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 格式:doc
- 大小:727.00 KB
- 文档页数:14
台湾服贸协议是什么-反服贸是什么意思?
台湾服贸协议是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签署的一项贸易协议,主要针对服务贸易。
该协议于2013年6月21日签署,旨在打破服务贸易壁垒,促进两岸贸易经济发展。
协议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旅游、电影、医疗、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市场开放和互惠合作。
自从台湾服贸协议签署以来,一些台湾民间社团、学生
团体和反对党派纷纷发起了反服贸运动,要求政府停止执行该协议。
他们认为该协议将对台湾的产业和就业造成不利影响,威胁到台湾的主权独立和文化多样性。
反服贸的主要论点是该协议将导致中国大陆企业的进入,对台湾内部竞争力产生不良影响,使台湾经济更依赖于中国大陆市场。
此外,反对党派和民间社团还指出该协议缺乏透明度,政府没有公开讨论和听取各方意见,剥夺了人民的意见表达权利。
反服贸运动在2014年爆发,包括抗议游行、静坐、占领
立法院等活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学生运动,学生们号召抗议者连夜占领台湾立法院,要求政府重新审视该协议,并加强与民间的沟通和讨论。
其间,学生们发起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活动,以表达对法律制度和民主程序的关注和维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反服贸运动的热度逐渐降温,政
府也针对该协议内容进行了修改。
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公开讨论和审议该协议内容,加强法律保障和监管机制,以确保该协议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岸交流和经济合作。
总之,台湾服贸协议和反服贸运动是台湾社会变革和民主进步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社会,都应该尊重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和意见,加强公共讨论和决策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维护台湾的繁荣稳定和民主自由。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的福祉,特订定本协议。
第二条本协议所称海峡两岸,指的是大陆一方,和台湾地区(包括台商以及居住在台湾地区的大陆人士)另一方。
第三条本协议的目的是推动双方之间的经济发展合作,促进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发展。
第二章贸易合作第四条双方将加强贸易合作,推动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双方将建立贸易往来的便利化措施,降低贸易壁垒并提高贸易便利度。
第五条双方将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畅通。
第六条双方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第七条双方将加强贸易统计合作,定期交换贸易数据,并建立贸易纠纷解决机制。
第八条双方将加强投资合作,提供更加开放和公平的投资环境。
双方将建立投资促进和保护的机制,鼓励双向投资。
第九条双方将优化投资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时间,提高投资便利度。
第十条双方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提供投资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金融合作第十一条双方将加强金融合作,推动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便利双方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
第十二条双方将加强货币政策协调,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十三条双方将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
第十四条双方将加强金融信息共享和风险管理合作,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双方将加强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
双方将加强科技资源的共享,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十六条双方将加强科技人才交流,共同培养高级人才,推动科技人员的交流和合作。
第十七条双方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推动双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六章其他合作领域第十八条双方将加强农业合作,推动农产品的贸易合作和农业技术的交流。
第十九条双方将加强环保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
第二十条双方将加强文化合作,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的合作。
两岸“三通”哪些板块从中受益?作者:予暮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08年第22期[2008年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4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政与两岸食品安全。
这4项协议将推动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
“三通”对两岸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三通”概念股涨跌互现短期难表现11月4日,在四项共识达成的同时,相关“三通”概念股也出现了不同表现——厦门港务和厦门空港、厦门国贸均在午后出现了向上拉升,其中,厦门港务近期走势均比较强势。
此前受到两岸会谈消息刺激,香港市场炒作“三通”概念气氛强烈,包括富邦香港、闽港控股和闽信集团均出现了大涨情形。
民族证券分析师刘佳章表示,每次两岸会谈都会有资金对“三通”股进行炒作,但投资者尤其要注意股票的走势是否能与大势配合。
对东南亚地区经济和文化有深入研究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日表示,从会谈达成的共识看,此次会谈表明两岸合作更加深入,对岛内的内陆航运、航空业和银行业均有好处,但距离经贸正常化仍有一定的距离,还是“剥洋葱”的过程而非结果。
