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组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红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下是红掌的详细养护方法:红掌,又称安祖花、红鹤芋、火鹤花、烛台花。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
原产中南美洲。
红掌的花茎较短,不宜用作切花,主要作中小盆栽培。
春天开花时绿叶配以鲜红色而有光泽的佛焰苞,甚为美丽,佛焰苞可维持50~60天或更长,是优良的盆花;不开花时又是很好的观叶花卉。
常用于家庭居室、客厅及会议室的美化布置。
1.红掌养殖的花盆选用(1)花盆盆质要求:生产上多用暗红色塑料盆。
为与家庭装潢相协调,可以用色彩有变化的塑料花盆栽培。
(2)花盆大小:红掌分株苗或组培苗长有2叶时即可移栽至9厘米直径的盆中,每盆移栽1株。
待长满盆后,即可定植于16-20厘米盆径的盆中。
2.红掌养殖的盆土配制红掌喜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排水好的土壤。
生产上多用泥炭土或腐叶土加1/3的珍珠岩。
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泥炭土:腐叶土:沙:珍珠岩=4:2:2:2。
3.红掌养殖的浇水方法红掌喜湿润偏潮湿的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
春、夏、秋生长旺季保持盆土的潮湿,同时经常向其叶面和四周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
秋末气温下降至18℃左右时逐步减少供水,使盆土湿润。
冬季是开花的季节,不能缺水,但因冬季温度较低,浇水不宜多,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同时因室内空气湿度较低,应注意向其叶面和四周喷雾数次。
如布置于空调房间,应增加喷雾次数。
开花时注意不应将水喷在花上。
4.红掌养殖的施肥方法红掌喜肥,但不耐浓肥。
秋末、冬季、春初气温较低时不施肥,春季见新叶长出后开始追肥,每10天追施腐熟的10倍液肥混合等量的1000倍磷酸二氢钾液,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1次。
秋末气温下降至15℃后停止施肥。
5.红掌养殖的四季管理(1)春季管理春季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换盆(幼株每年换盆1次,成株一般2-3年换盆1次),待成活后移至光照合适处培养。
红掌怕强光照直射,喜半阴。
在早春气温不超过25%时应放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培养。
春季后期应移至半阴处培养。
红掌的养殖方法养殖成功经验大总结一.栽培方法盆栽幼苗时,根据其工艺,应首先准备培养基。
应选择渗透性好的介质。
在中国,通常使用草灰和珍珠岩,比例为3:1,培养基仍需消毒。
如果在放盆时使用旧盆,还应对盆进行消毒,以避免细菌和虫卵交叉感染。
盆可以选择黑色塑料袋的培养碗,也可以直接放在塑料盆上。
然而,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水池,都应选择排水性能良好的水池。
如果水池眼堵塞,在进入水池前进行疏通。
其种植要求与低植相同,即既不深也不浅,茎尖不沾介质和杂物。
二.家庭养护如何施肥家庭维护人员自己准备营养液很麻烦。
因此,市场上已经有根据营养需求元素制备的粉末,可以根据水的比例使用。
市场上还有一种缓效肥料。
按照说明埋入土壤中,然后用水溶解以吸收花烛。
一次施用1-3克肥料的效果可达3个月。
这些肥料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需要所有的营养。
不同的生长期,不同的配方,干净卫生。
事实上,在大规模种植中也使用了缓效肥料。
特别是在室外养护时,它相当于施肥后的白色施用。
如果使用缓释肥料,可以避免。
在家庭维护中,它也可以用蹄甲片和大麻酱残渣进行翻新。
如果你在其中加入一些硫酸亚铁,它会被制成所谓的明矾肥料水,效果会更好。
在家庭施肥中,我们应该掌握浓度是否较低、少量和多次。
三.如何施水红掌喜欢高湿度的环境。
这里提到的湿度指的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而不仅仅是种植介质中的水分含量。
湿度是一个变量,因为当湿度增加,干燥风增加时,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如果不补充水分,湿度会降低。
一般来说,红掌所需的湿度应保持在70%-80%,温度为20-28℃。
湿度可以调节红掌的湿度,即调节红掌叶表面的蒸腾作用。
相对湿度过低,致使其干旱缺水,叶片及佛焰苞片的边缘出现干枯,佛焰苞片不平整。
