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辐射培训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辐射培训考试复习题(放射部分)

1、典型成年人CT腹部剂量()mGy

A.25 B. 35 C、45 D、50

2、典型成年人CT腰椎剂量()mGy

A.25 B. 35 C、45 D、50

3、典型成年人CT头部剂量()mGy

A.25 B. 35 C、45 D、50

4、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胸部后前位(PA)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0.4 B. 1 C、0.6 D、0.8

5、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胸部侧位投照(LAT)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0.4 B. 1.5 C、0.6 D、0.8

6、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胸椎后前位(PA)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5 B. 7 C、15 D、20

7、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胸椎侧位(LAT)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5 B. 7 C、15 D、20

8、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腰椎前后位(AP)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5 B. 10 C、15 D、20

9、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腰椎侧位投照(LAT)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30 B. 10 C、15 D、20

10、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腰骶关节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30 B. 10 C、40 D、20

11、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骨盆或髋关节前后位(AP)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5 B.10 C、15 D 、20

12、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头颅侧位(LAT)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

量为()mGy

A.5 B. 4 C、3 D、2

13、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头颅后前位(PA)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5 B. 4 C、3 D、2

14、典型成年女性受检者乳腺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无滤线栅,每次头尾投照的腺平均剂量为()mGy

A.1 B. 2 C、3 D、4

15、典型成年女性受检者乳腺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有滤线栅,每次头尾投照的腺平均剂量为()mGy

A.2 B. 3 C、4 D 、5

16、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腹部、胆囊造影、静脉尿路造影前后位(AP)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5 B. 10 C、15 D、20

17、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牙根尖周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5 B. 4 C、3 D、7

18、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牙齿前后位(AP)投照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为()mGy

A.5 B. 4 C、3 D、2

19、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透视的剂量率指导水平,有医学增强器并有自动亮度控制系统的X射线机(介入放射学中使用)的入射体表剂量率不大于()mGy/min。

A.200 B. 100 C、150 D、50

20、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透视的剂量率指导水平,有影像增强器的X射线机的入射体表剂量率不大于()mGy/min。

A.30 B. 40 C、25 D、50

21、典型成年人受检者X射线透视的剂量率指导水平,普通医用诊断X射线机入射体表剂量率不大于()mGy/min。

A.30 B. 40 C、20 D、50

22、CT机、乳腺摄影(含乳腺CBCT)、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口腔CBCT和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μSv/h

A.1.5 B. 3 C、5 D、2.5

23、具有短时、高剂量率曝光的摄影程序(如DR、CR、屏片摄影)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μSv/h

A.5 B. 20 C、25 D、2.5

24、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μSv/h A.2.5 B. 3 C、5 D、1.5

25、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DSA)的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和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分别是()

A.3,2 B. 1,1 C、2,1 D、2,2

26、透视机房、骨密度仪机房、口内牙片机房、牙科全景机房(无头颅摄影)、乳腺机房的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和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分别是()

A.3,2 B. 1,1,C、2,1 D、2,2

27、标称125kv及以下的摄影机房、口腔CT、牙科全景机房(有头颅摄影)、机房的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和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分别是()

A.3,2 B. 3,1 C、2,1 D、2,2

28、标称125kv及以上的摄影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和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分别是()

A.3,2 B. 3,1 C、2,1 D、4,2

29、口内牙片机机房的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和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分别是()A.5,2.5 B. 3,2 C、3,1.5 D、3,1

30、CT机房的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和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分别是()

A.3,2 B. 2.5,2.5 C、2,1 D、2,2

31、透视专用机、碎石定位机、口腔CT卧位扫描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m。

A.15,3.5 B. 20,4 C、15,3 D、20,3.5

32、DR或单管头X射线机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m。A.30,3.5 B. 20,4 C、30,4 D、20,3.5

33、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m。A.30,3.5 B. 20,4 C、30,4.5 D、20,3.5

34、乳腺机、全身骨密度仪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m。A.15,3.5 B. 2、10,2 C、15,3 D、10,2.5

35、牙科全景机、局部骨密度仪、口腔CT坐位扫描/站位扫描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m。

A.5,2.5 B. 10,2 C、5,2 D、10,2.5

36、CT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m。

A.30,3.5 B. 20,4 C、30,4 D、20,3.5

37、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的标称最高X射线管电压应不超过()KV

A.50 B. 60 C、70 D、80

38、牙科X射线设备使用时管电压的标称值应不低于()KV

A、50 B. 60 C.70 D.80

39、X射线机房周围区域应划定为()。

A.监督区 B.危害区C、控制区D 、监视区

答案

1A 2B 3D 4A 5B 6B 7D 8B 9A 10C 11 B 12C 13A 14 A 15B 16B 17D 18 A 19B 20C 21D 22D 23C 24A 25D 26B 27C 28A 29C 30B 31C 32D 33 C 34D

35C 36C 37A 38B 39 A

辐射培训相关知识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分级

甲级: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大于4*109/Bq

乙级:日等效最大操作量2*107/Bq--4*109/Bq之间

丙级:日等效最大操作量豁免--2*107/Bq

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

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近地表处置,深度30米

放射源12编码分别代表

1、2位:国家3、4位:生产年份5、6位:核素代码7--11位:产品序列号12位:放射源类别

1电子的电荷量等于1.602*10-19库仑(C)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除外)

