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版块:选择版块现场总线传动论坛 PLC&I/O PC-Based 自由论坛

1.总体市场规模

1983年工业控制计算机被列入国家计算机系列型谱及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计算机(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分散型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功能模块系列、自动测试系统和数控、程控装置五大系列)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工控机行业已经形成。

我国工控机系统的发展,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也相继引进了各种工控机系统,并开始自己设计控制系统和装置,然后进行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也有的是引进技术与外商合作合资组装生产国外产品并逐步实现国产化。

目前我国工控机市场规模为95~127亿元人民币,其中工业PC机及板卡25~30亿元;嵌入式计算机(含控制器)15~20亿元;PLC规模是15~17亿元;DCS系统15~20亿元;数控系统15~20亿元;进口机电设备配套控制设备约20亿元。

本次调查中,生产PLC的厂家占30.43%;生产工业PC机的占21.74%;生产DCS的占17.39%;FCS占8.7%;其它(自动化仪表、模块)为21.74%。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目前,我国的PLC生产有一定的发展,小型PLC的有些品种已批量生产,中型PLC已有产品,大型PLC已开始研制,有的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还有出口。PLC主要用在各种炉窑、机床、机械、冶金、各种生产线、铁路、水处理设备等等。

国内PLC形成产品化生产的企业约30多家,年产量超过1000台的不到10家。主要生产单位有:苏州机床电器厂、上海香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机械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江苏嘉华实业有限公司、苏州电子计算机厂、杭州机床电器厂、辽宁无线电二厂等。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超过10%。

1996年销售约9万台套,其中进口8万台套(用汇1.2亿美元),总计约合人民币15亿元。

本次调查中,应用Siemens产品的用户占20.83%,Modicon、A-B、OMRON 用户各占14.58%;三菱公司用户占8.33%;GE占6.25%;富士占4.17%;其它(日立、光洋、东芝、NEC、三星、B&R、利玛(机械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电子工厂)和嘉华各占2.08%。

从抽样调查结果看,用户选用PLC产品仍以国外产品为主,并以SIEMENS、MODICON、A-B公司、OMRON、GE公司和三菱等产品为多。

3.工业PC机

自1992年以来,我国工业PC机市场极为活跃,1993年成为中国的工业PC 机年,国产工业PC机市场也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

根据统计,全国工业PC机的OEM产品海关进口额1996年为27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29%。国内工业PC机发展也很快,1995年机械行业国产工业PC机及外设约700台套,价值约5500万元人民币。国内主要有北京康拓、北京四通工控、北京联想工控、北京工控计算机厂、北京宏拓工控、北京长城工控、北工大、北大方正、上海康泰克电子技术公司、华北工控、电子部六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骊山公司等生产厂家。

本次调查中,采用台湾研华工业PC机的用户占22.22%;Intel用户占11.11%;IBM、康拓、联想、大众各占5.56%;威达、FANUC、SIEMENS各占3.70%;研祥、四通、北工大、长城、北大方正、丹麦、TX、NEC、飞利浦、DEC、苹果、日立、OLIVIT、北京计算机三厂、502所、首钢、兆维、方圆、太极各占1.85%。

从抽样调查结果看,我国工业PC机市场以海外产品如台湾研华、Intel 为主,但国内产品也占有一定市场。仅抽样的5家公司(上海康泰克、北京康拓、北大方正工控部、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提供的资料表明,1997年销售额为1.61亿元,预计1998年达2.0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5%。

4.分布式控制系统

由于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建工程项目对DCS的急需,80年代从国外引进了几百套DCS来装备石化、冶金、电力、化肥等企业。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同时从国外引进技术,与外商合作合资组装生产国外DCS,并逐步实现国产化。如,我国机械部重庆自动化仪表所和上海自动化仪表所开发的DJK-7500,航空航天部的友力-2000、电子部六所的HS1000和HS2000、北京康拓公司的KT6000、浙大Supercon、杭州万盛公司的FB-2000等分散型控制系统。目前,我国的小型DCS系统已投入了工业生产,大中型系统的优化定型已经完成并投产,现已在国家大型石化、冶金、电力工程和全国各行业百多个典型工程中推广应用。

根据化工部信息中心统计,仅化工行业在1995年就安装DCS 446套,1997年达671套,年增长率为22.6%,主要用于化肥(189套),氯碱(33套),有机化工(47套)一般化工(52套)。

