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文档 (3)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电影《冷山》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刘校辰【摘要】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采用“归化”与“异化”两种方法.本文基于对电影《冷山》中两种中译本字幕翻译,分析归化与异化方法在电影字幕译文中的应用,阐明两种方法的价值.【期刊名称】《宁波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5)003【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字幕翻译;归化;异化【作者】刘校辰【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佛山5283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对于字幕翻译者而言,他们面临三种选择:把观众带到影片中,把影片带给观众,或让观众自行走向影片。
“本土化策略不可能是彻底的,而影片的异国元素亦不能消殆净尽,原因显而易见──电影在银幕上始终存在,它作为外国文化的载体,也一直是观众的焦点所在。
字幕永远不能超越其作为补充材料的角色;即使译者在字幕中增加本土化表达方法,也不能完全取缔原有对白与影片所再现的世界。
”[1]但是电影字幕翻译对于异域文化的观众尤为重要,不懂得原有对白的意思,就要通过译入语言了解影片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透过文字和表演了解外国文化。
学生接触“活生生”的英语语言通常是通过电影这个文化载体,源语文本中的经典台词是他们欣赏和模仿的,但是译语文本也会影响他们对影片的理解。
本文就电影《冷山》的字幕翻译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一是站在出发语文化的立场上;二是站在目的语文化立场上;三是站在沟通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立场上。
第一种采用‘异化’翻译方法,第二种采用‘归化’方法,第三种避免极端‘异化’和‘归化’方法,试图以‘交流与沟通’为翻译的根本宗旨。
”[2]在面对“归化”与“异化”问题时,鲁迅的主张是“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些地方,仍然可译得不顺口。
”而诺曼·夏皮罗认为“我认为,译文应该力求透明,以致看起来不像译文。
好的翻译像一块玻璃。
浅析英语电影字幕翻译方法电影翻译作为一种新型的翻译,自21世纪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和翻译人员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翻译。
当前,中西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英文电影字幕翻译成中文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提高汉语翻译的效果已成为英语电影介绍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英语电影字幕的特点,以现有电影翻译资料为例讨论了当前字幕翻译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从多层次的推广角度给出了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方法。
希望通過本文的工作,可以为英文电影字幕的翻译提供有益的信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同发展。
2.字幕翻译的特点2.1口语化大多数电影通过某些情节来解释含义。
许多情节是生活中的场景,因此电影台词是口语化的。
由于电影中人物的对话和语境不同,因此采用的翻译技术也不同。
2.2内容丰富由于英语电影的类型多种多样,相应的电影行字幕也多种多样,因此字幕的内容丰富多彩。
例如,带字幕的科幻电影和生活电影之间在风格上会有巨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求翻译人员具有丰富的信息储备和广泛的知识。
2.3历史性电影是历史的产物。
每个时期的电影题材、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2.4瞬时性电影是文化消费的商品。
每行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与日常交流相同。
因此,字幕应与字符的行匹配,并且内容应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示出来。
因此,字幕的翻译应在文本长度上保持一致,而内容应更加一致。
2.5合理性电影是时代的艺术品,所以它应该顺应时代的特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背景,才可以顺应思想时代的主流,所以达到流传经典的水平。
作为表达电影意义的主要方式,台词承担了主要任务。
经典系列可以生存很长时间,而不太受欢迎的系列则很快就被遗忘了。
这样,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看电影的人只能通过字幕翻译后的语言来理解每一行字符的内容。
如果字幕翻译没有传达正确的含义,那么上电影的人会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不了解电影讲话的内容。
如果电影没有被观众所理解,更不用说警告甚至传播给人们了。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字幕翻译作者:高越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2期摘要:《寻梦环游记》讲述了一个鞋匠家庭出身的小男孩,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意外地进入亡灵世界,机缘巧合之下遇到家人的灵魂,经历非凡的冒险,最终重回人间圆了音乐梦想的故事。
此部电影一上映就在国内以超高的口碑引起观影狂潮,影片构思巧妙、制作精良、情节引人入胜。
一部优秀的外语影片,人们观赏的直接手段是通过字幕,因而优质的字幕翻译功不可没。
本文主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探索影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关键词:尤金·奈达;功能对等;字幕翻译;寻梦环游记一、功能对等理论尤金·奈达是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也称为动态对等理论。
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不必要求文字表面的一一对应,不拘泥于一字一词,而要注重两种语言功能上的对等,即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跟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次之。
