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0
南美白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技术总结王玉佩1 肖培弘2 王玉祥2 何重阳2 徐振华2 吴长领3 魏 强3 曾祥高4 包凤宏5(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 300221;2.天津市津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天津 300350;3.天津市津南区养殖协会,天津 300350;4.天津市汉沽工程研究所,汉沽 300480;5.天津市蓟县水产局,蓟县 300190)1 材料与方法1.1 温室建设情况温室培育池共分为两部分,分别座落于八里台苗种基地和八里台农业园区内。
八里台苗种基地紧靠大孙庄高标准农田,位于津南水库的西侧,交通电力方便、水源充足,以锅炉为能源。
园区内温室培育池,临近园区内的地热井,以地热井水为能源,为节能型温室,水源也来自津南水库,八里台苗种基地20m×6m×1.5m的水泥池12个,总水体2160m3,园区内80m×80m×2m的水泥池56个,总水体7248m3。
培育池的供气系统采用鼓风机,充氧控头,布置密度1个/m2,配有蓄水池,蓄水池占养殖水体1/3,供水系统采用动力抽水,禁止在蓄水池内放养其他品种,以确保蓄水的质量。
1.2 进苗前的准备工作1.2.1 培育池消毒 新建池使用前要浸泡半个月左右,将水排掉后培育池中蓄少量水,用250×10-6的漂白粉将培育池洗刷干净备用。
1.2.2 蓄水池消毒调水 从水源纳水进蓄水池,并在蓄水池内进行臭氧处理,水源的水来自津南水库,p H值为7.5,氨氮1.6mg/L,盐度1.8‰,水体中藻类含量甚微,采用向蓄水池接种的方法,向蓄水池内引入以硅藻、绿藻为主的藻相较好的水体进行人为接种,同时进行肥水,为了使培养的藻类更加均衡,减少污染,施肥主要采用生物肥水素15kg/hm2,用这种方法调出来的水,水色以黄绿色为主,透明度30cm左右,藻类以硅藻、绿藻为主,同时有少量的轮虫和枝角类,在进苗前两天,在蓄水池内全池泼洒活菌净水剂,创造一个良好的微生态环境。
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用高压水枪清洗虾塘,清除过多的淤泥。
2、翻耕:阳光曝晒7 天。
3、消化塘底:进水20 厘米,每亩可用红糖2 公斤和光合细菌2 公斤帮助消化塘底,用特制的铁链翻耕池底,白天每2 小时拉链一次(直到底泥由黑变褐,臭味减轻为止),三天后把水排掉。
4、进水:用80目以上的过滤网2—3层进行过滤,网袋8—10米长,进水深度为 1.5 米为佳。
5、增氧:增氧机增氧 2 天(白天停掉,晚上开)6、杀灭敌害:全池泼洒敌百虫2ppm邙日光最强时泼洒,效果最好),打氧30 分钟,杀死甲壳类,如果上一季出现过红体病、桃拉病等病害,三天后再用敌百虫1ppm泼洒一次。
7、培养基础饵料:⑴ 每天早上10 点左右,在有太阳的时候,泼洒白云石粉15ppm (连续使用直到水的透明度为50—60 厘米);⑵ 全池泼洒红糖1ppm;⑶ 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1ppm;⑷ 如果基础饵料培养不起来,可按每亩 1 公斤海鱼精(大福公司生产)与 1 公斤米糠的量,将两者拌水混合后泼洒。
8、水质要求:⑴ 透明度为50—60 厘米;⑵PH值为7.5 —8.0 (早晨测量值)为佳,测好盐度与PH值,通知育苗厂调好相同的数值。
选苗技巧一、南美白对虾的选苗最好选用通过PCR佥测的虾苗;1、选用卫生状况好的育苗场的虾苗;2、选用个体大、肝胰腺大的虾苗,并且肠胃要有料,粪便要长;3、4、快速降低盐度,在一定量的原虾苗半咸水中加入等量淡水,虾苗放入 2 小时后不死亡,则说明虾苗质量好(虾苗成活率要求在80%以上);5、选择外观健壮活泼、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大须要直的虾苗;6、旋转式搅水,好的虾苗尾扇张开,逆水性强,随着水静虾苗从中间慢慢散开。
水质管理1、PH早上7.5 —8.0,下午8.0 —8.5, —天之内相差不能超过0.5 个单位。
2、碱度:80—200ppm为佳,在此范围内有利于虾脱壳后新壳的硬化。
3、硬度:主要以钙元素和镁元素为主,淡水中较为缺乏,海水中相对较丰富。
南美白对虾从虾苗长至性成熟大约需要l1-12个月。
性成熟的雌虾体长为14-23厘米,体重为50-100克,头胸部卵巢外观呈红色。
雄虾的规格比雌虾稍小,一般为12-20厘米,体重30-40克。
人工养殖的亲虾产卵量一般为10万粒/尾,天然捕捞的亲虾性腺发育较好,卵量可达20万粒/尾以上。
产空后的亲虾间隔2-3天可再次产卵,但连续产卵3-4次后雌要蜕壳一次。
1.催熟和交配人工养殖的亲虾性腺发育相对较慢,生产中常采取摘除亲虾一侧眼柄的方法来催熟,因为眼柄基部的X-器官窦腺复合体具有分泌蜕皮抑制激素(MIH)与性腺抑制激素(GIH),对性腺的发育具有抑制作用。
去除一侧眼柄10天后就可以使头胸甲内性腺的颜色变深,体积增大,发育速度明显加快。
待雌雄虾的性腺完全成熟后,即可进行诱导交配。
交配的过程是雄虾与雌虾腹面相抱并将精荚粘附于雌虾的第三至第五步足之间,交配后数小时,雌虾便开始产卵,精荚也同时释放精子,使卵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人工养殖的亲虾因成熟度差,自然交尾率一般低于7.5%,只有亲虾性腺充分成熟,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交尾率。
2.精荚移植精荚移植是解决亲虾交尾率低的有效手段。
雄虾成熟后在第五步足基部的精荚囊内可见到呈乳白色的精荚,用指压法、解剖法或电击法均可使雄虾排出精荚,并将精荚用镊子拉出后粘附于雌虾的纳精器部位。
为减少精荚的脱落率,可采用Cyaneacryate胶将精荚粘贴在雌虾生殖孔附近,实验表明效果较好。
3.产卵和孵化(1)网箱法产卵将交配过的雌虾置于网箱中,产卵时卵子可通过网眼漏入池内,待雌虾产卵完毕后即可移走网箱,留下虾卵在池内孵化。
此法比较简便易行,但网箱内水体拥挤,过高的雌虾密度使产出的卵子质量有所下降,不利于孵化率的提高。