全国1996年DCS市场销售15~2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产DCS约占市场5%(近100套),约1亿元人民币。

本次调查表明,在DCS产品用户中,Hyneywell用户占22.5%;北京和利时用户占17.5%;西安横河公司用户占12.5%;北京贝利公司用户占10%;SIEMENS用户占7.5%;Westing House和Foxboro用户各占5%;三菱、日立、Fanuc、Rosemount、华强、友力和哈尔滨微电子工程公司、首钢各占2.5%。

根据北京和利时自动化工程公司(原电子部六所自动化工程部)近几年共售出国产DCS系统共132套(其中HS1000 26套,HS2000 106套)用户行业分布如下

电力:29%冶金:2%石油化工:29%

建材:7%轻工、制药:11%其它:22%

从抽样结果可以看到,采用国产DCS产品的用户已占近50%,表明国产DCS 的市场占有相当比例。据被调查者估计,这一市场年增长率达93%。

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给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带来了一场革命,将由FCS代替传统的DCS。国家在“九五”期间为了加快现场总线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支持成立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以推进行业工作,同时在重庆、西安、上海三大生产基地投资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放在智能化仪表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开发和工程化上,补充和完善工艺设备、开发装置和测试设备、建立智能化仪表和开发自动化系统的生产基地,形成适度规模经济。集中力量联合攻关,解决基础产品和基型产品等50个品种和必要的支撑软件的开发。重点开发压力、差压变送器系列、温度变送器系列,流量仪表系列,执行器和阀门定位器系列等100个以上的品种。在2000年后,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将转为基于现场总线的全数字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商品化方面。

北京康拓公司采用兼有数字/模拟特性的HART协议,研制开发了ITT智能温度变送器。利用ITT智能温度变送器和其它HART产品(如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液位变送器、智能流量变送器等)组成HART现场总线网络。

目前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还未最后统一,我国也正处于开发现场总线的初始阶段。

6.数控系统

在1993年前,用数控系统改造和更新机床约2.5万台。在1996年消费数控机床约20000台(其中进口约14000台),数控系统约15~20亿元人民币。

7.嵌入式计算机、OEM产品、单片机、单板机、控制器、家电等配套控制器

OEM产品、单片机、单板机、控制器、家电等配套控制器在全国每年约有数百万台市场,约20亿元人民币。

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工业企业同时采用多种工控机,工业PC机、DCS、PLC各占有相当比例。如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在应用PLC方面,选用国内外大中小型PLC约2475台,其中大型占2.22%,中型占5.66%,小型占92.12%,可见在工业企业应用PLC方面,绝大部分仍是采用小型PLC。

五、市场需求预测

1. 2000年市场规模预测

据了解,到2000年我国能源、冶金、石化、化工、建材、轻纺等部门,需要10万套工业控制系统;石化系统1200多套生产装置都需要DCS控制,其中近百套骨干装置要采用先进优化控制(一套先进控制软件价格约50万美元);化工系统40%的企业要采用计算机控制;电力系统每年新装1000多万kW发电机组都需要DCS实现监控,200多个地区、3000多个县的电网调度系统,几万个变电站需要遥控装置;全国工业炉窑在九五期间有70%要完成计算机控制;全国轻工系统40多个行业的50万家企业需要工控系统几十万套;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空调设备都需要微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单板机)的数量高达上千万套。

据估计,2000年市场规模达170~207亿元人民币,其中:

工业PC机及OEM产品 35~40亿元;

嵌入式计算机及控制器 25~30亿元;

PLC装置 25~30亿元;

DCS系统 30~35亿元;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2亿元;

数控系统(CNC) 24~30亿元;

进口成套设备配套控制设备 30~40亿元;

2.可编程序控制器

根据上述分析,按年增长率12%计算,到2000年全国约需PLC装置20万台套,约合人民币25~30亿元。

3.工业PC机

根据上述分析,按年增长率10%计算,以及我国化工、电力、轻工、石化及机械等行业发展需要,到2000年全国约需工业PC机及OEM产品约几十万套,约合人民币35~40亿元。

4.分布式控制系统

根据上述分析,按年增长率30%计算,以及我国石化、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全国需要DCS系统约1500套,约合人民币30~35亿元。