为实现动态对等,译者要选择贴近原文表达效果的译法。
二、字幕翻译的特点(一)时空限制性字幕翻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影视屏幕的大小决定了字幕的字数和行数是有限的。
同时字幕也受到时间的限制,电影的声音和图像往往只持续几秒钟时间,字幕和声音、图像必须同步,镜头切换时字幕也要同时结束。
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制约着字幕的长短,因此对于字幕的翻译者来说,字幕的字数不宜过多,否则不仅影响字幕的排版,还会让观众难以捕捉重要的信息。
因此译文争取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二)通俗性和口语化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电影和电视剧为人们消遣和娱乐提供了绝佳途径。
如果语言艰深晦涩,必然会给观众造成理解障碍,同时也会失去市场和潜在的价值。
因此影视翻译的语言必须符合广大观众的理解水平和教育水平,要求雅俗共赏,明白晓畅。
归化译法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作者:宋燕王红溪王帅琪来源:《求知导刊》2019年第1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众多国外电影的引入和国内电影的不断输出,字幕翻译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字幕翻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译入语电影受众的观影感受。
文章以漫威电影《毒液:致命守护者》的字幕翻译为例,浅析归化翻译法在其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提高翻译质量。
关键词:归化译法;字幕翻译;《毒液:致命守护者》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026-02一、归化理论应用于电影字幕翻译的合理性翻译理论家Venuti(1995)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首次提出“归化”概念,即“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
可见,归化翻译是一种以目的语为导向的,旨在减少译文中的异域元素,向目的语读者靠拢的翻译。
而电影的创作通常也要以电影观众为导向,考虑观众的喜乐偏好。
而字幕翻译所独有的特点也要求翻译者向译入语电影受众靠拢,提升观影质量。
钱绍昌(2000)指出,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既与文学翻译存在共同之处又表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瞬间性。
文学翻译时可以细细品读,甚至将源语与目的语对照,分析其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而字幕翻译受局限,一帧画面结束,字幕也随之消失,这就要求字幕翻译必须简单明了。
采用归化翻译方法,可使语言表达符合译入语电影受众的习惯,不让观众因语言问题而在内容理解上耗费时间,影响后续观看。
②无注性。
文学翻译中遇到晦涩难懂之处时,译者多采用注释、注解。
但是,字幕翻译受空间限制,在字数、行数上均有一定要求,往往不能使用备注。
译者可以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使用目的语观众熟知的表达方式,实现源语的本土化。
③通俗性。
电影情节多通过角色间的对话向前推进,电影字幕翻译的内容往往是口语式的对话。
因而,字幕翻译所采用的句子结构不应过于复杂,表达要符合口语习惯。
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一英语字幕的特点电影电视的英语字幕有着与文字作品完全不同的特点:口语化、时尚性、服务性、时空受限性.(一)口语化众所周知,除了科普、科教、纪录等影视节目由于其特定的目的,决定了其使用的语言带阐述性质,显得比较正式和书面化之外,一般以剧情为主的影视剧主要都是靠人物角色间的互动来推动情节。
而最重要也最常用的互动手段就是对话。
既然是对话,其语句就绝不会太长太复杂,以免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出现理解困难。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影视剧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浅显易懂的日常口语。
所以,字幕中常出现Um , Yeah , Yup ,Gosh , Damn it , Dude 等只在口语中存在的词;出现So what , After you , Anything else , You oweme one 等短句和不完整句;并且大量出现all wet , hot num2ber , have a ball 之类的俚语.(二)时尚性作为目前影响最大的娱乐传媒之一,电影电视节目不可避免地紧跟时代潮流。
节目中所使用的英语自然而然会包含大量新词和被赋予新鲜意义的词.比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很多与网络有关的词大量涌现。
在很多影视剧中,青少年的对话都会使用很多网络流行用语,如:web2page , short message , MSN , e — mail 等.此外,很多电影电视都会提到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例如美剧South Park (《南方公园》) 第10 季第9 集影射美国副总统切尼射偏的那一箭,第10 集里影射了美国中学女教师Debra Lafave 引诱学生一案。
还有美剧Supernatural (译为《狙魔人》或者《邪恶力量》)里的哥哥Dean 常会脱口而出某部电影里的角色名。
(三)服务性与文字作品不同,英语字幕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与影视作品的画面、声音等结合在一起才具有意义。
如果把一段字幕抽取出来,单看其内容,是无法了解其真正涵义的。
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作者:王丽来源:《报刊荟萃(下)》2018年第05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人们对外国的语言及文化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大量的外国影片被引介到中国,在娱乐人们眼球的同时,也促进着人们对于影片欣赏水平能力的提高。