(2)直放式产卵把交配后的雌虾直接入幼体培育池内进行产卵,水深一般为0.6-0.8米,待产卵结束后及时将雌虾捞出。
用直放式产卵法得到的卵子孵化率较高,但由于亲体在池内滞留时排泄的代谢产物和残饵对水质有较大的污染,幼体容易感染亲虾携带的病毒和细菌。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1. 南美白对虾的介绍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虾、白鲜虾、太平洋白脚虾等。
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海水养殖动物,是市场上常见的高品质虾种之一。
南美白对虾产量丰富,适应性强,故在园区化的海岸地区逐渐成为重要的底层现金收入来源。
2. 养殖池选址南美白对虾属于热带种类,最适水温在20-30度之间,进口种子苗于春季发行,于夏季发池成虾,证同料通过加工后在秋季出售。
适合养殖的池塘水质以薄泥丰富为佳。
水源的选择必须是干净且无污染的自然水源。
同时,大量水流和稳定的水质是必不可少的。
3. 水质管理南美白对虾对水质要求较高,而水质影响表面面积的制造质量和厨具间接影响到虾体的生长和环境的卫生。
因此应尽量避免水质突变,应随时监测池内水质,并在必要时使用生物过滤器、活性炭、草类、沙子等方法加强池内的水经营。
4. 饵料管理南美白对虾适于吃肉类、虫虾、贝纽类、藻类、豆类等不同种类的饵料。
饵料的淡水量要掌握好,过量饲养会导致水质污染,使对虾患病,过少则虾仅能维持生存,生长缓慢,品质劣。
应定期加食公共浮饵或长流饵喂养,使虾类生长均匀。
5. 其他注意点为保证南美白对虾的质量和生长,还需要定期检验和维护各项设施设备。
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应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定期添加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抗生素等药物保持池塘清洁。
虾体疤痕时可用生长素、维生素C等药物加以治疗。
6. 总结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高品质的虾种,随着其需求量的增加,对其的养殖也日益受到关注。
养殖池选址、水质管理、饵料管理、设施设备维护等都是必要的环节。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高效地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和质量。
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析比较,精养技术要求高,混养综合效益高外塘底质以泥沙或沙泥底为好。
最好为淡化养殖和海水养殖(有淡水水源添加和设有沉淀消毒池),有利于南美白对虾蜕壳、生长和防病。
虾池大小、水深与设施等,依养殖模式确定。
养虾:南美白对虾混养实例一、半精养又称人工生态系养虾法,面积多在15~30亩左右,国内外通常所采用的养虾模式。
增氧机配置在3-5亩/台。
放养密度0.8~3万尾/亩,产量一般达100~200Kg/亩·季度。
南美白对虾二、精养人工集约化养虾模式,包括高位池养殖、循环水生态养殖和其它小面积精养。
面积多在3-20亩,水深为1.5~2.0m。
池底平整,中央略深可自流排干或抽干水,便于虾池暴晒。
配备增氧机和沉淀消毒池,一般1-2亩配一台增氧机。
放苗量3~6万尾/亩,产量可达700~1500Kg/亩·季度。
三、超精养又称工厂化养虾,水泥池,面积多在0.5-3亩。
放养密度大,300~400尾/㎡,产量1000~3000Kg/亩·季度。
投资大,但利润丰厚,风险大,较难推广。
日本鳖四、混养养殖面积一般为25亩左右。
放苗量0.5~1.5万尾/亩,产量数十公斤至100Kg。
混养鱼、鳖、贝类等,放养量因地制宜。
本模式在浙江、福建和大连等地深受虾农欢迎。
1、虾鳖混养模式虾苗投放大致时间在5月上旬,密度在投放7万尾/亩,5月下旬投放甲鱼,规格在1斤/只左右,100只/亩,虾料和甲鱼料分开投喂。
对虾一旦出现发病死亡,应立即停止甲鱼料投喂,让甲鱼吃死虾、病虾。
从而实现生物防控的目的。
浙江绍兴等地近年采用虾鳖混养模式的虾塘,基本无发病,经济、生态效益不错。
混养模式中,鳖活力较强、虾鳖的品质也较精养更好,售价往往比精养塘的鳖价格高出10元/斤。
既降低了养殖风险,又卖出了好价,多数养殖户非常追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绍兴、宁波、杭州一带虾鳖混养模式的虾塘约有15万亩,其中日本鳖占混养鳖品种80%以上。
科学养殖南美白对虾100天摘要:南美白对虾为热带虾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生长速度快,养殖70天即可上市,一般养殖周期从清塘准备到成虾起捕销售大约需要100天左右,在此期间,必须抓住每个环节,才能确保养虾高产、高效。
池塘准备①排干池水,清除淤泥,修补池埂,整理进排水系统。
②池塘经南美白对虾为热带虾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生长速度快,养殖70天即可上市,一般养殖周期从清塘准备到成虾起捕销售大约需要100天左右,在此期间,必须抓住每个环节,才能确保养虾高产、高效。
池塘准备①排干池水,清除淤泥,修补池埂,整理进排水系统。
②池塘经曝晒15天~20天,至池底表面干硬龟裂。
③放苗前2周(虾苗进暂养池后),先少量注水,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溶化后均匀撒洒池底,隔日进水盖过全部池底,分别每亩用2千克二氧化氯和浸泡的50千克茶籽饼全池泼洒,2天~3天后放掉消毒水,晒池3天~5天。
④放苗前7天~10天,池塘注水0.8米~1米,每亩用200毫升“消毒净水液”泼洒消毒,放苗前3天~5天,每亩用“池塘解毒宝”500毫升泼洒,以降解池水中余氯、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⑤培育天然饵料。