红掌浇水的水温,应保持在15℃左右包括所浇营养液,这一点在严寒、酷暑尤为重要。
而介质水分不要过湿,因为红掌的根是半肉质的,根本身储存着大量水分,介质中水分过多,造成介质缺氧,根系呼吸受阻,长期处于过湿状态,就会造成根系腐烂。
红掌养殖的五个注意点红掌养殖的五个注意点一、温度家庭养殖红掌,应尽可能的保证温度,红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6-24℃,最低温度应保证在12℃以上。
普通家庭如有供暖设施,这一条件容易做到。
但同时必须注意,不可将花盆置放在暖气片之上,或距离暖气片过近。
夏季温度超过30℃时,须将花株移到通风的位置相对靠北边的房间,且可给植株周围喷水降温。
二、光照红掌正常生长须充足的散射光,红掌家庭养殖注意点:夏季避免强光直射叶片、花朵;秋冬季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移至窗口附近,以增加光照。
还需定期转动植株,保证其接受光照均匀,促进其冠形圆满。
三、湿度红掌正常生长需70%左右的空气湿度,这在普通家庭养殖之中一般很难达到,可以用干净的湿毛巾每天擦湿叶片数次,或给植株周围定期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但切忌不要给花上洒水,以免影响观赏品质。
)四、浇水、施肥正常生长情况下,每星期可见干见湿地给培养土浇水。
一般掌握土表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春、秋、冬季可适量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每半个月就应随浇水施入7-8%的专用营养液或稀释500倍的肥水。
五、修剪一般情况下,红掌生长过程中,基部叶柄逐步退化,托叶变干时可及时剪除。
花后花梗发黄时,亦须尽快从基部留2厘米的保护桩处剪除。
红掌的繁殖方法红掌的繁殖有分株扦插繁殖,播种繁殖,组织培养等方式,目前主要通过有性杂交获得种子培育优良植株。
但是由于红掌是异花授粉植物,高度杂和的杂种种子后代会有广泛的性状分离,变异很大。
因此,生产中常采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方法,以便获得与母株性状相同的植株。
分株繁殖红掌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可以结合间苗、移苗及切花除芽等工作,将母株上的中小侧芽与母体分离,再将侧芽培养成新的植株,具体方法须按以下几方面进行:1、分株时期主要在凉爽高湿的春季,秋季阴凉天气也可分株。
切忌在炎热的夏天或干燥寒冷的季节分株。
2、分株时须注意以不伤母株为原则,太大的侧芽不分,靠太紧的侧芽不分,太弱小的侧芽也不分,主要分出比较容易与母株分离且较为健壮、至少有2条主要根系以上的侧芽。
红掌组培苗的移栽及养护管理关键技术作者:陈彦霖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5年第7期陈彦霖(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湖北黄冈 438002)摘要:根据红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红掌组培苗移栽的关键技术及不同阶段苗期的养护管理技术,以期为华中地区红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掌;组培苗;移栽;养护管理红掌( Anthurium andraeanum)又名花烛、安祖花、火鹤花等,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常绿多年生草本花卉。
原产于南美洲,现广泛栽植于欧洲、亚洲、非洲。
其叶翠绿欲滴,花朵独特,佛焰苞片色泽鲜艳亮丽,色彩丰富,有红色、粉红、白色等,肉穗花序风姿卓越,令人神往,有极大的观赏价值。
红掌以其超凡脱俗的姿色风靡全球,给人以热烈、热情、积极进取之感,是热带花卉中的名贵品种,目前在热带花卉中的销量仅次于热带兰。
红掌品种繁多,可作切花栽培,也可作盆花栽植,一般采用分株繁殖,但其繁殖速度慢,因此,在工厂化生产中常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快速繁殖。
组培苗是否能成功转至温室栽培是红掌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步骤环节之一。
本文将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将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技术及不同阶段的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生物学特性红掌性喜温暖、潮湿、半阴的环境。
其生长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最适温度为20~30℃,夜间一般也要控制在18℃以上,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最低温度一般不低于14℃。
