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载式与非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与非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与非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与非承载式车身

承载式与非承载式车身

一、基本概念

承载式车身的特点是没有车架。车身由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焊接而成的覆盖件组成。发动机、前后悬挂以及传动部分等各总成直接安装在车身上,由车身直接承受上装部件负荷力的作用,这种车身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减小汽车的质量和节约材料。缺点是容易受到发动机或悬挂的影响而产生车内噪声。现代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稳定性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的绝大部分轿车和部分城市SUV车型都采用了这种车身,还有12米以上的大客车按国标规定,必须采用承载式车身。

图片

非承载式车身指汽车的主要承载,包括发动机及底盘各部件的质量等,都由刚性车架即大梁承担,车身不参与承载重量。这种车身通过多个胶垫沿车身总成安装在大梁上,通过弹簧或橡胶垫吸收缓来自路面的振动和冲击,以提高驾乘者的舒适度,具有较好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非承载式车身的缺点是,比较笨重质量大。驾乘舱的地板比较高,上下车不太方便。现在一般应用在货车,客车等商用主以及一些纯种越野车上,比如帕杰罗速跑和金杯通用的开拓者就是采用的这种车身。但也有的高级轿车为了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减轻发动机底盘各总成工作时的振动以及行驶时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也会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

工作原理图

另外还有一种介于于两者之间的半承载式车身,其特点是车身与车架用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连接车身除了要承受非承载式车身的各项载荷外还要分担部分车架构载荷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车架。

二、客车全承载式车身的发展

全承载车身技术是高档豪华客车制造技术中的重要项目,该技术是德国凯斯鲍尔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并通过严格的碰撞试验,性能优越,使客车具有很高的经济、安全

和舒适性能,成为客车结构轻量化的又一重要途径。

全承载车身结构的底架不是传统的冲压成型铆接车架式结构,而是由矩形管构成的格栅式结构,这种底架与前后围、侧围、车顶五大片由杆件焊成一体组成全承载车身。车身采用封闭环结构,由于没有车架,故可降低地板和整车高度,使整个车身都参与承载,上下部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在承受载荷时,使整个车身壳体达到稳定平衡状态。这样可以发挥材料性能的最大潜力,从而使车身质量最轻而强度和刚度最大,具有潜在的轻量化优势。桂林大字GDW6128HW 豪华卧铺客车采用全承载车身技术使整车的重量降低了600多公斤,仅此一项就能百公里节油近1升。因此,采用全承载车身技术不仅可以直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减少营运成本及污染排放。

在客车上的全承载车身技术的应用,引发了国内客车造业的一场技术变革。近年来,随着客车设计及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客车轻量化和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全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取代非承载式和半承载式车身结构已成为一种趋势。全承载式车身制造技术促使了客车制造方式的改变,即由以底盘制造为中心转到以整车制造为中心。国内一些主要的客车公司已实施采用全承载式车身制造技术的生产方式,如宇通MAN、安凯系列客车SETRA、ANKAI、中通博发、伊利萨尔IRIZAR、广州五十铃ISUZU、桂林大宇GDW61 28Hw 等。

三、越野车全承载式车身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