牌、报告为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11—83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 GB 1094.1~5—85 电力变压器 GB 5583—85 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率的测量 GB 6450—86 干式电力变压器 GB 7328—87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 11022—8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 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L/T 459—92 铅酸蓄电池直流屏定货技术条件 DL/T 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定货技术导则 3.定义、符号 3.1 预防性试验 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3.2 在线监测 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 3.3 带电测量 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及进行的测量。 3.4 绝缘电阻 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及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流电流值之比。常用兆欧表直接测得绝缘电阻值。本规程中,若无说明,均指加压1min时的测得值。

浅谈机械加工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机械加工设备的预防性维 护(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浅谈机械加工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新版)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机械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重视起来。众所周知,机械设备加工工作是我们在进行机械设备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机械加工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更是重中之重。 本文从机械设备检修工作和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机械设备不同运行状态的不同机械设备检修计划制定实施讨论,其主要包括对机械设备汇报制度与机械设备条件检修计划和机械设备停机检修计划三个主要部分。 机械加工中加工设备检修特点与设备维护特点探究 1.1.机械加工中加工设备检修特点 一般而言,机械加工设备是我国制造业领域在进行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基础施工设备,其不仅承担着较大工作量,还为机械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也为企业加工产品质量提供了相应保证,所

以我们应该对机械加工设备的性能重视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机械加工设备应用的普及,当前机械加工设备的设备构造较之前相比更为复杂。需要注意的是,机械加工设备是基于机械生产加工流水线上的加工设备,在此种生产模式中,机械加工设备维修工作和机械加工保养工作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种相对系统化的严密工作。要想使得整体程序得以正常运行,就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机械加工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机械加工设备工作运转,并在此基础上保证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图为机械加工设备检修流程示意: 图一机械加工设备检修流程示意图 1.2.机械加工中加工设备维护特点 机械加工设备得以正常运行的首要基础就是进行机械加工设备性能检测,实施机械加工设备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机械加工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局部过热和机械加工设备加工精度下降等异常情况并予以解决,使种种不良状况和故障及早被清除。根据机械故障发生性质定义,机械加工设备故障产生原因通常都是由小到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