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注浆加固法
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 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
分渗透注浆、劈裂注浆和压密注浆
对软弱土处理,可选用以水泥为主 剂的浆液,也可选用水泥和水玻璃 的双液型混合浆液,有地下水流动 时不应采用单液水泥浆液
渗透注浆:浆液将土中的自由水和气体排挤出去,通过充填裂隙或
空隙,胶结周围土体,形成较密实的固化体,从而提高土层的抗压强
f 采用补强加固措施
5
八 地基和基础加固方法与技术
执行标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规范》GJG 123-2000
既有建筑地基和基础加固设计的步骤:
1 选择加固方案,结合结构现状,考虑三者共同作用,初步筛选加固地基、 加固基础或加固上部结构刚度和加固地基基础相结合的方案
2 根据预期效果、施工难易程度、材料来源和运输条件、施工安全性、对 邻近建筑和环境的影响、机具条件、施工工期和造价,选定最佳方案。
裂缝处理应遵循下列原则原则
查清情况:结构实际状况、裂缝性状和发展情况。
鉴别裂缝性质:对结构不会恶化的裂缝,待性质明确后再处理。
明确处理目的:如是封闭或补强加固。
确保结构安全: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出现恶性倒塌事故。
满足使用要求:对刚度、尺寸、空间及气密性、防渗漏、洁净度、 美观方面。
保证耐久性:防止钢筋锈蚀及修补材料的耐久性。
可采用钢材,对钢筋混凝土
桩宜采用方形,边长为
200~300mm;桩长每节宜为
1.0~2.5m
7
树根桩法
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 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修整、地下铁道的穿越 等的加固工程
树根桩直径 宜为 150~300mm, 桩长不宜超 过30m,布 置可采用直 桩型或网状 结构斜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