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共44页
• 6.人工呼吸(B):医生检查病人有无自主呼吸,通过 “一看、二听、三感受”判断5~10秒。如无呼吸, 立即由护士采用左手“E—C”手法固定、扣紧氧气面 罩,右手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二次,用时5秒钟(每次 通气1—2秒、中间呼气1秒);以看到患者胸部起伏 作为人工呼吸有效指标,只要一看见胸廓抬起,便可 停止通气。每通气两次后,护士将氧气面罩稍微移开 病人面部,但仍然保持开放气道的头后仰姿势(现场 无接氧气情况)。
第23页/共44页
• (十)最后固定导管: • 牙垫的两片固定翼应置于病人牙齿与口唇之间;用两条胶布以
“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部(在未固定好第一 条胶布之前,手不能离开导管和牙垫),固定导管后,随即接 复苏球囊正压给氧通气。
第24页/共44页
三、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双人操作)
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护士),继续给病人有效吸100%纯氧2~3 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 暂停通气。 • 通气频率10-12次/分
第15页/共44页
• (三)准备物品: • 由医生独立完成,顺序依次为: • ①铺无菌治疗巾; • 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 • ③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 • ④在导管内放入导引钢丝并塑型,不要触摸充气套囊段的导管,确认导丝距管口
• 7.建立人工循环(C):医生快速判断病人有无循环征象,方法是正确触摸颈
动脉搏动(10秒完成),前5秒同时低下头检查呼吸,后4秒抬头巡视四肢(如
是否在抽动等),最后 1秒停留在面部观察病人面色和有无咳嗽反射。如判断无
心跳,立即由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要求操作者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第9页/共44页
第8页/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