2、使用Ⅰ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除外)

3、销售(含建造)、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1、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

2、销售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的

3、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4、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的

5、生产、销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1、销售、使用Ⅴ类、Ⅴ类放射源的

2、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

医用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的辐射危害因素

主要辐射危害因素是辐射源具有贯穿性能的电离放射的外照射,分初级辐射和次级辐射,次级辐射包括散射辐射和泄露辐射。

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设备通用防护要求主要考虑那些方面

1、X射线设备出线口上应安装限束系统(如限束器、光阑等)

2、X射线管组件上应有清晰的焦点位置标示。

3、X射线管组件上应标明固有滤过,所有附加滤过片均应标明其材料和厚度。

X射线设备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要求

1、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

2、CT机、乳腺摄影(含乳腺CBCT)、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口腔CBCT和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

3、具有短时、高剂量率曝光的摄影程序(如DR、CR、屏片摄影)机房外

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μSv/h。

X射线机房门外应设置的辐射防护设施

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

2019辐射防护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辐射防护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课程名称:辐射防护基础班级: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减弱一半所需时 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的污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就是活化产物, 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原来强度的1/2 n。 二、填空题(1×33=33分) 1.填写下列辐射物理量对照表 辐射物理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放射性活度 SI单位焦耳·千克-1(J·kg-1)焦耳·千克-1(J·kg-1)秒-1 SI单位专名戈瑞希弗贝可 定义式 D = d E /d m H=DQN A=dN/dt 2.外照射防护一般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 _源强防护四种方法。 3.根据国标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我国将核电厂厂区划分为非限制区、监督区和控制区三个区域。 4.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物质原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___核衰变的数目___。 5.放射性核素经过2个半衰期后,其量将减少至原来数目的____4_____分之一。 6.工作场所中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____食入_____、___吸入______和__伤口进入_______三种途径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7.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______确定性效应_____的发生,并把__随机性____ 的发生率限制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8.工作场所辐射监测包括____外照射____、____表面污染______、____空气污染___。 9.根据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辐射工作人员5年累积有效剂量应不超过__100___mSv,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介入放射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应用下列哪种栓塞材料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 A、不锈钢圈 B、明胶海绵 C、微球 D、血凝块 E、球囊 2、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 A、48小时以内 B、48小时~1个月 C、1个月以上 D、2个月以上 E、3个月以上 3、PTA的全称是() 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腔内支架术 C、经皮引流术 D、血管内化疗术 E、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术 4、无水乙醇特点是() A、价格昂贵 B、不溶于水 C、有抗原性 D、固体 E、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持久栓塞 5、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诊断性和治疗性 D、神经 性 E、非神经性 6、不属于介入导向设备的是() A、胃镜 B、超声 C、透视 D、CT E、心电图 7、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A、扩血管 B、抗肿瘤 C、缩血管,止血 D、溶 栓 E、降低血液粘度 8、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A、PTCD术 B、脾动脉栓塞术 C、经皮腰穿刺术 D、经皮腰间盘切吸术 E、冠脉搭桥术

9、脑膜瘤术前栓塞最常用的栓塞物质为( ) A、明胶海绵颗粒 B、碘油 C、微粒 D、无水酒精 E、自身血凝块 10、下列“灌注加压素治疗动脉出血”技术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超选择插管,微导管给药 B、灌注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C、对结肠出血,比栓塞法更安全 D、对骨盆外伤性出血疗效好 E、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 11、动脉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假性动脉瘤 B、暂时性动脉痉挛 C、插管器械折断 D、血管断裂 E、皮下血肿 12、属中期栓塞物的是( ) A、自体血块 B、明胶海绵 C、可脱球囊 D、螺圈 E、聚乙烯醇 13、不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 A、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 B、血管腔内成形术 C、血管内导管栓塞术 D、血管内血栓抽取术 E、血管造影术 14、动脉DSA血管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 ) A、左腹股沟区股动脉 B、右腹股沟区股动脉 C、左肱动脉 D、右肱动脉 E、颈动脉 15、下腔静脉滤器通常置于( ) A、右肾上腺水平 B、双肾静脉下方1~2cm C、左肾下极水平 D、髂嵴水平 E、左肾上腺水平 16、颈内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诊断( ) A、小脑病变 B、颈髓病变 C、大脑半球和鞍区病变 D、脑干病 变 E、四脑室病变 17、穿刺插管,局部出现血肿,最恰当的治疗措施为( ) A、静脉内注射右旋糖酐 B、静脉内注射盐酸罂粟碱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 医学影像学 标准化试题 A 型题: 1、 下列哪项不是骨肿瘤的基本 x 线征象。() A .骨质破坏 B ?软骨破坏 C ?椎旁脓肿 D .瘤骨和瘤软骨 E ?肿瘤的反应骨 2、 患者30岁,述膝关节间歇性隐痛,肿胀半年多, 触之有乒乓球感, 在 x 片上胫骨上端内侧呈膨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 () A ?骨囊肿 B ?动脉瘤样骨囊肿 C ?软骨母细胞瘤 D ?熔骨型骨肉瘤 E ?骨巨细胞瘤 3、 骨巨细胞瘤的典型 x 线征象。() A ? 位于干骺端的膨胀性偏心性囊性骨质 破坏,内有 B ?远距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 边缘硬化。 C ? 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亮区模糊,皮 质变薄。 D ?近距骨干骺端的中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E ? 位于 骨骺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4、 非骨化纤维瘤的好发部位是( ) A ? 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 B ? 胫骨远端 及股骨近端。 C ? 肱骨近端。 D ? 颅顶骨。 E ? 脊柱骨。 5、 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 ) A .15岁以下。 B ?15-25 岁之间。 C ?20-40 岁之间。 D ? 婴幼儿。 E ?40 岁以上。 6、 从骨髓瘤的 x 线表现中,找出错误的( A ? 好发于颅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 B ? 骨质普遍稀疏。 C ? 颅骨呈多发性穿凿状骨质破坏。 D ? 脊柱侵蚀常破坏椎弓根。 E ? 肋骨呈膨胀性分房状骨质破坏。 7、 下述哪个肿瘤来源于骨髓及造血组织( A ?骨巨细胞瘤 B ? 骨样骨瘤。 C ?骨软骨瘤。 D ? 尤文氏瘤 E ?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肉瘤的最主要的 x 线征象() A .骨质破坏 B .软组织肿块。 C .codman 氏三角。 D .软骨破坏 E .骨肿瘤骨。 9、 下列哪项临床表现对诊断骨髓瘤最有价值: A . 50岁以上的男性 B .全身性疼痛 C . 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D .进行性贫血 E.血清钙及球蛋白升高 10、 X 线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无明显临床症状不相称, 转移之特征 A. 乳癌骨转移 B. 甲状腺癌骨转移 C. 前列腺癌骨转移 D. 鼻烟癌骨转移 查胫骨上端内侧肿胀, 横径大于纵径, 诊断为: 皂泡样骨间隔。 为下述何种肿瘤骨