放苗前3天~5天,每亩用200毫升“氨基酸肥水精”或1000毫升“调水王2号”全池泼洒,培肥水质,培育轮虫等作为幼虾的适口饵料。
虾苗放养①放养密度:5亩左右精养池塘亩放10万~12万尾,5亩~20亩池塘亩放7万~8万尾,20亩以上池塘亩放6万~7万尾。
②虾苗要求:体表干净,无附着物;体形秀长,游动时背弓;头部黑白分明,肠道粗而明显;反应敏捷;育苗池水呈金黄色,无浮苗,pH值在7.8~8.4之间;规格0.8厘米~1厘米;育苗池水温与池塘水温相差小于5℃。
③设置暂养池:在池塘的东南或西北角,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围拦成暂养池,同时准备充气增氧设施。
暂养池水深0.8米左右,面积按大塘总放养量计算,每平方米暂养虾苗3000尾~5000尾。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池水pH值的调节。
南美白对虾养殖适宜的池水pH值范围是,整个养殖过程都要求池水pH值保持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虾的生长。
解决方案: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即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水色发红、发白、发黑的处理。
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则是水质严重老化、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强克202,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级底净,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小时后再施用绿水利生素或益水宝(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3、防止“转水”和“倒藻”。
在“转水”发生前,虾池水体表面暗淡,此时排水30-40厘米,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钠),再加水至原水位。
养殖前期出现“倒藻”,主要原因是水体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因为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厘米,施用益水宝,然后加水至原水位。
4、怎样抑制丝状藻。
南美白对虾虾苗下池后,池底产生丝状藻,主要原因是肥水后时间过长,池水太浅,水质偏瘦。
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
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达1米左右,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细菌5公斤,或从其他健康池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施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并遮挡阳光,再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两天后丝状藻会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5、暴雨之后的虾池管理。
台风、暴雨容易造成养殖池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出现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现象,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极为不利。
解决方案:暴雨过后要开启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池水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也可以暂时停喂。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食品质量需求的提高,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事关国家的民生福祉。
作为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虾类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矿物质元素丰富、肉质细嫩爽口等特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现如今,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为我国虾类养殖业做出重要贡献。
1.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特性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底栖海水虾,生长较快,肉质优质。
南美白对虾非常适合在亚热带地区进行养殖,如我国南海沿岸、福建沿海、广东、广西等地。
南美白对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生长速度快: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可以在 3 个月内达到市场成熟的标准。
2. 适应水温宽:南美白对虾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宽广,18-32°C的水温都可以生长,适应性较好。
