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l一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是

A.《教学论》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学记》 ( )

2.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教育学着作是

A.《教育诗》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教育学》 D.《国民教育》 ( )

3.学校体育的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运动竞赛 B.课外活动 C.早操 D.体育课 ( )

4.下列内容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是

A.教育内容 B.图书馆 C.办学体制 D.教育领导体制 ( )

5.教师要有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服装整洁 B.举止端庄 C.谈吐文雅 D.言行一致 ( )

6.下列主张体现了启发性原则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开而弗达 D.学而思之 ( )

7.中小学最基本、最有效的德育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教学 C.课外活动 D.读书 ( )

8.“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 ) 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培养班级体 B.教好学生 C.了解学生 D.带好班级 ( )

10.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核法 B.问卷法 C.测量法 D.观察法 ( )

1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是

A.间接式与主导式

B.主体式与创造式

C.启发式与注入式

D.主体式与主导式 ( )

12.《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主张是现代教学中的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集体主义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 )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14.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6.美育的意义是什么?

17.德育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9.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广度 ( )

20.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思维 B.想像 C.注意 D.复述 ( )

21.由于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 )

2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能力 B.抽象思维能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 )

23.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 )

24.根据需要起源不同,可将其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爱与隶属需要 D.成就与交往需要 ( )

25.从需要的角度看,人的情感主要与下列哪种需要相联系

A.生理需要 B.机体需要

C.安全需要 D.社会性需要 ( )

26.“强、均衡、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 )

27.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 )

28.特瑞普利特最早研究了哪种现象

A.社会抑制 B.社会懈怠

C.团体思维 D.社会助长 ( )

29.性格类型在社会评价上

A.有好坏之分 B.无好坏之分

C.都是好的 D.都是坏的 ( )

30.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C.客观现实

B.需要

D.个性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选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32.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要说明引起有意注意的因素?

34.简述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

35.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D

6.C

7.B

8.A

9.B 10.D

11.C 12.A

二、辨析题

13.正确。这是因为教师职业符合以下基本条件: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遵从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要接受专业训练,并为社会权威机构所认可;拥有专业的自主权。

14.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共同之处,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三、简答题

15.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②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

③言传身教和模仿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16.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

③美育能促进体育、有怡情健身的作用。

17.①依据德育目标。

②依据德育内容。

③依据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四、论述题(要点)

18.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

③家长和教师给学生树立好榜样。

④建立优良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促进学生良好性格形成。

⑤加强个别指导,针对学生性格因材施教。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19.C 20.D 21.A 22.B 23.B 24.A 25.D

26.A 27.B 28.D 29.A 30.C

六、辨析题

31.错误。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32.错误。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七、简答题

33.(1)目的任务越明确,有意注意越持久。有意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不完全取决于刺激对象的影响,而是主要取决于事先提出和拟定的任务、目的。

(2)意志力与抗干扰能力。坚强的意志力有利于克服分心,集中注意而排除其他干扰。

(3)社会需要与间接兴趣。无意注意是以直接兴趣为基础的,有意注意是以间接兴趣为条件的。活动本身虽乏味不吸引人,但活动的目的与结果使人感兴趣。为了完成活动任务,活动本身便成为有意注意的对象。

(4)积极主动的操作和智力活动。操作和思维活动积极化,可以防止单调活动引起的疲劳和分心,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4.

(1)经验的情绪后果。(2)需要的满足。

(3)知识水平。 (4)家庭背景。

(5)参照群体。 (6)文化因素。

35.(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识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八、论述题(要点)

36.(1)生物遗传因素。①遗传是人格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4)儿童早期经验。其一,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

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二,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其三,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5)自然环境因素。①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的表现为一时性影响。

②自然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 世界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C. 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 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2. 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这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 实质 B. 总特征 C. 核心 D. 总规律 4.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A. 绝对同一