国外影片的引进,也刺激了另一个新兴领域—-字幕翻译的发展,但是由于各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字幕翻译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变得尤为复杂。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英语电影的字幕特点,以期提出一些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语电影;字幕特点;翻译策略一、电影字幕翻译概述及影响因素(一)电影字幕概述电影字幕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其作用主要是更多的提供信息,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的发展,因此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电影字幕翻译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它对各国之间的电影文化交流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
然而,关于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标准始终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由于影视作品是剧作者根据自身生活的经历或经验创造而成,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其语言对白具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点。
因此,在对英语电影翻译时,应把握住其特点进行翻译。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约束因素每一种翻译都有其制约因素,电影字幕翻译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时间约束、空间约束和文化约束,其中以时空约束最为明显。
1.时间约束时间主要指电影的声音和图像所持续的时间与观众浏览字幕所需的平均时间。
在电影中,演员一句台词的完成可能只需一到几秒的时间,而字幕却是从说话者张嘴开始便出现一整句话,因此语言和图像很难达到“同步”的效果。
此外,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具有短时存在性,一闪而过,不能像书本文字那样前后翻阅。
2.空间约束空间主要指屏幕的大小以及翻译字幕的行数和字数。
一般来讲,翻译字幕出现基本不超过两行。
过多的字幕不仅会占用屏幕过多的空间,有损视频图片本身的效果,而且观众在很短的时间里很难做到既欣赏图片又完整地浏览文字。
异化和归化在国产动画片字幕汉英翻译中的运用作者:郭昱彭唐思思龙泽何雨珊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7期摘要:本文主要以我国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片《黑猫警长》的字幕汉英翻译为研究对象,以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为指导,浅谈在国产动画字幕汉英翻译的实践中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汉英翻译;字幕翻译一、动画片字幕翻译特点动画片作为一种大众普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画面和镜头不断变换的过程中,字幕对于观众的观感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作为动画片,主要面向儿童等低年龄段人群,考虑到儿童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相较于成人而言比较有限,因此,在翻译和制作动画片字幕是就要格外注重字幕的长度和变换速度及词汇的难度。
动画片以视频形式呈现,因此更加多地将人物和事件刻画得更加夸张激烈,将剧情中的矛盾冲突加重,这样既能吸引观众,又能使观众走进人物内心和走进剧情本身。
所以在翻译台词选择上更加需要注重语气层次的轻重,以字幕辅助画面才能使剧情扣人心弦。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异化与归化两个在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的。
在翻译动画片字幕乃至任何翻译工作中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就應该掌握熟练应用并处理好异化与归化这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
异化与归化二者是处于辩证的关系,在翻译时也要时刻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
这就要求译者要掌握两者使用的度,不可走异化或归化的极端。
在我们翻译《黑猫警长》时,我们坚持的异化归化原则是: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尽量忠实原文的原则。
对于异化和归化这两个策略相关的文献中,温馨怡等就在其论文中阐述了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他们发现再影视字幕翻译中是很难运用绝对的异化或者绝对的归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还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
翟琳琳对国产电视剧中字幕的归化和异化的应用进行剖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异化和归化这两个策略为翻译的重点。
还有杨向南对归化和异化视域下的“大闹天宫”翻译中,就觉得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和余国藩(Anthony C. Yu)《西游记》译本中“大闹天宫”一节在词汇翻译和情感倾向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1、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 于20 世纪70 年代在德国兴起,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中重要的理论。
在赖斯的“等值” 理论基础上,针对其缺陷,汉斯?弗米尔提出了一个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新观点,即目的论,其核心是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行为。
他认为,一切活动皆有目的,翻译也是由特定目的支配的,它不仅仅是一个转码的过程。
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开始前需清楚翻译此文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立足于译入语读者和翻译行为委托者,从而确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技巧,达到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
文本的功能是由接受者的期望,交际环境和条件共同决定的。
2、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电影字幕有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之分。