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不宜低于60%。
最佳光照强度为15000 ~25000Lx。
喜光但忌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会使其叶片和花苞片温度高于气温,造成灼伤、焦叶、花苞褪色、花叶失去光泽、叶片生长变慢等现象。
2组培苗移栽技术2.1 环境条件移栽场所选在可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的温室大棚,室温控制在18~30℃,湿度控制在70%~95%,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25000Lx。
2.2 苗床处理组培苗进温室大棚前,需要提前2~3d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通常用漂白粉对苗床进行消毒,待漂白粉的味道散尽后方可使用。
红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_红掌的养殖方法红掌花卉虽然挺好养的,但还是有很多养殖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红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红掌的养殖和注意事项1.红掌养殖的花盆选用(1)花盆盆质要求:生产上多用暗红色塑料盆。
为与家庭装潢相协调,可以用色彩有变化的塑料花盆栽培。
(2)花盆大小:红掌分株苗或组培苗长有2叶时即可移栽至9厘米直径的盆中,每盆移栽1株。
待长满盆后,即可定植于16-20厘米盆径的盆中。
2.红掌养殖的盆土配制红掌喜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排水好的土壤。
生产上多用泥炭土或腐叶土加1/3的珍珠岩。
家庭可使用如下配方:泥炭土:腐叶土:沙:珍珠岩=4:2:2:2。
3.红掌养殖的浇水方法红掌喜湿润偏潮湿的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
春、夏、秋生长旺季保持盆土的潮湿,同时经常向其叶面和四周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
秋末气温下降至18℃左右时逐步减少供水,使盆土湿润。
冬季是开花的季节,不能缺水,但因冬季温度较低,浇水不宜多,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同时因室内空气湿度较低,应注意向其叶面和四周喷雾数次。
如布置于空调房间,应增加喷雾次数。
开花时注意不应将水喷在花上。
4.红掌养殖的施肥方法红掌喜肥,但不耐浓肥。
秋末、冬季、春初气温较低时不施肥,春季见新叶长出后开始追肥,每10天追施腐熟的10倍液肥混合等量的1000倍磷酸二氢钾液,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1次。
秋末气温下降至15℃后停止施肥。
红掌的风水作用红掌原本分布在南美阴湿的热带雨林内,现各大洲都有广泛的培育。
作为一种热带生植物,花朵比较个性,佛焰花苞肥大,颜色艳丽,并随花序发生较大的变化。
其苞片主要有红色、白色、粉色等,非常具有客观性。
红掌的话语是热情、宏图大展,具有一定的风水作用。
红掌叶子肥大厚实,花色艳丽,花序颜色金黄,具有富贵的寓意,顶部火红色花朵象征鸿运当头,而中间的金色竖型花穗象征金钱,具有招来财富的意义。
红色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色,因此可将其用于办喜事的场所,如新店开张,象征事业上的红火,带来好运。
植物红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植物红掌,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欢喜。
它不仅颜色艳丽,还象征着好运和繁荣,真是养在家中的不二之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种出一盆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红掌,还有那些不可不知的小秘诀。
首先得挑个好地方。
红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咱们可得给它找个阳光充足的地方,让它能晒到太阳,心情也会变得更好。
记得要选一个通风又不过湿的地方,不然红掌容易生病哦。
接下来就是浇水了。
红掌虽然耐旱,但也不能太干。
每次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浇透,让土壤里的水分都吸收进去。
但是也别太频繁,保持土壤微湿就行。
这样红掌就能长得又健康又好看啦!