辐射防护试题A

一.填空 1.辐射防护学中使用的吸收剂量用( Gy )单位表示。 2.内照射与外照射的人体吸收剂量均采用( sv )单位制表示。 3.当量剂量用于(人体器官吸收剂量)的测量。 4.当量剂量的国际计算单位是( sv )。 代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代表(合理使用低剂量) 7.辐射防护的三原则分别是(实践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 化)(个人剂量限制) 8. 针对外照射的防护三原则分别是(时间)(距离)(屏 蔽)。 9. 主射线朝向墙壁的防护标准是( 2mm ) 。 10. 职业照射的规定是,在任意单个年份内有效剂量不得超过(50) mSv。 11. 公众年安全接受的辐射剂量允许值是( 1msv )。 12. 激光照射对人体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属(非电离)辐射。 13.铅防护服与铅手套主要防护的是辐射中的(散射线)与(泄 漏射线)而不是(原发射线)。 14.组织权重因子用于测量人体的(当量吸收剂量)剂量。 线照射剂量单位是( R )。 16.本底照射剂量值一般在()之间。

17.人体受照敏感度最高的三种组织依次分别是1...血液..... 2...淋 巴... 3.....骨髓.....。 18.内照射人体辐射吸收的主要途径是分别通过1..口...... 2...呼吸..... 3......皮肤伤口.....。 19.辐射防护的目标主要针对的是(随机)效应。 20.人类接受来至本底照射的最大剂量部分主要是自然界的 (氡)。 线照射强度与(照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2.波长单位用()符号代表。 23.散射线与原发射线相比更易被人体吸收是(散射线)。 24.防护围脖主要用于人体(甲状腺)的防护。 25.透视累计时间设定和报警装置的两个主要使用目的分别是(曝光时间)(曝光计量)。 26.女性放射线从业者怀孕期间的安全允许剂量为( 1mGy )。 27.胚胎的致畸敏感期是受精后的( 3---8周)。 28.孕妇的高剂量医疗辐射主要指1....DSA.... 2........ 介入 3...放疗........。 29.诱发胚胎畸形的辐射阈值为( 100msv-----200msv )。 30.铝制滤过板在辐射防护中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软射线)。 31.淘汰胸部常规透视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1...辐射剂量大... 2...影像质量差..... 3.......无影像记录....

辐射防护 习题答案

11.一个动能E=10Mev 的正电子进入体积V ,通过碰撞损失掉1Mev 的能量之后发生湮没,产生能量相等的两个光子,其中的一个逸出体积V ,另一个在V 内产生动能相等的正负电子对。正负电子在V 内通过碰撞各自消耗掉其一半动能后负电子逸出V ,正电子发生飞行中湮没,湮没光子从V 逸出。求上述过程的转移动能tr ε、碰撞转移能τ εtr 和授与能ε。 第一章 3、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者联系: 带电粒子平衡:不带电粒子在某一体积元的物质中,转移给带电粒子的平均能量,等于该体积元物质所吸收的平均能量。发生在物质层的厚度大于次级带电粒子在其中的最大射程深度处。D=K (1-g ) g 是次级电子在慢化过程中,能量损失于轫致辐射的能量份额。 对低能X 或γ射线,可忽略轫致辐射能量损失,此时D =K 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空气中照射量(X )和同一点处空气吸收剂量(Da)的关系为:X e W D a a = 吸收剂量与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ρμ/en 成正比,即 )/()/(a en m en a m u u D D ρρ=