语内字幕是将影片话语转化为同语言文本; 语际字幕是将影片中源语转化为目的语,且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它以保留影视原声为前提。
文本指的是语际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是多媒体翻译的一种,因此它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还涉及图像和声音等要素。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2.1瞬间性。
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慢慢欣赏,细细品味,电影字幕必须同影片画面对白保持同步,因此字幕稍纵即逝,观众无法反复琢磨,也无法将电影停止或回到之前的情节。
所以字幕翻译语言必须精炼,不能使用复杂的结构或隐晦的措辞,让观众即能理解一闪即过的字幕,又能观看到影片画面。
2.2简洁性。
电影字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限制。
通常字幕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仅有两到三秒。
并且在字数上也有一定限制,一般为一到两行。
所以字幕翻译应避免运用冗长的字句或过度运用修饰技巧,不拖泥带水,尽量用少的字数和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与原文相同的信息量。
2.3通俗性。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形式,面对的是普通大众,整个字幕翻译要考虑到影片的基调和作者的意图,注意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市场反应。
译文应使用通俗化、大众化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息息相关的语言,让观众一看就懂,欣赏和体会到与源语影片相同的效果和感受。
《舌尖上的中国》英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运用【摘要】为更好地向英语受众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英译综合采用了归化、异化以及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文章对该纪录片中的菜肴名称、制备过程和所涉民俗文化的英译过程中这三种翻译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译者围绕实现最佳译文效果这一中心,因地制宜地灵活采用了这三种翻译策略,此外,与此前同类纪录片相比,该纪录片英译过程中异化策略的运用比例有明显提高,反映了近年来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归化与异化;纪录片翻译归化与异化是翻译时普遍使用的两种翻译策略,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
“归化”指在翻译时尽量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翻译原文;而“异化”则是翻译时向源语作者靠拢,尽量在保留源语的表达方式后进行翻译。
归化与异化是对立统一的,译者在翻译时通常会综合运用归化法与异化法。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
以中华饮食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成了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此背景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自2012年5月首播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舌尖》主要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舌尖》的字幕翻译作为中国纪录片外宣的典范,受到了海外观众较好的评价。
本文以《舌尖》中英文脚本为语料,对《舌尖》脚本中译英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归纳总结在翻译具有鲜明中国文化色彩的中文纪录片时,如何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中间取得最佳平衡,以实现译文的忠实、通顺,并通过影视这一特殊载体,实现翻译目的,为类似纪录片的英译提供指导和参考,服务国家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归化与异化策略在《舌尖》英译中的应用(一)归化策略的应用“影视翻译的瞬间性、通俗性以及观众多层次等诸多特点决定了影视翻译必须以译语观众为中心”(李颜,2005:82),即中文纪录片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观众的欣赏角度与接受程度,向目的语靠拢。
电影字幕翻译的归化策略作者:张春兰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0年第01期【摘要】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快速发展,推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为了让西方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电影,这就要求中国电影字幕的翻译应符合译入语者的表达习惯,即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本文就以中国电影《我不是药神》的英译为例,具体分析归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电影字幕翻译;归化策略;《我不是药神》【作者简介】张春兰(1994.05.16-),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英语笔译硕士,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2018年7月,由文牧野导演、徐峥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播出后,引起全国上下的强烈反响。
该片反映出患病群体用药难的社会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一、电影字幕翻译定义及特点概述丹麦学者Henrik Gottlieb是字幕翻译领域的领头人,他指出字幕翻译是一种书面附加的、具有即时同步效应的多元媒体翻译形式。
(Henrik,1992:162)王荣在其文章中表示字幕翻译最大限度地传递了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
(王荣,2007(2):5-9)钱绍昌在其文章中总结了电影语言的五个特性: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
(钱绍昌,2000(1):61-65)1.瞬间性。