3. 产卵能力强:南美白对虾的产卵周期短,可生长为市场规格的虾种,比其他虾类更有生产潜力。
4. 耐环境波动性强:南美白对虾耐环境波动性强,如饵料、水质、发酵等因素都会对其生长性能产生影响,但适应性强。
2.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是一种将传统对虾养殖与大棚种植相结合的新型养殖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温室大棚保温隔热和集中较高的养殖密度,为虾类创造更为适宜的生存环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确定养殖场地的选择。
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必须建在平整的土地上,水源必须稳定,而且,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可选用海水或者淡水,但推荐采用农村孔雀河虾塘水源,还可以根据需要,找专业的科技园进行流水养殖。
(2)选择对虾苗种。
对虾苗种的挑选应当严格锁定真品,防止假借,做好预算,拿到实物,选取数量方案是,建议选取3-4公斤左右的采购数量。
(3)施工准备工作。
进行水塘筑修,确定方案的选择,植物操作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基本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浅水灌溉或深水灌溉,清除池塘中的水草,确保周边无垃圾,进行消毒处理。
南美白对虾的饲养技术六技巧养殖技巧之一、池塘条件的选择1.最好选择新挖池塘,面积以3亩—5亩为宜,池深3.0m—3.2m,蓄水深2.5m,水源条件好,进排水方便。
2.对于老化池塘,一定要彻底清塘消毒,这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能杀灭病原体和野杂鱼类。
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底泥的酸;陆,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改善底泥的土壤结构。
已养殖多年的虾池,通常池底淤泥较厚,滋生繁殖病原生物,消耗溶解氧,并产生有毒物质而恶化虾池生态环境,影响南美白对虾的正常生长。
清塘的方法,一般在放苗前2周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池底曝晒4天—5天,然后施用lOOkg/亩—120kg/亩生石灰。
养殖技巧之二、适时放养苗种南美白对虾生存水温为16℃—35℃,最适生长水温为28℃—32℃。
根据我们的养殖经验,山东菏泽地区放苗一般在5月下旬前后,此时水温稳定在25℃左右,在此水温范围内放苗可避免寒流带来的低温刺激,放养虾苗的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则养殖成活率高,很快进入生长旺盛期。
放苗前1天,最好放养少量虾苗试水。
放苗时,水温温差不宜超过3℃,且应将虾苗连袋放人池水中,10分钟—30分钟后待虾苗逐步适应池水温度后再慢慢放人大池。
若投入的虾苗是从育苗场直接购人的幼体,应先进行淡化暂养。
养殖技巧之三、严格淡化暂养育苗场在盐度为20‰以上的海水中孵化培育出的虾苗,虽经短时间的淡化处理仍不能适应淡水池塘中的盐度,直接放养会大大降低养殖成活率,甚至全军覆没。
因此,养殖前期应对虾苗进行循序渐进(池水盐度逐渐降低)的淡化暂养,这是关系到养殖成败的关键技术环节,必须认真对待。
淡化暂养,即在虾苗放养前先在虾池一角用土坝或塑料布围建一个暂养池,可按虾苗500尾—1000尾/平方米建造,同时将暂养池池水用原卤水或粗盐调整盐度至育苗场虾苗出池时池水的盐度。
有条件的地方可先用少量虾苗试水2天,如果养殖成活率不足90%,应推迟放苗。
放苗应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曝晒或雨天放苗。
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南美白对虾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虾类,具有高经济价值。
它的养殖方法相对简单,以下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水质准备南美白对虾适应性强,适宜在PH值6.5-8.0,温度26-30摄氏度的水域生长。
在养殖前,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和调整。
可以使用除氯剂处理水质,让水质中的氯气挥发掉。
另外,定期检测水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适宜。
2. 种苗选用南美白对虾种苗的选取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规格较大、颜色鲜亮、体形健壮的种苗。
种苗的数量和密度根据池塘的容积和水体的流通情况来确定,一般每亩养殖面积可以投放1000-2000尾种虾。
3. 养殖设施南美白对虾适宜在小池塘或塑料沟道中养殖。
养殖池塘需要保证池塘的适宜水深和水体的流通。
养殖池底需要平整,便于清理和换水。
此外,可以根据需要兴建投饵台、氧气增氧设备和遮阳棚等设施。
4. 配料饲料南美白对虾主要以浮性饵料为主,如虾饵、鱼饵等。
初期可以使用小颗粒饵料,随着对虾体型的增长,逐渐换用大颗粒饵料。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和池塘的水体状况进行调整。
5. 病虫害防治南美白对虾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定期检查对虾的生长状况和体表的异常情况,如发现虾体有异常变色、溃疡、腐烂等情况,及时进行病情的诊断和处理。
可以使用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但要遵守使用药剂的安全和使用规范。
