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地质问题概述PPT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97
0102工程地质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规律的学科。
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预测和防治工程地质问题,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定义任务工程地质定义与任务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地壳稳定性及地震活动对工程的影响。
地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分类及工程特性。
岩土体性质与分类研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发育规律及防治措施。
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研究内容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依据,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与土木工程关系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预测水库渗漏、溃坝等工程地质问题。
与水利工程关系为交通线路选线、桥隧位置选择等提供地质依据,保障交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与交通工程关系预测和评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与环境工程关系工程地质与相关领域关系01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形成,包括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具有结晶质结构和块状构造。
02沉积岩由风化产物、生物遗骸和火山物质等在地表或水下沉积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和化石。
03变质岩由已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具有片理构造和变质矿物。
残积土由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质组成,结构松散,力学性质较差。
坡积土由山坡上的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形成,具有分选性和层理构造。
洪积土由洪水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具有分选性和交错层理。
冲积土由河流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和较好的力学性质。
01020304表示岩石和土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影响工程建设的荷载计算。
密度与重度描述岩石和土体中孔隙的发育程度和连通性,影响工程建设的排水设计和地基稳定性。
孔隙性与渗透性表示岩石和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影响工程建设的沉降计算和地基稳定性。
压缩性与变形性描述岩石和土体抵抗剪切和压缩破坏的能力,影响工程建设的边坡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岩石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03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波状弯曲现象,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第三章水库工程地质问题
一般说来,小型水库主要有四大工程地质问题,分别是水库渗漏、库区浸没、库岸稳定、水库淤积或固体径流。
***水库地处低山区,库区第四系分布于河床,库岸为片麻岩边坡,因此浸没无从提及。
该水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
3.1 水库淤积不严重
该水库控制流域范围内为山地地貌,抗风化较差的古老的**群混合岩出露广布,汛期携带大量的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的砂砾石及挟带少量的黏土类矿物的黏土颗粒,加之水库上游***河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基本呈南北直线形走向,洪流爆发时基本未受地形的阻挡,几乎全部淤积于库盆。
但流域面积较小,且***河长仅2km余,据承包水库人员讲,今夏水位最高水位时坝前水深最深近18m(距兴利水位±2m),兴利水位时坝前水深26m。
因此,水库存在淤积,但不严重。
3.2 库岸相对稳定
水库西岸为稳定的坡度较缓的岩质边坡,东岸为2007年修建的村村通公路,有三处直立的因修该公路而人工开挖的混合岩岩质边坡,该岩老百姓谓之“竖石”,即竖向结构面发育(图1)。
因此,存在潜在崩塌的可能。
但坡高小于10m,总长不足20m,相对近300余m的库岸所占的比例较小。
因此,库岸相对稳定。
A西岸 B 东岸潜在“崩塌”
图1 库岸
3.3 水库轻微渗漏
库周混合岩节理裂隙甚发育,虽然库内水底节理裂隙肉眼清晰可辨,但水库东西两侧为浑厚的山体,勘察期间山泉补给库水,谓之“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同时库盆淤积的少量的黏土颗粒填充节理裂隙,大大减少了水库的渗漏渠道。
因此,水库轻微渗漏。
但大坝存在渗漏,属“坝体坝基渗漏范畴”,详见第四章与第五章。
6。
3 地质3.1 库区地质概况3.1.1 地形地貌勘察场区位于xxx郑家堡支流上,属中~低山区,附近最高山峰为三块石,海拔1131米。
该河两侧为陡峭山峰,河道狭窄。
地势为东高西低,勘察场区流域南低北高,河水流入xxx。
坝址处河床高程316.79米左右,河谷宽约130~140米,两侧山峰海拔高程均在500米以上,坝址区(含库区)河谷呈“U”字型。
3.1.2 地层岩性库区(含坝址区)岩性均一,为晚白垩世侵入岩——三块石花岗岩(γ53(2)1c)):为第一期花岗岩内部带,岩性为中粗粒花岗岩。
岩性特征: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角闪石。
区域上在花岗岩体边缘郑家堡子一带发育有北西走向的花岗斑岩脉。
在库区东岸山脊上有北西走向花岗斑岩形成的陡崖。
在坝址上游30米处,河床底部发育两条花岗斑岩脉,宽13~15米,走向105°,北东倾向,倾角45°。
冲积层主要分布在河床及漫滩上,岩性为砂、砾、卵石,粒径:5~12cm为主,最大可达2m,分选差,亚圆形,母岩为弱风化的火山岩类,层厚1.7~4.8米。
3.1.3地质构造库区大地构造位于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Ⅰ1)铁岭-靖宇台拱(Ⅰ11)抚顺凸起(Ⅰ11-4)内的3.1.4水文地质库区地下水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底部基岩为隔水底板。
库区地下水类型为Cc aⅡ型(注:按阿列金分类),对各种砼均无侵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3.2库区工程地质评价3.2.1库区渗漏在1:20万地质图上(注:营盘幅),库区及其周围为晚白垩世侵入岩,岩性为花岗岩,没有发现可溶性岩体,又无单薄分水岭,也没有较大断层,整个库区不存在渗漏问题。
3.2.2库区稳定性踏勘结果表明:整个库岸周围岩性比较单一,不具有软弱结构面和断层,节理也均未发现构成崩塌、滑坡的组合机制。
库区周围基岩山区,残积层较薄,植被茂盛,覆盖率极高,水土保持良好,流砂等固体径流来源极少,不会形成泥石流。
水库的工程地质问题
1.岩土性质和力学特性:水库坝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取决于坝基的岩土性质和力学特性。
因此,需要对水库坝址周围的岩石、土壤等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试,以确定其力学特性和稳定性。
2.地震地质条件:水库坝址所在的地区可能存在地震活动,因此需要对地震地质条件进行评估,以确定水库坝体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3.水文地质条件:水库的蓄水能力和水质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水库坝址周围的地下水、河流水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水库的水文地质条件。
4.生态环境问题:水库的建设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如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等。
因此,需要对水库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水库的工程地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