B. 相互分离 C. 相互依存 D. 绝对排斥 5.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表现为() A. 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 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 社会存在指的是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B. 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 C. 社会的物质财富 D.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8.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容,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产品分配关系 B.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C. 产品交换关系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9. 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是() A. 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 B. 意识形态和观念上层建筑 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 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A. 新理念和传统观念的矛盾 B. 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1. 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B.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12. 鸦片战争后,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 A. 帝国主义的压迫 B. 封建主义的压迫 C.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 13. 新主义革命与旧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A型题:1~84小题,每小题l.25分,共10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棘突呈垂直板状并伸向后方的椎骨是( )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椎 E.尾椎 答案:C 2.参及构成肘关节的结构是( ) A.肱骨小头 B.肱骨内上髁 C.肱骨头 D.尺骨茎突 E.桡骨茎突 答案:A 3.臀大肌的作用是( ) A.使髋关节后伸和外旋 B.使髋关节后伸和内旋 C.屈髋关节并屈膝关节 D.屈髋关节并伸膝关节 E.使髋关节外展 答案:A

4.胃的角切迹所在的部位是( ) A.胃底部 B.贲门部 C.幽门部 D.胃大弯 E.胃小弯 答案:E 5.内、外痔的分界线是( ) A.肛柱 B.肛窦 C.齿状线 D.白线 E.肛梳 答案:C 6.位于前庭裂及声门裂之间的部分是( ) A.喉室 B.喉口 C.声门下腔 D.喉前庭 E.喉中间腔 答案:E 7.肺的心切迹位于( ) A.左肺下缘 B.右肺下缘

C.左肺后缘 D.右肺前缘 E.左肺前缘 答案:E 8.妊娠期形成子宫下段的是( ) A.子宫底 B.子宫峡 C.子宫体 D.子宫颈阴道上部 E.子宫颈阴道部 答案:B 9.属于大网膜的结构是( ) A.肝胃韧带 B.肝十二指肠韧带 C.胃结肠韧带 D.肝圆韧带 E.肝镰状韧带 答案:C 10.属于肾髓质的结构是( ) A.肾大盏 B.肾小盏 C.肾盂 D.肾锥体 E.肾柱

11.男性尿道的狭窄部位是( ) A.前列腺部 B.海绵体部 C.膜部 D.尿道球部 E.精索部 答案:C 12.主动脉口开口的部位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E.左心耳 答案:C 13.直接注入上腔静脉的是( ) A.奇静脉 B.颈内静脉 C.锁骨下静脉 D.颈外静脉 E.头静脉 答案:A 14.不属于心传导系的结构是( ) A.窦房结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公式总结汇总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2 2 2212211cos 12sin u du dx x tg u u u x u u x +==+-=+=, , ,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 )(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 -+++++=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 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 2 2 22 22 2 π π x x arthx x x archx x x arshx e e e e chx shx thx e e chx e e shx x x x x x x x x -+=-+±=++ =+-= =+= -= ----11ln 21) 1ln(1ln(:2 :2:22) 双曲正切双曲余弦双曲正弦...590457182818284.2)1 1(lim 1 sin lim 0==+=∞→→e x x x x x x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1.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下列哪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A.课堂教学以外 B.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 C.学校以外 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答案:D 2.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现场对学生进行德育,主要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D 3.实验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C.以语言传递为主的 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答案:B 4.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答案:A 5.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A.演示法 B.读书指导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答案:D 6.在下面的四种教学方法中,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验法 答案:A 7.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A.前提 B.中心 C.基础 D.内容 答案:D