6. 定期管理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管理。
包括定期换水、定期清理池底的积淤物、定期检查水质和虾体状况等。
同时还需要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养引起的竞争和污染。
7. 收获和销售南美白对虾一般在养殖3-4个月后可以开始收获。
可以根据对虾的体重和体长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收获。
收获后,对虾可以通过市场渠道销售,也可以进行加工和冷冻,延长货架期。
总的来说,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相对简单,但仍然需要注意水质调整、种苗选用、养殖设施、饲料配料、病虫害防治、定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总结·最新说明:本文档总结整理了有关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本文从南美白对虾的介绍、幼苗培养、养殖方式、养殖技术、常见问题、疾病预防、影响养殖的因素等多维度进行阐述和分析,针对各种问题产生的诱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科学实用的解读和介绍,本文档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权威文档,希望对广大用户有所帮助。
目录一、南美白对虾介绍 (4)1、南美白对虾介绍 (4)2、状分析及展望 (5)二、南美白对虾虾苗培育 (9)1、虾苗工厂淡化技术 (9)2、确保虾苗放养的成活率 (12)3、影响苗种生产的关键性因素 (16)4、虾苗选择注意事项 (17)三、南美白对虾养殖方式 (21)1、池塘淡水养殖技术 (21)2、塑料大棚养殖技术 (24)3、冬棚养殖技术 (26)四、南美白对虾投喂 (31)1、饲料的选择 (31)2、养殖的科学投喂 (34)五、南美白对虾水质管理 (38)1、水色优劣判别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 (38)2、池塘水质调节的技术要点 (47)六、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50)1、缩小南美白对虾两极分化的措施 (50)2、水产消毒剂使用中的误区和解决方法 (51)3、南美白对虾发生应激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56)4、如何改善养殖水环境中中下层水质 (58)5、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如何改善底部溶氧情况 (60)6、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技术 (62)7、南美白对虾套罗氏沼虾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69)8、南美白对虾小面积高位池高密度精养技术 (75)9、芽胞杆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80)10、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82)七、常见问题及疾病防控 (86)1、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6)2、南美白对虾白斑病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87)3、南美白对虾白便的产生及防治方法 (91)4、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各种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95)5、南美白对虾偷死病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99)6、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几个瓶颈因素 (102)7、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及解决办法 (105)8、对虾养殖过程中氨氮的影响 (108)八、南美白对虾养殖影响因素 (114)1、高温期南美白对虾疾病防控技术 (114)2、蓝藻在养虾过程中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117)3、天气变化注意南美白对虾脱壳现象 (122)4、影响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成活率的因素 (123)5、PH变化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 (126)6、气温骤降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 (128)一、南美白对虾介绍1、南美白对虾介绍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学名凡纳对虾,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
标准 文案 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 幼体