众所周知,电影字幕在屏幕上存留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几秒。
这就要求在进行字幕翻译的时候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
如在《我不是药神》中医生说:“格列宁是治疗慢粒白血病最有效的药物”,考虑到电影语言的瞬间性,用“CML”代替慢粒白血病的英文全称“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大大缩短了句子长度,使句子看起来更简洁。
2.通俗性。
大多数电影作品的受众是普通观众,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将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考虑进去。
比如在本部电影中,程勇的父亲骂他儿媳“小赤佬”,这是典型的上海话,可理解为“小兔崽子”。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全英文论文)从中美非语言差异看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全英文论文)珍妮的悲剧(全英文论文)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修辞分析(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教育实习调查研究(全英文论文)论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全英文论文)输入强化和篇章背诵教学方法对比研究(全英文论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全英文论文)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全英文论文)从英汉征婚广告对比中浅析中美文化差异(全英文论文)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全英文论文)大学生基督教信仰问题的调查报告(全英文论文)中英文化视角下颜色词黑白的翻译(全英文论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全英文论文)汉英翻译名词化形式分析(全英文论文)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悲剧命运成因分析(全英文论文)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全英文论文)英语歧义现象研究(全英文论文)从个人主义的角度解读鲁滨逊的成功(全英文论文)探索E.B.怀特的夏洛的网(全英文论文)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因素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 99 0749 (全英文论文)英文原版电影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应用(全英文论文)外交辞令中模糊策略的应用(全英文论文)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全英文论文)中美英雄主义文化的对比研究-以叶问和蝙蝠侠为例(全英文论文)合作学习法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全英文论文)浅析中式英语中的翻译逻辑(全英文论文)分析托尔金魔戒中女性形象(全英文论文)中国特色词汇在对外宣传中的翻译策略(全英文论文)庞德的长干行译本与原作的意境差异及其文化根源研究_英语论(全英文论文)中国女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探析(全英文论文)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策略(全英文论文)论英语广告中的仿拟(全英文论文)公益广告翻译的功能对等(全英文论文)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全英文论文)论弗兰肯斯坦中的性别隐喻(全英文论文)文化碰撞交融-对比元杂剧赵氏孤儿与伏尔泰中国孤儿(全英文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全英文论文)浅析热爱生命中的永不放弃精神(全英文论文)自我修正在英语本族语者的学术讨论中的使用研究(全英文论文)低调陈述的交际功能(全英文论文)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全英文论文)英语语调在英语辩论赛中的作用及把握(全英文论文)论英文歌词的汉译(全英文论文)分析中学英语写作问题与方法(全英文论文)从心理角度浅谈丁克家庭在中国出现的原因(全英文论文)小公主中萨拉的人格魅力及其影响(全英文论文)呼啸山庄中凯瑟琳自我矛盾的爱(全英文论文)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英文论文)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幽默的汉译策略研究--老友记对白为例(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一年级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调查(全英文论文)大学英语课堂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全英文论文)到灯塔去中的莉丽.布里斯科的艺术价值(全英文论文)浅析凯特肖邦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全英文论文)论美国文化的霸权(全英文论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全英文论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时态错误分析(全英文论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的魔幻与现实(全英文论文)央视公益广告互动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全英文论文)浅论英美影视字幕翻译方法(全英文论文)谈如何改善师生关系(全英文论文)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社会现实(全英文论文)棺材里开出的人性之花(全英文论文)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全英文论文)从奥巴马连任看美国黑人历史地位的变迁(全英文论文)中美面部表情之文化差异(全英文论文)如何提高性格内向中学生的口语(全英文论文)体态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全英文论文)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文化元素的处理(全英文论文)研究中西节日文化的差异(全英文论文)广告英语的词汇特征(全英文论文)汉语政治新词英译原则及策略(全英文论文)论英汉汉英交替传译中的翻译技巧(全英文论文)小班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全英文论文)从功能目的论看美国电影字幕翻译-录取通知为例(全英文论文)文化差异对于汽车品牌翻译的影响(全英文论文)简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三位女性代表(全英文论文)英汉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全英文论文)美学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扬州瘦马为例(全英文论文)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全英文论文)浅析百年孤独的环境宿命论(全英文论文)汉英礼貌原则对比浅析(全英文论文)英汉语言中红色联想意义的比较(全英文论文)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对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影响XX中学为例(全英文论文)道连.