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目前现场总线在我国刚开始应用和起步,预计将在石化、化工、电力、冶金行业逐步应用,到2000年将有一批试点采用FCS,约合1~2亿元人民币。

6.数控系统

根据上述分析,按12%年增长率及我国机械、建材、轻工、能源、冶金等行业发展需要,到2000年约需数控系统约3万台套,约合24~30亿元人民币。

7.嵌入式计算机OEM产品、单片机、单板机、控制器、家电等配套控制器

预测到2000年,以年增长率17%计,我国市场对各种控制器的需求量将达到1500~2000万台,约合人民币25~30亿元。

8.机电设备配套控制系统

目前,我国每年进口机电设备近200亿美元,其中配套进口的控制系统以1%计算,约为2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略有增加,以1.5%~2%计约3~4亿美元,约需人民币30~40亿元。

综上所述,到2000年,我国工业控制机系统的市场规模约为170~207亿元人民币。

六、问题分析及发展建议

1.用户选购产品考虑因素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用户选购产品的考虑因素及按重要性加权系数排序如下: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产品质量,以下依次是性能、价格、售后服务、成套性、软件和公司品牌。

2.用户了解新产品的渠道

根据抽样调查,用户了解新产品的渠道分析重要性加权系数排序如下:展览会、直接用户介绍、广告、发布会及报刊。

3.推广应用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采用对工业控制系统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重要性加权系数排序如下:最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其次为技术力量不足,而生产设备落后,缺控制软件、缺仪表和传感器,售后服务、领导不够重视、缺执行机构等。

4.用户建议

根据抽样调查,用户对工业控制系统市场现状存在问题按重要性加权系数排序为:外国公司产品统治我国工业控制机系统市场列首位,以下依次为缺乏宏观调控、秩序混乱、缺乏公平竞争及缺乏政策法规。

根据抽样调查,用户对影响我国工业控制机系统市场的因素按重要性加权系数排序如下: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工业控制机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各界领导重视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及行业产业政策。

七、市场发展趋势及特点

自60年代末引入PLC技术以来,PLC由最初的只能处理开关量而发展到可以处理模拟量和数据,以后又与DCS、工业PC机和PID调节器等技术相结合,利用其不同的性能和特点,相互渗透和融合、集成以及网络化,构成各种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以满足各种自动控制的要求。

今后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向开放型体系结构发展是大势所趋,由现场总线I/O器件的彻底分散型控制系统将会改变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DCS向FCS发展,最终将由FCS代替DCS,实现现场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的集成。新型的全数字控制系统的出现,将充分发挥上层系统调度、优化、决策功能,构成的CIMS系统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有利于企业实施综合自动化策略,使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PLC仍在工业控制机系统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将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但随着能源、石化、化工、冶金工业的发展,DCS和工业PC机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到2000年,DCS将以年销售额达40~50亿元人民币排到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将是工业PC机,35~40亿元人民币,而PLC和数控系统则将以年销售量25~30亿元人民币排到第三位,FCS将排在第四位。

由于在产品开发等环节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工业控制机系统市场在近若干年仍将由外国产品占主要地位。

我国工控机市场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竞争激烈,国内工控机厂家直接面临美、日、欧各国公司的竞争,无论IPC、DCS还是PLC,外国公司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2.工控机市场稳步增长,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控机系统,潜在市场巨大,需要培育与开拓。

3.受国民经济、工业企业经济形势及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较大,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产业政策、装备政策加强对工控机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搞好“产、学、研、用”的结合,为国产工控机开拓市场;工控机生产厂家要开发高可靠性的名牌产品,抓好集成配套,搞好售前售后服务就能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4.市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尚待完善,公平竞争的环境尚需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来创造。