肥料也是不能少的。
红掌需要充足的养分来生长,所以每个月都要给它施一次肥。
记得要选用适合红掌的肥料,别用错了类型。
施肥的时候要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让红掌都能吃到营养。
病虫害防治也很重要。
红掌容易受到蚜虫、白粉病等害虫的侵害,所以要定期检查植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可以用一些天然的方法来防治病虫害,比如用肥皂水喷洒叶面,或者用大蒜水来驱虫。
最后就是繁殖了。
红掌可以通过分株或者扦插的方式来繁殖。
分株的话,就是将成熟的植株分开,每一株都能独立生长;扦插的话,就是选取健康的茎段,插入土壤中,很快就能生根发芽。
以上就是种植红掌的一些基本方法啦。
记住这些小技巧,相信你也能在家里种出一盆美丽的红掌来!。
红掌组培苗移栽驯化条件研究作者:刘晓青瞿辉王梅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09期关键词:红掌;移栽驯化;基质;光照度;肥料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作为一种优良的观花观叶植物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全球销量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热带花卉商品[1]。
红掌常规播种及分株繁殖效率低[2],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组培快繁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现阶段,红掌组培技术虽很成熟,但由于瓶苗出瓶移栽养护技术不过关,移栽成活率和种苗出圃率低,规模化生产少,所以国内的红掌种苗依然以进口为主,价格十分昂贵[3]。
组培苗生长在一种无菌、高湿、弱光的环境中[4],与外界环境相差较大,为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完成从瓶苗到幼苗再到商品苗的生长过程,开展红掌组培瓶苗移栽驯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红掌组培苗品种为阿拉巴马,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选择根系发育良好、颜色白净、根数2~3条、苗高2~3 cm、叶片完整、叶片数2~4张的红掌组培苗出瓶,进行移栽驯化生长。
1.2 试验方法1.2.1 红掌组培苗移栽壮苗培养挑选健壮、大小一致的红掌组培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 000倍浸泡2 h后栽植到128穴盘中,设置2种肥水处理:MS营养液和0.05%花多多1号液。
每个处理20株苗,重复3次。
40 d后统计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叶片数、根数、株高、根长。
1.2.2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生长的影响从经过移栽壮苗培养的红掌组培苗中挑选长势一致的移栽到72穴盘中,设置3种基质处理:基质1为泥炭∶珍珠岩=8 ∶ 2;基质2为泥炭∶醋渣∶珍珠岩=7 ∶ 1 ∶ 2;基质3为泥炭∶醋渣∶珍珠岩=7 ∶ 2 ∶ 1。
每个处理20株苗,重复3次。
60 d 后统计红掌组培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
1.2.3 不同光照度对红掌组培苗移栽生长的影响筛选大小相近、长势一致经过壮苗培养的组培苗移栽到72穴盘中进行光照度处理,设置2种光照度,分别为2 000、3 500 lx,每个处理20株苗,重复3次。
火鹤花栽培技术,红掌栽培方法火鹤花又称为红掌,繁殖方法的栽培技术包括组织培养、分株、高压、播种和扦插繁殖。
组织培养方法: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
该方法繁殖系数大,苗木质量高,生长相对均匀。
拉面法:可结合更换锅进行。
它可以全年进行。
分株繁殖是在花盆分成多个部分时进行的。
操作过程中,豆芽应仔细分开,分别放入锅内。
但由于分蘖数少,种植2-3年后只产生1-2株分蘖苗,繁殖系数低。
高压法:剪下多年生老植物侧分支的适当部位,用潮湿的苔藓包裹,用塑料布扎好,定期注水保持内部湿润。
根系发育良好后,母株可被切断进行定植和培养。