故空气中同一点处物质的吸收剂量Dm 为: X f X X e W D m a en m en a a en m en m ?=?=??=)/()/(85.33)/()/(ρμρμρμρμ 三者区别见P18页表1.4。 辐射量 吸收剂量 D 比释动能K 照射量X 适用 适用于任何带电粒子及 适用于不带电粒子如X 、 仅适用于于X 或γ射 范围 不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 γ光子、中子等和任何物质 线,并仅限于空气 介质 剂量学 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 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 表征X 或γ射线 含意 体积V 沉积的能量;这些 体积V 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 在所关心的空 能量可来自V 内或V 外 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 气体积V 内 以何种方式损失的 交给次级电子 用于电离、激 发的那部分能量 4、在γ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 长为0.1m 。在γ射线照射下产生10-6C 的电离电荷。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 ) mg/cm 29.1( C/kg 10097.1103a 226 =?=?==--ρπρh r dm dQ X a Gy 371.085.33===X X e W D a a 5、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的照射量为6.45×10-3C.kg -1,求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 Gy 218.085.33===X X e W D a a 设在3min 内测得能量为14.5 MeV 的中子注量为1.5×1011m -2。求在这一点处的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应用下列哪种栓塞材料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 A、不锈钢圈 B、明胶海绵 C、微球 D、血凝块 E、球囊 2、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 A、48小时以内 B、48小时~1个月 C、1个月以上 D、2个月以上 E、3个月以上 3、PTA的全称是() 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腔内支架术 C、经皮引流术 D、血管内化疗术 E、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术 4、无水乙醇特点是() A、价格昂贵 B、不溶于水 C、有抗原性 D、固体 E、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持久栓塞 5、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诊断性和治疗性 D、神经性 E、非神经性 6、不属于介入导向设备的是() A、胃镜 B、超声 C、透视 D、CT E、心电图 7、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A、扩血管 B、抗肿瘤 C、缩血管,止血 D、溶栓 E、降低血液粘度 8、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A、PTCD术 B、脾动脉栓塞术 C、经皮腰穿刺术 D、经皮腰间盘切吸术 E、冠脉搭桥术

9、脑膜瘤术前栓塞最常用的栓塞物质为 ( ) A、明胶海绵颗粒 B、碘油 C、微粒 D、无水酒精 E、自身血凝块 10、下列“灌注加压素治疗动脉出血”技术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超选择插管,微导管给药 B、灌注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C、对结肠出血,比栓塞法更安全 D、对骨盆外伤性出血疗效好 7 / 1 E、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 11、动脉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 A、假性动脉瘤 B、暂时性动脉痉挛 C、插管器械折断 D、血管断裂 E、皮下血肿 12、属中期栓塞物的是 ( ) A、自体血块 B、明胶海绵 螺D、 C、可脱球囊圈 E、聚乙烯醇 13、不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 ) A、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 B、血管腔内成形术 D、血管内血栓抽取术 C、血管内导管栓塞术 E、血管造影术 ) 14、动脉DSA血管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 ( B、右腹股沟区股动脉 A、左腹股沟区股动脉 D、右肱动脉 C、左肱动脉 、颈动脉E )( 15、下腔静脉滤器通常置于 1~2cm 、右肾上腺水平B、双肾静脉下方A 、髂嵴水平 D C、左肾下极水平 、左肾上腺水平E ) 16、颈内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诊断 ( 、颈髓病变、小脑病变A B C、大脑半球和鞍区病变 D、脑干病变 E、四脑室病变 ) 17、穿刺插管,局部出现血肿,最恰当的治疗措施为 ( 、静脉内注射盐酸罂粟碱 B A、静脉内注射右旋糖酐 D、手术C、局部热敷、静脉内注射肝素 、以上都不对E 18、短期栓塞物为 ) ( 血、B体自海A、明胶绵 块 水、 D酒无硅C、酮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 (下载) 一、名词解释(21%) 1. 骨质坏死 2. Colles骨折 3. 硬膜尾征 4. 模糊效应 5. 马蹄肾 6. 精囊角 7. 硬脑膜下积液 二、填空(13%, 每空0.5%) 1.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变化既可见于海绵质,又可出现于皮质,但常以海绵质变化明显,受累骨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尿路造影常见的对比剂回流或返流有以下四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 继发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 前列腺癌多发生在,表现T2WI上出现 _________ 信号的结节影。 5. 椎管内肿瘤按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_________)和_________(如_________)。 6. 脑囊虫病按照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型。 7. 脑挫裂伤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8. 肾上腺增生指面积大于__________、侧肢厚度大于____________。 三、X型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给分,请将答案写在括号内 12%) 1.输尿管结石易停留在() A.腰椎横突前缘 B.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C.骨盆边缘处 D.进入膀胱处 2.颅脑外伤病人可疑颅内出血,应首选的检查方法为()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