幼体的质量对育苗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体的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判断是否为合格的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是否活跃,附肢划动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是否完整无损伤,是否挂脏,是否畸形(尾棘是否开,是否有折断等),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看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优质无节幼体的比率占90%以上,不能低于80%,畸形率>10%即淘汰。 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是完全的源性营养,可能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一般如果水体不是非常瘦的话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的需要的,在这个时期往水中加入少量的Vc、复合Vb等应该有一定的作用。 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的质量出现的问题: 1) 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发病,虽然用了0.05ppm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应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数才能预防。 2) 发光菌:有可能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看到发光的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他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是幼体携带的荧光菌。 3) 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的抵抗力较差,随着苗的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 4) 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其大量繁殖。 水体
水体的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控水质。水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的浓度)、粘性、底质等。 第一部分:理化指标 一、PH 1、PH对虾苗的影响 1)pH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的能力,碱性过强的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 2)PH的改变会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是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如当NH4+、S2-、CN-分别转化为NH3、H2S、HCN时,对苗的毒性增强; 特别是EDTA与重金属的络合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PH,PH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其分解加快,重新释放出重金属离子。 3)当PH降到7.8左右时,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2、育苗水体的PH 西海岸的天然海水PH约为7.9~8.0,经处理后用作育苗一般达到8.0~8.3左右。但育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PH降低的情况,最低时能降到6.5左右。 3、PH的影响因素 1)育苗期间加淡水,淡水的PH比较低,尤其是下雨时,雨水的PH是很低的,大约只有5~6.5之间,所以淡化等时要注意PH的检测。 2)水中的理化反应,如淡水中可能亚铁离子等含量较高,而这些离子的氧化、水解等都会导致PH的降低。池底有机残饵缺氧代产生的硫化氢(电离作用)、铵盐(水解作用)等也会使PH降低。本次处理水时用虾片和沸石粉共同处理的水PH明显低于之用沸石粉处理组,怀疑虾片会导致PH的降低,或者水中微生物对虾片的分解作用使PH降低。 标准 文案 3)水中微生物的新代也可能导致PH的降低。因为其次级代产物一般是偏酸性的。 4、调控措施 1)用生石灰:同时会增加水的硬度,但若加的太过量,可能会影响钙镁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为5.1乘以10的负十二次方,而PH为8左右时远不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2)用碳酸钠:同时会增加总碱度,增大水体PH的缓冲能力。 3)沸石粉似也有升高PH的作用,用了50ppm处理水之后水的PH从7.96升到了8.2左右。 二、重金属离子和EDTA 重金属存在于天然海水中,藻、原生动物等生物体也存在,其对虾苗有很大危害,会造成虾苗的畸形,死亡。但其危害也受到温度(越高危害越大)、PH(越低危害越大)、总碱度(因会产生碳酸盐沉淀,故其越高危害越小)、总硬度(越大危害越小)等的影响。 EDTA的作用是螯合重金属离子,改变重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从而降低其毒性,但这种螯合物只是相对稳定,也会产生光降解、生物降解等作用,且其降解产物有甲醛、氨等对虾苗有很大危害的物质,所以使用时尽量不要太过量,且要注意不要在强光时使用。 思考:西海岸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用的EDTA也较多,一般15ppm,比较高,沸石粉可能能够吸附一部分的EDTA螯合物,处理水时能否先加EDTA,然后加沸石粉使其吸附沉降,再调水将其除掉?
