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研究性教学实录

一、课堂实录

师: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文人墨客却把自己的感情富于其中,于是便有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于是便产生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所追求的,不少散文正是因为如此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师:大家对散文并不陌生,我们在初中学过不少散文,比如《春》《济南的冬天》《背影》等,你能说说散文有什么特点吗?

生:形散神不散(教师补充:取材自由,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生: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

师:对了,除此之外,散文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师:如何读懂散文?(出示相关内容)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两篇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找出两篇文章的文眼,初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故都的秋》文眼应该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生:《荷塘月色》的文眼应该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两位同学都准确地找到了两篇文章的文眼。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读《故都的秋》,感受作者笔下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秋味。

PPT出示探究内容:

郁达夫围绕“清、静、悲凉”描绘了哪些画面?

生:小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图

其他学生补充:秋果奇景、小院落蕊、寒蝉秋声图……

师:大家概括的都非常好。这一幅幅画面都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这些画面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请大家自由诵读课文,找出一两幅画面做简要赏析。

生:第三自然段中,破屋,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等庭院清晨景象,透露出作者悠闲惬意中的孤寂,落寞。表达出作者对古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生:第三段中描写小院的秋,写了小院秋景,说小院是一个破屋,墙是破壁,描写大多环境是冷漠的,秋味十足,也从这种清闲中流露出一种落寞与孤独。

生:秋槐落蕊图:从“像花而又不是……乘软的触觉”一句中,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来写,写出了落槐的无声寂静,突出了清秋的“静。但不止是落蕊的声音“静”,还有郁达夫的心静,二者交织在一起,显得秋更静了。

生:秋蝉残声图,“衰弱”“残声”“嘶叫”,写出了秋蝉哀鸣的特点,以动衬静,渲染故都之秋,冷落、悲凉的气氛,牵动作者的心魄,加“浓”了秋味。

生:秋蝉残声图“衰弱”“残生”描写的是蝉哀鸣的特点,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而且以动衬静,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不禁生悲凉之感

生:第三段描写北国之秋,亭台芦花,柳影若隐若现,昆虫欢快歌词月夜玉泉,钟声敲响,环境幽幽,给人寂寥孤独之感富有画面感。

师:你将这些景象与秋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它们本身就有着一种清,静,悲凉之感。还有谁想谈谈?

生:秋果奇景图。“淡雅微黄”中“淡”“微给人一种清”的感一种简洁明的感觉,写出了故都的乐的“清”“静”“悲凉”,虽写到了“红”却也是“枣了红完”的“红”,是一种清静的淡淡的色。

生: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环境的宁静,也是内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里有环境的宁静,也有心境的悲凉。

生:秋蝉残声:写了一系列衰弱、嘶鸣的秋蝉声描写听觉,描绘出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渲染了孤独的秋的悲凉气氛。

秋雨话凉:运用一系列的自然天气,描绘出秋在不同环境下的悲凉之态,形容的谈话也托出了秋凉的气氛。

秋果奇景:描写了秋天的枣树全盛时期的样子,以枣知秋,体现出秋的悲凉。

生:作者通过描写“秋之庭院”“秋槐落蕊”“秋蝉残梦”“秋季之雨”“秋果奇景”等画面,利用“蓝”“白”等淡色色调,给人以一种清凉之感,隐约中流露出一丝悲凉。作业同样以各种鸟兽自然之声反应出了故都之静。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鉴赏都非常的好。大家能不能用你在《故都的秋》中学习到的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去鉴赏《荷塘月色》?(生齐声回答:可以)师:好,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来鉴赏《荷塘月色》。

(小组合作,几分钟后)

生:文章主要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月下荷塘图、塘上月色图、塘外远近图。

师:第三幅图还可以是什么,谁再来说说?

生:塘上近树远山图

师:这个概括很好,抓住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好!我们接下来继续来鉴赏。

生: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一个本体,三个喻体,这种修辞是“博喻”。

生:荷叶:“弥望”“田田”极言荷叶之广。“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生:第五段写月影,稍楞楞如鬼一般,写出了月夜灌木黑影给作者真实的心里感受,表现了灌木黑影的不规则形充满悲凉态,给人联想想象空间

生:第五段:描写月光,首先写月光如流水般,照在叶子和花上。其次写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过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里虚实结合,表达作者的深厚情感

生:月色给荷塘增添了一份朦胧的色彩;在月光的照射下,树木的影子仿佛画在荷叶上,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月光,树影,荷塘景色融为一体,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美丽;最后将月色和光影比作和谐的旋律表现了月色的美丽