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1) 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 答:粒子注量da dN /=Φ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Φ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 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 质量减弱系数ρμ/: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ρμ/en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 联系: 由p tr μμμ+=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是质量减弱系数ρμ/的一部分; 由()()g tr en -1//ρμρμ=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ρμ/en ,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和()g -1的乘积。 3.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D E 1=K 1g g μφρ --tr = [][]a /;/en a m a m en a w w D D e e μρμρ=?X =?X 4. 在γ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 ,长为0.1m 。在γ射线照射下产生10-6C 的电离电荷。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 解:() () Gy D kg C l d dm dQ a 372.0011.085.33X 85.33011.01.003.014.34 1 29.11041101 26 26=?==?=????=??= X ---πρ= 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1011.0-?kg C ,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Gy 372.0。 5. 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 6.45×10-3C ·kg -1,求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 解:()Gy D a 218.01045.685.33X 85.333=??==- 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Gy 218.0。 6. 在60Co γ射线照射下,测得水体模某点的照射量为5.18×10-2C ·kg -1,试计算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60Co γ射线能量1.25MeV ) 解:取γ射线能量为1.25 MeV ,查表1.3得f m =37.64 J ·C -1,于是, ()Gy X f D m m 949.11018.564.372=??=?=- 答: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为()Gy 949.1。 7. 用一个小型探头的照射量仪器,在实质骨的一个小腔测得照射量为7.74×10-3 C ·kg -1。设辐射源的光子平均能量为80 KeV ,试计算在此照射条件下实质骨的吸收剂量。 解:查表1.3得f m =75.19J ·C -1,所以 ()Gy X f D m m 582.01074.719.753=??=?=-

放射诊断学试题

放射诊断学试题 姓名_____科室______分数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脂肪组织的CT值是() A、10—20Hu B、20--50 Hu C、100 Hu 左右 D、-20-- -10 Hu E、-90---- -70 Hu 或更低 2、黑色素瘤MRI上的信号特征是() A、T 1WI低信号,T 2 WI高信号B、T 1 WI高信号,T 2 WI低信号 C、T 1WI和T 2 WI均呈低信号D、T 1 WI和T 2 WI均呈等信号 E、T 1WI和T 2 WI均呈高信号,但T 2 WI信号有所衰减 3、临床拟诊为胆管结石,下述哪种成像技术为首选() A、CT B、MRI C、CTA D、DSA E、MRA 4、下列哪块骨骼不是眼眶的构成骨() A、额骨 B、颞骨 C、筛骨 D、蝶骨 E、上颌骨 5、以下哪项是成人颅高压最常见的X线征象( ) A、头颅增大 B、囱门增宽 C、颅缝分离 D、脑回压迹增多 E、蝶鞍萎缩脱钙 6、钱氏(Chamberlain’s)线是硬腭后缘至枕大孔后唇间的连线,正常枢椎齿状突顶点,不应超过此线( ) A、1mm B、2mm C、3—5mm D、6—8mm E、8—10mm 7、以下哪种儿童骨病,常发生病理性骨折() A、佝偻病 B、坏血病 C、石骨症 D、成骨不全 E、软骨发育不全 8、X线照片上所指的关节间隙,代表解剖学上的() A、关节腔 B、关节囊 C、关节软骨 D、关节囊和关节腔 E、关节腔和关节软骨 9、骨质疏松的病理基础是( A、骨有机成分减少,钙盐增加 B、骨有机成分增加,钙盐减少 C、骨有机成分正常,钙盐增加 D、骨有机成分正常,钙盐减少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医学)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试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 ?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中,居于首位的是() A .大气层核实验 B .医疗照射 C .地下核试验 D .核能生产 2 .下列人体组织和器官中哪一种的辐射敏感性最低:() A .心脏 B .淋巴组织 C.肌肉组织 D .骨髓 3 .对于相同厚度的下列物质,那种对1MeV能量的丫射线屏蔽效果最好() A .水 B.水泥 C.铁 D.铅 4 .如果能量相同,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 A . 丫光子 B .中子 C 粒子 D . a粒子 5.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 和防护状况进行 ________________ 。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每年1月31日前报各级环保部门。() A、月度评估 B、季度评估 C、年度评估 D、日常评估 6 .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和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 岗。初训合格以后每 ________________ 年进行一次复训。() A、2 B、3 C、4 D、5 7、___________ 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国务院卫生 B、国务院环境保护 C、国务院公安 8、___________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省 B、市 C、县 9、生产、进口放射源的单位在销售I类、II类、山类放射源时,应当与__________ 放射源的单位签定废旧 放射源返回合同。() A、使用 B、回收 C、审批 10、生产、销售、使用、贮存、处置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的场所,以及运输放射性物质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设置明显的______________ 警告标志。() A、文字 B、剧毒 C、放射性 D、危险 11、放射源使用单位在取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______________ 后,方可开展使用放射源的相关工作。 A、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B、辐射安全许可证 C、辐射工作人员上岗证 12、下列仪器哪个用于放射性药物影像诊断:() A .丫照相机 B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 C .核子称 D .料位计 13?固定多束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丫刀)所用放射源属于 ________ 放射源。() A. I类 B. n类 C.川类 D. W类 E. V类 14. 在放射源治疗中,进行近距离浅表治疗一般使用() A . 丫放射源 B .B放射源 C .a放射源 D .中子源 15. 辐射事故的定性定级,由下列哪个部门负责?() A.环保部门 B.公安部门 C.卫生部门 D.安监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在发生辐射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下列部门报告。() A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公安部门 C .卫生主管部门 D .新闻单位 2 . 3. 4. F列哪些活动需要办理备案( A .转让放射源 B.进口放射源 F列哪些属于辐射事故?( A .放射源的丢失、被盗、失控 C.废旧放射源送贮 D.放射源转移 B .造成环境污染 C .放射源、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 F列哪些工作场所要实施退役? A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 C.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 5.外照射的防护主要是针对( A .a射线 B.中子 6.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方法( D .放射源转移 B.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D.使用I、n、川类放射源的场所 D.Y射线 A .非密封源包容 B.净化和稀释 C.做好个人防护 D.正确使用呼吸器 7、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 A .实践正当性 B .辐射防护最优化 C.剂量限值或约束 D.医疗照射水平 8.使用放射源单位辐射活动终止的,应将本单位的放射源事先如何处理?( A.依法转让 C.自行处理 B. D. 交回生产单位或返回原出口方 送交废旧放射源收贮单位贮存 9.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 内的途径主要有() A .吸入 B.伤口进入 C.食入 D.皮肤进入 10. 下述关于确定性效应,正确的是: () A.由高剂量照射所致; B.损伤的严重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C.存在剂量阈值; D.癌症的发生属于确定性效应。