保持室温在25℃左右,种子将在一周内发芽,幼苗将在一个月内出现并展开叶子,当幼苗高约5厘米时,可以放入花盆中种植。
装罐时,土壤不应压得太紧,以免空气流通。
栽培基质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幼苗应生长缓慢。
在栽培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高温,尤其是在夏季,应将其放置在通风凉爽的地方,并经常用清水喷洒叶子。
播种方法:红掌自然授粉不良,必须由人类授粉种子繁殖需要在晴天中午左右授粉。
种子成熟大约9个月。
浆果是红色的,和绿豆一样大。
每个水果含有2-4颗种子。
当种子成熟时,它们应该和收获一起播种。
播种介质通常是切碎的泥炭藓。
扦插繁殖:可用于叶子不再茂盛的植物。
去掉老茎上的所有叶子。
小心不要损坏芽眼。
将其垂直插入沙子中,并完全覆盖。
底部温度保持在25-35℃,几个月后将长出新的根和叶。
栽培管理安祖花通常只使用水苔作为栽培基质,也可以使用排水良好的腐殖土。
由于其热带血统,全年都需要高温高湿的环境。
夏季适宜生长温度为20 ~ 25℃,冬季温度不应低于15℃ 温差不应变化太大。
寒冷潮湿的冬天会导致根部腐烂4月底从温室出来后,应将其放在阴凉的棚里,用水喷洒在周围的地面和树叶上。
水应该是湿的和干的,避免在夏天浇水过多,以防止地基腐烂。
10月份搬进温室,这时可以保持盆土略干,宜经常用水喷洒树叶,保持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应在60%以上生长期可每半个月施用一次稀液肥,也可使用磷酸二氢钾进行液位施肥(浓度应低,坚持小剂量、多次施用的原则)火烈鸟喜欢半影,害怕强光。
红掌的养殖方法红掌花是多年生常绿草本。
节间短,叶片从植株基部长出。
叶成圆状心性或卵圆形,深绿色。
花梗从叶腋长出。
今天小编为你整理了在家里如何养殖红掌花,欢迎阅读。
掌花语:大展宏图、热情、热血希腊文名之“安世莲”,译意为“有尾的花”。
它有如一只伸开的红色手掌,在掌心上竖起一小条金黄色的肉穗,在学术上叫做“佛焰苞”。
用西方插花的方式,用低浅的花瓶集丛插养,周围再衬陪白色或紫色的小花,使厅堂显得异常瑰丽和华贵。
此外,当新店开张或婚礼喜庆时,人们还挑选它砌作花篮,以增添欢乐的气氛。
檀长花道的日本人将它冠以“大红团扇”的美誉。
红掌花习性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
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度,越冬要在10度以上。
红掌花繁殖分株,组织培养。
水培养护要点1:不耐寒,冬季要加温保暖。
2:喜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半阴环境。
红掌花水培方法:红掌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
株高多为50至80厘米,也会因品种而异。
肉质根,无茎,叶从根颈抽出,具长柄,单生、心形,鲜绿色,叶脉凹陷,单花顶生。
花梗长40至70厘米。
佛焰苞直立展开,蜡质,肉穗花序无柄,圆柱状,略向外倾。
佛焰苞宽5至20厘米。
红掌性喜温暖、荫蔽、湿润,忌炎热,怕阳光直射,根属气生根,故要求通气良好。
一般夏季温度不宜超过28℃,相对湿度不低于80%,冬季温度不低于14℃,相对湿度不低于70%。
红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80%,所能忍耐的高温为35℃,高出35℃植株生长发育迟缓。
可忍耐低温为14℃,在14℃以下会发生冷害。
一般阴天温度宜控制在18℃至20℃,相对湿度70%至80%;晴天温度宜控制在20℃至28℃,相对湿度70%。
在寒冷季节浇水应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前进行,以免冻伤根系,一般5-7天浇一次水。
家庭养护自己配制营养液显得比较繁琐。
因而市面已有按营养需求元素配制好的粉剂,使用时按比例对水即可使用。
不同生长时期,有不同配方,干净卫生。
家庭养护中还可以用蹄甲片、麻酱渣沤制,如在其中再放些硫酸亚铁,即制成所谓的矾肥水效果会更好。
红掌的养殖方法是怎么样的红掌的养殖方法1、湿度:红掌正常生长需70%左右的空气湿度,这在普通家庭养殖之中一般很难达到,可以用干净的湿毛巾每天擦湿叶片数次,或给植株周围定期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但切忌不要给花上洒水,以免影响观赏品质。
2、肥水:正常生长情况下,每星期可见干见湿地给培养土浇水。