以下是对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的回复

关于花卉市场的调查报告共6页

关于花卉市场的调查报告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198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有1.4万hm2,2019年增为8.6万hm2 ,2019年达到14.8万hm2;花卉产值由1984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96亿元,我国的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于2019年全国花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变化,花卉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据农业部发布的我国花卉产业统计报表,2019年出口额为3500万美元,2019年为2865.9万美元,2019年为2800万美元,2019年为8003.38万美元。花卉出口产品结构为:鲜切花以菊花,月季,百合,花烛等为主,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仅云南省2019年出口额达1540万美元,2019年前10个月就超过2019万美元;切叶主要有杨桐,棂木,富贵竹,出口日本,美国等地;观赏苗木出口以红枫,鸡爪槭,竹类,白玉兰等为主。资料表明,2019年全国鲜切花和切叶出口额占花卉总出口额的13%,观赏苗木占10%,盆栽植物占70%。总体来说,出口花卉产品中优质花卉较少,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竞争为主。 在花卉进口贸易方面则表现出:进口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速,进口时间由季节性变成近2年的周年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起步晚,花卉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脚步已经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十几年来,证券分析师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普及证券知识、推动理性投资和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前,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正面临国内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这一新形势既蕴藏着发展的新机遇,又急切呼唤着新的改革。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是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管理部门实现监管为标准,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84—1991)。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萌芽和孕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开始,管理层、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全国性的有形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在一些大城市一级半市场上,开始有人研究股市行情,传递信息,指导操作,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证券咨询群体。 第二阶段是自发阶段(1991—1998)。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飞速发展阶段,也是管理部门监管处于真空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成立之时,为适应证券公司的需要,

证券咨询部门纷纷成立,最早是从券商的客户服务部门开始,准确地说是营业部对股民进行的“入门指导”,离严格意义上的咨询业务相距甚远。在这一阶段,证券市场刚刚成立,投资者还比较陌生,此时,证券分析师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入门指导”的作用。接着,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由于证券市场投机风气弥漫,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基本上是建立在对“政策”“、庄家”、“内幕消息”等概念上,为迎合投资者投机的需要,各类“股评家“”股评人士”“、市场人士”、“证券研究员”活跃在证券交易所和各种新闻媒体之上,新闻媒体也推波助澜,而且市场缺乏政策监管。在这种大环境下,证券分析师行业出现了大量的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8—至今)。这个阶段是证券分析师行业规范发展的阶段,各类管理法规和条规相继出台,管理部门开始监管。面对证券咨询业的放任自流和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监管层开始引起注意,1998年4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布并实施,开始对从业机构和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加上其后颁布执行的《证券法》,中国证券咨询监管法规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香港同类法规还要严格。2000年7月16日我国颁布实行了《中国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并且在2002年12月13日成立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使证券分析师的管理趋于规范。但是,多年监管空缺造成行业总体素质偏低和短期的投机心态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第1章前言 1.1 现代完井技术发展现状 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气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完井设计水平的高低和完井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油气井生产能否达到预期指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完井均有了较快发展,并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除常规井完井技术日益完善外,其他特殊井完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水平井完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深井超深井完井、现代智能完井、膨胀管完井等。国内在完井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完井技术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不同储层选择合适的完井方式、水平井完井、欠平衡井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从而影响了油气井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现代完井技术方面的文献,对各种完井技术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 (1)射孔完井技术; (2)割缝衬管完井技术; (3)砾石充填完井技术; (4)膨胀管完井技术; (5)封隔器完井技术; (6)智能完井技术。 2. 调研国内外最新完井技术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外现代完井技术现状、最新进展、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对国内完井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作初步预测和探讨。

第2章常规完井技术 完井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单井而言。虽单井属于同一油藏类型,但是所处构造位置不同,所选定的完井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油藏有气顶、底水,若采用裸眼完成,技术套管则应将气顶封隔住,再钻开油层,而不钻开底水层。若采用射孔完成,则应避射气顶和底水。又如油藏有边水,套管射孔完成时,油田开发要充分利用边水驱动作用,避射开油水过渡带。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常规完井方式[1]。 2.1 裸眼完井技术 裸眼完井方式分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复合型完井方式和后期裸眼完井方式三种。 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1)是钻头钻至油层顶界附近后,下套管柱水泥固井。水泥浆上返至预定设计高度后,再从套管中下入直径较小的钻头,钻穿水泥塞,钻开油层至设计井身完井。 复合型完井方式(如图2-2)是指适合于裸眼完井的厚油层,但上部有气顶或顶界邻近又有水层时,可以将技术套管下过油气界面,使其封隔油层的上部,然后裸眼完井,必要时再射开其中的含油段。 后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3)是不更换钻头,直接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下套管至油层顶界附近,注水泥固井。固井时,为防止水泥浆损害套管鞋以下的油层,通常在油层段垫砂或者换入低失水、高粘度的钻井液,以防水泥浆下沉。 图2-1 先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1—表层套管 2—生产套管 3—水泥环 4—裸眼井壁 5—油层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花卉市场营销调查分析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60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花卉市场营销调查分析通用范本