辐射防护练习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内。 1. 一个人受到的总的辐照是( C ) A :内照射的量减去外照射的量 B :外照射的量减去内照射的量 C:外照射的量加上内照射的量 2.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 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 周期一般为()天,最长不应超过()天。 ( A ) A: 30,90 B: 60,90 C: 90,90 D: 60,120 3.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两次检查的时间间 隔不应超过( A )年。 A : 2 B : 3 C: 4 D: 1 4. 吸收剂量的 SI 单位是( B ) A.伦琴(R ) B.戈瑞(Gy ) C.拉得(rad ) D.希沃特(SV ) 5. 在相同吸收剂量的情况下,对人体伤害最大的射线种类是( C ) A. X 射线 B. Y 射线 C.中子射线 D. β射线 6. GB18871-2002 标准规定: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应超 过( D ) 10. 射线的生物效应,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A. 射线的性质和能量 C. 肌体的吸收剂量 11. 热释光剂量计用于( A. 5rem B. 15mSV C. 50mSV D. 1mSV 7.辐射防护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 D ) A.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 B.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C. 个人剂量限制 D. 以上都应予以同时考虑 8.Ir192 射线通过水泥墙后,照射率衰减到 200mR/h ,为使照射率衰减到 10mR/h 以下,至少 还应 覆盖多厚的铅板?(半价层厚度为 A. 10.4mm B. 2.6mm 9. 离源 200mm 处的照射率为 () A. 0.7m B. 1.4m 0.12cm )( C. 20.8mm 100mR/h ,照射率为 C. 2.8m D. 1m D ) D. 6.2mm 2mR/h 辐射区边界标记离源的距离约为 D B. 射线的照射量 D. 以上都是 ) B. 个人剂量监测 D. A 和 12. 下列有关照射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的物理量 C.只适用于X 射线和丫射线 13. 辐射损伤随机效应的特点是( A. 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无关 ) B. 当量计量的剂量单位 D. 以上都是 C. 只要限制剂量便可以限制效应发生 14. 辐射损伤确定性效应的特点是( D A. 效应的发生率与剂量无关 C. 只要限制剂量便可以限制效应发生 15. G B18771-2002 关于应急照射的叙述, A. 应急照射事先必须周密计划; B. 剂量越大效应越严重 D. B 和 C B. 剂量越大效应越严重 D. B 和 C 哪一条是错误的( D ) B. 计划执行前必须履行相应的批准程序; D. 经受应急照射后的人员不应再从事放射工作。

放射防护学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放射防护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正当化原则 正当化原则是指在进行任何放射性工作时都应当进行代价和利益的分析,只要达到某项目标所获得的效益明显的大于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就是正当的。 2、时间防护 时间防护就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在辐射场中逗留的时间,使其所受的剂量当量在限值以下或减少所受剂量,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距离防护 距离防护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人体与辐射源的距离,减少受照剂量。 4、激发能 激发能:处于基态或低激发态的氢原子与具有一定动能的外来电子碰撞,使氢原子发生跃迁,那么外来电子传递给氢电子的能量称为激发能。 5、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效应又称康普顿散射,是射线光子能量被部分吸收而产生散射线的过程。 6、肯定效应 肯定效应以前叫非随机效应,也称确定效应,也就是射线对人体的

损害不存在几率性,只要达到一定量的照射,就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射线会杀死细胞,如果剂量足够大,损失的细胞过多,就会影响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肯定效应就发生了。剂量越大损害越严重,担当剂量降到一定水平是,这种损害就不会发生,所以肯定效应是有阈值的 二、填空 1、在辐射剂量与防护工作中,涉及个人的量有:(放射性活度)、(照射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和(有效剂量当量)等。 2、x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于(1895年11月08日)发现的,第一张x线片摄于(1895年12月22日),是伦琴夫人手的照片。 3、x线是电磁波,具有电磁波的共性:(波动性)、(粒子性)。 4、(电离作用)或(激发作用)可以造成人体的细胞、分子发生结构性变化,引起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的突变。 5、辐射的遗传效应属于(随机效应),受照剂量越大发生几率(越大)。 6、皮肤Ⅱ度损伤症状为(红斑)、(毛囊疹)、(水泡), 受照剂量在(10Gy)左右。 7、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x 射线影像诊断)。 三、选择题 1、根据在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不同的比例,可把原子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BCD)。