“此前类似消息可能还会让股市有炒作一把的机会,这一次可能短炒也很弱势,因为台湾的有钱人在金融危机中已被洗劫大半,口袋里已经没有几个角子。
就算短线有刺激消息,在目前的环境下也会理性处理。
”谢国忠表示,A股也同样如此,现在很少有投资者会光凭消息炒作股票,除非实质合作出现,否则不会有什么“三通”概念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两岸合作虽然对航空、运输和邮政业有着直接利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相关公司股票都会走高,要看每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定。
”旅游业迎来利好促航空板块发展台湾中华大学餐旅管理学系暨休闲游憩规划与管理学系主任苏成田说:“直航是两岸旅游业者的重大利好。
”他表示,直航缩短了两岸游客往来时间,票价也有望降低,今后将有更多台湾游客选择大陆观光。
此外,苏成田还表示,今年下半年,受油价上涨过快影响,台湾旅游明显衰退,开通直航后,两岸观光交流的收益有望弥补台湾旅行业界的损失。
台湾服贸协议
台湾服贸协议是指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签订的一项经济合作协议,旨在促进两
岸经济的发展与合作。
该协议涉及到服务业的开放与合作,对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台湾服贸协议的签订与实施却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与讨论。
首先,台湾服贸协议的签订被视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一步。
随着协议的签订,台湾地区的服务业将得到更多的开放机会,有利于提升台湾经济的竞争力。
同时,台湾地区的企业也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开拓新的商机。
这对于促进两岸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台湾服贸协议的签订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与争议。
一些人担心协议的实施
会对台湾地区的部分产业造成冲击,特别是对于台湾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面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竞争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此外,一些民众也担心协议的实施会导致台湾地区的就业形势出现变化,对于台湾劳工的就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针对台湾服贸协议的争议,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沟通与协调,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协议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台湾地区的利益。
同时,台湾地区的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
总的来说,台湾服贸协议的签订与实施对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协议的实施过程中,各方应该保持理性与冷静,共同努力,确保协议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同时,也应该关注协议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台湾地区的产业与就业稳定。
希望台湾服贸协议的签订与实施能够为两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基本原则根据《海峡两岸关系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促进两岸经济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依法研究并签订本协议。
第二条目标与原则本协议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合作范围,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遵循公平、互利、友好和相互尊重的原则。
第二章贸易与投资第三条贸易促进1. 双方将互通贸易信息,促进两岸贸易发展。
2. 双方将依法维护贸易自由,减少并逐步取消贸易壁垒。
3. 双方将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第四条投资合作1. 双方将保护和推动两岸投资合作的法律环境。
2. 双方将加大投资促进力度,鼓励双向投资。
3. 双方将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促进投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货币流通1. 双方将建立和完善两岸货币互换机制。
2. 双方将扩大两岸金融合作,促进人民币和新台币的流通。
第六条海关合作1. 双方将加强海关合作,增强贸易安全和便利化。
2. 双方将加强在关务信息交换、食品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
第三章产业合作第七条农业合作1. 双方将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促进农业现代化。
2. 双方将推动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合作。
第八条信息技术合作1. 双方将加强信息技术产业合作,推动信息化发展。
2. 双方将开展合作研究,并共同打造信息技术创新示范区。
第九条文化创意产业合作1. 双方将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2. 双方将推动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
第十条法律合作机制1. 双方将建立相应的法律合作机制,加强两岸法律交流。
2. 双方将共同打击跨境犯罪,并加强司法互助合作。
第十一条法律服务1. 双方将推动律师和法律机构的交流合作。
2. 双方将加强法律服务,提供便利和效率。
第十二条司法交流1. 双方将加强司法交流,促进法律体系的协调与互通。
2. 双方将加强法官的培训与交流。
第五章人员往来与交流第十三条人员往来1. 双方将便利两岸居民个人往来。
