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6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ECFA)述评
唐仙丽;宋宗宇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家》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ECFA的签订为两岸经贸交流的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作为与WTO规则一致的特殊区域贸易制度,ECFA在国际法上具有合法性.但ECFA只是一个框架协定,仍需要后续协议的具体化,此外ECFA在机构安排、争端解决机制、一体化程度等方面尚待完善,作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唐仙丽;宋宗宇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4;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96
【相关文献】
1.《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
2.《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
3.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对中美经贸及政治关系的影响——基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
4.基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两岸渔业经济合作
5.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的新高度: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刍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生效后两岸税收协定的签订李鑫良*摘要:两岸避免双重课税与税务合作协议(以下简称“两岸税收协定①”)本是第四次陈江会②的“主菜”,却在前一天因存在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而突然叫停签署。
究竟什么是税收协定,ECFA下签署两岸税收协定有何必要性,该选择何种模式,协议签署之后对两岸带来何种影响,本文通过对税收协定进行分析,为两岸税收协定的模式进行构建,进而分析签署税收协定的必要性及意义。
关键词:海峡两岸合作框架协议两岸税收协定经济合作《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在两岸两会架构下完成协商,协议文本及五项附件③于2010年6月29日以中文签署,台湾地区“立法院”于8月17日审议通过ECFA,在完成相关程序后,由海基会于9月11日以书面通知大陆,并于同日接获大陆通知,依据规定,ECFA从2010年9月12日起生效。
ECFA虽然已经生效,但是曾经作为第四次“陈江会”会谈重要议题的“两岸税收协定”④却最终“流产”,近年来,台湾与大陆的税收协定已经紧锣密鼓的在协商中,但因两岸属于较特殊的关系,因此在签订税收协定时所要考虑的因素远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税收协定来的多。
税收协定的签订是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两岸经贸的发展以及两岸税法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后ECFA时代应积极推动两岸税收协定的签署,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两岸税收协定的签署能起到促进作用。
一、ECFA下两岸税收协定概说(一)税收协定概述税收协定或协议(tax treaty or convention),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作者简介:李鑫良,山西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研究生①税收协定主要是针对国家之间签署的,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是同属于WTO下一个国家两个独立的关税区,因此ECFA可看成是国际上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的一种。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内地经济的影响研究作者:王龙赟来源:《商情》2016年第13期【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经济联系逐渐密切,经济交流合作与日俱增。
ECFA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六年来,对海峡两岸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两岸的经济交流,推动了内地新的经济区域的建立。
本文希望从ECFA入手,通过研究ECFA实施六年来海峡两岸的贸易状况,分析ECFA在扩大贸易量、吸引台商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a加快市场融合等方面对内地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ECFA 贸易经济影响一、ECFA协议内容与解析(1)协议内容。
ECFA作为以加强海峡两岸的经贸投资合作,促进海峡两岸货物、服务贸易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现代化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为宗旨的关于经济合作与自由贸易的一份协定,它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点:降低两岸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两岸服务贸易的限制措施;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并提供政策支持与保护;加强两岸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贸易便利化、海关、电子商务、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等领域的合作。
(2)解析。
双方着眼于全局的利益,因而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双方着眼于两岸经济发展,结合两岸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制订早期收获计划,使海峡两岸尽快达到零关税的贸易自由化状态;内地充分了解台湾的经济和社会现状,不包括台湾的弱势产业、农产品开放和来台内地劳务人员等问题上,它们展现了内地最大的善意和诚意。
该协议为后续的贸易协定谈判构建了框架,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确定了未来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的基本结构,涵盖了两岸的主要经济活动,不仅关注了协议签订后带来的直接利益以及两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的长远发展,使两岸人民在逐渐开放的两岸贸易中受益。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开始了两岸经济的制度化合作。
根据框架协议约定,两岸将尽快完成各项协议的协商,推动两岸建立适当的机制在不同的领域展开合作,使两岸贸易尽快达到自由化、便利化的状态。
ecfa指的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英文为EconomicCooperationFrameworkAgreement。
原称为《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或称两岸综合经济合作协定》。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是海峡两岸(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双边经济协议,于2010年6月由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2010年8月,中国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此协议。
2010年1月26日,ECFA第一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在北京举行。
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合作协议。
2010年8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实质上是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初步框架安排,同时又包含若干早期收获协议。
协议旨在逐步减少或消除两岸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进一步增进双方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佚名
【期刊名称】《华人世界》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序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遵循平等互惠、循序渐进的原则,达成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意愿。
【总页数】2页(P96-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63
【相关文献】
1.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闽台第二产业合作战略研究 [J], 徐秋韵;张向前
2.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闽台农业合作战略研究 [J], 徐秋韵;张向前