三、总碱度和总硬度 1、总碱度:指水中碳酸根、碳酸氢根、氢氧根、硼酸根等离子的含量。本地海水的总碱度? 总碱度高的海水其对PH的缓冲性较高(碳酸根、碳酸根水解等的电离作用),且能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但过高也会对虾苗有毒害作用。 2、总硬度 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其对育苗也有重要影响,主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 钙、镁是生物生命过程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缺钙会影响虾苗的蜕壳变态,育苗过程中经常加乳酸钙对虾苗进行补钙,促其顺利蜕壳。(以前好像看过资料说补钙时也要补磷) 2)钙离子可降低重金属离子和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 3)钙、镁离子可增加水的缓冲性 4)水中钙、镁离子比例,对海水鱼、虾、贝的存活有重要影响(水中以15方水计的话,钙约有7公斤,镁约有21公斤,加生石灰过多担心会影响钙镁比)
第二部分 四、水体的透明度 来源:水的透明度主要受有机残饵、粪便、藻等的影响,其随着苗的生长逐渐变浓,原因是投饵越来越多,粪便也增多,水中其它的有机物也增多。 五、水的粘性 一般M3~仔虾阶段投饵量加重,根据其活力注意控制投饵量。如果育苗池的水过浓、饵料过量容易造成饵料的结块儿、沉底,导致虾苗的严重挂脏、活力不好,使用虾片、海草粉、沸石粉等对其都有较好的效果,育苗期间用了沸石粉后酶制剂、益生菌等均可将其分解掉。育苗过程中若发现水过浓,则应使用沸石粉,最好再使用一些光合细菌利于底质的分解。据师傅讲,观察池壁上虾片沉积的多少就能知道水的粘性如何。放幼体前处理水时用15~20ppm的虾片(用300目的网袋搓洗)和50ppm的沸石粉处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六、底质 标准 文案 底质如何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尤其到了仔虾阶段,若底质较脏、发臭则应及时搬池,因为仔虾阶段经过前期的有机物积累,容易有较多的有机物沉底,而仔虾期虾苗有沉底和附壁的特性,若底质较脏会对虾苗有较大的损害。且有机物沉底过多微生物不足以分解之且缺氧就容易发臭,形成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危害虾苗。 可以用酶制剂(为胞外水解酶)、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红糖(?)等来降解一部分底质。
第三部分、水处理 育苗用水一般要经过沉淀池沉淀、沙滤池、沙滤缸过滤,进车间时用棉花、过滤袋过滤。 进水后先进行消毒,可以用漂白粉(约100ppm)、鱼虾安(有效成分为亚氯酸)、甲醛(有效浓度约为6.5ppm)等消毒12小时(要注意曝气十分钟后停气,因为上述消毒液为挥发性,不停气很容易挥发掉),曝气,时间长短与天气有关,太阳越厉害需要的曝气时间就越短,注意检测余氯(用甲醛的话如何检测?)。之后若是水粘性比较大,则用沸石粉吸附,加沸石粉约30~50ppm处理(最近实验同时用了20ppm的顶好虾片处理,效果较好)。用沸石粉开气处理24小时左右,然后停气沉降24小时,调水。 管理