生:月下荷塘

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来写景。

1、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

2、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荷花,写出了有些荷花含苞待放的娇美姿态,以及荷花的不染纤尘;

3、运用了通感写荷香。嗅听结合,写出了荷香的持续和飘渺;

4、运用拟人的手法,动静结合,写出了荷塘的生机勃勃和恬淡幽静;

5、虚实结合,描写叶下不能见的“脉脉的流水”,言有尽而意无穷,写出了荷花独有的韵味

生:通过对荷塘里的青雾、叶和花以及四周的灌木和杨柳的树影的描写来写月色。“泻”字化静为动,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突出了月光的轻快;“笼”字表现了月光之下叶与花的娇美轻柔,衬托出月光的朦胧与柔和。这些字赋予荷塘景物以神韵,雾、叶、花的“动”体现了情与景的交融。

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景色,连用“泻”、“浮”、“洗”、“笼”等动词,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这是静态动写的方法,把画面写活了。接着一段抒情的插笔,是用对比手法来写。

……

同学们,通过对上面两篇写景抒情散文语言的鉴赏,相信大家应该掌握了鉴赏文段的方法,下去之后,我们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散文,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鉴赏其中优美的文段。好今天的可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

二、课堂评价及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节课中,教师能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教材时,只关注到了学科素养,忽略了

人文素养。这两篇散文是写景抒情散文,情和景不能分离。《新课标》也要求教师

应该在解读教材时,突出语文的人文性,着力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所以,对文本

的解读应该建立在学生对两篇散文的作者经历和写作背景了解的基础上,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三、意见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应该同时关注到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针对本课内容,学生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家简介。因为:秋是一个季节,秋更是一种文化,真情流露之下深藏着一种淡远的忧思。“故都之秋”乃“心中之秋”。因此,作者

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己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一切

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作者真情流露的折射。“荷塘月色”虽美,但社会风云、个

人遭际在作者的心里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两位作家将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与作

者内心的主观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行文就有了自然风物与人文精神相融的味道。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研究性教学实录 一、课堂实录 师: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文人墨客却把自己的感情富于其中,于是便有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于是便产生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所追求的,不少散文正是因为如此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文。 师:大家对散文并不陌生,我们在初中学过不少散文,比如《春》《济南的冬天》《背影》等,你能说说散文有什么特点吗? 生:形散神不散(教师补充:取材自由,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生: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 师:对了,除此之外,散文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师:如何读懂散文?(出示相关内容)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两篇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找出两篇文章的文眼,初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故都的秋》文眼应该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生:《荷塘月色》的文眼应该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两位同学都准确地找到了两篇文章的文眼。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读《故都的秋》,感受作者笔下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秋味。 PPT出示探究内容: 郁达夫围绕“清、静、悲凉”描绘了哪些画面? 生:小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图 其他学生补充:秋果奇景、小院落蕊、寒蝉秋声图…… 师:大家概括的都非常好。这一幅幅画面都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这些画面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请大家自由诵读课文,找出一两幅画面做简要赏析。

生:第三自然段中,破屋,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等庭院清晨景象,透露出作者悠闲惬意中的孤寂,落寞。表达出作者对古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生:第三段中描写小院的秋,写了小院秋景,说小院是一个破屋,墙是破壁,描写大多环境是冷漠的,秋味十足,也从这种清闲中流露出一种落寞与孤独。 生:秋槐落蕊图:从“像花而又不是……乘软的触觉”一句中,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来写,写出了落槐的无声寂静,突出了清秋的“静。但不止是落蕊的声音“静”,还有郁达夫的心静,二者交织在一起,显得秋更静了。 生:秋蝉残声图,“衰弱”“残声”“嘶叫”,写出了秋蝉哀鸣的特点,以动衬静,渲染故都之秋,冷落、悲凉的气氛,牵动作者的心魄,加“浓”了秋味。 生:秋蝉残声图“衰弱”“残生”描写的是蝉哀鸣的特点,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而且以动衬静,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不禁生悲凉之感 生:第三段描写北国之秋,亭台芦花,柳影若隐若现,昆虫欢快歌词月夜玉泉,钟声敲响,环境幽幽,给人寂寥孤独之感富有画面感。 师:你将这些景象与秋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它们本身就有着一种清,静,悲凉之感。还有谁想谈谈? 生:秋果奇景图。“淡雅微黄”中“淡”“微给人一种清”的感一种简洁明的感觉,写出了故都的乐的“清”“静”“悲凉”,虽写到了“红”却也是“枣了红完”的“红”,是一种清静的淡淡的色。 生: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环境的宁静,也是内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里有环境的宁静,也有心境的悲凉。 生:秋蝉残声:写了一系列衰弱、嘶鸣的秋蝉声描写听觉,描绘出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渲染了孤独的秋的悲凉气氛。 秋雨话凉:运用一系列的自然天气,描绘出秋在不同环境下的悲凉之态,形容的谈话也托出了秋凉的气氛。 秋果奇景:描写了秋天的枣树全盛时期的样子,以枣知秋,体现出秋的悲凉。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说课稿+统编版必修上册+