《介入放射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IVR(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设备的监视下,利用较小的创伤技术达到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手段的总称。 2、TAE(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指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某种物质通过导管注入血管内而使之阻塞以达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 3、PTA(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是指经皮穿刺置入球囊导管等器材,对狭窄段血管进行扩张成形的一系列技术。 4、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同时通过造影管行胆道引流。 5、栓塞综合征指靶器官栓塞后出现的预料中的症状和体征. 二、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应用下列哪种栓塞材料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C ) A、不锈钢圈 B、明胶海绵 C、微球 D、血凝块 E、球囊 2、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 B ) A、48小时以内 B、48小时~1个月 C、1个月以上 D、2个月以上 E、3个月以上 3、PTA的全称是( A ) 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腔内支架术 C、经皮引流术 D、血管内化疗术 E、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术 4、无水乙醇特点是(E ) A、价格昂贵 B、不溶于水 C、有抗原性 D、固体 E、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持久栓塞 5、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B ) 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诊断性和治疗性 D、神经性 E、非神经性 6、不属于介入导向设备的是( E ) A、胃镜 B、超声 C、透视 D、CT E、心电图 7、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D ) A、扩血管 B、抗肿瘤 C、缩血管,止血 D、溶栓 E、降低血液粘度 8、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B ) A、PTCD术 B、脾动脉栓塞术 C、经皮腰穿刺术 D、经皮腰间盘切吸术 E、冠脉搭桥术 9、脑膜瘤术前栓塞最常用的栓塞物质为 ( A ) A、明胶海绵颗粒 B、碘油 C、微粒 D、无水酒精 E、自身血凝块 10、下列“灌注加压素治疗动脉出血”技术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D ) A、超选择插管,微导管给药 B、灌注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C、对结肠出血,比栓塞法更安全 D、对骨盆外伤性出血疗效好 E、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 11、动脉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B ) A、假性动脉瘤 B、暂时性动脉痉挛 C、插管器械折断 D、血管断裂 E、皮下血肿 12、属中期栓塞物的是 ( B ) A、自体血块 B、明胶海绵 C、可脱球囊 D、螺圈 E、聚乙烯醇 13、经动脉栓塞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A.误栓致器官梗死 B.疼痛 C.感染 D.栓塞后缺血 E.其它 14、动脉DSA血管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 ( B )

介入放射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 一、多选题: 1.关于介入放射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 a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 b无须通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而进行 c通过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 d通过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e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 2.下列哪些影像诊断设备可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导引设备: a,b,c,d,e a X线透视 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超声检查 d CT e MR 3.下列关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描述错误的是:a,e a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b消除了肌肉骨骼等造成的重叠伪影 c可进行多种后处理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d图象数字化便于储存和传输 e难以达到实时显影 4.下列关于介入器材描述错误的是:a,b,e

a穿刺针以“G”作为单位,其前号码越大针越粗 b导管管径的规格用英寸来表示 c导丝的作用是对导管起引导和支持作用 d导管鞘的作用是为了避免由于导管反复出入组织或管壁对局部造成的损伤,另外还可减少由于血管迂曲等造成的导管操作困难 e金属支架只可用于血管系统不可用于非血管系统 5.下列关于碘对比剂描述正确的是:b,c,d a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也可使用碘对比剂 b对比剂肾病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对比剂后3 d内肾功能与应用对比剂前相比明显降低 c对比剂肾病判断标准为血清肌酐升高≥44 μmol/L(5 g/L)或超过基础值25% d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高龄(年龄>70岁)为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高危因素 e使用离子型对比剂比非离子型对比剂导致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度小 6.下列关于介入栓塞物质描述正确的是:a,d,e a自家血凝块属于短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b碘油和明胶海绵属于永久栓塞剂 c长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数周或数月 d无水乙醇属于永久栓塞剂 e螺圈属于永久栓塞剂

《放射诊断学》补考试题

放射诊断学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龛影: 2.肺纹理: 3.原发综合征: 4.电离效应: 二、选择题:(40分,每题10分) 1.请指出透视的缺点: A.操作方便,费用低 B.可多位置观察 C.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情况 D.无客观纪录 E.马上有结果 2.X线检查中,利用了那些X线特性? A.穿透性 B.荧光作用 C.摄影作用 D.电离作用 E.生物效应 3.X线在医学上利用的原理中不包括: A.利用其穿透性进行X线检查 B.利用其荧光作用进行透视检查 C.利用其摄影作用进行照片检查 D.利用其电离作用进行CT扫描 E.利用其生物效用进行肿瘤治疗 4.骨关节常规拍片,采用哪一种方法? A.通常先拍正、侧位片,必要时拍切线位及斜位 B.先拍左、右斜位,辅以正、侧位片 C.拍片要求包括病变全部范围及邻近关节 D.都要拍对侧片,以便对比 E.先、拍左、右斜位 5.X线在体内各部穿透力,由大到小的排列有以下几种,请指出正确者: 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骼 B.骨骼,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 C.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D.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E.骨骼,液体及软组织,脂肪,气体 6.关于四肢关节的X线描述那项是正确的? A.关节间隙代表关节腔 B.X线所见关节间隙包括了关节软骨及其间的真正微小间隙和少量滑液 C.小儿的关节间隙较成人的狭窄 D.随年龄的增长,小儿的关节间隙逐渐加宽 E.关节软骨及关节囊可以在X线片上明显显示 7.关节软骨的描述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成年长骨只有骨干和骨端 B.小儿长骨的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 C.小儿长骨的骺软骨表现为小点状骨性致密影 D.出生时,长骨骨干已大部分骨化 E.干骺部为骨干两端的较粗大部分,由松质骨形成 8.请指出桡骨远端(柯氏)骨折那项是错误的 A.桡骨远端2~3cm以内骨折 B.远折断向背侧近侧移位 C.骨折段向掌侧成角畸形 D.骨折段向背侧成角畸形 E.常伴尺骨茎突骨折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试题