可编辑 ----------------------------------------------------------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全文) 2014-03-24 金融行业网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举行,双方由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所签协议之一,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文本长达48页,正文分为四章、24条,有2个附件,分别为《服可编辑 ---------------------------------------------------------- 务贸易具体承诺表》、《关于服务提供者的具体规定》。可编辑
---------------------------------------------------------- 新华网上海6月21日电 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21日在上海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全文如下: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为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依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经平等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标 本协议致力于: 一、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双方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及便利化; 二、继续扩展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 三、增进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第二条 定义 就本协议而言: 一、“服务贸易”指: (一)自一方内向另一方内提供服务; (二)在一方内向另一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三)一方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方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四)一方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方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二、“服务部门”指: (一)对于一具体承诺,指一方承诺表中列明的该项服务的一个、多个或所有次部门; (二)在其他情况下,指该服务部门的全部,包括其所有的次部门。 三、“人”指自然人或法人。 四、“法人”指根据两岸任一方相关规定在该方设立的实体。 五、“服务提供者”指两岸任一方提供服务的任何人。如该服务不是由法人直接提供,而是通过分支机构或代表处等其他形式的商业存在提供,则该服务提供者(即该法人)仍应通过该商业存在享有本协议所给予的待遇。此类待遇应扩大至提供该服务的存在方式,但不需扩大至该服务提供者位于提供服务的一方之外的任何其他部分。 六、“服务消费者”指接受或使用服务的任何人。 七、“措施”指两岸任一方的规定、规则、程序、决定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措施。 八、“一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包括关于下列事项的措施: (一)服务的购买、支付或使用;可编辑 ---------------------------------------------------------- (二)与服务提供有关,且该方要求向公众普遍提供的服务的获得和使用; (三)另一方的人为在该方内提供服务的存在,包括商业存在。 九、“商业存在”指任何类型的商业或专业机构,包括以下列方式在一方内提供服务: (一)设立、收购或维持一法人,或 (二)设立或维持一分支机构或代表处。 第三条 范围 一、本协议适用于双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 二、本协议不适用于: (一)公共采购; (二)在一方内为行使公共部门职权时提供的服务; (三)一方提供的补贴或补助,或者附加于接受或持续接受这类补贴的任何条件。但如果前述补贴显著影响一方在本协议下所作具体承诺,另一方可请求磋商,以友好解决该问题。应另一方请求,一方应尽可能提供与本协议下所作具体承诺有关的补贴讯息; (四)两岸间航空运输安排,即《海峡两岸空运协议》与《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及其后续修正文件所涵盖的措施及内容; (五)与两岸间航空运输安排的行使直接有关的服务,但不包括《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其后续协议项下的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承诺表所列措施; (六)双方有关海运协议的相关措施,但不包括《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其后续协议项下的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承诺表所列措施; (七)双方同意的其他服务或措施。 三、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自然人流动的附件经必要调整后适用于本协议。 四、双方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机构应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和承诺。 第二章 义务与规范 第四条 公平待遇 一、一方对于列入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作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附件四“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及本协议附件一“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的服务部门,在遵守前述减让表、开放措施或承诺表所列任何条件和资格的前提下,就影响服务提供的所有措施而言,对另一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所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其给予该一方同类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二、本条第一款不适用于一方现有的不符措施及其修改,但该一方应逐步减少或消除该等不符措施,且对该等不符措施的任何修改或变更,不得增加对另一方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限制。 