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用药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6.83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与红霉素片口服及呋喃西林滴鼻液滴鼻,必要时配合上颌窦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与小柴胡汤加苍耳子散治疗,疗程均为一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上颌窦穿刺小柴胡汤+苍耳子散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43-02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鼻渊”范畴,病程漫长、易复发,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塞、流大量脓性鼻涕,常伴有头疼、头晕、眼胀等[1]。
临床上一般采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近两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范围15-65岁;病程30d-12年。
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头痛、鼻塞等症状及药物过敏史,结合临床表现经辅助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窦炎。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与肠溶红霉素片0.5g,3次/日口服及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滴鼻3次/日,上颌窦有积脓时进行上颌窦穿刺冲洗引流1次/日,7d为一疗程。
1.2.2 观察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与护理发布时间:2022-11-11T08:49:22.078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8期作者:阿斯亚·司的克扎比亚通讯作者:赵琦[导读]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0例资料回顾分析,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按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比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阿斯亚·司的克扎比亚通讯作者:赵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0例资料回顾分析,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按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比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当中,可进一步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护理;研究分析鼻窦炎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头痛、记忆力减退、头昏、鼻塞等,采取保守治疗法无法获得显著效果[1]。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手段,可全面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详情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对象,患者平均年龄45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药方组成:半夏、白术、陈皮、党参、茯苓、砂仁。
将药物用水来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在此基础上应用抗生素治疗[2]。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资料进行收集,加强对患者的了解,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3~2010年9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4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0.5g/次,3次/d;替硝唑片口服,0.5g/次,2次/d;呋麻滴鼻液滴鼻,1~3滴/次,3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鼻渊汤,1剂/d。
两组患者均以10d 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6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法;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trea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clinical efficacy of chronic sinusitistian hongmei(shuangli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the second double 610 213)【abstract】objective integrative medicin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patients. methods 2009 3 september 2010 in our hospital ent patients with chronicsinusitis were treated 12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ral amoxicillin, 0.5g / time, 3 times / d; tinidazole tablet, 0.5g / time, 2 times / d; furosemide ma intranasal nasal drops, 1 to 3 drops / times , 3 times / 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self nasosinusitis add soup, 1 / d. 10d 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2 courses, the clinical efficacy were observed.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22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in 28 cases, 12 cases, total effective rate 80.65%; the patients in the 25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 in 31 cases, 6 cases, total effective rate 90.32%.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chronic sinusitis, can obtain a more desired therapeutic effec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integrative medicine law; chronic sinusitis; clinical efficacy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具有治疗效果不佳、病程反复、迁延难愈、愈后复发率高等特点[1]。
如何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疾病耳鼻喉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疾病,包括耳部的中耳炎、耳鸣、耳聋;鼻部的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喉部的咽喉炎、声带息肉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耳鼻喉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有关。
例如,耳部疾病多与肾、肝胆有关;鼻部疾病常与肺、脾有关;喉部疾病则多与肺、胃、肾相关。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整体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治疗是中医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脉象,中医师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中耳炎伴有流脓、耳痛的患者,可能会使用龙胆泻肝汤来清肝泻火、利湿通窍;对于耳鸣、耳聋属肾精亏虚的,可能会用耳聋左慈丸来滋肾降火、收摄精气。
中药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还能调节全身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针灸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中也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针刺耳部、鼻部、喉部周围的穴位,如耳门、听宫、听会、迎香、印堂、廉泉等,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此外,艾灸、拔罐等中医疗法也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选用。
西医在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借助先进的检查设备,如耳内镜、鼻内镜、喉镜等,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病变部位的情况,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在治疗上,西医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针对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等,会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炎症;对于过敏性鼻炎,会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来减轻过敏反应;对于耳部的突发性耳聋,可能会使用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
手术治疗则在一些严重的耳鼻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鼻息肉、声带息肉等通常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严重的中耳炎可能需要进行鼓膜修补术或听骨链重建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与护理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
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疗效确切。
标签: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疗效;护理鼻窦炎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顽固难治愈,患者常伴随头晕、头痛、流涕等临床症状,给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了极大困扰[1]。
在采用手术方案前,往往先考虑实施系统的综合治疗,如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等,待无效后才选择手术。
以下是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的具体情况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男40例,女2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0.6±4.4)歲;病程2~4年,平均病程(2.6±0.4)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1%麻黄素滴鼻液行局部滴注,以改善患者的引流条件,并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喷洒于鼻部。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胶囊口服,0.25 g/次,1次/d。
第1次的剂量加倍,5日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并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则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首先,给予鼻渊通窍饮口服,并给予中药汤剂口服。
中药配方为:柴胡15 g,夏枯草20 g,连翘、苍耳各12 g;川芎、金银花、辛夷、白芷、白芍、黄芩各10 g,甘草6 g。
加减:对于风寒者,加防风与荆芥各10 g;风热者,加薄荷、牛蒡子各10 g;头疼剧烈者,加蔓荆子与藳木各10 g。
慢性鼻—鼻窦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痊愈3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痊愈43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6.67%。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
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慢性鼻-鼻窦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在耳鼻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中,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1]。
患者易由于鼻窦炎的复发出现情绪上的烦躁、治疗依从性下滑等情况。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难彻底治愈。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研究的瑰宝,通过各类中药材的结合使药效渗透至体内循环,从而由内而外的改善疾病。
若能够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可达到更优疗效。
为了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始引入中医治疗。
本次研究抽取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行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操作,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抽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剔除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引起的鼻塞和头痛患者和鼻腔解剖异常者[2]。
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60例纳入对照组,包括男31例和女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平均(22.5±3.2)岁,病程0.3~8年,平均(3.2±0.9)年。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