花卉市场营销调查分析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花卉业作为全球性的高效产业,本世纪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花卉生产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我国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花卉有了可喜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异军突起,鲜花已打入国际市场,在我国花卉业大环境的影响下,内蒙古近几年来,花卉业也有很大发展,先后涌现出一批专门经营花卉的商店,且销量逐年提高,品种不断丰富,服务项目也在逐渐增加。本文主要对呼和浩特、包头花卉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而展望我区花卉市场,以期为有关部门决策者、花卉的生产和销售者,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1 调查方法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目录 一、引言 (1)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1) 2.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1) 2.2我国证券市场发行规模.. (2) 2.3投资队伍壮大以及交易额增加 (2) 2.4证券市场监管法制化 (3) 三、市场存在的问题 (3) 3.1新股发行制度不健全 (4) 3.2市场监督力度不够 (4) 3.3证券市场缺乏诚信 (5) 3.4我国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 (5) 四、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措施 (5) 4.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5) 4.2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 (6) 4.3完善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6) 4.4加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7) 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7) 5.1制度创新全面推进.. .................................... (7) 5.2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8) 5.3市场机构创新发展 (8) 5.4证券市场国际化 (9)

一、引言 证券市场是通过有效的竞争买卖证券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十年的飞跃发展 在交易品种、市场容量、交易手段、监管规则以及清算体系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历程,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回顾十五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起步的,经过多年努力,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轨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我国早期的股票发行制度为行政审批制。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开始正式实施股票发行核准程序。证券发行制度由此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由审批制转向核准制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大大加强了证券公司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责任,为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维护“三公”原则、规范股票发行和上市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制度前提。 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逐步规范。经过15年的发展,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颁布了禁止内幕交易和证券欺诈行为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时还通过一系列法规条例对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作出了规定, 等等。同时,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从网上发行技术手段、上市审批制度、交易清算制度、席位和账户管理、行情发布和通讯方式等方面对市场进行管理。所有这些,有力地促进了证券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的规范。但是,像杭萧钢构、S T长运之类的,各种形式的坐庄,操纵股价的不规范行为还屡见不鲜。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与主要政策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 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1998年3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立足现实国情,适时制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是关键所在。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环境 (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与科技进步浪潮的相关性看,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降低,表明世界科技发展还没有产生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尚在酝酿之中,预计到下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仍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值得注意是:这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传统观念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生产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

程加快。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技术淘汰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在计算机领域中每六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就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日益突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及影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科技项目按基础、应用和开发三个领域划分,而是按国家的战略需要划分为若干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以更便于调动和发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优势。此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鉴于高技术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风险和高耗资的特点,走国际合作之路已被纳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发展高技术的战略规划,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12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及美国、欧洲同俄罗斯的空间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手之间甚至是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也展开了联合和合作,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家著名微电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以共担费用、共担风险,成为世界强手既联合又竞争的范例。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国内环境 中国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广泛的需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必须看到,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支配地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是靠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来支撑;相当多的企业素质不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档次低、消耗高、质量差。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多处于世界60-70年代的水平,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耗高,有效利用程度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市场交易活跃,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机制逐步发展,监管环境日益完善及参与主体不断增多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结构, 截止到16年6月30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额达到人民币46.3万亿,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证券化率从13年的41.6%上升到 75.4%,年均增长率达到35%, 股权融资方面;2013年至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从人民币3968亿元人民币增至人民币1545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4%,债券市场方面;中国市场债券品种今年来不断增加,债券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截止到15年12月31日,以债券总额计,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

2、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迎来机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中国共有126家注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达到人民币5.8万亿、1.5万亿、1.2万亿, 2013年到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营业收入从人民币1592亿人民币增长至5752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0.1%,,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为16.86%,发展前景看好。 近些年来,新三板挂牌数量大幅上升,从2013年12月31号的356家增加至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7685家,新三板已成为证券公司服务战略新新产业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新三板的增长将为具备较强新三板业务能力的证券公司带来大量业务机会。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加了企业对并购的需求,推动了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从人民币45亿元增至人民币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5.6% 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综合类券商,在主营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实力,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整个证券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券商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