8.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永恒性 B.相对独立性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历史性 答案:C 9.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 A.马卡连科的《教育诗》 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C.克鲁普斯卡姬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答案:C 10.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之前的基础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答案:A11.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A.前者决定后者 B.前者指导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就是后者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有哲学家认为,万物瞬息万变,没有相对静止,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A、形而上学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3、长期脱离人群,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下列选项中,包含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唯物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认识-实践-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7、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哲学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理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8、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亲族关系 B、地缘政治关系 C、物质生产关系 D、思想文化关系 9、在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因素中,属于渗透性因素的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自然科学 D、经营管理 10、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C、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试题及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若(),,2y xy y x y x f +=-+则()= y x f ,1()2x x y -. 2.=→x n i s x in s x x 1 lim 200. 3.设322++=ax x y 在1=x 处取得极小值,则a =4-. 4.设向量,23a i j b j k =-=-+ , 则a b ?= 2. 5.=+?2 01x dt t dx d 212x x +. 二、选择题:6~10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6.函数()41 922-+-=x x x f 的定义域是 [ C ] (A ) ()()∞+-∞-,22, ; (B )()()3,22,3 --; (C ))([]3,22,3 --; (D )]()[()∞+--∞-,32,23, . 7.曲线 26322-+=x x y 上点M 处的切线斜率为15,则点M 的坐标是 [ B ] (A ))15,3(; (B ))1,3(; (C ))15,3(-; (D ))1,3(-. 8.设cos(2)z x y =-,则z y ??等于 [ D] (A )sin(2)x y --; (B )2sin(2)x y --; (C )sin(2)x y -; (D )2sin(2)x y -。 9.下列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是 [ D ] (A )A x y =,[]2,1-∈x ; (B ))1ln(x y +=,[]1,1-∈x ; (C ) x y 1 =,[]1,1-∈ x ; (D ))1ln(2x y +=,[]3,0∈x . 10.无穷级数() ∑∞=-14/51 1n n n [ A ] (A )绝对收敛; (B )条件收敛;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1)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1) 1.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3.物质的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可变性 D.广延性 4.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观点 D.内因论的观点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内部矛盾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D.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理解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9.感性理解的特点是 A.问接性、抽象性 B.直接性、形象性 C.真实性、可靠性 D.深刻性、逻辑性 1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社会的政治制度 C.国家政权的性质, D.社会精神文明的水平 11.国家实质上是 A.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B.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关 C.社会平等与正义的象征 D.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12.经济基础是指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一切生产资料的总和 D.社会生产力的总和 13.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第1题 参考答案:D 第2题 参考答案:A 第3题 参考答案:B 第4题设函数f(x)在[a,b]连续,在(a,b)可导,f’(x)>0.若f(a)·f(b)<0,则y=f(x)在(a,b)( )

A.不存在零点 B.存在唯一零点 C.存在极大值点 D.存在极小值点参考答案:B 第5题 参考答案:C 第6题 参考答案:D 第7题

参考答案:C 第8题 参考答案:A 第9题 参考答案:A 第10题设球面方程为(x一1)2+(y+2)2+(z一3)2=4,则该球的球心坐标与半径分别为( ) A.(一1,2,一3);2

B.(一1,2,-3);4 C.(1,一2,3);2 D.(1,一2,3);4 参考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第11题 参考答案:2/3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参考答案:3

第15题曲线y=x+cosx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k=_______. 参考答案:1 第16题 参考答案:1/2 第17题 参考答案:1 第18题设二元函数z=x2+2xy,则dz=_________. 参考答案:2(x+y)dx-2xdy 第19题过原点(0,0,0)且垂直于向量(1,1,1)的平面方程为________.参考答案:z+y+z=0 第20题微分方程y’-2xy=0的通解为y=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翘共8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第21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 一、心理学概述 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与主要研究领域。 2、理解神经系统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来源安通学校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哲学与科学背景 2、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四)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1)神经元与突触 (2)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3)反射与反射弧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大脑的结构 (2)大脑功能的单侧化 3、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2)感受性 (3)心理 (4)意识 二、感知与注意 要求: 1、了解感觉的含义与种类、知觉的含义与种类、注意的品质。来源安通学校 2、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其组织原则、注意的特点与功能、注意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知觉规律,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正确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一)感觉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个诗句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5.度是 A.关节点 B.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C.质与量的统一 D.事物的根本性质 6.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 ( ) A.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D.支持与反对、准确与错误的关系 7.割裂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会导致 ( ) A.唯心论 B.机械唯物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 ( ) A.将唯物论引入理解论 B.将辩证法引入理解论