格雷的画像中亨利的人物形象分析(全英文论文)英语习语的起源及其特点(全英文论文)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卢卡斯的婚姻观(全英文论文)顽强的生命之歌-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全英文论文)英文广告翻译策略研究(全英文论文)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差异(全英文论文)分析翻译中的情感缺失问题(全英文论文)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全英文论文)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外贸函电翻译(全英文论文)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形象的分析(全英文论文)从语境理论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词语篇(全英文论文)语法教学失效原因分析(全英文论文)对边疆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观念的调查与分析—XX中学为例(全英文论文)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调查与培养策略(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全英文论文)海明威笔下的另类英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关于电影字幕翻译论文电影字幕翻译,不仅成为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成为重要的科研课题。
电影字幕翻译不仅需要语言层面的意义传递,还涉及文化层面的信息传输。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影字幕翻译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电影字幕翻译论文篇1浅析电影字幕文化词语的翻译[摘要]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语言,势必打上文化的烙印。
电影语言也不例外。
电影语言中包含了许多含有特定文化信息的文化词语。
作为传递语言和文化信息的桥梁,电影字幕翻译应该采用适合文化词语翻译的策略。
本文以英文电影《国王的演讲》为例,对其经典片段的字幕翻译进行了个案分析,试图探究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电影字幕文化词语翻译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电影字幕翻译;归化;异化;文化词语一、文化词语与电影字幕翻译文化词语就是指蕴含特定社会文化意义、含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
文化词语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变革等密切相关,是词汇中最活跃的部分。
因此,文化词语在语言中随处可见。
电影字幕翻译包括三个基本特点:瞬时性、通俗性和综合性。
瞬时性是指电影字幕翻译中没有加注说明,因此要求字幕翻译简洁明了,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得到观众的理解和接受。
通俗性是指电影字幕翻译需要通俗易懂,尽量使用口语语言而非书面语言。
综合性是指电影字幕翻译需要能够和影片中人物表情、肢体语言、动态画面等因素相协调。
众所周知,影视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字转换,更是一定区域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
因此,任何一部电影中都包含了一些特殊文化信息的文化词语。
这些文化词语会受到接受文化需求的制约,使观众难于理解和接受。
如果电影字幕翻译力图在母语中尽可能地传递源语影片中的文化信息,保留原片的风格,就必然需要采用涉及文化翻译的两种翻译策略即归化和异化策略。
二、归化与异化归化是指在翻译中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要求译文既要克服语言障碍,又要克服文化障碍,尽量避免文化冲突,尽可能使源语文化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来源:论文联盟 作者: 张翼飞,赵玉宏 分享到: [字体:大 中 小]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摘 要] 电影字幕翻译,作为理解电影情节的辅助手段,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类型转换,在翻译实践以及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传递源语义信息,本文采用例证法,着重阐述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处理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和文化背景因素时的选择与运用。 论文联盟Www.LWlm.com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关键词] 电影;字幕翻译;目的语;归化;异化 伴随着世界文化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跨文化交流得到日益广泛和深入发展。作为重要的生活休闲娱乐和艺术表现形式,经典外文影片表现出不俗的魅力。看外文原版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观众对字幕的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类型转换,旨在最大限度地传递源语义信息。