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19课)预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重点难点精归纳一、正确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1、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彻底的特点。
2、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3、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典型的一次革命。
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比归纳知识点巧助记路易十五税收加重,资本主义障碍重重,提倡理性启蒙运动,攻占巴狱大革命兴。
拿破仑,真不孬,别看个子小,能耐真不少。
对内颁布法典,为各国民法参照,对外发动战争,把反法联盟起跑。
典型例题巧突破考点一旧制度的危机例1、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18世纪的欧洲,有一一批进步的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并提出民主、自由、平等,大力倡导科学理性。
他们燃起的思想火花是()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自由主义D.马克思主义解析:由题干中信息“18世纪”“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大力倡导科学理性”可知是启蒙运动。
答案:B考点二法国大革命例2、(浙江丽水中考)“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
”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①首创君主立宪制政体②颁布了《1787年联邦宪法》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首创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就,②颁布了《1787年联邦宪法》是美国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和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都与法国大革命有关。
答案:D例3、(云南昆明中考)作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它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
这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D.《1787年美国宪法》解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了许多法律文献,《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故排除B、D两项。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知识框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重点梳理】1.旧制度的危机背景(1)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
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2.法国大革命导火线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开始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发展(1)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2)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3)国王路易十六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
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
法国各地人民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
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
随后,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高在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潮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但是,雅各宾派的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结果罗伯斯庇尔等人也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意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义4.拿破仑帝国【知识延伸】1.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背景。
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对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农民、城市贫民的压迫,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第三等级要求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政治权利。
但是,法国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革命一触即发。
2.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最终的战败覆灭了他的帝国。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程标准:讲述英国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1.革命背景: 查理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革命爆发:1640 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
3.革命结果: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查理一世被处死,宣布为共和国。
4.革命结束: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规定:废黜詹姆士二世,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5.颁布文献: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6.历史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第18课美国的独立课程标准:知道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
讲述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开始:1775年4月19日, 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2.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大陆军,并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3.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4.结束: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战胜英军,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5.评价: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6.颁布文献(1)《独立宣言》:1776年颁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2)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该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程标准:简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
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启蒙运动(1)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
(2)评价: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法国大革命(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达标练习】1.这个国王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中的这个国王是()A.查理一世B.查理二世C.詹姆士一世D.詹姆士二世2.《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
”其“根源”指的是()A.国王詹姆士一世来自苏格兰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C.议会议员不断抨击国王专权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1649年,被推上断头台的英国国王是()A.查理一世B.查理二世C.克伦威尔D.詹姆士一世4.《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国王不参与国家管理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其中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1)当时中英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君主的权力上有什么不同?(2)《权利法案》通过后,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如何?【能力提高】1.这本羊皮纸上的《大宪章》之所以被称为英国自由的基石,是因为()A.《大宪章》开启了以法律限制王权的时代B.《大宪章》明确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C.《大宪章》就是后来的《权利法案》D.《大宪章》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2.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做的笔记。
其中不正确的是()C开始标志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D结束标志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内战→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封建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的过程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具有反复性和曲折性B.不彻底C.推翻了封建专制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4.有人描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议会:“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历史传统: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英国议会的诞生:(1)法律传统的形成: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2)议会制度的确立:根据《大宪章》,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17世纪,王权与议会矛盾尖锐(1)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认为,王权是上帝所赐,神圣不可侵犯。
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
(2)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二、革命的发生1.革命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革命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革命过程:A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
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B 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C 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D 克伦威尔的独裁: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后,权力却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克伦威尔被议会尊为“护国主”,大权独揽。
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E 王权复辟克伦威尔死后,军官们争权夺势,政局动荡不安。
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
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人教版中考总复习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知识总结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单元知识网络】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 开始:1640年议会召开3. “光荣革命”:1688年,发生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4. 巩固: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5. 影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二、美国的独立1. 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经济发展2. 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3. 领导人:华盛顿4. 美国诞生:1776年7月4月,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发表5. 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6. 结果: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7. 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8. 巩固:1787年宪法颁布,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 法国大革命⑴背景: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的推动⑵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⑶颁布文献: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⑷高潮: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上台⑸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2. 拿破仑帝国⑴拿破仑上台: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组建政府⑵对内:大力发展经济,颁布《拿破仑法典》⑶对外:打败反法联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但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遭到反抗【基础知识梳理】一、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1.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背景: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专制王权(1)思想: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表现: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3.议会制度(1)依据: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重要知识点】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
温馨提示
君主立宪制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1)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2)1701 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
(3)18 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观点·论述
观点: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举例:辛亥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框架】君主立宪制的英国【重点梳理】1.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国王的专制统治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来自苏格兰,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议会与王权斗争詹姆士一世的言行与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严重不符。
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2.革命的发生爆发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
查理一世恼羞成怒,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内战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独裁共和国的权力落在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议会尊他为“护国主”【知识延伸】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其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表现为后者是君主专制独裁,而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程标准:
讲述英国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知识提纲: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议会的权力:
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2、专制统治:
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二、革命的发生
3、背景: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激化了议会和王权的矛盾。
4、革命爆发: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
5、发展:1649年,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建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大权独揽,被议会尊为“护国主”。
三、光荣革命
6、背景:1660年,詹姆士二世成为国王,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反抗。
7、革命结束: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规定:废黜詹姆士二世,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8、意义:推翻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四、《权利法案》
9、颁布文献: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10、内容:
(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11、历史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课程标准:
知道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相关史实。
讲述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提纲: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3、开始: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4、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织大陆军,并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5、宣告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6、《独立宣言》内容: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列举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7、地位(评价):
(1)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但是,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8、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9、结束: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战胜英军;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10、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11、意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2、1787年宪法:
(1)背景: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代表国家的全国政府软弱无力。
(2)制定:1787年,各州代表齐聚费城,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
(3)内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4)影响: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程标准:
简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
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提纲:
一、旧制度的危机
1、启蒙运动
(1)时间、中心:18世纪、法国
(2)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3)性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意义: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5)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最博学的启蒙学者,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卢梭:主张最大限度的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二、法国大革命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4、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
5、发展: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6、初步胜利: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将国王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
7、革命高潮: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打退了反法联军。
8、历史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三、拿破仑帝国
9、拿破仑帝国:
(1)夺权:1799年,拿破仑政变夺权。
(2)建立: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3)措施:1804年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多次打败欧洲的反法联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4)灭亡: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