一般掌握土表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春、秋、冬季可适量减少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每半个月就应随浇水施入7~8%的专用营养液或稀释500倍的肥水。
3、修剪:一般情况下,红掌生长过程中,基部叶柄逐步退化,托叶变干时可及时剪除。
花后花梗发黄时,亦须尽快从基部留2厘米的保护桩处剪除。
4、温度:养殖红掌应尽可能的保证温度,红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6~24℃,最低温度应保证在12℃以上。
普通家庭如有供暖设施,这一条件容易做到。
但同时必须注意,不可将花盆置放在暖气片之上,或距离暖气片过近。
夏季温度超过30℃时,须将花株移到通风的位置相对靠北边的房间,且可给植株周围喷水降温。
5、光照:红掌正常生长须充足的散射光,家庭养殖一般应注意:夏季避免强光直射叶片、花朵,秋冬季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移至窗口附近,以增加光照。
还需定期转动植株,保证其接受光照均匀,促进其冠形圆满。
红掌的繁殖方法播种繁殖红掌在育种上,通过播种是获得红掌新品种的主要途径。
红掌果实为浆果类,须随采随播,播种前去除果皮,洗去果肉以避免果皮果肉腐烂发霉而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方法可采用纯沙催芽法,将种子点播在干净的河沙中,播种深度为0.5-0.8厘米,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15天左右就可发芽,新叶很快就会长出。
待长至5-6片叶时,就可移栽至纯珍珠岩与泥炭土或椰糠按1︰2混合的基质中进行假植栽培。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最好选在凉爽的春、秋季,分株时要注意不要伤到母株,太大的侧芽不分,靠太紧的侧芽不分,太弱小的侧芽也不分。
选择比较容易与母株分离且较为健壮、至少有2条主要根系以上的侧芽。
红掌(anthurium)又名安祖花、花烛、火鹤花等,栽培品种主要是由andreanum和scherzerianum两个种经杂交选育而成。
近几年来,随着红掌盆花销售形式的持续走好,越来越多的花卉生产商想进入这个领域,也迫切想了解种植红掌需要的条件和注意的问题。
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盆栽红掌栽培管理经验,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一、植物学特性红掌属于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可常年开花,一般植株长到一定时期,每个叶腋处都能抽生花蕾并开花。
红掌常采用异花授粉,授粉方式主要借助于昆虫,如蜜蜂、蝴蝶、飞蛾等。
二、生长习性红掌原产于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热带雨林区,常附生在树上,有时附生在岩石上或直接生长在地上,性喜温暖、潮湿、半阴的环境,忌阳光直射。
三、种植材料选择目前我国盆栽红掌生产用苗主要从荷兰进口,如安祖公司、瑞恩公司都是荷兰著名的红掌种苗生产供应商。
红掌盆栽材料常见的有四种:组培苗、切株、穴盘苗和盆栽苗。
一个基本的原则:越小的植株,栽培难度越大。
组培苗和切株需要特殊的种植方法,难度较大,一般不推荐。
对于种植者而言,如果栽培条件比较好,又有一定的经验,可选择株高10-15厘米的盆栽苗,这种苗能直接种在最后的盆里,比较安全。
当你有足够的经验时,可选用株高6-10厘米的穴盆苗,这种苗运输比较便宜。
四、栽培管理1.温度和光照红掌对温度较敏感,适宜生长温度14-35℃,最适温度19-25℃,昼夜温差3-6℃,即最好白天21-25℃,夜间19℃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有利于红掌养分的吸收和积累,对生长开花极为有利。
长时间低于13℃左右,植株虽不会死亡,但很长时间难以恢复生长;当温度高于35℃,且光照较足,叶面易出现灼伤,因受害叶片不会逆转,影响红掌整体品质,也为下步养护制造了困难。
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升温常采用温度自动控制设备,冬季由锅炉供暖或安装暖风供暖设备,如燃油加温机、双层塑料布、防寒布、蒲席、稻草等。
1
红掌组培快繁技术的方法
技术报告
2
