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病的常用药物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0
鸡病防治常用的抗菌药物
禽喘灵对慢性呼吸道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肠杆菌、复杂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感染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适宜于生产场使用。
制剂有片剂(0.1克/片)和粉剂(10克/小包)。
口服:禽每公斤体重1片,每天2次,连用3~5天。
粉剂混料:浓度为1%,连用3~5天。
禽菌灵为中草药制剂,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消食健胃的作用。
主要用于防治禽出败、大肠杆菌病、鸡白痢、消化不良,对预防喉气管炎、传染性囊病。
制剂有片剂、粉剂。
治疗量:每公斤体重服2片,每天2次,连服2~3天;粉剂按0.75%的比例混料,连喂2~3天。
鸡宝主要用于防治鸡球虫病、鸡白痢及一般细菌性感染。
制剂为粉剂。
主要用于饮水给药法,治疗浓度为0.06%~0.1%,连用5~7天。
制霉菌素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曲霉菌中毒病。
制剂为片剂,规格为每片25万国际单位或50万国际单位。
雏鸡每100羽用50万国际单位,每天2次,连用2~4天。
多美素为超广谱抗菌、抗原虫药,适用于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及多种原虫的感染。
主要用于防治禽出败、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球虫病、黑头病等,用药时不会使蛋鸡减产,反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制剂为粉剂。
饮水:浓度为0.1%~0.2%,连用3~5天。
混料:浓度为0.15%~0.3%,连用3~5天。
禽类对本药较敏感,天热时饮水量增加,要控制药量。
用药过量会出现“醉酒”现象,停药后便会消失。
- 1 -。
摘要:牛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经常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当牛感染犊牛大肠杆菌病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包括消瘦、腹泻和脱水等。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牛可能会因此而死亡。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在不良的饲养环境、过度拥挤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牛发病。
此外,犊牛大肠杆菌病常与其他致病菌混合感染,病情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死亡风险。
本文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病例,探讨了犊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希望对更好的控制该类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牛大肠杆菌病;诊断;治疗措施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张红(山东省郓城县畜牧服务中心山东菏泽274700)收稿日期:2023-04-25作者简介:张红(1996.7—),女,山东郓城人,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及畜牧科技推广。
郓城县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县,地处鲁西南平原,是典型的畜牧大县。
近年来,郓城县大力发展养牛特色畜牧业。
一方面,郓城县的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饲草和天然饮用水源,非常适宜牛养殖。
另一方面,县政府大力扶持畜牧业发展,加大了牛养殖业的扶持力度。
据统计,目前郓城县牛饲养量20.5万头,牛养殖场(户)达到了600余户,这些养殖(场)户主要以规模场形式存在,以中小规模养殖为主。
而大规模养殖企业也正在逐步崛起。
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有机、绿色、生态等新型的牛养殖方式也在郓城县得到了尝试和推广,进一步促进了牛养殖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郓城县的牛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当地农业的重点产业。
近年来随着当地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牛大肠杆菌病是牛养殖管理期间很容易发生流行的一类细菌性传染性疾病。
该类疾病传播速度较快,并且发生流行,具有条件性,以冬春季节会进入到发病高峰期。
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当地牛养殖安全,就需要加强大肠杆菌病发病原因的有效总结,明确该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一、《青霉素类药物》1、常用的品种: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V、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
2、药物的适应症: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病部分种类较好(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
对大肠杆菌、鸡白痢、绿脓杆菌病效果比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差。
青霉素V耐鸡胃中的酸性,与抗球虫药物配合使用,防治球虫发病后继发细菌病。
3、目前使用的效果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效果: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
4、使用剂量:阿莫西林预防量为100kg水加水5g,治疗量为100kg水加10g;阿莫西林+棒酸治疗量为100kg水加3-5g,连续使用4-5天。
氨苄西林预防量为1000kg水加100g,治疗量为150g。
5、药物的配伍阿莫西林可以与硫酸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及其它半合成青霉素搭配。
阿莫西林配合棒酸,可以使抗菌活性提高1000倍,配方比例为41。
阿莫西林配合磺胺增效剂(TMP),常用的比例为5:1,增强治疗大肠杆菌的疗效。
