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 格式:doc
  • 大小:55.52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亚当·斯密理论考号:130811290010 姓名:戴银明

内容提要: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理论,支柱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1.需求理论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1]。

2.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的组合。

3.成本理论

成本理论涉及的内容是各个不同成本的性质,成本函数,包括规模经济的选择和最佳产量的选择。

一、需求理论

以下是马斯洛五个需求理论的社会经济学价值:

1.生理需要

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衣食住行)最重要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人们生理上的欲望和要求。包括对食品、睡眠、性等方面的欲望和要求。这是人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需求。

2.安全需要

包括要求社会环境安全、生命财产得到保护,摆脱失业的威胁、生活有保障,病有所医等。

3.社交需要

在管理心理学中,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相爱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以后,社交需要就成为人们的强烈动机。希望和人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渴望有所归属,成为群体的一员,这就是人的归属感。

4.受人尊重的需要

与前三种相比,这已经属于较高层次了。包括自尊、自重和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获得实力、成就、独立和自己,渴望,希望得到他人的常识和高度评价。

5.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作为管理经济学中需求就是:

1.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欲望。

2.需求的价格的弹性是指价格变动1%所引起需求量变化的比率,即需求变动率除以价格变动率。生活必须品是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公共财政支付的产品是需求价格弹性为0的商品,均质化产品是需求价格弹性很大的商品。弹性大的产品适合薄利多销。影响需求弹性大小主要有三个因素:

A.消费者的需求强度,需求强度越大,需求就越缺乏弹性,如食盐。生活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

B.替代品的多少,替代品多,需求弹性大,如冷饮。食盐的替代品几乎没有,所以它的

弹性小于面粉。有替代商品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大。

C.价格占家庭收入多少,价格占收入比重大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

3.当消费者信贷进入住房、汽车等耐用品的购买时,利率也就成了影响需求的第五大因素,特别是长期消费信贷,利率与消费信贷的可获得性就成了重要因素。另外耐用品需求的影响因素有耐用品的已有存量,因为耐用品有折旧与更新的特点,存量越大,折旧越快,需求量就越大。影响耐用品的折旧与更新的因素有政府的消费政策与企业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能力。

4.需求是可以创造与开发的。

用消费者均衡解释需求定理时,我获悉了两种均衡方式。其一是供需均衡,另一个则是现在所说的消费者均衡。前者要求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后者则要求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最后一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而在之前初次接触到这种概念的时候,很是茫然。对于“最后一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它和平时所见到的文字完全不一样。下面是对消费者均衡解释需求定理的分析。这话题中涉及到两个概念:消费者均衡、需求定理。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以下两个条件均满足的形态;第一,消费者花完了自己所有收入;第二,消费者在两种物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即有等式MU1/P1=MU2/P2成立。需求定理时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它的需求就减少了。

然后,建立这两个感念之间的联系。需求定理的条件是:其他条件不变,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如果用消费者均衡来说明,则可以这样理解:甲的价格上升,而乙的价格不变。假设一开始两者都处于均衡状态的,即有MU1/P1=MU2/P2。现在,由于甲的价格上升了,而乙的价格没有变化。那么,之前的等式就不再相等了。因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一个人在偏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每件物品的效用是不会变化的。甲的价格的上升了,导致了MU1/P1'

接下去,就该分析如何让两者再次相等了。为了增大MU1/P1',就必须增加MU1。由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知道,唯一的方法就是减少对甲物品的购买。多余的钱,就可以购买乙了。同时,随着乙的数量增加,MU2'也在不断的减少。这时,出现了MU2'减少的动态。最终,将会随着MU1'/P1'和MU2'/P2的相等而结束。

结果就是:甲的需求量减少了,这和需求定理的结果是一致的。

二、生产理论

Ⅰ.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的几个概念

(1)生产和生产要素

生产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狭义生产仅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和过程。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占据重要位置。

(2)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每个时期各种投入要素的使用量,与利用这些投入所能生产某种商品的最大数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表明了厂商所受到的技术约束。通常以L表示劳动投入量,以K 表示资本投入数量,N表示土地投入量,E表示企业家才能,则生产函数写为:Q= f(L,K,N,E)。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一般的简化为,Q = f(L、K)。

(3)长期和短期

长期,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在长期中,一切生产要素都可以变动的,不仅劳动投入量、原材料使用量可变,而且资本、设备量也可变。涉及“长期”一般标注“L”,短期则标注“S”。

短期,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来调整产量。在短期中,只有一部分要素如劳动投入量及原材料数量是可变的,而另一些生产要素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如机器、厂房、设备、高级管理人才等。

“短期”,“长期”的区分是相对的。在有些生产部门中,如在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等部门中,所需资本设备数量多,技术要求高,变动生产规模不容易,则几年也许算是“短期”,反之,有些行业如普通服务业,食品加工业,所需资本设备数量少,技术要求低,变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