枝枝叶叶的美:从《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看中国文人审美心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枝枝叶叶的美:从《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看中国文人审美心理》。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是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篇目。基于课标对散文教学的要求,应多关注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基于单元学习任务可概括为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赏析景物描写,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基于《故都的秋》为必读篇目,《荷塘月色》为自读篇目,并两文有很多可比对的地方,故可采取联读的方式作为课例的一种形式。 (二、说学情) 授课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散文阅读鉴赏能力,在初读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停留在泛读和浅读的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深入细读,联文比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三、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在课前预设以下学习目标,并根据课堂生成适时调整。 1.通过文章学习,分析掌握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通过品读散文的景物描写,体会民族审美心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通过“阅读初体验”“阅读深体悟”“阅读再提升”等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等实践活动中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五、说过程) 基于此目标,我这样设计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用一段优美的写景文字导入以引出课题,同时活跃气氛。 【环节二】阅读初体验:初步感受作品的画面美 创设情境:学校文学社将在今年的“读书月”活动中开展“散文名篇”微视频创作大赛,拍摄优美作品的诵读及点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均榜上有名。 学习活动一:请根据两篇课文相关内容,选一幅图景作为拍摄的第一背景,你将选择哪幅图景,请简述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活动,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的美景,为下面环节深入体悟蓄势。 【环节三】阅读深体悟:深入体悟故都的“清、静、悲凉”和月下荷塘“淡雅、朦胧”的特点 学习活动二:请大家再次进入文本,深入体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和月下荷塘“淡雅、宁静”的特点。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征的?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 说课稿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学的滤镜——《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连篇赏读 一、说教材 (一)《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的第一组散文。学习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散文,作者将文人的审美旨趣,民族情怀渗透进草木中,流淌在言辞间。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说学情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我们的学生鉴于自身阅历的局限性,很难一开始便体悟作品背后的深意。 三、说教学目标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借鉴文中情景交融的方式,进行写景抒情性散文的创作。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品读并赏析文中景物描写的文字,提升文学作品鉴赏和审美的能力。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格特质和内心诉求,进而认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 四、说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文中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 (二)难点:深入理解郁达夫、朱自清两位作家的情感表达。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 1.创设有效的情境。照片对比导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补充有效的阅读材料。如创作此文前后日记;他人评述文字;人物传记等。 (二)学习方法 1.自主 2.合作 3.探究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照片,带领学生欣赏玉林实验中学校园美景照片,通过原图和加滤镜的精修图对比,明确摄影中滤镜的功能,包括过滤、调色、虚化、美化等。那么同样是传情达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散文当中也会有“滤镜”的使用,“文学的滤镜”有哪些呢?(明确:冷清、朦胧、明丽、怀旧等,具有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的作用。) 依据:利用照片对比为课堂营造真实情境,为“文学的滤镜”这一概念的理解作好铺垫。 (二)“滤镜”之选 学生放声朗读《故都的秋》第3、4段和《荷塘月色》第4、5段,品读段中的景物描写,探讨作者如何描写景物?结合景物描写手法,得出滤镜特征,完成表格。 1.(PPT展示) 篇目所选 景物句子手法滤镜 特征 《故都的秋》 小院 秋色、 落蕊例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 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 以动衬静幽静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 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大约 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白描式语 言,从视觉、 听觉、嗅觉 等方面描写 细腻、 深沉 《荷塘月色》荷塘、 月色 例子:层层的叶子中间……又 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 的美人。 拟人、博喻清丽 可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 通感唯美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泻在……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比喻朦胧 2.(PPT展示)学生朗读《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中两段文字,思考“文学滤镜”的使用受什么因素影响。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比较阅读教学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比较阅读教学实录 老师,同学们,上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一份父亲的背影吗?记得那一份春天的春意吗?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对散文有过详细的学习,今天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两篇写景散文,品析其中的情感。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学习目标。大家齐声朗读。 学生:1.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读出韵味及情感2.掌握写景散文的手法,体会两人写法上的不同3.尝试自己创作一篇写景散文 老师:同学们,现在正是秋意渐浓的时节,学校青鸟文学社征求一篇写景散文。请大家以本节课学习为支点,完成本篇文章。 老师:请大家完成学案中学习活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大家找到寻找《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中,有几副画面,画面有什么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此时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情。 提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中对应的表格。 学生讨论5分钟,老师提醒组长回答问题。 学生1.我们组讨论的是《荷塘月色》,有两幅图景,分别是荷塘下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有清净,明朗,幽静的特点。此时作者心情是不宁静的。 老师:具体的文段是哪一部分呢? 学生:4-6段 老师:你能分析具体的语句吗?怎样体现出景物特点的。