花木行业全国典型市场特点 优劣势

中国十大花木市场现状、优劣势 (1)广州岭南花卉市场 广州的岭南花卉市场是广州规模最大、交易额最大、品种最多、服务功能齐全的花卉综合市场,花市的价格往往左右着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花卉价格,日成交额超过一百多万元,最多时达六百多万元。广东花卉生产面积超过十四万亩,以广州为主的广东省花卉年交易额达到八亿元,约占全国的1/5。每年约有2亿支鲜切花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六成以上的室内观赏植物来自广东。 广州岭南花卉市场位于花卉之乡——广州市芳村区五眼桥村,市场总投资1000万元。该市场东邻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西贴广湛铁路,北靠芳村大道珠江桥西出口路段,离白云机场仅二十五分钟车程,水、陆、空交通十分方便。市场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店铺占地面积九千多平方米,有店铺438间,中心花市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有鲜花档口近两万个。市场内设云南花区、剑兰区、玫瑰区、菊花区、阴生植物区、盆景区、种苗区、虫鸟鱼区等几个区。 (2)北京莱太花卉市场 北京莱太花卉市场,位于北京东北三环外侧,距首都国际机场20公里。交易中心地上部分由展示大厅(二千五百平方米),花卉超市(八千六百平方米),花卉拍卖大厅(五百平方米) 及冷库(二千平方米)构成建筑主体;地下部分为办公、服务等设施。花卉街全长三百米,占地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设独立花店五十间和早市批发大厅,是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主要花卉集散地及花卉进出口中心。市场与莱太花卉商城、女人街服务市场、欧马特办公用品超市共同构成莱太花卉商业区。 北京莱太花卉交易中心是由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农工商总公司与北京国朝国有资产运营 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一点五亿元兴建的一座大型花卉超级市场和拍卖市场。北京莱太花卉交易中心是农业部定点花卉市场,并率先对部分花卉试行农业部颁布的花卉质量等级标准,大力推动花卉产业的规范化。 (3)天津曹庄花卉市场 曹庄花卉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曹庄村东侧,西外环七号桥北300米处,占地500亩,东靠天津市区,西临海内外闻名的魅力名镇杨柳青,拥有亚洲最大的室内热带植物观光温室,全国一流的规范化观赏鱼交易中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花卉集散地。曹庄花卉有五大观光、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摘要:市场的表现是远不如过去10年的上升走势,其中的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是,目前证券市场的特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反过来促使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的调整。现在的投资者,正处在逐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并探求新的、有效的投资盈利模式过程中。证券市场是通过有效的竞争买卖证券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字:证券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制度债券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我国证券市场却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市场经济的早产儿,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在政府统一监管的前提下,行政手段的过度使用,加上对证券的严格管制使得证券行业基本脱离经营体系,企业融资渠道缺失。而金融开放的现实才凸显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弱小及其难以抵挡外来的压力和竞争的状态。 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各地区的科学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

内容摘要:本报告运用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对全国各地区(包括四大区域板块 和各省市区)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价、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在经济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更为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 开始逐渐发挥效力,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 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关键词:区域科学,发展,评价 一、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于 2006年开始设计“区域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并根据2005年的数据对各地区 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评价,其具体研究成果参见《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研究》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4月)。根据形势和数据的变化,我们对“区域科 学发展指数”体系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并根据2006年的数据测算了最新的“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即为本报告的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 区域科学发展指数,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全面评价全国各地区一 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一个定量工具。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具体评价内容包括:(1)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状况(经济增长指数);(2)经济增长的环境友 好和资源节约状况(环境友好指数);(3)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状况(协调发展指数);和(4)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变化状况(潜力增进指数),区域科学发展总指数是对上述四个指数的一个综合。?? 其中经济增长指数具体考察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长速度高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数);(2)考虑到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难度不同,同时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绝对水 平纳入考察范围,旨在反映增长的难度(人均GDP水平指数);(3)评价经济增长除了考察量的方面以外,还要考察增长质量的方面,即增长的效益状况。 为此,还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和个人所得 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占GDP比重指数)。?? 环境友好指数具体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即:(1)经济增长消耗了多少能源、水,占用了多少土地,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物耗指数);(2)经济增长排放了多少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即单位GDP的污染排 放(污染指数)。?? 协调发展指数具体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各地居民的收入增长是否与 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居民收入和GDP协调指数);(2)各地的就业增长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就业增长指数);(3)各地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等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公共服务支出指数);(4)各地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社会保障指数);(5)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是否相协调,以及国内外在GDP增长中的收益是否相协调(收入分配指数)。?? 潜力增进指数具体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科技创新指数);(2)物质资本积累情况(物质资本指数);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重而道远要使中国金融企业真正经得起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考验,经得起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还必须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证券市场,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到今年已经是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统计资料截止2011年九月上交所上市公司923家,总市值达16.2万亿。深交所上市公司1363家,总市值达到7.97万亿。 1、回顾中国证券市场二十一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 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刚开始,上海交易所对股票的交易价格进行管制,将股票交易的涨跌幅严格限制在1%以内。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南巡,肯定股票试点作用,造就了国内证券市场一轮大行情。由于股票供不应求,市场迅速上升,而股市的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大众对股票的需求,于是国家开始加大股票供给,以发行股票认购证进行摇号抽签的形式发行新股,沪深股票市场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面放开股价,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

