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之星V11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932.50 KB
- 文档页数:22
能源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一、目的和职责1、培训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能源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公司全体员工对能源管理体系的理论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公司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1)提高员工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识,使员工掌握能源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和要求;(2)提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能源节约意识和行为,降低公司能源消耗;(3)为公司能源管理提供人才支持,推动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2、公司人力行政部的职责与权限公司人力行政部是能源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与权限如下:(1)制定能源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负责培训资源的整合与协调,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3)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4)负责内部讲师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提升讲师队伍的专业素质;(5)制定培训预算,合理控制培训费用;(6)对培训制度进行解释和修订,确保制度的实施与执行;(7)负责培训档案的管理,为员工提供培训证明和查询服务。
二、培训类别和方式1、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培训(1)第一阶段- 培训目的:使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快速融入公司文化,理解公司能源管理的基本框架和要求。
- 培训对象:当年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
- 培训时间:入职后前两周,共计20课时。
-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小组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
- 培训内容及分工:包括公司文化、能源管理体系概述、能源管理基本知识、节能技术和实践等,由人力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协作实施。
- 培训要求:学员需参加全部课程,并通过结业考核。
(2)第二阶段- 培训目的:深化理解能源管理体系,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 培训对象:完成第一阶段培训的应届毕业生。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程内容提要本书通过分析国内外能源形势阐述了节能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详细解读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并以示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企业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步骤、要点,以及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方法和重点,同时还介绍了能源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节能技术及法律法规、标准等。
本书可作为组织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培训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能源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节 国内外能源形势、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我国能源管理宏观政策和节能管理措施第四节 能源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五节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进展和意义第二章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第一节 节能原理第二节 能源统计与分析第三节 能量平衡与节能诊断第四节 节能评价第五节 能源审计第六节 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第三章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要点第一节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及结构概述第二节 术语和定义的理解要点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具体条款的理解第四章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步骤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重点要素的实施要点第四节 能源管理体系模板文件示例——目标管理程序第五章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第一节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概述第二节 审核原则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和特点第四节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第五节 能源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审核要点提示附录一 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附录二 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蒸汽热焓值等附录三 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目录附录四 能源管理相关标准目录附录五 节能技术措施参考文献导 语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作为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从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首批试点机构之一,为了帮助从事能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全面了解能源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节能技术,准确理解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和审核的要求,以及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编写了本书。
能源管理师培训资料汇报人:日期:•能源管理概述•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能源管理实践应用•能源管理案例分析目•能源管理师技能培养•未来能源管理趋势与挑战录01能源管理概述能源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对能源的获取、转换、分配和使用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和有效控制,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源管理涉及到对电力、燃气、水务、热力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能源管理定义通过科学的能源管理,可以优化能源的生产、传输和消费过程,减少能源浪费和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的能源管理可以减少能源的采购、运输和存储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意识,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提高企业竞争力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制定能源管理计划和政策能源管理师需要针对企业和机构的能源需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能源管理计划和政策。
能源管理师需要通过对能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发现能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能源管理师需要组织和实施各种节能项目,包括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能源回收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管理师需要与供应商和合同方进行谈判和协商,确保获得合理的能源价格和质量保障,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监测和分析能源使用情况实施节能项目管理能源供应商和合同能源管理师的角色与职责02能源管理基础知识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能源源于地球自然资源的转化。
传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这些能源源于自然环境,可以持续利用。
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是近年来逐渐被利用的能源。
新能源能源种类与来源是指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为人类活动提供动力、热能等。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一、目的和职责1、培训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公司全体员工的能源管理意识和技能,确保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能源消耗的持续降低和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
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参照了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ISO 50001的要求。
(1) 提升员工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和相关法规的理解,增强员工的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
(2) 通过系统培训,使员工掌握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3) 为公司培养一批具备专业能力的能源管理人员,推动公司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2、公司人力行政部的职责与权限公司人力行政部作为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和权限如下:(1) 制定和修订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管理制度,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
(2) 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的各项工作,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3)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
(4) 负责培训预算的编制和费用管理,合理控制培训成本。
(5) 负责内部讲师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提高内部讲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6) 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障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7) 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培训类别和方式1、新入职应届毕业生培训(1) 第一阶段:基础能源管理知识培训- 培训目的:使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了解公司能源管理的基本情况,掌握基础的能源管理知识和技能。
- 培训内容:包括能源管理体系概述、能源管理的基本原则、能源法律法规及标准、能源计量与统计等。
- 培训时间:入职后第一个月内完成。
-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
(2) 第二阶段:专业能源管理技能培训- 培训目的:提升毕业生在专业领域的能源管理技能,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能源管理师培训资料能源管理师(CEM)是指从事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由企业负责能源管理的厂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生产单元(分厂或车间)负责节能工作和能源管理的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工程师担(兼)任,是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管理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相应行业的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精通企业能源管理工作。
能源管理师(CEM)是指从事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由企业负责能源管理的厂级领导和管理部门、生产单元(分厂或车间)负责节能工作和能源管理的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工程师担(兼)任,是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管理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相应行业的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精通企业能源管理工作.“能源审计”是依据国家有关能源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检查和分析评价的过程.“节能评估”是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合理用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对项目是否符合节能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能耗指标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是否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能源来源及供应条件,能源消耗品种、数量对所在地能源负荷的影响、有无明令禁止或属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所采用的工艺、建筑、设备能耗指标和产品能源消耗是否达到国家或云南省规定的标准,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预期要达到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千家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提交的能源审计报告的审核工作.二、审核要求和程序(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要根据《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和“千家企业节能工作会议”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审核工作,并在2007年3月底之前将审核情况汇总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
在审核过程中,要认真核实企业提交的所有资料,避免弄虚作假和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