C.将实践引入理解论 D.将现代科学引入理解论 9.生产实践处理的是 (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与物质产品的关系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 A.辩证法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11.阶级起源于 ( ) A.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暴力镇压 B.劳动产品分配不均 C.社会分工不同 D.剩余产品和私有制 12.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 ( ) 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 B.人们的不同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试题及答案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 A 卷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共 页) 一、是非题 (正确的以“√”表示,错误的以“×”表示,并将判断结果填入下表)(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同一规格的零件进行实际测量,测得值的最大变动量即为零件尺寸公差。 2.几何量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形状等实际几何参数的实际变动全量。 3.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 4.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5.同轴度误差实质上就是实际轴线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移量。 6.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相关要求可以使相应要素的形位公差或(和)尺寸公差得到补偿。 7.用双管显微镜既能测表面粗糙度参数的a R 值,又能测z R 值。 8.孔的工作量规的校对量规是孔形。 9.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与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时,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10.矩形花键的键数N 一般为偶数。

1.标准化是____________的形式来体现的。 ①公差;②技术测量;③技术标准;④质量控制 2. φ20f6、φ20f7和φ20f8三个公差带的____________。 ①上偏差相同且下偏差相同;②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相同 ③上偏差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④上、下偏差各不相同 3.孔、轴的最大间隙为+0.023mm,孔的下偏差为-18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轴的公 差为16μm,则配合公差为____________。 ①32μm;②39μm;③34μm;④4lμm 4.一般来讲,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应为____________。 ① IT1~IT7;② IT2~IT5;③ IT5~IT12;④ IT13~IT18 5.若某轴一横截面内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20.05mm与φ20.03mm的两同心圆包容面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轮廓的圆度误差值为____________。 ①O.02mm;② O.01mm;③ O.04mm;④ O.015mm 6.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____________。 ①前者一定等于后者;②前者一定大于后者;③前者不大于后者;④前者不小于后者 7.表面粗糙度参数 R表示的是______ 。 z ①轮廓算术平均偏差;②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③轮廓最大高度;④轮廓单元平均宽度 8.光滑极限量规设计应符合____________。 ①独立原则;②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③相关要求;④泰勒原则 9. 按GB/T307.3-1996的规定,向心轴承内圈内径和外圈外径尺寸公差分为________。 ①2、3、4、5、6(6x)等五级;②2、4、5、6(6x)、0等五级; ③2、4、5、6、0等五级;④2、3、4、5、0等五级; 10. 国家标准对平键的键宽只规定了一种公差带___________。 ①h8;②h9;③n9;④p9。 11.GB/T 1804-f表示的是____________。 ①一般公差精密级;②一般公差中等级;③一般公差粗糙级;④一般公差最粗级 12.对于零件上公差配合精度要求较高且尺寸公差与形位无严格比例关系的配合表面一般应采用___________。 ①独立原则;②包容要求;③最大实体要求;④最小实体要求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社会生产方式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的制约。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 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②教育具有历史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相互制约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练习四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练习四 一、选择题:l~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2.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 3.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离不开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唯意志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5.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沉舟侧胖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度是指()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B.事物保持自己数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内部各要素的总和 D.事物的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 7.客观真理是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规律 B.认识的客体

C.人的认识中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容 D.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8.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了() A.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中的经验论 D.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如何回答()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D.领袖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10.有人说:伟大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种观点属于() A.重视伟大人物的思想意识作用的正确观点 B.重视历史必然性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片面夸大个人历史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偶然性在历史上作用的机械论观点 11.人的本质是() A.永恒不变的 B.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 C.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随个性的变化而变化 12.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人的() A.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B.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c.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D.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 13.毛泽东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B.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真题-中大网校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真题 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语音知识 (1)A. lamb B. bombing C. comb D. ambition (2)A. guilt B. build C. guide D. guitar (3)A. laugh B. weigh C. tough D. rough (4)A. theater B. threat C. thread D. treasure (5)A. grand B. gravity C. gratitude D. grateful 二、词汇与语法知识 (1)There aren't many wild pandas __________ in the world today. A. live B. living C. to live D. lived (2)__________ I could say anything more, Holmes had rushed off towards the door. A. Before B. After C. When D. As (3)Since you feel so strongly about this matter, you should make your views __________ to other committee members.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

