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文化创意产业成长机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51.38 KB
- 文档页数:5
2们2年第"期 s i 。。 d T 盍 麓 ; 耄。m R 踟h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2.17.053
常州文化创意产业成长机制研究
管志杰 ,丁 一 ,金志芳
(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2.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常州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介绍了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用SWOT进行了具体分析, 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机制,分析了影响因素,成长阶段。结舍常州的实施状况,提出了常州文化创意产 业成长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成长;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17—0238—05
Growing Mechanism of Culture Innovation Industry for Changzhou
GUAN Zhijie,DING Yi,JIN Zhifang
(1.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 ̄neefing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2.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Changzhou 213164,China)
Abstract:Culture innov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most development fields.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culture in— novation industry,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through SWOT theory,studies the growing mechanism and growing phases.Integrating the operating situation from Changzhou,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detailed policy of culture innova— tion industry for Changzhou. Key words:culture innov ̄ion industry;growing;mechanism
0引言 1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析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
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
产业的核心部分,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
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
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广泛 就业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优化区域产业结
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经济结构转
型升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引擎。
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根据
常州“十二五”发展规划,常州要突破发展文化创
意产业,形成产业新优势。到“十二五”期末,包
括动漫游戏、影视传媒、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印 刷广告、演艺娱乐、创意设计、出版发行等在内的
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
达到8%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以上,
使创意产业成为常州重要的支柱产业。 常州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
目标,把发展以软件、动漫、网络游戏、服务外包、
设计服务、文化艺术及其他辅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
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经济增长
点的战略举措来抓,高点定位、科学规划、扎实推
进,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常州经济社会腾
飞的支柱产业。
1.1 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1)产业基础初显规模,门类比较齐全 目前常州拥有创意单位超过3500家,从业人员
近6万人,总收入超过150亿元,实现增加值47亿 元,占常州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61%,已初步形成
了软件、动漫、网络游戏、服务外包、设计服务、
文化艺术及其他辅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产业结
构。
(2)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得到显现
常州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全力打造的常
州创意产业基地、常州科教城创新基地等7大特色
收稿日期:2011一l2—26。修回日期:2012—03—09 基金项目:常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常州创意产业成长机制研究”(CR20I 19020);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常州创意产 业集聚效应研究”(1lEYBOIO)
管志杰等:常州文化创意产业成长机制研究 239
产业园区,推动了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常州北
部形成了以创意产业基地为基础,环球恐龙城为核
心,以软件、设计、动漫、网络游戏为特色的产业
集群。南部板块以科教城为载体形成了信息、科技、 研发、创意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搭建“经科教联动,
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发展平台。 (3)品牌培植初现成果,涌现出一批国内外有
知名度的企业
常州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势头迅速,涌现出一
批国内外有知名度的企业。龙城旅游控股集团,着
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和演艺娱乐等产业,进
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经营,打造吸引力强的旅游产 品,形成旅游区产业集聚效应。江苏国光信息产业
股份有限公司,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高科技
企业、国家级重点软件企业。江苏新科电子集团有
限公司旗下的新科软件有限公司为中国最大的GPS
导航器软件企业。常州卡龙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
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首批授予“国家动画产业
基地”称号。 (4)政策扶持效果明显,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
产业融合发展
自2005年以来,常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
鼓励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5个政策
文件。2009年起,常州市、新北区两级财政每年共
安排5000万元,连续5年,累计投入2.5亿元作为 专项扶持资金_1j。据对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调查,
在抽样调查的30家企业中有26家享受到政府的优 惠措施,而在这26家企业中又有一半以上表示目前 产品的竞争力处于同行业平均及平均以上水平。常
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新媒体、演艺等相关产
业链接,实现了产业的互动发展。
(5)各类行业协会建立推动了常州文化创意产
业的发展 目前常州有创意产业协会、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电子信息产业协会、信息协会、戏剧家协会、影视
演艺协会等20个文化创意方面的行业协会。行业协
会通过对行业领域会员企业资源的整合,推动了文
化创意园集聚区的建设、组织了文化创意学术活动, 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作
为政府部门的参谋,行业协会为政府在文化创意产
业方面的发展规划,政策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充当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1.2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要深层次分析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课题
组采用SWOT分析法对常州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深
度分析。
1.2.1发展优势 (1)文化底蕴丰厚。常州素有中国“龙城”之
称,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 城,常州文化活动丰富,截止2009年底,常州市拥
有艺术业、图书馆业、群众文化服务、艺术教育业、
文化市场经营机构等等各类文化场所合计1144个, 从业人员7865人。其中艺术表演团10个,2009年
演出2610场,举办展览65个,组织文艺活动479 次。所有这些为常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了良好
的文化前提 。
(2)经济发达,处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黄金
时期。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文化需求属于
高层次的需求,其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步递增
的。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
美元,是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10
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2976.7亿元,人均GDP超过
650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接近10000美元,常,kt,I N
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条件已完全具备。
1.2.2发展弱势
(1)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看,常州文化创意市
场还没有形成。构成文化创意市场的因素除了需要
有消费能力之外,还要有消费意愿。目前常州文化
创意企业市场还没有形成,常州文化创意企业的消
费客户仍然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客户上,没有扩散到
广大消费者群,很多企业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 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抗风险的能力弱。虽然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与旅游和展览等产业有效结合在
一起,但是客户的消费能力弱,消费意识还有待提
高。
(2)文化创意企业整体水平不高。首先,常州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提出到要求大发展,时间不是
很长,整个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意人才很缺乏,体制
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调
研的企业都认为缺乏高端人才,希望政府在信息平 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保护知识产权,品牌包转
与营销方面起到更多的作用。其次,由于创意企业
自身的特点,企业规模小,中小型企业居多,因此
吸引资本投融资方面显得很弱,缺乏对人才的吸引。 从随机抽样调查的30家创意企业调查的情况来看,
有27家企业表示需要来自政府强力的支持,有21
家企业希望政府在融资方面提供支持。
1.2.3外部机遇
(1)文化市场更加开放,文化资本多元化格局
正在形成。目前,中国加入WI'O过渡期已经结束,
文化分销领域承诺开始生效,外国文化资本将展开
战略性布局,长三角地区可能成为国际文化资本进
入的热点地区之一。同时,民营资本将进一步获得
在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发展的优惠政策,市场准人
环境、投融资环境会有实质性的改善,国有、民营 和外资三股力量将在文化产业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进
一
步发展。常州经济发展已面临生态环境严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