学生:第四段中,弥望的田田的叶子这部分开始,有后面的几句。有视觉,听觉,比喻,通感的手法。荷塘很静谧,也很有美感。 老师:手法理解的很准确。此时朱自清先生心情呢? 学生:此时心情应该是比较愉悦的,比较赏析自己心中的美景。 老师:准确的来说是暂得宁静。另外小组呢 学生:我们小组谈论的是《故都的秋》,郁达夫写的是北平的秋景。此时他的心情是感到秋意悲凉。 老师:有哪些景色呢?画面呢? 学生:有秋院,秋天早晨,秋天槐树,秋天的雨,秋天的人,特点是清,静,悲凉。 老师:我们比较这两篇中的情感,两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学生:都是比较平淡的,喜欢安静的。 老师:景随情动,情是如此,景也是如此。两人都是传统的文人,你更喜欢两人的谁呢? 学生:我更喜欢朱自清,他更加美,很多内心的话。 学生:我更喜欢郁达夫,他观察的很仔细,说明他是很细心的人。 老师:文如其人,我们一直都有这样的说法,请问,他们这样的心境我们能够达到吗? 学生:比较困难,作家的心境都比较难猜。 学生:我们可以体会他们的心情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审美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审美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两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学习任务群分属“文学阅读与写作”。选择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契合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也是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内在要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閱读这两篇文章,要从无“我”视角转换为有“我”视角,设身处地体会“我”在语言、情感、生命等方面的审美倾向。首先,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比较解说词与原文段的差异,感知散文的语言美,进入有“我”之境;其次,引导学生挖掘“景情”的三种关系:同向、异向、合一,探究散文的情感美,深析有“我”之境;最后,点拨学生“景”“物”实则是“我”安顿生命的凭借,体悟散文的生命美,升华有“我”之境。 【教学目标】 1.语言审美目标:把握朱自清在遣词、修辞,郁达夫在动词、颜色词等方面的语言审美特色,初步了解作者对荷塘、秋色的情感。 2.情感审美目标:根据表格支架梳理全文“景情”的同向、异向关系,认识到它们最终都达到了“景情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3.生命审美目标:由“我”这一个人联想到“我”这一类人,体会中国传统文人安顿生命的方式,进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散文。 【课前准备】 朗读《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勾画典型意象和直接抒发“我”的情感的语句;

重点阅读《荷塘月色》第4段和《故都的秋》第3段,总结景物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语言审美:进入有“我”之境 假如你在北京读大学,作为迎新社团的团长,你策划在开学季带领新生参加“文人走过的北京”打卡活动。夏末,你们要打卡朱自清的清华园荷塘;秋初,则要打 卡郁达夫的秋晨庭院。作为团长,你将如何介绍这两处美景?考虑到任务的难度,下面有两处景点解说词的部分内容供你参考。请你找出其和朱自清、郁达夫文段在语言方面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见表一) 示例:《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写出白花的明亮、娇嫩,比解说词更有意趣美。《故都的秋》中使用的“细数着、静对着、叫长着、使作陪衬”等动词都表明郁达夫没有被荒凉的秋所裹挟,而是以悠闲、闲适的心情在欣赏、把玩着秋,比解说词更有情感美。 预设:对比可见,解说词是以说明性的文字在客观描述景物,原文则是以文学性的语言在主观表达着作者对景物的情感。即解说词的“景”中无“我”,原文的“景”中有“我”。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 14课笔下之景,皆有神韵——《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积累语言基础知识,把握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学习写景抒情散文精妙的语言艺术,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获得审美体验;鉴赏景物描写,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感受文辞之美;感悟作品的表现角度和艺术价值,探究作者独特的民族审美心理;学写景、情、理结合的抒情散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作品的人文内涵,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写景手法,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 2.反复诵读,感悟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景物描写,理解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写景手法,体会景物的独特之美。 (2)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感受语言之美。 (3)理解作者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思考,体会民族审美心理。 (4)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抒写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力争做到情景交融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 (一)自读单元导读,浏览四篇文章,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 (二)认真阅读第 14课两篇文章及学习提示,课文争取读两遍,圈画关键信息。比如生字词语、景物描写语句、引发你兴趣和思考的句段等。 (三)了解感知:请同学们速读下面的文字,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圈画重点。 1.作家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散文家、小说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 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以游记著称,文笔优美,自成一家。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1948年 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赞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①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年 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寻一方自然风光觅一处精神田园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联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知人论世。 2、赏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中的美景。 3、体悟作者的情感,并感悟作者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赏析两篇散文中的美景。 2、体悟作者的情感,并感悟作者的家国情怀。 导入新课: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由于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产生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当作家郁达夫、朱自清遇到山川草木,又有怎样的感情产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寻一方自然风光,觅一处精神田园。 三、教学过程 导入情景:《北京晚报》为纪念20世纪上半叶的爱国文学家,探访古都旧貌,现小编准备将郁达夫《故都的秋》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两篇散文选入“寻觅”栏目之中,假如你是《北京晚报》的小编,请你完成两位作家的资料卡片,并向主编陈述你让这两篇文章入选的理由。