阿莫西林配合盐酸环丙沙星,增强抗大肠杆菌的效果。
此外,还有氨苄西林与盐酸环丙沙星(比例为3:1)、氨苄西林配合硫酸链霉素(比例为1:3)。
6、不能配合使用的药物(1)青霉素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⑵青霉素与氯霉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由于青霉素药物处于最强的对数期时,氯霉素则受到抑制,从而使青霉素作用减弱。
⑶青霉素不与土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放线菌素D、庆大霉素配合使用。
⑷青霉素不要与小苏打、维生素C、磺胺类钠盐、阿托品混合使用。
主要是因为酸、碱、氧化剂、重金属盐可以失效。
7、本类药物的残留时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2天,阿莫西林5天二、《头孢菌素类药物》1、常用的品种第一代头孢:头孢拉定、头孢唑啉(仅供注射)、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
五黑鸡常见病有哪些及医治药物五黑鸡抗病能力强,所以是很少生病的,特别是野外放养的。
但在养殖五黑鸡进程中,建议做好一些常见病的防控。
提早的预防,可有效着落发病几率。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七种五黑鸡常见病,附有其介绍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鸡白痢1、病原:鸡白痢的病原是白痢沙门氏杆菌,本病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沾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沾染方式。
幼鸡死亡率高,成年鸡呈隐性感染。
2、症状:两翅下垂,绒毛松乱,缩身怕冷、不断哀叫、挤成一堆。
下痢“糊屁股”,拉白色浆糊状的稀粪。
3、防治:药物医治可用土霉素、金霉素、庆大霉素、氟派酸及磺胺类等。
药物只能控制死亡,但很难治愈。
二、禽副伤寒1、病原:禽副伤寒的病原是除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以外的沙门氏菌。
本病以消化道感染为主,传播方式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亦可经被污染的饲料、设备、用具等传播。
2、症状:幼雏易感染,常在10~15日龄发病和死亡。
其症状病鸡呆立,闭目、双翅下垂,腹泻、粪便常黏着于肛门邻近。
成年鸡感染后多为慢性带菌者。
3、防治:本病较难根治,只有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氟派酸、恩诺沙星、土霉素及磺胺类等。
三、大肠杆菌病1、病原: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在卑劣的外界环境和饲养条件差时易感,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以6~10周龄和冰冷的冬、春季多发。
2、症状:精神不振,不喜活动,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食欲减少。
拉稀呈灰白、黄白或黄绿色。
3、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及环境卫生。
药物医治用庆大霉素、氟派酸、恩诺沙星等药物。
大肠杆菌对药物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应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或作药敏实验。
四、霉形体病1、病原:霉形体病是由败血霉形体感染引发的以呼吸困难为特点的慢性沾染病。
本病发展缓慢,病程长,所以又称慢性呼吸道病。
一年四季均可产生,但以冰冷季节较重。
1~2月龄的小鸡最易感,该病与环境条件、密度、透风、饲养管理等诱因直接相干。
鸡病防治鸡药常用组方抗菌类组方1:氟苯尼考主治禽伤寒。
组方2:利福平+氧氟沙星主治大肠杆菌。
组方3:环丙沙星+克林霉素主治慢性呼吸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组方4:丁胺+庆大主治大肠杆菌。
组方5: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磷霉素钙或恩诺沙星主治大肠杆菌。
组方6:氨基糖甙类+利福平主治大肠杆菌。
组方7:头孢哌酮钠一舒巴坦钠,重症加用左旋氧氟沙星,与厌氧菌混感加用甲硝唑,有需氧杆菌存在加用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此方案可用于大肠杆菌、输卵管炎及肠毒综合症的治疗。
组方8:磷霉素钙+头孢及喹诺酮类主治大肠杆菌,中间相差1小时。
组方9:林可霉素+利福平+替硝唑组方10:硫酸新霉素+粘杆菌素+替硝唑+头孢菌素类球虫类组方1:甲基三嗪酮+抗坏死性肠炎药物主治盲肠球虫组方2:磺胺喹恶啉钠+磺胺甲恶唑钠+甲硝唑主治小肠球虫组方3:磺胺氯吡嗪钠+新霉素主治盲肠球虫肠炎类组方1:利福平+痢菌净组方2:多粘菌素E+利福平组方3:阿莫西林+多粘菌素+舒巴坦钠或棒酸组方4:盐酸土霉素+痢菌净组方5:粘菌素E+丁胺卡那霉素组方6:克林霉素+甲哨唑针对坏死性肠炎组方7:甲砜霉素+乙酰甲奎+甲硝唑组方8:甲硝唑+奥硝唑+左旋氧氟沙星+蒲公英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支原体类组方1:红霉素+泰乐菌素组方2: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强力霉素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组方1:琥乙红霉素+庆大小诺霉素组方2:克林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组方3: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组方4:林可霉素+大观霉素备注:如为毒支原体感染应适当配合利巴韦林或金刚烷胺!鼻炎类组方1:磺胺6甲氧嘧啶钠+增效剂组方2:复方新诺名禽霍乱选择药物:复方新诺明、土霉素、奎乙醇、氟苯尼考、磺胺5甲氧嘧啶。
青霉素+链霉素用药注意事项:治疗严重的肠炎、肠毒综合症可以适当辅助解表药西咪替丁。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甙类具有明显协同作用,但宜间隔2h使用。
3、如出现肾肿应禁用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磺胺类、呋喃类、多粘菌素E等,可选择头孢菌素类、利福平、喹诺酮类等治疗。