三、根据本条第一款所作的具体承诺不得解释为要求任一方对于因相关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非当地特性而产生的任何固有的竞争劣势作出补偿。可编辑 ---------------------------------------------------------- 四、一方可对另一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给予与该一方同类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以满足本条第一款要求。如此类形式上相同或不同的待遇改变竞争条件,且与另一方的同类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相比有利于该一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则应被视为较为不利的待遇。 五、关于一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除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豁免外,该一方对另一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所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该一方给予的普遍适用于其他任何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同类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六、本条第五款不适用于一方现有的不符措施及其修改,但该一方应逐步减少直至消除该等不符措施,且对该等不符措施的任何修改或变更,不得增加对另一方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限制。 第五条 讯息公开与提供 一、一方应依其规定,及时公布或用其他方式使公众知悉普遍适用的或针对另一方与服务贸易有关的措施。 二、应另一方请求,一方应依其规定,及时就已公布并影响另一方服务提供者的措施的变化提供讯息。 三、一方不得要求另一方提供一经披露即妨碍执行相关规定或有违公共利益,或损害特定企业正当商业利益的机密讯息。 第六条 管理规范 一、一方对已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应确保所有影响服务贸易的普遍适用措施以合理、客观且公正的方式实施。 二、双方应依其规定赋予受影响的服务提供者对业务主管部门作出的决定申请行政救济的权利,并确保该行政救济程序提供客观和公正的审查。 三、对已作出具体承诺的服务,如提供此种服务需要取得许可,则一方业务主管部门应依其规定在申请人提出完整的申请资料后的一定期间内,将申请的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应申请人请求,该一方业务主管部门应提供有关申请的讯息,不得有不当迟延。 四、为确保有关资格要求、资格程序、技术标准和许可要求的各项措施不构成不必要的服务贸易壁垒,对于一方已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该方应致力于确保上述措施: (一)依据客观及透明的标准,例如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不得比为确保服务品质所必需的限度更难以负担; (三)如属许可程序,则该程序本身不成为对服务提供的限制。 五、一方可依其规定或其他经双方同意的方式,承认另一方服务提供者在该另一方已获得的实绩、经历、许可、证明或已满足的资格要求。 六、在已就专业服务作出具体承诺的部门,一方应提供适当程序,以验证另一方专业人员的能力。可编辑 ---------------------------------------------------------- 第七条 商业行为 一、一方应确保该方内的任何垄断服务提供者在相关市场提供垄断服务时,并未采取违反其在本协议附件一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附件四中所作承诺的行为。 二、一方的垄断服务提供者直接或经关联企业,参与其垄断权范围外且属该方具体承诺表中服务的竞争时,该方应确保该服务提供者不滥用其垄断地位在该方内采取违反此类承诺的行为。 三、一方有理由认为另一方的垄断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违反本条第一款或第二款规定时,在该方请求下,经双方协商,可由另一方提供有关经营的讯息。 四、一方在形式上或事实上授权或设立且实质性阻止少数几个服务提供者在该方内相互竞争时,本条第一款及第二款规定应适用于此类服务提供者。 五、除本条第一款至第四款所指的商业行为外,服务提供者的相关商业行为可能会抑制竞争,从而限制服务贸易。在此情形下,一方应就另一方请求进行磋商,以期消除此类商业行为。被请求方对此类请求应给予充分和积极的考虑,并尽可能提供与所涉事项有关且可公开获得的非机密讯息。被请求方依其规定,在与请求方就保障机密性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应向请求方提供其他可获得的讯息。 第八条 紧急情况的磋商 若因实施本协议对一方的服务部门造成实质性负面影响,受影响的一方可要求与另一方磋商,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第九条 支付和转移 除本协议第十条规定的情况外,一方不得对与其具体承诺有关的经常项目交易的对外资金转移和支付实施限制。 第十条 确保对外收支平衡的限制 一方对外收支出现或可能出现严重失衡时,可依规定或惯例暂时限制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资金转移和支付,但实施该等限制应遵循公平、非歧视和善意的原则。 第十一条 例外 本协议的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妨碍一方采取或维持与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相一致的例外措施。 第十二条 合作 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各个服务部门的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双方服务部门的能力、效率与竞争力。 第三章 具体承诺 第十三条 市场开放 对于本协议第二条第一款所指的服务提供模式的市场开放,一方对另一方的服务和符合本协议附件二及本协议其他所列条件的服务提供者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该方在本协议附件一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附件四中列明的内容和条件。对以本协议第二条第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