归化和异化作为处理不同文化差异的两种翻译策略,在字幕翻译过程中配合使用得当,可以满足观众的欣赏习惯,拉近观众与情节的距离,真实地展现影片原貌,促进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一、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诠释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他1813年在“论翻译的方法”演讲中首次提出两种翻译途径:一种是译者尽可能不惊动读者,让作者去适应读者。另一种是译者尽可能不惊动作者,让读者去适应作者;前一种方法就是后来的“归化”(domestication),即在翻译中以目的语言或译文读者为主,译文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意在用传统的情调去取悦译文读者。后一种方法就是后来的“异化”(forEIgnization),即在翻译中译文以原文语言或原文作者为主,而不是对读者妥协,要求读者接受异国的情调。施莱尔马赫认为:译者只能沿着一条途径前进。否则,如果将两者混而为一,就会出现无法预见的后果,作者与读者极有可能永远无法走在一起。而且他本人还赞成“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法。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对归化和异化现象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最先提出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术语。但他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认为归化的译本抹杀了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他主张异化的翻译,在翻译原则和方法上,提倡“存异”而不是“求同”。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 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外文电影既要让观众看起来感到熟悉和亲切,又要很好地让观众享受源语言的风味,尽情地体验异域文化。字幕翻译作为电影翻译的一个分支,通常是指语际字幕翻译,即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字幕翻译既属于文学翻译,又有区别与其他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我国较早研究影视翻译的著名翻译家钱绍昌指出:“影视语言既含一般文学语言的要素,但也有自身的特点: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 字幕翻译的自身特征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时间的瞬时性 电影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字幕与对白和图像要同步配合,必须在和影视对白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完毕,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字幕时,不能反复阅读,前后翻阅并对照。字幕在屏幕上停留时间有限,通常是2~3秒,一闪而过,而留给观众思考回味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这就要求字幕翻译简明扼要。 (二) 空间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文本,字幕一般出现在屏幕的最下方,受屏幕的大小和屏幕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限制,字幕一般都只有一行。在一部影片中,画面是主要信息,而字幕只是辅助信息,不能因为辅助信息而干扰了我们获取主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三) 语言的通俗性 一方面影视字幕翻译大部分是对白翻译,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口语范畴;另一方面,电影画面一闪而过,观众没有时间思索字幕的含义。另外电影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观众涵盖面广,因此将对白转化为字幕译文本时既要求字幕翻译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清晰简洁,连贯流畅,又要求尽量保持文本和语言风格与原文一致。 (四) 语言的融合性 在电影作品中,除了占主导地位的语言信息外,还包括电影中的音乐、画面等信息,观众要同时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来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这两种信息互为补充和帮助,共同构成影片组成部分。在一些电影作品中,需要对这些非语言信息进行解释说明,消除可能存在偏差或者是迷惑,帮助观众对电影作品的理解。 三、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作为文学表现形式之一的电影,其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类型转换,即“原声口语浓缩的书面译文”。但由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翻译时无论是形式内容的取舍,还是文化信息的处理,既要保持影片的艺术类型和语言风格,又要考虑目的语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这就要求字幕翻译要简洁生动、通俗易懂,结合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充分表现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每部电影都有特定的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可能为目的语观众所不知,只有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合理处理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原有语言和文化特点,采用归化策略表达影片内容和信息,以帮助观众在观看注有译文字幕的影片时,充分理解影片所传达的意义。 (一)归化翻译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是指以目标语的文化为依据,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最大限度地使用目的语文化中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一种透明、自然流畅的译文。