201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 教育理论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表述是【】 A. 对教育事件与教育经验,探索教育理念 B研究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法规 C. 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D. 研究德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总结教育经验 2.近代教育史上,高度评价教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作用,并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 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3 ?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 它并未要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教育具有【】 A. 历史性 B. 社会性 C. 个体差异性 D. 相对独立性 4?当前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是【】 A.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 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D.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我国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6.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活生生的个体,对他们的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体 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 长期性与间接性 B. 复杂性与创造性一含翼嚣 C. 主体性与示范性

D. 连续性与广延性 7.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目标 B. 课程计划 C. 课程标准 D. 课程类型 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 C. 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情感态度与科学观 D. 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人生观与价值观 9?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学具,通过拨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来认识时间。魏老师的教学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 启发性 B. 直观性 C. 巩固性 D. 循序渐进 10?通过中考、高考以及研究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属于【】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发展性评价 1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 A. 学生道德认识深与浅的矛盾 B. 学生道德认识多与少的矛盾 C. 学生道德认识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D. 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自身品德基础的矛盾 12?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 课外与校外活动 C. 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 D. 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 、辨析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 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 14.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担任过20年农村中学校长,代表性著作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阿莫纳什维利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应试指导】苏霍姆林斯基结合自己多年担任农村中学校长的实践,悉心研究教育理论,不倦地写作,发表了《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等40余部教育专著。 2.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美国鲍尔斯、金蒂斯代表的学派是( )。 A.实验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派别。 【应试指导】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等。其中,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鲍尔斯、金蒂斯、布厄迪尔等。 3.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民族和文化传统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应试指导】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属于什么性质,其教育也就属于什么性质。 4.“莲出于污泥而不染”这个比喻说明了人具有( )。

B.社会适应性 C.自然性 D.主观能动性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应试指导】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莲出于污泥而不染”正是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 5.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根本目的的理论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民族本位论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应试指导】社会本位论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根本目的,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6.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学校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的规定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影响学制建立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力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文化传统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建立学制的依据。 【应试指导】学制的建立,必须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建立学制时,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影响学制建立的主要因素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7.“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它说明的是下列哪种师生关系的作用?( )。 A.工作关系 B.组织关系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Phonetics (5 points)?Directions: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of words, there are four underlined letters or letter combinations marked A, B, C and https://www.doczj.com/doc/c8622750.html,pare the underlined parts and identify the on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n pronunciation.Mark your answer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 Ⅰ. 第1题单选选出下面读音不同的选项()。 A. lamb B. bombing C. comb D. ambition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选出下面读音不同的选项()。 A. guilt B. build C. guide D. guitar 参考答案:C 第3题单选选出下面读音不同的选项()。 A. laugh B. weigh C. tough D. rough 参考答案:B 第4题单选选出下面读音不同的选项()。 A. theater

B. threat C. thread D. treasure 参考答案:A 第5题单选选出下面读音不同的选项()。 A. grand B. gravity C. gratitude D. grateful 参考答案:D 二、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 points)?Directions: There are 15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section.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and blacken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 ET Ⅰ. 第6题单选 There aren't many wild pandas __________ in the world today. A. live B. living C. to live D. lived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there be句型中已含有谓语动词,因此排除可在句中做谓语的live(选项A)和 lived(选项D)。动词+ing表示正在进行,to+动词表示将要进行。这里指活着的熊猫。本句句意是:现今世界上没有多少活着的野生大熊猫了。 第7题单选 __________ I could say anything more, Holmes had rushed off towards the door. A. Before B. After C. When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大全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人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 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漱玉词》的作者是( )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的知识。 【应试指导】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2.《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多数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3.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

A.鲁迅、沈雁冰、冰心 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 C.鲁迅、郁达夫、冰心 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不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排除A、B、C三项,选D项。 4.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 ) A.五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杂言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体裁。 【应试指导】王昌龄以擅长七言绝句著称,人称“七绝圣手”。《从军行》(其四)通过描写边地艰苦生活与激烈的战况,表现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誓扫边尘,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是王昌龄七绝代表作之一。 5.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此诗写作于抗曰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曰战争开始后的二年,当时曰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