摘要:肉鸡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会严重影响鸡群出栏质量,为了降低肉鸡呼吸系统疾病对鸡群出栏质量的影响,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本文对肉鸡呼吸系统疾病中大肠杆菌病的病因、症状与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首先从鸡舍饲养管理以及肉鸡本身两个方面对肉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再阐述肉鸡大肠杆菌病症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肉鸡大肠杆菌病防治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通过强化免疫准备、做好通风保温、加强环境卫生、补充营养供应实现对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并结合具体的病症表现对治疗方式进行细化,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为减少肉鸡患有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概率,为提升鸡群出栏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肉鸡;呼吸系统疾病;通风保温;环境卫生;营养供应肉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症状与防治措施赵艳1,桑国霞2(1.泰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泰安271000;2.菏泽市定陶区畜牧服务中心山东菏泽2741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10.028收稿日期:2023-02-07作者简介:赵艳(1971.8—),女,本科,高级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方面。
从系统的角度对肉鸡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分析,可知,当前肉鸡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三类,即由α-疱疹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由副鸡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由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引起的主要会侵害肺和气囊的真菌性呼吸系统疾病[1]。
对于肉鸡呼吸系统疾病而言,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为病毒感染,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最高,一般可以达到90%以上,严重时可以达到100%,对应的死亡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一般在20%左右,严重情况下可以达到70%。
对于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其中的肉鸡生产中常见的急性肠道性传染病———肉鸡大肠杆菌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病型复杂,而且由于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常用药物不敏感,导致该病存在确诊困难大、治疗效果差,一旦出现容易造成严重损失的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青霉素类药物》1、常用的品种: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Ⅴ、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
2、药物的适应症: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病部分种类较好(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
对大肠杆菌、鸡白痢、绿脓杆菌病效果比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差。
青霉素Ⅴ耐鸡胃中的酸性,与抗球虫药物配合使用,防治球虫发病后继发细菌病。
3、目前使用的效果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效果: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
4、使用剂量:阿莫西林预防量为100kg水加水5g,治疗量为100kg水加10g;阿莫西林+棒酸治疗量为100kg水加3-5g,连续使用4-5天。
氨苄西林预防量为1000kg水加100g,治疗量为150g。
5、药物的配伍阿莫西林可以与硫酸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及其它半合成青霉素搭配。
阿莫西林配合棒酸,可以使抗菌活性提高1000倍,配方比例为4:1。
阿莫西林配合磺胺增效剂(TMP),常用的比例为5:1,增强治疗大肠杆菌的疗效。
阿莫西林配合盐酸环丙沙星,增强抗大肠杆菌的效果。
此外,还有氨苄西林与盐酸环丙沙星(比例为3:1)、氨苄西林配合硫酸链霉素(比例为1:3)。
6、不能配合使用的药物⑴青霉素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⑵青霉素与氯霉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由于青霉素药物处于最强的对数期时,氯霉素则受到抑制,从而使青霉素作用减弱。
⑶青霉素不与土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放线菌素D、庆大霉素配合使用。
⑷青霉素不要与小苏打、维生素C、磺胺类钠盐、阿托品混合使用。
主要是因为酸、碱、氧化剂、重金属盐可以失效。
7、本类药物的残留时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2天,阿莫西林5天。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1、常用的品种第一代头孢:头孢拉定、头孢唑啉(仅供注射)、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
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害6周龄内的羔羊,多发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患病羊、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为消化道。
症状潜伏期可为数小时或1~2天。
(1)败血型:主要见于2~6周龄的羔羊。
病羊起初体温达41.5~42℃,精神委顿,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脉快而弱,表现神经症状,多于发病后4~12小时死亡。
(2)肠型:主要见于7日龄的羔羊。
病羊起初体温达40.5~41℃。
后出现拉稀,粪便呈黄糊状,个别病羊粪便中带有黏液、血液或脓液,严重病例粪便中带有肠黏膜。
病羊迅速消瘦、衰弱、脱水。
病羊精神委顿、磨牙、卧地不起、瘤胃急剧臌胀,如不及时治疗,在病后24~36小时内昏迷死亡,病死率为15%~75%,有时可见化脓性-纤维素性关节炎。