“归化”翻译法的代表人物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 Nida)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他强调读者接受原则,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尽量使用目的语接受者喜闻乐见、符合目的语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 例1:(Forrest Gump):“I was a national celebrity, famous even than Captain Kangaroo.” 字幕:“回国后我成了名人,比天皇巨星还有名。”(《阿甘正传》) 这是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中阿甘从中国回到美国后描述自己出名的一句话。在这句话里,阿甘说自己比“Captain Kangaroo”还有名。而“Captain Kangaroo”指的是一档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儿童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但在中国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因此,如果直接把这句话翻译成“回国后我成了英雄,比那个有名的袋鼠船只还出名”,大部分观众会感到不知所云。而采取归化的手法,翻译成“回国后我成了名人,比天皇巨星还有名”则使观众一目了然,既符合弱智阿甘的语言特点,又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 例2:(Ghost Town):“Hed have pennies on his eyes in no time at al1.” 字幕:“他就病入膏肓啦。”(《幽灵小镇》) 这是在美国灵异电影《幽灵小镇》中主人公说有人病得要死了的一句话。“have pennies on ones eyes”意思是把钱币放在某人的眼皮上,这是古希腊埋葬死人的一种习俗,大多数中国观众并不了解,如果将这句话译成“不久,他眼皮上就要放上钱币了”,观众肯定会十分迷惑,对影片产生误解,而采用归化法,翻译成观众熟悉的成语“病入膏肓”,既精确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意思,又符合字幕翻译的特点,观众看起来更简单明了。 (二)异化翻译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异化是以源语言文化为皈依,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向源语言靠拢,保留源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意象。使读者通过读译文了解他国文化。异化翻译的支持者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认为:“异化翻译可以把读者带到异国文化中去,让读者看到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异化更尊重于作者,更忠实于原文,更能向译文读者介绍外国文化、传播国外的文明成果。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lwlm.com 例3:(Friends):“Yeah, I think were ready for our first course.Ok, um, these are rot-shrimp ravioli, and celantro pondou sauce.”(《老友记》) 字幕:“是的,我想现在该尝尝我们的第一道菜。好的,嗯,这些是意大利小方饺,芜萎调味酱。” 论文联盟Www.LWlm.com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这是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女主人公莫尼卡向客人介绍她做的饭时说的一句话。“rot-shrimp ravioli”是一种意大利食品,方形的,内有馅。有人将此处的“ravioli”翻译成为馄饨。而馄饨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食品,如果这样翻译,会让中国观众误以为外国人也会做中国地方菜,这样曲解了原意,不利于观众了解外国文化。所以使用异化翻译方式译为“意大利小方饺”就更为恰当。 例4:(Love Affair):“Yeah, but why is it that I suddenly wish my name were Abigail Adams or Wendy Wasp?” 字幕:“不错,不过为什么我忽然希望我的名字是阿维盖尔•亚当斯或者温迪•奥普斯呢?”(《爱情故事》) 这是美国影片《爱情故事》中女主人公詹妮弗看到男主人公奥利弗家宏伟的房子时说出的一句话。阿维盖尔•亚当斯是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夫人,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悉,但根据当时的情景,当詹妮弗看到奥利弗家的富有时,观众很容易看出来詹妮弗当时希望自己也拥有财富和地位,希望自己能和奥利弗门当户对。所以,此处采取异化翻译法,加深对影片人物的理解,进而达到促进文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化交流的目的。 例5:(The Pursuit of Happyness):Its a gift for Christopher. 字幕:克里斯托弗的礼物。(《当幸福来敲门》) 在影视作品中,人名一般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直接音译,这样翻译保留了西方人名的特色,使观众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例6:(Ghost):Oh.Shit.Jesus, I cant believe that. 字幕:哦,讨厌。耶稣啊,我真不敢相信我会这样。(《人鬼情未了》) 在西方国家中绝大部分人都信仰基督教,宗教已经成为西方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透露出宗教的习惯和语言。这类词语使用异化翻译策略,更符合西方文化和西方人的表达方式,也能使观众更深地体会到宗教对西方人生活的影响。 四、结 语 总之,电影艺术的发展为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随着中外影视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字幕翻译也成为“影视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钱绍昌,2001)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在处理字幕中的传递信息时,要清晰有序,便于使观众容易理解字幕传递的信息。归化与异化是翻译过程中处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两种指导原则和手段,在处理不同方面的问题时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译者应针对两种语言及文化差异,根据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目的语读者等差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观众