科目:辐射防护基础知识 考试用时: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错选不得分) 1. 以下哪个标记是为“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的标识:( ) A. B. C. D. 2. 原子核半径尺度为:( ) A. 10-15 m B. 10-12 m C. 10-10 m D. 10-6 m 3. β衰变一共有多少种模式:(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4. 在下列给出的屏蔽材料中,屏蔽γ射线宜选用以下哪种:( ) A. 聚乙烯塑料 B. 混凝土 C. 有机玻璃 D. 铝合金 5. 原子核所带电性为:( ) A. 电中性 B. 负电 C. 不带电 D. 正电 6. 以下不属于γ射线与物质作用机制的有:( )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 不 - - - - - - - - 得 ____ 岗位:___ __ ___ -- - 内 - -- - - -- - 不 - - - - - - - -得

A. 光电效应 B. 碰撞散射 C. 康普顿散射 D. 电子对效应 7.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 居里 B. 毫克镭当量 C. 贝克勒尔 D. 伦琴 8. 下列数字中,有可能是组织权重因子W T 的是:( ) A. B. C. 20 D. 9. 有效剂量的单位是:( ) A. 戈瑞 B. 伦琴 C. 希伏 D. 拉德 10. 以下哪一个是放射性货包的标识:( ) 下列属于职业照射的情况是:( ) A. 客机飞行员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B. 乘坐头等舱的商务精英所受的来自宇宙射线的照射 C. 核电厂职员工体检时所受的照射 D. 普通公众所受的来自土壤、建筑物的放射性照射 12.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规定 姓名:_ _ _______ 单位/部门:_ _ _________ 岗位:___ __ ___ -- - - - - - -- - -密 - - - - - - - - 封- - - - - - - - 线 - - - - - - - - 内 - - - -- - - - 不- - - - - - - - 得

2006级影像本科介入放射学考试题(A)1

泸州医学院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影像系2006级《介入放射学》试卷一 试卷代码: A 卷(A或B)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年Santos等完成第一例经皮血管穿刺主动脉造影。 A.1925 B.1928 C.1931 D.1940 2. Seldinger技术是1953年___国Sven—Lvar Seldinger医生创立的。 A 德国 B 英国 C 丹麦 D 瑞典 3.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A 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 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 诊断性和治疗性 D 神经性和非神经性 4.动脉瘤常用的栓塞剂: A PVA B 明胶海绵 C 弹簧钢圈 D 脱落球囊 5.肝穿刺活检术的最主要并发症是: A 出血 B 胆汁渗漏 C 肝动静脉瘘 D 迷走神经反射 6.__是目前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首选监视方法 A 间接X线透视 B DSA C CT D 超声 7. 动脉内灌注溶栓时,术中监测凝血机制,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正常的___倍以上时,应停止溶栓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8.肿瘤栓塞治疗最常用的栓塞剂是: A 明胶海绵 B PVA C 碘化油 D 弹簧钢圈 9.实体肿瘤经皮穿刺固化消融术最常用的药物是 A 碘化油 B 无水乙醇 C 丝裂霉素 D 卡铂 10.TA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otization) 的全称: A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 腔内支架术 C 经皮引流术 D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术 11.恶性肿瘤IAI治疗后再次化疗灌注的时间间隔以___周为宜 A 1-2 B 4-6 C 3-4 D 6-8 12. 目前临床最理想的血管扩张剂: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课程名称: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 一、选择题库(1×17=17分)

1.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B 。 A)20mSv B)2.4mSv C)5mSv 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 B 。 A)核电厂 B)医疗照射 C)氡子体 3.在核电厂放射性热点设备上布置铅皮,目的是为了屏蔽 B 。 A)β射线 B)γ射线

C)n射线 4.在内照射情况下,α、β、γ放射性物质的危害程度依次为: A 。 A)α>β>γ B)γ>β>α C)γ>α>β 5.固定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 A 风险。 A)外照射 B)内照射 C)A+B 6.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B 部位。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7.控制区内产生的湿废物应作为 B 进行收集和处理色收集袋。 A)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待去污物品 8.人体皮肤的β放射性表面污染限值为 B 。 A)4Bq/cm2 B)0.4Bq/cm2 C)40Bq/cm2 9.个人剂量限值限制的是 C 。 A)外照射剂量 B)内照射剂量 C)内照射剂量+外照射剂量

10.在 B 工况下进入反应堆厂房,必须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 A)任何 B)反应堆运行 C)停堆 11.气衣主要用于 B 。 A)高外照射区域作业 B)严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区域作业 C)放射性积水区域作业 12.在控制区内,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包括: B 。 A)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B)外照射防护、内污染防护、体表污染防护 C)外照射防护、空气污染防护、表面污染防护 13.下列不宜采用直接法测量表面污染的是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