预防(1)加强母羊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
(2)使羔羊及时吮吸初乳,断乳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
(3)保持羊舍干燥卫生,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保温设施。
(4)应用我国研制的大肠杆菌苗,3月龄以下羔羊皮下注射0.5~1毫升,3月龄至1岁的羊注射2毫升。
治疗(1)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繁多,可用多价血清治疗。
(2)用对本地分离的细菌敏感的药物治疗。
(3)常用磺胺类药物治疗。
畜禽大肠杆菌对七种常见抗菌药的敏感性试验董卫超(2010届动医专升本08-2)摘要:为了的了解河南地区的大肠杆菌耐药情况,更好的对大肠杆菌病进行有效防治,近期从河南省内数家养殖场的带病或死亡的猪、鸡、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17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它们对几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显示:不同源地的大肠杆菌,对单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4.1%~100%;单用克林沙星的抗菌活性最强,仅5.9%的菌株产生耐药;SMM/TMP(5/1)联用对大多数菌株的MIC值几乎都是≥640 μg/mL;以上结果表明:在河南地区大量存在着耐药大肠杆菌菌株,而且磺胺类药物与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联用仍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而单用克林沙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实验;最小抑菌浓度;大肠杆菌;耐药性;猪;禽The Antibiotics susceptibility test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against Animal E. coliDONG Wei-chao(Class 2 of Animal Veterinary, Graduated in 2010)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sistance of E. coli in Henan and to carry out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 coli illness, recently we isolated and identifide 17 strains of E. coli from several farms of pigs, chickens, ducks in Henan Province. Microdilution was used to measure their sensitivity to several common antibio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is as high as 94.1% to 100% when we single use of florfenicol, doxycycline resistance to different sources of E. coli.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s strongest when we single use Clinafloxacin,the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is just 5.9%. Combined SMM with TMP,the MIC is almost ≥640 μg/mL.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ts of resistant E. coli is presenced in Henan.And high resistance rates were show when sulfonamides combined folic acid metabolic pathway inhibitors combined.And clinafloxacin receive good resultsKey words:Drug sensitivity test;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E. coli;Resistance; Swine;Poultry近期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一、《青霉素类药物》1、常用的品种: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Ⅴ、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
2、药物的适应症: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病部分种类较好(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
对大肠杆菌、鸡白痢、绿脓杆菌病效果比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差。
青霉素Ⅴ耐鸡胃中的酸性,与抗球虫药物配合使用,防治球虫发病后继发细菌病。
3、目前使用的效果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效果: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
4、使用剂量:阿莫西林预防量为100kg水加水5g,治疗量为100kg 水加10g;阿莫西林+棒酸治疗量为100kg水加3-5g,连续使用4-5天。
氨苄西林预防量为1000kg水加100g,治疗量为150g。
5、药物的配伍阿莫西林可以与硫酸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及其它半合成青霉素搭配。
阿莫西林配合棒酸,可以使抗菌活性提高1000倍,配方比例为4:1。
阿莫西林配合磺胺增效剂(TMP),常用的比例为5:1,增强治疗大肠杆菌的疗效。
阿莫西林配合盐酸环丙沙星,增强抗大肠杆菌的效果。
此外,还有氨苄西林与盐酸环丙沙星(比例为3:1)、氨苄西林配合硫酸链霉素(比例为1:3)。
6、不能配合使用的药物⑴青霉素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⑵青霉素与氯霉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由于青霉素药物处于最强的对数期时,氯霉素则受到抑制,从而使青霉素作用减弱。
⑶青霉素不与土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放线菌素D、庆大霉素配合使用。
⑷青霉素不要与小苏打、维生素C、磺胺类钠盐、阿托品混合使用。