学习活动一:知人论世走进名家 任务1:制作资料卡片 为了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作者,需要你提前制作两位作家的背景资料卡片(请展示预习 学习活动二:追随名家探访古都 任务2:探访古都北京之景 作为小编,你将从找出景物、分析景物特点、概括整体意境三个角度向主编陈述让它们入选的理由。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代表范读《荷塘月色》第4、5段(配乐)

学习活动三:枝叶关情情丝悠远——感悟作者的家国情怀 任务3:寻觅家国情怀 作为小编,你将从情感主旨的角度向主编陈述让它们入选的理由。(小组讨论3分钟)小组探究各抒己见 作为小编,你将从情感主旨的角度向主编陈述让它们入选的理由。 在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家处于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中国社会环境黑暗,连年战乱,民生凋敝,郁达夫与朱自清等爱国文学家对国家时局充满担忧,而这种担忧背后的根源,是其心中深深的家国情怀。 小结: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亦或是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勇豪迈,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之任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国”的地方。新时代的我们要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胸怀家国,以青少年的阳光和自信,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进! 学习活动四:浅吟低唱妙笔生花 由于你的陈述理由较为充分,主编已经同意了你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散文选入“寻觅”专题系列栏目中,现要求你为这两篇散文写一篇推介词刊登在另一版面,请你从《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中任选一篇,为其写一篇推介词。 参考:《呼兰河传》推介词:一代文学洛神的“后花园”,一幅多姿多彩的风图画。温情与冷漠,光明与黑暗,种种颜色和谐地混杂着。《呼兰河传》带你领略那落后又繁忙的小城——呼兰。 学生展示 由于你的陈述理由非常充分,推介词也非常精彩,主编同意“寻觅”栏目报纸出版,样刊如图。 课后作业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报纸内容质量,现主编要求你再制作一个版面,需要你更全面地陈述这两篇散文入选的理由,作为小编你将从“语言艺术”的角度陈述,请准备你的陈述理由。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教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景物意境,把握抒情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与应用能力。(重点) 2、探究“写景抒情类”散文,体悟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参与交流,学会借助景物表达情思,养成积极参与文字阅读与写作的习惯。(难点) 二、教学重点 1、品味景物意境,把握抒情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与应用能力。 2、探究“写景抒情类”散文,体悟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参与交流,学会借助景物表达情思,养成积极参与文字阅读与写作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故乡热爱之情,体会文人家国情怀,实现精神成长。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发、诵读法、活动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自主学习 1课时+课内学习 2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学习任务单预习任务: 1、查阅作家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2、通读全文,积累字词,标注疑难段落,有感情的朗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找出两篇文章的“文眼”,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4、选取 2-3处喜欢的句段,用批注法,赏析写景语段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5、梳理散文文体特点及分类,重点掌握“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特点。 一枝一叶总关情《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群文阅读第二课时 导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幸人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把目光对准包蕴万千的大自然时,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可谓是“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今天让我们跟随郁达夫和朱自清发现美的目光,看看他们笔下的秋日的故都和清华园的荷塘有着何样的美。 学习任务: 1、诵读品味语言 2、探究分析手法任务一赏秋观月浸荷香滕州二中春韵文学社将于近日举办名家散文鉴赏读书会,现邀请你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写一段推介词。 师:通过第一节的学习,我们梳理了内容,初步了解了作者的情感,荷塘月色无尽美好,还需你的生花妙笔向读者介绍。 要求:1、背景内容情感2、不少于 100字 生:展示推荐词师:这几位同学用是一般的语言,结合自己的读后感悟,再现了秋景月色,引发了我们的无尽向往,这两篇文章写的是同一个城市的景物,呈现出了多姿多样的美。任务二闻香识秋品佳句选择你认为精彩的写景段落,品味诵读,于荷塘故都觅珍寻奇,写一段点评文字,在读书会上和大家分享。 角度: 用词修辞句式 景物选取形声色态氛围意境 生:赏析《故都的秋》第三段意象: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中、