主要包括日常的观测和操作 第一部分、日常观测和技术操作 第一、观察 1、苗的数量:苗有无减少,若出现明显减少,就说明是出现了大量死亡,应及时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2、活力: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活力好的话摄食正常、变态、生长等都能比较顺利,也不易发病。 3、变态时间:看是否正常,有拖时间的现象,拖时间有可能是幼体质量、温度偏低(多在蚤状期)、营养不足(糠虾后)、PH、各种原因引起的挂脏等,应当及时找原因,适当采取措施,如增加营养饵料量、适当加温、缚脚时用氢氧化钠加淡水、氟乐灵或者百碘(怀疑为真菌细菌感染的原因时用)等。 4、体色:看是否有白浊不透明等现象,若有则说明可能发病,微孢子虫病、肌肉坏死病、病毒/细菌性疾病都能导致肌肉白浊,需作进一步的镜检确认。 5、胃肠饱满度:看其摄食情况,是增减投饵量的指标之一,不过如果虾苗有病、挂脏严重时有时也会导致空胃现象。其肝胰脏的液泡是起消化作用的。 6、肠道:是否有食物/粪便,蠕动是否正常(仔虾期后肠道一般有一半以上是满的就比较正常,全满的很少),还有其肠道两侧类似于淋巴管,有快速流动的小颗粒,可能是淋巴细胞 7、有无死苗:若有则应镜检观察,找出原因,如果只是偶有死者,其它活力尚可,应该问题不大。 8、是否挂脏或者缚脚:引起挂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水体粘性过大、苗质量/活力不好、感染病菌等等,挂脏往往只是一个外观表现,应当做进一步检查,但如果活力较好,轻微挂脏也不怕,一般蜕壳后就可以恢复。 9、蚤状期:是否拖便正常,若不正常,则可能是消化道出现问题或者是病变,但其拖便似也与饵料种类有关,一般可以用特效品/拖粪宝,幕帝那斯是调理肠道用的,一般在蚤状期一天用一次,约0.5~1ppm 10、观察水色,根据虾苗所处时期判断是清还是浓(也是增减投饵量的一个指标,过浓可以采取换水等措施),是否有结块儿等。 11、糠虾后期、仔虾期时捞底观察看是否池底太脏、发臭,若比较脏或者发臭,在仔虾期一标准 文案 般采取搬池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控制饵料用量、增加微生态制剂(光和菌)和酶制剂的用量。 12、检测水体的PH、氨氮、亚硝酸盐、总碱度、总硬度等指标(见水体部分)。 第二、技术操作 一、消毒 1、常用消毒药品: 1) 漂白粉:一般100ppm左右,过300目网, 2) 鱼虾安:一般50ppm,直接冲水 3) 漂白精:一般25ppm,过300目 4) 甲醛:一般16ppm左右,直接冲水 2、注意: 1)需要搓的药品要搓的完全,渣不要,不能有成块的落入水中 2)注意人身安全 3)加入消毒药品后先曝气10分钟后停气消毒12小时 4)全池泼洒均匀 二、测余氯、中和 若在室用硫代硫酸钠中和,根据计算数据,将硫代硫酸钠冲一桶水,先投多半桶,补满水曝气30分钟,测余氯,再根据余氯的多少再投硫代硫酸钠,循环操作,直到完全中和。 若在室外的话视天气情况而定,强烈的话暴晒除氯最好,如果天气不好则需用硫代硫酸钠。 三、处理水 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沸石粉,虾片等来处理,其使用应和海水的粘性程度有关,沸石粉用量过大的话容易在水中残留的小颗粒比较多,易吸附饵料造成结块,使苗易挂脏,缚脚等。虾片用量大的话容易沉底(无节幼体期气量较小),造成池底较脏。 处理水时加入沸石粉/虾片后先曝气24小时,再停气沉淀24小时,调水。 四、测余氯、PH、总碱度/总硬度等水质指标,目的是确保放幼体之前各项理化指标达标。 五、EDTA、百安威、VC 在放幼体之前,要加EDTA螯合重金属,其用量根据重金属的含量而定,本厂区一般用量为15ppm。 放幼体当天上午一般用百安威活化水质,百安威成分不祥,应该是芽孢杆菌或者光合细菌,也可能是复合菌。投放之前要先活化2小时左右(装在300目袋中在海水里打气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