红掌组培快繁技术的方法
红掌为当前国际流行的名贵花卉,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然而其实
生苗需4年以上才能开花,分株或组织培养苗只需2-3年就会开花,因
此本文着重介绍了红掌组培快繁技术,以大大缩短其第一次开花前的
培育时间,以带来更多地经济效益,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 红掌简介
1 红掌的科属
红掌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花烛属,
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植物。
2 红掌的形态特征
①、红掌的根为半肉质气生根,非常发达,有白色、红色两种;②、
茎为气生短根茎,随着植株的生长,向上伸长,并长出短缩气生根,具有
吸收功能。品种不同茎的长短和生长量也不同,一般较长的作为切花
用;较短的作为盆花用;③、叶着生于茎顶端叶鞘内,正常条件下生长
的新叶比原叶高而大。④、花着生于茎顶端叶鞘内,实生苗4年以上开
花,分株或组培苗2-3年开花。花于叶轮流长出,为佛焰苞,颜色有红、
粉、白、绿、咖啡、复色等,成花周期为1.5-2.5个月。
3 红掌的生物习性
红掌性喜高温多湿,常附生于树干、岩石或地表。在温度方面,以
19-22℃为最适温度,18-28℃生长良好,其根际温度15-20℃为宜。在
湿度方面,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苗期为85-90%。在光强度方面,
3
喜散射光,强度为7500-15000Lx为宜。其次根际环境还要求基质透气
保水,含水量保持在50-75%,pH 5.5-6.5,EC 0.5-1.5ms/cm。总之要想
培养高品质的红掌,必须合理的协调环境因子和水肥的供应关系[1]。
4红掌的盆花品种
按生产用途可分为盆花和切花品种。国内红掌栽培的品种主要来
自于荷兰种苗公司,常见的盆花品种有红国王、红皇后、北京成功、莱
妮、皇冠、马都拉、特伦萨、红胜利、粉爱、神秘的爱、真爱、爱的
幻想、西部的爱、西部维他等。
5 红掌的繁殖方法
红掌的繁殖主要以分株和组织培养为主。分株可全年进行,以4-5
月份和9-10月份为宜,其存在的问题是分株苗大小不齐,且容易发生
退化。
组织培养是红掌商品化栽培的主要种苗来源。组培苗具有繁殖系
数大、质量好、移栽后易成活、生长快、易调控等优点[2]。
二 红掌的组织培养
1 取材和处理
红掌组织培养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利用芽增殖培养的方法,将自
然条件下产生的小芽切下,经杀菌处理后接种在芽增殖培养基上,经过
一段时间培养后许多不定芽便直接从接种的原始芽的基部产生;二是
利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红掌植株的幼嫩叶片或叶柄作外植体,通过细
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再生芽的途径。下面以第二条途径为例进行介
绍:
4
取红掌幼苗刚展开的叶片、叶柄,放入一容器内,先用自来水冲洗,
再用加0.02%洗洁净的自来水浸泡10min,浸泡过程中经常摇动容器,
目的是为了比较彻底地清除材料表面的尘土和菌物。浸泡后,用自来水
冲洗10min以上,冲洗后将其转入一干净的烧杯。
以下操作在超净工作台完成。往烧杯中加入75%酒精,浸泡杀菌
30s。倒掉酒精,用无菌蒸馏水漂洗3次,将材料转入经高压消毒的烧杯
中,加入0.1%升汞液浸泡消毒,浸泡过程用玻璃棒不停地搅动,消毒
8min后,倒掉升汞液,用无菌蒸馏水冲洗5次。将材料从烧杯中取出,
在灭过菌的滤纸上吸干水分,然后用解剖刀切掉幼叶边缘及中间叶脉,
叶片切成1cm×1cm的小块,叶柄切成0.5cm的小段,分别接种于愈伤组
织诱导培养基中[3]。
2 接种与培养
①、各种培养基的制备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2MS+6-BA 2.0mg/L+2,4-D 0.2mg/L+蔗糖
20g/L+琼脂粉5.0g/L
诱导芽分化培养基:MS+6-BA 1.0mg/L+蔗糖30g/L+琼脂粉5.0g/L
芽增殖培养基:MS培养基+6-BA 1.5mg/L+NAA 0.5mg/L+琼脂粉
5.0g/L
生根培养基:1/2MS基本培养基+NAA 0.5mg/L+蔗糖25g/L+琼脂粉
5.0g/L
将pH调至5.8,高压灭菌20min后备用。
接种与培养
5
将切好的幼叶小块和叶柄小段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接