《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荷塘月色》整体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荷塘月色》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概括作者笔下自然景物的特点。 2.分析作者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 3.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艺术手法。 4.分析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人生思考。 二、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精读《故都的秋》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统编版必修上第七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主要是写景抒情散文,要展开想象,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通过反复朗读分析,增强散文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接触过散文,基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主要还在初读和泛读的水平上,学生相当缺乏审美修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让学生发现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能够进行初步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说出这些景物体现了秋怎样的特点。 2.分析作者郁达夫如何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呈现悲凉的秋是美的情感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这些景物体现了秋怎样的特点。 难点:分析作者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想大家都知道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但你知道么,老舍还写过一篇《济南的秋天》,老师节选了《济南的秋天》中的一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多媒体展示:“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个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 读了这段文字,同学们体会一下老舍笔下的秋景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们今天也要来品学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作者郁达夫写了故都的秋天,那就来看看这故都的秋天和这济南的秋天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学习任务一:整体把握,初赏秋景(自主梳理,个体展示) 1.了解作家经历、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2.快速浏览全文,圈点勾画精彩句子和关键语段,找出“文眼”,为文中美丽的五幅画面命名,体味画面特点,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画面的。完成下面的表格。(指导学生从着色、绘声、摹形、衬托、对比等艺术手法方面,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鉴赏景物。) 学习任务二:品读关键段落,鉴赏我心中美图(自主研读,交流分享) 你最喜欢哪幅故都秋景图?请说明你的理由。可以从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特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单元式教学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闲看秋光愁煞人,碎语月色波无痕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单元式教学【课标要求】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大单元设计,倡导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倡导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2.“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要求教师运用经典篇章讲解的授课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感知文学作品,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鉴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使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写作。 3.课标指出:学生在学习散文的感受与写作时,应当能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获得审美体验,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创作散文,感受自然之美,树立自然观,探寻民族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 【核心素养要求】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学习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增强语言实践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 2、思维发展和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培研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延伸,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3、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应该感受到其背后的思想与文化深度,从而完成传承与理解。 【学生学情】 基于上学期的学习,这学期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能对散文的进行初步的学习与理解。但是学生对散文仍缺乏

深度的认知与细腻的把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品味单纯的语言,而无法感知语言背后的自然感受和审美情怀,尤其在创作散文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技巧。 【本课学习目标】 1、学习“闲言碎语”式的景物选取和“精雕细琢”的表达手法,运用“匠心独运”式的谋篇布局。(语言建构与运用) 2、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知人论世”下学习情景交融的自然审美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 3、学会如何从景物布局、情感手法的角度完成一篇散文。(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本课学习重点】 散文的景物布局与手法表达。 【本课学习难点】 情景交融在散文创作的自然流露。 【教学策略】 设置情景,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让学生结合作品,自主梳理探究。 【课前准备】 让学生提前诵读《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批注式阅读,初步品味语言的细腻与情绪的流露。 【教学设计】 导入: 一步北平一处物,一眼波光一丝情。漫步秋,落入心底都是寂凉,可流浪故都的秋,却又藏着几分天真、几分俏皮,摘一朵紫色的牵牛花,配上一大把槐花,饱尝秋天的味道;也可在深夜时分,静谧柔和,寻一处心灵净土,有月光如流水一般,淌进了满是荷花的池塘。闲看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导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郁达夫、朱自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2.赏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 3.体悟作者的情感,并感悟作者的家国情怀。 课前自主学习 一、作者名片 郁达夫(1896—1945),名文,浙江富阳人。1921年与郭沫若等发 起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积极 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8月被日本宪兵队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主要作品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早期小说大都表现五四青年的爱国情绪、社会遭 遇和内心忧郁,对封建道德礼教作大胆挑战,情调感伤激愤。散文、 游记文风清隽洒脱。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 诗人、古典文学学者。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后 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后任清华 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 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10月 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

