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1.课程基本信息

《金融基础》课程基本信息,见表1-1。

2.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课程性质

金融基础课程是邮政信息电子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专业体系的规划,“金融基础”是学校邮政信息电子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项目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实训,让学生了解并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严厉打击金融行业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做好金融理财等管理工作;课程地位重要,理论性比较强昌,因此在学习中应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以发展基础功能作用。

设计思路

本课程学生对象为邮政信息电子化专业二年级学生,根据专业体系规划,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金融服务业的相关工作。根据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根据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的意见基础,以介绍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目标,以目前经济类实际需要为内容选择为标准,通过由浅入深对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的介绍,使学生为学习金融专业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侧重点是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体系,开设64课时,4个学分。

3.课程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的知识目标是:

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金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他们对金融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信用和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技能目标

通过对金融知识的了解,

(1)能够区分各种币种,特别是能够用于国际结算的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港元、加元、瑞士法郎等。

(2)能够区分各种票据及贴现的计算。

(3)掌握金融工具交易的方法。

(4)能够区分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以便将来在学习其他专业课时有一个较为理想的基础,或在从事经济工作中会运用这些常识,从而做好我们的工作。如果将来从事金融工作,则金融基础的学习则更为重要,以便今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即使将来不从事金融,但现代社会不懂金融,我们就不会理财,过不好日子,也不谈不上幸福。

素质目标

从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诚信、自爱、自尊的良好做人基本准则;培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学习团队协作,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国民修养。

4.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

关键词: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5.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

本课程不另行编写教材,而是使用统编教材中的《金融基础》,因为该教材编写体系完整,深度适宜,内容较新,内容设计也较为合理科学,习题也较好,因此,建议使用本材材。

参考资料

(1)《金融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则教材,张杰主编,科学出版社

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实训室,因此希望学校与科室的有关部门能给予协调和帮助。

(2)在教学过程中,因为会发生一些预想不到的事件,另外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求可能对教学计划或者课程标准有适当的调整,希望学校能给予理解和支持。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基本遵照学校的教学评价休系进行,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平时笔记状况,作业状况;二是期考试;三是期末考试。考试主要考察理论和实践。但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也会做一些调整。

资源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料库资源、网络资源、教师本身专业和经验及实践模拟等资源对本课程教学的帮助。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记录编号:yhxx-zcwj-jwc-03-01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学校

(教务处存档一份/示范办电子版存档/教学督导一份/专业部存档一份/教师一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