国内外花卉产业及市场分析1花卉产业分析 1.1国际花卉产业 目前欧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占世界花卉市场的45‰美国和日本占25%。由于现在全球都出现了经济衰退,有些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另外,虽然过去几年这些市场的花卉业发展速品包装等环节,但预计将来的增长速度只在2%-4%的水平。而在东欧、中国、印度等一些新兴的花卉市场,预计每年会有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上佳园艺公司选择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欧洲占据了全球花卉消费量的44%:其次是美国和加拿大。占到全球消费量的21%:日本占15%。(2004年) 1.1.2荷兰2008年1月~1 2月花卉产品出口目的国和地区统计 单位:百万欧元

家庭、市场、产业活跃而理性发展——美国.家庭园艺产业发展见闻 终端消费情况决定家庭田艺的发展 花园中心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市场疆道 有单店、连锁、加盟等管理形式 物流配迸系统很完整 荷兰花卉产业十分注重区域的合理和局,他们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原有的生产基础精选合理规划和布局。目前已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生产布局。西部地区以温室园艺化为主,西海岸以球根花卉为主,中部地区(以阿斯梅尔为中心)以鲜切花和盆花为主,波斯科普地区以绿化苗木为主。每一区域都形成了生,生产、销售、生产资料供应、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验检疫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荷兰花卉生产面积约8441公顷,其中温室栽培面积5836公顷,占总面积的69.1%,大用栽培面积2605公顷,占总面积的30.9%;鲜切花100亿支,能花及观赏植物IO亿粒(支);此外。大田种球生产面积积19500公顷,年种球90亿粒(支)。荷兰花卉产品的70%销往国外,其出旧额占花卉总收人的80%,i而鲜切花又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从全球来看,荷兰的球茎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80%,盆花占50%,鲜切花占60%,主要销往德国、法国、英国。 1.2国内花卉产业 总体来看,中国的花卉生产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根据最近的统计中国花卉的产值和销售额已达到7.3亿欧元左右,中国花卉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2008) 2花卉市场分析 2.1欧洲花卉市场 ●花卉植物产品在超市物流里具有发展空间 ●联合其他零售商一起来进行团体采购和连锁销售 花卉连锁企业Mester Gronn在挪威各地的大型购物中心拥有70多家连锁点,德国Blume2000连锁店有210加点吗,其年度总销售额达1.2亿欧元。花卉连锁店的成功范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武汉东湖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1班 年级: 2012级 学生姓名:孙俊 学号: 2012040111006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1) (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2)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4) (一)中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 (4) (二)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5)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3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着资本经济的不断壮大。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每个发展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同时也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成就问题前景 Abstract: 30 years, the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200 years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now,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childish gradually matur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day,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front, and promote the growing capit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of review and summary, for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i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Key words: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The problem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我国证券,股票属于进口,中国作为这么长时间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商品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现代帝国主义列强与剥削,证券市场相对较晚出现,证券市场这个早产儿出现在在殖民社会。 鸦片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用大炮打开了门锁,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肆侵略中国的土地,经济侵略的步子逐渐加大,野心颇大的洋人们开始在中国开办企业,发行股票,因此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张股票、债券都是由洋人发行的。中国债券的发行比股票要略晚。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