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主要作品 有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集 《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背影》《荷塘月色》《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散文文风朴素、清新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 二、背景透视 1.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 用相当多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 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 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 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2.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 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 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 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 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 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教材高一上册第七单元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教学设计(4课时)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荷塘月色》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朴素、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描绘了优美的荷塘月色,进而展现了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学习这篇经典散文对帮助学生学习以后的散文,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两位大师笔下景物的韵味,口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梳理文脉,赏析文章的构思技巧以及联想、想象等艺术手法。 3、体会景物中蕴含的复杂情感,感受民族审美心理。 4、写作实践:写出景物的神韵,力争做到情景交融。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思路,品味文章的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朱自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培养学生敢于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质疑的能力,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过程】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座城不同景三段情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三篇散文中比喻(博喻)、拟人、通感等修辞之美,并运用在写景作文中。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三篇散文中的写景画面及特点,学会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文中蕴含的特殊文人气质及其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章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并能够迁移运用到写作中。 难点:理解文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1、朗读分析法,“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通过诵读,体会作品的文辞之美。 2、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 3、比较阅读法,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金秋时节,当你置身于一座有着三千年辉煌历史的名城古都,你会去游览些什么?又会产生哪些情思? 当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三位散文大师与北京邂逅时,留下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经典散文,他们又与北京有着怎样解不开的情缘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找寻一下吧! 二、文本细读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都写的是北京这同一个城市的景色,在这三位作者的笔下,这同一座城市的风景有何异同呢? 活动一:体味《故都的秋》的秋味 1.从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景中,你看到了秋在何处吗?(找景物,练仿写)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 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品读文段,准确理解情景交融的散文写作手法; 2.体悟人文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理解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把握景、情、人的关联,掌握情景交融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中华民族审美心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人遇见山水,就有了情思;情思遇见文字,就成了散文。这节课,我们会通过对必修上册第七单元3篇现代写景散文的品读,领略文字中的自然之美,寻找安放在那里的深沉的灵魂。 学习任务一:人间有味是清欢 说明:朗读赏析的文段,小组内进行评议。被推选者,朗读文段并自己的赏析文字,与大家共赏。教师小结:这三篇散文中,郁达夫以情驭景,带着浓厚的兴味,描摹欣赏着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日之美,蕴含了他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朱自清工笔细描,以极其细腻的笔法写出荷塘的幽静素雅和朦胧诗意,投射出他淡淡喜悦中的淡淡哀愁;史铁生抓住景物特点,在荒芜并不衰败的地坛中找到了生命的支撑。由此可知,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一定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而这种情感须联系整篇散文来进行定位。如果“情”与“景”的比例相当,我们既能看到“自然”之景,又能感受到“情”的自然流动,那便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也是散文的高境界。三位作家用发挥到极致的语言之美,通过景物描写或含蓄或直接地传递了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给予了我们厚重的审美体验。