3.共同的愿望双赢的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让两岸车业贴得更近更紧 [J], 龚孝燕
4.基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两岸渔业经济合作 [J], 黄硕琳;董莉莉
5.民进党当局炒作“《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被终止” [J], 陈文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两岸关系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两岸关系近期以来,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是个频繁见诸报端的词语,这反映出近期两岸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是海峡两岸早有的共识和⼀致的要求。
早在2009年12⽉下旬,海协会和海基会第四次两会领导⼈会谈在台湾台中结束时双⽅还明确把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作为2010年上半年第五次两会会谈的重点议题,并为此尽快启动两会框架下的专家级磋商。
胡锦涛主席的新年致辞中也强调要在2010年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以推动两岸关系的进⼀步发展,推动扩⼤两岸经济、⽂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同胞,更好维护台海和平。
为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海基会与海协会先后进⾏了三次谈判,终于商定了最后的签署时间,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就要破茧⽽出了。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关系率先在两岸经贸关系上有了制度性突破,这将为⽇后两岸关系的全⾯发展奠定极重要的基础,更将⼤⼤推动两岸各⾃经济增长和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订,⽆疑将极⼤地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对两岸关系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将极⼤地扩⼤两岸经济上的往来,推动双⽅特别是台湾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ECFA将会给台湾民众带来切切实实的经济利益。
两岸经贸合作经过⼏⼗年的发展,已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形成共同合作环节,相互影响⾄深。
⽆论依据⼀体化理论还是实践,两岸都已具备建⽴更紧密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可⾏性。
消除迄今两岸经贸关系还存在的障碍,⾛向更开放更紧密的两岸经贸合作关系已经势在必⾏。
签署了ECFA后,享有关税优惠与排除⾮关税障碍,将使台湾的众多产业借助⼤陆内需市场的⼒量整体受惠,由此所推动的庞⼤产业链,对台湾经济⽆疑是极⼤利好。
由此,台湾的实际GDP可提⾼1.65%-1.72%;总出⼝量则可望上升4.87%-4.99%;总进⼝量亦上升6.95%-7.07%;总就业⼈数可望实际增加25.7万⼈-26.3万⼈。
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
议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原称为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或称两岸综合经济合作协定。
2016年1月26日。
ECFA第一次两会专家工作商谈在北京举行。
2016年6月29日。
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合作协议。
2016年8月17日。
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它实质上是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初步框架安排。
同时又包含若干早期收获协议。
中文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简称,ECFA。
遵循原则,平等互惠。
循序渐进。
目标,增进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
大事记,第一次两会商谈在北京举行。
合作双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
产生背景。
2016年1月26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次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专家工作协商在北京举行。
大陆方面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带队。
台湾方面由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高孔廉带队。
成员包括两岸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人员。
海峡两岸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名称。
基本结构。
建立协商工作机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海峡两岸经过一天坦诚和善意的协商。
取得了多项共识。
海峡两岸认为。
海峡两岸研究单位关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体现了海峡两岸经济的现状和特点。
反映了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海峡两岸一致认为。
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海峡两岸展开进一步的经济合作。
有利于海峡两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
有利于建立具有海峡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有利于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福祉。
海峡两岸同意。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基本内容涵盖海峡两岸之间的主要经济活动。
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
原产地规则。
早期收获计划。
贸易救济。
争端解决。
投资和经济合作等;今后将按业务议题进行协商。
海峡两岸还交换了税则和有关经济管理规定与统计数据等。
海峡两岸同意。
应本着先易后难。
求同化异。
循序渐进。
积极稳妥和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
尽快推动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程。
大事记。
xx年4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历史性的会谈后共同发布的《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
明确提出:“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全面交流。
建立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xx 年海峡两岸关系实现历史转折后。
台湾方面提出希望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xx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海峡两岸可以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1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在台湾省台中市举行第四次会谈。
同意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纳入第五次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协商重点推动的议题。
2016年1月关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第一次专家工作协商在北京举行。
海峡两岸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名称。
基本结构。
建立协商工作机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并取得多项共识。
2016年2月~6月随后5个月里。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
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又分别在台湾省桃园县和北京举行了两次专家工作协商。
逐渐敲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文本构成。
早期收获计划等重要内容。
2016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在重庆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会谈中就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后续商谈议题等交换意见。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分别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上签字。
然后互换文本。
热烈的掌声。
炫目的闪光灯。
又一次见证了海峡两岸历史性的时刻——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从此开启新篇章。
2016年8月17日晚间台湾立法机构二读表决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