主要是因为酸、碱、氧化剂、重金属盐可以失效。
7、本类药物的残留时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2天,阿莫西林5天。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1、常用的品种第一代头孢:头孢拉定、头孢唑啉(仅供注射)、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
大肠杆菌药的功能主治1. 引言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
在健康状况下,大肠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某些菌株可能会引起疾病。
因此,对于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肠杆菌药的功能主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2. 大肠杆菌感染的类型大肠杆菌感染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包括: - 胃肠炎 - 尿路感染 - 肺炎 - 血流感染 - 创伤感染3. 大肠杆菌药的功能大肠杆菌药主要有以下功能: - 抗菌功能:大肠杆菌药能够抑制和杀灭感染人体的大肠杆菌,从而减轻疾病症状和恢复健康。
- 抗炎功能:大肠杆菌感染常伴随炎症反应,大肠杆菌药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症状。
- 免疫调节功能:大肠杆菌药可以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抵抗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
4. 大肠杆菌药的主治4.1 胃肠炎 - 大肠杆菌药对于引起胃肠炎的大肠杆菌菌株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 常用的大肠杆菌药包括氟哌酸钠、甲硝唑等。
4.2 尿路感染 - 大肠杆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大肠杆菌药在尿路感染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 常见的大肠杆菌药包括头孢菌素、福氟哌酸等。
4.3 肺炎 - 大肠杆菌可引起肺炎,特别是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
大肠杆菌药对于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常用的大肠杆菌药包括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
4.4 血流感染 - 大肠杆菌可引起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
大肠杆菌药在血流感染的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
- 常见的大肠杆菌药包括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
4.5 创伤感染 - 创伤感染中大肠杆菌是常见病原体之一,大肠杆菌药对于创伤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常用的大肠杆菌药包括头孢噻肟、甲硝唑等。
5. 大肠杆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大肠杆菌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长期使用大肠杆菌药可能导致耐药性产生,因此应避免滥用。
6种抗生素类药物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xxx(山东农业大学)摘要:研究6种抗生素药物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作用。
通过在琼脂平皿上贴药敏片,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来确定抑菌作用。
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头孢他啶表现中度敏感,其他表现为高度敏感关键词:抗生素;大肠杆菌;抑菌文献综述: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埃希菌属中具有代表性的菌种,主要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其特性为革兰氏阴性,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就能很好的生长,并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或腐败物中。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病的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眼炎、卵黄性腹膜炎等疾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
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常与许多不利的外界条件密切相关。
发生时具备如下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各日龄均易感染,症状典型;混合感染严重;传播途径较多:呼吸道、消化道(包括滥用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垂直传播;治疗困难。
多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使大肠杆菌病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谱也越来越广。
本实验通过6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检测临床常用的六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敏感性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1 药敏实验简介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简称药敏试验):用于测试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