学习任务二:生命律动的哲思 作为读者,我们总是处在旁观者的角色,去观赏作者看到的一朵花开,去想象作者情思的冷暖。我们觉得散文厚重,恰恰是因为每一篇隽永的散文背后,都藏着一个善感的作者和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一:请结合导学案上提供的背景材料以及文中相关句段,从作者经历、心路历程、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分析异同,探究散文中体现的人文特征和审美心理。因为________,朱自清离开_______,来到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特点)的景物,得到了________的感触(思考)。因为________,郁达夫离开_______,来到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的景物,得到了________的感触(思考)。因为________,史铁生离开_______,来到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的景物,得到了________的感触(思考)。 学生思考并交流总结。因为沉郁的性格,郁达夫择取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因为渴望排遣不宁静的心绪,朱自清将荷塘月色想象得朦胧美好......因为遭受命运的不公,史铁生在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里对生死发出叩问...... 教师点评:不同的阅历、情感,使作家们在自然山水、一花一木之间找到了符合自己心境的那一片景色。虽然遭遇困顿,但在自然的抚慰下,作者重新找到了面对的勇气。 活动二:大自然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永远是最后的避风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在自然中寄身、寄心、明志。你能否想到一些寄情山水的文人留下的名句呢? 教师小结:在中国文人的笔下,经常出现的是那些清净淡雅的景物,因为中国人早就意识到,繁华虽然绚烂,终抵不过岁月消磨;欲望实现的欢愉,终抵不过真性情的踏实。“寄情山水”“天人合一”,抛却浮华,回归本真,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在此与大家共勉。 【背景资料】《故都的秋》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革命烈士。3岁,丧父,家境窘迫。17岁,赴日本留学,饱受歧视。两度婚姻失败,两次丧子之痛。46岁,被迫任日本翻译,暗中救助爱国人士。49岁,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在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所以,作品多体现极强的主观色彩。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同城异景,心之桃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是部编本教材中唯一一个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单元主题是“自然情怀”。本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其中前三篇是现当代散文。《故都的秋》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反映了作者对物哀之美的审美旨趣;《荷塘月色》则是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朦胧幽美写出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我与地坛》通过描写地坛的景色变化,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充满哲理意味。 选入本单元教材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及《我与地坛》都是景物描写精彩、意蕴深厚、语言优美的名家名作。三篇散文选取的是同一座城市里的景物,却呈现出各具特色、摇曳多姿的美,可谓是同中有异。教师要整合文章并找到关联点,异中求同,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哲理的体悟,进而丰厚自己的人生经验。 【学情分析】 第七单元对应高中语文2017年新课标“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本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是“旨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之前都接触过写景抒情散文,因此具备初步鉴赏的能力,但是第七单元的课文,相比初中,难度提升,尤其是在思想上以及对人生、社会的体会上更有深度,因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深入文本进行探究。从整体进度来看,学生还没有开始学第七单元,也就是这堂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节课,因此不能盲目拔高,必须兼顾学生基础。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三篇散文中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之美,并运用在写景作文中。 2.思维发展于提升:把握三篇散文中的写景画面及特点,学会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文中蕴含的特殊文人气质及其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把握文本写作背景及思路,概括文本中自然景物的特点,学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艺术手法。 2:学习难点 分析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人生思考,探究这组散文中体现的民族审美心理。 【教学策略】 导入:生命,是一树一树花开,是燕在梁中呢喃。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虽然生命姿态各异,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处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写作伊始,桃花源就和文人隐士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看似繁华喧闹的千年古都——北京,也藏着无数人心中永恒的“桃花源”,今天就让我们以“武陵人”的身份去探寻郁达夫、朱自清和史铁生这三位作家的“桃花源”。 任务一:走进历史古都,探究三位作者与这座城的关系。 三个人: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一座城:历史的古都——北京 三位作家邂逅北京,留下经典,他们为何要在北京寻找自己心灵的桃花源? 师生合作:知人论事,解读背景,找出作者和北京这座城市的联系,以及作者的写作切入点。 郁达夫与北京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了解相对应的描写技法和描写角度。 2.反复咀嚼涵泳,关注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能够从用字、词、句式等方面来进行细细品味。 3.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感知情景交融中“景映情,情限景”的特点。 4.分析情理结合的手法,抓住文章情“隐”理“现”,理“明”景“变”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分析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感知情景交融中“景映情,情限景”的特点。 2.从字词、句式方面进行仔细品析,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相应的鉴赏知识框架图里的内容。 ■教学过程 任务一:给散文集命名,制作腰封。 【情境】根据课文内容,编订散文集。 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课文节选的内容为这本书取一个名字,并设计好“腰封推荐语”。 【腰封示例】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囚鸟》腰封:“作品被翻译成15种语言,畅销30多个国家。”这个世界欠冯内古特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腰封示例】 阎连科《我与父辈》的文章起始语:讲述两代人的爱恨,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 【散文集名】 ①《写给大地的情书》 ②《人间草木》 【散文集腰封示例】

①写给大地的情书,一本述说不尽的书 ②一木一石皆世界,一花一草具情意 ③寻觅美的印记,刻画爱的心灵 任务二:诉说风物巧配图 【情境】在编写散文集的过程中,需要对编订好的文章进行细读,现需要对该部分进行插图配置。这三篇文章中均有许多值得细究的画面,有些画面虽小,但是却不能忽视,甚而是支撑整篇文章的骨架、具有展示作者性格,揭示主旨的作用。为给整部散文集插入配图,配图要求能够给展现文章的整体风貌,请找出可以作为插图的点。 参考—— 《故都的秋》: ①一朵蓝色的牵牛花周边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陪衬着 ②落蕊铺得满地都是的一株槐花 ③一只停歇在树上、叫声衰弱的秋蝉 ④几个立在桥头树底的都市闲人在曝背谈天 ⑤一株生长在屋角墙头的枣子树 …… 《荷塘月色》: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弥望着田田的叶子,荷叶衬托着朵朵荷花 ②沐浴在月光下的荷花 ③薄薄的青雾中若隐若现的荷花 …… 《我与地坛》: ①高墙坍圮,门壁上朱红淡褪的衰败地坛 ②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 ③万道金光中,窸窸窣苏、万千植物萌动生长的园子 ④如一朵小雾稳稳停在半空中的蜜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