种时,每瓶接种5个小块,如图1,盖上瓶盖,放入培养室内培养,温度
24-26℃,先对芽暗培养60天,之后光下培养,光照1500-3000Lx、8h/d。
培养15天后,叶片开始膨大,30天后在切口处可见愈伤组织产生,如图
2,再经30天,愈伤组织明显长大,由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时间较长,20天
需更换1次培养基[4]。
不定芽诱导
将长势较好的愈伤组织材料取出,转入诱导芽分化培养基中,放入
培养室内培养,温度24-26℃,光照1500-3000Lx,8h/d。光下培养5天
开始转绿,在基部出现绿色芽点,继续培养2周,许多芽点分化成小芽。
增殖
把小芽从愈伤组织上切下,重新接入新的增殖培养基中。放入培养
室内培养,温度24-26℃,光照1500-3000Lx,8h/d。30天后小芽长势较
好,可见在小芽的叶片下长出新的小芽如图3。
复壮生根
当苗高达到2cm后从原瓶中取出,在无菌滤纸上从基部切去3mm左
右,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放入培养室内培养,温度24-26℃,光照
1500-3000Lx,8h/d。生根培养7-10天就能长出白色突起,15天以后根
系长到1cm以上,这时可以进入温室驯化。
红掌试管苗可以直接进行瓶外发根培养,既可省去生根阶段的成
本费用,又可以加快繁殖速度。工厂化育苗可考虑此法。
驯化
6
当瓶苗在培养室生根培养15-30天,苗高达3-5cm左右,叶色嫩绿,
叶片肥厚,并长有3-4条长0.5-1.0cm的新根时,将装有瓶苗的瓶子盖
上防尘盖,移入温室内,驯化7-15天。开始7天要盖一层75%的遮阳网,
光照强度控制在3000 Lx -5000 Lx, 7天后逐渐加强,去掉遮阳网,随
着光照的加强,叶色会逐渐变成深绿色,15天后完全适应温室环境。
移栽
(1)准备移栽所需的材料和药品,如:红掌专用基质、穴盘、盘
子、镊子、铺有湿报纸的盒子、水槽、小木棒、0.5%农用链霉素稀释
3000倍的溶液。
(2)去掉防尘盖,打开瓶塞,等三到四个小时后,用镊子将苗子夹
出,放入铺有湿报纸的盒子,要注意保湿,再用干净的镊子去掉苗子上
的黄叶片,进行筛选分级。
(3)将挑好的苗子放在水槽中冲洗掉培养基,再将洗好的苗子放
入0.5%农用链霉素稀释3000倍的溶液中侵泡2分钟进行杀菌,捞出放
在盘子中,晾干。
(4) 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中,用小木棒在穴盘上的基质中擢个小孔,
将经过药品杀菌晾干的苗子放入孔中,用小木棒进行填埋,如图4。
(5)将移栽好的穴盘苗插上标牌,标明品系、花色、规格及栽植
时间。
(6)将移栽好的穴盘苗放入苗床上进行管理,如图5,每天喷水两
次,温度保持在18℃-25℃之间,保持周围湿度90%左右[5]。
三 红掌组培快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
在红掌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过程中,存在着如繁殖系数偏低、继
代所需周期偏长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有望在今
后的生产实践中加以克服。
不同外植体叶片、叶柄诱导的愈伤组织较小时,在继代增殖愈伤组
织脱离或没有脱离外植体培养时,外植体容易出现褐变,愈伤组织逐渐
死亡,这可能是培养基中无机盐类浓度过高或愈伤组织发育未完全所
致,利用叶柄顶部节段诱导愈伤组织可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在整个快繁过程中,利用白砂糖作为碳源来诱导愈伤组织能获得
较好的效果,大大降低瓶苗生产成本。
在红掌的组织培养和快繁过程中,通过继代增殖培养直接形成完
整植株,这样既能增殖又能得到完整植株,减少了生根培养过程,缩短
了培养时间,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虽然出苗率还不是太高,但在培养基
中进一步调整附件成分组合,有望提高出苗率。
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表土是红掌理想的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较高,
所以在红掌的栽培中首先考虑土壤的肥力状况。
王 晶
2009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