常用最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即体外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通常根据MIC结合常用剂量时体内该药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划定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或耐药的界限,给出S(敏感)、I(中介)、R(耐药)等定性的结果来分别表示实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高度敏感(s )表示用某种药物治疗某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常用剂量就有效,或者说常规剂量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该药对细菌的MIC 的5 倍以上;中度敏感(I )表示用某种药物治疗某种细菌引起的感染仅在高剂量时才有效,或者说常规剂量达到的血药浓度相当于或略高于对细菌的MIC ; 耐药(R )表示药物对某一细菌的MIC(最低抑菌浓度)高于治疗量的药物在血液或体液内可能达到的浓度,或细菌能产生灭活抗菌药的酶,无论其MIC 值大小都要判定为耐药。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多种疾病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关节炎、肉芽肿等,并能导致胚胎和幼雏死亡。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给免疫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药物防治仍是控制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yz.ag365yz.ag365
本文就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常用药物作一简述。yz.ag365yz.ag365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yz.ag365yz.ag36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病作用机理均为抑制细胞壁的合成。yz.ag365yz.ag365
1、青霉素类。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为半合成广谱抗生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均耐酸、不耐酶,内服或肌注易吸收。阿莫西林 耐酸较氨苄西林强,该药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作用迅速,阿莫西林的血清浓度比氨苄西林高1.5-3倍。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体外抗菌谱等同于氨苄西林,但体内效果则增强2-3倍。yz.ag365yz.ag365
用法与用量:⑴氨苄西林:内服一次量为每千克体重10毫升或肌注为一次量每千克体重10毫升,1日2-3次。⑵阿莫西林:内服一次量为每千克体重10-15毫升,1日2次。yz.ag365yz.ag365 2、头孢菌素类。为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具杀菌力强、抗菌谱广、毒性小、对酸和β-内酰胺酶比青霉素类稳定等优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较贵而多用于宠物、种畜禽及贵重动物。临床上应用的有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yz.ag365yz.ag365
头孢噻呋是美国普强于80年代开发成功的兽医专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该药1998年在美国首次上市。头孢噻呋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G+菌、G-菌及一些厌氧菌有很强 的抗菌活性。经对兽医临床分离的禽病原菌的抑菌试验表明:除金色葡萄球菌外,头孢噻呋对几乎所有的菌株的抗病活性均强于氨苄青霉素,为目前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之一,对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据报道该药可有效地防治大肠杆菌引起的鸡苗早期死亡,头孢噻呋的钠盐对鸡苗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可使鸡苗的死亡率降低42%。yz.ag365yz.ag365
用法与用量:头孢噻呋:1日龄肉鸡肌注每千克体重为2.2毫克.yz.ag365yz.ag365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大肠杆菌通过耐药性质粒介导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使之失去抗菌活性。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和舒巴坦。yz.ag365yz.ag365
用法与用量: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1):内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以阿莫西林计),1日2次。⑵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效价比2:1):肌注一次量每千克体重10毫克(以氨苄西林计),1日2次。yz.ag365yz.ag365 二、氨基糖苷类yz.ag365yz.ag365 本类药物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各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其杀菌活力在较广的范围内和药物浓度成正比,并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长时间的抗菌后效应作用;与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联合,对大肠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具协同作用。本类药物内服吸收很少,几乎完全从粪便排出,可用作肠道感染用药,肌注给药后吸收迅速,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出。由于该类药物内服吸收很少,用于大肠杆菌败血症须用肌注给药, 不便于禽的群体用药。本类药物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yz.ag365yz.ag365
丁胺卡那霉素又名阿米卡星,是在卡那霉素的基团上引入丁胺基团而成的半合成抗生素,其侧链上有一不对称碳形成立体位障,可防止耐药菌株释放的钝化酶的破坏,因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的大肠杆菌仍有效。yz.ag365yz.ag365 大观霉素又名壮观霉素,是从放线菌属链霉菌分离出来的产物。本品多用于防治大肠杆菌、禽霍乱、禽沙门氏菌病。用壮观霉素防治数种血清型大肠杆菌实验感染1日龄鸡与火鸡的气囊炎,可明显减少死亡,减轻气囊的病变和带菌鸡的数量。yz.ag365yz.ag365
安普霉素也称阿泊拉霉素,是由Streptomycesyz.ag365yz.ag365
tenebrarius族菌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活 体内和活体外,安普霉素有力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它诱导以POLy(U)供给大肠杆菌的胞外系统的遗传偏差。安普霉素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被美国FDA推荐为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如使用500×10-6安普霉素饮水或每千克体重10毫升安普霉素肌肉注射给药均可有效地防治鸡大肠杆菌病。yz.ag365yz.ag365
硫酸新霉素毒性最大,一般禁用于注射给药,在肠道内呈抗菌作用。用于肠道大肠杆菌感染。yz.ag365yz.ag365 用法与用量:⑴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肌注一次量每千克体重5-7.5毫克。⑵盐酸大观霉素:混饮每1升水500-1000毫克(效价),连用3-5天。⑶硫酸安普霉素混饮每升水250-500毫克(效价),连用5天。⑷硫酸新霉素:混饮每1升水35-70毫克(效价),连用3-5天。yz.ag365yz.ag365
三、四环素类yz.ag365yz.ag365 本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其对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较氨基糖苷类弱,对大肠杆菌的作用不如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类。临床上常用的有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yz.ag365yz.ag365
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因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而影响其。多西环素(又名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属半合成四环素类,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支原体、某些原虫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内、体外抗菌活性较土霉素、四环素强2-10倍。多西环素用于禽大肠杆菌病有较好效果。yz.ag365yz.ag365 用法与用量:盐酸多西环素混饮每升水50-100毫克。yz.ag365yz.ag365
四、氯霉素类yz.ag365yz.ag365 氯霉素因抑制骨髓造血机能而禁止使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目前临床上在用的为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甲砜霉素又名甲风氯霉素、硫霉素、抗菌谱、抗菌活性与氯霉素相似,不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可抑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生成。氟甲砜霉素又名氟苯尼考。由先灵--保雅 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氯霉素类动物专用广谱抗生素,其特点是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甲砜霉素和氯霉素耐药菌菌株产生的质粒介导的乙酰转移酶能使甲砜霉素和氯霉素的α-甲基位上的-OH发生乙酰化反应,并因此而失去药理活性。氟甲砜霉素则因α-甲基位上的-OH被-F取代,不会受乙酰转移酶的破坏,因此对甲砜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的菌株仍对氟甲砜霉素敏感,并且抗菌活性优于甲砜霉素和氯霉素。yz.ag365yz.ag365 用法与用量:⑴甲砜霉素。内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1日2次,连用3-5天。⑵氟甲砜霉素。内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1日2次,连用3-5天。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千克体重20毫克。yz.ag365yz.ag365
五、氟喹诺酮类yz.ag365yz.ag365 本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脱氧核酸(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使细菌死亡。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吸收快,体内分布广泛;与其他抗菌无交叉耐药性;使用 方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本类药物用于禽大肠杆菌病均具较好效果。在兽医临床应用的有:氟甲喹、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麻保沙星等。yz.ag365yz.ag365
麻保沙星是动物专用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由瑞士罗氏研制并于1995年首次在英国上市,麻保沙星在牛、羊、鸡、猪的药动学研究表明,该药在畜禽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感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麻保沙星对大 多数肠杆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变形杆菌的MIC90为每毫升0.08-0.28微克,用于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有广阔前景。yz.ag365yz.ag365
用法与用量:⑴诺氟沙星:混饮每升水100毫克。⑵环丙沙星:混饮每升水50毫克。肌肉注射每千克5毫克体重,1日2次。⑶恩诺沙星:混饮每升水50-75毫克。⑷麻保沙星:临床推荐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4毫克,每日给药1次。yz.ag365yz.ag365 六、抗菌中草药yz.ag365yz.ag365 中草药的抗菌作用一方面通过中草药中含有抗菌物质如小檗碱、大蒜素、大黄酸、鱼腥草素等植物杀菌素直接作用于微生物,另一方面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灭微生物。如孙荣华等用复方白头翁散(白头翁150克、秦皮90克、诃子60克、乌梅100克、白芍100克、黄连100克、大黄90克、黄柏120克、甘草90克、云苓10克)2%拌料防治鸡的大肠杆菌病治愈率为93.3%。汪德刚等用黄芩、栀子、白头翁、茵陈、陈皮、鱼腥草、穿心莲、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